科学13--22课

13.山脉的变化

课题:山脉的变化 课型: 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酒精灯、试管夹、玻璃、一杯冷水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风化作用及地表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2、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从而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

素。

3、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表岩石的变化。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资料,感受“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后回答:

(1)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2)想象“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老年山脉”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2、推测:山脉的变化受到哪些自然力量的作用? 3、交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设。

4、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模拟实验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2、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认识风化作用。 三、拓展延伸

1、看图,认识蘑菇石。 2、推测蘑菇石形成的原因。 3、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测并写出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14.沙洲的形成

课题:沙洲的形成 课型: 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喷壶、沙土、各种大小不同的石子、托盘和视频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证明水和风对土壤、沙有搬运作用以及对石子的搬运和磨圆作用。

2、知道平原、沙洲的形成过程和原因以及沙尘暴的成因。 3、体验大自然的力量以及陆地变迁的壮观过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冲刷、搬运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体验大自然的力量以及陆地变迁的壮观过程,形成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欣赏沙洲图片 (板书课题:沙洲的形成)

二、探究沙洲的形成

1、提出问题:沙洲是怎样形成的?

2、 学生观察示意图,猜想沙洲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石块有什么不同?沙洲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3、 汇报自己的猜想。

4、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沙洲形成的模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5、比较喷水前后的“景观”。

6、 讨论:如果注入更多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

7、小结沙洲的形成。

8、 拓展:试着用模拟实验的结果,解释自然界洪水的冲刷和搬运现象。想象一下,连续一周的大暴雨,会使地表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三、 探究鹅卵石的形成 1、欣赏鹅卵石

2、学生猜想,提出假设:鹅卵石原来的形状是什么样子?它们上怎 样形成的?

3、汇报自己的猜想结果。

4、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

5、学生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模拟实验。 6、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7、分组开展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做好实验记录。 8、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9、 观察打磨机,概括鹅卵石的形成。 10、拓展:

(1)风的搬运作用;

(2)冰川的冲刷和搬运作用 教学反思:

15.溶洞里的钟乳石

课题:溶洞里的钟乳石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石灰石、稀盐酸、滴管、盘子、尽可能丰富的钟乳石图片、视频资料。

烧杯、玻璃瓶、碟子、曲别针、线绳、苏打晶体、蒸馏水。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知识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科学引入

我们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美丽景色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同学们是否知道那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溶洞,溶洞中的钟乳石随处可见,形成了奇妙无比的溶洞景观,更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多媒体展示钟乳石景观) 二、科学探究 1、语言描述

通过观察,谈谈你对钟乳石的印象?

(观看钟乳石图片,用自己的话对钟乳石进行描述。) 2、猜测钟乳石的形成

你知道溶洞里的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适当提示:

钟乳石主要形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靠什么力量形成的?在短时间里能形成吗?

3、指导实验

(1)选择一块石灰岩

(2)用滴管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4)滴稀盐酸时要注意安全。

(5)观察岩石滴酸后的变化时,不要用手去摸。 4、汇报实验结果

谁能把刚才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汇报给大家。

交流时要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汇报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交流时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并和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5、自制钟乳石

(1)、自然界中钟乳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很难看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2)、提示实验过程(多媒体展示) (3)、教师展示提前一周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按教师的提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准备进行长时间的观察。 自己设计记录表,将实验结果用条形图画下来。

结合自己的实验装置,观察教师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4)、解释观察到的现象: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6、阅读科学在线,验证自己的推断。 三、拓展活动

1、继续观察自己的实验现象,并随时做好记录。

2、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节假日,到广西桂林或其他有溶洞的地区旅游,感受钟乳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3、写一首小诗或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16.人类改变地表

课题:人类改变地表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人类引起地表形态发生的活动图片、视频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 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3、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

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

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 科学知识:

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知道,今天我们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平原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前三课的研究,你认为是哪些自然力量引起地表变化的?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许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自然力量,还有那些力量能引起地表的变化? 二、科学探究

(一)、人类活动改变地表

对于人类的那些活动影响着地表的变化,我们已有所了解,把课下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1、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3、板书学生总结的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方式

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地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把这些活动进行分类。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呢? (二)、辩论会 1、提出问题

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对这一方案,你的意见是什么? 2、自由结组

赞成围湖造田的为正方,反对围湖造田的为反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结组。

3、组内准备辩论材料

提示学生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观点是什么?围绕这些观点的理由都有哪些?怎样总结。 4、展开辩论

(教师随机组织,但教师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5、总结

经过辩论,我们的观点是什么?

谈谈自己对上述观点的理解,并向周围的人们进行宣传 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有关信息。

(三)拓展活动

我国是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大国,每年出口量很大,同时也是使用大国。 使用一次性木筷有什么利弊?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保护环境,拯救森林的角度思考,可采用何种解决方案? 教学反思:

17.常见矿物

课题:常见矿物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常见矿物、刻刀、 磁铁、无釉瓷片、铜钥匙、铜币、铁钉、玻璃片、砂纸等。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角度描述矿石的特点。

2.能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对矿石进行分类。

3.能举例说明每一种分类方法(或标准)的优缺点。 4.能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各种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矿物。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矿物的条痕。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例说明矿物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举2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宝石的用途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矿物是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资源。关于矿物,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 探究新知

(一)研究常见矿物的性质 1、 出示各种常见矿物。

2、讨论:你希望研究矿物的什么性质?需要什么养的工具?采用什么养的方法?怎样记录实验结果? 3、交流。

4、阅读教材:77页

5、提问:怎样观察矿物的颜色? 6、讲解:条痕就是矿物再无釉瓷片上刻划留下的痕迹,是矿物的粉末,能够转为准确地反映矿物的颜色。矿物条痕的颜色与矿物的实际颜色是有一定区别的,条痕的颜色才是矿物的准确颜色。

7、认识摩氏硬度计。

8、分组活动、做好纪录。

9、交流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比较各种矿物的特征。(将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课本78页的表格中) (二)给矿物分类

1、根据对矿物的观察和实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标准给矿物分类。 2、交流各族的分类标准和结果,比一比谁的分类标准更科学。 3、评价学生和分类活动。比如按颜色、硬度、光泽、磁性等。 (三)拓展:美丽的宝石

1、讲述:有些矿物经切割和磨光后可制成美丽的宝石,关于宝石你知道些什么?

2、认识一些宝石及其用途。

三、布置作业:搜集宝石及宝石的用途。 附板书:

形状 颜色

光泽

17.常见矿物 条痕 硬度:摩氏硬度计

磁性

教学反思:

18. 常见矿物

课题:常见矿物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生活中各种金属制品,如铁锅、铜钥匙、电线、铁刀、铜币等;分别含有铜、铁、铝、锌、铅、钨等各种金属矿物质的金属矿石,电池、灯泡、小刀、酒精灯等实验工具。

金属用途方面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目标:

1.能辨别出常见的金属制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2.能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金属矿石的共同特性。

3.能设计实验研究“铜、铁、铝”等金属有哪些特性。 4.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 5.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6.能描述炼铁的基本过程,体验到炼铁的复杂性。

7.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处理废矿渣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从矿物中冶炼铜和铁,铸造出铜器和铁器。自从掌握了冶炼技术以来,人们从矿物中提出许多有用的金属,如铜、铁、铝等。现在,利用金属制成的工具、机器等随处可见。 二、 探究新知 (一)金属的性质

1、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由金属制作的各种物品,你知道吗哪些?

2、交流。

3、打开书,80页,图中这些物品分别是由那种金属制成的用直线将矿物、金属及其制品联系起来。 4、汇报结果:

5、交流:从金属矿物中能提炼出哪些金属?这些金属有什么用途?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

6、提问:你想研究金属的哪些性质?

7、选择问题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提示学生设计对比试验,进行比较分析。 8、汇报实验方案,并加以改正。

9、分组活动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0、分析实验结果。

11、讨论:金属的这些性质有哪些用途? 12、总结:金属的共同性质与用途。

有金属光泽 导电性能好 传热性能好 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延展性)(二)金属的来历

1.出示人们从铁矿石中提炼铁的资料和图片

2.讲解:钢铁的冶炼过程包括:⑴传送带将原料送入鼓风炉内,再由下方送进热风,炉里的最高温度为2300摄氏度。⑵从鼓风炉的出铁口中流出熔化的铁的成分,这就是生铁。其中还有很多杂质。⑶将生铁转移至炉内制成钢。⑷将钢压成各种形状。

3.交流:炼铁过程的感受。 4.阅读科学在线

(三)拓展:开采一个“矿” 1.提问:什么是冶金工业?

2.讲述:矿产资源一般都埋藏在地层里,开采矿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让我们通过实验模拟开采金属矿产的过程。 3.出示实验材料。

4.按课本中的过程进行操作。

5.提问:实验中泡沫塑料杯和熟石膏分别模拟什么? 6.课后完成记录结果,课上交流:

(1)我们小组开采出来的矿物是: (2)设计图表,表示出本组开采的矿物名称和质量 (3)概括出本组开采矿物的方法:

(4)将本组开采的结果与事前交给老师的信封中的相关矿物信息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是:

(5)给本组开采矿物做一个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的用途。

B.在制作和开采过程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将本组开采矿物的方法和过程与其他小组比较,谁的方法有效?

C.讨论:当矿物从“矿石体”中开采出来以后,剩下的废弃物就是“矿渣”,“矿渣”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想一想该怎样处理? D.评价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金属的共同性质

有金属光泽 导电性能好 传热性能好 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延展性 金属的来历

原料鼓风炉熔化的铁炉内成钢压成各种形状 教学反思:

19.煤与石油

课题:煤与石油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煤与石油的资料或图片

煤与石油的形成和开采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哪些原材料。 2.认识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

3.认识人类开采煤和石油的方法。

4.能通过模拟实验发现从煤中怎样提炼各种原材料。 5.举例说明煤与石油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6.体验煤来之不易,能采取行动避免浪费能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除了作能源,它们还有哪些用途? 二、探究新知

(一)煤和石油的用途

1.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2.分析:从煤和石油中可以获得哪些提炼物?说说它们的用途? 3.举例说明一些日常用品是有哪些提炼物制成的?

4.小结:塑料、涤纶、尼龙、涂料、阿司匹林和糖精等都是由煤和石油的提炼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加工制成的。

5.讨论:如果没有煤和石油,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二)宝贵的煤和石油

1.出示煤与石油的形成资料或图片 2.认识煤和石油的形成

3.讲解:煤和石油都是远古时代的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的变化而形成的,含有碳、氢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含热能较高,使用方便,因此成为矿物燃料。 4.出示煤与石油的开采资料或图片 5.认识煤和石油的开采过程

6.小结:煤、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将来必定用完,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不能随意浪费。

7.谈话:根据下面的资料,分别计算目前地球上已探明储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还能开采多少年?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 8.学生打开书87页计算 9.汇报结果

10.讨论:通过以上资料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1.交流启示。

(三)拓展:煤的燃烧

1.讲述: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煤了,从煤中可以提炼出什么呢?让我们来做个煤的分离实验吧!

2.演示实验

3.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阅读科学在线

6.交流:阅读科学在线的感受,说一说我们应该学习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哪些科学精神和态度? 7.总结

板书设计:

19.煤与石油(第二课时)

蓝色火焰煤气产生

黑色黏稠状油状物煤焦油产生 黑色炭状物焦炭产生

教学反思:

20.矿产资源

课题:矿产资源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收集矿产资源浪费或破坏的资料图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以前做过的模拟实验分析,意识到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

2.能发现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的危害。 3.能设计一种简洁清晰的方式把调查的结果公布于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意识到人类生存与资源的密切关系。 2.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3.能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采取行动保护矿产资源。 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出我国矿产资源的危机。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矿产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各种金属器具、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主要能源等,都来自于矿产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面临枯竭的危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浪费、破坏或过渡开采矿产资源的现象?

二 、探究新知

(一) 调查周围的矿产资源

1、大多数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矿产资源浪费造成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让我们做一个调查。

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同学交流 3.比一比谁的调查更全面?

4、分析自己周围有哪些浪费、破坏或过度开发矿产资源的现象。将分析结果填写在教材90页的表格中。

(二)写一份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书

1.讲述:在调查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矿产资源所受到的破环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

2.小组讨论交流

3.总结:根据提出的建议我们要从我做起,让宝贵的矿产资源尽快得到保护。 教学反思:

21.工具——人类的帮手

课题:工具——人类的帮手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绳子、布条或纸条、分类结果记录表、不同类工具的图片资料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能具体分析某一类工具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一种标准对知道的工具进行分类。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发现技术的发展对工具发展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是,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2、能把调查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把你知道得写下来。

每组一张白纸,小学生分组统计各种工具及对人类的帮助。(3分钟)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统计结果,师把各种工具用统计大表展示出来, 评价并表扬优胜小组 二、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

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师提示:

1、注意安全

2、确保在比较过程中所用的材料相同,只是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这组变量。

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 三、给工具分类

师出示写有各种工具的统计大表

师:工具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也不一样。例如望远镜能帮助我们望得更远,飞机能帮助我们飞得更快更高,让我们试着把这张表中的工具分分类好吗?

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分类标准,并设计记录表

生汇报各组的分类标准,师相机指导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分类标准。 学生在小组内分类 交流展示分类结果,并试着说明理由。(不需要统一或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的标准结果有一定道理就行) 四、工具的发展历程

课前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师生交流各种工具的发展史并讨论工具的发展趋势。

师:工具的发展如此之迅速,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以自己选的工具为例,谈谈技术是怎样促进工具发展的。

师生交流 五、工具的改进

师:工具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生活中使用工具时总会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把你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

学生用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各种工具的优点和缺陷

鼓励学生得质疑精神,(列举一些科学家的发明就是从找缺点找问题开始的,引导学生向科学家学习) 生完成自己的改进方案 师生交流改进意见 六、布置作业

1、继续完善自己的改进方案

2、市场调查,了解自己的改进工具是否受到欢迎。

22.机器人

课题:机器人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有关机器人的图片资料或相应课件 有关智能机器人的图片资料或相应课件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能描述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征。

能说明自己预测机器人发展趋势的理由。 2、科学探究目标

能搜索有关机器人的信息和资料

能按照要求根据实际生活或学习需要实际一个机器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改进本组的设计方案 能客观的评价别人的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展示遥控玩具消防车,激发学生研究机器人的兴趣。

师: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这其中最奇妙的就是机器人。例如像刚才这个玩具,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我们叫它机器人。

二、认识机器人

1、 师:你知道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帮我们干什么?让我们逐一认识他们。

师展示机器人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并讲解。

机械手、工业机械人、仿人机器人、八脚走路的机器人(不限于这四种) 2、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机器人,请大家思考机器人在哪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生交流:军事、勘探、医学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师:机器人在这些领域发挥着如此巨大作用,是不是他只会给人类带来好的影响?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一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同时准备好和其他同学讨论这一观点的理由论据。 全班开展讨论会

例如:机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但也会带来战争,工厂裁员,机器人伤人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人剑 (师提示学生学会倾听,把其他同学的重要观点记录下来) 3、阅读科学在线

指名谈收获

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哪些属于机器人 三、认识智能机器人

1、生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智能机器人的资料与本组同学交流,把全组同学的资料整理在一起。

每组选派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智能机器人

如:第一台智能机器人、导盲机器人、火星漫游者机器人、打字机器人、纳米微型机器人

2、师:机器人的发展真迅速,想象未来的机器人会是什么样的?

师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么神奇,是否将来有一天机器人的智力超过人类?为什么?

师生交流看法 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师:近期有个机器人设计大赛,你想参加吗? 师指导

1、明确任务 自己设计的机器人要完成什么任务,应具有什么功能? 2、查阅资料

3、完成设计方案 考虑到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方案设计

教学反思:

13.山脉的变化

课题:山脉的变化 课型: 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酒精灯、试管夹、玻璃、一杯冷水和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风化作用及地表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2、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从而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

素。

3、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表岩石的变化。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视频资料,感受“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后回答:

(1)幼年山脉和老年山脉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2)想象“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老年山脉”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2、推测:山脉的变化受到哪些自然力量的作用? 3、交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假设。

4、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模拟实验研究一种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2、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认识风化作用。 三、拓展延伸

1、看图,认识蘑菇石。 2、推测蘑菇石形成的原因。 3、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测并写出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14.沙洲的形成

课题:沙洲的形成 课型: 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喷壶、沙土、各种大小不同的石子、托盘和视频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证明水和风对土壤、沙有搬运作用以及对石子的搬运和磨圆作用。

2、知道平原、沙洲的形成过程和原因以及沙尘暴的成因。 3、体验大自然的力量以及陆地变迁的壮观过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冲刷、搬运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难点:

体验大自然的力量以及陆地变迁的壮观过程,形成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欣赏沙洲图片 (板书课题:沙洲的形成)

二、探究沙洲的形成

1、提出问题:沙洲是怎样形成的?

2、 学生观察示意图,猜想沙洲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石块有什么不同?沙洲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3、 汇报自己的猜想。

4、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沙洲形成的模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5、比较喷水前后的“景观”。

6、 讨论:如果注入更多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

7、小结沙洲的形成。

8、 拓展:试着用模拟实验的结果,解释自然界洪水的冲刷和搬运现象。想象一下,连续一周的大暴雨,会使地表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三、 探究鹅卵石的形成 1、欣赏鹅卵石

2、学生猜想,提出假设:鹅卵石原来的形状是什么样子?它们上怎 样形成的?

3、汇报自己的猜想结果。

4、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

5、学生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模拟实验。 6、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7、分组开展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做好实验记录。 8、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9、 观察打磨机,概括鹅卵石的形成。 10、拓展:

(1)风的搬运作用;

(2)冰川的冲刷和搬运作用 教学反思:

15.溶洞里的钟乳石

课题:溶洞里的钟乳石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石灰石、稀盐酸、滴管、盘子、尽可能丰富的钟乳石图片、视频资料。

烧杯、玻璃瓶、碟子、曲别针、线绳、苏打晶体、蒸馏水。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观察钟乳石的有关图像提出关于钟乳石的各种假设。 2、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用文字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知识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钟乳石、石笋以及石柱的成因。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想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科学引入

我们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美丽景色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同学们是否知道那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溶洞,溶洞中的钟乳石随处可见,形成了奇妙无比的溶洞景观,更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多媒体展示钟乳石景观) 二、科学探究 1、语言描述

通过观察,谈谈你对钟乳石的印象?

(观看钟乳石图片,用自己的话对钟乳石进行描述。) 2、猜测钟乳石的形成

你知道溶洞里的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适当提示:

钟乳石主要形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靠什么力量形成的?在短时间里能形成吗?

3、指导实验

(1)选择一块石灰岩

(2)用滴管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4)滴稀盐酸时要注意安全。

(5)观察岩石滴酸后的变化时,不要用手去摸。 4、汇报实验结果

谁能把刚才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汇报给大家。

交流时要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汇报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交流时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并和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5、自制钟乳石

(1)、自然界中钟乳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很难看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2)、提示实验过程(多媒体展示) (3)、教师展示提前一周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按教师的提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准备进行长时间的观察。 自己设计记录表,将实验结果用条形图画下来。

结合自己的实验装置,观察教师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4)、解释观察到的现象: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6、阅读科学在线,验证自己的推断。 三、拓展活动

1、继续观察自己的实验现象,并随时做好记录。

2、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节假日,到广西桂林或其他有溶洞的地区旅游,感受钟乳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3、写一首小诗或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16.人类改变地表

课题:人类改变地表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人类引起地表形态发生的活动图片、视频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 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3、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

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

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 科学知识:

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我们知道,今天我们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平原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前三课的研究,你认为是哪些自然力量引起地表变化的?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某种地表形态的改变往往是由许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自然力量,还有那些力量能引起地表的变化? 二、科学探究

(一)、人类活动改变地表

对于人类的那些活动影响着地表的变化,我们已有所了解,把课下搜集的资料展示出来。 1、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3、板书学生总结的人类改变地表的活动方式

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地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把这些活动进行分类。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呢? (二)、辩论会 1、提出问题

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对这一方案,你的意见是什么? 2、自由结组

赞成围湖造田的为正方,反对围湖造田的为反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自由结组。

3、组内准备辩论材料

提示学生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观点是什么?围绕这些观点的理由都有哪些?怎样总结。 4、展开辩论

(教师随机组织,但教师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5、总结

经过辩论,我们的观点是什么?

谈谈自己对上述观点的理解,并向周围的人们进行宣传 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有关信息。

(三)拓展活动

我国是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大国,每年出口量很大,同时也是使用大国。 使用一次性木筷有什么利弊?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保护环境,拯救森林的角度思考,可采用何种解决方案? 教学反思:

17.常见矿物

课题:常见矿物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常见矿物、刻刀、 磁铁、无釉瓷片、铜钥匙、铜币、铁钉、玻璃片、砂纸等。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角度描述矿石的特点。

2.能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对矿石进行分类。

3.能举例说明每一种分类方法(或标准)的优缺点。 4.能用科学的方法测量各种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矿物。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矿物的条痕。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例说明矿物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举2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宝石的用途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矿物是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资源。关于矿物,你都知道些什么? 二、 探究新知

(一)研究常见矿物的性质 1、 出示各种常见矿物。

2、讨论:你希望研究矿物的什么性质?需要什么养的工具?采用什么养的方法?怎样记录实验结果? 3、交流。

4、阅读教材:77页

5、提问:怎样观察矿物的颜色? 6、讲解:条痕就是矿物再无釉瓷片上刻划留下的痕迹,是矿物的粉末,能够转为准确地反映矿物的颜色。矿物条痕的颜色与矿物的实际颜色是有一定区别的,条痕的颜色才是矿物的准确颜色。

7、认识摩氏硬度计。

8、分组活动、做好纪录。

9、交流观察和实验的结果,比较各种矿物的特征。(将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课本78页的表格中) (二)给矿物分类

1、根据对矿物的观察和实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标准给矿物分类。 2、交流各族的分类标准和结果,比一比谁的分类标准更科学。 3、评价学生和分类活动。比如按颜色、硬度、光泽、磁性等。 (三)拓展:美丽的宝石

1、讲述:有些矿物经切割和磨光后可制成美丽的宝石,关于宝石你知道些什么?

2、认识一些宝石及其用途。

三、布置作业:搜集宝石及宝石的用途。 附板书:

形状 颜色

光泽

17.常见矿物 条痕 硬度:摩氏硬度计

磁性

教学反思:

18. 常见矿物

课题:常见矿物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生活中各种金属制品,如铁锅、铜钥匙、电线、铁刀、铜币等;分别含有铜、铁、铝、锌、铅、钨等各种金属矿物质的金属矿石,电池、灯泡、小刀、酒精灯等实验工具。

金属用途方面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目标:

1.能辨别出常见的金属制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2.能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金属矿石的共同特性。

3.能设计实验研究“铜、铁、铝”等金属有哪些特性。 4.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 5.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6.能描述炼铁的基本过程,体验到炼铁的复杂性。

7.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处理废矿渣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从矿物中冶炼铜和铁,铸造出铜器和铁器。自从掌握了冶炼技术以来,人们从矿物中提出许多有用的金属,如铜、铁、铝等。现在,利用金属制成的工具、机器等随处可见。 二、 探究新知 (一)金属的性质

1、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由金属制作的各种物品,你知道吗哪些?

2、交流。

3、打开书,80页,图中这些物品分别是由那种金属制成的用直线将矿物、金属及其制品联系起来。 4、汇报结果:

5、交流:从金属矿物中能提炼出哪些金属?这些金属有什么用途?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

6、提问:你想研究金属的哪些性质?

7、选择问题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提示学生设计对比试验,进行比较分析。 8、汇报实验方案,并加以改正。

9、分组活动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0、分析实验结果。

11、讨论:金属的这些性质有哪些用途? 12、总结:金属的共同性质与用途。

有金属光泽 导电性能好 传热性能好 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延展性)(二)金属的来历

1.出示人们从铁矿石中提炼铁的资料和图片

2.讲解:钢铁的冶炼过程包括:⑴传送带将原料送入鼓风炉内,再由下方送进热风,炉里的最高温度为2300摄氏度。⑵从鼓风炉的出铁口中流出熔化的铁的成分,这就是生铁。其中还有很多杂质。⑶将生铁转移至炉内制成钢。⑷将钢压成各种形状。

3.交流:炼铁过程的感受。 4.阅读科学在线

(三)拓展:开采一个“矿” 1.提问:什么是冶金工业?

2.讲述:矿产资源一般都埋藏在地层里,开采矿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让我们通过实验模拟开采金属矿产的过程。 3.出示实验材料。

4.按课本中的过程进行操作。

5.提问:实验中泡沫塑料杯和熟石膏分别模拟什么? 6.课后完成记录结果,课上交流:

(1)我们小组开采出来的矿物是: (2)设计图表,表示出本组开采的矿物名称和质量 (3)概括出本组开采矿物的方法:

(4)将本组开采的结果与事前交给老师的信封中的相关矿物信息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是:

(5)给本组开采矿物做一个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的用途。

B.在制作和开采过程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将本组开采矿物的方法和过程与其他小组比较,谁的方法有效?

C.讨论:当矿物从“矿石体”中开采出来以后,剩下的废弃物就是“矿渣”,“矿渣”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想一想该怎样处理? D.评价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金属的共同性质

有金属光泽 导电性能好 传热性能好 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延展性 金属的来历

原料鼓风炉熔化的铁炉内成钢压成各种形状 教学反思:

19.煤与石油

课题:煤与石油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煤与石油的资料或图片

煤与石油的形成和开采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哪些原材料。 2.认识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

3.认识人类开采煤和石油的方法。

4.能通过模拟实验发现从煤中怎样提炼各种原材料。 5.举例说明煤与石油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6.体验煤来之不易,能采取行动避免浪费能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除了作能源,它们还有哪些用途? 二、探究新知

(一)煤和石油的用途

1.教师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2.分析:从煤和石油中可以获得哪些提炼物?说说它们的用途? 3.举例说明一些日常用品是有哪些提炼物制成的?

4.小结:塑料、涤纶、尼龙、涂料、阿司匹林和糖精等都是由煤和石油的提炼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加工制成的。

5.讨论:如果没有煤和石油,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二)宝贵的煤和石油

1.出示煤与石油的形成资料或图片 2.认识煤和石油的形成

3.讲解:煤和石油都是远古时代的生物的遗骸经过几亿年的变化而形成的,含有碳、氢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含热能较高,使用方便,因此成为矿物燃料。 4.出示煤与石油的开采资料或图片 5.认识煤和石油的开采过程

6.小结:煤、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将来必定用完,所以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这些宝贵的资源,不能随意浪费。

7.谈话:根据下面的资料,分别计算目前地球上已探明储量的煤、石油和天然气还能开采多少年?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 8.学生打开书87页计算 9.汇报结果

10.讨论:通过以上资料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1.交流启示。

(三)拓展:煤的燃烧

1.讲述: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煤了,从煤中可以提炼出什么呢?让我们来做个煤的分离实验吧!

2.演示实验

3.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4.汇报交流

5.阅读科学在线

6.交流:阅读科学在线的感受,说一说我们应该学习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哪些科学精神和态度? 7.总结

板书设计:

19.煤与石油(第二课时)

蓝色火焰煤气产生

黑色黏稠状油状物煤焦油产生 黑色炭状物焦炭产生

教学反思:

20.矿产资源

课题:矿产资源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收集矿产资源浪费或破坏的资料图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以前做过的模拟实验分析,意识到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

2.能发现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的危害。 3.能设计一种简洁清晰的方式把调查的结果公布于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意识到人类生存与资源的密切关系。 2.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3.能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采取行动保护矿产资源。 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出我国矿产资源的危机。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矿产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各种金属器具、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主要能源等,都来自于矿产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面临枯竭的危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浪费、破坏或过渡开采矿产资源的现象?

二 、探究新知

(一) 调查周围的矿产资源

1、大多数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矿产资源浪费造成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让我们做一个调查。

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与同学交流 3.比一比谁的调查更全面?

4、分析自己周围有哪些浪费、破坏或过度开发矿产资源的现象。将分析结果填写在教材90页的表格中。

(二)写一份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书

1.讲述:在调查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矿产资源所受到的破环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建议。

2.小组讨论交流

3.总结:根据提出的建议我们要从我做起,让宝贵的矿产资源尽快得到保护。 教学反思:

21.工具——人类的帮手

课题:工具——人类的帮手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绳子、布条或纸条、分类结果记录表、不同类工具的图片资料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能具体分析某一类工具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一种标准对知道的工具进行分类。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发现技术的发展对工具发展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是,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2、能把调查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雄狮锋利„„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你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把你知道得写下来。

每组一张白纸,小学生分组统计各种工具及对人类的帮助。(3分钟)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统计结果,师把各种工具用统计大表展示出来, 评价并表扬优胜小组 二、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吗?让我们动手试一试。

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师提示:

1、注意安全

2、确保在比较过程中所用的材料相同,只是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这组变量。

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从所需要的工作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利?) 三、给工具分类

师出示写有各种工具的统计大表

师:工具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也不一样。例如望远镜能帮助我们望得更远,飞机能帮助我们飞得更快更高,让我们试着把这张表中的工具分分类好吗?

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分类标准,并设计记录表

生汇报各组的分类标准,师相机指导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分类标准。 学生在小组内分类 交流展示分类结果,并试着说明理由。(不需要统一或唯一的答案,只要学生的标准结果有一定道理就行) 四、工具的发展历程

课前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了解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师生交流各种工具的发展史并讨论工具的发展趋势。

师:工具的发展如此之迅速,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以自己选的工具为例,谈谈技术是怎样促进工具发展的。

师生交流 五、工具的改进

师:工具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生活中使用工具时总会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把你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

学生用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列举各种工具的优点和缺陷

鼓励学生得质疑精神,(列举一些科学家的发明就是从找缺点找问题开始的,引导学生向科学家学习) 生完成自己的改进方案 师生交流改进意见 六、布置作业

1、继续完善自己的改进方案

2、市场调查,了解自己的改进工具是否受到欢迎。

22.机器人

课题:机器人

课型:新 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用具:

有关机器人的图片资料或相应课件 有关智能机器人的图片资料或相应课件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能描述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征。

能说明自己预测机器人发展趋势的理由。 2、科学探究目标

能搜索有关机器人的信息和资料

能按照要求根据实际生活或学习需要实际一个机器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改进本组的设计方案 能客观的评价别人的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展示遥控玩具消防车,激发学生研究机器人的兴趣。

师: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这其中最奇妙的就是机器人。例如像刚才这个玩具,在一定程序控制下,能够自动工作的机器我们叫它机器人。

二、认识机器人

1、 师:你知道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帮我们干什么?让我们逐一认识他们。

师展示机器人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并讲解。

机械手、工业机械人、仿人机器人、八脚走路的机器人(不限于这四种) 2、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机器人,请大家思考机器人在哪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生交流:军事、勘探、医学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师:机器人在这些领域发挥着如此巨大作用,是不是他只会给人类带来好的影响?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一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同时准备好和其他同学讨论这一观点的理由论据。 全班开展讨论会

例如:机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但也会带来战争,工厂裁员,机器人伤人等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人剑 (师提示学生学会倾听,把其他同学的重要观点记录下来) 3、阅读科学在线

指名谈收获

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哪些属于机器人 三、认识智能机器人

1、生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智能机器人的资料与本组同学交流,把全组同学的资料整理在一起。

每组选派代表向大家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智能机器人

如:第一台智能机器人、导盲机器人、火星漫游者机器人、打字机器人、纳米微型机器人

2、师:机器人的发展真迅速,想象未来的机器人会是什么样的?

师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么神奇,是否将来有一天机器人的智力超过人类?为什么?

师生交流看法 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师:近期有个机器人设计大赛,你想参加吗? 师指导

1、明确任务 自己设计的机器人要完成什么任务,应具有什么功能? 2、查阅资料

3、完成设计方案 考虑到机器人的三个基本特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方案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全)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第二编 经 济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 自然科学 第五编 医药.卫生 第六编 农业科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A/K综合性人文.社会 ...查看


  • 中文核心期刊2004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2004年版)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04版)的说明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第二编经济 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自然科学 第五编医药.卫生 第六编农业科学 第七编工业技术 关于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 ...查看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简明目录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 ...查看


  •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11年第6版)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11年第6版)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l ...查看


  • 2013年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
  • 2013 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大全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1. 中国社会科学 2.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 学术月刊 4. 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 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 ...查看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六版)]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六版)> 整理时间:2011-10-11来源:中国学术期刊网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发布中文核心期刊目录.1992年推出< ...查看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最新版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日期:2015-8-25 序号 中文刊名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查看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作者:北京大学图书馆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日期:2015-8-25 序号 中文刊名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 ...查看


  • 2014北大核心期刊
  • 2014 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 我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中国社会科学 3.学术月刊 4.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 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浙 ...查看


  • 研究生论文发表期刊汇总
  • 大学文件 院发 [2005] 92号 签发人:何心 关于印发<大学核心学术 期刊分类目录>的通知 院属各单位: <大学核心学术期刊分类目录>,业经2005年6月9日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