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半月考试卷

初三语文半月考试卷

班级: 号数: 姓名: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子曰:“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述而》)(2分)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五湾《次北固山下》)(2分)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

意写出两句:“ , 。” (2分)

(5)请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

, 。 ,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4分)

A.大亡其财 亡而入胡 B.不一状 尊君在不

C.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D.然数年恒不一见 见宫殿数十所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

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

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 xǐ( )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

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

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cǎi( )的人生。

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

qiān xǐ( ) jīngcǎi( )

4、联系上下文,仿照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4分)

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分)

抵达 起伏 琐碎 不胜其烦 弥足珍贵

综合性学习。(6分)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同样的新春佳节,各地自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同学们,放寒

假了,过大年了,我们在欢度春节时,用语文的视角来审视一下,体验一下,感悟一下我们

民族的节日。

材料一:我国北方过大年的习俗:办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桃绒花、宰牲禽、蒸糕饼、

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根据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归纳)

材料二:春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问好的拜年习俗,将成名副其实的“大拜年”。走亲、访

友、书信、贺卡、电话拜年渐趋淡化,“短信拜年”和“网络拜年”正日益成为时尚,手指

一点,便能够“全球通”,满世界地拜年贺岁。拥有2.5亿手机用户的中国内地,已经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网民大军已经达到9000万左右。(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叠字春联”在春节年俗风景线里,有一道特别美丽的文化景观,这就是:从来没

有一个春节的春联里,像如今年这么集中、这么频繁地出现“叠”字的修辞现象。它们中有: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敲敲打打、唱唱跳跳、欢欢喜喜、岁岁年年、和和美美、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轰轰烈烈、忙忙碌碌、花花绿绿、纷纷扬扬„„如:“红红火火过大年,热热闹

闹奔小康“,正是这些叠字春联,使春节的春联文化风景线,为神州大地烘托出一派喜洋洋、

和谐美满的新年欢庆氛围。

6、你们那里的过年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举例说说传统的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样

的?(4分)

7、请大家写一对春联。(2分)

二、阅读(54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伤仲永》,完成8~11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在横线上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共4分,各1分)

(1)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

(3)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借旁近与之 夸父与日逐走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C、又七年,还自扬州 屠自后断其股

D、于舅家见之 但当涉猪,见往事耳

10、翻译文中的句子。(共4分,各2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方仲永作诗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充分说明了___________。(3分)

(二)完成12~15题(18分)

火星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1)天文学家早就知道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水,以前也曾像地球一样有过海洋。2004年,

美国将两辆火星车(机器人)“勇气”号和“机遇”号相继送上火星,发现了能够证明火星

曾经有过海洋的许多新证据。“机遇”号着陆在一个较小的环形山口的底部,发现环形山壁

上的岩石有着条纹的分层结构,非常像地球上的沉积岩。这表明他们可能是在水中通过沉积

而形成的。

(2)同时,就在着陆点周围还躺着无数直径为数毫米的球形石,美国科学家把它们叫做“蓝

莓果”。据认为,这些小石球粒是岩石被水溶解以后,再在水中经过结晶和生长而形成的。

而且,经过“机遇”号上携带的两台能够认出特定物质的分光计的分析,辨认出它们的成分

是硫酸盐矿物。所谓硫酸物质,它们只能够在水中形成。以前,天文学家通过对火星地貌的

勘察曾经发现过许多河川地貌,并从而推测古老的火星上曾经一度覆盖着大面积的海洋。此

次的这些发现,证实了原来的推测。

(3)但是,由于火星比地球小很多,原来曾经有过的那些水,现在几乎消失殆尽。那么,

原来的那些水跑到哪里去了呢?消失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消失途径是在太阳风的吹刮下,它

的水会渐渐向宇宙空间散逸:其中的氢非常轻,很容易散逸到宇宙空间,而其中氧,与岩石

所含的铁元素结合,则留在了岩石中。这个散逸的过程虽然进行得十分缓慢,但经过40亿

年的漫长时间,流失的数量也很大。

(4)另一个消失途径是进入到地下。同地球相似的类地行星,它们的表面都覆盖着一层地

壳,那是可以吸收水分的。地球上的情形是,由于内部有热量产生,地壳中的水受热变成蒸

汽,可以再逸出地面而回到大气中。我们见到的温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火星的情形

就不是这样。火星的内部早已冷却,火星地壳中的水不可能再返地面,有一部分水就藏在火

星表面的下面,以冰的形式存在,火星上如果有生命的话,那就有可能残存在它表面以下的

冰层中。向宇宙空间散逸和被火星地壳吸收而贮藏在地下,这两条造成原来的水消失的途径

究竟占多少比例,还有待今后进一步勘察来加以明确。

12、“火星上的水到哪里去了”?请和简洁的语言回答(不超过10个字。)(4分)

13、第2段画线句“此次的这些发现”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6分)

14、请你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分)

火星上如果有生命的话,那就有可能残存在它表面以下的冰层中。

15、读了本文以后,你对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的物质组成的有什么猜想?请说出来与大家交

流。(4分)

(三)阅读完成16~19题。(共12分)

门边有个位置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

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

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

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

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

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

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

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

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

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

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

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

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

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

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

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

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

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

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

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

留个位置。”(选自《北京晚报》2007.4.23,作者查一路,有改动)

16、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2分)

17、引用原文语句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8、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2分)

答:

19、读罢全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

什么?(共80字左右)(5分)

答:

(四)完成20~24题。(共12分)

夏之韵

(一)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

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

一堵黛色长墙。③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

舰船。⑤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⑥那春

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⑦夏天到了。

(二)______________。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

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发红叶,□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

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

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

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时的瓜秧,无不□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

细滋漫长,而是在署气的□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

(三)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

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

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

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

夏秋两季。

(四)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

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20、读第(一)段,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第②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从触觉的角度,写出夏天草木的丰茂。

B、第③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视觉的角度,写夏天恼人的蝉鸣。

C、第④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触觉、视觉等角度,写出夏天炎热的气候和夏收的紧张气

氛。

D、第⑤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从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写出夏天是充满希望的。

21、第(二)段开头的横线上与下文衔接最为恰当的语句是( )(2分)

A、夏天是充满生机的。 B、夏天是多姿多彩的。

C、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D、夏天的旋律是富于变化的。

22、第(二)段的方框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标志 迸发 蒸腾 冲刺 B、象片 爆发 蒸气 冲击

C、标志 爆发 蒸气 冲刺 D、象征 迸发 蒸腾 冲击

23、第(三)段中连用四个“快”字,叠用“听听”“看看”两个动词,在表达上各有什么

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24、最后一段作者说文人笔下多是“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

中有什么作用,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作文。( 60分 )

22、亲爱的同学,当你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当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时,老师的开导使你重现灿烂的微笑;当你心事重重而闷闷不乐时,同学的关心和热情会扫去你的心头的乌云„„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动心,但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请以“我感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根据你的考虑,先把题目填完整。

(2)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已独特的体验。

答案

一、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忧唱后庭花。

2、A B 3、迁徙 精彩

4.参考示例:(就像)泉水,(并不是要非要到达)哪个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5.参考示例一: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不胜其烦的父母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历经起伏跌宕才能够抵达事业的巅峰。参考示例二:抵达目的地已是傍晚,他们不顾旅途的劳累,立即来到海边欣赏落日。沐着落日的余晖,听着海浪的欢歌,远离都市的喧嚣,他们体验到一种弥足珍贵的生命愉悦。

6、传统的元素少了,现代的元素多了。如:传统传统拜年家家户户都带上大红桔子,走亲访友拜大年,现在流行电话拜年,受机短信拜年,网上拜年。又如过去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家吃年夜饭,现在不少人家都到餐厅去吃,不少人家还把年搬到外地去过。7、略。

二、(一)8、答案:(1)属于(2)通“攀”,牵,引(3)相当(4)承受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每小题1分。

9、答案:C 评分标准:本题2分。

10、答案:(1)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每小题各2分。(1)句意正确占1分,“就”、“文理”的翻译各占0.5分。(2)句意正确占1分,省略的主语、“卒”各占0.5分。

11、答案:(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泯然众人(矣) 后天受教育的重要(或:后天教育对一个讲人是否成材是至关重要的。再或:后天教育对成材的重要性) 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空1分。

(二)、12.散逸到宇宙;进入到地下。

13.环形山壁上的岩石有着条纹状的分层结构;着陆点周围还躺着无数直径为数毫米的球形石。

14.“有可能”是一种推测,表示不能断定,体现了语言的科学严谨。去掉后就变成一种肯定。

15.此题是开放性的,如,地球与其他星球的物质组成,有许多相同点,但也肯定有许多不同点,有许多物质是我们地球上所没有的,这为我们认识宇宙提供了研究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三)、16、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 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 评分标准:本题2分,每空1分。

17、答案示例:①“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②这句话写出“我”怕儿子说话太随便伤害了送水工、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提醒儿子的心理,③表明“我”是一个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 评分标准:本题3分,引用原文占1分,作分析占1分,由此归纳

出“我”的为人占1分。

18、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②从侧面衬托出“我”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③点明了中心:你心里有别人的位置,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评分标准:本题2分,答出任意两个要点得2分,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

19、答案示例: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人应该有一颗体察别人难处的同情心。 作为同龄人,我想对文中的“儿子”说;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语言伤人心了! 评分标准:本题4分。“感受”占2分,对“儿子”说的话占1分,字数符合要求占1分。(“感受”只要符合文章的主旨即可;“对儿子说的话”应该是积极方面的)

(四)20、D 21、C 22、A

23、连用四个“快”字突出了农活的繁忙和农民的紧张。 “听听”“看看”两个动词的叠用,突出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密切关注。

24、这句话衬托的作用。用文人笔下的春花秋月衬托浸满苦涩汗水的夏季,用文人的闲情逸致衬托农民劳动的紧张。文中引用的话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热烈赞美的思想感情。

三、按中考评分标准。

初三语文半月考试卷

班级: 号数: 姓名: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

(1)子曰:“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述而》)(2分)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五湾《次北固山下》)(2分)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

意写出两句:“ , 。” (2分)

(5)请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

, 。 ,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 )( )(4分)

A.大亡其财 亡而入胡 B.不一状 尊君在不

C.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D.然数年恒不一见 见宫殿数十所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5题。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

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

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 xǐ( )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

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

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cǎi( )的人生。

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4分)

qiān xǐ( ) jīngcǎi( )

4、联系上下文,仿照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4分)

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分)

抵达 起伏 琐碎 不胜其烦 弥足珍贵

综合性学习。(6分)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同样的新春佳节,各地自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同学们,放寒

假了,过大年了,我们在欢度春节时,用语文的视角来审视一下,体验一下,感悟一下我们

民族的节日。

材料一:我国北方过大年的习俗:办年货、吃腊八粥、买糖果、桃绒花、宰牲禽、蒸糕饼、

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根据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归纳)

材料二:春节来临之际,亲朋好友问好的拜年习俗,将成名副其实的“大拜年”。走亲、访

友、书信、贺卡、电话拜年渐趋淡化,“短信拜年”和“网络拜年”正日益成为时尚,手指

一点,便能够“全球通”,满世界地拜年贺岁。拥有2.5亿手机用户的中国内地,已经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网民大军已经达到9000万左右。(据《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三:“叠字春联”在春节年俗风景线里,有一道特别美丽的文化景观,这就是:从来没

有一个春节的春联里,像如今年这么集中、这么频繁地出现“叠”字的修辞现象。它们中有: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敲敲打打、唱唱跳跳、欢欢喜喜、岁岁年年、和和美美、高高兴兴、

快快乐乐、轰轰烈烈、忙忙碌碌、花花绿绿、纷纷扬扬„„如:“红红火火过大年,热热闹

闹奔小康“,正是这些叠字春联,使春节的春联文化风景线,为神州大地烘托出一派喜洋洋、

和谐美满的新年欢庆氛围。

6、你们那里的过年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举例说说传统的是怎样的,现在又是怎样

的?(4分)

7、请大家写一对春联。(2分)

二、阅读(54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伤仲永》,完成8~11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在横线上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共4分,各1分)

(1)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

(3)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借旁近与之 夸父与日逐走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C、又七年,还自扬州 屠自后断其股

D、于舅家见之 但当涉猪,见往事耳

10、翻译文中的句子。(共4分,各2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方仲永作诗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充分说明了___________。(3分)

(二)完成12~15题(18分)

火星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1)天文学家早就知道火星上曾经有过大量的水,以前也曾像地球一样有过海洋。2004年,

美国将两辆火星车(机器人)“勇气”号和“机遇”号相继送上火星,发现了能够证明火星

曾经有过海洋的许多新证据。“机遇”号着陆在一个较小的环形山口的底部,发现环形山壁

上的岩石有着条纹的分层结构,非常像地球上的沉积岩。这表明他们可能是在水中通过沉积

而形成的。

(2)同时,就在着陆点周围还躺着无数直径为数毫米的球形石,美国科学家把它们叫做“蓝

莓果”。据认为,这些小石球粒是岩石被水溶解以后,再在水中经过结晶和生长而形成的。

而且,经过“机遇”号上携带的两台能够认出特定物质的分光计的分析,辨认出它们的成分

是硫酸盐矿物。所谓硫酸物质,它们只能够在水中形成。以前,天文学家通过对火星地貌的

勘察曾经发现过许多河川地貌,并从而推测古老的火星上曾经一度覆盖着大面积的海洋。此

次的这些发现,证实了原来的推测。

(3)但是,由于火星比地球小很多,原来曾经有过的那些水,现在几乎消失殆尽。那么,

原来的那些水跑到哪里去了呢?消失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消失途径是在太阳风的吹刮下,它

的水会渐渐向宇宙空间散逸:其中的氢非常轻,很容易散逸到宇宙空间,而其中氧,与岩石

所含的铁元素结合,则留在了岩石中。这个散逸的过程虽然进行得十分缓慢,但经过40亿

年的漫长时间,流失的数量也很大。

(4)另一个消失途径是进入到地下。同地球相似的类地行星,它们的表面都覆盖着一层地

壳,那是可以吸收水分的。地球上的情形是,由于内部有热量产生,地壳中的水受热变成蒸

汽,可以再逸出地面而回到大气中。我们见到的温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火星的情形

就不是这样。火星的内部早已冷却,火星地壳中的水不可能再返地面,有一部分水就藏在火

星表面的下面,以冰的形式存在,火星上如果有生命的话,那就有可能残存在它表面以下的

冰层中。向宇宙空间散逸和被火星地壳吸收而贮藏在地下,这两条造成原来的水消失的途径

究竟占多少比例,还有待今后进一步勘察来加以明确。

12、“火星上的水到哪里去了”?请和简洁的语言回答(不超过10个字。)(4分)

13、第2段画线句“此次的这些发现”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6分)

14、请你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4分)

火星上如果有生命的话,那就有可能残存在它表面以下的冰层中。

15、读了本文以后,你对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的物质组成的有什么猜想?请说出来与大家交

流。(4分)

(三)阅读完成16~19题。(共12分)

门边有个位置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

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

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

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

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

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

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

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

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

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

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

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

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

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

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

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

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

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

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

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

留个位置。”(选自《北京晚报》2007.4.23,作者查一路,有改动)

16、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2分)

17、引用原文语句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8、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2分)

答:

19、读罢全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

什么?(共80字左右)(5分)

答:

(四)完成20~24题。(共12分)

夏之韵

(一)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

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

一堵黛色长墙。③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

舰船。⑤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⑥那春

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⑦夏天到了。

(二)______________。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

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发红叶,□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

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

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

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时的瓜秧,无不□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

细滋漫长,而是在署气的□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

(三)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

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

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

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

夏秋两季。

(四)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

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20、读第(一)段,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第②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从触觉的角度,写出夏天草木的丰茂。

B、第③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视觉的角度,写夏天恼人的蝉鸣。

C、第④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从触觉、视觉等角度,写出夏天炎热的气候和夏收的紧张气

氛。

D、第⑤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从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写出夏天是充满希望的。

21、第(二)段开头的横线上与下文衔接最为恰当的语句是( )(2分)

A、夏天是充满生机的。 B、夏天是多姿多彩的。

C、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D、夏天的旋律是富于变化的。

22、第(二)段的方框内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标志 迸发 蒸腾 冲刺 B、象片 爆发 蒸气 冲击

C、标志 爆发 蒸气 冲刺 D、象征 迸发 蒸腾 冲击

23、第(三)段中连用四个“快”字,叠用“听听”“看看”两个动词,在表达上各有什么

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24、最后一段作者说文人笔下多是“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

中有什么作用,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作文。( 60分 )

22、亲爱的同学,当你放学回家饥肠辘辘时,妈妈已为你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当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时,老师的开导使你重现灿烂的微笑;当你心事重重而闷闷不乐时,同学的关心和热情会扫去你的心头的乌云„„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动心,但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请以“我感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根据你的考虑,先把题目填完整。

(2)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已独特的体验。

答案

一、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忧唱后庭花。

2、A B 3、迁徙 精彩

4.参考示例:(就像)泉水,(并不是要非要到达)哪个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5.参考示例一: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不胜其烦的父母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历经起伏跌宕才能够抵达事业的巅峰。参考示例二:抵达目的地已是傍晚,他们不顾旅途的劳累,立即来到海边欣赏落日。沐着落日的余晖,听着海浪的欢歌,远离都市的喧嚣,他们体验到一种弥足珍贵的生命愉悦。

6、传统的元素少了,现代的元素多了。如:传统传统拜年家家户户都带上大红桔子,走亲访友拜大年,现在流行电话拜年,受机短信拜年,网上拜年。又如过去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在家吃年夜饭,现在不少人家都到餐厅去吃,不少人家还把年搬到外地去过。7、略。

二、(一)8、答案:(1)属于(2)通“攀”,牵,引(3)相当(4)承受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每小题1分。

9、答案:C 评分标准:本题2分。

10、答案:(1)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每小题各2分。(1)句意正确占1分,“就”、“文理”的翻译各占0.5分。(2)句意正确占1分,省略的主语、“卒”各占0.5分。

11、答案:(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泯然众人(矣) 后天受教育的重要(或:后天教育对一个讲人是否成材是至关重要的。再或:后天教育对成材的重要性) 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空1分。

(二)、12.散逸到宇宙;进入到地下。

13.环形山壁上的岩石有着条纹状的分层结构;着陆点周围还躺着无数直径为数毫米的球形石。

14.“有可能”是一种推测,表示不能断定,体现了语言的科学严谨。去掉后就变成一种肯定。

15.此题是开放性的,如,地球与其他星球的物质组成,有许多相同点,但也肯定有许多不同点,有许多物质是我们地球上所没有的,这为我们认识宇宙提供了研究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三)、16、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 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 评分标准:本题2分,每空1分。

17、答案示例:①“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②这句话写出“我”怕儿子说话太随便伤害了送水工、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提醒儿子的心理,③表明“我”是一个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 评分标准:本题3分,引用原文占1分,作分析占1分,由此归纳

出“我”的为人占1分。

18、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②从侧面衬托出“我”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③点明了中心:你心里有别人的位置,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评分标准:本题2分,答出任意两个要点得2分,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

19、答案示例: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人应该有一颗体察别人难处的同情心。 作为同龄人,我想对文中的“儿子”说;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语言伤人心了! 评分标准:本题4分。“感受”占2分,对“儿子”说的话占1分,字数符合要求占1分。(“感受”只要符合文章的主旨即可;“对儿子说的话”应该是积极方面的)

(四)20、D 21、C 22、A

23、连用四个“快”字突出了农活的繁忙和农民的紧张。 “听听”“看看”两个动词的叠用,突出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密切关注。

24、这句话衬托的作用。用文人笔下的春花秋月衬托浸满苦涩汗水的夏季,用文人的闲情逸致衬托农民劳动的紧张。文中引用的话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热烈赞美的思想感情。

三、按中考评分标准。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二学期)
  • 曹斌锋 一.指导思想 今年,学校提出了新的工作中心:加强师德,规范行为:聚焦课堂,减负增效:注重科研,推进课题:创设氛围,人人激励.我们组将紧紧围绕学校的三十二字工作方针,努力开展好本组的教研工作.要全面贯彻校长新学期工作思路和学部的工作安 ...查看


  • 初中新教师述职报告
  • 初中新教师述职报告 我叫婕妤(笔名),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系历史专业.毕业前曾做为实力派选手到牡丹江市重点中学--实验中学实习.实习伊始便从教导主任手中接过了8个班的教学工作.一个半月的实习中校长主任都曾深入班级听课,课后给预了高度的评 ...查看


  • 初三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初三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语文学习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 所谓学习方法,好象很难用语言说清楚;但仔细一想,情况并非如此--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知识自成体系,要系统规范的掌握,必然要用一定的方法.有人说,语文学习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要多读多 ...查看


  • 九年级语文第一课
  • 新学期初中语文学习规划 随着盎然的春意在不经意间对北京城的袭击,可爱的同学们已经都开始进入下学期的学习.学习之初,杂事相对较多:刚刚接触到下册的课本,大家心中往往也诸多新奇.忙乱期过后,在各类事务都开始迈入正轨之时,就是时候要静下心来针对自 ...查看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根据11月24日教研活动时问卷调查整理,也许能引发大家一些深思,也许我们能够共同寻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基础部分 1.学生在词语运用方面的能力普遍薄弱,丢失严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词语逐词分析,这一类型题该怎样去抓 ...查看


  •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试卷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以中考样卷为标准,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 ...查看


  • 初三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初三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组:许金晶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三(4)(5)班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 ...查看


  •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 第十七中学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近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并拟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 ...查看


  • 初三(九下)语文教学计划
  • 初三(九下)语文教学计划 本学期初中三年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为迎接中考,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该复习计划. 到五月止,本期教学时间约14周,用三周时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