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章读后感

《中庸》第二十章读后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而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看古文,很自然回去找翻译,结果发现这段文字翻译千迥万殊,好吧,那我妄不如按自己的意思去理解。

“达道”指的是最高的道义,而这些道义或说道理体现在古代社会中有五种人际关系,我们用三种最重要的德行去实现它们。现代社会中也是大概相似的吧,而智、仁、勇概括得很好,可以想见具备这三个方面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只是说完整,没有说完美,现代人若有残缺,大概是在仁、勇两方面。这三者很重要的是能实践中统一起来,缺损了便无了意义。

这里两个“一也”表现的是目标的一致性,个人条件不同、心态不同,但最终目标相同,结果就会相同,似乎有些唯心,但现实中很多事情做不成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守不住目标。 “力行近乎仁”这话很有意思,“仁”不是仁爱吗?这是心态,跟做有什么关系?其实有大大的关系。许多人看上去很善良,似乎是天生的,本来就如此,那么这种善良是值得商榷的,是危险而善变的。就像你同情别人的痛苦,但你若未曾经历过类似的痛苦,你的同情就是虚妄的。富人中慈善家很多,这并不是说富人更有爱心,要知道真正懂得穷人的永远是穷人的孩子。也就是说我所理解的“力行”是两层意思:一是经历,一是实践。

我不得不说我很赞同这短文,“知耻近乎勇”,这似乎是最该给现代人讲的,要说他们不勇敢,处处怯懦妥协,就要指明出他们不知耻。这是真的,你问一个人,勇敢不勇敢,似乎好判断,问他什么是廉耻,似乎已无太明确的标准。“笑贫不笑娼”的小三、“我爸是XX。。。”、学术造假、学者官本位。。。随便举一下,我们谈论这些的时候,已经很少拿出“耻”这个武器了,因为我们自己也不太考虑它了。那这样的人民还能勇敢吗?为了勇敢,正义便没了气力。。。再往后也就该完蛋了,不是吗?

最后一句跟我最近想的很想,简言之,无数个个人素质的提升,才可能达成社会的进步,于是我们发现,社会的更替是一代一代进行,有的,自习观察会出现像国家领导人一样的待机关系。那我觉得70后这批,身上留存着计划时代烙印,看着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人,待到五六十岁掌权时,是会给社会带来变革的。大概还有一二十年。

《中庸》第二十章读后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而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看古文,很自然回去找翻译,结果发现这段文字翻译千迥万殊,好吧,那我妄不如按自己的意思去理解。

“达道”指的是最高的道义,而这些道义或说道理体现在古代社会中有五种人际关系,我们用三种最重要的德行去实现它们。现代社会中也是大概相似的吧,而智、仁、勇概括得很好,可以想见具备这三个方面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只是说完整,没有说完美,现代人若有残缺,大概是在仁、勇两方面。这三者很重要的是能实践中统一起来,缺损了便无了意义。

这里两个“一也”表现的是目标的一致性,个人条件不同、心态不同,但最终目标相同,结果就会相同,似乎有些唯心,但现实中很多事情做不成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守不住目标。 “力行近乎仁”这话很有意思,“仁”不是仁爱吗?这是心态,跟做有什么关系?其实有大大的关系。许多人看上去很善良,似乎是天生的,本来就如此,那么这种善良是值得商榷的,是危险而善变的。就像你同情别人的痛苦,但你若未曾经历过类似的痛苦,你的同情就是虚妄的。富人中慈善家很多,这并不是说富人更有爱心,要知道真正懂得穷人的永远是穷人的孩子。也就是说我所理解的“力行”是两层意思:一是经历,一是实践。

我不得不说我很赞同这短文,“知耻近乎勇”,这似乎是最该给现代人讲的,要说他们不勇敢,处处怯懦妥协,就要指明出他们不知耻。这是真的,你问一个人,勇敢不勇敢,似乎好判断,问他什么是廉耻,似乎已无太明确的标准。“笑贫不笑娼”的小三、“我爸是XX。。。”、学术造假、学者官本位。。。随便举一下,我们谈论这些的时候,已经很少拿出“耻”这个武器了,因为我们自己也不太考虑它了。那这样的人民还能勇敢吗?为了勇敢,正义便没了气力。。。再往后也就该完蛋了,不是吗?

最后一句跟我最近想的很想,简言之,无数个个人素质的提升,才可能达成社会的进步,于是我们发现,社会的更替是一代一代进行,有的,自习观察会出现像国家领导人一样的待机关系。那我觉得70后这批,身上留存着计划时代烙印,看着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人,待到五六十岁掌权时,是会给社会带来变革的。大概还有一二十年。


相关文章

  • 中庸译注:第三十章 敦化
  • 本章有三个层次.首先,从人类历史看孔子.尧.舜和文王.武王都是儒家推崇的榜样.尧.舜仁慈孝友,不以天下为己私,贤者当之:文王.武王除暴安民,以德治天下,天下颂之.他们都有高尚的道德,都是孔子学习的对象,孔子不少思想原则是从他们那里继承而来的 ...查看


  • 中庸翻译及原文
  • 社会财经 社会杂谈 政治军事 科学探索 商业财经 居家生活 百科大全 手工制作 亲子育儿 美食菜谱 居家装修 驾车宝典 安全知识 智能手机 保险理财 电脑办公 电脑设计 系统/上网/安全 优化/故障/维护 办公软硬件 电脑教程 图片素材 其 ...查看


  • 中庸读后感
  • <中庸>读后感 <中庸>一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其哲理深奥.思辨性强.体系严谨,历史上人们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莫衷一是,连孔子都认为"中庸之难哉".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很是重要的思维方法论和践行 ...查看


  • [中庸]读后感 1
  • <中庸>读后感 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 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 读了<中庸>,感觉 ...查看


  • "天命之谓性":[中庸]的生命思想及其教育哲学意蕴
  • 摘  要:"天命之谓性"是<中庸>开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对<中庸>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和总体概括,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性.普遍性.目的性."天命之谓性"所表达的生命思想具有深刻 ...查看


  • 读中庸有感
  • 读中庸有感(一)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该书讲述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求人们按照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调节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颇,无过无不及."凡是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 ...查看


  • [中国古代哲学]读后感
  • <中国哲学概论> -------读后感 这几个月,通过认真研读<中国哲学概论>这本教材,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教育.科 ...查看


  • 读[论语.学而时习之]
  • 读<论语.学而时习之> 一.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二.原文大意之我见: 夫子说: 学过知识后,按时复习它,温故而知新,不亦愉快吗? 志同 ...查看


  • 平凡的世界-平凡中的不平凡-edi.1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人和社会,一切斗争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与其认真,不如随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过无争,随遇而安. ------引子 一壶酒,二三友,四五千年论春秋.这是多少现代人在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