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师道尊严”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然而时下教师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总结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教学自主权被剥夺 1.对教材无审视权。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名义上都是教师自己选的,看起来是在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但这个选择权实际上很难得到体现。一是参加选定的教师数量极为有限,一般全县就那么三五个骨干教师代表参加,这显然不能代表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广大的农村教师的意见;二是备选的教材版本极为有限,无论这几个版本中有没有如意的,你都得从中选定一个。如果教材在问世之前,能够通过一些渠道让广大的教师尤其是广大的农村教师对教材进行审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话,那才是对教师真正的尊重,对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尊重。教师在以后的教材使用中或许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有太大的距离感,课程改革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困难重重。 2.无障碍听课的流行。现在学校领导们的听课行为越来越无一定之规,从“先取得教师同意再听课”到“不打招呼随意听课”到“推门听课”再发展到今天的“无障碍听课”(教师上课时教室的前后门都必须开着),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们管理欲望不断膨胀的过程,是对教师越来越不尊重的“发展”过程。管理者们听课的障碍越来越小,教师们上课的心理障碍就越来越大。心理障碍增大,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必然降低。这无形当中反倒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管理者们的听课还是应该有一些“障碍”的好,这是对教师人格的尊重、教学权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3.对教学过程的过分监控。按理说,只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教师一个科学的教学质量目标,并且教师能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就主要应该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就是教师施展教学个性的自由空间,只要教师的行为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就行。但实际上现在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强硬,越来越细致。教案必须几大环节、必须三维目标、必须写上教学反思;公式化的课堂评价标准,模式化的课堂教学环节,神圣化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生作业必须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对学生的单元考试必须写出详细的考试分析报告,且分析报告的格式统一要求;等等。整个教学过程被捆绑得死死的,教师无法施展自己的教学创新和聪明才智。 4.评价的单向性。调查一下就会发现,教师总是处在被动评价的地位,尤其是在今天,除了有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细致入微的考核评价外,还十分流行什么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社会评教等。在想尽一切办法评价教师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让教师也来评价一下管理部门呢?管理部门似乎没有意识到教师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也是具有平等意义的、自主的人。管理部门给教师评价自己、评价他人、评价教育的权利了吗?给教师评价学校管理和校长的权利了吗?给教师评价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权利了吗?给教师评价家长和社会的权利了吗?占多大权重?科学合理的评价应该是双向的,单向评价不利于教师心灵与智慧的释放。 5.教育权的被剥夺。教育部门和学校无形当中正在剥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权。这种不尊重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在过于“以生为本”的形势中形成的。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对学生独立人格和生命意义的尊重。这无疑是千真万确的,但在实践中容易走向极端,因为要真正地、较为彻底地做到以生为本,就需要教师的高素质和对人的深度理解,再说这个“度”也是不好掌握的,稍不小心就会被专家、学者、领导们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大帽子,所以不少教师就缩手缩脚、谨小慎微了,甚至对学生在学习上的错误也不敢轻易说一个“不”字了,对学生违背行为规范的言行也不敢轻易批评了。二是对安全工作的如履薄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抓安全工作是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事情。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头了就会犯错误。如有的学校居然公开要求全体教师“不准批评学生”,这就令教师们实在难以接受了。领导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怕学生因为批评而旷课、逃学、出走,甚至以死相威胁,因为事实证明这样的事件会被媒体大肆的渲染,把情况弄得十分尴尬。所以教师们就真的不敢理直气壮地教育、批评学生了。现在教师们最怕的不是领导,而是学生了。教师的教育权被剥夺了,教师还是教师吗? 二、教师的付出与成绩得不到认可 调查可知,现在多数学校的领导尤其是校长对教师批评指责有余,表扬鼓励不足。他们仿佛看不到教师的辛勤与付出,看不到教师的成绩和贡献,看不到教师的闪光点,看不到教师的疲惫与憔悴。他们成天挂在嘴边的就是教师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对教师缺乏应有的表扬与鼓励。而实际上呢,我们的教师真的是最可爱的人,他们默默地工作着,静静地奉献着,他们的艰辛、坚韧、痛苦、疾病没有谁知道。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在学校要完成大量而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回到家以后还要备课、写教案,批改从学校带回的学生作业,很多时候还要完成不少的表表册册,不少的学习笔记,等等。而且,现在对教师无理的、过分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比如有些学校要求教师每天除了教案必须有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上课必须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而外,居然还要求教师每天必须写远程教育教学笔记多少字。这就真的有些令教师们“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校长们,其实你们不也都是从教师岗位上走出来的吗? 三、过滥的“考试”和“学习” 要求教师进步是应该的,但总是盯住教师不放,一会儿这门“考试”,一会儿那门“学习”,弄得教师们静不下心来教书育人就不对了,就反倒成了对教师的不尊重。什么教材教法考试、计算机考试、职称英语考试、普通话考试、法律法规考试,等等。不少学校还要求教师撰写的政治学习笔记必须多少字,反腐倡廉学习笔记必须多少字,廉洁从教笔记必须多少字,学习某某讲话必须多少字,等等。教师们教书育人的任务本身就很重了,再加上这些口口声声要与考核、奖惩、评职、晋级挂钩的任务,就真的有些喘不过气来了。教师的业务发展,主要应该是在实践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去提升;教师思想素质的提升,重点也应该是在实践中加强师德修养,而不应该是这些过滥的“考试”和“学习”,因为过滥,就失去了尊重,而失去了尊重的任何手段和办法都是无效甚至是适得其反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王哲先 朱珊)
“尊师重教”“师道尊严”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然而时下教师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总结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教学自主权被剥夺 1.对教材无审视权。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名义上都是教师自己选的,看起来是在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权,但这个选择权实际上很难得到体现。一是参加选定的教师数量极为有限,一般全县就那么三五个骨干教师代表参加,这显然不能代表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广大的农村教师的意见;二是备选的教材版本极为有限,无论这几个版本中有没有如意的,你都得从中选定一个。如果教材在问世之前,能够通过一些渠道让广大的教师尤其是广大的农村教师对教材进行审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话,那才是对教师真正的尊重,对教师教学自主权的尊重。教师在以后的教材使用中或许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有太大的距离感,课程改革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困难重重。 2.无障碍听课的流行。现在学校领导们的听课行为越来越无一定之规,从“先取得教师同意再听课”到“不打招呼随意听课”到“推门听课”再发展到今天的“无障碍听课”(教师上课时教室的前后门都必须开着),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们管理欲望不断膨胀的过程,是对教师越来越不尊重的“发展”过程。管理者们听课的障碍越来越小,教师们上课的心理障碍就越来越大。心理障碍增大,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必然降低。这无形当中反倒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升。管理者们的听课还是应该有一些“障碍”的好,这是对教师人格的尊重、教学权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3.对教学过程的过分监控。按理说,只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教师一个科学的教学质量目标,并且教师能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就主要应该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就是教师施展教学个性的自由空间,只要教师的行为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就行。但实际上现在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控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强硬,越来越细致。教案必须几大环节、必须三维目标、必须写上教学反思;公式化的课堂评价标准,模式化的课堂教学环节,神圣化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生作业必须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对学生的单元考试必须写出详细的考试分析报告,且分析报告的格式统一要求;等等。整个教学过程被捆绑得死死的,教师无法施展自己的教学创新和聪明才智。 4.评价的单向性。调查一下就会发现,教师总是处在被动评价的地位,尤其是在今天,除了有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教师细致入微的考核评价外,还十分流行什么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社会评教等。在想尽一切办法评价教师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让教师也来评价一下管理部门呢?管理部门似乎没有意识到教师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也是具有平等意义的、自主的人。管理部门给教师评价自己、评价他人、评价教育的权利了吗?给教师评价学校管理和校长的权利了吗?给教师评价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权利了吗?给教师评价家长和社会的权利了吗?占多大权重?科学合理的评价应该是双向的,单向评价不利于教师心灵与智慧的释放。 5.教育权的被剥夺。教育部门和学校无形当中正在剥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权。这种不尊重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在过于“以生为本”的形势中形成的。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强调对学生独立人格和生命意义的尊重。这无疑是千真万确的,但在实践中容易走向极端,因为要真正地、较为彻底地做到以生为本,就需要教师的高素质和对人的深度理解,再说这个“度”也是不好掌握的,稍不小心就会被专家、学者、领导们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大帽子,所以不少教师就缩手缩脚、谨小慎微了,甚至对学生在学习上的错误也不敢轻易说一个“不”字了,对学生违背行为规范的言行也不敢轻易批评了。二是对安全工作的如履薄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抓安全工作是正确得不能再正确的事情。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过头了就会犯错误。如有的学校居然公开要求全体教师“不准批评学生”,这就令教师们实在难以接受了。领导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怕学生因为批评而旷课、逃学、出走,甚至以死相威胁,因为事实证明这样的事件会被媒体大肆的渲染,把情况弄得十分尴尬。所以教师们就真的不敢理直气壮地教育、批评学生了。现在教师们最怕的不是领导,而是学生了。教师的教育权被剥夺了,教师还是教师吗? 二、教师的付出与成绩得不到认可 调查可知,现在多数学校的领导尤其是校长对教师批评指责有余,表扬鼓励不足。他们仿佛看不到教师的辛勤与付出,看不到教师的成绩和贡献,看不到教师的闪光点,看不到教师的疲惫与憔悴。他们成天挂在嘴边的就是教师这也没做好那也没做好,对教师缺乏应有的表扬与鼓励。而实际上呢,我们的教师真的是最可爱的人,他们默默地工作着,静静地奉献着,他们的艰辛、坚韧、痛苦、疾病没有谁知道。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在学校要完成大量而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回到家以后还要备课、写教案,批改从学校带回的学生作业,很多时候还要完成不少的表表册册,不少的学习笔记,等等。而且,现在对教师无理的、过分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比如有些学校要求教师每天除了教案必须有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上课必须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而外,居然还要求教师每天必须写远程教育教学笔记多少字。这就真的有些令教师们“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校长们,其实你们不也都是从教师岗位上走出来的吗? 三、过滥的“考试”和“学习” 要求教师进步是应该的,但总是盯住教师不放,一会儿这门“考试”,一会儿那门“学习”,弄得教师们静不下心来教书育人就不对了,就反倒成了对教师的不尊重。什么教材教法考试、计算机考试、职称英语考试、普通话考试、法律法规考试,等等。不少学校还要求教师撰写的政治学习笔记必须多少字,反腐倡廉学习笔记必须多少字,廉洁从教笔记必须多少字,学习某某讲话必须多少字,等等。教师们教书育人的任务本身就很重了,再加上这些口口声声要与考核、奖惩、评职、晋级挂钩的任务,就真的有些喘不过气来了。教师的业务发展,主要应该是在实践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去提升;教师思想素质的提升,重点也应该是在实践中加强师德修养,而不应该是这些过滥的“考试”和“学习”,因为过滥,就失去了尊重,而失去了尊重的任何手段和办法都是无效甚至是适得其反的。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山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王哲先 朱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