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摘要:新媒体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引导功能,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营造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 通常是指近些年随着数字技术和宽带技术的逐渐成熟,而出现的数量繁多的新媒介。 新媒体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1.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理论导向功能

新媒体对培养大学生政治认知具有导向性, 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和行为规范导向。

新媒体是当前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它借助获取信息、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方面的优势,对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宣传,追踪报道,深入讨论,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较多素材和信息。 新媒体合力构筑起的强大舆论场, 引发了大学生对政治、 社会问题的关注,唤起他们对社会政治问题重要性的认知。 同时,新媒体广阔的信息处理平台,良好、宽容的舆论氛围,对塑造大学生积极的政治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功能

首先, 新媒体开放的信息传播途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新媒体技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优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突破性的改善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途径多样、交互便利的新平台。其次,新媒体灵活快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架设起一座信息“高速公路”,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学生,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 再次,新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 提高了教育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依己所好,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看的新闻、定制自己喜爱的页面风格。 这种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交流,参与学校发展建设,从而增强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同时借助新媒体大学生可以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语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大大增强,也可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最后, 新媒体虚拟的信息传播环境提高了大学生思想 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新媒体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 虚拟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博客 、论坛、网络聊天等形式自由地发表意见和见解, 特别是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校园热点问题,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观点。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更广泛、及时地了解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互功能

交互功能是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手机等载体的特殊功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能按自己所需随时地 、快捷地从媒体上获得信息,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支持,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组合和控制。这样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大学生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学习信息库,不断吸收最新的信息,转化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在这种开放性的交互中,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演化成了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二、 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正以强大的技术力量推动并改变着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播途径,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但正是这种难于掌握和监控的方式、方法,给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新媒体环境下,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发布和使用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提供大量健康有益的信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大

量反动、迷信、黄色、暴力等有害的信息内容。 作为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 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很容易被各种思想迷惑,受到腐朽没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难度。

2. 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易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 、人际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一些大学生疏离真实社会交往,沉浸于虚幻的世界之中,极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此外,新媒体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影响自己与他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同时交往角

色的虚拟和心理交流的间接性,增加了学生感情上的隔膜,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培养, 很可能使学生养成发布假消息,散布谣言的行为,进而形成心理危机,导致人格障碍。

3.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使得其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降低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常以简便、快捷的新闻代替深度报道,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很容易随着媒体的倾向思维,缺乏独立思考。此外,不少大学生长期依赖网络,通过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完成作业,或是“拼贴”出一篇学术论文,这样不仅造成了惰性,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研究能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带来的种种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但是在实践中缺少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采取的措施常常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解决这些问题,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使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创新并不断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1.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主动研究与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规律,在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形式、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同时,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灌输为平等的交流互动。

2.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引导功能,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 QQ、MSN、E-mail、BBS、聊天室等新载体的功能, 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优势,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向网络等新媒体,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如华中师范大学通过微信公众号、华大论坛、BBS、团委在线、学子在线等的建设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它们现已成为传播信息、促进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

3.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交互功能,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手段来丰富和完善各种文化内容和形式,以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譬如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对网络的兴趣逐渐向文化学习和科技活动方面转移,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新媒体校 园文化氛围。

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的操控、交流方式的改变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 利用新媒体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使用网络话语进行舆论引导,努力掌握网上交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此外,要善于把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和教学、科研成果,及时地移植到新媒体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5.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思想开放, 求知欲望强, 但他们人生阅历不丰富,判断能力不是很强,新媒体环境下纷繁复杂的信息很容易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引导大学生理智、科学地使用新媒体,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他们新媒体信息鉴别能力, 让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中选择对身心发展、个人成才成长有利的信息,让新媒体为他们的思想进步、健康生活、学习成长服务,并利用它实现自身精神、心理、人格、情感的塑造。

6.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

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和新媒体发布信息的监控机制,建设以学生干部、学生骨干分子为主的监管队伍和舆情引导队伍, 对新媒体的价值影响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在校园中形成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 此外,要尽可能运用技术手段构筑起强大的“防火墙”,并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对一些有害的信息及时进行“解毒”和“消毒”工作,尽量防范网上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单

是高校之责, 而是需要政府、学校、家庭、民间团体等共同参与和支持。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 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营造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 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监管,才能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

摘要:新媒体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引导功能,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营造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 通常是指近些年随着数字技术和宽带技术的逐渐成熟,而出现的数量繁多的新媒介。 新媒体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情况与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1.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理论导向功能

新媒体对培养大学生政治认知具有导向性, 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和行为规范导向。

新媒体是当前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它借助获取信息、资源共享、交流互动等方面的优势,对社会发展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广泛宣传,追踪报道,深入讨论,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较多素材和信息。 新媒体合力构筑起的强大舆论场, 引发了大学生对政治、 社会问题的关注,唤起他们对社会政治问题重要性的认知。 同时,新媒体广阔的信息处理平台,良好、宽容的舆论氛围,对塑造大学生积极的政治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功能

首先, 新媒体开放的信息传播途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新媒体技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优势,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 突破性的改善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途径多样、交互便利的新平台。其次,新媒体灵活快捷的信息传播速度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架设起一座信息“高速公路”,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学生,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教育。 再次,新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 提高了教育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依己所好,选择阅读自己喜欢看的新闻、定制自己喜爱的页面风格。 这种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交流,参与学校发展建设,从而增强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同时借助新媒体大学生可以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语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大大增强,也可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最后, 新媒体虚拟的信息传播环境提高了大学生思想 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新媒体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 虚拟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博客 、论坛、网络聊天等形式自由地发表意见和见解, 特别是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校园热点问题,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观点。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更广泛、及时地了解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互功能

交互功能是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手机等载体的特殊功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能按自己所需随时地 、快捷地从媒体上获得信息,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支持,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组合和控制。这样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大学生还可以建立自己的学习信息库,不断吸收最新的信息,转化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在这种开放性的交互中,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演化成了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二、 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正以强大的技术力量推动并改变着传统教育的知识传播途径,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但正是这种难于掌握和监控的方式、方法,给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新媒体环境下,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发布和使用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信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提供大量健康有益的信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大

量反动、迷信、黄色、暴力等有害的信息内容。 作为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 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很容易被各种思想迷惑,受到腐朽没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难度。

2. 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互动性易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 、人际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一些大学生疏离真实社会交往,沉浸于虚幻的世界之中,极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此外,新媒体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影响自己与他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同时交往角

色的虚拟和心理交流的间接性,增加了学生感情上的隔膜,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培养, 很可能使学生养成发布假消息,散布谣言的行为,进而形成心理危机,导致人格障碍。

3.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使得其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降低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常以简便、快捷的新闻代替深度报道,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很容易随着媒体的倾向思维,缺乏独立思考。此外,不少大学生长期依赖网络,通过搜索引擎查阅资料完成作业,或是“拼贴”出一篇学术论文,这样不仅造成了惰性,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研究能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带来的种种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但是在实践中缺少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采取的措施常常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解决这些问题,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使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创新并不断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1.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主动研究与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规律,在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形式、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同时,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灌输为平等的交流互动。

2.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引导功能,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 QQ、MSN、E-mail、BBS、聊天室等新载体的功能, 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优势,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向网络等新媒体,努力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如华中师范大学通过微信公众号、华大论坛、BBS、团委在线、学子在线等的建设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它们现已成为传播信息、促进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

3.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交互功能,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手段来丰富和完善各种文化内容和形式,以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譬如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网络知识竞赛、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对网络的兴趣逐渐向文化学习和科技活动方面转移,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新媒体校 园文化氛围。

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信息技术的操控、交流方式的改变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 利用新媒体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使用网络话语进行舆论引导,努力掌握网上交流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此外,要善于把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和教学、科研成果,及时地移植到新媒体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5.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

大学生思想开放, 求知欲望强, 但他们人生阅历不丰富,判断能力不是很强,新媒体环境下纷繁复杂的信息很容易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引导大学生理智、科学地使用新媒体,有意识地培养和提升他们新媒体信息鉴别能力, 让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中选择对身心发展、个人成才成长有利的信息,让新媒体为他们的思想进步、健康生活、学习成长服务,并利用它实现自身精神、心理、人格、情感的塑造。

6.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工作

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和新媒体发布信息的监控机制,建设以学生干部、学生骨干分子为主的监管队伍和舆情引导队伍, 对新媒体的价值影响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在校园中形成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 此外,要尽可能运用技术手段构筑起强大的“防火墙”,并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对一些有害的信息及时进行“解毒”和“消毒”工作,尽量防范网上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单

是高校之责, 而是需要政府、学校、家庭、民间团体等共同参与和支持。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 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营造健康、和谐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 进一步做好网络舆情监管,才能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关文章

  • 新媒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新媒体毕业论文选题(128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新媒体思政教育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教学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高校教学中独领风骚,从整体来看,这无疑是我国高校教学的进步.不仅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同时也使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对此, ...查看


  • 新媒体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之探析
  • 新媒体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之探析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论文摘要]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给新时代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比起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便捷.双向互动 ...查看


  • 网络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写作说明 专业从事毕业论文写作与发表相关服务,本团队擅长案例数据分析.编程仿真.图表制作.毕业设 ...查看


  • 王阳 袁爱中:风险社会背景下西藏新闻媒介功能探析
  • 摘要 随着中国步入高风险社会,西藏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和社会特征,建立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机制尤为迫切,风险社会的诸多特征决定了西藏新闻媒介在西藏风险社会中的重要位置.本文从风险社会理论入手,通过总结西藏风险社会特征与现状,以及探讨西 ...查看


  • 新闻娱乐化探析
  • 美 国学者 尼尔 ・ 波兹 曼在 < 娱乐 至 死> 一书 中指 出, 后现代社会 的文化是一 为精神减压的轻松信 息.由于娱乐化 的 新 闻比传统新闻更具轻松 . 休闲的特征 , 能使受 众获得心理 宣泄 和压 力释放 , 故 ...查看


  • [新闻学]毕业生论文题目
  •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毕业生论文题目 1.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 2.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3.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 4.刘少奇新闻思想对当代新闻改革的启示 5.中国最近十年的新闻改革 6.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 ...查看


  • 近五年来中国电视发展热点汇总
  • 近五年中国电视发展热点问题汇总 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国内相关电视研究发展的学术期刊中的文章进行整理,归纳整理出近五年来对中国电视发展研究与关注度较为集中的七大热点问题,以此梳理中国电视近五年来发展研究的大体轮廓. 一.数字化语境下的电视与新媒 ...查看


  • 特殊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8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