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竖撇捺,别有洞天(横画的惊人之变)

文 | 安祥

一、你可能未注意到的米芾横画惊人之变

上一篇文章(就凭这一“点”,米芾已把我们甩出了多少条街!),归纳整理了米芾写点的一些特色。今天着重分析和整理米芾横画的特征。

横画的写法,在永字八法中称为“勒法”。我们在网络上也能看到很多米芾写横的文章,有些冠以米芾之横以各种名称,读起来让人云山雾罩,也并不容易识记。

其实如果从笔法的角度来探讨,那么米芾横的写法,主要体现在起笔的变化上。顺锋起笔、逆锋起笔、侧锋起笔,从而出现横画的几个主要变体:顺锋横、逆锋横和侧锋横。我们大体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把握米芾横画的基本写法,是不是记忆起来更容易呢?当然,米芾在横画的组合上还有很多变化,那我们可以作为横画的变体来对待。这样横画的基本特征我们就能把握住了。

几种横的写法

顺锋横

顺锋横,是米芾在写横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下笔时,笔锋从左到右顺锋入纸,线条简洁轻松。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这轻轻的一横,由于米芾笔力功夫的扎实,其体现出来的力量和形态,也是让人感觉很厚重沉着的。

枝的木字旁,横画起笔,顺锋入纸,收笔时出锋向上,引出下一笔竖。

同样是木字旁,松字的起笔横画收笔厚重,逆锋回笔后向上引出竖画。

顺锋入纸,中间纤细,收笔略顿,状如扁担,回锋引出下一撇

无字第二横和最后一横,均是顺锋起笔,干脆利落

可以看到的是,米芾的顺锋横写起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起笔粗收笔细,或起笔细收笔粗,或起收笔均衡用力,或起收笔粗中间细,变化万千,全需根据每个字的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上下关系来平衡把握。

逆锋横

逆锋圆笔入,提笔右上,收笔略顿,而又引出下一笔。米芾书写时,可能左粗右细,或左重右轻,走势上突出左低右高的态势。起笔处虽为逆入,间或也会纤丝痕迹,整体上显得既沉稳又轻灵。

写完点之后,逆入出横,收笔引出下一笔

最后一笔主横,逆入细收,略顿回收引出下面两点

有字一横,逆锋起笔,厚重有力,收笔粗顿,空势引出下一撇

同样,我们把握米芾逆锋横用笔时,也可以从线条的粗细、角度、长短、力度等几个方面仔细观察,体会横画的丰富变化。

侧锋横

米芾行书大量使用侧锋。这在历代书家中是很少见的。说到底,米芾这么做,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笔法语言而已。他直接将笔锋斜切入纸,然后在收笔时又能回归到中锋上来。线条的厚实和爽利气势便从中出。这种现象除了在《蜀素帖》和《苕溪诗帖》中可以看到外,我们更多地是在他之后的手札中发现这种侧锋横。

五字的最末一横,侧锋起笔,收笔回归中锋,顺势带出下一笔

子字的横画主笔,侧锋明显,笔锋在横画顶端游走,末端则显粗糙

支字侧锋入纸,但迅速回归中锋,线条显得多么爽利

横画也能变形组合

一字之中出现多个横,在汉字里是非常多的。这个时候,我们写横就不能千篇一律。行书在这方面要求尤高。米芾在遇到多横字时,总是能将各种变化体现于毫端。或在起收笔上做变化,或在线条的粗细、长短、角度曲度等方面施展变化之能事,说白了,就是将横的各种写法综合运用,结合字的态势来随机应变。

三条横画各部相同,或顺锋入纸,或搓笔右出,或逆锋右上,绝不雷同

逆锋横变化组合,粗细搭配,行距变化,不一而足

多个横画组合,角度变化多端,俯仰向背鲜明

同样是青字的三行,却体现出万千变化。上三横或顺锋或逆锋入纸,收笔形态或收或顿,三横的角度和长度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轻盈的横画之变:王字旁三横的长短和角度变化;带字第一横曲度的丰富变化;何字一横仪态万千

最后我们截取《蜀素帖》中的两行字,来综合看一看,米芾在一行字中是如何处理横画的。

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期间就横画的惊人变化就已经令我们叹为观止!而究其实,这都是为了字体造型的丰富多彩,同时也为了笔势的连绵态势需要。米芾在写横的时候,依然延续了他的变化之能事、夸张之性情。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就凭这一“点”,米芾已把我们甩出了多少条街!

文 | 安祥

一、你可能未注意到的米芾横画惊人之变

上一篇文章(就凭这一“点”,米芾已把我们甩出了多少条街!),归纳整理了米芾写点的一些特色。今天着重分析和整理米芾横画的特征。

横画的写法,在永字八法中称为“勒法”。我们在网络上也能看到很多米芾写横的文章,有些冠以米芾之横以各种名称,读起来让人云山雾罩,也并不容易识记。

其实如果从笔法的角度来探讨,那么米芾横的写法,主要体现在起笔的变化上。顺锋起笔、逆锋起笔、侧锋起笔,从而出现横画的几个主要变体:顺锋横、逆锋横和侧锋横。我们大体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把握米芾横画的基本写法,是不是记忆起来更容易呢?当然,米芾在横画的组合上还有很多变化,那我们可以作为横画的变体来对待。这样横画的基本特征我们就能把握住了。

几种横的写法

顺锋横

顺锋横,是米芾在写横时经常使用的方法。下笔时,笔锋从左到右顺锋入纸,线条简洁轻松。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这轻轻的一横,由于米芾笔力功夫的扎实,其体现出来的力量和形态,也是让人感觉很厚重沉着的。

枝的木字旁,横画起笔,顺锋入纸,收笔时出锋向上,引出下一笔竖。

同样是木字旁,松字的起笔横画收笔厚重,逆锋回笔后向上引出竖画。

顺锋入纸,中间纤细,收笔略顿,状如扁担,回锋引出下一撇

无字第二横和最后一横,均是顺锋起笔,干脆利落

可以看到的是,米芾的顺锋横写起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起笔粗收笔细,或起笔细收笔粗,或起收笔均衡用力,或起收笔粗中间细,变化万千,全需根据每个字的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上下关系来平衡把握。

逆锋横

逆锋圆笔入,提笔右上,收笔略顿,而又引出下一笔。米芾书写时,可能左粗右细,或左重右轻,走势上突出左低右高的态势。起笔处虽为逆入,间或也会纤丝痕迹,整体上显得既沉稳又轻灵。

写完点之后,逆入出横,收笔引出下一笔

最后一笔主横,逆入细收,略顿回收引出下面两点

有字一横,逆锋起笔,厚重有力,收笔粗顿,空势引出下一撇

同样,我们把握米芾逆锋横用笔时,也可以从线条的粗细、角度、长短、力度等几个方面仔细观察,体会横画的丰富变化。

侧锋横

米芾行书大量使用侧锋。这在历代书家中是很少见的。说到底,米芾这么做,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笔法语言而已。他直接将笔锋斜切入纸,然后在收笔时又能回归到中锋上来。线条的厚实和爽利气势便从中出。这种现象除了在《蜀素帖》和《苕溪诗帖》中可以看到外,我们更多地是在他之后的手札中发现这种侧锋横。

五字的最末一横,侧锋起笔,收笔回归中锋,顺势带出下一笔

子字的横画主笔,侧锋明显,笔锋在横画顶端游走,末端则显粗糙

支字侧锋入纸,但迅速回归中锋,线条显得多么爽利

横画也能变形组合

一字之中出现多个横,在汉字里是非常多的。这个时候,我们写横就不能千篇一律。行书在这方面要求尤高。米芾在遇到多横字时,总是能将各种变化体现于毫端。或在起收笔上做变化,或在线条的粗细、长短、角度曲度等方面施展变化之能事,说白了,就是将横的各种写法综合运用,结合字的态势来随机应变。

三条横画各部相同,或顺锋入纸,或搓笔右出,或逆锋右上,绝不雷同

逆锋横变化组合,粗细搭配,行距变化,不一而足

多个横画组合,角度变化多端,俯仰向背鲜明

同样是青字的三行,却体现出万千变化。上三横或顺锋或逆锋入纸,收笔形态或收或顿,三横的角度和长度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轻盈的横画之变:王字旁三横的长短和角度变化;带字第一横曲度的丰富变化;何字一横仪态万千

最后我们截取《蜀素帖》中的两行字,来综合看一看,米芾在一行字中是如何处理横画的。

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期间就横画的惊人变化就已经令我们叹为观止!而究其实,这都是为了字体造型的丰富多彩,同时也为了笔势的连绵态势需要。米芾在写横的时候,依然延续了他的变化之能事、夸张之性情。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就凭这一“点”,米芾已把我们甩出了多少条街!


相关文章

  • 口腔病历模板
  • 浅龋 患者赵某,女,35岁. 主诉:发现右下后牙变黑两天,要求补牙. 现病史:两天前患者突然发现右下后牙牙面发黑,否认冷热刺激痛及自发痛.自觉影响美观,故今来诊要求补牙. 第 1 页 检查:6颊面沟及合面窝沟可见牙体色黑,探针可探入,表面粗 ...查看


  • 杨绛[读书苦乐]阅读答案
  • 读书苦乐 杨  绛 ①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 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 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 ...查看


  • 杨绛"读书苦乐"阅读试题及答案
  • 读书苦乐杨绛①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 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 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 ...查看


  •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贾晓娟 ①有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查看


  • 五四青年节手抄报:将五四精神付诸行动
  • 不知不觉五四运动走入了记忆,然而,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丰厚而且深邃的,在这巨大的文化宝库中,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始终闪耀着奕奕光芒!那么,何谓爱国?如何发扬五四精神,致力民族振兴大业?这,是我们每一位青年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其实,敬业就是爱国 ...查看


  • 优美的段落:青春的段落
  • 1. 青春是什么呢?有人在问.青春,人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只是有人将来拥有,有人现在拥有,有人曾经拥有.青春岁月,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它有蓬勃的朝气,充沛的精力,引导人们去寻求,去思考.它使人充满着渴望和探索.人生,常常在这时期绽放出璀璨的光彩 ...查看


  • 描写冬天的诗句:沁园春·雪
  • 沁园春·雪 朝代:现代 作者:毛泽东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 ...查看


  • 妙赏西游之一:勇闯水帘洞
  • [前面的故事] <西游记>的大部分篇幅虽然写的是唐僧取经的故事,但第一男主角绝对非孙悟空莫属.所以这本小说理所当然地从孙悟空的出世写起.按照书中的说法,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世界共分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四大部洲 ...查看


  • 描写人物外貌
  • 描写人物外貌:眉清目秀.鹤发童颜.相貌堂堂.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羞花闭月.倾国倾城.雍容华贵.如花似玉.威风凛凛.弱不禁风.骨瘦如柴.憨态可掬.其貌不扬.蓬头垢面.虎背熊腰.大腹便便.面黄肌瘦.文质彬彬.老态龙钟.身材魁梧.亭亭玉立.西装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