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屋梦

我和新华书店的故事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出生在淳化县的一个小山村里。自小时我就爱看书,可那时家里穷,父母没有那么多余钱供我买书。我向邻居们去借,往往是借了东家借西家,可回家时仍两手空空。为了满足自己这点爱好,我便常常往镇上新华书店跑。说是书店,其实是个茅屋。店里书不多,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语录占多数,另外还有些农民扫盲课本。一个营业员,而且不识字。人来买书,不能说书名,要用手指着书,否则,他找不着,便生气给你脸色。当时我感兴趣的是书柜角落里的一堆小人书,记忆印象比较深刻的有《杨家将》《西游记》《水浒传》等。逢集人多,我装作买书,凭着个小,挤在人堆里偷偷看书。几年下来,我竟然翻完了书店里的大多数书,慢慢培养了自己认真阅读的习惯。

七十年代初,我在县城上高中,见到了当时我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书店---淳化县新华书店。它三间大小,砖木结构,不但漂亮,而且气派。大门口是毛主席题写的新华书店的门牌,进入大厅又可以看见他号召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大厅共有十个书架。各类书籍按照编码,一排排,整整齐齐地摆放,散发出阵阵油墨的香味儿。虽然这时期书店书籍仍以反映和服务当时政治运动内容为主,但也有相当多的可读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文学译作出现,它们一下子吸引住了我求知的眼神。再加上大厅里一老一少两个营业员,一个负责登记,一个负责销售,工作积极认真,服务细心周到,

态度和蔼可亲,让人感动。不由地,我从此爱上了新华书店这个地方。每到周末,我都会来这儿如饥似渴地读书,常常忘记了吃饭。高中三年,新华书店对我影响较大。一是我在新华书店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了解了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二是当时书店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亲身教育了我如何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三是书店里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了我对后来工作方向的选择决定,因为我当时就很羡慕店里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幽雅和学习条件的便利。我梦想着有一天和他们一样在新华书店里工作。

78年我参加工作后,这个梦想一直伴随着我,并激励我为之拼搏奋斗。在随后的几年里,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部门,什么岗位工作,我都把自己的生活和新华书店紧密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要干好本职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就必须多读书,多学习,必须常去书店,了解情况,获取信息,做好调查研究,从而更好地改进工作,服务于人民。

庆幸的是,1982年我如愿以偿地调进新华书店工作,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也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新华书店注入的生机和活力。从这一年开始,新华书店逐步建立了以国有新华书店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图书发行网络体系。职工的办公和住宿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大家高兴地搬进了明亮舒适的三层楼房。六年后,书店又实行“三放一联”政策,放开图书批发渠道、购销形式,允许承包。对此,好多人想不通,认为这是把国家的钱往自己兜里装,极力反对。我当时在办公室搞宣传,

对政策很熟,也理解大家的心情。所以,我当即就拿出国家的相关政策条例,逐一解释,并告诉大家书店仍是集体的,不属于某个人。这样做,目的是进一步搞活经营,是落实责任制的有效形式。大家思想工作做通以后,认识一致,行动迅速,机改顺利进行,当年书店就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有些职工还给家里买了摩托车。领导满意,同志高兴,我也感觉很自豪。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地新华书店开始建立图书批销中心、 建立代理制、建立发行企业集团, 并在书店内部实施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大市场。而这时,我已走上县级新华书店的领导岗位,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新华人。但是,我工作上没有倚老卖老,靠吃老本,而是不断创新观念,更新思路,努力学习新政策,积极引用新方法,尽力做大做强新华发行事业。在经营理念上,我所在书店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重点是抓好中小学教材发行工作。同时,书店大量发行一般图书,使店内书籍品种更加齐全,分类更加精细,能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在管理上,清理富余人员,因事设岗定编,实行竞争上岗、末尾淘汰和奖金激励制度。在队伍建设上,开展“大讲堂”“ 技能比赛”等活动,努力提高书店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采用“笔试+面试+学术成果”模式,抓好人才引进;严格领导选拔程序,科学谋划,合理分工,让一大批青年才俊担任了中层领导工作,在给企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书店其他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社会反响也很好。 工作之余,我经常看书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下属,培

育学风,促进行风,从而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节假日我也常买一些农村实用科技方面的书带回老家,供邻居们借阅。十几年过去了,家里的书籍堆放如山。我便专门腾出一间空房放书用。乡亲们戏称我家是村里的新华书店。

公元2001年,是新华发行集团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国家将中小学教材出版和发行竞标权推向了市场。这意味着新华书店在市场上将不再拥有原来的教材发行垄断权。这对原来主要依靠教材发行获取效益的县级新华书店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形势严峻,我迅速召集班子人马,立足现实,集思广益,创造性提出了“两抢两特一推进” 战略发展模式。 “两抢”,一是要全力以赴抢夺每年的教材发行权;二是要打破思维定势,抢占市场,进行跨区促销。“两特”就是在图书销售过程中形成两个特色。一是要配合政治气候,抓好政治理论书籍发行工作。例如十六大召开期间,我们预测到全社会将有一场思想方面的大讨论大学习活动,便早动手,早安排,提前征订《江泽民文选》读本,并做好宣传。会后,所有读本被读者抢购一空,仅此一项,就为书店创利数万元。再一个就是对“读书郎”点读机、“好记星”等知名学习用产品在县域范围内的销售权实行代理,用名牌提高卖点,弥补图书销售额的不足。“一推进”就是以县城书店为中心,辐射镇村,推进连锁经营,抢占广大农村消费群体。这个战略发展模式运行不久,书店很快走出困境,并迅速盈利,季销售额创集团子公司最高。各地书店纷纷前来取经学习。我本人也受到了省公司的表彰奖励。

近年来,新华书店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响应党关于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号召,每月派人到包扶村去送书;每年建造一个农家书屋。当看到乡亲们在科技读物的指引下,转变观念,科学种田,逐渐脱贫致富的时候,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也深深地感觉到了新华书店人肩上的责任。修建一个农家书屋,点亮万家致富明灯。在乡亲们科技致富的道路上,我们新华人将竭尽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如今,我年过半百,在单位已开始从事二线工作。但我并不认为自己钟爱的书店工作就此结束,相反,我将以新华人的一颗赤诚之心,继续关心支持新华书店的各项工作,为做大做强新华发行事业,出谋划策,奉献余热,直到永远。

我和新华书店的故事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出生在淳化县的一个小山村里。自小时我就爱看书,可那时家里穷,父母没有那么多余钱供我买书。我向邻居们去借,往往是借了东家借西家,可回家时仍两手空空。为了满足自己这点爱好,我便常常往镇上新华书店跑。说是书店,其实是个茅屋。店里书不多,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语录占多数,另外还有些农民扫盲课本。一个营业员,而且不识字。人来买书,不能说书名,要用手指着书,否则,他找不着,便生气给你脸色。当时我感兴趣的是书柜角落里的一堆小人书,记忆印象比较深刻的有《杨家将》《西游记》《水浒传》等。逢集人多,我装作买书,凭着个小,挤在人堆里偷偷看书。几年下来,我竟然翻完了书店里的大多数书,慢慢培养了自己认真阅读的习惯。

七十年代初,我在县城上高中,见到了当时我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书店---淳化县新华书店。它三间大小,砖木结构,不但漂亮,而且气派。大门口是毛主席题写的新华书店的门牌,进入大厅又可以看见他号召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大厅共有十个书架。各类书籍按照编码,一排排,整整齐齐地摆放,散发出阵阵油墨的香味儿。虽然这时期书店书籍仍以反映和服务当时政治运动内容为主,但也有相当多的可读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的文学译作出现,它们一下子吸引住了我求知的眼神。再加上大厅里一老一少两个营业员,一个负责登记,一个负责销售,工作积极认真,服务细心周到,

态度和蔼可亲,让人感动。不由地,我从此爱上了新华书店这个地方。每到周末,我都会来这儿如饥似渴地读书,常常忘记了吃饭。高中三年,新华书店对我影响较大。一是我在新华书店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了解了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二是当时书店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亲身教育了我如何面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三是书店里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了我对后来工作方向的选择决定,因为我当时就很羡慕店里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的幽雅和学习条件的便利。我梦想着有一天和他们一样在新华书店里工作。

78年我参加工作后,这个梦想一直伴随着我,并激励我为之拼搏奋斗。在随后的几年里,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部门,什么岗位工作,我都把自己的生活和新华书店紧密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要干好本职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就必须多读书,多学习,必须常去书店,了解情况,获取信息,做好调查研究,从而更好地改进工作,服务于人民。

庆幸的是,1982年我如愿以偿地调进新华书店工作,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也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新华书店注入的生机和活力。从这一年开始,新华书店逐步建立了以国有新华书店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图书发行网络体系。职工的办公和住宿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大家高兴地搬进了明亮舒适的三层楼房。六年后,书店又实行“三放一联”政策,放开图书批发渠道、购销形式,允许承包。对此,好多人想不通,认为这是把国家的钱往自己兜里装,极力反对。我当时在办公室搞宣传,

对政策很熟,也理解大家的心情。所以,我当即就拿出国家的相关政策条例,逐一解释,并告诉大家书店仍是集体的,不属于某个人。这样做,目的是进一步搞活经营,是落实责任制的有效形式。大家思想工作做通以后,认识一致,行动迅速,机改顺利进行,当年书店就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有些职工还给家里买了摩托车。领导满意,同志高兴,我也感觉很自豪。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地新华书店开始建立图书批销中心、 建立代理制、建立发行企业集团, 并在书店内部实施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初步形成了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大市场。而这时,我已走上县级新华书店的领导岗位,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新华人。但是,我工作上没有倚老卖老,靠吃老本,而是不断创新观念,更新思路,努力学习新政策,积极引用新方法,尽力做大做强新华发行事业。在经营理念上,我所在书店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重点是抓好中小学教材发行工作。同时,书店大量发行一般图书,使店内书籍品种更加齐全,分类更加精细,能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在管理上,清理富余人员,因事设岗定编,实行竞争上岗、末尾淘汰和奖金激励制度。在队伍建设上,开展“大讲堂”“ 技能比赛”等活动,努力提高书店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采用“笔试+面试+学术成果”模式,抓好人才引进;严格领导选拔程序,科学谋划,合理分工,让一大批青年才俊担任了中层领导工作,在给企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书店其他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社会反响也很好。 工作之余,我经常看书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下属,培

育学风,促进行风,从而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节假日我也常买一些农村实用科技方面的书带回老家,供邻居们借阅。十几年过去了,家里的书籍堆放如山。我便专门腾出一间空房放书用。乡亲们戏称我家是村里的新华书店。

公元2001年,是新华发行集团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国家将中小学教材出版和发行竞标权推向了市场。这意味着新华书店在市场上将不再拥有原来的教材发行垄断权。这对原来主要依靠教材发行获取效益的县级新华书店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形势严峻,我迅速召集班子人马,立足现实,集思广益,创造性提出了“两抢两特一推进” 战略发展模式。 “两抢”,一是要全力以赴抢夺每年的教材发行权;二是要打破思维定势,抢占市场,进行跨区促销。“两特”就是在图书销售过程中形成两个特色。一是要配合政治气候,抓好政治理论书籍发行工作。例如十六大召开期间,我们预测到全社会将有一场思想方面的大讨论大学习活动,便早动手,早安排,提前征订《江泽民文选》读本,并做好宣传。会后,所有读本被读者抢购一空,仅此一项,就为书店创利数万元。再一个就是对“读书郎”点读机、“好记星”等知名学习用产品在县域范围内的销售权实行代理,用名牌提高卖点,弥补图书销售额的不足。“一推进”就是以县城书店为中心,辐射镇村,推进连锁经营,抢占广大农村消费群体。这个战略发展模式运行不久,书店很快走出困境,并迅速盈利,季销售额创集团子公司最高。各地书店纷纷前来取经学习。我本人也受到了省公司的表彰奖励。

近年来,新华书店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响应党关于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号召,每月派人到包扶村去送书;每年建造一个农家书屋。当看到乡亲们在科技读物的指引下,转变观念,科学种田,逐渐脱贫致富的时候,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也深深地感觉到了新华书店人肩上的责任。修建一个农家书屋,点亮万家致富明灯。在乡亲们科技致富的道路上,我们新华人将竭尽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如今,我年过半百,在单位已开始从事二线工作。但我并不认为自己钟爱的书店工作就此结束,相反,我将以新华人的一颗赤诚之心,继续关心支持新华书店的各项工作,为做大做强新华发行事业,出谋划策,奉献余热,直到永远。


相关文章

  • 山东理工大学农家书屋调研报告
  • 2010-07-17 16:49:00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正文: 一.农家书屋建设基本现状 1.书屋建设现状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近几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亮点, ...查看


  • 市农家书屋通知
  • 各街镇图书馆: 现将<关于开展2010年本市农家书屋工程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转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关于开展2010年本市农家书屋工程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沪新出发[2011]14号 浦东新区.宝山.闵行.嘉定.奉贤.金山. ...查看


  • 农家书屋为何门前冷落
  • [摘 要]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多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近年来"农家书屋 ...查看


  • 农家书屋管理运行情况及补充更新情况自查报告
  • 灵台县农家书屋管理运行情况及出版物 补充更新情况自查报告 市文广新局: 根据省市<关于做好防止农家书屋资产流失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对全省农家书屋管理运行及补充更新情况进行调研督查的通知>精神,我们近期抽组3个工作小组 ...查看


  • 关于用好农家书屋的通知
  • 关于用好农家书屋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 根据省市委宣传部的相关要求,为落实文化惠民.公益服务政策,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区委宣传部拟在各乡镇进一步强化农家书屋建设和实用活动.恰逢省委党校杨智慧教授率课题组来我区专题调研 ...查看


  • 桃城区农家书屋建设情况简介
  • 垒起乡村"文化粮仓" --衡水桃城区以"四化"建设为抓好推进农家书屋建设 2008年以来,衡水桃城区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文化需求为目的,以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为任务,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查看


  • 柳斌杰在2009年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西部地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 2009年12月16日 [大中小] 浏览次数:次 (2009年12月15日) 刚刚召开的东部地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以及今天召开的中西部地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验交流会,都是在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这对贯彻党中央.国 ...查看


  • 职工书屋汇报材料
  • 含元西路社区创建"职工书屋"汇报材料 根据市.区各级工会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职工 书屋"规范化建设,发挥"职工书屋"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 活的基础性作用 ...查看


  • 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 培训后的 心得体会 我于2012年7月13日的由农四师党委宣传部和伊犁州新华书店共同举办的"兵团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培训班的学习后,感觉受益匪浅.首先领导对此次培训非常重视,农四师宣传部.新华书店.农四师党校领导纷纷到场为 ...查看


  • 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知识竞赛题库
  • 主观发挥题题库 请说出你最喜欢的农家书屋的一本图书. 你平时喜欢读农家书屋哪一类的出版物,原因是什么? 你认为农家书屋配臵的出版物中对你帮助最大的一本(册,盒)出版物是? 请举一例在你们村因为农家书屋带来的变化 请举一例你周围认识的人中从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