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四年一〇八社区司法所工作计划
新年伊始,一〇八社区司法所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兵团司法局长会议、师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法治团场建设和服务职工群众为己任,大力推进连队(社区)人民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加强司法服务室建设;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的规范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为维护社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推进“司法服务室”建设
进一步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认真思考按照兵团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建设的意见》。一是一〇八社区司法所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连队(社区)司法服务工作室建设,巩固深化“3335”工作模式,推进司法所工作和网络向连队(社区)进一步延伸。计划年内在一〇八社区工业园区利用设立警务室契机,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司法服务室”,并配齐人员,做实连队(社区)基层基础工作,同时使用好统一的“一本台账”,使司法行政工作真正覆盖整个基层连队。二是大力司法所所务管理和培训工作。严格执行统一的基层司法所“十项工作制度”,使用好统一的“七本台账”。按照兵师司法局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和统一基层司法所标牌、标识,规范基层司法所名称,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和业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司法所人员学习力度,进一步提升司法所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规范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按照师市司法局的要求认真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
深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一是抓好连级人民调解员的岗位培训。逐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重大纠纷报告、卷宗制作、档案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制度,争取是每个连队都有一个业务能力过硬的调解员,做到连队的工作有专人负责。二是创新首席人民调解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宣传法律、预防纠纷、化解矛盾三项职能作用,确保辖区矛盾纠纷调解率100%、成功率96%以上。三是继续健全和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加强与公安派出所及基层法庭定期沟通,创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全面推行人民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一案一补”制度。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大师市办发2013〔6〕号《关于印发六师五家渠市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的执行力度,下力气抓好基层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一案一补”制度的落实。
三、依法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进一步完善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衔接管理机制。一是继续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特别是做好配合司法局审前调查评估、收监建议书制度。落实好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接收、监管教育以及奖惩等措施,防止漏管脱管,年内完善社区矫正人员训诫室的建设。二是创新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教育模式。要制定符合现状的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具体措施,全面推行社区矫正“1353”工作模式。三是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平台管理。发挥好社区矫正信息平台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和监控技术,强化对社区矫正人
员的监管职能,消除社区矫正人员监控盲区。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录入工作。四是加强社区矫正管理干部的培训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帮困扶助工作。积极取得上级部门培训上的支持,加强对社区矫正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并适时组织矫正干部自学,提高依法管理能力。在组织矫正人员社区服务、学习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个别辅导、心理矫治和干预等工作,努力提高社区矫正质量。要落实相关帮扶政策,帮助困难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基本生活保障。
四、深入推进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
扎实做好刑释解教重点对象“必接必送”和安置帮教信息沟通、衔接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危险评估、分类帮教工作和重点对象“必接必送”制度的落实,协助公安派出所做好重点对象管控、外出务工跟踪管理等工作,做到无缝衔接,杜绝脱管现象的发生。加强与公安、监狱机关沟通合作,进一步完善刑释人员信息库与公安机关人口库衔接工作机制。真正实现监狱、看守所与基层司法所对刑释人员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力争衔接率达到100%,帮教率100%,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二是进一步推动以企业为依托作为过渡性安置基地工作。协调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过渡安置更多的刑释人员。三是进一步同各部门协同配合,加强刑释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做好刑释人员社会保障和临时救助工作。要重点做好“三无”人员的教育、帮扶、管控,让他们生存有保障,生活有奔头,尽快融入社会。继续做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
五、提高法律服务层次,全面提升司法所形象。
进一步提高司法所服务“三化”建设和民生保障水平。一是一〇八社区司法所计划将在工业园区利用“司法服务室”建立一个法律服
务点,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进一步扩宽服务面。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专项活动;要为基层党政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当好参谋,提供法律政策依据,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就医、就学以及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将重点放在社区职工对房屋买卖公证、遗嘱公证以及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需求,为中小企业发展破解法律困难。二是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好法律援助站点的作用。特别是对彩票公益金案件的办理,严格审查,实现应援尽援,保证完成今年师市司法局下达的任务。
六、大力推进“法治团场”建设,夯实“九个一工作”普法工作 一〇八社区司法所要结合上一年度普法宣传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完成好各项普法任务。突出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的学习用法宣传活动。结合“九个一工程”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基层连队宣传员和法律橱窗等宣传阵地,强化巩固成果。继续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单位”、“诚信守法企业”、“法制示范学校”和“法治文化单位”创建工作。通过各种法律服务,推进社区各项管理制度化、法制化。
七、全面加强全所干警履职能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的队伍。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兵团、师市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兵师司法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有关精神,司法所认真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解决干警在履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有关问题并及时整改,总结有效经验、做法,推进作风长效机制建设,加强正面引导和先进典型宣传,组织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一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新政策、新法律的学习,要求全所干警学习领会上级的各项文件精神,精通各项新规定、
新法律,为更好履职提供有利保障。二是加强全所干警的整治素质的培养。要求干警了解当前的国家和政治形势,认清我们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性。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做到政治廉洁作风过硬。在全所定期不定期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学习新《党章》,领会其本质和内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的讲话精神,要求干警在工作和执法的过程严格遵守“八项规定”,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做好全体干警的整风活动,全所杜绝出现“四风”现象。
二0一四年一〇八社区司法所工作计划
新年伊始,一〇八社区司法所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兵团司法局长会议、师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法治团场建设和服务职工群众为己任,大力推进连队(社区)人民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加强司法服务室建设;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人员的规范服务管理;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为维护社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推进“司法服务室”建设
进一步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认真思考按照兵团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建设的意见》。一是一〇八社区司法所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连队(社区)司法服务工作室建设,巩固深化“3335”工作模式,推进司法所工作和网络向连队(社区)进一步延伸。计划年内在一〇八社区工业园区利用设立警务室契机,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司法服务室”,并配齐人员,做实连队(社区)基层基础工作,同时使用好统一的“一本台账”,使司法行政工作真正覆盖整个基层连队。二是大力司法所所务管理和培训工作。严格执行统一的基层司法所“十项工作制度”,使用好统一的“七本台账”。按照兵师司法局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和统一基层司法所标牌、标识,规范基层司法所名称,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和业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司法所人员学习力度,进一步提升司法所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规范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按照师市司法局的要求认真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
深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一是抓好连级人民调解员的岗位培训。逐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重大纠纷报告、卷宗制作、档案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制度,争取是每个连队都有一个业务能力过硬的调解员,做到连队的工作有专人负责。二是创新首席人民调解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宣传法律、预防纠纷、化解矛盾三项职能作用,确保辖区矛盾纠纷调解率100%、成功率96%以上。三是继续健全和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加强与公安派出所及基层法庭定期沟通,创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是全面推行人民调解员调解矛盾纠纷“一案一补”制度。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大师市办发2013〔6〕号《关于印发六师五家渠市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的执行力度,下力气抓好基层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一案一补”制度的落实。
三、依法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进一步完善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衔接管理机制。一是继续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特别是做好配合司法局审前调查评估、收监建议书制度。落实好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接收、监管教育以及奖惩等措施,防止漏管脱管,年内完善社区矫正人员训诫室的建设。二是创新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教育模式。要制定符合现状的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具体措施,全面推行社区矫正“1353”工作模式。三是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平台管理。发挥好社区矫正信息平台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优势,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功能和监控技术,强化对社区矫正人
员的监管职能,消除社区矫正人员监控盲区。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录入工作。四是加强社区矫正管理干部的培训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帮困扶助工作。积极取得上级部门培训上的支持,加强对社区矫正管理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并适时组织矫正干部自学,提高依法管理能力。在组织矫正人员社区服务、学习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个别辅导、心理矫治和干预等工作,努力提高社区矫正质量。要落实相关帮扶政策,帮助困难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基本生活保障。
四、深入推进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
扎实做好刑释解教重点对象“必接必送”和安置帮教信息沟通、衔接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危险评估、分类帮教工作和重点对象“必接必送”制度的落实,协助公安派出所做好重点对象管控、外出务工跟踪管理等工作,做到无缝衔接,杜绝脱管现象的发生。加强与公安、监狱机关沟通合作,进一步完善刑释人员信息库与公安机关人口库衔接工作机制。真正实现监狱、看守所与基层司法所对刑释人员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力争衔接率达到100%,帮教率100%,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二是进一步推动以企业为依托作为过渡性安置基地工作。协调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过渡安置更多的刑释人员。三是进一步同各部门协同配合,加强刑释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做好刑释人员社会保障和临时救助工作。要重点做好“三无”人员的教育、帮扶、管控,让他们生存有保障,生活有奔头,尽快融入社会。继续做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工作。
五、提高法律服务层次,全面提升司法所形象。
进一步提高司法所服务“三化”建设和民生保障水平。一是一〇八社区司法所计划将在工业园区利用“司法服务室”建立一个法律服
务点,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进一步扩宽服务面。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专项活动;要为基层党政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当好参谋,提供法律政策依据,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就医、就学以及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将重点放在社区职工对房屋买卖公证、遗嘱公证以及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需求,为中小企业发展破解法律困难。二是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好法律援助站点的作用。特别是对彩票公益金案件的办理,严格审查,实现应援尽援,保证完成今年师市司法局下达的任务。
六、大力推进“法治团场”建设,夯实“九个一工作”普法工作 一〇八社区司法所要结合上一年度普法宣传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完成好各项普法任务。突出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的学习用法宣传活动。结合“九个一工程”和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基层连队宣传员和法律橱窗等宣传阵地,强化巩固成果。继续组织开展“依法行政单位”、“诚信守法企业”、“法制示范学校”和“法治文化单位”创建工作。通过各种法律服务,推进社区各项管理制度化、法制化。
七、全面加强全所干警履职能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的队伍。 认真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兵团、师市文件精神,全面贯彻兵师司法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有关精神,司法所认真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解决干警在履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有关问题并及时整改,总结有效经验、做法,推进作风长效机制建设,加强正面引导和先进典型宣传,组织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一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新政策、新法律的学习,要求全所干警学习领会上级的各项文件精神,精通各项新规定、
新法律,为更好履职提供有利保障。二是加强全所干警的整治素质的培养。要求干警了解当前的国家和政治形势,认清我们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性。三是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做到政治廉洁作风过硬。在全所定期不定期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学习新《党章》,领会其本质和内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的讲话精神,要求干警在工作和执法的过程严格遵守“八项规定”,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做好全体干警的整风活动,全所杜绝出现“四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