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论文

中草药资源高值化利用

课程论文

姓名:张欣颖

学号:

课程名称:中草药资源高值化利用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13级电子商务1班

中草药之荷叶

学生:张欣颖

信科院13级电子商务1班 学号:

摘要:从功效成分、生理功能、研制方法、功能产品开发现状等方面介绍荷叶在中草药应用方面的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功能原料;现状与前景;荷叶;功效成分;生理功能;研制方法。

一、 荷叶简介

1、荷叶的性状 荷叶,又称莲花茎、莲茎。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古称芙蓉、菡萏、芙蕖。荷花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米。荷叶最大可达直径60厘米。引人人注目的莲花最大直径可达20厘米。荷花有许多不同的栽培品种,花色从雪白、黄色到淡红色及深黄色和深红色,其外还有分洒锦等等的花色。荷叶叶多折成半圆形或扇形,展开后呈类圆形,直径20至50厘米,全缘或稍波状。上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较粗糙;下表面淡灰棕色,较光滑,有粗脉21至22条,处中心向四周射出,中心有突起的叶西峡钱基。质脆,易破碎。微有清香气,味微苦。

以叶大、整洁、色绿者为佳。

荷叶的茎是绿的,上面布满了小刺儿,好像一把伞柄;如果把荷叶茎折断,茎上就有许多连着的丝。

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2、荷叶的生长状况

荷叶是睡莲科多年生具根茎的水生植物,喜温暖、喜水的植物,但水不能淹没荷叶。水温不能低于5 ℃ ,8—10 ℃ 种藕开始萌发,14 ℃ 长出藕鞭,23—30 ℃ 藕加速生长,抽出立叶、花梗,并开花。生长期要求充足的阳光,需要在水深50—80 厘米流速小的浅水中生长。荷花喜欢生长在肥沃、有机质多的微酸性的砧土中。

3、荷叶的分布状况

荷叶一般分布在中亚,西亚、北美,印度、中国、日本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即有栽培,现今在辽宁及浙江均发现过碳化的古莲子,可见其历史之悠久。而台湾地区则是在100年前才由日本引进。亚洲一些偏僻的地方至今还有野莲,但大多数的莲都是人工种植,以作为风景点缀和食用,例如在中国荷叶被作为经济作物种植。许多人曾误以为荷花产于埃及和地中海一带。公元前约500年,荷花传入埃及,可能是由波斯人带去的。

二、 荷叶中的功效成分

荷叶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叶含莲碱(Roemerine)、荷叶碱(Nunciferine)、原荷叶碱(Nornuciferine)、亚美罂粟碱(Armepavine)、前荷叶碱(Pronuciferine)、 N-去甲基荷叶碱(N-Nornuciferine)、 D-N- 甲基乌药碱(D-N-Methylcoc-laurine)、番荔枝碱(Anonaine)、鹅掌楸碱(Liriodenine)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甙(lsoquercitrin)、莲甙(Nelumboside)、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Gluconic acid)、草酸、琥珀酸、鞣质。还含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中。叶含多种生物碱:荷叶碱(nu-ciferine)、N-去甲荷叶碱(N-

nornuciferine)、O-去甲荷叶碱(O-nornuciferin)、牛心果碱(anonaine)、斑点亚洲罂粟碱(罗默碱,roemerine )、亚美尼亚罂粟碱(armepavine)、N-甲基衡州乌药碱(N-methglco-claurine)、N-甲基异衡州乌药碱(N-methylisococaurine)、前荷叶碱(pronuciferine)、鹅掌楸碱(liriode- nine,spermatheridine)、去氢荷叶碱(dehydeonuciferine),以及维生素C、枸橼酸、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琥珀酸。还含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分。

1、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碳相互联结的一系列C6-C3-C6化合物,主要指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核的一类化合物,是黄酮、黄烷酮、黄酮醇、黄烷酮醇、异黄酮和查耳酮等含氧杂环化合物的总称。

资料表明,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荷叶苷,其次是槲皮素、异棚皮素等常见的黄酮类物质。目前在对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中,已经从荷叶中分离出nympholide A、nympholide B、myricetin-3-0-(6-p-oumaroyl)glucoside、槲皮素、山奈酚、芦丁、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槲皮素-3-丙酯、异槲皮苷及金丝桃苷等至少十种黄酮类成分。通过药理试验追踪和化学试验发现仍有一些有效成分未分离到,其药理作用的目标不是很清楚。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于水,而黄酮甙溶于热水,能溶于吡啶等有机溶剂。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属于甙类,故可用乙醇或热水提取。荷叶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降胆固醇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研究证明槲皮素、芦丁均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芦丁还可防止血管破裂及止血的作用,而金丝桃苷则被证明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抑制亚油酸及维生素E的氧化。

资料显示,荷叶中黄酮含量约2%。李彩霞等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3h。黄阿根等以50%的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采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提取荷叶黄酮且浸出率较高。赵骏等以荷叶总黄酮苷的醇提液为样本分别在D-101、D-4020、AB-8、NKA型四种树脂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结果最佳方案为树脂AB-8,洗脱液醇-水(2:3),纯度为60%。

2、 生物碱

荷叶中的生物碱碱性较弱,不能直接溶解于水中,但生物碱与酸作用生成盐类后,则可溶于水中,故荷叶碱可用偏酸性的水溶液提取。至今已从荷叶中分离出众多生物碱化合物。根据母核结构不同可将荷叶生物碱分为以下三类:

(1)去氢阿朴啡类:去氢荷叶碱(Dehydronuciferine),去氢莲碱

(Dehydroroemerine)。

(2)阿朴啡类:荷叶碱(Nuciferine),N-去甲基荷叶碱(N-Nomuciferine), O-去甲基荷叶碱(O-Nomuciferine),番荔枝碱(Anonaine),鹅掌揪碱(Lirioderine),N-去甲基亚美罂粟碱(N-Norarmepavine), 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2-hydroxy-l-methoxyaporphine)。

(3)单苄基异喹啉类:亚美罂粟碱(Armepavine), N-甲基异衡州乌药碱(N-

Methylisococlaurine), N-甲基衡州乌药碱(N.Methylcoclaurine)。

荷叶中5种主要的生物碱结构:

3、挥发性精油

荷叶中挥发性精油成分多样,刘密新等用HPLC-MS法分离鉴定出48种荷叶挥发性精油,主要为烷、烯、炔、醇、醚、醛、酮、酸、酯、酚等。曾虹燕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荷叶挥发油,利用GC-MS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40目、时间1.5h、压力30mPa、温度40℃、CO2流量25kg/h,萃取率为4.36%,两种方法的提取物共鉴定出70种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得30种,超临界CO2萃取得54种,两者共同的成分主要为反式石竹烯、反式异柠檬烯、白菖油萜等。尹慧晶等采用均匀设计法确定荷叶超临界CO2碳萃取最佳工艺为压力26 mPa、温度40℃、时间1.5h,CO2流量影响很小,用GC-MS共分离出37个可识别峰,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类、饱和脂肪酸、生物碱及脂肪烃类,共占总峰面积的92.97%,其中1-乙基-1H-吡咯-2-甲醛含量最高。

4、多糖

生物多糖是由单糖基以糖苷键相连而形成的高聚物。是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和重要信息分子,参与细胞各种生命活动调节。有些多糖具有特殊生物活性,是免疫调节剂,它可以影响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且无毒副作用。被但是目前尚未见对荷叶的生物多糖的研究报道,对于荷叶多糖的研究发现荷叶干叶片中含有8-10%的可溶性多糖。

5、其他化合物

有机酸类(Organic acids)是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的化合物。在中草药的叶、根、特别是果实中广泛分布。常见植物中的有机酸有脂肪族的一、二、多元羧酸和芳香族有机

酸。一般与钾、钠、钙等结合成盐,有些则与生物碱类成盐,有些是挥发油与树脂的组成成分。李志诚等经多次柱层析,从荷叶中得到没食子酸(

Gallic acid),正二十八烷

(Octacosane),正十八烷酸(Stear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邻羟基苯甲酸(O-hydroxybenzoic acid)等。许嘉祥利用纸层析法,以戊醇-蚁酸-水及丁醇-蚁酸-水为溶剂系统,检出了酒石酸(Tartaric acim),柠檬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草酸(Oxalic acid)等7种非挥发性有机酸。

鬼臼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主要活性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胞有丝分裂、抑制某些酶的活性等。抗肿瘤研究发现鬼臼毒素等木脂素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由于毒性太大,无法在临床应用,随后人们通过结构改造寻找抗肿瘤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的鬼臼毒素衍生物。南方山荷叶(DiphyHeia sinensis Li)为小檗科山荷叶属植物,分布于陕、甘、川、滇等省,用于治疗蛇咬伤、痈疖肿毒、跌打、风湿筋骨痛及气管炎等症。其所含鬼臼毒素为一系列人工合成抗癌新药的前体。

荷叶中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元素。有试验结果表明,荷叶粗脂肪含量4.11%,脂肪酸组分有31种,其中但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15.00%,多不饱和脂肪酸为

29.88%,饱和脂肪酸为55.15%;荷叶粗蛋白质含量为3.37%;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见表。

三、 荷叶的药理活性

1、 抗氧化

肖华山等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荷叶提取液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及用过硫酸铵-N,N,N,N-四甲基乙二胺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荷叶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氧自由基的有效半清除浓度分别为70μg/g,370μg/g,5μg/g分别与0.1 μg/g,3.5 μg/g,0.4 μg/g维生素C的清除能力相当,说明荷叶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同时以0.1%荷叶提取液喂养果蝇观察其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雌性果蝇平均寿命延长17.8%,雄性果蝇平均寿命延长18.3%,对果蝇最高寿命也有明显延长,说明荷叶具有延缓果蝇衰老和延长寿命的功效。陈海光等用荷叶水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研究表明:荷叶水提取物(LEE)对经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清除效果。结果表明26.95μg/mL的LLE对次黄嘌吟-黄嘌吟氧化酶体系产生02·的清除率达65.6%,LLE的浓度大于8.98mg/mL时可以全部清除由Fenten反应体系产生的·OH。

纪丽莲用荷叶提取物对食用大豆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荷叶的甲醇提取物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性与BHA相当,略高于生育酚,可抑制约74%的亚麻酸氧化,用薄层层析将该提取物分成6部分,其中的Rf=0.88和Rf=0.80的两部分具有强抗氧化活性,分别可抑制79.6%和71.1%的亚麻酸氧化反应。

另外,有学者通过体外培养实验证明荷叶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说明荷叶的甲醇提取物具有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坏的能力。梁晓春等观察了降脂中药片(由太子参、生荷叶等组成)对血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后血中SOD基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其活性增强,同时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下降,提示该方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2、降脂减肥作用

研究表明荷叶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和生物碱,作用特点主要是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关章顺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荷叶水提物对人体高脂血症有显著的降脂作用,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HDL-C明显升高。表示荷叶水提物能有效降低TG和TC,而且有较好的升高HDL-C的作用,具有较好的调脂效果。涂长春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生物总碱能明显抑制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且可使肥胖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下降。杜力军等以急性高脂血症小鼠为整体模型观察荷叶水提物对TC、TG的影响,体外给药观察药物对肝细胞合成胆固醇的影响,结果表明荷叶生物碱及黄酮均有调脂作用,小剂量荷叶黄酮对体外肝细胞合成胆固醇有抑制趋势。徐腊英等以荷叶醇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进行药理试验,结果证明荷叶醇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小鼠TC含量。

陶波等通过研究荷叶水煎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发现荷叶水煎剂能使高脂血症大鼠的TC下降25.6-39.3%,TG下降18.9-39.2%,对HDL-C未见明显影响,但随TC、TG的降低,LDL-C显著下降;同时荷叶水煎剂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说明荷叶水煎剂具有明显降脂作用,这对防治高脂血症、肥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张建伟等自拟祛脂汤(由山楂、丹参、荷叶等组成)治疗脂肪肝90例,总有效率91.11%。经Ridit检验和t检验,脂肪肝、高血脂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分别为P

近20年来,以荷叶为主要成分的降脂减肥食疗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有各种以荷叶为主要成分的各类减肥茶上市。主要用于减肥及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3、抑菌抗病毒作用

荷叶中含较多的碱性成分,如莲碱、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D-N-甲基乌药碱、番茄枝碱等,这些碱性成分能抑制有丝分裂,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另外,荷叶中的黄酮、挥发油、皂类,甙类物质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用80%乙醇荷叶提取液对常见的几种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各种供试菌种均有抑菌活性。其中对细菌及酵母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但对米根霉抑制作用较弱。荷叶的乙醇提取物对大多数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小于或等于8%。实验结果同时表明荷叶提取物在中、弱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最强,并能耐受超高温瞬时的热处理。荷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对细菌、酵母、霉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不超过1.56g/L。荷叶提取物有效成分(金丝桃苷)经对口腔致病菌的药理筛选实验显示,能明显抑制引起牙龈炎的致病菌,其有效抑菌浓度为5mg/mL。目前荷叶提取物已应用于牙膏产品中,并建立了其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在牙膏中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KashiwadaY等研究了荷叶中主要生物碱的抗HIV活力,结果表明:衡州乌药碱、O-去甲基衡州乌药碱、荷叶碱这三种荷叶生物碱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抗艾滋病病毒的新前导物。柏田良树首次确认荷叶中的苄基喹啉生物碱具有抗HIV活性。Boustie J等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碱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活力。唐裕芳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生物

碱提取液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碱性环境中较酸性环境更为显著。

四、荷叶的生理功能

1、荷叶味苦辛微涩、性凉性味寒凉,伤脾胃,务必加少许寒必温缓和寒凉之性。,归心、肝、脾经

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

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

用法:1.清热解暑宜生用,散瘀止血宜炒炭用。

2. 新鲜者善清夏季之暑邪,临床常与鲜藿香、鲜佩兰、西瓜翠衣等配伍应用。

3. 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升发脾阳,对治疗暑热泄泻有良效,常与扁豆等配伍应用。

4. 此外,对脾虚气陷,大便泄泻者,也可加入补脾胃药中同用。

2、烹饪原料。取其清香,增味解腻。常用作包烤或包菜肴,如荷叶蒸鸡或包米作荷叶饭等。

3、减肥功效

1.促进肠道蠕动,排出毒素

荷叶茶里含有大量纤维,可以促使大肠蠕动,有助排便从而可以清除毒素。荷叶茶比一般

高纤食物更有利便的效果,直接解决了便秘的烦恼,因此隆起的小腹就会慢慢地变得平坦。

2.排水利尿,健康消脂

荷叶茶中的芳香族化合物能有效溶解脂肪,化浊去腻防止脂肪积滞体内;维他命B1、C和咖啡因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与消脂。对于慢性疲劳的压力一族、少喝多动却怎么都瘦不下来的气滞型肥胖anslim花草茶等萃取于荷叶等,更能起到双重瘦身效果。同时还有极佳的利水功效,久坐少动的上班族、容易水肿、脾虚、气虚的MM们,就要多喝荷叶茶了,当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潴留电解液被排出,人自然就会变瘦了。

3.富含茶瘦素,提升代谢

茶瘦素是一种天然的食欲与能量平衡调节途径的蛋白质成分,不添加任何对身体有害的化学成分,不会导致腹泻和腹痛等副作用。茶瘦素的缺失会抑制新陈代谢,降低能量消耗效率,导致肥胖。而喝荷叶茶能补充人体在肠道消耗的茶瘦素,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让你变成易瘦体质。

五、荷叶的开发及展望

现在荷叶相关产品的开发大都集中在药物或保健品,特别是减肥降脂药这一方面,用于肥胖病人和高血脂病人的治疗。在普通食品方面的开发还较少。未来可以利用其保健作用开发成功能饮料,将荷叶与牛奶或奶茶等高营养的食品进行复合,生产新型食品。也可将荷叶与其他药食同源的材料复合制成复合茶饮料,形式可以为液态或速溶茶。此外利用荷叶的抑菌作用开发新型包装和食品添加剂也将成为荷叶加工的一种新的途径。

我国荷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价格低廉,采收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但仅有极小部分用于医疗、食品及保健等行业,其余则弃之于田塘江湖,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是因为荷叶采收加工与贮藏研究比较少,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其质量难以有效把握。另外,与荷叶有关的一般药理作用研究较多,而机制、机理研究及相关毒性、不良反应等

安全性研究较少,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之中。社会对荷叶的有效需求不够,导致市场拉动的经济效益缺乏,造成荷叶高效利用的源动力缺失。因此应在进一步探索荷叶机制和完善安全性研究的同时,经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研究,走精加工、深加工之路,把荷叶及相关产品开发成契合人们需要的现代化功能产品,实现多用途、多层次、多品种的格局,充分挖掘市场潜力,让荷叶不仅在食、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荷叶 百度百科

[2]荷叶的保健功效与作用 99健康网 2011.7.5

[3]荷叶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 孔庆龙 2012.11.21

中草药资源高值化利用

课程论文

姓名:张欣颖

学号:

课程名称:中草药资源高值化利用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13级电子商务1班

中草药之荷叶

学生:张欣颖

信科院13级电子商务1班 学号:

摘要:从功效成分、生理功能、研制方法、功能产品开发现状等方面介绍荷叶在中草药应用方面的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功能原料;现状与前景;荷叶;功效成分;生理功能;研制方法。

一、 荷叶简介

1、荷叶的性状 荷叶,又称莲花茎、莲茎。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古称芙蓉、菡萏、芙蕖。荷花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米。荷叶最大可达直径60厘米。引人人注目的莲花最大直径可达20厘米。荷花有许多不同的栽培品种,花色从雪白、黄色到淡红色及深黄色和深红色,其外还有分洒锦等等的花色。荷叶叶多折成半圆形或扇形,展开后呈类圆形,直径20至50厘米,全缘或稍波状。上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较粗糙;下表面淡灰棕色,较光滑,有粗脉21至22条,处中心向四周射出,中心有突起的叶西峡钱基。质脆,易破碎。微有清香气,味微苦。

以叶大、整洁、色绿者为佳。

荷叶的茎是绿的,上面布满了小刺儿,好像一把伞柄;如果把荷叶茎折断,茎上就有许多连着的丝。

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2、荷叶的生长状况

荷叶是睡莲科多年生具根茎的水生植物,喜温暖、喜水的植物,但水不能淹没荷叶。水温不能低于5 ℃ ,8—10 ℃ 种藕开始萌发,14 ℃ 长出藕鞭,23—30 ℃ 藕加速生长,抽出立叶、花梗,并开花。生长期要求充足的阳光,需要在水深50—80 厘米流速小的浅水中生长。荷花喜欢生长在肥沃、有机质多的微酸性的砧土中。

3、荷叶的分布状况

荷叶一般分布在中亚,西亚、北美,印度、中国、日本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即有栽培,现今在辽宁及浙江均发现过碳化的古莲子,可见其历史之悠久。而台湾地区则是在100年前才由日本引进。亚洲一些偏僻的地方至今还有野莲,但大多数的莲都是人工种植,以作为风景点缀和食用,例如在中国荷叶被作为经济作物种植。许多人曾误以为荷花产于埃及和地中海一带。公元前约500年,荷花传入埃及,可能是由波斯人带去的。

二、 荷叶中的功效成分

荷叶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叶含莲碱(Roemerine)、荷叶碱(Nunciferine)、原荷叶碱(Nornuciferine)、亚美罂粟碱(Armepavine)、前荷叶碱(Pronuciferine)、 N-去甲基荷叶碱(N-Nornuciferine)、 D-N- 甲基乌药碱(D-N-Methylcoc-laurine)、番荔枝碱(Anonaine)、鹅掌楸碱(Liriodenine)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甙(lsoquercitrin)、莲甙(Nelumboside)、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Gluconic acid)、草酸、琥珀酸、鞣质。还含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中。叶含多种生物碱:荷叶碱(nu-ciferine)、N-去甲荷叶碱(N-

nornuciferine)、O-去甲荷叶碱(O-nornuciferin)、牛心果碱(anonaine)、斑点亚洲罂粟碱(罗默碱,roemerine )、亚美尼亚罂粟碱(armepavine)、N-甲基衡州乌药碱(N-methglco-claurine)、N-甲基异衡州乌药碱(N-methylisococaurine)、前荷叶碱(pronuciferine)、鹅掌楸碱(liriode- nine,spermatheridine)、去氢荷叶碱(dehydeonuciferine),以及维生素C、枸橼酸、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琥珀酸。还含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分。

1、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碳相互联结的一系列C6-C3-C6化合物,主要指以2-苯基色原酮为基核的一类化合物,是黄酮、黄烷酮、黄酮醇、黄烷酮醇、异黄酮和查耳酮等含氧杂环化合物的总称。

资料表明,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荷叶苷,其次是槲皮素、异棚皮素等常见的黄酮类物质。目前在对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中,已经从荷叶中分离出nympholide A、nympholide B、myricetin-3-0-(6-p-oumaroyl)glucoside、槲皮素、山奈酚、芦丁、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槲皮素-3-丙酯、异槲皮苷及金丝桃苷等至少十种黄酮类成分。通过药理试验追踪和化学试验发现仍有一些有效成分未分离到,其药理作用的目标不是很清楚。 黄酮类化合物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游离的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于水,而黄酮甙溶于热水,能溶于吡啶等有机溶剂。荷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属于甙类,故可用乙醇或热水提取。荷叶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降胆固醇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研究证明槲皮素、芦丁均有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芦丁还可防止血管破裂及止血的作用,而金丝桃苷则被证明具有清除活性氧的作用,抑制亚油酸及维生素E的氧化。

资料显示,荷叶中黄酮含量约2%。李彩霞等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荷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3h。黄阿根等以50%的乙醇水溶液为溶剂采用加热回流的方法提取荷叶黄酮且浸出率较高。赵骏等以荷叶总黄酮苷的醇提液为样本分别在D-101、D-4020、AB-8、NKA型四种树脂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结果最佳方案为树脂AB-8,洗脱液醇-水(2:3),纯度为60%。

2、 生物碱

荷叶中的生物碱碱性较弱,不能直接溶解于水中,但生物碱与酸作用生成盐类后,则可溶于水中,故荷叶碱可用偏酸性的水溶液提取。至今已从荷叶中分离出众多生物碱化合物。根据母核结构不同可将荷叶生物碱分为以下三类:

(1)去氢阿朴啡类:去氢荷叶碱(Dehydronuciferine),去氢莲碱

(Dehydroroemerine)。

(2)阿朴啡类:荷叶碱(Nuciferine),N-去甲基荷叶碱(N-Nomuciferine), O-去甲基荷叶碱(O-Nomuciferine),番荔枝碱(Anonaine),鹅掌揪碱(Lirioderine),N-去甲基亚美罂粟碱(N-Norarmepavine), 2-羟基-1-甲氧基阿朴啡(2-hydroxy-l-methoxyaporphine)。

(3)单苄基异喹啉类:亚美罂粟碱(Armepavine), N-甲基异衡州乌药碱(N-

Methylisococlaurine), N-甲基衡州乌药碱(N.Methylcoclaurine)。

荷叶中5种主要的生物碱结构:

3、挥发性精油

荷叶中挥发性精油成分多样,刘密新等用HPLC-MS法分离鉴定出48种荷叶挥发性精油,主要为烷、烯、炔、醇、醚、醛、酮、酸、酯、酚等。曾虹燕等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荷叶挥发油,利用GC-MS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比较,确定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40目、时间1.5h、压力30mPa、温度40℃、CO2流量25kg/h,萃取率为4.36%,两种方法的提取物共鉴定出70种成分。其中水蒸气蒸馏得30种,超临界CO2萃取得54种,两者共同的成分主要为反式石竹烯、反式异柠檬烯、白菖油萜等。尹慧晶等采用均匀设计法确定荷叶超临界CO2碳萃取最佳工艺为压力26 mPa、温度40℃、时间1.5h,CO2流量影响很小,用GC-MS共分离出37个可识别峰,鉴定出26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类、饱和脂肪酸、生物碱及脂肪烃类,共占总峰面积的92.97%,其中1-乙基-1H-吡咯-2-甲醛含量最高。

4、多糖

生物多糖是由单糖基以糖苷键相连而形成的高聚物。是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和重要信息分子,参与细胞各种生命活动调节。有些多糖具有特殊生物活性,是免疫调节剂,它可以影响网状内皮系统、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且无毒副作用。被但是目前尚未见对荷叶的生物多糖的研究报道,对于荷叶多糖的研究发现荷叶干叶片中含有8-10%的可溶性多糖。

5、其他化合物

有机酸类(Organic acids)是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的化合物。在中草药的叶、根、特别是果实中广泛分布。常见植物中的有机酸有脂肪族的一、二、多元羧酸和芳香族有机

酸。一般与钾、钠、钙等结合成盐,有些则与生物碱类成盐,有些是挥发油与树脂的组成成分。李志诚等经多次柱层析,从荷叶中得到没食子酸(

Gallic acid),正二十八烷

(Octacosane),正十八烷酸(Stear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邻羟基苯甲酸(O-hydroxybenzoic acid)等。许嘉祥利用纸层析法,以戊醇-蚁酸-水及丁醇-蚁酸-水为溶剂系统,检出了酒石酸(Tartaric acim),柠檬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草酸(Oxalic acid)等7种非挥发性有机酸。

鬼臼类植物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主要活性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胞有丝分裂、抑制某些酶的活性等。抗肿瘤研究发现鬼臼毒素等木脂素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由于毒性太大,无法在临床应用,随后人们通过结构改造寻找抗肿瘤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的鬼臼毒素衍生物。南方山荷叶(DiphyHeia sinensis Li)为小檗科山荷叶属植物,分布于陕、甘、川、滇等省,用于治疗蛇咬伤、痈疖肿毒、跌打、风湿筋骨痛及气管炎等症。其所含鬼臼毒素为一系列人工合成抗癌新药的前体。

荷叶中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元素。有试验结果表明,荷叶粗脂肪含量4.11%,脂肪酸组分有31种,其中但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15.00%,多不饱和脂肪酸为

29.88%,饱和脂肪酸为55.15%;荷叶粗蛋白质含量为3.37%;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见表。

三、 荷叶的药理活性

1、 抗氧化

肖华山等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了荷叶提取液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及用过硫酸铵-N,N,N,N-四甲基乙二胺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荷叶对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氧自由基的有效半清除浓度分别为70μg/g,370μg/g,5μg/g分别与0.1 μg/g,3.5 μg/g,0.4 μg/g维生素C的清除能力相当,说明荷叶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同时以0.1%荷叶提取液喂养果蝇观察其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雌性果蝇平均寿命延长17.8%,雄性果蝇平均寿命延长18.3%,对果蝇最高寿命也有明显延长,说明荷叶具有延缓果蝇衰老和延长寿命的功效。陈海光等用荷叶水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研究表明:荷叶水提取物(LEE)对经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清除效果。结果表明26.95μg/mL的LLE对次黄嘌吟-黄嘌吟氧化酶体系产生02·的清除率达65.6%,LLE的浓度大于8.98mg/mL时可以全部清除由Fenten反应体系产生的·OH。

纪丽莲用荷叶提取物对食用大豆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荷叶的甲醇提取物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性与BHA相当,略高于生育酚,可抑制约74%的亚麻酸氧化,用薄层层析将该提取物分成6部分,其中的Rf=0.88和Rf=0.80的两部分具有强抗氧化活性,分别可抑制79.6%和71.1%的亚麻酸氧化反应。

另外,有学者通过体外培养实验证明荷叶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羟自由基的能力,说明荷叶的甲醇提取物具有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坏的能力。梁晓春等观察了降脂中药片(由太子参、生荷叶等组成)对血氧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后血中SOD基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其活性增强,同时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下降,提示该方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2、降脂减肥作用

研究表明荷叶具有调节血脂的功能,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和生物碱,作用特点主要是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关章顺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荷叶水提物对人体高脂血症有显著的降脂作用,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HDL-C明显升高。表示荷叶水提物能有效降低TG和TC,而且有较好的升高HDL-C的作用,具有较好的调脂效果。涂长春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生物总碱能明显抑制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且可使肥胖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下降。杜力军等以急性高脂血症小鼠为整体模型观察荷叶水提物对TC、TG的影响,体外给药观察药物对肝细胞合成胆固醇的影响,结果表明荷叶生物碱及黄酮均有调脂作用,小剂量荷叶黄酮对体外肝细胞合成胆固醇有抑制趋势。徐腊英等以荷叶醇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进行药理试验,结果证明荷叶醇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小鼠TC含量。

陶波等通过研究荷叶水煎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发现荷叶水煎剂能使高脂血症大鼠的TC下降25.6-39.3%,TG下降18.9-39.2%,对HDL-C未见明显影响,但随TC、TG的降低,LDL-C显著下降;同时荷叶水煎剂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说明荷叶水煎剂具有明显降脂作用,这对防治高脂血症、肥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张建伟等自拟祛脂汤(由山楂、丹参、荷叶等组成)治疗脂肪肝90例,总有效率91.11%。经Ridit检验和t检验,脂肪肝、高血脂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分别为P

近20年来,以荷叶为主要成分的降脂减肥食疗制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有各种以荷叶为主要成分的各类减肥茶上市。主要用于减肥及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3、抑菌抗病毒作用

荷叶中含较多的碱性成分,如莲碱、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D-N-甲基乌药碱、番茄枝碱等,这些碱性成分能抑制有丝分裂,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另外,荷叶中的黄酮、挥发油、皂类,甙类物质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用80%乙醇荷叶提取液对常见的几种食品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各种供试菌种均有抑菌活性。其中对细菌及酵母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但对米根霉抑制作用较弱。荷叶的乙醇提取物对大多数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小于或等于8%。实验结果同时表明荷叶提取物在中、弱碱性条件下抑菌活性最强,并能耐受超高温瞬时的热处理。荷叶的超临界CO2萃取物对细菌、酵母、霉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不超过1.56g/L。荷叶提取物有效成分(金丝桃苷)经对口腔致病菌的药理筛选实验显示,能明显抑制引起牙龈炎的致病菌,其有效抑菌浓度为5mg/mL。目前荷叶提取物已应用于牙膏产品中,并建立了其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在牙膏中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KashiwadaY等研究了荷叶中主要生物碱的抗HIV活力,结果表明:衡州乌药碱、O-去甲基衡州乌药碱、荷叶碱这三种荷叶生物碱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抗艾滋病病毒的新前导物。柏田良树首次确认荷叶中的苄基喹啉生物碱具有抗HIV活性。Boustie J等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碱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活力。唐裕芳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荷叶生物

碱提取液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碱性环境中较酸性环境更为显著。

四、荷叶的生理功能

1、荷叶味苦辛微涩、性凉性味寒凉,伤脾胃,务必加少许寒必温缓和寒凉之性。,归心、肝、脾经

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

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白带,脱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产后恶露不净,损伤瘀血。

用法:1.清热解暑宜生用,散瘀止血宜炒炭用。

2. 新鲜者善清夏季之暑邪,临床常与鲜藿香、鲜佩兰、西瓜翠衣等配伍应用。

3. 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升发脾阳,对治疗暑热泄泻有良效,常与扁豆等配伍应用。

4. 此外,对脾虚气陷,大便泄泻者,也可加入补脾胃药中同用。

2、烹饪原料。取其清香,增味解腻。常用作包烤或包菜肴,如荷叶蒸鸡或包米作荷叶饭等。

3、减肥功效

1.促进肠道蠕动,排出毒素

荷叶茶里含有大量纤维,可以促使大肠蠕动,有助排便从而可以清除毒素。荷叶茶比一般

高纤食物更有利便的效果,直接解决了便秘的烦恼,因此隆起的小腹就会慢慢地变得平坦。

2.排水利尿,健康消脂

荷叶茶中的芳香族化合物能有效溶解脂肪,化浊去腻防止脂肪积滞体内;维他命B1、C和咖啡因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与消脂。对于慢性疲劳的压力一族、少喝多动却怎么都瘦不下来的气滞型肥胖anslim花草茶等萃取于荷叶等,更能起到双重瘦身效果。同时还有极佳的利水功效,久坐少动的上班族、容易水肿、脾虚、气虚的MM们,就要多喝荷叶茶了,当体内多余的脂肪和潴留电解液被排出,人自然就会变瘦了。

3.富含茶瘦素,提升代谢

茶瘦素是一种天然的食欲与能量平衡调节途径的蛋白质成分,不添加任何对身体有害的化学成分,不会导致腹泻和腹痛等副作用。茶瘦素的缺失会抑制新陈代谢,降低能量消耗效率,导致肥胖。而喝荷叶茶能补充人体在肠道消耗的茶瘦素,能提高身体新陈代谢,让你变成易瘦体质。

五、荷叶的开发及展望

现在荷叶相关产品的开发大都集中在药物或保健品,特别是减肥降脂药这一方面,用于肥胖病人和高血脂病人的治疗。在普通食品方面的开发还较少。未来可以利用其保健作用开发成功能饮料,将荷叶与牛奶或奶茶等高营养的食品进行复合,生产新型食品。也可将荷叶与其他药食同源的材料复合制成复合茶饮料,形式可以为液态或速溶茶。此外利用荷叶的抑菌作用开发新型包装和食品添加剂也将成为荷叶加工的一种新的途径。

我国荷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价格低廉,采收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但仅有极小部分用于医疗、食品及保健等行业,其余则弃之于田塘江湖,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是因为荷叶采收加工与贮藏研究比较少,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其质量难以有效把握。另外,与荷叶有关的一般药理作用研究较多,而机制、机理研究及相关毒性、不良反应等

安全性研究较少,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之中。社会对荷叶的有效需求不够,导致市场拉动的经济效益缺乏,造成荷叶高效利用的源动力缺失。因此应在进一步探索荷叶机制和完善安全性研究的同时,经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研究,走精加工、深加工之路,把荷叶及相关产品开发成契合人们需要的现代化功能产品,实现多用途、多层次、多品种的格局,充分挖掘市场潜力,让荷叶不仅在食、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荷叶 百度百科

[2]荷叶的保健功效与作用 99健康网 2011.7.5

[3]荷叶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 孔庆龙 2012.11.21


相关文章

  • 药用植物提取物在果蔬防腐保鲜上的应用
  • -==J舵 善勰忍 第33卷第1期 Food R食ese品arc研h绱AndD开ev发elopment 贮藏保鲜'曩休并 药用植物提取物在果蔬防腐保鲜上的应用 任艳芳.刘畅.何俊瑜.王思梦(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介绍 ...查看


  • 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
  • ・42・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2002年第33卷第1期 ・药理实验与临床观察・ 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 宫毓静1,安汝国2,虞慧1,王理达1,郑俊华1,果德安" (1 ...查看


  • 中草药栽培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 年 三月 二十 日 中草药栽培毕业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 ...查看


  • 中药抗病毒研究进展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rnalof 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 WesternMedicine [ 参 2008Jun,17(17) 察,但是对于椎管内的组织如黄韧带.后纵韧带等各自变化缺乏 ...查看


  • 矮大黄化学成分研究
  • ・394・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2002年第33卷第5期 存在,但由于三者结构极其相似,流动相选取的局限1 3-h:含有人参皂苷Rd(Mw一946),Re 性使得三种物质没有分开.m/z79 ...查看


  • 3板蓝根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 科学研究 食品蕊究毒并发 肋7眦28.,V0.舛 板蓝根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陈奎.陈易彬 (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咸阳712021) , 摘要:从板蓝根中提取多糖,并用苯酚一硫酸测定其含量.方法:运用正交设计选取微波法和超声法 ...查看


  •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能增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生长,提高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防治疾病,提高饲料报酬,及畜禽鱼虾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饲养效 ...查看


  • 不同采收期连翘.金钟花果实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 2008年8月第15卷第8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7・ 不同采收期连翘.金钟花果实中连翘酯苷和 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曲欢欢1,李白雪2,燕菲3,孙文基1 (1.西北大学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l0069: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 ...查看


  • 茶叶中有效成分综合提取的研究
  • 万方数据 万 方数据 』76 2∞只怕^261№.4 食品雨il写萼 ※工艺技术 不大,因此选用80%(体积比)乙醇作洗脱剂较为合理. 2.2 动态吸附和解吸附实验 准确称量10.59干zJL树脂和6.59干zJx树脂,采用湿装法分别装入玻 ...查看


  • 黄芩苷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 中南药学2011年3月第9卷第3期CentralsouthPhnllacy.March2011,VoL9N0.3 deIiveryin a wate-I}dlnⅡcroemulsion[J]. Internationa王h"vo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