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王昌龄报仇,被称为最让诗人感到温暖的唐朝宰相

1

西风烈烈,残阳如血。

大唐帝国在经历了让人目眩的开元盛世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歌舞升平。

叛军一路横冲直撞,沿途百姓流离失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而此时正在龙标(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任职的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即弃官北归,返回家乡。

虽然唐朝对于官员擅离职守者有着很严苛的处罚措施。但此时已经天下大乱,朝廷自己尚且朝不保夕,自然对王昌龄这样的小吏也无暇顾及。

王昌龄

而根据推断,此次王昌龄还乡,很可能是担心家人安危。当时北方已经沦为战区,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他所在的龙标虽然安稳,但他的家乡长安(一说太原)却已是战火连天。

离龙标,过辰溪,经武陵,扁舟沿江东去,当王昌龄途径亳州时,却被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人推测,最大的可能便是闾丘晓嫉妒王昌龄才华,抑或触犯了其禁忌,导致闾丘晓下了狠手。

王昌龄性格不拘世俗,特立独行,当初被贬谪龙标便是因为“不护细行”(不注意细节)。而闾丘晓要杀害王昌龄,找个借口并不难。

可叹,唐朝诗坛一颗耀眼的巨星就此陨落。

而此时,睢阳保卫战激战正酣,,名将张巡协同当地太守许远、唐将南霁云、雷万春等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苦苦坚守,等待救援。

睢阳保卫战

一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举足轻重的人登场了,他就是张镐!

唐肃宗认为张镐“奏识多有弘益”,于同年八月派他出任河南节度使,持节都统淮南等道诸军事,以挽救河南各州的战争危局。

张镐得知睢阳危急,刚一到任,便率兵日夜兼程奔赴前线。路途中,他还一边还向浙东、浙西、淮南、北海等节度使及谯郡太守闾丘晓发出告急文书,让他们火速派兵前往救援。

可惜,当张镐到达睢阳时,这座英雄之城已经被攻破三天了。

当他遥望城内的残垣破壁、累累尸骸,尤为悲愤。而在调动各路兵马前来救援时,各地将领均能奉檄而至,唯独闾丘晓拥兵自保,逗留不进。

张镐

张镐对此极为愤怒,遂将闾丘晓擒拿问罪,在将要行刑那一刻,闾丘晓借口家中父母年老希望得到宽恕,但张镐随即回应道:“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 闾丘晓“大惭沮”。

虽然是违反军纪治罪,但张镐这一句话,却让人体会到他为王昌龄申冤雪恨的强烈动机,也让天下无数文人心热眼湿,为之感动!

杜甫

2

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没有不知道大诗人杜甫的,但是他的经历却坎坷无比,也造就此就了他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诗歌格调。

至德二年(757)四月,安史之乱的第二年,杜甫来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唐肃宗,随后授为左拾遗。不久,他的布衣之交房琯由于指挥失当导致唐军兵败陈陶,导致龙颜大怒,随机被罢相。还要进一步追究罪责。

此时杜甫急于搭救房琯,于是上书朝廷,但奏章中言辞多冲撞冒犯之语,甚至责骂皇帝,桀纣之主也!由此触怒唐肃宗,诏三司会审。

当时的三司有刑部、御史台、大理寺,而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大理寺卿又是颜真卿的门生,所以杜甫一案,基本由颜真卿定夺。

颜真卿

由于颜真卿房琯素有嫌隙,且秉承唐肃宗的旨意,似乎对杜甫动了杀机。

这时,张镐挺身而出,不停劝说颜真卿,并向唐肃宗劝谏道:如果办了杜子美,以后还有谁敢说话啊!

最终经宰相张镐力救,将一场几乎将杜甫推向断头台的危机消弥于无形,保住了唐诗中的一座高峰。

李白

3

李白是个浪漫主义者,他的诗歌造诣在中国诗坛几乎没有人能望其项背,但是也因为太性情,以至于有些缺乏政治头脑。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即位称帝,一心平叛,却没有想到自家后院也“起火”了,自己的弟弟永王李璘认为当今天下大乱,只有南方富有,未遭破坏,自己手握四道重兵,疆土数千里,应该占据金陵,保有江东,割据一方。

而此时李白一看机会来了,便毫不犹豫的加入这个政治集团。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但他们都拒不参加。

随后事态发展急转直下,朝廷军队将永王李璘打得落花流水,李白也在浔阳入狱,成为阶下囚,而朝廷派来平叛的淮南节度使正是高适。

当年,李白跟杜甫、高适三人同游梁宋大平原,携美姬,登歌台,酣酒高歌,情如金兰,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境遇天壤之别,李白的窘迫尴尬可想而知。

此时,李白想到了张镐,写下《赠张相镐二首》,借此表明心迹,欲求其用之意。

但这次,张镐已经无力相助了。《旧唐书》载:肃宗以鎬不切事机,遂罢相位,授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公元758年夏天,李白前往流放地到了夏口。已被贬斥到荆州的张镐仍然派人给李白送来了一封书信和一身绫罗衣衫。

郭子仪

而名将郭子仪因为李白曾有恩于自己,此时也“请官以赎”,希望用自己的官职来为李白赎罪。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人同情李白了,哪怕是曾经一起把酒言欢的高适也无动于衷。

最终,李白被流放夜郎。而在途中,恰遇天下大赦,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李白高兴不已,遂写下了千古流芳的《早发白帝城》。

安史之乱是大唐的一个劫难,张镐入相其间,也正值国难当头,但他却不避斧钺,迎难而上,为重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张镐“自入仕凡三年,致位宰相。居身清廉,不营资产”的行为,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他数次垂顾人文,倾力相助的古道热肠,也为后人所敬仰。

1

西风烈烈,残阳如血。

大唐帝国在经历了让人目眩的开元盛世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歌舞升平。

叛军一路横冲直撞,沿途百姓流离失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而此时正在龙标(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任职的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即弃官北归,返回家乡。

虽然唐朝对于官员擅离职守者有着很严苛的处罚措施。但此时已经天下大乱,朝廷自己尚且朝不保夕,自然对王昌龄这样的小吏也无暇顾及。

王昌龄

而根据推断,此次王昌龄还乡,很可能是担心家人安危。当时北方已经沦为战区,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他所在的龙标虽然安稳,但他的家乡长安(一说太原)却已是战火连天。

离龙标,过辰溪,经武陵,扁舟沿江东去,当王昌龄途径亳州时,却被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人推测,最大的可能便是闾丘晓嫉妒王昌龄才华,抑或触犯了其禁忌,导致闾丘晓下了狠手。

王昌龄性格不拘世俗,特立独行,当初被贬谪龙标便是因为“不护细行”(不注意细节)。而闾丘晓要杀害王昌龄,找个借口并不难。

可叹,唐朝诗坛一颗耀眼的巨星就此陨落。

而此时,睢阳保卫战激战正酣,,名将张巡协同当地太守许远、唐将南霁云、雷万春等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苦苦坚守,等待救援。

睢阳保卫战

一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举足轻重的人登场了,他就是张镐!

唐肃宗认为张镐“奏识多有弘益”,于同年八月派他出任河南节度使,持节都统淮南等道诸军事,以挽救河南各州的战争危局。

张镐得知睢阳危急,刚一到任,便率兵日夜兼程奔赴前线。路途中,他还一边还向浙东、浙西、淮南、北海等节度使及谯郡太守闾丘晓发出告急文书,让他们火速派兵前往救援。

可惜,当张镐到达睢阳时,这座英雄之城已经被攻破三天了。

当他遥望城内的残垣破壁、累累尸骸,尤为悲愤。而在调动各路兵马前来救援时,各地将领均能奉檄而至,唯独闾丘晓拥兵自保,逗留不进。

张镐

张镐对此极为愤怒,遂将闾丘晓擒拿问罪,在将要行刑那一刻,闾丘晓借口家中父母年老希望得到宽恕,但张镐随即回应道:“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 闾丘晓“大惭沮”。

虽然是违反军纪治罪,但张镐这一句话,却让人体会到他为王昌龄申冤雪恨的强烈动机,也让天下无数文人心热眼湿,为之感动!

杜甫

2

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没有不知道大诗人杜甫的,但是他的经历却坎坷无比,也造就此就了他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诗歌格调。

至德二年(757)四月,安史之乱的第二年,杜甫来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唐肃宗,随后授为左拾遗。不久,他的布衣之交房琯由于指挥失当导致唐军兵败陈陶,导致龙颜大怒,随机被罢相。还要进一步追究罪责。

此时杜甫急于搭救房琯,于是上书朝廷,但奏章中言辞多冲撞冒犯之语,甚至责骂皇帝,桀纣之主也!由此触怒唐肃宗,诏三司会审。

当时的三司有刑部、御史台、大理寺,而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大理寺卿又是颜真卿的门生,所以杜甫一案,基本由颜真卿定夺。

颜真卿

由于颜真卿房琯素有嫌隙,且秉承唐肃宗的旨意,似乎对杜甫动了杀机。

这时,张镐挺身而出,不停劝说颜真卿,并向唐肃宗劝谏道:如果办了杜子美,以后还有谁敢说话啊!

最终经宰相张镐力救,将一场几乎将杜甫推向断头台的危机消弥于无形,保住了唐诗中的一座高峰。

李白

3

李白是个浪漫主义者,他的诗歌造诣在中国诗坛几乎没有人能望其项背,但是也因为太性情,以至于有些缺乏政治头脑。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即位称帝,一心平叛,却没有想到自家后院也“起火”了,自己的弟弟永王李璘认为当今天下大乱,只有南方富有,未遭破坏,自己手握四道重兵,疆土数千里,应该占据金陵,保有江东,割据一方。

而此时李白一看机会来了,便毫不犹豫的加入这个政治集团。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但他们都拒不参加。

随后事态发展急转直下,朝廷军队将永王李璘打得落花流水,李白也在浔阳入狱,成为阶下囚,而朝廷派来平叛的淮南节度使正是高适。

当年,李白跟杜甫、高适三人同游梁宋大平原,携美姬,登歌台,酣酒高歌,情如金兰,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境遇天壤之别,李白的窘迫尴尬可想而知。

此时,李白想到了张镐,写下《赠张相镐二首》,借此表明心迹,欲求其用之意。

但这次,张镐已经无力相助了。《旧唐书》载:肃宗以鎬不切事机,遂罢相位,授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公元758年夏天,李白前往流放地到了夏口。已被贬斥到荆州的张镐仍然派人给李白送来了一封书信和一身绫罗衣衫。

郭子仪

而名将郭子仪因为李白曾有恩于自己,此时也“请官以赎”,希望用自己的官职来为李白赎罪。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人同情李白了,哪怕是曾经一起把酒言欢的高适也无动于衷。

最终,李白被流放夜郎。而在途中,恰遇天下大赦,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李白高兴不已,遂写下了千古流芳的《早发白帝城》。

安史之乱是大唐的一个劫难,张镐入相其间,也正值国难当头,但他却不避斧钺,迎难而上,为重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张镐“自入仕凡三年,致位宰相。居身清廉,不营资产”的行为,为后人树立了典范。他数次垂顾人文,倾力相助的古道热肠,也为后人所敬仰。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一览表(汉字材料11)
  • 前1100年 前1000年 前900年 前800年 前700年 前600年 姜尚 „„„„„„„„„„„„ 周宣王 周幽王 齐桓公 楚庄王 周公 管仲 召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柳下惠 董狐 西周(前1046年-公元前771) 春秋(前 ...查看


  • 历史大事件
  • 1.大约四千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将黄帝誉为华夏族的祖先,因为黄帝和炎帝是近亲,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又称为& ...查看


  •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古中国
  • 100条历史典故,读懂古中国 2015-10-21 此文收录了100个历史典故,从黄帝时期至南宋.存下来,慢慢看.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 ...查看


  • 官场最得意的唐朝诗人
  •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不是诗,是唐朝天宝年间西北地区边民所唱的民歌--<哥舒歌>,所以也不知道作者.不过,歌的意思倒是浅显,就是夸耀一位复姓"哥舒"的将领的赫赫战功,说他打得吐 ...查看


  • 古代字号以及古代名人字号大全
  • 古代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往往又有字.号,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比如,屈原,战国楚人,名平,字原.号灵均. 古人的字号 - 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qu ...查看


  •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作业答案
  • 唐诗经典与国文中化传统唐 的繁诗与唐盛代文化关系 (一)1.从什 么候时开唐代始诗歌成为了的书人读启蒙物读?朝宋 ..2唐代前空达的经济发国力与空前和涨高文化的为诗唐的荣奠定了繁良的好 础.基对. .3代结束唐西晋以来了达多少年的动乱,长使 ...查看


  • 山西名人表
  • 华国锋(山西交城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 李彦宏 (山西阳泉人,百度总裁,毕业于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 薄熙来 (山西忻州人,原大连市市长,国家商务部长,现重庆市委书记) 薄一波(山西忻州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经济委员会 ...查看


  • 山西历代名人录
  • 帝王篇: 尧--古代皇帝,山西平阳人 舜--古代皇帝,山西永济人) 禹--古代皇帝,山西人,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 重  耳--春秋时晋国国君,即晋文公 李世民 (唐代皇帝,山西太原人,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武则天--唐朝 ...查看


  • 如何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 如何把握诗歌中的思想感情--知人论世 什么叫做知人论事呢?这是孟子说的一句话. 知人:1. 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 2. 谓懂人事. 3. 谓懂得人事变化之 论世:1. <孟子.万章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