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睢不辱使命]两案设计

新元中学初三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 于燕 审核人: 时间:

《唐睢不辱使命》导学提纲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 熟练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本内容。 2、 掌握本文生字及重点实虚词的意义。

3、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4、 学习唐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重难点

1、 掌握本文生字及重点实、虚词的意义。 2、 学习本文以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课时:二课时

课前预习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预习本文完成课前预习案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字义。

要求:生字通过查阅字典在原文注音,重点解词用笔在课下注释划出,不懂的字词用红笔圈出。

2、 大声朗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用直译法尝试翻译,疏通文意,课下注释出现的翻译句,用

笔标注。

3、 方法提示:一是,采取直译的方式,做到字字落实。二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将文言文的单

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以大易小”中的“易”翻译为“交换”。 三是,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将古汉语的句式、用法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句式、用法。如倒装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等,例如:“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为:“安陵君于先王受地而守之” 四是,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出来,如:“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翻译时要补出它的主语,“吾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一、已学知识回顾: 1、《陈涉世家》作者字人 本文选自 这是我国第一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二、课文助读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三、预习自测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唐睢( )怫然( ) 免冠徒跣( ) 以头抢地( ) 韩傀( )休祲( ) 缟素( ) 色挠( ) 2、 填空: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的_______史书,是________末年___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编辑的。 3、 解释加点的词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请广于君( ) ..(3)岂直五百里哉( ) (4)秦王怫然怒( ) ...

(5)休祲降于天( ) (6)秦王色挠( ) (7)寡人谕矣( ) ....4、 通假字:

故不错意(_____通_____:________) 仓鹰击于殿上(____通_____:________) 轻寡人与(____通_____:__________) 5、 古今异义:

长跪而谢之 古( )今( )

6、 反复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7、 把不会翻译的句子,不明白的词语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课内探究案

一、 提出质疑,合作探究 1、 出示学习目标 2、 预习成果展示:

﹙1﹚ 老师点拨学生不会翻译的句子,不明白的词语。(交流学习情况) ﹙2﹚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 学生再读课文,合作探究完成下列各题。 (1) 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2) “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3) 秦王对唐睢讲“灭韩亡魏”这一事实的目的是什么?

(4) 唐睢拒绝易地的理由是什么?

(5) 秦王问唐睢“天子之怒”的用意是什么?

(6) 唐睢引用“专诸”“要离”“聂政”三人物的事例有何作用?

(7) 文中秦王、唐睢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二、 点拨讲解:

1、 学习方法指导:以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2、 板书:

秦王 唐睢

开端: 500里易安陵(不悦) ————> 使于秦 发展: 逆、轻寡人与 ————> 虽„„岂„„哉 高潮: 天子之怒 ————> 士之怒 拔剑 结局: 色挠 长跪而谢 ————> 不辱使命

三、 练习巩固,拓展提升

1、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

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各是什么? (1)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 与臣而将四矣。

2、 语言交际:

(1)1997年我国“两会”期间,有记者问钱外长:“今年有新的部长将访台,您能否同行?”钱外长回答说:“作为外交部长,我不会访问台湾。” 请问钱外长回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有记者问现代新加坡之父李光耀:“1997之后,香港将遭遇什么?”李光耀答到:“1998!”

李光耀话语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 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你列举出两个并分别用一句

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四、自我评价,检测反馈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百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布置作业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反思:

文章除了学习文言文的有关基础知识外,还应学习对话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反衬手法,以塑造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

新元中学初三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 于燕 审核人: 时间:

《唐睢不辱使命》导学提纲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

1、 熟练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本内容。 2、 掌握本文生字及重点实虚词的意义。

3、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4、 学习唐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重难点

1、 掌握本文生字及重点实、虚词的意义。 2、 学习本文以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课时:二课时

课前预习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预习本文完成课前预习案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字义。

要求:生字通过查阅字典在原文注音,重点解词用笔在课下注释划出,不懂的字词用红笔圈出。

2、 大声朗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用直译法尝试翻译,疏通文意,课下注释出现的翻译句,用

笔标注。

3、 方法提示:一是,采取直译的方式,做到字字落实。二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将文言文的单

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以大易小”中的“易”翻译为“交换”。 三是,翻译的过程中,必须将古汉语的句式、用法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句式、用法。如倒装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等,例如:“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为:“安陵君于先王受地而守之” 四是,省略的成分要补充出来,如:“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翻译时要补出它的主语,“吾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一、已学知识回顾: 1、《陈涉世家》作者字人 本文选自 这是我国第一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二、课文助读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三、预习自测

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唐睢( )怫然( ) 免冠徒跣( ) 以头抢地( ) 韩傀( )休祲( ) 缟素( ) 色挠( ) 2、 填空: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的_______史书,是________末年___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编辑的。 3、 解释加点的词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请广于君( ) ..(3)岂直五百里哉( ) (4)秦王怫然怒( ) ...

(5)休祲降于天( ) (6)秦王色挠( ) (7)寡人谕矣( ) ....4、 通假字:

故不错意(_____通_____:________) 仓鹰击于殿上(____通_____:________) 轻寡人与(____通_____:__________) 5、 古今异义:

长跪而谢之 古( )今( )

6、 反复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7、 把不会翻译的句子,不明白的词语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课内探究案

一、 提出质疑,合作探究 1、 出示学习目标 2、 预习成果展示:

﹙1﹚ 老师点拨学生不会翻译的句子,不明白的词语。(交流学习情况) ﹙2﹚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 学生再读课文,合作探究完成下列各题。 (1) 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2) “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3) 秦王对唐睢讲“灭韩亡魏”这一事实的目的是什么?

(4) 唐睢拒绝易地的理由是什么?

(5) 秦王问唐睢“天子之怒”的用意是什么?

(6) 唐睢引用“专诸”“要离”“聂政”三人物的事例有何作用?

(7) 文中秦王、唐睢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二、 点拨讲解:

1、 学习方法指导:以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2、 板书:

秦王 唐睢

开端: 500里易安陵(不悦) ————> 使于秦 发展: 逆、轻寡人与 ————> 虽„„岂„„哉 高潮: 天子之怒 ————> 士之怒 拔剑 结局: 色挠 长跪而谢 ————> 不辱使命

三、 练习巩固,拓展提升

1、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

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各是什么? (1)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 与臣而将四矣。

2、 语言交际:

(1)1997年我国“两会”期间,有记者问钱外长:“今年有新的部长将访台,您能否同行?”钱外长回答说:“作为外交部长,我不会访问台湾。” 请问钱外长回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有记者问现代新加坡之父李光耀:“1997之后,香港将遭遇什么?”李光耀答到:“1998!”

李光耀话语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 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请你列举出两个并分别用一句

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四、自我评价,检测反馈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百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布置作业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反思:

文章除了学习文言文的有关基础知识外,还应学习对话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反衬手法,以塑造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


相关文章

  • [唐雎不辱使命]教案设计
  • 江苏南京市四中  华晓隽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例如<曹刿论战>等来说,这一篇在文字上有些难度,<战国策>又是以 ...查看


  • 基于UML的军事需求分析及建模方法研究
  • 基于UML 的军事需求分析及建模方法研究 李楠 摘要:针对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规模大.集成度高.系统架构组成复杂.系统生命周期无界限等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UML 的军事需求分析及建模方法,依次从军事能力需求.系统能力需求和技术需求三个层面对指 ...查看


  • 企业使命,愿景,目标分析
  • 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具体化和细化,是企业在一定 时期内预期要达到的理想成果 [摘要]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所以他的企业目标也就不一样,但是每个企业目标都是企业愿景和企业使命的具体化和细化,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预期要达 ...查看


  •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教案
  • 一.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指导下的九年级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查看


  • 解放军各战区司令陆续发声 同时表态准备打仗
  • 原标题:北部战区司令:随时准备打仗 坚决守好北部边疆 2 原文配图:习近平将军旗郑重授予北部战区司令员宋普选.政治委员褚益民.] 战区要有战略视野履行好主战使命 --北部战区司令员宋普选访谈录 战区担负着应对本战略方向安全威胁.维护和平.遏 ...查看


  • 平衡计分卡与医院管理
  • 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卡普兰和诺顿在1992发现,单一的财务指标或者非财务指标都无法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足够的信息去评价企业的绩效.实际上,高层管理人员正逐步依靠卡普兰和诺顿所发明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平衡计分卡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可 ...查看


  • 永无止境的战争
  • 回归质朴的游戏剧情 <使命召唤10:幽灵>的游戏剧情设定为美国的一颗天基轨道轰炸卫星"奥丁"被恐怖分子夺取,恐怖分子操纵该卫星摧毁了绝大多数美国领土,主角作为美军"幽灵"特种部队战士,与对 ...查看


  •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轨道设计
  • Vol.16 No.6航 天 器 工 程第16卷 第6期 16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轨道设计 杨维廉 周文艳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 100094) 摘 要 ,航,的设计.,它们由周期为16h.24h.48h的三段轨道组成;第三部分 ...查看


  • [船舶设计通讯]杂志
  • 刊名: 船舶设计通讯Journal of Ship Design主办: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周期: 半年出版地:上海市语种: 中文;开本: 16开ISSN: 1001-4624CN: 31-1397/U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船舶设计通讯创刊时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