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佛禅(第一章 玉出昆岗丽生金 谪向人间历苦辛)

王安石与佛禅

徐文明 著

第一章 玉出昆岗丽生金  谪向人间历苦辛

一、谪仙降临

宋真宗赵恒天禧五年(1021)十一月十二日,在江南西路临江府,一声惊蛰般的啼哭震碎了人们的焦灼与担心,一个新的生命顺利诞生了,时任临江军判官的临川人王益的续房吴氏生了一个宝贝儿子,他就是后来名满天下、震憾千古的王安石。后人将王安石出生之地号为“维崧堂”。

王家在临川算不上什么世家大族,直到真宗咸平三年(1000),王安石的叔祖王贯之才于陈尧咨榜中进士,又过了十五年,大中祥符八年(1015)王安石之父王益又于蔡齐榜中进士。据王安石自述,他的父辈还有数人在曾在南唐为官,然而可能官职不高,故未能留名史册。王贯之官至尚书主客郎中,是王家最早腾达的人。

王安石的祖父名王用之,为卫尉寺丞,祖母谢氏,色和容谨,行俭而勤,为妇顺,为母慈,相夫教子,颇见其效,因使上下和睦,内外相饬,妇德之彰,可歌可诗。谢氏受舅、夫之荣,享子孙之禄,后寿至九十而终,是王家寿命最长者。

王益进士出身,历任州县,虽未显拔,在当时也算是有地位的人,后世有人将王安石的成分定为中小地主,不能说毫无道理,然而事实上王家在临川却是“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以此标准,倒应该划入贫雇房,算是比较彻底的无产阶级。由于家无田产,王益外出做官,只能是携家带口,东奔西走,一家老小全靠他一个人的俸禄生活,按照时下的说法,算是标准的工薪族,而且夫妻双方还有一人下岗。当然,如果王益脑子“灵活”一点,家里是不应该受穷的,谁见现在正处级以上的领导家为衣食犯愁了?此公却偏偏是个死脑筋,算得上是古代的“孔繁森”,堪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一毫不贪,当时官吏的俸禄微薄,王家人多口众,生活当然算不上富裕。

王安石的母亲吴氏为抚州金溪人,其家在临川三十里外的乌石冈,所居之处又有柘冈。其父吴畋,一生未仕,母黄氏,寡言笑,喜书史,事舅姑,抚子女,穆宗族,又擅长阴阳数术之学,堪为有见识、有学问、有修养的乡间妇人。伯父吴敏,以淳化三年(992)成进士,其后二子芮、蒙亦登高科。吴家在金溪堪称望族,家大业大,文章之华,道德之光,莫此为盛。后来王安石又娶了吴敏的孙女,两家算是亲上加亲,世谊深厚。

吴氏好学强记,天性慈让,安贫乐道,乐天知命,待人至厚,自奉甚薄。她是王益的续弦,前房遗有二子,安仁、安道,她对两个长子之爱超过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以至后来子孙长大,根本不知道她是后母。虽然家中不富,她却对前来投奔自己的穷亲贫友解衣推食,毫不吝惜,虽然因此弄得自家衣食不继,仍然毫无怨色。

吴氏的母亲黄氏喜阴阳数术,她从小耳濡目染,对其中的奥妙倒也并不陌生。一举生男,对一个女人来说算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她有一种本能的预感,此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从孩子的相貌生辰来看也是如此。也许是出于母亲的偏爱,她觉得这个孩子很可能来历不凡,但到底来自何处,她也算不清楚,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她知道丈夫是一个正统的儒者,根本不相信这一套,因此未曾向他说起。

王益壮年丧妻,二子孤弱,自觉十分不幸,然新妇少艾温婉,又来自远近知名的金溪吴家,使他淡化了心中的伤痛,如今又有一子,不由意下大慰。仕途艰难,他知道自己这样在朝中无人撑腰的书生无论多么有才华,也不会出人头地。他也无意飞黄腾达,只想造福一方,抑豪强,扶贫弱,让这个社会稍微公平一点,此外略尽人子、人父之责,照顾好一家老小就可以了。

对于这个儿子,他还是满怀期望的。南人由于归化较晚,在大宋朝是没什么地位的,据说太祖还在宫中立了一方“南人不得为相”的石碑,此事虽真假难辨,但太祖对南人有疑忌还是真的,南人转事大宋的陶穀、徐铉颇受猜忌乃至凌辱也是公开的秘密。象王益这样家中有人曾在南唐为官的人是很难上升到高层的。但时代在变,天下一统已经几十年了,南人的地位也在一步步提高,等儿子长大的时候,也许能够凭自己的才华宣力朝廷,获得父祖不可能获得的荣耀。

王家客居外乡,王益又疾恶如仇,当地的豪强大族都恨之入骨,早就想把他赶走,因此除了一些同僚下人外,前来相贺的人并不多。令门下惊奇的是,老爷淳然儒士,不交僧道,却有一个道士前来祝贺。这位道士不是别人,正是与王安石的一生都有关联的李士宁。

李士宁出处不明,有人说他早就二三百岁了,人问年寿,他总是笑而不言,其道术神通,确有过人之处。由于黄氏同样精于道术,故李士宁与吴家素有往来,经常出入吴家,人不为怪。吴氏自小就认识李士宁,目睹其异,听说他来造访,不由喜出望外,心道这回可以解除疑团了。王益虽然不大乐意,但李士宁毕竟是吴家的旧交,算是他的长辈,也不愿违背刚刚为自己生子的少妻的心愿,就依夫人之意,将其请入内室,让他看一看这个小儿子是何来历,命相如何,看他说些什么,就当听一次故事。

王氏夫妇都期待地望着李士宁,李士宁却沉吟不语。王益虽然不信,却不能不关心儿子未来的命运,见李士宁不说话,不由心中一紧,不知是儿子命运不佳还是老道士现编故事。吴氏更是着急,虽然产后虚弱,对儿子命运的关注却让她精神顿起,催促李士宁赶紧说话。

李士宁说出一番话,惊得不信鬼神的王益也都目瞪口呆。原来王家麟儿果非凡胎,竟是天上的狐仙降世。王益摇头不肯相信,吴氏却信之不疑,更道生产之日,仿佛看到一只獾儿掠过窗前,大概就是神狐的影子,叫作狐儿不好听,干脆孩子的小名就叫“獾儿”得了,叫一个贱名也好养活(据郑景望《蒙斋笔谈》,荆公初生,家人见有獾入其产室,故小字獾郎)。

以上一段是根据前人的记载敷演出来的一个故事,不必深信。将王安石说成天上的野狐,见于蔡京之子蔡絛所著的《铁围山丛谈》,蔡絛称他先闻之于当时著名的道士、号称“小王先生”的王仔昔,他本不肯相信,后又从他父亲蔡京那里得到了证实,道是此说亦出于李士宁。此事真假不必深究,但也表明后人对王安石的爱戴。人们总习惯将人间的杰出人物说成天外来客,以证明其来历不凡,成功有本。蔡氏将王安石说成天上神狐,一是为了借神化王安石来抬高自己,由于王安石的女婿蔡卞是蔡京的亲弟弟,是故蔡氏总是以王安石事业精神的传人自居;二是为了说明王安石貌丑心灵的来由,蔡絛由此大发了一番感慨,道是王安石禽兽其形,圣贤其中,比那些人面兽心、外表漂亮而内里肮脏的人强多了;三是为了说明王安石这样的大圣贤为何无后,按照王仔昔的解释,天上的神狐是不应该在人间有后代的。

这些解释当然都是十分荒唐的。王安石的功业经历主要取决于他后天的努力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他的前身是神是兽没什么关系。然而由于他的具有神秘主义传统的外家血统,他一生又与李士宁等道士关系密切,后人为他编排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也是不足为奇的。

前身及天神的成分不足为贵,但现实的出身还是非常重要的。王安石出身于一个正直、善良、好学、重视修养的家庭,对他后来的品格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他出身于无田无产的中下官僚之家,少历贫苦,不仅使他一生节俭,还决定了他永远的平民立场。更由于此,他知道生计艰难,只有让人民富裕起来才是治国的第一目标,利本身就是义,与那些世家大族出身、不知民间疾苦、只知道空谈仁义道德的达官贵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安石父为孔孟之徒,母为道教术士,似乎和佛教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王安石是一个南人,他所在的江西本是禅宗马祖一系的大本营,南方一直都有崇奉佛教的传统,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可以为证,而五代时期的南唐更是以崇佛著称。王安石自言他的父辈曾有人在南朝为官,无论是家族还是环境,都不容他对佛教一无所知。幼年的王安石,在南方浓厚的佛教氛围中渐渐成长起来,他那幼小的心灵已然悄悄受到佛法的浸润和滋养。

二、少年漂泊

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初任建安主簿,后判临江军,出领新淦县,知庐陵县,又移知四川新繁县,所至皆有政声。王安石这段时间一直随父迁行,四处漂泊,萍踪不定。

庐陵(今江西吉安市)是青原行思的故乡,也是他传道说法乃至入灭之地,因此这里就成为禅宗的一个重要道场。青原行思是六祖惠能(638—713)的大弟子之一,俗姓刘,据说他最初参拜六祖时便问道:“当何所务,则不落阶级?”六祖反问他:“汝曾作么?”他答道:“圣谛亦不为。”六祖再问他:“落何阶级?”他时大悟:“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这是禅宗一贯的教学方法,不是直接回答学人的疑问,而是启发诱导,让学者自己悟道,自己说出答案。行思初问如何修行,才能避免上下分别等二见(阶级),因为佛教是主张远离分别心的。六祖不答,反问你做过什么。佛教主张无心无为,若有造作,即是业行,要受轮回报应,因此行思回答圣谛(真谛,超世间的最高真理)也不求,也就是一切不为。六祖再问他落何阶级,行思终于恍然大悟,既然无心无为,当然无有阶级可落,不必硬性追求不落阶级。行思悟道之后不久,便返回故乡,在青原山静居寺修行弘法,直至去世。

行思后来又收了一个出色的弟子,即石头希迁(700—790)。希迁原为六祖最小的弟子,算是行思的小师弟。由于六祖入灭时希迁只有十四岁,因此还无法完全领略六祖的旨意,他在老师去世前问此后该怎么办,六祖让他“寻思去”,因此六祖去世之后,他便留在宝林山天天苦思冥想,以此“寻思”悟道,结果却一无所获。大师兄见他整天紧绉眉头,苦思不已,便告诉他老师的意思是说让他到庐陵青原山去寻找师兄行思,不是让他整天胡思乱想。希迁这才明白,赶紧去拜见行思,终于悟道得法。石头希迁一系后来流传甚久,下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青原一支主要靠石头一系承当。

当时王安石不过六七岁,还无法领略禅宗的奥妙,他是否游历过行思说法的青原山,静居寺静穆的气氛是否影响他幼小的心灵也不得而知,但他后来与云门宗关系密切,也许有幼年居住庐陵的渊源。

王益曾宦游四川,但具体时间难以确考。据《四川省名宦志》记载:“王益,荆公之父,祥符间,任新繁,修学校,礼师儒,与梅挚等唱和诗赋最多。”然而这一时间肯定是错的,因为王益祥符八年始中进士,时年二十二,而祥符一共只有九年,其判临江军时就已经到了天禧中,知新繁肯定在此后。

《铁围山丛谈》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从长安西去四川道上的梓橦有一个神祠,素称灵异,已然为官的士大夫路过这里,如果得风雨送行,必然位至宰相;欲考进士的举子路过,得风雨相送,必然得中状元,据说自古以来,历试不爽。有一个王提刑路过,正好赶上风雨大作,王提刑心中颇为自负,以为自己必然位至宰辅,结果直到身赴黄泉,也未能应验。是不是这一传说失灵了呢?其实不然,原来那天时年八九岁的王安石正随父西行入蜀,风雨所送者是王安石,而不是王提刑。

这个故事很有趣,其真伪不必深考,只是说明王安石八九岁时曾经随父入蜀。王安石八岁时为仁宗天圣六年(1028),表明王益宦蜀是在天圣年间而非祥符。王益在蜀,兴修学校,崇师敬儒,颇有政绩,又与名士梅挚相互唱和,吟诗作赋,文名甚盛。

王益在四川任知县的时间也不长,由于他政绩卓著,远近称颂,终于得到了提拔,被任命为殿中丞、韶州知府,时在天圣八年(1030),王安石刚好十岁。

韶州在宋朝属于广南路,说起这里,了解佛教的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因为这里便是六祖惠能大师弘法传道之地,是禅宗最重要的祖庭之一。

禅宗是中国佛教四大宗派之一,也是后来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派,源远流长,至今不衰。禅宗可谓佛祖的嫡传,其第一代祖师便是在释迦牟尼继任佛教领袖的大迦叶,其后又在印度传到二十八代。第二十八代祖师就是赫赫有名的菩提达摩,达摩祖师本在印度弘法,由于其师般若多罗悬记他于中土有缘,便于百岁之际又漂洋渡海,到达广州,此时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即刘宋王朝的末期。达摩后来北上,在嵩山、洛阳一带传法,在少林寺收下了弟子慧可,从此便产生了中国禅宗。达摩在印度为二十八祖,在中土则为第一代祖师,后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传到第六代便是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一带),生长在广东新州(今新县),虽然父亲早死,唯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无钱读书,却又天生慧根,一闻便悟。他在二十四岁时凭借一首偈语战胜了学问满腹的师兄神秀,独得五祖真传,带着作为传法信物的袈裟离开黄梅,不料却被贪图祖师之位的同门到处追踪,他只得隐姓埋名,背井离乡,于三十岁时到达韶州宝林山曹候溪隐居。后来又有人发现他的行踪,他只能又离开这里跑到怀州、惠州一带的山林里躲避,直到三十九岁时才重回宝林山,在此正式传法授禅,使中国禅宗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曹源一滴水,润泽天下人。后来“凡言禅者,皆本曹溪”,韶州对于禅宗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已经十岁的王安石开始懂事了。他少时便好读书,而且记忆力特别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他一方面醉心于韶州秀丽的自然风景,一方面又对这里的风俗人情发生了兴趣,更让他惊奇的则是当地浓厚的佛教传统。六祖惠能的真身为什么能够保存至今?为什么常人一死就会腐烂发臭,而六祖死后数百年仍然栩栩如生呢?这一问题,就连博学多识的父亲也无法给他一个圆满的答复。倒是母亲不以为然,道是这也没什么新鲜,道门中还有肉身成圣、尸解为仙的功夫,比佛教还要高明。

韶州的风俗也使少不更事的王安石颇感新奇。他虽然刚满十岁,可走过的地方已经不少,江西、京城、长安、四川、岭南,俨然是老江湖了。虽然北宋前期二程一类的道学家们还未得势,可长期的儒家思想统治的传统早就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定势,男女公然相互往来还是不多见的。王益便是一个比较正统的儒士,他对子女也严格贯输男女有别的理念。可是韶州的风俗不然,男男女女公然在路上亲热,当然他们并不是夫妻。

原来韶州一地汉人并不占多数,六祖本人虽然生长在南方,却是标准的北方血统,这里大多数人都是尚未完全开化的蛮夷,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生活习惯。就连六祖本人在最初拜见五祖时也被视为蛮夷,五祖问道你不过是一个獦獠,来求什么佛,六祖却反问五祖,我虽然是一个獦獠,身份与和尚有别,佛性有何差别。五祖见他利根如是,便答应收他为徒。当然五祖并不是瞧不起少数民族,而是故意设问,考试一下六祖的素质。六祖得法回到南方,大弘佛法,对南方的开化与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百越蛮貊之地,毒虫改性,瘴气为销,猜悍之风变,膻腥之食绝,移风易俗,功莫大焉。然而正道不久,邪执易生,欲乐天然,贞固待修,在六祖入灭数百年后,广南的风俗又恢复了原貌,甚至连佛教界都受了影响。

据庄绰《鸡肋编》记载,广南风俗,市井商贾,多以僧人充任,率多由此致富。这些僧人例有家室,因此当地的妇女多嫁给僧人,欲落发时定婚,既薙度时成礼。市中所制僧帽也非常奇特,只有一个圆圈,中无帽顶,原来这种僧帽只是簪花用的。一次一个富家嫁女,大会宾客,有一个北方人也在坐。等了许久,迎新的女婿始至,众人都喧呼“王郎到了,王郎到了”,北方人早已等得不耐烦,闻声赶紧起看新郎,一见却是一个僧人,因此大为震惊,为此赋诗一首:行尽人间四百州,只应此地最风流。夜中花烛开新燕,迎得王郎不裹头。当地贫家之女,年十四五便开始自营嫁装,办成后出嫁。女孩选择自己喜欢的男子,父母并不干预,也不用花费,因此皆大欢喜。

男女自由恋爱倒是好风俗,不过嫁给僧人就比较奇怪了。看来在佛教化世俗的同时,世俗也在极力化佛教,广南的佛教就已经被世俗同化利用了。事实上,这些经商致富、娶妻生子的和尚除了一个光头之外,已经没什么佛教味了。这一方面是民风使然,另一方面,宋朝的佛教政策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政府出卖度牒,和尚也自然职业化了,真正的出家人未必有钱买度牒,买度牒的人也未必是为了出家,而多是借出家人的身份免税罢了,这正是朝廷所允许的。

韶州为六祖说法之处,应当不会存在这种现象,但它亦处在广南路,其周边地区怕是仍有此类恶俗。以往的官员大多以为民风使然,不加干预,王益却觉得不可忍受,严令男女不得相戏于道路,有犯者严惩。王益所整治的是否包括僧人结婚等现象不得而知,既然连男女相戏都不允许,怕是更要禁绝此类恶俗了。王益的禁令并非为佛教而发,他只是从儒家和风化政治的角度出发,但在客观上也整肃了六祖道场的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恢复佛教尊严是有利的。不过王益连男女自由恋爱都禁止,将淳朴、自然的民风视为有伤风化,这反映了儒家的偏见和蛮横。

王益一家在韶州住了三年。这三年对于王安石的成长是相当重要的,他不仅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浑厚精深,还开始学习诗书,开始了他早期的文学创作。王安石在《与祖择之书》中称:“某生十二年而学。”这表明他在十二岁时就已经开始系统的学习了,他早年学习的内容大概主要是诗文,其文学才华既是天然的,又包含了后天艰苦的努力,《宋史》称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这种功夫不是常人所能有的。

王益在韶州移风易俗,政绩显著;王安石在此地勤习诗文,兼学佛书。韶州成了他们漂泊中的一个比较稳定的据点,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原因,王益一家可能还要在韶州住下去,王安石受到佛教的影响会更大。然而,他们不得不在明道二年(1033)返回故乡,因为王益的父亲去世了,按照规定,他必须离任回乡,守孝三年。

三、回归故里

父亲的去世让王益悲痛欲绝,他是一个孝子,往年任职时都带上父母,以便朝夕侍养,直到远赴四川时才将父母送归故里,因为那里路途太远,他不想让父母受颠泊之苦。王安石却没有太深的感觉,因为他已经好几年没见老人了。吴氏虽然也很悲痛,但她心中还隐着一分安慰,因为她可以乘机回娘家看看了。

虽说是老家,王安石却没什么印象,因为他几乎没回来过,出生、成长都在外地。临川三年,其实王安石大部分时间是在外祖母家度过的,这里风光秀丽,满目芳菲,碧波荡漾,青山妩媚,美好的自然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一时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气风发,任性纵志,在父亲没心思管他的情况下,他度过了一段自由、潇洒的时光。

王安石在《忆昨诗示诸外弟》一诗中记述了这段生活:

忆昨此地相逢时,春入穷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岭,踯躅万树红相围 。

幽花媚草错杂出,黄蜂白蝶参差飞。

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

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 …

十三岁的王安石已经进入一个心理上的反叛期。他不再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相反,他对这种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的严格依照儒家的规范行事的生活方式已然开始厌烦,对于父亲严格的管束更是反感,他渴望自由,厌倦贫穷,希望能够过上富足、自在、高人一等的生活。他一方面希望吟诗弄文、无拘无束,另一方面又希望籍此飞黄腾达,博得富贵荣华。孔孟在他心目中非但不是学习的榜样,反而成了讥笑的对象。

王安石的这一转变一方面符合身心发育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他外祖父家的环境有关。吴畋虽然只是一个处士,吴敏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僚,一门三进士,风光无限。吴家为王安石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样式,自信、富足、潇洒、现实,这种样式也许是更符合人性的。比照后日的王安石,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少年才子,一个追求美与自由、渴望富贵与腾达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然而,这里面也隐藏着内在的矛盾,他的文章诗赋是用于博取轩冕的,诗人的唯美自在与达官的追求富贵是难于统一的,现实容易走向庸俗,潇洒难以避免放纵,延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很可能会出现一个苏东坡式、甚至柳永一类的王安石,而不会有后来的圣贤王安石与改革家王安石。

究竟什么样的王安石更好,恐怕也很难做价值判断。假如只有诗人王安石,他对当时及历史的震撼就不会如此宏大,他既不会被比作孔子,也不会被骂成王莽。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不过这段王安石的“弯路”使人看到他性情的另一面,一个充满诗人情怀的王安石,一个倔强任性的王安石,一个具有反传统气质的王安石。

这段时间的王安石还有一个他自己不好意思道及的公开的秘密。儒家的传统里面是没有爱情这个字眼的,中国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特别羞于承认与爱人的感情,王安石也不能例外。在他陶醉于外祖父家“幽花媚草”之美的时候,在静观“黄蜂白蝶参差飞”的时候,他肯定还注意到了一个含苞待放的“解语花”—后来成为他的夫人的表妹吴氏。他与夫人一生感情甚笃,这段时间的朦胧的感觉肯定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回忆,成为二人琴瑟相谐的基石。

从十三岁到十六岁,王安石经过了一个短暂的“反叛期”。这一时期的开始与结束都与当时的制度有关,他父亲的三年守制期结束了,他也只好又回到了从前的日子,开始新一轮的背井离乡、天涯孤旅了。

四、初至江宁

景祐三年(1036),王益结束守制,进京述职。王安石怏怏不乐地离开了他离不开的乌石塘,随父远行。十六岁的王安石对于京城没有太多的好感,象他这种中下官吏的子弟在京城是没有地位的,但他此行也有一个巨大的收获,结识了终生的良友曾巩(1019—1083)。

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今江西省南丰县)人,与王安石算是同乡,但由于王安石很少在家,因此未能相识,二人相遇京城,一见如故。曾巩有《寄王介甫》一诗记述二人的初遇:

忆昨走京尘,衡门始相识。疏帘挂秋日,客庖留共食。纷纷说古今,洞不置藩域。有司甄栋榦,度量弃樗栎。振辔行尚早,分首学堧北。初冬憩海昏,夜坐探书策。始得读君文,大匠谢刀尺。周孔日已远,遗经窜墙壁。倡佯百怪起,冠裾稔回慝。君材信魁崛,议论恣排闢。如川流浑浑,东海为委积。如跻极高望,万物著春色。寥寥孟韩后,斯文大难得。嗟予见之晚,反覆不能释。胡然蕴环堵,不救谋者惑。… …

曾巩长王安石两岁,他既是一个出色的散文家、文学家,又是一个终身不改的纯粹儒士。二人于秋天在京城相识,一起吃饭,一起谈古论今,无所不言,毫不防备,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曾巩是来京城应试的,但他的文学才华不见赏拔,只能与王安石分手,落魄而归。其年冬天,他读到了王安石寄来的文章,大为称赏,以为其文汪洋恣肆,如临东海;春色满目,如跻泰岳。观其议论纵横,大匠难裁,孟(子)韩(愈)之后,唯此一人。曾巩并不是一个乱发议论的人,也不会盲目吹捧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对王安石的文章评价如此之高,表明其文学才华确实非同凡响。当然,曾巩也对王安石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期待,以为在距周公、孔子越来越远,百家竞起、大道凌迟之时,他不应该只是关注文章小道,而是应当兴遗经、振儒道,继孟韩之志,救斯世之弊。

这次与曾巩的会见也对王安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使他开始对自己锐意文章、轻蔑儒术的行为进行反思。次年春天,王益被任命为江宁通判,王安石又跟随父亲到建康赴任。

在长江中流的采石矶上,望着滔滔东去、奔腾不息的江水,他不禁想起了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又望着西下的落日,想到一天又这么过去了,光阴荏苒,人生无常,青春年华在一天天流逝,难道要如此虚度一生么?想想曾子固只比自己年长两岁,却早立大志,锐意进取,为国为家,勇挑重担,自己却只想着舞文弄墨、游戏人生,还象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这怎么能行呢?少年之时不努力,将来穷老之时怎么过呢?

从此之后,王安石就象变了一个人一样,一下子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参加那些无聊的婚丧庆吊之类的活动,而是天天在家闭门读书,足不出户,以至于屋里生了虫子。他读书也并不只是为了皓首穷经,而是为了经世致用,象契和后稷那样建立起不朽的功业,名垂史册。

成熟起来的王安石开始留意儒术,钻研学问,但并不想做一个不知变通的腐儒。他读书的范围极为宽广,除儒家经典著作外,“自诸子百家之书,及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当然佛教的经典也包括在内。

正当王安石孜孜好学之时,王家又大难临头,他的父亲、一家的顶梁柱王益去世了。王安石《忆昨诗》记载了他从临川到江宁的这段经历:

丙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并缁人衣。

明年亲从建康吏,四月挽船江上矶。

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

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

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

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昊天一朝畀以祸 ,先子泯没予谁依!

王益于宝元二年(1039)年突然去世对王安石一家无异是灭顶之灾。因为全家只靠王益的俸禄生活,不仅家里的主心骨忽然失去了,还一下断绝了经济来源。父亲的弃世使得王安石充分认识到了人生是苦,也迫使他更加发愤读书,以求早日得中高科,承担起一家的重担。

父亲去世之后,王安石和两个哥哥安仁、安道一起入学为诸生,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好友李通叔,还认识了慧礼等僧人。金陵为六朝古都,又是南唐的都城,名刹大寺极多,也有许多著名的高僧。在浓郁的佛教氛围中,王安石受到了不少的滋养,他知道人生无常,逝者莫追,父亲正是由于追念过世的祖父而哀毁骨立,才严重损害了自己的身体,以致于过早辞世的,他必须吸取这一教训。人生是苦,只能安然随顺,强求无益,因此他忍受了“三年厌食钟山薇”的贫苦生活,未让自己跨掉。

经过数年苦读,王安石学问大成,终于在二十二岁高中进士,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五、早年学术

综观王安石的早年生涯,虽然他生长在具有浓厚的佛教氛围的南方,幼年时期又随父游历禅宗圣地庐陵、韶州等地,长大之后又在佛教中心金陵度过五年时光,因此肯定会受到佛教的熏染,然而由于家庭出身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佛教在他心目中只有模糊的潜在的影子,他并非自幼好佛,也没有闲居隐逸的念头。他早年的学问与旨趣有两个中心,一是文学,二是儒学,这两方面都明显地受到他父亲王益的影响。

王益的文学成就如何兹不细论。王安石《先大夫述》称他十七岁时曾以文干著名文士和政治家张詠,张詠奇之,对其文章颇为称赏,甚至将他的字“损之”改为“舜良”,大有以之为弟子之意。王益二十二岁即中进士,当时以诗赋取士,少年高科也说明了其文才之高。王益在四川时多与梅挚相唱和,卒时有诗文百余篇,今虽不存,也可见其确有文学成就。

王安石天赋极佳,虽然未被视为仲永式的神童,却也非同凡响,又加上他天生勤奋,少年即好读书,因此在文学上很早就已经取得可观了成就。前述曾巩对他的文章的极力称赞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王安石早年的文学兹不多言,更重要的是他的倾心儒学。虽然他一度厌薄孔孟,专意诗文,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小插曲,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学,这方面同样主要是受王益的影响。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王益都是一个标准的儒者。他事君忠,虽然一生只为郡县微职,未能尽展其能,却并无怨言,而是踏踏实实地尽职尽责,所到皆治;事亲孝,奉养唯恐不尽,宦游常奉亲行,只有西川过远,法又不许携亲,他才送父母还乡,而在新繁时由于双亲不在,未尝剧饮,岁时思慕,以至悲泣痛哭,虽自奉甚薄,治酒食娱亲却毫不吝啬;待子慈,虽然家口众多,负担沉重,却未尝迁怒子女,儿女有过,亦从容劝谕,未曾怒笞。他自奉如啬,待友极厚,常倾囊相授,一无所吝。他为官清正,不媚上,不欺下,上司不法,辄据理争;豪强不驯,每予严惩,对于普通百姓则未肯轻罚。值得注意的是王益的平民立场,他所到之处,都是百姓称颂,豪吏嫌恨,任建安主薄时,人不及时纳税,他先杖孔目吏,判临江军时,豪吏大姓竟然相与出钱求转运使将他调离。这种平民立场后来为王安石所继承。

王益以儒家道德规范理政,变韶州夷人之俗,令男女有别,不乱伦常。他还不喜怪、力、乱、神,韶州下属的翁源县有虎伤人,他下令捕之,民间传言五虎自毙,县令将此五虎之头献上,并为文称颂,他知道这是下面附会,赶紧让县令带着虎头颂文回去。王益还表现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任韶州时,蜀地有五百军兵在此屯田,逾期不见有人前来替代,于是心生怨怒,准备造反,由于韶州只是一个小州,无兵可御,佐吏们都吓坏了,他却不为之动,下令将为首五人收捕,即日判决流放外地,并且将他们当日护送出界,这时佐吏们又说应当将五人下狱,判得太轻了,后来听说如果将五人下狱,屯兵将要劫狱叛乱,众人才愈加佩服。

王益成为王安石最初的榜样,对他的学术和政治立场具有终身的影响。王安石以契与后稷为目标,其实也是以父亲为目标。他后来不论是在地方任职还是在朝为相,其施政都可以看到王益规划的痕迹。

除了受到父亲的深刻影响之外,王安石在早期倾向儒学无异还受到曾巩的启发,在金陵求学时又经常与朋友李通叔切磋,可以说,曾巩与李通叔,是王安石早年最重要的两个朋友。

李通叔,字不疑,闽人,举进士不第,二十八岁还乡,道于建溪,溺水而亡。王安石《李通叔哀词并序》记载了二人最初的交往:

初,予既孤,寄金陵家焉。从二兄入学为诸生,常感古人汲汲于友,以相镌切,以入于道德。予材性生古人下,学又不能力,又不得友以相镌切以入于道德,予其或者归为涂之人而已邪?为此忧惧。既而遇通叔于诸生间,望其容,而色睟然类君子,即而与之言,皆君子之言也。其容色在目,其言在耳,则予放心不求而归,邪气不伐而自遁去。求其所为文,则一本于古,华虚荡肆之学,盖未尝接于其心,诚有以开予者。予得而友之,忧惧释然,作《太阿》诗贻之,道气类之而同合也。通叔亦作《双松》诗,道气类之,同而期之久也,以为报。自予之得通叔,然后知圣人户庭可策而入也。是不唯喻于其言而已,盖观其行而得焉为多。… …

王安石认为能够入于道德,一是靠自身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努力,二是靠朋友的切磋砥砺。李通叔容也君子,言也君子,行也君子,与己道气相同,故能开己浑朦,相与入于道德之域,践于圣人之庭。王安石还称李通叔为文一本于古,绝华虚荡肆之学,可见其道其文,一以贯之,都是追慕上古、不务骈丽的。从王安石的叙述来看,李通叔确实卓尔不群,惜其不寿。

金陵求学期间,王安石还受到其长兄安仁常甫的影响。安仁七岁好学,不苛言笑,学完行高,孝友最隆,对王安石照顾有加。

此等数人对于王安石早年的学问志业是影响最大的,其他则未有以闻。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有“荆公见濂溪”一条:

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荆公恚曰:“吾独不可自求之六经乎!”乃不复见。

这一故事实是杜撰,清人蔡上襄辩之已详。周敦颐生于天禧元年(1017),长王安石四岁,十五岁以前他一起在道州营道县,十五岁时因父卒,随母入京师投舅氏,景祐四年(1037)二十一岁时母卒,归葬润州,康定元年(1040)二十四岁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始入江西。周敦颐十五岁入京时王安石十一岁,远在韶州,其二十一岁在润州时王安石十七岁,人在金陵。如果二人相见,就只能是景祐三年(1036),当时王安石十六岁,随父入京,周濂溪二十岁,寓居舅家。然而虽然周濂溪闻道甚早,二十岁时亦未必有何异学能令王安石三顾茅庐,王安石唯言与在京城与曾巩结交,终生无一语道及濂溪,可见必无此事。至于罗氏更发议论,道是濂溪以为王安石过于自负,唯欲去其骄气,不意其不复回转,又怪濂溪三辞过甚,再而可矣,事不必三,若令荆公得从濂溪,“沐浴于光风霁月之中”,可消其偏蔽,必无后日新法之行云云,直若梦呓。濂溪何人,能令荆公如此眷顾?欧阳文公当世大贤,曾子固介甫至交,文公览其文,欲得一见,子固亲书邀约,竟不一至。既云荆公不可一世之士,安能三次怀刺见一无名之周子乎!何况正如蔡氏所言,十六岁的王安石并非名满天下,何以濂溪未见其人,便知其“自信太笃,自处太高”呢?难道濂溪先生是用先天妙术推算出来的吗?果若如此,吾辈怕是要张口结舌、噤不敢言了。

不知何故,后世的道学家一方面鄙夷荆公之学,一方面又偏偏言其学源于濂溪。林駧更是捏造了王安石与程颢同学于濂溪的的谣言,根本不管此事与史实的水火不容。道学家还嫌不足,又道王安石三十九岁提点江东刑狱时,周茂叔遇之,与语连日夜,王安石退而精思,至忘饮食。看来王安石非得按道学家的意思跟周敦颐学不可,而他们又自相矛盾,一方面说王安石的学说不行,一方面又说得之于他们尊崇的濂溪,看来其目的只是一味贬低王学,言其来自濂溪,是说王安石没有独创新学的能力,言其学说乖违,是说新学本不足立,而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么说是自相矛盾的。

罗大经之说虽妄,但也道出一分事实,即王安石是强调独立思考、“自求之于六经”的,以古为师,以经为师,并不确然出自某人门下。这也表现了他坚强的个性和无比的自信。

王安石与佛禅

徐文明 著

第一章 玉出昆岗丽生金  谪向人间历苦辛

一、谪仙降临

宋真宗赵恒天禧五年(1021)十一月十二日,在江南西路临江府,一声惊蛰般的啼哭震碎了人们的焦灼与担心,一个新的生命顺利诞生了,时任临江军判官的临川人王益的续房吴氏生了一个宝贝儿子,他就是后来名满天下、震憾千古的王安石。后人将王安石出生之地号为“维崧堂”。

王家在临川算不上什么世家大族,直到真宗咸平三年(1000),王安石的叔祖王贯之才于陈尧咨榜中进士,又过了十五年,大中祥符八年(1015)王安石之父王益又于蔡齐榜中进士。据王安石自述,他的父辈还有数人在曾在南唐为官,然而可能官职不高,故未能留名史册。王贯之官至尚书主客郎中,是王家最早腾达的人。

王安石的祖父名王用之,为卫尉寺丞,祖母谢氏,色和容谨,行俭而勤,为妇顺,为母慈,相夫教子,颇见其效,因使上下和睦,内外相饬,妇德之彰,可歌可诗。谢氏受舅、夫之荣,享子孙之禄,后寿至九十而终,是王家寿命最长者。

王益进士出身,历任州县,虽未显拔,在当时也算是有地位的人,后世有人将王安石的成分定为中小地主,不能说毫无道理,然而事实上王家在临川却是“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以此标准,倒应该划入贫雇房,算是比较彻底的无产阶级。由于家无田产,王益外出做官,只能是携家带口,东奔西走,一家老小全靠他一个人的俸禄生活,按照时下的说法,算是标准的工薪族,而且夫妻双方还有一人下岗。当然,如果王益脑子“灵活”一点,家里是不应该受穷的,谁见现在正处级以上的领导家为衣食犯愁了?此公却偏偏是个死脑筋,算得上是古代的“孔繁森”,堪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一毫不贪,当时官吏的俸禄微薄,王家人多口众,生活当然算不上富裕。

王安石的母亲吴氏为抚州金溪人,其家在临川三十里外的乌石冈,所居之处又有柘冈。其父吴畋,一生未仕,母黄氏,寡言笑,喜书史,事舅姑,抚子女,穆宗族,又擅长阴阳数术之学,堪为有见识、有学问、有修养的乡间妇人。伯父吴敏,以淳化三年(992)成进士,其后二子芮、蒙亦登高科。吴家在金溪堪称望族,家大业大,文章之华,道德之光,莫此为盛。后来王安石又娶了吴敏的孙女,两家算是亲上加亲,世谊深厚。

吴氏好学强记,天性慈让,安贫乐道,乐天知命,待人至厚,自奉甚薄。她是王益的续弦,前房遗有二子,安仁、安道,她对两个长子之爱超过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以至后来子孙长大,根本不知道她是后母。虽然家中不富,她却对前来投奔自己的穷亲贫友解衣推食,毫不吝惜,虽然因此弄得自家衣食不继,仍然毫无怨色。

吴氏的母亲黄氏喜阴阳数术,她从小耳濡目染,对其中的奥妙倒也并不陌生。一举生男,对一个女人来说算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好事,她有一种本能的预感,此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从孩子的相貌生辰来看也是如此。也许是出于母亲的偏爱,她觉得这个孩子很可能来历不凡,但到底来自何处,她也算不清楚,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她知道丈夫是一个正统的儒者,根本不相信这一套,因此未曾向他说起。

王益壮年丧妻,二子孤弱,自觉十分不幸,然新妇少艾温婉,又来自远近知名的金溪吴家,使他淡化了心中的伤痛,如今又有一子,不由意下大慰。仕途艰难,他知道自己这样在朝中无人撑腰的书生无论多么有才华,也不会出人头地。他也无意飞黄腾达,只想造福一方,抑豪强,扶贫弱,让这个社会稍微公平一点,此外略尽人子、人父之责,照顾好一家老小就可以了。

对于这个儿子,他还是满怀期望的。南人由于归化较晚,在大宋朝是没什么地位的,据说太祖还在宫中立了一方“南人不得为相”的石碑,此事虽真假难辨,但太祖对南人有疑忌还是真的,南人转事大宋的陶穀、徐铉颇受猜忌乃至凌辱也是公开的秘密。象王益这样家中有人曾在南唐为官的人是很难上升到高层的。但时代在变,天下一统已经几十年了,南人的地位也在一步步提高,等儿子长大的时候,也许能够凭自己的才华宣力朝廷,获得父祖不可能获得的荣耀。

王家客居外乡,王益又疾恶如仇,当地的豪强大族都恨之入骨,早就想把他赶走,因此除了一些同僚下人外,前来相贺的人并不多。令门下惊奇的是,老爷淳然儒士,不交僧道,却有一个道士前来祝贺。这位道士不是别人,正是与王安石的一生都有关联的李士宁。

李士宁出处不明,有人说他早就二三百岁了,人问年寿,他总是笑而不言,其道术神通,确有过人之处。由于黄氏同样精于道术,故李士宁与吴家素有往来,经常出入吴家,人不为怪。吴氏自小就认识李士宁,目睹其异,听说他来造访,不由喜出望外,心道这回可以解除疑团了。王益虽然不大乐意,但李士宁毕竟是吴家的旧交,算是他的长辈,也不愿违背刚刚为自己生子的少妻的心愿,就依夫人之意,将其请入内室,让他看一看这个小儿子是何来历,命相如何,看他说些什么,就当听一次故事。

王氏夫妇都期待地望着李士宁,李士宁却沉吟不语。王益虽然不信,却不能不关心儿子未来的命运,见李士宁不说话,不由心中一紧,不知是儿子命运不佳还是老道士现编故事。吴氏更是着急,虽然产后虚弱,对儿子命运的关注却让她精神顿起,催促李士宁赶紧说话。

李士宁说出一番话,惊得不信鬼神的王益也都目瞪口呆。原来王家麟儿果非凡胎,竟是天上的狐仙降世。王益摇头不肯相信,吴氏却信之不疑,更道生产之日,仿佛看到一只獾儿掠过窗前,大概就是神狐的影子,叫作狐儿不好听,干脆孩子的小名就叫“獾儿”得了,叫一个贱名也好养活(据郑景望《蒙斋笔谈》,荆公初生,家人见有獾入其产室,故小字獾郎)。

以上一段是根据前人的记载敷演出来的一个故事,不必深信。将王安石说成天上的野狐,见于蔡京之子蔡絛所著的《铁围山丛谈》,蔡絛称他先闻之于当时著名的道士、号称“小王先生”的王仔昔,他本不肯相信,后又从他父亲蔡京那里得到了证实,道是此说亦出于李士宁。此事真假不必深究,但也表明后人对王安石的爱戴。人们总习惯将人间的杰出人物说成天外来客,以证明其来历不凡,成功有本。蔡氏将王安石说成天上神狐,一是为了借神化王安石来抬高自己,由于王安石的女婿蔡卞是蔡京的亲弟弟,是故蔡氏总是以王安石事业精神的传人自居;二是为了说明王安石貌丑心灵的来由,蔡絛由此大发了一番感慨,道是王安石禽兽其形,圣贤其中,比那些人面兽心、外表漂亮而内里肮脏的人强多了;三是为了说明王安石这样的大圣贤为何无后,按照王仔昔的解释,天上的神狐是不应该在人间有后代的。

这些解释当然都是十分荒唐的。王安石的功业经历主要取决于他后天的努力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他的前身是神是兽没什么关系。然而由于他的具有神秘主义传统的外家血统,他一生又与李士宁等道士关系密切,后人为他编排一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也是不足为奇的。

前身及天神的成分不足为贵,但现实的出身还是非常重要的。王安石出身于一个正直、善良、好学、重视修养的家庭,对他后来的品格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他出身于无田无产的中下官僚之家,少历贫苦,不仅使他一生节俭,还决定了他永远的平民立场。更由于此,他知道生计艰难,只有让人民富裕起来才是治国的第一目标,利本身就是义,与那些世家大族出身、不知民间疾苦、只知道空谈仁义道德的达官贵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安石父为孔孟之徒,母为道教术士,似乎和佛教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王安石是一个南人,他所在的江西本是禅宗马祖一系的大本营,南方一直都有崇奉佛教的传统,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可以为证,而五代时期的南唐更是以崇佛著称。王安石自言他的父辈曾有人在南朝为官,无论是家族还是环境,都不容他对佛教一无所知。幼年的王安石,在南方浓厚的佛教氛围中渐渐成长起来,他那幼小的心灵已然悄悄受到佛法的浸润和滋养。

二、少年漂泊

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初任建安主簿,后判临江军,出领新淦县,知庐陵县,又移知四川新繁县,所至皆有政声。王安石这段时间一直随父迁行,四处漂泊,萍踪不定。

庐陵(今江西吉安市)是青原行思的故乡,也是他传道说法乃至入灭之地,因此这里就成为禅宗的一个重要道场。青原行思是六祖惠能(638—713)的大弟子之一,俗姓刘,据说他最初参拜六祖时便问道:“当何所务,则不落阶级?”六祖反问他:“汝曾作么?”他答道:“圣谛亦不为。”六祖再问他:“落何阶级?”他时大悟:“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这是禅宗一贯的教学方法,不是直接回答学人的疑问,而是启发诱导,让学者自己悟道,自己说出答案。行思初问如何修行,才能避免上下分别等二见(阶级),因为佛教是主张远离分别心的。六祖不答,反问你做过什么。佛教主张无心无为,若有造作,即是业行,要受轮回报应,因此行思回答圣谛(真谛,超世间的最高真理)也不求,也就是一切不为。六祖再问他落何阶级,行思终于恍然大悟,既然无心无为,当然无有阶级可落,不必硬性追求不落阶级。行思悟道之后不久,便返回故乡,在青原山静居寺修行弘法,直至去世。

行思后来又收了一个出色的弟子,即石头希迁(700—790)。希迁原为六祖最小的弟子,算是行思的小师弟。由于六祖入灭时希迁只有十四岁,因此还无法完全领略六祖的旨意,他在老师去世前问此后该怎么办,六祖让他“寻思去”,因此六祖去世之后,他便留在宝林山天天苦思冥想,以此“寻思”悟道,结果却一无所获。大师兄见他整天紧绉眉头,苦思不已,便告诉他老师的意思是说让他到庐陵青原山去寻找师兄行思,不是让他整天胡思乱想。希迁这才明白,赶紧去拜见行思,终于悟道得法。石头希迁一系后来流传甚久,下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青原一支主要靠石头一系承当。

当时王安石不过六七岁,还无法领略禅宗的奥妙,他是否游历过行思说法的青原山,静居寺静穆的气氛是否影响他幼小的心灵也不得而知,但他后来与云门宗关系密切,也许有幼年居住庐陵的渊源。

王益曾宦游四川,但具体时间难以确考。据《四川省名宦志》记载:“王益,荆公之父,祥符间,任新繁,修学校,礼师儒,与梅挚等唱和诗赋最多。”然而这一时间肯定是错的,因为王益祥符八年始中进士,时年二十二,而祥符一共只有九年,其判临江军时就已经到了天禧中,知新繁肯定在此后。

《铁围山丛谈》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从长安西去四川道上的梓橦有一个神祠,素称灵异,已然为官的士大夫路过这里,如果得风雨送行,必然位至宰相;欲考进士的举子路过,得风雨相送,必然得中状元,据说自古以来,历试不爽。有一个王提刑路过,正好赶上风雨大作,王提刑心中颇为自负,以为自己必然位至宰辅,结果直到身赴黄泉,也未能应验。是不是这一传说失灵了呢?其实不然,原来那天时年八九岁的王安石正随父西行入蜀,风雨所送者是王安石,而不是王提刑。

这个故事很有趣,其真伪不必深考,只是说明王安石八九岁时曾经随父入蜀。王安石八岁时为仁宗天圣六年(1028),表明王益宦蜀是在天圣年间而非祥符。王益在蜀,兴修学校,崇师敬儒,颇有政绩,又与名士梅挚相互唱和,吟诗作赋,文名甚盛。

王益在四川任知县的时间也不长,由于他政绩卓著,远近称颂,终于得到了提拔,被任命为殿中丞、韶州知府,时在天圣八年(1030),王安石刚好十岁。

韶州在宋朝属于广南路,说起这里,了解佛教的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因为这里便是六祖惠能大师弘法传道之地,是禅宗最重要的祖庭之一。

禅宗是中国佛教四大宗派之一,也是后来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派,源远流长,至今不衰。禅宗可谓佛祖的嫡传,其第一代祖师便是在释迦牟尼继任佛教领袖的大迦叶,其后又在印度传到二十八代。第二十八代祖师就是赫赫有名的菩提达摩,达摩祖师本在印度弘法,由于其师般若多罗悬记他于中土有缘,便于百岁之际又漂洋渡海,到达广州,此时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即刘宋王朝的末期。达摩后来北上,在嵩山、洛阳一带传法,在少林寺收下了弟子慧可,从此便产生了中国禅宗。达摩在印度为二十八祖,在中土则为第一代祖师,后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传到第六代便是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一带),生长在广东新州(今新县),虽然父亲早死,唯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无钱读书,却又天生慧根,一闻便悟。他在二十四岁时凭借一首偈语战胜了学问满腹的师兄神秀,独得五祖真传,带着作为传法信物的袈裟离开黄梅,不料却被贪图祖师之位的同门到处追踪,他只得隐姓埋名,背井离乡,于三十岁时到达韶州宝林山曹候溪隐居。后来又有人发现他的行踪,他只能又离开这里跑到怀州、惠州一带的山林里躲避,直到三十九岁时才重回宝林山,在此正式传法授禅,使中国禅宗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曹源一滴水,润泽天下人。后来“凡言禅者,皆本曹溪”,韶州对于禅宗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已经十岁的王安石开始懂事了。他少时便好读书,而且记忆力特别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他一方面醉心于韶州秀丽的自然风景,一方面又对这里的风俗人情发生了兴趣,更让他惊奇的则是当地浓厚的佛教传统。六祖惠能的真身为什么能够保存至今?为什么常人一死就会腐烂发臭,而六祖死后数百年仍然栩栩如生呢?这一问题,就连博学多识的父亲也无法给他一个圆满的答复。倒是母亲不以为然,道是这也没什么新鲜,道门中还有肉身成圣、尸解为仙的功夫,比佛教还要高明。

韶州的风俗也使少不更事的王安石颇感新奇。他虽然刚满十岁,可走过的地方已经不少,江西、京城、长安、四川、岭南,俨然是老江湖了。虽然北宋前期二程一类的道学家们还未得势,可长期的儒家思想统治的传统早就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定势,男女公然相互往来还是不多见的。王益便是一个比较正统的儒士,他对子女也严格贯输男女有别的理念。可是韶州的风俗不然,男男女女公然在路上亲热,当然他们并不是夫妻。

原来韶州一地汉人并不占多数,六祖本人虽然生长在南方,却是标准的北方血统,这里大多数人都是尚未完全开化的蛮夷,还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生活习惯。就连六祖本人在最初拜见五祖时也被视为蛮夷,五祖问道你不过是一个獦獠,来求什么佛,六祖却反问五祖,我虽然是一个獦獠,身份与和尚有别,佛性有何差别。五祖见他利根如是,便答应收他为徒。当然五祖并不是瞧不起少数民族,而是故意设问,考试一下六祖的素质。六祖得法回到南方,大弘佛法,对南方的开化与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百越蛮貊之地,毒虫改性,瘴气为销,猜悍之风变,膻腥之食绝,移风易俗,功莫大焉。然而正道不久,邪执易生,欲乐天然,贞固待修,在六祖入灭数百年后,广南的风俗又恢复了原貌,甚至连佛教界都受了影响。

据庄绰《鸡肋编》记载,广南风俗,市井商贾,多以僧人充任,率多由此致富。这些僧人例有家室,因此当地的妇女多嫁给僧人,欲落发时定婚,既薙度时成礼。市中所制僧帽也非常奇特,只有一个圆圈,中无帽顶,原来这种僧帽只是簪花用的。一次一个富家嫁女,大会宾客,有一个北方人也在坐。等了许久,迎新的女婿始至,众人都喧呼“王郎到了,王郎到了”,北方人早已等得不耐烦,闻声赶紧起看新郎,一见却是一个僧人,因此大为震惊,为此赋诗一首:行尽人间四百州,只应此地最风流。夜中花烛开新燕,迎得王郎不裹头。当地贫家之女,年十四五便开始自营嫁装,办成后出嫁。女孩选择自己喜欢的男子,父母并不干预,也不用花费,因此皆大欢喜。

男女自由恋爱倒是好风俗,不过嫁给僧人就比较奇怪了。看来在佛教化世俗的同时,世俗也在极力化佛教,广南的佛教就已经被世俗同化利用了。事实上,这些经商致富、娶妻生子的和尚除了一个光头之外,已经没什么佛教味了。这一方面是民风使然,另一方面,宋朝的佛教政策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政府出卖度牒,和尚也自然职业化了,真正的出家人未必有钱买度牒,买度牒的人也未必是为了出家,而多是借出家人的身份免税罢了,这正是朝廷所允许的。

韶州为六祖说法之处,应当不会存在这种现象,但它亦处在广南路,其周边地区怕是仍有此类恶俗。以往的官员大多以为民风使然,不加干预,王益却觉得不可忍受,严令男女不得相戏于道路,有犯者严惩。王益所整治的是否包括僧人结婚等现象不得而知,既然连男女相戏都不允许,怕是更要禁绝此类恶俗了。王益的禁令并非为佛教而发,他只是从儒家和风化政治的角度出发,但在客观上也整肃了六祖道场的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恢复佛教尊严是有利的。不过王益连男女自由恋爱都禁止,将淳朴、自然的民风视为有伤风化,这反映了儒家的偏见和蛮横。

王益一家在韶州住了三年。这三年对于王安石的成长是相当重要的,他不仅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浑厚精深,还开始学习诗书,开始了他早期的文学创作。王安石在《与祖择之书》中称:“某生十二年而学。”这表明他在十二岁时就已经开始系统的学习了,他早年学习的内容大概主要是诗文,其文学才华既是天然的,又包含了后天艰苦的努力,《宋史》称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这种功夫不是常人所能有的。

王益在韶州移风易俗,政绩显著;王安石在此地勤习诗文,兼学佛书。韶州成了他们漂泊中的一个比较稳定的据点,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原因,王益一家可能还要在韶州住下去,王安石受到佛教的影响会更大。然而,他们不得不在明道二年(1033)返回故乡,因为王益的父亲去世了,按照规定,他必须离任回乡,守孝三年。

三、回归故里

父亲的去世让王益悲痛欲绝,他是一个孝子,往年任职时都带上父母,以便朝夕侍养,直到远赴四川时才将父母送归故里,因为那里路途太远,他不想让父母受颠泊之苦。王安石却没有太深的感觉,因为他已经好几年没见老人了。吴氏虽然也很悲痛,但她心中还隐着一分安慰,因为她可以乘机回娘家看看了。

虽说是老家,王安石却没什么印象,因为他几乎没回来过,出生、成长都在外地。临川三年,其实王安石大部分时间是在外祖母家度过的,这里风光秀丽,满目芳菲,碧波荡漾,青山妩媚,美好的自然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一时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气风发,任性纵志,在父亲没心思管他的情况下,他度过了一段自由、潇洒的时光。

王安石在《忆昨诗示诸外弟》一诗中记述了这段生活:

忆昨此地相逢时,春入穷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岭,踯躅万树红相围 。

幽花媚草错杂出,黄蜂白蝶参差飞。

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

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 …

十三岁的王安石已经进入一个心理上的反叛期。他不再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相反,他对这种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的严格依照儒家的规范行事的生活方式已然开始厌烦,对于父亲严格的管束更是反感,他渴望自由,厌倦贫穷,希望能够过上富足、自在、高人一等的生活。他一方面希望吟诗弄文、无拘无束,另一方面又希望籍此飞黄腾达,博得富贵荣华。孔孟在他心目中非但不是学习的榜样,反而成了讥笑的对象。

王安石的这一转变一方面符合身心发育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他外祖父家的环境有关。吴畋虽然只是一个处士,吴敏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僚,一门三进士,风光无限。吴家为王安石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样式,自信、富足、潇洒、现实,这种样式也许是更符合人性的。比照后日的王安石,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少年才子,一个追求美与自由、渴望富贵与腾达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然而,这里面也隐藏着内在的矛盾,他的文章诗赋是用于博取轩冕的,诗人的唯美自在与达官的追求富贵是难于统一的,现实容易走向庸俗,潇洒难以避免放纵,延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很可能会出现一个苏东坡式、甚至柳永一类的王安石,而不会有后来的圣贤王安石与改革家王安石。

究竟什么样的王安石更好,恐怕也很难做价值判断。假如只有诗人王安石,他对当时及历史的震撼就不会如此宏大,他既不会被比作孔子,也不会被骂成王莽。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不过这段王安石的“弯路”使人看到他性情的另一面,一个充满诗人情怀的王安石,一个倔强任性的王安石,一个具有反传统气质的王安石。

这段时间的王安石还有一个他自己不好意思道及的公开的秘密。儒家的传统里面是没有爱情这个字眼的,中国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特别羞于承认与爱人的感情,王安石也不能例外。在他陶醉于外祖父家“幽花媚草”之美的时候,在静观“黄蜂白蝶参差飞”的时候,他肯定还注意到了一个含苞待放的“解语花”—后来成为他的夫人的表妹吴氏。他与夫人一生感情甚笃,这段时间的朦胧的感觉肯定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回忆,成为二人琴瑟相谐的基石。

从十三岁到十六岁,王安石经过了一个短暂的“反叛期”。这一时期的开始与结束都与当时的制度有关,他父亲的三年守制期结束了,他也只好又回到了从前的日子,开始新一轮的背井离乡、天涯孤旅了。

四、初至江宁

景祐三年(1036),王益结束守制,进京述职。王安石怏怏不乐地离开了他离不开的乌石塘,随父远行。十六岁的王安石对于京城没有太多的好感,象他这种中下官吏的子弟在京城是没有地位的,但他此行也有一个巨大的收获,结识了终生的良友曾巩(1019—1083)。

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今江西省南丰县)人,与王安石算是同乡,但由于王安石很少在家,因此未能相识,二人相遇京城,一见如故。曾巩有《寄王介甫》一诗记述二人的初遇:

忆昨走京尘,衡门始相识。疏帘挂秋日,客庖留共食。纷纷说古今,洞不置藩域。有司甄栋榦,度量弃樗栎。振辔行尚早,分首学堧北。初冬憩海昏,夜坐探书策。始得读君文,大匠谢刀尺。周孔日已远,遗经窜墙壁。倡佯百怪起,冠裾稔回慝。君材信魁崛,议论恣排闢。如川流浑浑,东海为委积。如跻极高望,万物著春色。寥寥孟韩后,斯文大难得。嗟予见之晚,反覆不能释。胡然蕴环堵,不救谋者惑。… …

曾巩长王安石两岁,他既是一个出色的散文家、文学家,又是一个终身不改的纯粹儒士。二人于秋天在京城相识,一起吃饭,一起谈古论今,无所不言,毫不防备,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曾巩是来京城应试的,但他的文学才华不见赏拔,只能与王安石分手,落魄而归。其年冬天,他读到了王安石寄来的文章,大为称赏,以为其文汪洋恣肆,如临东海;春色满目,如跻泰岳。观其议论纵横,大匠难裁,孟(子)韩(愈)之后,唯此一人。曾巩并不是一个乱发议论的人,也不会盲目吹捧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对王安石的文章评价如此之高,表明其文学才华确实非同凡响。当然,曾巩也对王安石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期待,以为在距周公、孔子越来越远,百家竞起、大道凌迟之时,他不应该只是关注文章小道,而是应当兴遗经、振儒道,继孟韩之志,救斯世之弊。

这次与曾巩的会见也对王安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使他开始对自己锐意文章、轻蔑儒术的行为进行反思。次年春天,王益被任命为江宁通判,王安石又跟随父亲到建康赴任。

在长江中流的采石矶上,望着滔滔东去、奔腾不息的江水,他不禁想起了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又望着西下的落日,想到一天又这么过去了,光阴荏苒,人生无常,青春年华在一天天流逝,难道要如此虚度一生么?想想曾子固只比自己年长两岁,却早立大志,锐意进取,为国为家,勇挑重担,自己却只想着舞文弄墨、游戏人生,还象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这怎么能行呢?少年之时不努力,将来穷老之时怎么过呢?

从此之后,王安石就象变了一个人一样,一下子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参加那些无聊的婚丧庆吊之类的活动,而是天天在家闭门读书,足不出户,以至于屋里生了虫子。他读书也并不只是为了皓首穷经,而是为了经世致用,象契和后稷那样建立起不朽的功业,名垂史册。

成熟起来的王安石开始留意儒术,钻研学问,但并不想做一个不知变通的腐儒。他读书的范围极为宽广,除儒家经典著作外,“自诸子百家之书,及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当然佛教的经典也包括在内。

正当王安石孜孜好学之时,王家又大难临头,他的父亲、一家的顶梁柱王益去世了。王安石《忆昨诗》记载了他从临川到江宁的这段经历:

丙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并缁人衣。

明年亲从建康吏,四月挽船江上矶。

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

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

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

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昊天一朝畀以祸 ,先子泯没予谁依!

王益于宝元二年(1039)年突然去世对王安石一家无异是灭顶之灾。因为全家只靠王益的俸禄生活,不仅家里的主心骨忽然失去了,还一下断绝了经济来源。父亲的弃世使得王安石充分认识到了人生是苦,也迫使他更加发愤读书,以求早日得中高科,承担起一家的重担。

父亲去世之后,王安石和两个哥哥安仁、安道一起入学为诸生,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好友李通叔,还认识了慧礼等僧人。金陵为六朝古都,又是南唐的都城,名刹大寺极多,也有许多著名的高僧。在浓郁的佛教氛围中,王安石受到了不少的滋养,他知道人生无常,逝者莫追,父亲正是由于追念过世的祖父而哀毁骨立,才严重损害了自己的身体,以致于过早辞世的,他必须吸取这一教训。人生是苦,只能安然随顺,强求无益,因此他忍受了“三年厌食钟山薇”的贫苦生活,未让自己跨掉。

经过数年苦读,王安石学问大成,终于在二十二岁高中进士,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五、早年学术

综观王安石的早年生涯,虽然他生长在具有浓厚的佛教氛围的南方,幼年时期又随父游历禅宗圣地庐陵、韶州等地,长大之后又在佛教中心金陵度过五年时光,因此肯定会受到佛教的熏染,然而由于家庭出身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佛教在他心目中只有模糊的潜在的影子,他并非自幼好佛,也没有闲居隐逸的念头。他早年的学问与旨趣有两个中心,一是文学,二是儒学,这两方面都明显地受到他父亲王益的影响。

王益的文学成就如何兹不细论。王安石《先大夫述》称他十七岁时曾以文干著名文士和政治家张詠,张詠奇之,对其文章颇为称赏,甚至将他的字“损之”改为“舜良”,大有以之为弟子之意。王益二十二岁即中进士,当时以诗赋取士,少年高科也说明了其文才之高。王益在四川时多与梅挚相唱和,卒时有诗文百余篇,今虽不存,也可见其确有文学成就。

王安石天赋极佳,虽然未被视为仲永式的神童,却也非同凡响,又加上他天生勤奋,少年即好读书,因此在文学上很早就已经取得可观了成就。前述曾巩对他的文章的极力称赞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王安石早年的文学兹不多言,更重要的是他的倾心儒学。虽然他一度厌薄孔孟,专意诗文,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小插曲,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学,这方面同样主要是受王益的影响。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王益都是一个标准的儒者。他事君忠,虽然一生只为郡县微职,未能尽展其能,却并无怨言,而是踏踏实实地尽职尽责,所到皆治;事亲孝,奉养唯恐不尽,宦游常奉亲行,只有西川过远,法又不许携亲,他才送父母还乡,而在新繁时由于双亲不在,未尝剧饮,岁时思慕,以至悲泣痛哭,虽自奉甚薄,治酒食娱亲却毫不吝啬;待子慈,虽然家口众多,负担沉重,却未尝迁怒子女,儿女有过,亦从容劝谕,未曾怒笞。他自奉如啬,待友极厚,常倾囊相授,一无所吝。他为官清正,不媚上,不欺下,上司不法,辄据理争;豪强不驯,每予严惩,对于普通百姓则未肯轻罚。值得注意的是王益的平民立场,他所到之处,都是百姓称颂,豪吏嫌恨,任建安主薄时,人不及时纳税,他先杖孔目吏,判临江军时,豪吏大姓竟然相与出钱求转运使将他调离。这种平民立场后来为王安石所继承。

王益以儒家道德规范理政,变韶州夷人之俗,令男女有别,不乱伦常。他还不喜怪、力、乱、神,韶州下属的翁源县有虎伤人,他下令捕之,民间传言五虎自毙,县令将此五虎之头献上,并为文称颂,他知道这是下面附会,赶紧让县令带着虎头颂文回去。王益还表现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任韶州时,蜀地有五百军兵在此屯田,逾期不见有人前来替代,于是心生怨怒,准备造反,由于韶州只是一个小州,无兵可御,佐吏们都吓坏了,他却不为之动,下令将为首五人收捕,即日判决流放外地,并且将他们当日护送出界,这时佐吏们又说应当将五人下狱,判得太轻了,后来听说如果将五人下狱,屯兵将要劫狱叛乱,众人才愈加佩服。

王益成为王安石最初的榜样,对他的学术和政治立场具有终身的影响。王安石以契与后稷为目标,其实也是以父亲为目标。他后来不论是在地方任职还是在朝为相,其施政都可以看到王益规划的痕迹。

除了受到父亲的深刻影响之外,王安石在早期倾向儒学无异还受到曾巩的启发,在金陵求学时又经常与朋友李通叔切磋,可以说,曾巩与李通叔,是王安石早年最重要的两个朋友。

李通叔,字不疑,闽人,举进士不第,二十八岁还乡,道于建溪,溺水而亡。王安石《李通叔哀词并序》记载了二人最初的交往:

初,予既孤,寄金陵家焉。从二兄入学为诸生,常感古人汲汲于友,以相镌切,以入于道德。予材性生古人下,学又不能力,又不得友以相镌切以入于道德,予其或者归为涂之人而已邪?为此忧惧。既而遇通叔于诸生间,望其容,而色睟然类君子,即而与之言,皆君子之言也。其容色在目,其言在耳,则予放心不求而归,邪气不伐而自遁去。求其所为文,则一本于古,华虚荡肆之学,盖未尝接于其心,诚有以开予者。予得而友之,忧惧释然,作《太阿》诗贻之,道气类之而同合也。通叔亦作《双松》诗,道气类之,同而期之久也,以为报。自予之得通叔,然后知圣人户庭可策而入也。是不唯喻于其言而已,盖观其行而得焉为多。… …

王安石认为能够入于道德,一是靠自身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努力,二是靠朋友的切磋砥砺。李通叔容也君子,言也君子,行也君子,与己道气相同,故能开己浑朦,相与入于道德之域,践于圣人之庭。王安石还称李通叔为文一本于古,绝华虚荡肆之学,可见其道其文,一以贯之,都是追慕上古、不务骈丽的。从王安石的叙述来看,李通叔确实卓尔不群,惜其不寿。

金陵求学期间,王安石还受到其长兄安仁常甫的影响。安仁七岁好学,不苛言笑,学完行高,孝友最隆,对王安石照顾有加。

此等数人对于王安石早年的学问志业是影响最大的,其他则未有以闻。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有“荆公见濂溪”一条:

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荆公恚曰:“吾独不可自求之六经乎!”乃不复见。

这一故事实是杜撰,清人蔡上襄辩之已详。周敦颐生于天禧元年(1017),长王安石四岁,十五岁以前他一起在道州营道县,十五岁时因父卒,随母入京师投舅氏,景祐四年(1037)二十一岁时母卒,归葬润州,康定元年(1040)二十四岁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始入江西。周敦颐十五岁入京时王安石十一岁,远在韶州,其二十一岁在润州时王安石十七岁,人在金陵。如果二人相见,就只能是景祐三年(1036),当时王安石十六岁,随父入京,周濂溪二十岁,寓居舅家。然而虽然周濂溪闻道甚早,二十岁时亦未必有何异学能令王安石三顾茅庐,王安石唯言与在京城与曾巩结交,终生无一语道及濂溪,可见必无此事。至于罗氏更发议论,道是濂溪以为王安石过于自负,唯欲去其骄气,不意其不复回转,又怪濂溪三辞过甚,再而可矣,事不必三,若令荆公得从濂溪,“沐浴于光风霁月之中”,可消其偏蔽,必无后日新法之行云云,直若梦呓。濂溪何人,能令荆公如此眷顾?欧阳文公当世大贤,曾子固介甫至交,文公览其文,欲得一见,子固亲书邀约,竟不一至。既云荆公不可一世之士,安能三次怀刺见一无名之周子乎!何况正如蔡氏所言,十六岁的王安石并非名满天下,何以濂溪未见其人,便知其“自信太笃,自处太高”呢?难道濂溪先生是用先天妙术推算出来的吗?果若如此,吾辈怕是要张口结舌、噤不敢言了。

不知何故,后世的道学家一方面鄙夷荆公之学,一方面又偏偏言其学源于濂溪。林駧更是捏造了王安石与程颢同学于濂溪的的谣言,根本不管此事与史实的水火不容。道学家还嫌不足,又道王安石三十九岁提点江东刑狱时,周茂叔遇之,与语连日夜,王安石退而精思,至忘饮食。看来王安石非得按道学家的意思跟周敦颐学不可,而他们又自相矛盾,一方面说王安石的学说不行,一方面又说得之于他们尊崇的濂溪,看来其目的只是一味贬低王学,言其来自濂溪,是说王安石没有独创新学的能力,言其学说乖违,是说新学本不足立,而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么说是自相矛盾的。

罗大经之说虽妄,但也道出一分事实,即王安石是强调独立思考、“自求之于六经”的,以古为师,以经为师,并不确然出自某人门下。这也表现了他坚强的个性和无比的自信。


相关文章

  • 论苏轼的词作与其生世的关系
  • 摘  要:苏词是苏轼人生浮沉和人生态度的体现.儒.释.道对苏轼的人生思想都有影响,因而苏词中会不时体现这三家思想:忧国忧民,为国立功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人生如梦,享受人生是佛老思想的体现;而作为一个正常人,人间清欢,手足之情的倾诉也不容忽视 ...查看


  • 论柳宗元与禅宗---兼论佛禅思想对柳宗元贬谪情感的消解作用
  • 第23卷 第4期曲 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23 No.4 2004年7月JOURNALOFQUJINGTEACHERSCOLLEGEJuly.2004 论柳宗元与禅宗 ---兼论佛禅思想对柳宗元贬谪情感的消解作用 刘铁峰 (湖南 ...查看


  • 苏轼词中的禅宗思想及现实意义
  • 目录 前言 .................................................................................................................. ...查看


  • 论现代诗派的寻梦者世界
  • 2013年7月第28卷第7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WeinanNormalUniversityJuly2013Vol.28No.7 [文学研究] 论现代诗派的寻梦者世界 张伟涛,温兆海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13 ...查看


  • 关于母爱的名诗.名句
  • 赞美母爱的名诗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 ...查看


  • 韩偓[晓日]"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全诗翻译赏析
  • 晓日 [唐朝]韩偓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注释 ①天际:天边. ②直:只要 ③须:等到. ④日观:泰山东南山顶名日观峰,为观日出处. ⑤首:第一. ⑥金乌:太阳,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为三脚乌. 译文 ...查看


  • 从王安石诗作看其变法前后的心路历程
  • ·文艺评论· 从王安石诗作看其变法前后的心路历程 孙其素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 252000) 摘要:王安石变法对其诗作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变法前的思考.准备,变法过程中的坚定.喜悦,以及变法失败后的苦闷和忧伤,这些复杂的思想感情变化, ...查看


  • 浅析王维诗句的文学之美
  • 人 文 论 坛 INTELLIGENCE 浅析王维诗句的文学之美 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07级中文系对外汉语言专业 雷 欢 摘 要:品读王维的山水诗歌,读者常常会被其笔下的那种清寂空灵的山林景象所吸引,但更会被其所创造的那个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查看


  • 养生话"柏"
  • 侧柏,<尔雅>.<说文>称之为"掬",<诗经>.<书经>.<图经本草>等称之为"柏".在河北称香柏,浙皖称扁柏,日本称子手柏或儿手柏等.为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