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支撑架构造要求规范

满堂支撑架构造要求规范

根据JGJ 130-2011

13

6.9 满堂支撑架

6.9.1 满堂支撑架步距与立杆间距不宜超过本规范附录C表C-2~表C-5规定的上限值,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不应超过0.5m。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

12 立杆间距两级之间,纵向间距与横向间距不同时,计算长度系数按较大间距对应的计算长度系数取值。立杆间距两级之间值,计算长度系数取两级对应的较大μ值,要求高宽比相同。

3 立杆间距0.9m×0.6m计算长度系数,同立杆间距0.75m×0.75m计算长度系数,高宽比不变,最小宽度1.2m。

4 高宽比超过表中规定时,应按本规范6.9.7条执行。

6.9.2 6. 8. 3

满堂支撑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6.3.1

满堂支撑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6.3.2

满堂支撑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6.3.3)。6.3.3

图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对接扣件布置应符合:

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

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6.3.6第1款

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6.2.1第2款

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图6.2.1-1);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

图6.2.1-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

6.9.3 满堂支撑架应根据架体的类型设置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普通型:

1)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图6.9.3-1)。

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图6.9.3-1)。

2 加强型:

1)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1.2 m×1.2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

2)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0.6m~0.9 m×0.9m(含0.6m×0.6m,0.9 m×0.9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

3)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m×0.4m~0.6 m×0.6m(含0.4m×0.4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m~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3.2m。

4)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水平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6.9.3条第1 款第2项的规定,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图6.9.3-2)。

6.9.4 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符合:当剪刀撑斜杆采用对接接长时,斜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斜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斜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跨度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到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当斜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9.5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6.9.6 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6.9.7 当满堂支撑架高宽比不满足本规范附录C表C-2~表C-5的规定(高宽比大于2或2.5)时,满堂支撑架应在支架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应为6m~9m,竖向间距应为2m~3m。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支撑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

条文说明

6.9满堂支撑架

6.9.1 满堂支撑架步距不宜超过 1.8m, 立杆间距不宜超过 1.2×1.2m。

6.9.3~6.9.5 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试验证明,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撑,可增加架体刚度,提 高脚手架承载力。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一道水平连续剪刀撑,可使架体结构稳固。 设置剪刀撑比不设置临界荷载提高 26%—64%(不同工况),剪刀撑不同设置,临界荷载发生变化,所以根据剪刀撑的不同设置给出不同的承载力,给出满堂支撑架不同的立杆计算长度 系数(附录 C)。

施工现场满堂支撑架,经常不设剪刀撑或只是支架外围设置竖向剪刀撑,这种结构不合理,所以要求满堂支撑架在纵、横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竖向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 平面、扫地杆的设置层设置水平剪刀撑,保证支架结构稳定。

普通型剪刀撑设置,剪刀撑的纵、横向间距较大,施工搭设相对简单,剪刀撑主要为支 架的构造保证措施。

加强型剪刀撑设置,与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试验剪刀撑设置设置基本相同,

按附录 C 表C-3、C-5 计算支架稳定。竖向剪刀撑间距 4~5 跨,为 3~ 5m,立杆间距在 0.4×0.4m~0.6×0.6m 之间(含 0.4×0.4) ,竖向剪刀撑间 3~3.2m,0.4×8 跨=3.2m, 0.5×6 跨=3m,均满 足要求。

6.9.7 满堂支撑架,可用于大型场馆屋顶有集中荷载的钢结构安装支撑体系与其它同类工程支撑体系,大型场馆中部无法设置连墙件,为保证支架稳定或边部支架稳定,要求边部支架 设置连墙件,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 2~3 跨。 试验表明,在支架 5跨×5跨内,设置两处水平约束,支架临界荷载提高 10%以上 。所以,有条件设置连墙件时,一定要设置连墙件。在支架受力较大的情况下更要设置连墙件。 大梁高度超过 1.2m(或相同荷载)或混凝土板厚尺寸超过 0.5m(或相同荷载)或满堂支撑架横向高宽比不符合附录 C表(C-2~ C-5)的规定,连墙件设置要严格控制。这样可提高支撑架承载力,保证支撑架稳定。如果无现成结构柱,设置连墙件,可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

附录 C 的高宽比是试验所得高宽比,也是计算长度系数使用条件,不满要求应设置连墙件。采取连墙等措施后,高宽比可适当增大,但高宽比不宜大于 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第 6.2.4 条第 6 款规定的内容:当支架立柱 高度超过 5m 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 6~9m、竖向间距 2~3m 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满堂支撑架构造要求规范

根据JGJ 130-2011

13

6.9 满堂支撑架

6.9.1 满堂支撑架步距与立杆间距不宜超过本规范附录C表C-2~表C-5规定的上限值,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不应超过0.5m。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

12 立杆间距两级之间,纵向间距与横向间距不同时,计算长度系数按较大间距对应的计算长度系数取值。立杆间距两级之间值,计算长度系数取两级对应的较大μ值,要求高宽比相同。

3 立杆间距0.9m×0.6m计算长度系数,同立杆间距0.75m×0.75m计算长度系数,高宽比不变,最小宽度1.2m。

4 高宽比超过表中规定时,应按本规范6.9.7条执行。

6.9.2 6. 8. 3

满堂支撑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6.3.1

满堂支撑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6.3.2

满堂支撑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图6.3.3)。6.3.3

图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对接扣件布置应符合:

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

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6.3.6第1款

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6.2.1第2款

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图6.2.1-1);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

图6.2.1-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

6.9.3 满堂支撑架应根据架体的类型设置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普通型:

1)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图6.9.3-1)。

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图6.9.3-1)。

2 加强型:

1)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1.2 m×1.2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

2)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0.6m~0.9 m×0.9m(含0.6m×0.6m,0.9 m×0.9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

3)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m×0.4m~0.6 m×0.6m(含0.4m×0.4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m~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3.2m。

4)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水平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6.9.3条第1 款第2项的规定,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图6.9.3-2)。

6.9.4 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符合:当剪刀撑斜杆采用对接接长时,斜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斜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斜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跨度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到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当斜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6.9.5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6.9.6 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6.9.7 当满堂支撑架高宽比不满足本规范附录C表C-2~表C-5的规定(高宽比大于2或2.5)时,满堂支撑架应在支架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应为6m~9m,竖向间距应为2m~3m。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支撑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

条文说明

6.9满堂支撑架

6.9.1 满堂支撑架步距不宜超过 1.8m, 立杆间距不宜超过 1.2×1.2m。

6.9.3~6.9.5 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试验证明,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撑,可增加架体刚度,提 高脚手架承载力。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一道水平连续剪刀撑,可使架体结构稳固。 设置剪刀撑比不设置临界荷载提高 26%—64%(不同工况),剪刀撑不同设置,临界荷载发生变化,所以根据剪刀撑的不同设置给出不同的承载力,给出满堂支撑架不同的立杆计算长度 系数(附录 C)。

施工现场满堂支撑架,经常不设剪刀撑或只是支架外围设置竖向剪刀撑,这种结构不合理,所以要求满堂支撑架在纵、横向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竖向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 平面、扫地杆的设置层设置水平剪刀撑,保证支架结构稳定。

普通型剪刀撑设置,剪刀撑的纵、横向间距较大,施工搭设相对简单,剪刀撑主要为支 架的构造保证措施。

加强型剪刀撑设置,与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试验剪刀撑设置设置基本相同,

按附录 C 表C-3、C-5 计算支架稳定。竖向剪刀撑间距 4~5 跨,为 3~ 5m,立杆间距在 0.4×0.4m~0.6×0.6m 之间(含 0.4×0.4) ,竖向剪刀撑间 3~3.2m,0.4×8 跨=3.2m, 0.5×6 跨=3m,均满 足要求。

6.9.7 满堂支撑架,可用于大型场馆屋顶有集中荷载的钢结构安装支撑体系与其它同类工程支撑体系,大型场馆中部无法设置连墙件,为保证支架稳定或边部支架稳定,要求边部支架 设置连墙件,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 2~3 跨。 试验表明,在支架 5跨×5跨内,设置两处水平约束,支架临界荷载提高 10%以上 。所以,有条件设置连墙件时,一定要设置连墙件。在支架受力较大的情况下更要设置连墙件。 大梁高度超过 1.2m(或相同荷载)或混凝土板厚尺寸超过 0.5m(或相同荷载)或满堂支撑架横向高宽比不符合附录 C表(C-2~ C-5)的规定,连墙件设置要严格控制。这样可提高支撑架承载力,保证支撑架稳定。如果无现成结构柱,设置连墙件,可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

附录 C 的高宽比是试验所得高宽比,也是计算长度系数使用条件,不满要求应设置连墙件。采取连墙等措施后,高宽比可适当增大,但高宽比不宜大于 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第 6.2.4 条第 6 款规定的内容:当支架立柱 高度超过 5m 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 6~9m、竖向间距 2~3m 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相关文章

  • 脚手架计算包括什么内容
  • 脚手架计算包括什么内容 5.1 基本设计规定 5.1.1 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可只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 纵向.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 (2) 立杆 ...查看


  • 扣件式脚手架规范
  • 广州侨房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一. 规范修订的背景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的编写工作于1986年开始 ...查看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1 总 则 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 ...查看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
  • 第一节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 第一小节 构配件 [1]钢管 1.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2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钢管的钢材质 ...查看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 个人简介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范> ( JGJ130-2011 ) 许 勇 博士 Tel:[1 ...查看


  • 挑檐脚手架施工方案
  • 重庆渝高广场C .D 栋公寓楼92.4m 处钢架 梁挑檐及大厅前脚手架及吊篮 施 工 方 案 重庆文龙钢结构有限公司 2015年05月17日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重庆渝高广场C .D 栋公寓楼92.4m 处钢架梁 2. 施工地点: ...查看


  • 128-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1总则 1.0.1为在门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 ...查看


  • 体育馆模板施工方案
  • 招远市体育馆工程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 1. 本工程施工图纸.图纸变更.图纸会审纪要文件 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130-2011 )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查看


  • 江苏省标准化脚手架标准化细则
  • 附件2: B13 聚湖半岛花园三期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 (标准化格式文本) 内容提要: 工程及脚手架搭设.拆除概况 脚手架搭设.拆除重点.难点 监理工作依据 监理组织机构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的目标及要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