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峡两岸合作科研署名的问题思考

关于下文的署名问题,我觉得国家应该有所共识。而下面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我觉得还是有些漏洞。

共同署名的时候,我个人的想法是:

中国北京的作者应该用Beijing PRC. 对等台湾的台北,可以采用Taibei \China(Taiwan),或者Taibei/Taiwan(China), 或者考虑在台北的英文上顺应台湾的拼音Taipei/Taiwan(China), 或者Taipei/China(Taiwan).大陆学者应该可以采用PRC作为自己的全称,但是ROC则不应出现在大陆的论文署名上。国际上,因为没有双重承认问题,所以如果承认PRC的国家,必然不会有对等的ROC, 而承认ROC的国家,必然不会承认PRC. 所以就好办了,如果写了PRC, 那么只能用Taiwan(China)或者China(Taiwan)来表示。令人庆幸的是,Taiwan的汉语拼音方案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差别,不会造成拼音方案上的大问题,人们千万不要在英文的台湾拼法上做文章,虽然正体字和简体字的台湾两字写法也不同,但是人们知道那只是字体差别而已。英文的不同拼法,可就成了两个不同的地方名了。

因为联合国也是只承认大陆中国的。这是因为台湾一直放弃了双重承认的做法(虽然周恩来觉得这样也不反对),但是台湾当时是势不两立(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值得钦佩,也有助于民族的认同感)。

下面的贵杂志的文章,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好理解的:

我和江安世教授在我回国前就认识,回国后已经合作好些时间。

我们有篇文章,今年1或2月我给江教授看了,他对于内容没有意见,但提出需要我把他的地址修改一下(我昨天查到2月10日江教授给我回复的email)。我后来没特别注意,觉得好像我用Beijing China已经考虑了给他用Taiwan China,没有政治,挺对等的,以为处理的很好,所以到8月忘了这事。后来江教授说不便改地址就只能在致谢中写上他们。虽然这篇文章对他不重要(这篇文章本身还有其他合作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员和学生,美国UCSD的教授和学生,如果都出现,顺序是我的学生、生物物理所学生、UCSD学生、江安世的学生、我的博士后、江安世、UCSD教授、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我,通讯作者是我),我觉得因为他们做了实验只致谢不够,而我作为通讯作者对所有文字必须我自己能够接受,所以8月9日听说台湾有规定后就希望能通过联系“国科会”李罗权,看看能否修改 “国科会”的规定、或对规定给予变通理解。

这是我回国后第一次和台湾科学家合作的文章,以前没有注意到地址对他们是这么大的问题,何况我觉得自己将PRC的PR删掉,是做了一点铺垫以便台湾作者删除RO而只用China。

前几天我才看到台湾“国科会”于今年1月28日给台湾289个受资助单位的发文,觉得惊讶:

“主旨:有关我国学者投稿或与中国学者共同具名于学术期刊发表时使用之国家名称事”,第二条为:“有关我国学者于旨揭投稿或论文发表之国家名称,除使用我正式国名外,为避免当前两岸现存之政治分歧模糊学术焦点,只要不遭矮化,且两岸对等,可不拘泥必须在论文中列国家名称,如以学术机构名称加城市名称即可,两岸均同,但如对方坚持如‘Beijing’之后加‘China’, 我则宜坚持‘Taipei’后加‘Taiwan’,另我仍须注意沿用我习惯用法,例如台北、台中及高雄之英文名称须为‘Taipei’、‘Taichung’、‘Kaohsiung’,不得为‘Taibei’、‘Taizhong’、‘Gaoxiong’。”

在文件附件说明,台湾“国科会”此文,是因为2009年11月23日国科会向“外交部”函询“我国学者与中国大陆学者共同具名于学术期刊发表时使用之国家名称事”,“外交部”于2010年1月24日复函。内容同上。

我比较不懂,既然“我正式国名”是Republic of China,为什么不能简称China?我觉得这既不是“现存之政治分歧模糊学术焦点”、也没有“矮化”台湾。而台湾两个行政部门“外交部”、“国科会”坚持必须以“Taipei Taiwan”对等“Beijing Taiwan”才令人生疑。

既然ROC就是Republic of China,为什么不能用China作为简称?李罗权曾任美国阿拉斯加大学教授、李罗权现在仍兼台湾中央大学教授。就此简单问题,以前任教美国、现在以北京大学教授身份,因为我做通讯作者的文章需要确定文字,而明确从intellectual honesty的角度向他提问,好像很合常理。如果说他是“官员”,对于intellectual honesty有不同理解,或职务高所以不能通讯,那也是古怪的思维方式。我给美国、中国职位高的人也提过意见,好像没谁说不能提。

问题的焦点不在于台湾的科学家,而在于“国科会”这样的行政部门及其首长,他们把学术合作的问题提交给“外交部”,将非科学考量悄然引入。如果是这些地方行政部门及其首长想悄悄向台独移小半步,我们其他人既然看到,难道应该高高挂起、而不能提一点质疑、给一点阻力?“匹夫”还有责,做通讯作者对于自己的文章,咬文嚼字应该是人们所理解的、如果不是期待的。

这些人先行制造问题,让我们碰到困难。是“国科会”的规定影响我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用字,如果一气不吭,那他们好像太容易了。

至于具体解决方案,如果他们不能Taiwan China,我们可能宁可要写出全拼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关于下文的署名问题,我觉得国家应该有所共识。而下面的文章作者的观点我觉得还是有些漏洞。

共同署名的时候,我个人的想法是:

中国北京的作者应该用Beijing PRC. 对等台湾的台北,可以采用Taibei \China(Taiwan),或者Taibei/Taiwan(China), 或者考虑在台北的英文上顺应台湾的拼音Taipei/Taiwan(China), 或者Taipei/China(Taiwan).大陆学者应该可以采用PRC作为自己的全称,但是ROC则不应出现在大陆的论文署名上。国际上,因为没有双重承认问题,所以如果承认PRC的国家,必然不会有对等的ROC, 而承认ROC的国家,必然不会承认PRC. 所以就好办了,如果写了PRC, 那么只能用Taiwan(China)或者China(Taiwan)来表示。令人庆幸的是,Taiwan的汉语拼音方案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差别,不会造成拼音方案上的大问题,人们千万不要在英文的台湾拼法上做文章,虽然正体字和简体字的台湾两字写法也不同,但是人们知道那只是字体差别而已。英文的不同拼法,可就成了两个不同的地方名了。

因为联合国也是只承认大陆中国的。这是因为台湾一直放弃了双重承认的做法(虽然周恩来觉得这样也不反对),但是台湾当时是势不两立(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值得钦佩,也有助于民族的认同感)。

下面的贵杂志的文章,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好理解的:

我和江安世教授在我回国前就认识,回国后已经合作好些时间。

我们有篇文章,今年1或2月我给江教授看了,他对于内容没有意见,但提出需要我把他的地址修改一下(我昨天查到2月10日江教授给我回复的email)。我后来没特别注意,觉得好像我用Beijing China已经考虑了给他用Taiwan China,没有政治,挺对等的,以为处理的很好,所以到8月忘了这事。后来江教授说不便改地址就只能在致谢中写上他们。虽然这篇文章对他不重要(这篇文章本身还有其他合作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研究员和学生,美国UCSD的教授和学生,如果都出现,顺序是我的学生、生物物理所学生、UCSD学生、江安世的学生、我的博士后、江安世、UCSD教授、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我,通讯作者是我),我觉得因为他们做了实验只致谢不够,而我作为通讯作者对所有文字必须我自己能够接受,所以8月9日听说台湾有规定后就希望能通过联系“国科会”李罗权,看看能否修改 “国科会”的规定、或对规定给予变通理解。

这是我回国后第一次和台湾科学家合作的文章,以前没有注意到地址对他们是这么大的问题,何况我觉得自己将PRC的PR删掉,是做了一点铺垫以便台湾作者删除RO而只用China。

前几天我才看到台湾“国科会”于今年1月28日给台湾289个受资助单位的发文,觉得惊讶:

“主旨:有关我国学者投稿或与中国学者共同具名于学术期刊发表时使用之国家名称事”,第二条为:“有关我国学者于旨揭投稿或论文发表之国家名称,除使用我正式国名外,为避免当前两岸现存之政治分歧模糊学术焦点,只要不遭矮化,且两岸对等,可不拘泥必须在论文中列国家名称,如以学术机构名称加城市名称即可,两岸均同,但如对方坚持如‘Beijing’之后加‘China’, 我则宜坚持‘Taipei’后加‘Taiwan’,另我仍须注意沿用我习惯用法,例如台北、台中及高雄之英文名称须为‘Taipei’、‘Taichung’、‘Kaohsiung’,不得为‘Taibei’、‘Taizhong’、‘Gaoxiong’。”

在文件附件说明,台湾“国科会”此文,是因为2009年11月23日国科会向“外交部”函询“我国学者与中国大陆学者共同具名于学术期刊发表时使用之国家名称事”,“外交部”于2010年1月24日复函。内容同上。

我比较不懂,既然“我正式国名”是Republic of China,为什么不能简称China?我觉得这既不是“现存之政治分歧模糊学术焦点”、也没有“矮化”台湾。而台湾两个行政部门“外交部”、“国科会”坚持必须以“Taipei Taiwan”对等“Beijing Taiwan”才令人生疑。

既然ROC就是Republic of China,为什么不能用China作为简称?李罗权曾任美国阿拉斯加大学教授、李罗权现在仍兼台湾中央大学教授。就此简单问题,以前任教美国、现在以北京大学教授身份,因为我做通讯作者的文章需要确定文字,而明确从intellectual honesty的角度向他提问,好像很合常理。如果说他是“官员”,对于intellectual honesty有不同理解,或职务高所以不能通讯,那也是古怪的思维方式。我给美国、中国职位高的人也提过意见,好像没谁说不能提。

问题的焦点不在于台湾的科学家,而在于“国科会”这样的行政部门及其首长,他们把学术合作的问题提交给“外交部”,将非科学考量悄然引入。如果是这些地方行政部门及其首长想悄悄向台独移小半步,我们其他人既然看到,难道应该高高挂起、而不能提一点质疑、给一点阻力?“匹夫”还有责,做通讯作者对于自己的文章,咬文嚼字应该是人们所理解的、如果不是期待的。

这些人先行制造问题,让我们碰到困难。是“国科会”的规定影响我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用字,如果一气不吭,那他们好像太容易了。

至于具体解决方案,如果他们不能Taiwan China,我们可能宁可要写出全拼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相关文章

  • 关于促进海峡两岸科技服务业合作的思考
  • 关于促进海峡两岸科技服务业合作的思考 作者:苏朝晖 周世举 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年第09期 摘 要:海峡两岸科技服务业有资源互补的优势,两岸科技服务业合作有利于两岸科技服务业的共同进步,促进两岸科技服务业合作具有重要 ...查看


  • 北京大学学术规范测试
  • 满分50分,得分49分 1.以下哪项不属于学术共同体的特点 . A 具有共同学术旨趣 C 是学术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B 是学术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D 做出绝对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正确 2. 学术研究指在 精神和 精神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 ...查看


  • 2015级研究生学术道德测试
  • 你查找 "" 的结果如下 查找题目 编号 学术道德题目 提示 282 对于大型公共仪器,使用后要保持清洁,并及时登记():若使用中出现故障应及时向仪器主管人员如实汇报. A.使用人信息 B.导师姓名 C.取得数据 D.使 ...查看


  • 导师和学生的署名问题
  • 导师和学生的署名问题 一,引言 作为一位导师,你发现你的学生主动地在他即将发表的论文上署了你的大名,而你对这篇论文本身却没有多大贡献.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是半推半就的接受,还是义正词严地拒绝! 作为一个博士生,你辛辛苦苦花了两年的时间独立写 ...查看


  • 广西大学学术道德规范
  •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广西大学学术道德规范 (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学术道德,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保障学术自由,防止学术腐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g ...查看


  • 南靖县对台产业对接工作方案
  • 南靖县对台产业对接工作方案 南靖县地处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对台工作的前沿,与台湾一衣带水,两地经贸交流合作紧密.南靖交通区位优势独特,国道319线.漳龙高速公路.龙厦铁路和规划中的福广高速公路均贯穿全境,属厦门1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具有独特的对 ...查看


  •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网上考试整理
  •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网上考试 1.[判断题] 不得填报和提供虚假的学术经历.学术成果,不得伪造.变造专家鉴定意见.证书或其他学术能力的材料,确保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分值2.0) 你的答案: 正确 2.[判断题] 对于科研成果,可以在两种 ...查看


  • 优势互补深化合作
  • 2005年,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台湾高等教育学会.东莞台商子弟学校.东莞台商育苗教育基金会共同创办的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已经成为一个学术品牌,推动了粤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粤台双方都希望深化交流与合作.国务院颁布的< ...查看


  • 护理论文写作
  • 护理论文写作 1基本信息 护理定义 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