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浅析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浅析

[摘 要]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

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关键词]现代主义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现代设计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欧美等国家流行发展。现代

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D·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于盲从时尚”。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1919年包豪斯(Buahus)的成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它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以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为前提,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决定和左右人的主观的人性的规律。许多现代主义者,从德国的贝伦斯、格罗佩斯到美国的米斯、赖特、法国的柯布西耶都以重视功能,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作为自己从事设计和创作的依据。但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冷漠、单调、毫无个性的设计理念也致使许多青年建筑家与设计师们感到厌倦,急于寻找和发现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从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设计开始,各国设计师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反现代主义设计的尝试,运用美国的通俗文化对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改造,后现代主义设计由此拉开了帷幕。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强调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对简单化、模式化,讲求文脉,追求人情味,崇尚室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大胆地运用装饰和色彩,提倡多样化和多元化。在造型设计的构图理论中吸取其它艺术或自然科学概念,如片断、反射、折射、裂变、变形等。用非传统的方法来运用传统,以不熟悉的方式来组合熟悉的东西,用各种刻意制造矛盾,如断裂、错位、扭曲、矛盾共处等手法,把传统的构件组合在新的情景之中,让人产生复杂的联想。

一、后现代设计的出现及其发展

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

特·文图里(Robert Venturi)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他于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一书,堪称一本反对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思想的宣言。在书中,他首先肯定了现代主义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同时他又提出现代主

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主义丑陋、平庸、千篇一律的风格已经限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味。他相信,现代主义已经过时了,现代主义大师们所创造的辉煌变革已成为新的桎梏,文图里虽然没有清楚地提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法则,但他对风格混乱、含义模糊、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建筑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引导了后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1972年,文图里出版的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对含混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可以说,文图里提出的传统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文图里之后,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美国圣露易市炸毁由著名的日本现代4主义建筑设计师山崎实设计的典型的现代主义住宅区,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死亡时刻。他也是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人物,他出版了一系列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著作,如《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今日建筑》(Architecture Today)、《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等。詹克斯详尽地列举和分析了一切建筑新潮,并把它们归于后现代主义范畴,使后现代主义一词开始广为流传。

二、后现代主义风格特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现代主义风格引领设计潮流已近一个世纪。从

威廉·莫里斯为“红屋”设计的家具、到麦金托什设计的直背餐椅、从赖特的“流水山庄”、到格罗皮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都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然而,现代主义在完成它特定的使命后走下了历史的神坛,后现代主义成为主流设计。究竟后现代主义有什么样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

运用了众多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在作品中,强调了历史性和文化性,肯定了装饰对于视觉的象征作用,装饰又重新回到室内设计中,装饰意识和手法有了新的拓展,光、影和建筑构件构成的通透空间,成了大装饰的重要手段。后现代设计运动的装饰性为多种风格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使不同的风貌并存,以这种共享关系贴近居住者的意义和习惯。

2.注重人性化、自由化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

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3.注重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

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4.主张新旧融合、兼容并蓄的折衷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是简单

地恢复历史风格,而是把眼光投向被现代主义运动摒弃的广阔的历史建筑中,承认历史的延续性,有目的、有意识地挑选古典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东西,对历史风格采取混合、拼接、分离、简化、变形、解构,综合等方法,运用新材料、新的施工方式和结构构造方法来创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语言与设计理念。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现代文化在设计领域的实现,其强调传统要素,注重个

性,关注人的感情,价值取向,注重地方色彩,民族风格,弘扬多元再现的文化,这些都是与后现代的哲学文化,审美价值观是一致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现代主义的枯燥、单调、乏味的功能主义的原则进行了修正,他们许多的设计作品使得眼前一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现代主义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的消亡;现代主义设计之后任何运动,基本上都是对现代主义的修正,而不是简单的推翻和否定。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作为一个一度先声夺人的设计运动,虽然大量运用装饰主义达到光彩夺目的灿烂效果,但这个设计运动的核心内容依然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框架,只不过在外表加上一层装饰主义的外壳。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是脆弱的,它只是对现代主义形式、内容的批判,而不是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挑战,是从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接纳了现代主义的思想,包括采取各种方式来与摆脱现代主义的乌托邦色彩和程式化,但却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现代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其实是新装饰主义的

发展新阶段。任何一种风格和主义只不过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

王汐 电气一班

0704010115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浅析

[摘 要]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

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关键词]现代主义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现代设计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欧美等国家流行发展。现代

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D·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于盲从时尚”。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1919年包豪斯(Buahus)的成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它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以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为前提,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决定和左右人的主观的人性的规律。许多现代主义者,从德国的贝伦斯、格罗佩斯到美国的米斯、赖特、法国的柯布西耶都以重视功能,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作为自己从事设计和创作的依据。但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冷漠、单调、毫无个性的设计理念也致使许多青年建筑家与设计师们感到厌倦,急于寻找和发现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从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设计开始,各国设计师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反现代主义设计的尝试,运用美国的通俗文化对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改造,后现代主义设计由此拉开了帷幕。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强调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对简单化、模式化,讲求文脉,追求人情味,崇尚室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大胆地运用装饰和色彩,提倡多样化和多元化。在造型设计的构图理论中吸取其它艺术或自然科学概念,如片断、反射、折射、裂变、变形等。用非传统的方法来运用传统,以不熟悉的方式来组合熟悉的东西,用各种刻意制造矛盾,如断裂、错位、扭曲、矛盾共处等手法,把传统的构件组合在新的情景之中,让人产生复杂的联想。

一、后现代设计的出现及其发展

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

特·文图里(Robert Venturi)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他于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一书,堪称一本反对国际主义风格和现代主义思想的宣言。在书中,他首先肯定了现代主义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同时他又提出现代主

义已经完成了它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国际主义丑陋、平庸、千篇一律的风格已经限制了设计师才能的发挥并导致了欣赏趣味的单调乏味。他相信,现代主义已经过时了,现代主义大师们所创造的辉煌变革已成为新的桎梏,文图里虽然没有清楚地提出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法则,但他对风格混乱、含义模糊、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建筑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引导了后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1972年,文图里出版的另一本著作《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对含混的风格表现出更为明晰的偏好。可以说,文图里提出的传统和混乱的审美趣味是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形成的雏形。文图里之后,英国建筑师和理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为确立建筑设计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1972年7月15日下午3点32分美国圣露易市炸毁由著名的日本现代4主义建筑设计师山崎实设计的典型的现代主义住宅区,作为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死亡时刻。他也是最早在建筑和设计上提出后现代主义概念的人物,他出版了一系列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著作,如《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今日建筑》(Architecture Today)、《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等。詹克斯详尽地列举和分析了一切建筑新潮,并把它们归于后现代主义范畴,使后现代主义一词开始广为流传。

二、后现代主义风格特点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现代主义风格引领设计潮流已近一个世纪。从

威廉·莫里斯为“红屋”设计的家具、到麦金托什设计的直背餐椅、从赖特的“流水山庄”、到格罗皮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都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然而,现代主义在完成它特定的使命后走下了历史的神坛,后现代主义成为主流设计。究竟后现代主义有什么样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历史的装饰主义。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

运用了众多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在作品中,强调了历史性和文化性,肯定了装饰对于视觉的象征作用,装饰又重新回到室内设计中,装饰意识和手法有了新的拓展,光、影和建筑构件构成的通透空间,成了大装饰的重要手段。后现代设计运动的装饰性为多种风格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环境,使不同的风貌并存,以这种共享关系贴近居住者的意义和习惯。

2.注重人性化、自由化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

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3.注重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

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4.主张新旧融合、兼容并蓄的折衷主义立场。后现代主义设计并不是简单

地恢复历史风格,而是把眼光投向被现代主义运动摒弃的广阔的历史建筑中,承认历史的延续性,有目的、有意识地挑选古典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东西,对历史风格采取混合、拼接、分离、简化、变形、解构,综合等方法,运用新材料、新的施工方式和结构构造方法来创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语言与设计理念。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现代文化在设计领域的实现,其强调传统要素,注重个

性,关注人的感情,价值取向,注重地方色彩,民族风格,弘扬多元再现的文化,这些都是与后现代的哲学文化,审美价值观是一致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现代主义的枯燥、单调、乏味的功能主义的原则进行了修正,他们许多的设计作品使得眼前一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现代主义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的消亡;现代主义设计之后任何运动,基本上都是对现代主义的修正,而不是简单的推翻和否定。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作为一个一度先声夺人的设计运动,虽然大量运用装饰主义达到光彩夺目的灿烂效果,但这个设计运动的核心内容依然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框架,只不过在外表加上一层装饰主义的外壳。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是脆弱的,它只是对现代主义形式、内容的批判,而不是对现代主义思想的挑战,是从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但它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接纳了现代主义的思想,包括采取各种方式来与摆脱现代主义的乌托邦色彩和程式化,但却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现代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其实是新装饰主义的

发展新阶段。任何一种风格和主义只不过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

王汐 电气一班

0704010115


相关文章

  • 浅析建筑的风格与流派
  • 浅析建筑的风格与流派 摘要:建筑风格是世界各地不同时期多元文化的体现,它的出现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水平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建筑风格按 不同的分类标准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态势.创作风格近似或相同的建筑 师形成了自己的派别,他们的存在让 ...查看


  • 浅析招贴设计毕业论文
  • 浅析招贴设计毕业论文 http://www.bylw8.com [2008-12-07 12:23]------分隔线---------------------------- [摘要]文章介绍了有关招贴设计的一些基础内容,并对招贴设计比赛& ...查看


  • 浅析美国艺术设计风格与特点
  • 浅析美国艺术设计风格与特点 王佳誉林学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哈尔滨150001) 喃要l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展和国际传媒的不断延伸,美国产品.美国创意.美国设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 发展与推广,已经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美国的艺 ...查看


  • 浅析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
  • 浅析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 [摘要]俄国构成主义强调空间中的势,同时接受了立体派的拼贴和浮雕技法,注重结构与组合的表现,对现代建筑.平面建筑.雕塑等都有决定性影响.一战期间的荷兰远离战争,社会发展稳定.一些艺术家.建筑家为逃避战争来到荷兰 ...查看


  • 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 主义音乐风格上的异同
  • 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 主义音乐风格上的异同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电子1101班 左飞 学号110640134 2013/11/28 浅析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 风格上的异同 在西方音乐史中,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在整个音乐发展 ...查看


  • 音乐专业论文题目
  • 邓丽君歌曲演唱特色研究 试论蒙古族盅碗舞舞蹈的形式美 中国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异同 浅谈高师声乐专业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谈钢琴教学中对" 放松" 的把握 郧阳<凤凰灯舞>初探 上庸地方民俗音乐初探- ...查看


  • 浅析[理智与情感]与简?奥斯汀的写作风格
  • 摘要: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小说<理智与情感>是其最为成熟的一部文学作品,小说在创作中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本文将以小说<理智与情感>为基本的载体,对作者简・奥斯丁的写作风格进行探讨. 关键词:简・奥斯汀 < ...查看


  • 以歌曲[玫瑰三愿].[思乡]为例浅析作曲家黄自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
  • 毕业设计(论文) 以歌曲<玫瑰三愿>.<思乡>为例 设计(论文) 题目 浅析作曲家黄自的创作特征及演 唱风格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艺术学院 音乐学 目 录 I 摘要 . ... ...查看


  • 浅析北欧设计中的丹麦风格
  • 浅析北欧设计中的丹麦风格 作者: 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 包文瑞 [摘要]:地处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丹麦隶属北欧,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文化历史丰富有不但自身独立的神话故事也有影响世界的通话故事,在这样的地方产生这有自己独立血统的设计,虽然长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