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录+前言

摘 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汽车减振器的发展史,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减振器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悬架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概述了传统液阻力减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磁流变、电流变等新型减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性能和特点,并通过对比分析,更清楚地认识到磁流变减振器的优越性;结合电控悬架对减振器性能提出的要求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磁流变、电流变减振器的悬架控制策略,指出应着重研究复合、实用、稳定的控制方法。最后就未来减振器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总之,传统减振器的发展研究对目前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本就传统减振器的改进进行了探讨,认为传统减振器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磁流变、电流变等新型减振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还需就如何改善其性能、结构工艺以及悬架的整合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传统减振器 磁流变减振器 电流变减振器 悬架控制 发展

Abstract

This thesis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ing of the vehicle dam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damper on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introduces the sort of suspension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 summarizes the configura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traditional damper, emphasizes the configuration, working principle, their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gneto-rheological and Electro-rheological, Moreover, through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the advantage of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is clearly shown, It also sums up the suspension control strategies together with requirement of the electric control suspension performances and the newest fruit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that it must emphasize to study of the compound , practical and stable the control methods. At last, it provides the expectation of the damper in the future.

In a word, the development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amper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s of traditional damper, there are still potentials for it. Furthermore there are more space for the Magneto-rheological and Electro-rheological to develop. However, they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with the performance, configuration technic and the suspension combina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damper,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suspension control, development

目 录

前言

1 汽车悬架系统……………………………………………………………………………1

1.1 悬架的组成和功用……………………………………………………………………1

1.2 悬架的分类……………………………………………………………………………3

1.3 减振器的发展…………………………………………………………………………5 2 传统减振器………………………………………………………………………………7

2.1 传统被动减振器………………………………………………………………………7

2.1.1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的构造和原理……………………………………7

2.1.2 充气式减振器的构造和原理……………………………………………8

2.2 传统可调减振器………………………………………………………………………9

2.2.1 有级可调式减振器…………………………………………………………………9

2.2.2 无级可调式减振器………………………………………………………………12

3 新型减振器………………………………………………………………………………13

3.1 压电式减振器的结构和原理…………………………………………………………13

3.2 电流变减振器的结构和原理…………………………………………………………14

3.2.1 电流变液的组成…………………………………………………………14

3.2.2 电流变液的基本特性……………………………………………………15

3.2.3 电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17

3.2.4 电流变减振器的特性分析………………………………………………18

3.3 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和原理…………………………………………………………21

3.3.1 磁流变液的组成……………………………………………………………21

3.3.2 磁流变液的基本特性………………………………………………………23

3.3.3 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24

3.3.4 磁流变减振器的特性分析…………………………………………………25

4 减振器的研究和发展前景……………………………………………………………30

4.1 传统减振器的发展……………………………………………………………………30

4.2 新型减振器的发展……………………………………………………………………31

4.2.1 压电式减振器的发展………………………………………………………31

4.2.2 电流变和磁流变阻尼器的发展现状………………………………………31

4.2.3 电流变和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对比和研究……………………………33

4.2.4 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的研究……………………………………………35

结束语…………………………………………………………………………………………40 致谢……………………………………………………………………………………………41 参考文献………………………………………………………………………………………42 附录……………………………………………………………………………………………43

前 言

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汽车的操纵安全性与乘坐舒适性。特别是在眼下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对减振器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现代的要求。因此,减振器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和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课题。

另外,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减振器作为汽车整车的一个大量使用的重要零部件,它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其技术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汽车部件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大力提高其设计开发水平和制造技术水平,提高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重视技术创新,提高先进减振器产品的自主设计和开发能力。从而使我国减振器技术在该领域内占得一席之地。

对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型减振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分析了磁流变、电流变等新型减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性能和特点,发现二者在性能上均满足电控悬架的要求,并通过对比,从而更清楚地了解磁流变减振器的优越性能;此外,文章还对磁流变和电流变减振器与悬架整合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就其解决方法发表了一些看法。

摘 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汽车减振器的发展史,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减振器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悬架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概述了传统液阻力减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磁流变、电流变等新型减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性能和特点,并通过对比分析,更清楚地认识到磁流变减振器的优越性;结合电控悬架对减振器性能提出的要求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磁流变、电流变减振器的悬架控制策略,指出应着重研究复合、实用、稳定的控制方法。最后就未来减振器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总之,传统减振器的发展研究对目前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本就传统减振器的改进进行了探讨,认为传统减振器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磁流变、电流变等新型减振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还需就如何改善其性能、结构工艺以及悬架的整合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传统减振器 磁流变减振器 电流变减振器 悬架控制 发展

Abstract

This thesis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ing of the vehicle dam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damper on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introduces the sort of suspension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 summarizes the configura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traditional damper, emphasizes the configuration, working principle, their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Magneto-rheological and Electro-rheological, Moreover, through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the advantage of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is clearly shown, It also sums up the suspension control strategies together with requirement of the electric control suspension performances and the newest fruit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that it must emphasize to study of the compound , practical and stable the control methods. At last, it provides the expectation of the damper in the future.

In a word, the development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damper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s of traditional damper, there are still potentials for it. Furthermore there are more space for the Magneto-rheological and Electro-rheological to develop. However, they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with the performance, configuration technic and the suspension combination.

Key words:Traditional damper,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Electr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suspension control, development

目 录

前言

1 汽车悬架系统……………………………………………………………………………1

1.1 悬架的组成和功用……………………………………………………………………1

1.2 悬架的分类……………………………………………………………………………3

1.3 减振器的发展…………………………………………………………………………5 2 传统减振器………………………………………………………………………………7

2.1 传统被动减振器………………………………………………………………………7

2.1.1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的构造和原理……………………………………7

2.1.2 充气式减振器的构造和原理……………………………………………8

2.2 传统可调减振器………………………………………………………………………9

2.2.1 有级可调式减振器…………………………………………………………………9

2.2.2 无级可调式减振器………………………………………………………………12

3 新型减振器………………………………………………………………………………13

3.1 压电式减振器的结构和原理…………………………………………………………13

3.2 电流变减振器的结构和原理…………………………………………………………14

3.2.1 电流变液的组成…………………………………………………………14

3.2.2 电流变液的基本特性……………………………………………………15

3.2.3 电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17

3.2.4 电流变减振器的特性分析………………………………………………18

3.3 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和原理…………………………………………………………21

3.3.1 磁流变液的组成……………………………………………………………21

3.3.2 磁流变液的基本特性………………………………………………………23

3.3.3 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24

3.3.4 磁流变减振器的特性分析…………………………………………………25

4 减振器的研究和发展前景……………………………………………………………30

4.1 传统减振器的发展……………………………………………………………………30

4.2 新型减振器的发展……………………………………………………………………31

4.2.1 压电式减振器的发展………………………………………………………31

4.2.2 电流变和磁流变阻尼器的发展现状………………………………………31

4.2.3 电流变和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对比和研究……………………………33

4.2.4 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的研究……………………………………………35

结束语…………………………………………………………………………………………40 致谢……………………………………………………………………………………………41 参考文献………………………………………………………………………………………42 附录……………………………………………………………………………………………43

前 言

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汽车的操纵安全性与乘坐舒适性。特别是在眼下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对减振器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现代的要求。因此,减振器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和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课题。

另外,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而减振器作为汽车整车的一个大量使用的重要零部件,它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其技术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汽车部件的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并大力提高其设计开发水平和制造技术水平,提高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重视技术创新,提高先进减振器产品的自主设计和开发能力。从而使我国减振器技术在该领域内占得一席之地。

对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型减振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分析了磁流变、电流变等新型减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性能和特点,发现二者在性能上均满足电控悬架的要求,并通过对比,从而更清楚地了解磁流变减振器的优越性能;此外,文章还对磁流变和电流变减振器与悬架整合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就其解决方法发表了一些看法。


相关文章

  •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题目 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 2.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简练.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外文摘要约250个实词左右.关键词3-5个. 3.目 ...查看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论文有关要求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硕士生学位论文 写作指南 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2002年9月 目录 编者按 -----------------------1 学位论文应体现的三个规范 --------------1 学位论文和摘要篇幅要求 ---- ...查看


  • 论文及英文翻译格式
  • 六.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 1.内容与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一般依次由以下部分组成:封面.任务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说明).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外文资料译文.外文原文. 毕业设计(论文)应采用汉语 ...查看


  • 毕业设计撰写基本要求
  •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撰写基本要求 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通常由题目(标题).摘要.目次页(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一)毕业论文的结构 1.题目 题目即标题,它的主要作用是 ...查看


  • 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规范与评价标准
  • 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规范与评价标准 ( 试 行 ) 随着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专业学位种类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加强对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已迫在眉睫.为了坚持学位标准,统一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专业学位 ...查看


  •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
  • 郑州大学 毕业论文写作指南 信息工程学院办公室 2007 年 4 月 20 日 第1章 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毕 1 业论文也包括理工科学生的毕业设计. 它是本科学生开始 ...查看


  • Ajgwjy北京农学院本科生(社科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 社科类)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试行)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 ...查看


  • 毕业论文书写规范
  • 人文学院英语系 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规范 (附论文及答辩成绩评定标准) 2011年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教育的一个综合实践环节,是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 ...查看


  • 法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 法学双学位毕业论文格式说明 论文的装订顺序 标题页 中文摘要页 英文摘要页 目录页 前言 文章主体 结论 致谢页 参考文献页 对于页面的要求: (一)纸张要求 标准A4复印纸,单面激光打印 (二)页边距 上端预留:25毫米 下端预留:25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