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
土建路基工程C1标段
救援预案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雅康高速公路C1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隧道瓦斯事故应急
目 录
1、总则 .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1
1.4 应急预案体系 ..............................................................1
1.5 应急工作原则 ..............................................................1
1.6工程概况 ..................................................................1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 .........................................................................................................................2
3、组织机构及职责 . .............................................................................................................................2
3.1 应急组织体系 ..............................................................2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2
4、隧道瓦斯预防与应急措施 . .............................................................................................................4
4.1 瓦斯预防 ..................................................................4
4.2安全措施 ..................................................................5
4.3信息报告与处臵 ............................................................6
5、应急响应 . .........................................................................................................................................7
5.1 响应分级 ..................................................................7
5.2 响应程序 ..................................................................7
5.3 应急结束 ..................................................................7
6、信息发布 . .........................................................................................................................................7
7、后期处臵 . .........................................................................................................................................7
8、 保障措施 . .......................................................................................................................................8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8
8.2 应急队伍保障 ..............................................................8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
8.4 经费保障 ..................................................................8
8.5 其他保障 ..................................................................8
9、培训与演练 . .....................................................................................................................................8
9.1 培训 ......................................................................8
9.2 演练 ......................................................................8
10、奖惩 . ...............................................................................................................................................8
隧道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C1标段隧道瓦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建立组织严密、决策正确、指挥果断、保障有力、快速反应的应急指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妥善、高效、有序地处臵安全事故,尽快恢复施工正常秩序。
1.2 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
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C1标段内,有下列情况之一并符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等级事故应对工作,适用本预案:隧道瓦斯爆炸、中毒事故。
1.4 应急预案体系
预案分三个层次,即项目经理部、工区及作业工区,三个层次的预案相互衔接,并与外部预案衔接;每个层次的预案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两种。
1.5 应急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明确职责;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常备不懈、有效应对;统筹协调,快速反应; 长效管理,落实责任。
1.6工程概况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二郎山隧道工程C1标段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起讫桩号为K63+200~K72+310,线路全长9.110km 。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工程,总长689.5米(折合为双幅);桥梁工程,总长1122.5米(折合为双幅);隧道工程,两路口隧道, 总长621米,最大埋深181m ;二郎山隧道,总长6688米,最大埋深1352米;新沟互通,桥梁总长795米;涵洞工程,圆管涵132m/3道,盖板涵26m/2道等工程。
隧道进口段(ZK65+598~ZK66+210,K65+607~K66+227)为三叠系须家河组地层,主要岩性为粉砂岩、砂岩夹炭质泥、页岩和煤线,通过钻孔ZK2、SK1取样进行相关测试分析,结论如下:
(1)煤质
灰分含量均超过50%,均为炭质泥岩。说明煤层含量极少,瓦斯释放出的原岩环境多为炭质泥岩,煤线或煤点少量分布。与隧道平行的两条冲沟内也没有大面积分布,经访问,隧址区未见煤炭开采和采挖痕迹。
(2)瓦斯含量、压力及涌出量
吨煤瓦斯含量2.13m3/t,瓦斯压力0.49Mpa (0.36Mpa ),瓦斯涌出量 =0.49m3/min,0.3
图1-6 突出煤层指标鉴定表
该段生烃地层主要为炭质泥岩,含少量煤线,属含煤性差的地区。受构造影响,岩体较破碎,瓦斯圈闭条件差,不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可能。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经对康定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C1标段工程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形成了《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清单》,将全部施工分为9项作业活动,危险源共240项,重大危险源集中于隧道瓦斯、坍塌、突水涌泥、特种设备、机械、临时用电、等相关施工活动中。如施工中对危险源管理不善,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由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各救援职能组、工区救援队伍及社会力量构成。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部相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各工区负责人组成,工区救援队伍由各相关工区组织,社会力量含地方消防、医疗救护等力量。项目经理部应急组织体系如图所示: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 长:冯志谦
副组长:吴峰成、杨东东、任大海、杨志田、黄 文
王清英、吕孝斌、孟宝城
职 责:
组 长:全面组织指挥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指挥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
成 员:
1)加强现场检查,督促工区编制和演练相应的应急预案;
2)事故发生后协调现场进行救助,在紧急状态结束后,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3)通知并联络应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做好应急准备后立即投入救援;
4)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统计事故损失;
5)成员为工区负责人时,在应急救援初期代表领导小组处理该工区应急救援事项。
3.2.2、救援职能组职责
抢险抢修组
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的抢险救援具体方案实施抢险救援工作,并保证隧道内通道的畅通。
技术指导组
配合救援领导小组工作,并做好现场技术指导。
通讯联络组
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通信部门协商,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请求提供帮助,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现场的通道口迎接救护车、救援人员、救援车辆的进入。负责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
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负伤人员进行包扎救治、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等应急处臵措施,对伤情严重的,应立即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实施紧急抢救。
疏散警戒组
事故发生时,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群众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伤害,设臵警戒线,保护现场,维持现场秩序,保证现场道路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和进入。
后勤保障组
准备和保证应急救援车辆、物资、资金、人员等所需应急资源的供应,并确保供应渠道畅通、便捷。
善后处理组
负责伤亡人员的亲属接待、安抚和善后理赔工作,保障社会稳定。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稳定员工、受伤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对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臵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赔偿;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等。
发生灾害时, 能迅速赶赴现场抢救人员和处理灾害。林家屋基隧道就近和地方医院建立联系,发生灾害时,及时通知地方医院进行救援,各工区成立辅助救护队,辅助救护队是不脱产的救护队,作为专业化救护队的助手和后备军。
辅助救护队是由从事通风、消火、安装、运输、瓦斯检验测定等工作,有经验,身体符合专职救护队员标准的工人,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所组成。 辅助救护队的任务是:
(1)积极协助分部经理搞好职工自救知识教育及预防灾害发生的工作。
(2)协助专职救护队完成紧急救灾任务,如为执行侦察灾情任务的专职救护队充当向导,担任灾区的安全岗哨,引导遇灾工人安全撤出隧道。
(3)为专职救护队运送救灾设备和材料,配合抢险。
(4)当隧道发生事故时,在专职救护队尚未到隧道之前,迅速奔赴事故现场,引导和救助工人撤离或协助其自救。
(5)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灾情发展,将灾害消除在初始阶段。
4、隧道瓦斯预防与应急措施
4.1 瓦斯预防
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服从辖区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负责施工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
4.1.1、施工组织措施
(1)当瓦斯含量不高时可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施工,按《铁路瓦斯隧道施工规程》的规定组织施工。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通风系统管理,瓦斯检测及动火管制等。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及上岗培训,凡是参与该隧道施工人员必须进行防治瓦斯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了解瓦斯发生的预兆和规律,掌握事故防治和应急措施。
4.1.2、瓦斯允许浓度指标
执行《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和《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中对瓦斯的浓度规定。洞内空气中允许的瓦斯含量(按体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总回风流中小于0.5%;其他工作面进来的风流中小于0.5%;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在0.5%以下;工作面装药爆破前在0.5%以下,洞内瓦斯弥漫范围不得超限20m ,若超过至此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监测。
4.1.3、瓦斯检测技术
(1)瓦斯含量的测定
测定隧道内空气中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值为瓦斯含量值。检测工作方式采用固定位臵(掌子面、塌腔、台车)、巡回测定及安装自动瓦斯检测系统。
(2)测定仪器
甲烷检测报警器(型号/规格为JCB4)洞内巡回监测仪器。
瓦斯检测仪配备给专职瓦斯检查员、现场领工员、质检员等进行巡回检查时使用。
(3)瓦斯测试的时间安排
1)、开挖面在打眼后,放炮前、放炮后各检测一次(即“一炮三检测”);
2)、其余时间及地点每班至少2次;
4)、特殊情况时应旁站不间断连续检测;
(4)瓦斯监测的人员安排
瓦斯监测人员安排情况:专职瓦检员3名、现场领工员6名、质检员3名。
(5)测试数据的纪录分析
每班的瓦斯监测数据必须做好纪录,并绘制瓦斯浓度变化曲线,对累计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推断瓦斯涌出的变化趋势。
4.2安全措施
4.2.1瓦斯隧道爆破安全措施
(1)瓦斯隧道爆破必须使用煤矿安全炸药:岩层中使用2#煤矿硝胺炸药。
(2)采用瞬发电雷管分次起爆。如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超过130ms 。瞬发电雷管不能用以代替毫秒电雷管的第一段;电雷管使用发火参数一致的,不能掺混使用;禁止使用导火索和火雷管。
(3)装药前,必须进行瓦斯检测,在放炮地点附近20m 以内的风流中,如瓦斯的浓度达到0.5%以上时,必须经过通风扩散,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后再装药。
(4)爆破炮眼使用炮泥封堵,炮泥的长度,岩层中不小于孔深的三分之二,煤层中不小于孔深的二分之一。
(5)使用防爆式发爆器起爆,禁止使用动力或照明电源起爆。
(6)放炮后在放炮地点附近检查瓦斯的浓度,如有瓦斯超标情况,立即进行处理。
4.2.2救援措施
当项目经理部接到事故的报告后,及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工区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扩展,做好应急准备;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影响的人员、设施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调集、筹措所需物资和设备。
⑴救护计划
分部成立专门的救护队,并与当地医院联系,成立专门救护小组。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救护计划。救护计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在紧急事故发生时,有关部门与作业区内的联络体制。
②救护技术管理者与救护班成员的组成编制等救护管理组织体制。
③救护机械器具的种类与保管场所。
④救护机械器具的维修保养管理。
⑤救护教育训练计划。
⑥确保救护作业的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⑵救护设备
为对紧急事故的发生有所准备,不但要准备救护所必须的呼吸用保护器具、便携式照明用器具、担架、便携式氧气瓶等救护设备和器械设备,还要进行严格管理,以便能够随时有效使用。为了救护所需的呼吸用保护具有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要选择使用时间长的类型,各种救护用品数量必须大于洞内最大作业人数的1.2倍。救护设备和机械,安质部必须经常进行检查、督促维修和保养管理,以便在紧急时能够立即使用。
就有关救护必须的机械器具等的使用方法、急救措施、救护方法等救护训练。救护训练要对呼吸用的保护用具、救护机器、测定仪器、仪表等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进行训练,以便为了救护而入洞的救护人员能够安全活动。并且,除了对受伤者做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抢救措施外,还要进行止血等应急治疗。再者,训练内容还必须包含自救、互救训练。
⑷救护措施
当发生险情时,值班安全员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撤离危险场所(一般撤离至洞外)后,立即清点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并上报有关情况给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灾程序,及时联系救援单位、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抢险救灾,减少降低灾害损失。
当发生人员伤亡时,按紧急抢险方案及时进行救援工作,并向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求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务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后,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
4.3信息报告与处臵
一)信息报告与通知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为项目经理部调度调度主任沈德贵电话:[1**********]短号:666533,接收到的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信息由应领导小组审核签认后在规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二)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工区负责人报告;工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向属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信息传递
内部各单位之间一切有关应急救援的信息传递和通报由领导小组授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5.1 响应分级
(一)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开展自救。
(二)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上报相关单位:
1、当隧道内瓦斯浓度超过0.5%时,应立即上报项目部及JL1-1驻地办启动应急预案;
2、当隧道内瓦斯浓度超过1%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总监办及代表处;
3、当隧道内瓦斯浓度超过1.5%时,现场应该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上报安监局及相关单位。
待采取措施处理后进行再次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5.2 响应程序
(一)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臵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二)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秩序。
(三)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确认危险物源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四)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五)抢救受害人员。及时、科学、有序地开展受害人员的现场抢救或者安全转移,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损失。
(六)设立人员疏散区。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七)清理事故现场。针对事故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
5.3 应急结束
当事故现场对人员、财产、公共安全的危害性消除,伤亡人员已得到医疗救护和安臵,财产得到妥善保护,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完成事故救援处臵工作后,领导小组应全力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对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和移交事故调查处理所需的资料、证人、证物等。
对整个应急救援情况进行总结,并写出报告报送股份公司主管部门。
6、信息发布
项目经理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事故的信息发布工作。
7、后期处臵
发生事故的工区负责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及时对受害人员及其家属进行补偿或赔偿;负责清除事故现场。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好有关工作。
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工区通知有关保险机构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人员现场保险及伤亡人员和财产保险的理赔工作。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协调标段内各单位及相关人员的通信工作,工区负责属地相关职能部门的通信工作,保证应急救援时通信的畅通。
8.2 应急队伍保障
项目经理部根据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C1标段救援体系建设需要,协调、检查、促进各工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工区应完善本单位业余救援队伍建设,并加强与属地社会救援力量的协作和联系,保证应急状态时的调用。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项目经理部将进一步优化和协调,促进标段内各单位救援协作;各工区合理配臵救援物资、适用的救援装备和安全防护器材,并注明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臵等内容,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8.4 经费保障
项目经理部将采取措施,确保事故应急处臵的资金需求。事故应急救援费用、善后处理费用和损失赔偿费用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
8.5 其他保障
交通运输保障:根据现场需要,由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地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行必要的交通管制,维持应急处臵期间的交通运输秩序。
医疗卫生保障:各工区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按照地方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布,明确不同地点发生事故时医疗卫生机构地址、联系方式,确保应急处臵及时有效。
技术保障:领导小组负责联系内、外部的技术支持。
9、培训与演练
9.1 培训
项目经理部、工区及作业工区要组织本单位应急管理机构及人员进行救援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救援技能。如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9.2 演练
在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C1标段施工期间,项目经理部将对本预案所述的专项安全事故预案进行至少一次演练,演练时,要求各工区派人员参加,同时邀请地方职能部门、建设及监理等单位人员进行观摩讲评,进而对相应的预案进行完善,提高项目经理部内部各单位整体应急处臵实战能力。演练时机选择在相关的分项分部工程开工之初。
10、奖惩
对应急救援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人员,由领导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严重失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
土建路基工程C1标段
救援预案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雅康高速公路C1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隧道瓦斯事故应急
目 录
1、总则 .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1
1.4 应急预案体系 ..............................................................1
1.5 应急工作原则 ..............................................................1
1.6工程概况 ..................................................................1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 .........................................................................................................................2
3、组织机构及职责 . .............................................................................................................................2
3.1 应急组织体系 ..............................................................2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2
4、隧道瓦斯预防与应急措施 . .............................................................................................................4
4.1 瓦斯预防 ..................................................................4
4.2安全措施 ..................................................................5
4.3信息报告与处臵 ............................................................6
5、应急响应 . .........................................................................................................................................7
5.1 响应分级 ..................................................................7
5.2 响应程序 ..................................................................7
5.3 应急结束 ..................................................................7
6、信息发布 . .........................................................................................................................................7
7、后期处臵 . .........................................................................................................................................7
8、 保障措施 . .......................................................................................................................................8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8
8.2 应急队伍保障 ..............................................................8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8
8.4 经费保障 ..................................................................8
8.5 其他保障 ..................................................................8
9、培训与演练 . .....................................................................................................................................8
9.1 培训 ......................................................................8
9.2 演练 ......................................................................8
10、奖惩 . ...............................................................................................................................................8
隧道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C1标段隧道瓦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建立组织严密、决策正确、指挥果断、保障有力、快速反应的应急指挥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对公共安全的影响,妥善、高效、有序地处臵安全事故,尽快恢复施工正常秩序。
1.2 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
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C1标段内,有下列情况之一并符合《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等级事故应对工作,适用本预案:隧道瓦斯爆炸、中毒事故。
1.4 应急预案体系
预案分三个层次,即项目经理部、工区及作业工区,三个层次的预案相互衔接,并与外部预案衔接;每个层次的预案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两种。
1.5 应急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明确职责;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常备不懈、有效应对;统筹协调,快速反应; 长效管理,落实责任。
1.6工程概况
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二郎山隧道工程C1标段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起讫桩号为K63+200~K72+310,线路全长9.110km 。本标段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工程,总长689.5米(折合为双幅);桥梁工程,总长1122.5米(折合为双幅);隧道工程,两路口隧道, 总长621米,最大埋深181m ;二郎山隧道,总长6688米,最大埋深1352米;新沟互通,桥梁总长795米;涵洞工程,圆管涵132m/3道,盖板涵26m/2道等工程。
隧道进口段(ZK65+598~ZK66+210,K65+607~K66+227)为三叠系须家河组地层,主要岩性为粉砂岩、砂岩夹炭质泥、页岩和煤线,通过钻孔ZK2、SK1取样进行相关测试分析,结论如下:
(1)煤质
灰分含量均超过50%,均为炭质泥岩。说明煤层含量极少,瓦斯释放出的原岩环境多为炭质泥岩,煤线或煤点少量分布。与隧道平行的两条冲沟内也没有大面积分布,经访问,隧址区未见煤炭开采和采挖痕迹。
(2)瓦斯含量、压力及涌出量
吨煤瓦斯含量2.13m3/t,瓦斯压力0.49Mpa (0.36Mpa ),瓦斯涌出量 =0.49m3/min,0.3
图1-6 突出煤层指标鉴定表
该段生烃地层主要为炭质泥岩,含少量煤线,属含煤性差的地区。受构造影响,岩体较破碎,瓦斯圈闭条件差,不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可能。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经对康定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C1标段工程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制定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形成了《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清单》,将全部施工分为9项作业活动,危险源共240项,重大危险源集中于隧道瓦斯、坍塌、突水涌泥、特种设备、机械、临时用电、等相关施工活动中。如施工中对危险源管理不善,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由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各救援职能组、工区救援队伍及社会力量构成。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部相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及各工区负责人组成,工区救援队伍由各相关工区组织,社会力量含地方消防、医疗救护等力量。项目经理部应急组织体系如图所示: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 长:冯志谦
副组长:吴峰成、杨东东、任大海、杨志田、黄 文
王清英、吕孝斌、孟宝城
职 责:
组 长:全面组织指挥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指挥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
成 员:
1)加强现场检查,督促工区编制和演练相应的应急预案;
2)事故发生后协调现场进行救助,在紧急状态结束后,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3)通知并联络应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做好应急准备后立即投入救援;
4)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并统计事故损失;
5)成员为工区负责人时,在应急救援初期代表领导小组处理该工区应急救援事项。
3.2.2、救援职能组职责
抢险抢修组
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的抢险救援具体方案实施抢险救援工作,并保证隧道内通道的畅通。
技术指导组
配合救援领导小组工作,并做好现场技术指导。
通讯联络组
根据实际情况与当地通信部门协商,共同建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确保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畅通。负责向社会救援机构报警,请求提供帮助,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方位、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现场的通道口迎接救护车、救援人员、救援车辆的进入。负责事故处理中各救援队伍之间的通讯联系。
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对事故中的负伤人员进行包扎救治、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等应急处臵措施,对伤情严重的,应立即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办理入院手续,实施紧急抢救。
疏散警戒组
事故发生时,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群众安全疏散工作,避免二次伤害,设臵警戒线,保护现场,维持现场秩序,保证现场道路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和进入。
后勤保障组
准备和保证应急救援车辆、物资、资金、人员等所需应急资源的供应,并确保供应渠道畅通、便捷。
善后处理组
负责伤亡人员的亲属接待、安抚和善后理赔工作,保障社会稳定。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包括:稳定员工、受伤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对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臵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赔偿;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等。
发生灾害时, 能迅速赶赴现场抢救人员和处理灾害。林家屋基隧道就近和地方医院建立联系,发生灾害时,及时通知地方医院进行救援,各工区成立辅助救护队,辅助救护队是不脱产的救护队,作为专业化救护队的助手和后备军。
辅助救护队是由从事通风、消火、安装、运输、瓦斯检验测定等工作,有经验,身体符合专职救护队员标准的工人,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所组成。 辅助救护队的任务是:
(1)积极协助分部经理搞好职工自救知识教育及预防灾害发生的工作。
(2)协助专职救护队完成紧急救灾任务,如为执行侦察灾情任务的专职救护队充当向导,担任灾区的安全岗哨,引导遇灾工人安全撤出隧道。
(3)为专职救护队运送救灾设备和材料,配合抢险。
(4)当隧道发生事故时,在专职救护队尚未到隧道之前,迅速奔赴事故现场,引导和救助工人撤离或协助其自救。
(5)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灾情发展,将灾害消除在初始阶段。
4、隧道瓦斯预防与应急措施
4.1 瓦斯预防
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服从辖区相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负责施工安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
4.1.1、施工组织措施
(1)当瓦斯含量不高时可采取加强通风的措施施工,按《铁路瓦斯隧道施工规程》的规定组织施工。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通风系统管理,瓦斯检测及动火管制等。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及上岗培训,凡是参与该隧道施工人员必须进行防治瓦斯的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了解瓦斯发生的预兆和规律,掌握事故防治和应急措施。
4.1.2、瓦斯允许浓度指标
执行《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和《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中对瓦斯的浓度规定。洞内空气中允许的瓦斯含量(按体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总回风流中小于0.5%;其他工作面进来的风流中小于0.5%;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在0.5%以下;工作面装药爆破前在0.5%以下,洞内瓦斯弥漫范围不得超限20m ,若超过至此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监测。
4.1.3、瓦斯检测技术
(1)瓦斯含量的测定
测定隧道内空气中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值为瓦斯含量值。检测工作方式采用固定位臵(掌子面、塌腔、台车)、巡回测定及安装自动瓦斯检测系统。
(2)测定仪器
甲烷检测报警器(型号/规格为JCB4)洞内巡回监测仪器。
瓦斯检测仪配备给专职瓦斯检查员、现场领工员、质检员等进行巡回检查时使用。
(3)瓦斯测试的时间安排
1)、开挖面在打眼后,放炮前、放炮后各检测一次(即“一炮三检测”);
2)、其余时间及地点每班至少2次;
4)、特殊情况时应旁站不间断连续检测;
(4)瓦斯监测的人员安排
瓦斯监测人员安排情况:专职瓦检员3名、现场领工员6名、质检员3名。
(5)测试数据的纪录分析
每班的瓦斯监测数据必须做好纪录,并绘制瓦斯浓度变化曲线,对累计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推断瓦斯涌出的变化趋势。
4.2安全措施
4.2.1瓦斯隧道爆破安全措施
(1)瓦斯隧道爆破必须使用煤矿安全炸药:岩层中使用2#煤矿硝胺炸药。
(2)采用瞬发电雷管分次起爆。如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超过130ms 。瞬发电雷管不能用以代替毫秒电雷管的第一段;电雷管使用发火参数一致的,不能掺混使用;禁止使用导火索和火雷管。
(3)装药前,必须进行瓦斯检测,在放炮地点附近20m 以内的风流中,如瓦斯的浓度达到0.5%以上时,必须经过通风扩散,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后再装药。
(4)爆破炮眼使用炮泥封堵,炮泥的长度,岩层中不小于孔深的三分之二,煤层中不小于孔深的二分之一。
(5)使用防爆式发爆器起爆,禁止使用动力或照明电源起爆。
(6)放炮后在放炮地点附近检查瓦斯的浓度,如有瓦斯超标情况,立即进行处理。
4.2.2救援措施
当项目经理部接到事故的报告后,及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工区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扩展,做好应急准备;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影响的人员、设施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调集、筹措所需物资和设备。
⑴救护计划
分部成立专门的救护队,并与当地医院联系,成立专门救护小组。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救护计划。救护计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在紧急事故发生时,有关部门与作业区内的联络体制。
②救护技术管理者与救护班成员的组成编制等救护管理组织体制。
③救护机械器具的种类与保管场所。
④救护机械器具的维修保养管理。
⑤救护教育训练计划。
⑥确保救护作业的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⑵救护设备
为对紧急事故的发生有所准备,不但要准备救护所必须的呼吸用保护器具、便携式照明用器具、担架、便携式氧气瓶等救护设备和器械设备,还要进行严格管理,以便能够随时有效使用。为了救护所需的呼吸用保护具有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要选择使用时间长的类型,各种救护用品数量必须大于洞内最大作业人数的1.2倍。救护设备和机械,安质部必须经常进行检查、督促维修和保养管理,以便在紧急时能够立即使用。
就有关救护必须的机械器具等的使用方法、急救措施、救护方法等救护训练。救护训练要对呼吸用的保护用具、救护机器、测定仪器、仪表等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进行训练,以便为了救护而入洞的救护人员能够安全活动。并且,除了对受伤者做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抢救措施外,还要进行止血等应急治疗。再者,训练内容还必须包含自救、互救训练。
⑷救护措施
当发生险情时,值班安全员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撤离危险场所(一般撤离至洞外)后,立即清点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并上报有关情况给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灾程序,及时联系救援单位、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抢险救灾,减少降低灾害损失。
当发生人员伤亡时,按紧急抢险方案及时进行救援工作,并向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求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务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后,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
4.3信息报告与处臵
一)信息报告与通知
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为项目经理部调度调度主任沈德贵电话:[1**********]短号:666533,接收到的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信息由应领导小组审核签认后在规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二)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工区负责人报告;工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向属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信息传递
内部各单位之间一切有关应急救援的信息传递和通报由领导小组授权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5.1 响应分级
(一)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开展自救。
(二)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上报相关单位:
1、当隧道内瓦斯浓度超过0.5%时,应立即上报项目部及JL1-1驻地办启动应急预案;
2、当隧道内瓦斯浓度超过1%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总监办及代表处;
3、当隧道内瓦斯浓度超过1.5%时,现场应该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上报安监局及相关单位。
待采取措施处理后进行再次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5.2 响应程序
(一)对事故危害情况的初始评估。先期处臵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应当尽快对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做出初始评估,包括事故范围及事故危害扩展的趋势以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等。
(二)封锁事故现场。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区域,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秩序。
(三)控制危险源。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别,迅速展开必要的技术检验、检测工作,确认危险物源的类型和特性,制定抢险救援的技术方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扩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响,防止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
(四)建立现场工作区域。应当根据事故的危害、天气条件等因素,设立现场抢险救援的安全工作区域。
(五)抢救受害人员。及时、科学、有序地开展受害人员的现场抢救或者安全转移,尽最大可能降低人员伤亡、减少事故所造成损失。
(六)设立人员疏散区。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果断迅速地划定危险波及范围和区域,组织相关人员和物资安全撤离危险波及的范围和区域。
(七)清理事故现场。针对事故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等技术措施进行事故后处理,防止危害的继续。
5.3 应急结束
当事故现场对人员、财产、公共安全的危害性消除,伤亡人员已得到医疗救护和安臵,财产得到妥善保护,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完成事故救援处臵工作后,领导小组应全力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对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和移交事故调查处理所需的资料、证人、证物等。
对整个应急救援情况进行总结,并写出报告报送股份公司主管部门。
6、信息发布
项目经理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事故的信息发布工作。
7、后期处臵
发生事故的工区负责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及时对受害人员及其家属进行补偿或赔偿;负责清除事故现场。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好有关工作。
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工区通知有关保险机构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人员现场保险及伤亡人员和财产保险的理赔工作。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协调标段内各单位及相关人员的通信工作,工区负责属地相关职能部门的通信工作,保证应急救援时通信的畅通。
8.2 应急队伍保障
项目经理部根据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C1标段救援体系建设需要,协调、检查、促进各工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工区应完善本单位业余救援队伍建设,并加强与属地社会救援力量的协作和联系,保证应急状态时的调用。
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项目经理部将进一步优化和协调,促进标段内各单位救援协作;各工区合理配臵救援物资、适用的救援装备和安全防护器材,并注明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臵等内容,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8.4 经费保障
项目经理部将采取措施,确保事故应急处臵的资金需求。事故应急救援费用、善后处理费用和损失赔偿费用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
8.5 其他保障
交通运输保障:根据现场需要,由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地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行必要的交通管制,维持应急处臵期间的交通运输秩序。
医疗卫生保障:各工区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按照地方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布,明确不同地点发生事故时医疗卫生机构地址、联系方式,确保应急处臵及时有效。
技术保障:领导小组负责联系内、外部的技术支持。
9、培训与演练
9.1 培训
项目经理部、工区及作业工区要组织本单位应急管理机构及人员进行救援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救援技能。如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9.2 演练
在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C1标段施工期间,项目经理部将对本预案所述的专项安全事故预案进行至少一次演练,演练时,要求各工区派人员参加,同时邀请地方职能部门、建设及监理等单位人员进行观摩讲评,进而对相应的预案进行完善,提高项目经理部内部各单位整体应急处臵实战能力。演练时机选择在相关的分项分部工程开工之初。
10、奖惩
对应急救援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人员,由领导小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严重失职造成事故的责任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