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_续_罗增儒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年第5期

思想#方法#技巧

29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续)

陕西师范大学 罗增儒 罗新兵

从解题论的观点看, 这实际上是既提出了/怎样解题0

又提出了/怎样学会解题0的问题, 波利亚说, 这/终于导致他写出本书0(指5怎样解题6) .

波利亚认为/数学有两个侧面0, /用欧几里得方式提出来的数学看来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 但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 这两个侧面都像数学本身一样古老. 但从某一点说来, 第二个侧面则是新的, 因为以前从来就没有-照本宣科. 地把处于发现过程中的数学照原样提供给学生, 或教师自己, 或公众. 0他以数十年的时间悉心研究数学启发法, 其/怎样解题0的基本思想就可以概括为/知识+启发法0.

在解题表中, 波利亚给出了/启发法小词典0, 让读者通过阅读词典来开阔思路、指导实践, 自己学会怎样解题.

这些看法来源于波利亚对数学教育宗旨的认识, 波利亚认为, 数学教育应/教会年轻人去思考0,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新精神0; 他认为一个人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应该受益终生, 他赞成, 良好的教育应该/系统地给学生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0, /应该帮助学生自己再发现所教的内容0, /学东西的最好途径是亲自去发现它0; 他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强调数学教学要加强思维训练, 要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发展技能、技巧、有益的思考方式和科学的思维习惯, 他反复指出,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还要/发展学生本身的内蕴能力0. 教师要/教学生证明问题0, 也要/教他们猜想问题0. 波利亚提出/合情推理0的概念, 号召:/让我们教猜想吧! 0

(2) 在解题表的展开中, 波利亚则通过剖析典型例题的思维过程来研究/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0. 波利亚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建议, /怎样才能想出这样的解答呢? 0/我自己怎样才能想出或发现它们呢? 0既驱使人们去分析解题过程, 又要求人们去总结发现的规律. 波利亚在5数学的发现6序言中提出:/领会方法的最佳时机, 可能是读者解出一道题的时候, 或是阅读它的解法的时候, 也可能是阅读解法形成过程的时候0.

波利亚书中的例题, 其实就是对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过程的分析, 就是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 也就是教人/怎样学会解题0. 在例1中, 数学操作与思维开展, ,

3 波利亚的解题观

对于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及有关著作,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对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认识(见参考文献) , 我们将其归结为5个要点. 3. 1 程序化的解题系统

怎样解题表, 就/怎样解题0、/教师应教学生做些什么0等问题, 把/解题中典型有用的智力活动0, 按照正常人解决问题时思维的自然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 ) 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 从而描绘出解题理论的一个总体轮廓, 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解题教学系统. 既体现常识性, 又体现由常识上升为理论(普遍性) 的自觉努力.

这四个阶段首先是一个四步骤的宏观解题程序, 其中/实现计划0虽为主体工作, 但较为容易完成, 是思路打通之后具体实施信息资源的逻辑配置, /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耐心0; 其次, /弄清问题0是认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表征的过程, 应成为成功解决问题的一个必要前提; 与前两者相比, /回顾0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 波利亚将其作为解题的必要环节而固定下来, 是一个有远见的做法, 在整个解题表中/拟定计划0是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

/拟定计划0的过程是在/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0基础上, 探索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 波利亚的建议是分两步走:第一, 努力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找出直接的联系(模式识别等) ; 第二, 如果找不出直接的联系, 就对原来的问题做出某些必要的变更或修改, 引进辅助问题, 为此, 波利亚又进一步建议:看着未知数, 回到定义去, 重新表述问题, 考虑相关问题, 分解或重新组合, 特殊化, 一般化, 类比等, 积极诱发念头, 努力变化问题. 这实际上是阐述和应用解题策略并进行资源的提取与分配.

于是, 这个系统就集解题程序、解题基础、解题策略、解题方法等于一身, 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 3. 2 启发式的过程分析

(1) 还在当学生的时候, 波利亚就有一个问题一再使他感到困惑:/是的, 这个解答好像还行, 它看起来是正确的, 但怎样才能想出这样的解答呢? 是的, 这个实验好像还行, 它看起来是个事实, 但别人是怎样发现这

? ? 0

30

思想#方法#技巧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年第5期

也见到了这样的行动.

波利亚对解题过程淋漓尽致的剖析, 实质上已接触到心理层面, 但没有用到多少教育学或思维学的相关名词, 基本上都是其数学前沿研究中切身体验的自然流露, 数学功底和过程体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正是数学家研究数学教育的优势, 处处有数学的/真刀真枪0, 绝非/纸上谈兵0. 波利亚说/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0, 在/知识0与/组织良好0之间, 波利亚更强调后者, 他说/良好的组织使得所提供的知识易于用上, 这甚至可能比知识的广泛更为重要. 0用现在的话来说, 波利亚在这里强调了/原有的知识经验0和/优化的认知结构0对问题解决的基础作用.

3. 3 开放型的念头诱发.

波利亚解释说:/我们表中的问题和建议并不直接提到念头; 但实际上, 所有的问题和建议都与它有关X , 弄清问题是为好念头的出现做准备; 拟订计划是试图引发它; 在引发之后, 我们实现它; 回顾此过程和求解的结果, 我们试图更好地利用它. 0他强调指出:/老师为学生所能做的最大的好事是通过比较自然的帮助, 促使他自己想出一个好念头. 0在5怎样解题6一书里, 出现/念头0这个词不下四五十次.

念头有什么用? 波利亚说:/它会给你指出整个或部分解题途径0. /也许有些念头会把你引入歧途0, 但这并不可怕, /在明显失败的尝试和一度犹豫不决之后0会/突然闪出一个-好念头. 0, 最糟糕的是没有任何念头, 还/笨头呆脑地干等着某个念头的降临, 而不会做任何事情去加速其来到. 0

这里说的念头不仅在字面上比/问题表征0更为浅白, 而且在内涵上更为丰富, 其实质是开展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 产生念头与找出解题途径完全可以理解为同义语. 那么产生念头的基础是什么呢? 波利亚的回答是:/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0. (解题力量) /如果我们对该论题知识贫乏, 是不容易产生好念头的. 如果我们完全没有知识, 则根本不可能产生好念头. 0

波利亚一再提到/好念头0, 其实这就是直觉、顿悟或灵感, /想出一个好念头是一种-灵感运动. 0, /想像力有了一个突然的跳跃, 产生了一个好念头, 这是天才的一次闪烁0, /是我们观点上的重大突变, 我们看问题方式的一个骤然变动, 在解题步骤方面的一个刚刚露头的有信心的预感0.

波利亚关于念头的种种议论, 正是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激发与激活.

3. 4 探索性的问题转换

这里说的/问题转换0, 在5怎样解题6一书中亦叫/变化问题0、/题目变更0, 它揭示了探索解题思路的数

, 的实际. :

/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思路的选择, 要靠从可以接近它的方向去攻击堡垒, 为了找出哪个方面是正确的方面, 哪一侧是好接近的一侧, 我们从各个方面、各个侧面去试验, 我们变更问题. 0/变化问题使我们引进了新的内容, 从而产生了新的接触, 产生了和我们有关的元素接触的新可能性. 0/新问题展现了接触我们以前知识的新可能性, 它使我们做出有用接触的希望死而复苏. 通过变化问题, 显露它的某个新方面, 新问题使我们的兴趣油然而生0.

在/怎样解题0表中, 波利亚拟出了启引我们不断转换问题的30多个问句或建议:把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的问题, 把原问题化归为一个已解决的问题, 去考虑一个可能相关的问题, 先解决一个更特殊的问题、或更一般的问题、或类似的问题, , 那些启发新念头的问句, 也往往与问题转换有关. /如果我们不用-题目变更. , 几乎是不能有什么进展的0) ) ) 这就是波利亚的结论.

3. 5 朴素的数学解题元认知观念.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再认知, 包括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虽然元认知概念提出较晚, 但元认知思想早就存在, 在波利亚的解题思想中存在着朴素的元认知观念.

波利亚解题表的大量问句或建议, 都不是问别人, 而是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提建议, 这是解题者的自我诘问、自我反思. 问题中的一部分, 其对象针对具体的数学内容, 属于认知性的; 另一部分则以解题者自身为对象, 属于元认知性的. 比如, /你以前见过它吗? 0/你是否知道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 0/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关, 且早已解决的问题. 你能不能利用它? 0等等, 都不涉及问题的具体内容, 都是针对解题主体、对其解题思维活动的反思, 都属于元认知提问, 而不完全是认知提问.

波利亚解题表中的/回顾0也并不完全是常规解题中的/检验0, 主要是有分析地领会所得的解法(参见例1的回顾) , 它包含着把/问题及其解法0(认知) 作为对象进行自觉反思的元认知意图. 至于解题表本身所给出的解题程序(一种程序性知识) , 所体现的解题策略(一种策略性知识) 及所进行的元认知提问, 都属于元认知知识. 波利亚对具体范例的分析, 基本上是对/问题及其解法0的再认知, 已反映出开发元认知的朴素意图.

波利亚的另一些问句, 如/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 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 0/你能不能改变未知数或数据, 或者二者都改变, 以使新未知数

X 可以说解题表中的每一个问句, 都是从认知或元认知.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年第5期

思想#方法#技巧

31

和新数据彼此更接近? 0(接近度) , /你能不能一下子看

出它来? 0(题感) 等, 则属于朴素的元认知体验.

至于解题表本身, 则自始至终体现着元认知调控. 综上所述, /解题系统0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整体框架, /分析解题过程0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思维实质, /念头诱发0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外在表现, /问题转换0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具体实现, 朴素的元认知观念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心理学基础. 而这一切的背后, 丰富的数学前沿研究经历和发现体验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物质基础, 现代启发法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灵魂, 揭示/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0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目标.

数学思维0的内外部机制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中国式的/问题解决0也初成特色, 这些都构成了对波利亚的超越.

(1) 美国学者舍费尔德在名著5数学解题6一书中, 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描述了复杂的智力活动的四个不同性质的方面.

¹认识的资源. 即解题者所已掌握的事实和算法; º启发法. 即在困难的情况下借以取得进展的/常识性的法则0;

»调节. 它所涉及的是解题者运用已有知识的有效性(即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所说的元认知) ;

¼信息系统. 即解题者对于学科的性质和应当如何去从事工作的看法.

(2) 中国的数学教学历来重视解题训练、中国的数学教师历来重视解题研究, 20世纪80年代, 随着美国/问题解决0口号传入中国,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受到了重视也得到了发展.

早在20世纪40年代, 波利亚的5怎样解题6就曾有过中译本(周佐严译, 中华书局出版) , 到60年代曾有人翻译5数学的发现6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X . 80年代以来, 波利亚的三部著作都已翻译发行, 其中的解题观点已成为许多同行研究解题的指导思想, 国内一些学者多次召开了波利亚数学思想的讨论会, 徐利治教授还提出研究波利亚的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培养和造就一批波利亚型的数学工作者, 二是按照波利亚的思想改革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后来有/M M 教育方式0的理论与实践, 见文[8]) . 20世纪90年代, 张奠宙教授组织/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0, 提出/提倡问题解决0作为进一步改革中国数学教育/突破口0的设计X X . 这一切, 促进了中国特色的解题研究(参见文[6]、[7]等) , 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的数学问题解决0特色. 主要表现有:

¹注重研究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º强调数学方法论研究; »提倡数学解题策略研究; ¼应用问题、数学建模教学研究; ½开放题、情景题的教学研究及其在考试中的大规模运用;

¾提倡探究性学习, 进行/问题教学0、/情景教学0、/开放性教学0.

与此相关的是两个举世瞩目的事实:

¹1992年,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0IAEP 发表报告, 在21个参加数学测试和科学测试的国家和地区中, 中国内地以总平均80分的成绩名列第一, 领先于第二名

X 见江泽涵. 关于波利亚的5怎样解题6和5数学的发现6的一些往事. 中学数学教学(皖) , 1983, 2, P. 4. 3

4 波利亚解题研究的发展

4. 1 反思

数学上存在证明的方法与发现的方法, 在逻辑实证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 关于数学发现方法的研究一度陷于停顿, 波利亚的贡献就在于自觉承担起复兴数学启发法的重任, 并提出合情推理, 为数学启发法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期, 美国数学教育界兴起的/问题解决0研究是对波利亚现代启发法的直接继承, 曾经有/对波利亚的重新发现0、/数学启发法, 几乎成了问题解决的同义词0等提法. 但是, 已有数学实践却未能获得预期的成功, 尽管学生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知识, 也已经了解了相关的方法原则, 或者说已执行了解题表的建议, 却仍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不能不引起数学教育界的反思.

(1) 波利亚构建的/四阶段0解题系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但局限于/四阶段0对学会/数学地思维0而言是不是有点简单化了? 对数学问题解决全过程的探索可能比解题表所简洁描述的复杂得多.

(2) 数学启发法的现代复兴及其所取得的成功, 无论怎样评价都不算过分, 但启发法能不能看成影响问题解决能力的惟一要素? /知识+启发法0之外可能还有更多的因素需要重视(如/元认知调节0、/观念0等) , /好念头0的出现可能也需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做出更为自觉的分析.

(3) 波利亚从数学内部研究数学问题解决并强调解题实践是一个值得继承的研究方向(与那些连数学题都没有出现的解题研究形成鲜明对照, 也与那些对中学教材作业题都不那么过关的研究者形成鲜明对照) , 但局限于/解题0、专注于技能技巧是不是狭窄了点? 至少/问题发现(提出) 0、/实际应用0都与解决问题有同样的重要性. 4. 2 发展

近十几年来, 通过反思和对解题实践活动的深入

, //

32

思想#方法#技巧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年第5期

奥林匹克数学也要研究性学习

湖南省教科院 黄仁寿

文[1]指出/研究性题材已露脸高考0, 并呼吁/让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三数学课堂0. 本文通过对由一个平凡的等式到数学奥林匹克问题的创造过程的思维揭露, 提倡奥林匹克数学也要研究性学习.

a 1+a 2+, +a n

. 即存在正整数p , 使得不等式

a p +a p +1a 1+a 2+, +a n

\,

n 2

a p +a p +1+a p +2a 1+a 2+, +a n

\,

3n

成立. 其中规定a n +1=a 1, a n +2=a 2.

»¼

1 从等式到不等式

对于正数a 1, a 2, , , a n , 下面的等式是显然的:a n -1+a n a n +a 1a 1+a 2a 2+a 3

++, ++

2222=a 1+a 2+, +a n ,

¹

a 1+a 2+a 3a 2+a 3+a 4a n -1+a n +a 1++, +333+

a n +a 1+a 2

=a 1+a 2+, +a n . º由抽屉原理易知, 上面两式左边的n 个分式中必

2 问题的一般化

若规定a n +i =a i (i =1, 2, , , n) , 则¹º两式左边每一分式的分母可换为不大于n 的正整数m , 分子则依次变为m 个加数的和, 而右边保持不变. 如法炮制, 同样可得到类似于»¼的问题. 我们将其严格叙述为:

问题1 n 个正数a 1, a 2, , , a n , 定义a n +i =a i

1n 1m

(i =1, 2, , , n ) , A =E a i , A k (m ) =E a , 则

n i =1m i =1k +i

8 杨世明, 周春荔, 徐沥泉, 王光明, 郭璋. M M 教育方式:理

论与实践. 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 2002

9 G. L. Alexanderson. George Polya 著. 袁向东译. 数学译林,

1986, 1

10 过伯祥. 波利亚的解题观, 中等数学, 1988, 211 杨之, 劳格. 波利亚的生平与事业. 中等数学, 1988, 412 赵雄辉. 数学教师的良师) ) ) 波利亚. 数学教师, 1988, 713 薛迪群. 乔治#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初探. 教育研究,

1987, 2

14 谷政. 略论波利亚教育思想与当代数学建构教学观. 福建

中学数学, 2000, 2

15 庞征球, 陈建华, 靳卫军. 波利亚数学教育思想简略评述.

数学教育学报, 1993, 第2卷, 第2期

16 沈南山. 发掘元认知实现对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超越. 数学

教育学报, 2001, 第10卷, 第3期

17 涂荣豹. 数学解题学习中的元认知. 数学教育学报, 2002,

第11卷, 第4期

18 杨骞. 波利亚数学教育理论的现代启示. 数学教育学报,

2002, 第11卷, 第2期

19 缪雪松. 用波利亚解题思想解函数应用题的实验研究. 中

学数学教学, 2004, 4

20 荣国华. 从波利亚的审题观谈起.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2

()

有一个不小于n 个正数a 1, a 2, , , a n 的算术平均值的中国台湾省和韩国7分之多.

º在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19年中(1985~2003) , 中国中学生参赛104人次, 得奖102人次(得奖率达98%) , 其中金牌77个(占得奖牌数的75%) 、银牌20个(占得奖牌数的20%) 、铜牌5个(占得奖牌数的5%) ; 团体总分10次获第1名, 4次获第二名, 成为公认的竞赛强国.

参考文献

1 波利亚. 怎样解题. 阎育苏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2 波利亚. 数学的发现(一、二) . 刘景麟、曹三江、邹清译. 呼

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9~1981; 欧阳绛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

3 波利亚. 数学与似真推理. 杨迅文、王学沂、汪成钦译. 福

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 李心灿、王日爽、李志尧译(书名为:数学与猜想)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4 徐利治, 朱梧木贾, 郑毓信. 数学方法论教程. 南京:江苏教育

出版社, 1992

5 郑毓信, 肖柏荣, 熊萍. 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 成都:四川

教育出版社, 2001

6 戴再平主编. 开放题) ) ) 数学教学的新模式. 上海:上海教

育出版社, 2002

7 罗增儒. 数学解题学引论.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年第5期

思想#方法#技巧

29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续)

陕西师范大学 罗增儒 罗新兵

从解题论的观点看, 这实际上是既提出了/怎样解题0

又提出了/怎样学会解题0的问题, 波利亚说, 这/终于导致他写出本书0(指5怎样解题6) .

波利亚认为/数学有两个侧面0, /用欧几里得方式提出来的数学看来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 但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来却像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 这两个侧面都像数学本身一样古老. 但从某一点说来, 第二个侧面则是新的, 因为以前从来就没有-照本宣科. 地把处于发现过程中的数学照原样提供给学生, 或教师自己, 或公众. 0他以数十年的时间悉心研究数学启发法, 其/怎样解题0的基本思想就可以概括为/知识+启发法0.

在解题表中, 波利亚给出了/启发法小词典0, 让读者通过阅读词典来开阔思路、指导实践, 自己学会怎样解题.

这些看法来源于波利亚对数学教育宗旨的认识, 波利亚认为, 数学教育应/教会年轻人去思考0,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新精神0; 他认为一个人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应该受益终生, 他赞成, 良好的教育应该/系统地给学生自己发现事物的机会0, /应该帮助学生自己再发现所教的内容0, /学东西的最好途径是亲自去发现它0; 他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强调数学教学要加强思维训练, 要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发展技能、技巧、有益的思考方式和科学的思维习惯, 他反复指出,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还要/发展学生本身的内蕴能力0. 教师要/教学生证明问题0, 也要/教他们猜想问题0. 波利亚提出/合情推理0的概念, 号召:/让我们教猜想吧! 0

(2) 在解题表的展开中, 波利亚则通过剖析典型例题的思维过程来研究/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0. 波利亚不断地提问、不断地建议, /怎样才能想出这样的解答呢? 0/我自己怎样才能想出或发现它们呢? 0既驱使人们去分析解题过程, 又要求人们去总结发现的规律. 波利亚在5数学的发现6序言中提出:/领会方法的最佳时机, 可能是读者解出一道题的时候, 或是阅读它的解法的时候, 也可能是阅读解法形成过程的时候0.

波利亚书中的例题, 其实就是对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过程的分析, 就是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 也就是教人/怎样学会解题0. 在例1中, 数学操作与思维开展, ,

3 波利亚的解题观

对于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及有关著作,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对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认识(见参考文献) , 我们将其归结为5个要点. 3. 1 程序化的解题系统

怎样解题表, 就/怎样解题0、/教师应教学生做些什么0等问题, 把/解题中典型有用的智力活动0, 按照正常人解决问题时思维的自然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 ) 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 从而描绘出解题理论的一个总体轮廓, 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解题教学系统. 既体现常识性, 又体现由常识上升为理论(普遍性) 的自觉努力.

这四个阶段首先是一个四步骤的宏观解题程序, 其中/实现计划0虽为主体工作, 但较为容易完成, 是思路打通之后具体实施信息资源的逻辑配置, /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耐心0; 其次, /弄清问题0是认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表征的过程, 应成为成功解决问题的一个必要前提; 与前两者相比, /回顾0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 波利亚将其作为解题的必要环节而固定下来, 是一个有远见的做法, 在整个解题表中/拟定计划0是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

/拟定计划0的过程是在/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0基础上, 探索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 波利亚的建议是分两步走:第一, 努力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找出直接的联系(模式识别等) ; 第二, 如果找不出直接的联系, 就对原来的问题做出某些必要的变更或修改, 引进辅助问题, 为此, 波利亚又进一步建议:看着未知数, 回到定义去, 重新表述问题, 考虑相关问题, 分解或重新组合, 特殊化, 一般化, 类比等, 积极诱发念头, 努力变化问题. 这实际上是阐述和应用解题策略并进行资源的提取与分配.

于是, 这个系统就集解题程序、解题基础、解题策略、解题方法等于一身, 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 3. 2 启发式的过程分析

(1) 还在当学生的时候, 波利亚就有一个问题一再使他感到困惑:/是的, 这个解答好像还行, 它看起来是正确的, 但怎样才能想出这样的解答呢? 是的, 这个实验好像还行, 它看起来是个事实, 但别人是怎样发现这

? ? 0

30

思想#方法#技巧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年第5期

也见到了这样的行动.

波利亚对解题过程淋漓尽致的剖析, 实质上已接触到心理层面, 但没有用到多少教育学或思维学的相关名词, 基本上都是其数学前沿研究中切身体验的自然流露, 数学功底和过程体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正是数学家研究数学教育的优势, 处处有数学的/真刀真枪0, 绝非/纸上谈兵0. 波利亚说/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0, 在/知识0与/组织良好0之间, 波利亚更强调后者, 他说/良好的组织使得所提供的知识易于用上, 这甚至可能比知识的广泛更为重要. 0用现在的话来说, 波利亚在这里强调了/原有的知识经验0和/优化的认知结构0对问题解决的基础作用.

3. 3 开放型的念头诱发.

波利亚解释说:/我们表中的问题和建议并不直接提到念头; 但实际上, 所有的问题和建议都与它有关X , 弄清问题是为好念头的出现做准备; 拟订计划是试图引发它; 在引发之后, 我们实现它; 回顾此过程和求解的结果, 我们试图更好地利用它. 0他强调指出:/老师为学生所能做的最大的好事是通过比较自然的帮助, 促使他自己想出一个好念头. 0在5怎样解题6一书里, 出现/念头0这个词不下四五十次.

念头有什么用? 波利亚说:/它会给你指出整个或部分解题途径0. /也许有些念头会把你引入歧途0, 但这并不可怕, /在明显失败的尝试和一度犹豫不决之后0会/突然闪出一个-好念头. 0, 最糟糕的是没有任何念头, 还/笨头呆脑地干等着某个念头的降临, 而不会做任何事情去加速其来到. 0

这里说的念头不仅在字面上比/问题表征0更为浅白, 而且在内涵上更为丰富, 其实质是开展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 产生念头与找出解题途径完全可以理解为同义语. 那么产生念头的基础是什么呢? 波利亚的回答是:/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0. (解题力量) /如果我们对该论题知识贫乏, 是不容易产生好念头的. 如果我们完全没有知识, 则根本不可能产生好念头. 0

波利亚一再提到/好念头0, 其实这就是直觉、顿悟或灵感, /想出一个好念头是一种-灵感运动. 0, /想像力有了一个突然的跳跃, 产生了一个好念头, 这是天才的一次闪烁0, /是我们观点上的重大突变, 我们看问题方式的一个骤然变动, 在解题步骤方面的一个刚刚露头的有信心的预感0.

波利亚关于念头的种种议论, 正是开展积极思维活动的激发与激活.

3. 4 探索性的问题转换

这里说的/问题转换0, 在5怎样解题6一书中亦叫/变化问题0、/题目变更0, 它揭示了探索解题思路的数

, 的实际. :

/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思路的选择, 要靠从可以接近它的方向去攻击堡垒, 为了找出哪个方面是正确的方面, 哪一侧是好接近的一侧, 我们从各个方面、各个侧面去试验, 我们变更问题. 0/变化问题使我们引进了新的内容, 从而产生了新的接触, 产生了和我们有关的元素接触的新可能性. 0/新问题展现了接触我们以前知识的新可能性, 它使我们做出有用接触的希望死而复苏. 通过变化问题, 显露它的某个新方面, 新问题使我们的兴趣油然而生0.

在/怎样解题0表中, 波利亚拟出了启引我们不断转换问题的30多个问句或建议:把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的问题, 把原问题化归为一个已解决的问题, 去考虑一个可能相关的问题, 先解决一个更特殊的问题、或更一般的问题、或类似的问题, , 那些启发新念头的问句, 也往往与问题转换有关. /如果我们不用-题目变更. , 几乎是不能有什么进展的0) ) ) 这就是波利亚的结论.

3. 5 朴素的数学解题元认知观念.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再认知, 包括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虽然元认知概念提出较晚, 但元认知思想早就存在, 在波利亚的解题思想中存在着朴素的元认知观念.

波利亚解题表的大量问句或建议, 都不是问别人, 而是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提建议, 这是解题者的自我诘问、自我反思. 问题中的一部分, 其对象针对具体的数学内容, 属于认知性的; 另一部分则以解题者自身为对象, 属于元认知性的. 比如, /你以前见过它吗? 0/你是否知道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 0/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关, 且早已解决的问题. 你能不能利用它? 0等等, 都不涉及问题的具体内容, 都是针对解题主体、对其解题思维活动的反思, 都属于元认知提问, 而不完全是认知提问.

波利亚解题表中的/回顾0也并不完全是常规解题中的/检验0, 主要是有分析地领会所得的解法(参见例1的回顾) , 它包含着把/问题及其解法0(认知) 作为对象进行自觉反思的元认知意图. 至于解题表本身所给出的解题程序(一种程序性知识) , 所体现的解题策略(一种策略性知识) 及所进行的元认知提问, 都属于元认知知识. 波利亚对具体范例的分析, 基本上是对/问题及其解法0的再认知, 已反映出开发元认知的朴素意图.

波利亚的另一些问句, 如/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 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 0/你能不能改变未知数或数据, 或者二者都改变, 以使新未知数

X 可以说解题表中的每一个问句, 都是从认知或元认知.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年第5期

思想#方法#技巧

31

和新数据彼此更接近? 0(接近度) , /你能不能一下子看

出它来? 0(题感) 等, 则属于朴素的元认知体验.

至于解题表本身, 则自始至终体现着元认知调控. 综上所述, /解题系统0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整体框架, /分析解题过程0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思维实质, /念头诱发0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外在表现, /问题转换0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具体实现, 朴素的元认知观念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心理学基础. 而这一切的背后, 丰富的数学前沿研究经历和发现体验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物质基础, 现代启发法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灵魂, 揭示/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0是波利亚解题思想的目标.

数学思维0的内外部机制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中国式的/问题解决0也初成特色, 这些都构成了对波利亚的超越.

(1) 美国学者舍费尔德在名著5数学解题6一书中, 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 描述了复杂的智力活动的四个不同性质的方面.

¹认识的资源. 即解题者所已掌握的事实和算法; º启发法. 即在困难的情况下借以取得进展的/常识性的法则0;

»调节. 它所涉及的是解题者运用已有知识的有效性(即现代认知心理学中所说的元认知) ;

¼信息系统. 即解题者对于学科的性质和应当如何去从事工作的看法.

(2) 中国的数学教学历来重视解题训练、中国的数学教师历来重视解题研究, 20世纪80年代, 随着美国/问题解决0口号传入中国,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受到了重视也得到了发展.

早在20世纪40年代, 波利亚的5怎样解题6就曾有过中译本(周佐严译, 中华书局出版) , 到60年代曾有人翻译5数学的发现6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X . 80年代以来, 波利亚的三部著作都已翻译发行, 其中的解题观点已成为许多同行研究解题的指导思想, 国内一些学者多次召开了波利亚数学思想的讨论会, 徐利治教授还提出研究波利亚的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培养和造就一批波利亚型的数学工作者, 二是按照波利亚的思想改革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后来有/M M 教育方式0的理论与实践, 见文[8]) . 20世纪90年代, 张奠宙教授组织/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0, 提出/提倡问题解决0作为进一步改革中国数学教育/突破口0的设计X X . 这一切, 促进了中国特色的解题研究(参见文[6]、[7]等) , 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的数学问题解决0特色. 主要表现有:

¹注重研究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º强调数学方法论研究; »提倡数学解题策略研究; ¼应用问题、数学建模教学研究; ½开放题、情景题的教学研究及其在考试中的大规模运用;

¾提倡探究性学习, 进行/问题教学0、/情景教学0、/开放性教学0.

与此相关的是两个举世瞩目的事实:

¹1992年,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0IAEP 发表报告, 在21个参加数学测试和科学测试的国家和地区中, 中国内地以总平均80分的成绩名列第一, 领先于第二名

X 见江泽涵. 关于波利亚的5怎样解题6和5数学的发现6的一些往事. 中学数学教学(皖) , 1983, 2, P. 4. 3

4 波利亚解题研究的发展

4. 1 反思

数学上存在证明的方法与发现的方法, 在逻辑实证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 关于数学发现方法的研究一度陷于停顿, 波利亚的贡献就在于自觉承担起复兴数学启发法的重任, 并提出合情推理, 为数学启发法的现代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期, 美国数学教育界兴起的/问题解决0研究是对波利亚现代启发法的直接继承, 曾经有/对波利亚的重新发现0、/数学启发法, 几乎成了问题解决的同义词0等提法. 但是, 已有数学实践却未能获得预期的成功, 尽管学生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知识, 也已经了解了相关的方法原则, 或者说已执行了解题表的建议, 却仍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不能不引起数学教育界的反思.

(1) 波利亚构建的/四阶段0解题系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但局限于/四阶段0对学会/数学地思维0而言是不是有点简单化了? 对数学问题解决全过程的探索可能比解题表所简洁描述的复杂得多.

(2) 数学启发法的现代复兴及其所取得的成功, 无论怎样评价都不算过分, 但启发法能不能看成影响问题解决能力的惟一要素? /知识+启发法0之外可能还有更多的因素需要重视(如/元认知调节0、/观念0等) , /好念头0的出现可能也需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做出更为自觉的分析.

(3) 波利亚从数学内部研究数学问题解决并强调解题实践是一个值得继承的研究方向(与那些连数学题都没有出现的解题研究形成鲜明对照, 也与那些对中学教材作业题都不那么过关的研究者形成鲜明对照) , 但局限于/解题0、专注于技能技巧是不是狭窄了点? 至少/问题发现(提出) 0、/实际应用0都与解决问题有同样的重要性. 4. 2 发展

近十几年来, 通过反思和对解题实践活动的深入

, //

32

思想#方法#技巧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4年第5期

奥林匹克数学也要研究性学习

湖南省教科院 黄仁寿

文[1]指出/研究性题材已露脸高考0, 并呼吁/让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三数学课堂0. 本文通过对由一个平凡的等式到数学奥林匹克问题的创造过程的思维揭露, 提倡奥林匹克数学也要研究性学习.

a 1+a 2+, +a n

. 即存在正整数p , 使得不等式

a p +a p +1a 1+a 2+, +a n

\,

n 2

a p +a p +1+a p +2a 1+a 2+, +a n

\,

3n

成立. 其中规定a n +1=a 1, a n +2=a 2.

»¼

1 从等式到不等式

对于正数a 1, a 2, , , a n , 下面的等式是显然的:a n -1+a n a n +a 1a 1+a 2a 2+a 3

++, ++

2222=a 1+a 2+, +a n ,

¹

a 1+a 2+a 3a 2+a 3+a 4a n -1+a n +a 1++, +333+

a n +a 1+a 2

=a 1+a 2+, +a n . º由抽屉原理易知, 上面两式左边的n 个分式中必

2 问题的一般化

若规定a n +i =a i (i =1, 2, , , n) , 则¹º两式左边每一分式的分母可换为不大于n 的正整数m , 分子则依次变为m 个加数的和, 而右边保持不变. 如法炮制, 同样可得到类似于»¼的问题. 我们将其严格叙述为:

问题1 n 个正数a 1, a 2, , , a n , 定义a n +i =a i

1n 1m

(i =1, 2, , , n ) , A =E a i , A k (m ) =E a , 则

n i =1m i =1k +i

8 杨世明, 周春荔, 徐沥泉, 王光明, 郭璋. M M 教育方式:理

论与实践. 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 2002

9 G. L. Alexanderson. George Polya 著. 袁向东译. 数学译林,

1986, 1

10 过伯祥. 波利亚的解题观, 中等数学, 1988, 211 杨之, 劳格. 波利亚的生平与事业. 中等数学, 1988, 412 赵雄辉. 数学教师的良师) ) ) 波利亚. 数学教师, 1988, 713 薛迪群. 乔治#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初探. 教育研究,

1987, 2

14 谷政. 略论波利亚教育思想与当代数学建构教学观. 福建

中学数学, 2000, 2

15 庞征球, 陈建华, 靳卫军. 波利亚数学教育思想简略评述.

数学教育学报, 1993, 第2卷, 第2期

16 沈南山. 发掘元认知实现对波利亚解题思想的超越. 数学

教育学报, 2001, 第10卷, 第3期

17 涂荣豹. 数学解题学习中的元认知. 数学教育学报, 2002,

第11卷, 第4期

18 杨骞. 波利亚数学教育理论的现代启示. 数学教育学报,

2002, 第11卷, 第2期

19 缪雪松. 用波利亚解题思想解函数应用题的实验研究. 中

学数学教学, 2004, 4

20 荣国华. 从波利亚的审题观谈起.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2

()

有一个不小于n 个正数a 1, a 2, , , a n 的算术平均值的中国台湾省和韩国7分之多.

º在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19年中(1985~2003) , 中国中学生参赛104人次, 得奖102人次(得奖率达98%) , 其中金牌77个(占得奖牌数的75%) 、银牌20个(占得奖牌数的20%) 、铜牌5个(占得奖牌数的5%) ; 团体总分10次获第1名, 4次获第二名, 成为公认的竞赛强国.

参考文献

1 波利亚. 怎样解题. 阎育苏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2 波利亚. 数学的发现(一、二) . 刘景麟、曹三江、邹清译. 呼

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79~1981; 欧阳绛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

3 波利亚. 数学与似真推理. 杨迅文、王学沂、汪成钦译. 福

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 李心灿、王日爽、李志尧译(书名为:数学与猜想)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4 徐利治, 朱梧木贾, 郑毓信. 数学方法论教程. 南京:江苏教育

出版社, 1992

5 郑毓信, 肖柏荣, 熊萍. 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 成都:四川

教育出版社, 2001

6 戴再平主编. 开放题) ) ) 数学教学的新模式. 上海:上海教

育出版社, 2002

7 罗增儒. 数学解题学引论.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相关文章

  •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
  •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讲稿)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波利亚的解题理论.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波利亚的生平. 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1887-1985)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生于匈牙利,青年时期曾在布达佩斯.维也纳.哥廷根 ...查看


  • 怎样解题表
  • "怎样解题表"就是<怎样解题>一书的精华,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将解题过程分成了四个步骤,只要解题时按这四个步骤去做,必能成功.同学们如果能在平时的做题中不断实践和体会该表,必能很快就会发 ...查看


  • 波利亚的解题过程
  • 波利亚解题"怎样解题"思路剖析例题 例题: 如图11所示,AB 是⊙O 的直径,AD 是弦,∠DBC =∠A . (1)求证:BC 与⊙O 相切. (2)若OC 是BD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 ,BD =6,CE =4, ...查看


  • 高中数学思想
  • 一一一一....高中数学解题思维策略高中数学解题思维策略高中数学解题思维策略高中数学解题思维策略 第一讲第一讲第一讲第一讲 数学思维的变通性数学思维的变通性数学思维的变通性数学思维的变通性 一一一一....概念概念概念概念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 ...查看


  • 培养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反思的途径和方法
  • 培养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反思的途径和方法 [摘要]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仅指数学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也同时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通过数学学习的反思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反思性评价,切实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本文从数学学习的反思及其教 ...查看


  • 解题中的形象思维
  • 2006年 第45卷 第5期数学通报51 解题中的形象思维 李 渺 单 ( 数学需要抽象思维,.都是数学中的具体形象(,物中抽象出来的).行形象思维..几何图形常常引起我们的想象, 给我们很多的启迪.本文试图通过几个解题的实例说明我们怎样利 ...查看


  • 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分析
  • 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分析 问题解决是一种学习活动,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的学习理论对问题解决给出了不同的解说.但是行为主义学派和格式塔理论都没有正确反映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六十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继承了行为主义者的学习理论,又吸收了格式 ...查看


  • 数学本科毕业论文
  • 山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七年级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函 授 站: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级 别: 姓 名: 学 号: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 目 录 摘要.................. ...查看


  • 数学压轴大题怎么偷分
  • 数学压轴大题怎么偷分 数学压轴大题主要出在函数,解析几何,数列三部分内容,一般有三小题.记住:第一小题是容易题,分数要抢到:第二小题是中难题,争取拿分:第三小题是整张试卷中最难的题目,需要偷分! 一.正确认识压轴题 压轴题主要出在函数,解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