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研究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09-11-02 09:05:00 ]阅读:46作者:徐建卫 杨成元 于洋编辑:studa20

三、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特点——与投资基金的对比分析框架

(一)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个性化工具

1.与投资基金相比,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突出特征是它所使用的工具——贷款是个性化的。严格说,银行所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是根据借款人的具体需要所设计的,无论是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发放贷款时的信息依据、调查、审查、发放、回收过程,还是其提款安排和偿还安排,都与借款人独特的未来现金流相对应。这种非标准化的特征使得贷款这种工具适合于所有规模、所有类型的企业和消费者。然而,有价证券的标准化与银行贷款的非标准化形成鲜明对照。证券的标准化存在巨额固定成本,且必须要使社会公众普遍认可,这使得证券融资只适用于大企业的巨额融资项目和成熟产品的融资。

2.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核心作用。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非标准化贷款转化成为标准化证券的过程。在贷款证券化后,银行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以非标准化方式管理风险的全部工作。银行所需要的只是资金以及相应的风险。这实际上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银行提供的是管理金融风险的服务,资金本身只是银行管理风险的一种工具一个载体,提供资金本身并不是银行服务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内化器”的制度设计

1.从对风险的吸收方式来看。投资基金的机制设计就是要由基金持有人分享所有风险收益,同时直接分担所有风险损失,而基金管理人只能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商业银行的机制设计要求银行本身承担风险。首先,银行以到期无条件还本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承诺从存款人处吸收资金,然后按约定条件将资金贷放给贷款人,其后若贷款人违约,银行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存款人违约,从而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其次,银行按约定要保证存款人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却不能因此向贷款人收回未到期贷款,这样银行就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

2.从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内化器”这一角色的合宜性上看,商业银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银行和基金经理与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激励机制问题。只有在委托人能够低成本地观察到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向代理人支付固定报酬的激励机制。在不能低成本地观察到代理人的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将代理人的收益与其努力程度完全挂钩,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银行的主要资产是非标准化、不透明的贷款。所以,风险内部化是银行与其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种委托代理安排。

3.因为没有考虑风险处理因素,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地位其实是被低估了。大部分商业银行管理风险功能的业务,都没有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例如,贷款证券化的发展使得银行已经通过调查、审查、设计等方式管理过风险的贷款,不再保留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仍然运用资产规模来作为衡量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重要性的标准,必然会低估商业银行应该有的地位。也是近些年商业银行功能弱化说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论与启示

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在于管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通过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个性化方式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设计。商业银行的未来,归根结底取决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以贷款方式管理风险的能力。尽管迄今为止商业银行制度并不完美,商业银行体系依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但这只能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来加以修正和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者通过对投资基金制度与商业银行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二者有交叉与融合发展趋势的结论(何德旭,2004;曾康林,2002)。对研究新时期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可以在发展投资基金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银行,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地提高其风险管理的能力,做到二者兼顾。可以预见,在一个不太短的时期内,仍将把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放在一个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上。

参考文献:

[1]代军勋.商业银行积极风险管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曾康霖.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基金的兴起是否能取代商业银行[J].财贸经济,2002,(7).

[3]何德旭.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一个比较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9).

[4]王维强,于振玫.投资基金制度会取代商业银行制度吗——关于两种制度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3,(12).

[5]肖奎喜,刘建和,杨义群.从金融功能观点解析投资基金能否替代商业银行[J].财经论丛,2004,(9). 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http://www.studa.net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09-11-02 09:05:00 ]阅读:46作者:徐建卫 杨成元 于洋编辑:studa20

三、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特点——与投资基金的对比分析框架

(一)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个性化工具

1.与投资基金相比,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突出特征是它所使用的工具——贷款是个性化的。严格说,银行所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是根据借款人的具体需要所设计的,无论是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发放贷款时的信息依据、调查、审查、发放、回收过程,还是其提款安排和偿还安排,都与借款人独特的未来现金流相对应。这种非标准化的特征使得贷款这种工具适合于所有规模、所有类型的企业和消费者。然而,有价证券的标准化与银行贷款的非标准化形成鲜明对照。证券的标准化存在巨额固定成本,且必须要使社会公众普遍认可,这使得证券融资只适用于大企业的巨额融资项目和成熟产品的融资。

2.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使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银行在资金融通中的核心作用。贷款证券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非标准化贷款转化成为标准化证券的过程。在贷款证券化后,银行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以非标准化方式管理风险的全部工作。银行所需要的只是资金以及相应的风险。这实际上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表现:银行提供的是管理金融风险的服务,资金本身只是银行管理风险的一种工具一个载体,提供资金本身并不是银行服务的目的。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内化器”的制度设计

1.从对风险的吸收方式来看。投资基金的机制设计就是要由基金持有人分享所有风险收益,同时直接分担所有风险损失,而基金管理人只能收取固定的管理费。商业银行的机制设计要求银行本身承担风险。首先,银行以到期无条件还本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承诺从存款人处吸收资金,然后按约定条件将资金贷放给贷款人,其后若贷款人违约,银行不能以此为借口对存款人违约,从而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其次,银行按约定要保证存款人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却不能因此向贷款人收回未到期贷款,这样银行就承担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流动性风险。

2.从商业银行承担“风险内化器”这一角色的合宜性上看,商业银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银行和基金经理与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激励机制问题。只有在委托人能够低成本地观察到代理人的努力程度,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向代理人支付固定报酬的激励机制。在不能低成本地观察到代理人的努力程度的情况下,将代理人的收益与其努力程度完全挂钩,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银行的主要资产是非标准化、不透明的贷款。所以,风险内部化是银行与其资金盈余单位之间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种委托代理安排。

3.因为没有考虑风险处理因素,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和地位其实是被低估了。大部分商业银行管理风险功能的业务,都没有反映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例如,贷款证券化的发展使得银行已经通过调查、审查、设计等方式管理过风险的贷款,不再保留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如果仍然运用资产规模来作为衡量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重要性的标准,必然会低估商业银行应该有的地位。也是近些年商业银行功能弱化说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论与启示

商业银行的核心价值在于管理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金融风险。通过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个性化方式和风险内化器的制度设计。商业银行的未来,归根结底取决于其管理金融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以贷款方式管理风险的能力。尽管迄今为止商业银行制度并不完美,商业银行体系依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但这只能通过金融改革与创新来加以修正和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者通过对投资基金制度与商业银行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二者有交叉与融合发展趋势的结论(何德旭,2004;曾康林,2002)。对研究新时期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可以在发展投资基金的同时积极发展商业银行,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不断地提高其风险管理的能力,做到二者兼顾。可以预见,在一个不太短的时期内,仍将把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放在一个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上。

参考文献:

[1]代军勋.商业银行积极风险管理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曾康霖.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基金的兴起是否能取代商业银行[J].财贸经济,2002,(7).

[3]何德旭.商业银行制度与投资基金制度:一个比较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2,(9).

[4]王维强,于振玫.投资基金制度会取代商业银行制度吗——关于两种制度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3,(12).

[5]肖奎喜,刘建和,杨义群.从金融功能观点解析投资基金能否替代商业银行[J].财经论丛,2004,(9). 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http://www.studa.net


相关文章

  • 客户价值引导的银行策略再造 (1)
  •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客户价值引导的银行策略再造 Customer value strategy to guide the Bank Reengineering 作 者 专 业 指导教师 学 院 李丽 金融学 马莉 副教授 金 ...查看


  • 当前形势下的宏观调控政策
  • 当前形势下的宏观调控政策 摘 要:宏观调控有各种政策, 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根据宏观 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 准则和措施.货币政策, 是指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 ...查看


  • 2016-2022年中国商业综合体行业全景调研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 2016-2022年中国商业综合体行业全 景调研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 ...查看


  • 贺州市旅游综合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贺州市旅游综合体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旅游业是很多城市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有很多典型的旅游城市,例如三亚.丽江.焦作.黄山.敦煌等等,都是以旅游为核心,全面带动整体经 ...查看


  • 宜州市旅游综合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宜州市旅游综合体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旅游业是很多城市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有很多典型的旅游城市,例如三亚.丽江.焦作.黄山.敦煌等等,都是以旅游为核心,全面带动整体经 ...查看


  • 永济市旅游综合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永济市旅游综合体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旅游业是很多城市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有很多典型的旅游城市,例如三亚.丽江.焦作.黄山.敦煌等等,都是以旅游为核心,全面带动整体经 ...查看


  • 大连市旅游综合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大连市旅游综合体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旅游业是很多城市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有很多典型的旅游城市,例如三亚.丽江.焦作.黄山.敦煌等等,都是以旅游为核心,全面带动整体经 ...查看


  •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
  •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 穆争社 [作者简介]穆争社,男,陕西省西安市人,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研究方向:货币政策传导的博弈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 北京 100800 [内容提要]本文以传统货 ...查看


  • 关于当前商业银行经营大资管业务的思考
  • FINANCE&ECONOMY金融经济 关于当前商业银行经营大资管业务的思考 张红梅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山东 济南252012) 摘要: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商业银行.基金.券商.保险.信托等各类机构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