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为鼓励求助者建立积极的行为,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阳性强化法,请写出该疗法的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30分)。
阳性强化法的治疗过程: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2.监控靶行为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4.实施强化
阳性强化法的的注意事项:
1.设定的目标应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2.阳性强化的标准应是现实可行的,可达到的;
3.设计一个渐进强化时间表,促使行为超期望方向发展;
4.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给予强化;
5.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6.在撤销强化物时,可采用逐步消除的方法,或用社会性强化物代替,以继续维持所需行为。
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及其本案例中ABC分别是什么? (30分)
(1)合理情绪疗法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1分)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1分),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1分),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2分),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1分)。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2分)。A是诱发事件(2分),B是信念(2分),C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2分)。
ABC的关系:1、A不是C的直接原因(2分);
2、B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2分):
3、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2分)。
(2)求助者的A是:在国企改制中落聘(1分)。
想换单位但上级不同意(1分)。
新总经理比自己年轻(1分)。
求助者的B是:新总经理没本事,总与自己过不去(1分)。
新总经理假装谦虚(1分)。
自己一点都不老(1分)。
求助者的C是:情绪困扰(2分)及行为不良(2分)。
三、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20分)
(1)心理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3分)
(2)领悟阶段:实现三点领悟:
(a)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2分)
(b)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2分)
(c)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2分)
(3)修通阶段:
(a)与不合理信念辩论。(2分)
(b)合理情绪想象技术(2分)
(c)家庭作业(2分)
(d)其他方法(2分)
(4)再教育阶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 (3分)
四、请说出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20分)。
(1)要有事实根据。(4分) (2)避免个人发泄。(4分)
(3)避免无情攻击。(4分)
(4)以良好咨洵关系为基础。(4分)
(5)可用尝试性面质。(4分)
案例分析题问题归类及回答要点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回答要点: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恐惧、紧张、情绪不稳、强迫等。主要是把各种症状表现列举出来。
注:如果有躯体症状。回答按照(1)心理症状(2)生理症状进行分类回答
二、对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
回答要点:1、精神状态2、生理功能3、社会功能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回答要点:
1、 一般诊断
判断出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还是精神病。三级考试倾向于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二级考试倾向于神经症和精神病。
2、 诊断依据:(诊断鉴别)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判断有无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从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时间、有无泛化等方面,判断是否是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注:二级需要进一步(1)通过症状确定为何种神经症,与抑郁症、焦虑症、恐惧性神经症等做鉴别。(2)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进行支持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要点:
1、 生物原因。2、社会原因。3、心理原因。
五、诊断程序
回答要点:1、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2、内心是否冲突、是否有求治的愿望。3、心理、生理、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4、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5、与精神病、神经症相鉴别。
六、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理由
回答要点:1、可选用MMPI测验,探询病理人格特征和做精神病诊断。2、可选用SCL-90测验,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及程度。3、可选用SAS测验,评估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4、可选用SDS测验,评估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5、对于大学生进行UPI测验。6、可选用EPQ测验,了解人格特征。
七、怎样评估咨询效果
回答要点:1、求助者主观体验。2、求助者适应社会情况。3、求助者周围人士评价。4、心理测验结果。5、咨询师的观察。
八、应收集的资料
回答要点:1、是否做过心理测验,施测的项目及测验结果。2、求助者婚姻家庭的资料、家庭中的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的现状与过去的比较。3、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4、该求助者个性特征的特点。5、该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6、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7、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8、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九、还应了解的资料
回答要点:1、求助者的出生情况2、家族史3、疾病史4、既往心理咨询史5、朋友、同事反映的情况6、存在的未暴露的症状
十、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了解即可,一般不考)
回答要点:
1、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4、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5、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6、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十一、对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回答要点: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2、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量表。3、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量表。4、选择为排除其他诊断而使用的量表。
十二、咨询师应如何转介?
回答要点: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十三、制定咨询目标、采用的咨询方法(略)
三、 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心理咨询师怎样与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写出咨询方案的主要内容。
咨询方案应由求助者与咨询师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咨询目标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商定的咨询方案可以随着咨询的进程而有所调整。
四、对本案例进行效果评估,心理咨询师应选择那些维度或指标?
咨询结果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价。
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3、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讦估。
4、求助者咨询前后的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5、咨询师的评定。
四、 为鼓励求助者建立积极的行为,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阳性强化法,请写出该疗法的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30分)。
阳性强化法的治疗过程:
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2.监控靶行为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4.实施强化
阳性强化法的的注意事项:
1.设定的目标应是具体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
2.阳性强化的标准应是现实可行的,可达到的;
3.设计一个渐进强化时间表,促使行为超期望方向发展;
4.当求助者出现适当行为时给予强化;
5.内外强化物要同时使用,对求助者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6.在撤销强化物时,可采用逐步消除的方法,或用社会性强化物代替,以继续维持所需行为。
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请说出原理及其本案例中ABC分别是什么? (30分)
(1)合理情绪疗法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1分)创造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1分),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1分),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2分),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1分)。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2分)。A是诱发事件(2分),B是信念(2分),C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2分)。
ABC的关系:1、A不是C的直接原因(2分);
2、B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2分):
3、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2分)。
(2)求助者的A是:在国企改制中落聘(1分)。
想换单位但上级不同意(1分)。
新总经理比自己年轻(1分)。
求助者的B是:新总经理没本事,总与自己过不去(1分)。
新总经理假装谦虚(1分)。
自己一点都不老(1分)。
求助者的C是:情绪困扰(2分)及行为不良(2分)。
三、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20分)
(1)心理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3分)
(2)领悟阶段:实现三点领悟:
(a)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2分)
(b)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2分)
(c)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2分)
(3)修通阶段:
(a)与不合理信念辩论。(2分)
(b)合理情绪想象技术(2分)
(c)家庭作业(2分)
(d)其他方法(2分)
(4)再教育阶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 (3分)
四、请说出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20分)。
(1)要有事实根据。(4分) (2)避免个人发泄。(4分)
(3)避免无情攻击。(4分)
(4)以良好咨洵关系为基础。(4分)
(5)可用尝试性面质。(4分)
案例分析题问题归类及回答要点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回答要点: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恐惧、紧张、情绪不稳、强迫等。主要是把各种症状表现列举出来。
注:如果有躯体症状。回答按照(1)心理症状(2)生理症状进行分类回答
二、对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
回答要点:1、精神状态2、生理功能3、社会功能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回答要点:
1、 一般诊断
判断出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还是精神病。三级考试倾向于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二级考试倾向于神经症和精神病。
2、 诊断依据:(诊断鉴别)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判断有无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从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时间、有无泛化等方面,判断是否是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
注:二级需要进一步(1)通过症状确定为何种神经症,与抑郁症、焦虑症、恐惧性神经症等做鉴别。(2)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进行支持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要点:
1、 生物原因。2、社会原因。3、心理原因。
五、诊断程序
回答要点:1、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2、内心是否冲突、是否有求治的愿望。3、心理、生理、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4、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5、与精神病、神经症相鉴别。
六、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理由
回答要点:1、可选用MMPI测验,探询病理人格特征和做精神病诊断。2、可选用SCL-90测验,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及程度。3、可选用SAS测验,评估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4、可选用SDS测验,评估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5、对于大学生进行UPI测验。6、可选用EPQ测验,了解人格特征。
七、怎样评估咨询效果
回答要点:1、求助者主观体验。2、求助者适应社会情况。3、求助者周围人士评价。4、心理测验结果。5、咨询师的观察。
八、应收集的资料
回答要点:1、是否做过心理测验,施测的项目及测验结果。2、求助者婚姻家庭的资料、家庭中的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的现状与过去的比较。3、该求助者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
4、该求助者个性特征的特点。5、该求助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6、该求助者对未来的希望。
7、该求助者的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8、该求助者性欲的发展及性生活的相关情况。
九、还应了解的资料
回答要点:1、求助者的出生情况2、家族史3、疾病史4、既往心理咨询史5、朋友、同事反映的情况6、存在的未暴露的症状
十、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了解即可,一般不考)
回答要点:
1、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4、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5、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6、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十一、对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回答要点: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2、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量表。3、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量表。4、选择为排除其他诊断而使用的量表。
十二、咨询师应如何转介?
回答要点: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十三、制定咨询目标、采用的咨询方法(略)
三、 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怎样把握共情技术?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心理咨询师怎样与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写出咨询方案的主要内容。
咨询方案应由求助者与咨询师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咨询目标 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咨询的费用
商定的咨询方案可以随着咨询的进程而有所调整。
四、对本案例进行效果评估,心理咨询师应选择那些维度或指标?
咨询结果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
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价。
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3、求助者周围人士的讦估。
4、求助者咨询前后的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5、咨询师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