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硚口区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测试
八 年 级 物 理 试 题《物态变化》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第Ⅲ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5小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2小题,第Ⅲ卷为附加题,共6小题。本试卷第Ⅰ卷、第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温馨提示:(1)所有第Ⅰ、Ⅱ卷答题均答在答题卷上完成。
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卷中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中,共15小题,每题
3分,共计45分)
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武汉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武汉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2.
)
A .80℃的酒精是液态
B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铅的凝固点是-328℃ 3. 如图1 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白气”的构成是:( ) A .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
4.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 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下列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 .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 .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C .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 D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8.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如图所示,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液化 9.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 . 雨 B . 露 C . 霜 D . 冰 10. 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酒精灯不用时 B. 春季植树时剪 C. 地膜种植 D. 湿衣服展开晾 盖上灯帽 除大部分枝叶 在向阳、通风处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 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C. 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12、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是( ) A .升华 B .汽化 C .液化 D .熔化 13、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 、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14. 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 甲放在阳光下, 乙杯放在背阴处, 在冰完全熔化前,两杯中水的温度 ( )
A 、相等 B 、甲高于乙 C 、甲低乙 D 、不能判定
15. 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A 、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 、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17. 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 18. 通过观察图4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液体的
19. 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______态,在-39℃时呈______态或________态,也可能呈________态,-38℃时呈_______态.
20、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2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1.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22. 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如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______ ℃;其中 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_____ 状态 。
23. 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
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 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35分)
24. 如果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
(1)如不当之处是: ;
(2)实验中小明实际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前后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只写字母)
25.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
图18 图17 图16
(1)图17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18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26.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n
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 ,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你认为方法_____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27.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了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外,主要器材还缺 。 (2)如图8A .B .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如表(二)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
则该地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图9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
丙
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30分)
24.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 25. (8分)(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 (5分)
n
(2)(2分)_____________
27. (10分)(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冷热程度; 热胀冷缩 17. 石英、铁、萘 ; 玻璃、沥青 18. 表面积 ;温度 19. 固 ; 固;液 ;固液共存;液 20. 熔化;液化 21. 35℃----42℃; 0.1℃;37.6℃ 22. 吸 ; 不变; 吸 ;增加(或升高) ;80℃; BC ;固液共存 23. 室外; 室外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以后,液化成小水珠。 三、实验题(共30分)
24. (5分)(1) 视线没有平视刻度面 (2)当地气压较低 (3) BDAC 25. (8分)(1) 冰 ; 52℃ (2) 继续吸热 (3) 略 26.(1) (5分) 描点作图,图略 (2)(2分)2
27. (10分)(1) 温度计 (2) A (3) 98℃ ; 小于 (4) 乙
2009----2010学年度硚口区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测试
八 年 级 物 理 试 题《物态变化》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第Ⅲ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5小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2小题,第Ⅲ卷为附加题,共6小题。本试卷第Ⅰ卷、第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温馨提示:(1)所有第Ⅰ、Ⅱ卷答题均答在答题卷上完成。
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卷中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中,共15小题,每题
3分,共计45分)
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武汉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武汉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2.
)
A .80℃的酒精是液态
B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 .铅的凝固点是-328℃ 3. 如图1 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白气”的构成是:( ) A .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水珠和小冰晶的混合体
4.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 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 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下列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 .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 .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C .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 D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8.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如图所示,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液化 9.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 . 雨 B . 露 C . 霜 D . 冰 10. 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酒精灯不用时 B. 春季植树时剪 C. 地膜种植 D. 湿衣服展开晾 盖上灯帽 除大部分枝叶 在向阳、通风处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 所有的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C. 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12、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是( ) A .升华 B .汽化 C .液化 D .熔化 13、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关于此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杯中的水是水蒸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B 、杯中的水是空气在白玉上液化形成的
C 、白玉是一种比热较小的物质,相同条件下温度变化显著 D 、利用杯子在缺少水源的崇山峻岭中能自动“生”水
14. 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 甲放在阳光下, 乙杯放在背阴处, 在冰完全熔化前,两杯中水的温度 ( )
A 、相等 B 、甲高于乙 C 、甲低乙 D 、不能判定
15. 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A 、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 、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17. 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 18. 通过观察图4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液体的
19. 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______态,在-39℃时呈______态或________态,也可能呈________态,-38℃时呈_______态.
20、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2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1.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22. 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如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______ ℃;其中 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_____ 状态 。
23. 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
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 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35分)
24. 如果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
(1)如不当之处是: ;
(2)实验中小明实际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前后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__(只写字母)
25.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
图18 图17 图16
(1)图17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18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26.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n
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 ,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你认为方法_____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27.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了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外,主要器材还缺 。 (2)如图8A .B .所示,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如表(二)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温度记录
则该地水的沸点为 ℃,当地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如图9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
丙
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30分)
24.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 25. (8分)(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 (5分)
n
(2)(2分)_____________
27. (10分)(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 冷热程度; 热胀冷缩 17. 石英、铁、萘 ; 玻璃、沥青 18. 表面积 ;温度 19. 固 ; 固;液 ;固液共存;液 20. 熔化;液化 21. 35℃----42℃; 0.1℃;37.6℃ 22. 吸 ; 不变; 吸 ;增加(或升高) ;80℃; BC ;固液共存 23. 室外; 室外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窗以后,液化成小水珠。 三、实验题(共30分)
24. (5分)(1) 视线没有平视刻度面 (2)当地气压较低 (3) BDAC 25. (8分)(1) 冰 ; 52℃ (2) 继续吸热 (3) 略 26.(1) (5分) 描点作图,图略 (2)(2分)2
27. (10分)(1) 温度计 (2) A (3) 98℃ ; 小于 (4)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