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合集-0

七年级作文教案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一 ——人物描写〖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

3.掌握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

〖教学难点〗

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皮。”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人物描写的三个方面”会告诉你一些可行的办法。

板书课题: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二、介绍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2、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三、人物外貌、神态描写三个方面。

导入:观察、思考:

1.你觉得照片中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2摄影师有意把人物的身躯、衣饰等技术处理掉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第一方面:抓住特征

1、相貌是千差万别的,并且是时刻在变化着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2、教师可以结合外祖母、鲁迅外貌特征进行讲解。 (两篇课文各抓住了外祖母和鲁迅的什么特征来写的?)

3、教师举例说明。

客人男性,年过半百,瘦削,白净,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足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

点评:年事稍长皱纹却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沧桑。 第二方面:善用比喻

1、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修辞大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巧妙精确的比喻会让你的文字插上彩色的翅膀,流转出绚丽的旋律。在人物描写中,许多大作家的大手笔都是善用比喻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学习借鉴。

2、借鉴实例

神学院里有一个可恶的神父尽找我麻烦。他有一头平滑而油亮的黑发,面包颜色的面孔,水牛般的声音,猫头鹰似的眼睛,胡须好像野猪鬃,微笑中带有恶意的讽刺,四肢一动好像木偶人。他那讨厌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那可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想到就不寒而栗。

教师点评: 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写出他的可恶

第三方面:侧面衬托

1、引:以上我们所用的都是直接描写的手法,抓住了特点让人感到贴切逼真,比喻的点缀则让人遐思无限,各有独到之处。但我们能否把镜头移开对准他人或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呢?

2、借鉴实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教师提问选段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罗敷的美丽的?

四、结束语:

1 总结写好一个人的肖像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具体操作时有时是多种方法并举,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还需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只要勤练不辍,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

2 课堂练习 展示赵本山的漫画图,让学生尝试用刚才掌握的方法来对人物进行外貌描述,比一比谁的描述最准确。

五、作业。

以《我班的一位任课老师》为题,写出某一位任课老师的外貌、神态特征。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二——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目标 :

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学生自学“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二、教师引导:结合第一单元的《一面》、《童年的朋友》《我的老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选取第一次作文中的肖像描写的优秀片断,让学生自己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1、五位同学的学生作文中的外貌片断描写(即第一次作文课布置的作业)

2、教师引导学生一一进行点评,指出每一篇作文的优点与缺点。

四、请一位普通话较好的学生朗读作文《老师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有时让人害怕,有时让人高兴,有时令人伤心,有时让人充满力量.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教室里静悄悄,只听见老师在黑板上沙沙的写字声。我们正在教室做数学题目,题目很简单,我很快就做完了.这时有的同学发出信号,我便把书本移了过去,好像很害怕被老师发现,当我回头的时候,有一双利箭似的眼睛正看着我,我好害怕,我把本子收回来了。这时老师的目光多吓人啊!

发语文卷子了,我提心吊胆地做在座位上,恭候老师读分数。当我听到“邓琴琴69.5分”时,老师那和善的眼睛立刻向她投去了和善的目光,她高兴极了,飞快的从老师手中接过卷子,老师笑了,她也笑了。这时老师的目光多好看呀!

大扫除开始了,老师交给我一个任务,把教室的靠边的一扇窗户擦干净,我接过抹布“呼”的跳上窗台,完成老师交给我的光荣任务。透过玻璃,看见外面同学们正在忙忙碌碌地干活,老师还和他们在一起干活。,我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放出了耀眼的光,这时,老师还夸奖我呢!

老师的眼灯睛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星星。

它,就是我们心中的航标。

教师进行重点讲评。

1、这位同学主要写了老师的眼睛,围绕眼睛写了三件事,有详有略,前两件事略写,第三写擦玻璃是详写。

2、文章地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写出了师生之间真挚的爱,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同学们想一想她的这种写法模仿的是第一单元的哪篇课文?

3、她的这篇作文,在结尾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对老师的眼睛进行了总结:“老师的眼睛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星星。它,就是我们心中的航标灯。”这与大家小学时常用的结尾方式不同,她未没有用“老师的眼光是多么的可爱呀,多么的和蔼呀,我是多么喜爱老师呀”这种方法。同学们,今后在写作时应该注意学习这种方法。

五、实际练习。

看教材“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的第 2个作文题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作文的构思练习。

1、问:如果你在完成这一题目时,第一步应当做什么?(将题目补充完整。)

2、教师提问:如果你要写这样一篇作文,你将怎么样来完成? (学生讨论,要围绕人物个性来写。)

教师举例:

1、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Ё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 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 , 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 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 :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同学们先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

(2)为什么要描写王熙凤的外貌?(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牲进行描写。)

(3)练习朗读王熙凤的所有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4)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著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

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教师引导分析文章是如何通过神情、动作来写 的吝啬形象的

3、学生作文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三: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教学目的:学习围绕线索写记叙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合理地找准线索,围绕线索选材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导言

记事写人的文章,总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把记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线索犹如缝制衣服的线。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没有线,缝不成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2、知识点学习之一———— 常见的记叙线索

一是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是以物为线索,如《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 三是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四是以特殊的时间为线索,如

长大的感觉真好

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人成长的足迹。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题记

岁月的风铃摇呀摇,不知不觉已风风雨雨摇过了十六个春秋。奶奶说:“几天不见,这孩子真长大了,个头又高了一截。”母亲说:“终于长大了,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了。”老师说:“你可长大了,现在能主动学习了。”„„我也认为自己确实长大了,已越来越成熟了。

“老师,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呀?”在幼儿园成长的档案里,曾留下了我稚嫩的声音。多姿多彩的连环画曾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小时候,我总盼望自己快快长大,那时只是希望自己长大后能独立生活,不再受父母的“压迫”。早饭由父母做,衣服由父母穿,床铺由父母理„„虽然父母给予了我许多温馨,但我感觉到一切不像是自己的。所以,我渴望长大,渴望快一点儿长大。

花开花落,秋风秋雨,又一个秋天翩然而至。终于,我上小学四年级了。母亲对我说:“你已经不小了,生活上也该自理了。”于是,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一间三平方米的小屋。这实在太令人兴奋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生活可以自理一下了。在这小小的天地里,读书便成了我最大的乐趣。看《牛虻》,不禁为那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所感动;看科幻小说《神秘世界》,任凭我扇动想象的翅膀,为故事情节再添些神秘与美妙 。我陶醉在书的海洋里。书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伴随着墨韵书香,我一天天长大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花季的雨露润湿我的心扉时,我也渐渐成熟了。我步入了初中生活的门槛。这才是我真正向往的生活。记得刚刚住校的那个晚上,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虽然心里觉得有点离家的凄凉。在学校里,我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奥秘,太空世界的美妙,我还学会了怎样做人。我和伙伴们纵情说笑,无拘无束。因为我找到了可以飞翔的翅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我锻炼得更加坚强。

回首走过的日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歪歪斜斜的足迹,有痛苦也有欢乐,有充实也有失落。虽然童年的乐园令我留恋,但我还是希望再长大一些。“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我要采撷智慧的浪花,不断丰富、充实、完善自己,在美好生活的遐想与憧憬中,将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快快乐乐,富有意义。

“长大的感觉真好!”在我的成长档案里,我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

[简评]:文章以小作者成长的足迹来贯穿全文。截取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三个断面:童年、少年、青年三个时期的成长经历。不仅反映了自己成长的表层,而且从怎样成长,为什么这样成长等方面作了深层的挖掘。文章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富有诗意。运用第一人称来写,在自己成长的档案里,记下了“长大的感觉真好”的体验,读后于淡淡的感觉中给人以浓浓的情意。

五是以标点为线索,如有一介绍自我的习作,用“,”来写豆芽菜的身体,用“!”来写怒目金刚的性格,用“?”来写遇事刨根问底的习惯,用“《》”来写“我”嗜书如命的爱好,用“„„”来写“我”的爱好很多,五个标点多角度地勾画了“我”的形象,生动而幽默,令人过目难忘。

六是以字词为线索,如有篇介绍人物的中考作文以一字贯穿,作者用一个“马”字将同桌的姓名(马涛)、长相(马脸)、外号(小马秧子)、粗心大意的毛病(马大哈)、磨磨蹭蹭的习惯(破马车)连缀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线索分明、妙趣横生。

七是以歌词为线索,如一中考满分作文初中生活剪影中,作者用“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儿个真高兴”、“难忘今宵”、“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这四句歌词作为小标题串起四个片段,并于文中巧妙穿插相关的歌词,深情地追忆了“我们”“相互认识”“分享成功”“元旦联欢”“依依惜别”的画面,展现了初中生活的多种风情。

3、知识点学习之二

安排线索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第三,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二、实战训练

1、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童年趣事》。

2、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3、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爸爸在田里干活,一定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妈妈笑着回答,走进灶头间里去了。

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妈妈吵着要了一回。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动开了脑筋。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那时候,我人矮,没有八仙桌高。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妈妈,西瓜要滚下来了!”话音刚落,没等妈妈走出灶头间,西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掉成好几瓣。

妈妈捡起西瓜,一边埋怨,一边叫我赶快吃掉几块。我高兴极了,边吃边露出得意的样子:妈妈这下可上当了。我偷偷地朝妈妈一看,见她没发现什么破绽。于是,我咧开嘴笑了。

“笑什么?”妈妈奇怪地问道。

“西瓜又凉又甜,真好吃!”我调皮地回答。其实,我的心里最明白。

现在回想起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2)、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A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B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C“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4、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5、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四-----景物描写

训练目标:

通过训练旨在使学生明白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训练重点:

学会进行景物描写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服务于文章的主题。

训练过程:

一、激趣导入:呈现一幅山水风光图,要求生描述画面内容,明确描写手段自然揭题。 二,感受景物描写的作用

引出几句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让大家讨论他们的作用

(一)景物描写的定义

所谓景物,指自然风光和社会风情两种。前者着重表现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场景。后者偏重反映社会风气,风俗风情。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象,植物动物,古迹胜景,城乡风光天象气象,时序时节等。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

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烘托人物心情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背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教师补充)

4,暗示社会环境,表现文章主题。(教师补充《小橘灯》《故乡》)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三、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呢?

1,根据文章的需要,确定适宜的景物描写,详略要适当。

2、选好观察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与描写

a、定点观察

威尼斯是“海中之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用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醇,会带你到梦乡去。(朱自清《威尼斯》)

b、定景换点

月夜之下,站在果盒桥边,远望合掌峰,此刻竟成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外侧那“男的”绾着发髻,英俊潇洒;内侧那“女的”头插鲜花,婀娜多情„„走近,来到灵峰招

待所屋檐下,仰头看,只见一只展翅飞的苍鹰,凶悍无比,故叫:雄鹰展翅峰。再走几步,竟令我们羞而却步一夫妻峰竟又成了一位少妇丰满高耸的双乳了,故称“双乳峰”。

3、抓住特征,准确用词,写出精神

以有情之眼看景物,景物从而变得富有灵性,充满精神。

如:好一片轻盈的娇鸣,我从睡梦中惊醒,这是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晨。宇宙为轻雾所笼罩,一阵阵的轻寒,微微地袭上了我的衣襟,太空晴、天一碧,只有一两片的云霞飞舞,东方天边的霞影,时刻在幻变中,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倏忽间,一个像美人脸儿般的朝阳出现了,她羞答答地露出云层,放射出万道光芒,照遍了大千世界,警醒了花草虫鸟沉沉的梦,照暖了这冷冷的心,照苏这世界上的一切一切。 这段景物描写,从听觉入手,继而通过肤觉、视觉和感受等角度,表现出“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天早晨的特点。

4、注意顺序

a、按空间方位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按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

生结合朱自清的《春》的写景顺序理解

(三)实践训练

注意观察一下学校一处景物,进行景物描写。

参考例文

校园的梧桐树

人人都说杨柳婀娜多姿,我却说它比不上我们学校的梧桐树。

这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栽在操场的西北角上。它已经很古老了,据说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了。它那粗大的树干需要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抱住,根须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以便吸收丰富的养料供给树干和树枝。远看梧桐树比那操场北边的房子还高,它像大伞、像蘑菇、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着,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站在操场旁,看我们在它身旁嬉戏玩耍,快乐成长。微风轻轻地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伴随着同学们天真活泼的笑语在操场上回荡。

春天,万物复苏,梧桐树经过漫长的冬天,又恢复了生机;在春风的吹拂下,几天,就郁郁葱葱了。此时的梧桐树就像一位身着绿军装的少女在春风中舞蹈,在春雨中欢笑。

这时,有许多小鸟在树上做窝,“吱吱喳喳”地呼唤同伴,给大地唤来了明媚的春光。

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梧桐树像一把阴凉的大伞把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不留一点缝隙。当蒙蒙细雨从天上落下时,它用有力的臂膀挡住雨滴。同学们在梧桐树的蔽护下做游戏、讲故事,一样的快乐至极。

秋天,梧桐树换衣服了,一阵微风吹来,枯黄的叶子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满地都是。真是“北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叶满地金。”它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风一吹,梧桐果互相碰撞,发出了悦耳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还常常拾起落下的梧桐果来玩。梧桐树又给同学们增添了一样心爱的玩具。

冬天,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梧桐树虽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但它仍然昂首挺胸,不屈服于寒冷的侵袭。冬爷爷被它顽强的精神所感动,经常用阳光照暖它的身子。这使梧桐树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可爱。同学们也更喜爱它了。

校园里的梧桐树真可爱!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并伴随着我们成长。它是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枝繁叶茂,长寿万年,给我们考院小学添加更多光彩。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五—— 景物描写欣赏

一、欣赏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7.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8.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4.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15.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1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2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28.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3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3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7.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8.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3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4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4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4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45.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4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47.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5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5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5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二、词语积累——描写自然景物的成语

山清水秀 风景秀丽 万物争春 青山绿水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绿草茸茸 湖光山影 香飘蝶舞 郁郁葱葱 水平如镜 万紫千红 芳草如茵 婀娜多姿 银装素裹 绿树成荫 风景如画 五彩缤纷 桃红柳绿 春色满园 五光十色 桃李芬芳 碧波荡漾 千姿百态 春回大地 春光融融 春暖花开 桃红柳绿 烟花三月 春江水暖 春风浮面 春色迷人 春雨绵绵 春风习习 百花齐放 含苞待放 五颜六色 繁花似锦 色彩斑斓 绚丽多姿 鸟语花香 翠色欲流 诗情画意 晴空万里 一轮圆月 倾盆大雨 红日高照 明月当空 暴风骤雨 阳光明媚 碧空如洗 和风细雨 万里长空 波涛汹涌 细水长流 春光明媚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落瑛缤纷 白雪皑皑 千里冰封 烟雨迷离 波光潋滟 残阳似血 绿意盎然 狂蜂浪蝶 风平浪静 红装素裹 红花绿叶 红肥绿瘦 倾盆大雨 大雨滂沱 花繁叶茂 一平如洗 烟雾缭绕 荒芜人烟 杂草丛生 月黑风高 暗无天日 飞沙走石 郁郁葱葱 一泻千里 灰飞烟灭 一碧万倾 日星隐曜

三、欣赏景物描写的语段

1、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

的光点。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2、路旁边浪似地滚着高高低低的黄土。太阳给埋在黄土里,发着肉红色。可是太阳还烧得怪起劲的,把他们的皮肉烧得变成紫黑色,似乎还闻得到一股焦味儿。

3、苦重而炎热的空气仿佛停滞了;火热的脸愁苦地等候着风,但是风不来。太阳在蓝得发暗的天空中火辣辣地照着;在我们对面的岸上是一片黄橙橙的燕麦田,有些地方长出苦艾来,竟连一根麦穗都不动摇一下。

4、太阳刚露脸的时候,我沿着小河往村里走,那么淡淡的清清的雾气,那么润润的湿湿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扑在我的脸上,钻进我的鼻子。

5、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6、这一天的夜,连一丝云彩都没有,天空蓝的透明透亮。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升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日日夜夜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的流着。

7、南方的八月间,骄阳似火。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起来。知了扯着长声聒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更添上一层烦燥。

8、菩提树下,清凉而且寂静;蝇和蜂飞到荫下时,它们的呜声也似乎变得分外的温柔;油绿色的青草,不杂一点金黄,鲜洁可爱,一望平铺着,全无波动;修长的花茎兀立着,也不动颤,似乎已经人了迷梦;菩提树的矮枝上面悬着无数黄花的小束,也静止着,好像已经死去。每一呼吸,芳香就沁人了肺腑,而肺腑也欣然吸人芳香。远远的地方,在河流那边,直到地平线上,一切都是灿烂辉煌;不时有微风掠过,吹皱了平野,加强着光明;一层光辉的薄雾笼罩着整个田间。鸟声寂然,在酷热的正午,鸟向来是不歌唱的;可是,纺织娘的呵呵鸣声却遍于四野。听着这热烈的生之鸣奏,使得安静地坐在清幽的荫下的人们感觉着十分的愉悦;它使人们沉倦欲睡,同时,又勾引着深幻的梦想。

9、午后的阳光,太强烈了,连秧田里的水,都给蒸得暗地发出微小的声音。禾苗叶子晒得起卷子,失掉嫩绿的光泽,又没有一点风,人走在两边都有禾苗的田埂上,简直闷热得浑身流汗,气也不容易透一口,因此谁也不愿出来了。

四、美文欣赏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原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睡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

些大意罢了。树缝里有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

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赏析]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传诵一时的作品,听说到现在也还有一些青年人喜欢读它。我想,这大抵由它是抒情的散文,写景很美,满贮着诗意的缘故。这种喜欢正像我们忙了一天后,忽然想看看宋人的山水画卷一样,原是可以理解的。

这篇散文写于1927年7月,作者那时在清华大学教书。他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那原是一个平凡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富有诗意。照一般来说,荷塘容易描写,月色则较难描写;画家做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因为月景的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幻着,很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清代的国画理论家汤贻汾曾说:“画月下之景,大者亦晦,在晦中而须空明,”的确,要在晦暗中见空明,是很需要独特的表现手法的。于是便有人提出画月亮的方法:“月景阴处染黑,阳处留光”。画画尚且如此困难,我们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事情,那自然更吃力。然而,朱自清到底是一个写散文有经验的作家,他却能够把一个月夜死荷塘写得

那样的饶有生意;我们在这篇不到一千六百字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

文章开头的一段夹叙夹议,将“我”的一时心情告诉给读者;第二段只用简单几笔便将荷塘四周的轮廓勾勒出来,给人有个比较清晰的印象;到第三段直写荷塘独处的妙处。作者真正用力描写的荷塘月色,那是从第四段开始,他十分巧密地写了荷塘月色、荷叶、荷花和荷花的形、色、香;到第五段才写到月色:月光如流水,叶子、花朵儿在柔和的月光中做着美丽的梦,一忽儿月光给淡云遮住,一忽儿月光透过树丛筛落下斑驳的黑影。朦胧的月光不仅静静地泻在荷塘上,她还静静地泻在四面的树林和远山上。我们在这样的月夜的静穆中,阴森森的,真有些怕人。这时作者大约也嫌太过寂静罢,紧接着便写出蝉鸣蛙叫。当你听到“知了、知了”和“阁、阁、阁”的叫声时,那四面几乎已经凝结住的空气便顿然活泼起来,使人感到还有生命的存在。这种境界是美的,写法也是层次分明的。但是,我们如果不是处在心静意闲的时候,对于这种诗的境界却很难感悟得出来。我们平时紧张地劳动了一天,待吃过夜饭后,虽也不免到有树有花的地方去溜达溜达,可是脑子总是静不下来,白天的事情仍然盘旋在脑际,赶走又来,赶走又来。即使走过月光下的荷塘,看到粉红或白色的荷花,可能只想到莲子与嫩藕,而像作者那样细致的情趣,我们是难得有的。这大约因人而异,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作者写了月夜荷塘的寂静之后,忽然掉过笔头来写蝉声、蛙声,这种写法大约就是前人叫做“波澜”罢,一伏一起之后才又拈出那个“我”由于夜游荷塘而牵引起一缕乡愁。那个“我”是江南人,很自然就联想到江南故乡的采莲情景。作者在这里借了古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引用了《西洲曲》是民歌,一名《西洲调》,原文一百六十个字。如要看全文可查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第72卷。《采莲赋》也不是全文,可以参看《艺文类聚》第82卷。作者梁元帝名萧绎,是齐梁时代有名的皇帝作家。赋是骈俪体,讲究对偶和音节,如,“女、许”、“杯、开”、“初、裾”等,那是叫做脚韵。关于文中的鹢首、舟、棹、船,其实就是一样东西,古人作文为了避免单调或由于音节关系,往往喜欢用形异义同的词儿。“羽杯”就是酒杯。读者细细看了会懂的。《荷塘月色》的最后一行,作者写道:“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与开头的“带上门出去”做到前后相呼应,对读者有个交代。否则那个“我”只好露宿荷塘树下了。

五、知识连接

怎样阅读写景类文章

在写景类文章中,作者通过描绘景物,让我们看到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怎样阅读写景类文章呢?同学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一、明确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因此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对理解全文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常见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景物类别、观察顺序等。

二、理清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两种:总分结构、移位换景结构。总分结构简洁明了,容易掌握。移位换景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变化来写,文中一般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我们位置的变化,有助我们理清层次。

三、体会感情

写景文章,作者一般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写作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阅读时要仔细体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是我们阅读写景类文章应该把握的重点。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六-----描写小动物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能力,掌握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描写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温驯的小羊,会啼明的雄鸡,能看家的小狗,灵巧活泼的小白兔,会唱歌的小鸟,能报信的鸽子„„那么,怎样如实地把它们描写出来呢?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地观察它们。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描写得具体。观察的时候一般可以从外形特点,活动情况,生活习性等几方面有顺序地看。在动笔写的时候,要把观察的结果,有选择,有重点,有条理地加以描摹。

二、知识讲授:

描写小动物要注意的两点:

(一)描写外形样子和活动情况

1、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

例1:“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这篇习作是一位仅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写出的。文章虽短,却描述得很全面:时间、地点、所描写动物的样子及自己的喜爱之情。所有的比喻及修饰词都很形象、贴切。 然后再看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小动物怎样吃食啦,怎样游戏啦,怎样睡觉啦,把这些都要细致观察,具体地描写出来。

例2:“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亲热的很呐。我常常跟它们说话,有时它们还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

文章活脱脱地展现出小鹅出壳、吃食,睡觉和性情,语言活泼,条理清晰,形容逼真,童趣盎然,字里行间包含着小作者与小鹅之间的情感。

2、描写小动物的样子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小动物活动情况,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可以把小动物写得清楚、细致、感人。 例3: 我最喜欢猴子,它在动物中恐怕是最聪明的。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

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不料,它没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又缩了回去,还用眼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着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块糖给它。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读了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爱的形象会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所以产生这样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从静态——外形样子,动态——生活习性两方面仔细观察,认真描写的结果。

在描写外形样子的时候,作文先用“长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总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写了它的凹着的鼻子,凸着的小嘴,黑里透黄的毛色和不断挠着的小爪。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对小猴子产生喜爱之情。然后笔锋一转,写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给它一块面包,小猴子先是“没接”,只是用“爪子试探”,还用眼睛看着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样一步步地描写,写得细致,写得具体,产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爱之处,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了。

我们用提纲表示出这篇作文的思路:猴子:一、外形的样子:1、概括——长相奇特;2、具体——鼻子、小嘴、贸色、耳朵;二、生活习性:抢吃面包。

读原文,看提纲,可以更好理解这篇文章的思路和写作顺序。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观察和布局谋篇的方法。

(二)要把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松鼠》一文。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

例4: 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礡的交响乐呀!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这篇作文写的是“青蛙捕食”,在写法上和上篇《猴子》略有不同:这篇作文用“我非常喜欢青蛙”一句,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接着依次写了青蛙的鸣叫、外形,以及捕虫的情景。文脉清楚,段落分明。

那么,这篇作文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

文章的开头先用“我非常喜爱青蛙”一句,直抒了作者情怀,表达了喜爱的心情。接着用“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表现了作者对青蛙“喜欢”之深。在听到青蛙叫声时,作者感到了那叫声就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语句不多,却写出了青蛙叫声的响亮、动听,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青蛙的感情是多么深呀!作者对青蛙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呢?因为青蛙一年之内最少能捕捉到“一万只害虫”,这是作者喜爱青蛙原因所在。最后作者感慨地说:“青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尾收笔有力,感情表达真实。 “文虽有规可循,但无定法。”写一种小动物是没有一种写法可以套用的。只有掌握一种基本的写法,又会灵活地运用,才能真切而生动地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描写出来。

(三)描写一种小动物还应当注意:

1.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2.要细致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3.要条理清楚。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作文一样,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挂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三、作文训练

1、作文题目:乡村鸡鸣

2、引导学生审题

3、例文

在老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养鸡简单呀,清早从笼里放出,房前屋后有的是青草和昆虫,散出去就不用管,到天黑鸡们自然会回来歇橱。

家家有鸡,家家就有鸡鸣声。鸡鸣是乡村最为生动的音符,它唱出的是青山绿水的和谐,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安宁。大红冠子花外衣,有着漂亮羽毛拖着长长尾翎的公鸡是农人的钟表。“三更灯火五更鸡”,公鸡是乡村起得最早的生灵。它清清嗓子,提提精神,便开始打鸣报晓,东家的鸡叫了,西家的鸡也跟着叫了,在鸡们争先恐后的叫声中,东方就露出了曙曦,“雄鸡一唱天下白”。而中午时分,高傲的公鸡就站在高高的土岗或树梢,翘着尾巴,伸长脖子,可劲地叫,那是吆喝在田地里劳作的主人,该回家了。那潇洒的姿势定格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烙在我的心中。

如果说公鸡叫是一种粗犷的美,那么母鸡和仔鸡的叫声则显得温情脉脉了。正像那首儿歌唱的一样:老鸡带小鸡,走东又走西,老鸡叫着咯咯,小鸡叫着叽叽。你可以想象出一幅生动逼真、情趣盎然的山水田园图画:在春天碧草如茵山冈上,一只母鸡带领着一大群毛茸茸的小鸡在自由地觅食,这时,母鸡在草丛中刨出了虫子,小鸡们便唧唧喳喳一拥而上„„

4、关于“鸡”的诗词

1)、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2)、鸡 唐 徐寅

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明。峨冠装瑞壁,利爪削黄金。 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

3)、鸡鸣曲 唐 汪遵

金距花冠傍舍栖,清晨相叫一声齐。开关自有冯生计,不必开明待汝啼。”

4)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唐杜甫【羌村三首】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唐 冯延巳【鹊踏枝】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元 陈草庵【山坡羊】

七年级作文教案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一 ——人物描写〖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

3.掌握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作用。

2.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

〖教学难点〗

运用人物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来体现人物的个性。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走在大街上,人们步履匆匆,擦肩而过,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如花瓣一般,在我们面前闪现。那么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的笔去描绘。

俗语说:“画人画虎,难画皮。”意思是说,无论画人还是画虎,要画出虎和人的外形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画出虎和人的内在精神却不太容易。那么,如何才能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呢?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人物描写的三个方面”会告诉你一些可行的办法。

板书课题: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二、介绍人物外貌、神态描写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

2、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三、人物外貌、神态描写三个方面。

导入:观察、思考:

1.你觉得照片中老人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2摄影师有意把人物的身躯、衣饰等技术处理掉了,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第一方面:抓住特征

1、相貌是千差万别的,并且是时刻在变化着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2、教师可以结合外祖母、鲁迅外貌特征进行讲解。 (两篇课文各抓住了外祖母和鲁迅的什么特征来写的?)

3、教师举例说明。

客人男性,年过半百,瘦削,白净,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足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

点评:年事稍长皱纹却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沧桑。 第二方面:善用比喻

1、在众多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修辞大花园中一朵靓丽的奇葩。巧妙精确的比喻会让你的文字插上彩色的翅膀,流转出绚丽的旋律。在人物描写中,许多大作家的大手笔都是善用比喻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学习借鉴。

2、借鉴实例

神学院里有一个可恶的神父尽找我麻烦。他有一头平滑而油亮的黑发,面包颜色的面孔,水牛般的声音,猫头鹰似的眼睛,胡须好像野猪鬃,微笑中带有恶意的讽刺,四肢一动好像木偶人。他那讨厌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那可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想到就不寒而栗。

教师点评: 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写出他的可恶

第三方面:侧面衬托

1、引:以上我们所用的都是直接描写的手法,抓住了特点让人感到贴切逼真,比喻的点缀则让人遐思无限,各有独到之处。但我们能否把镜头移开对准他人或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呢?

2、借鉴实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教师提问选段是从那些方面来写罗敷的美丽的?

四、结束语:

1 总结写好一个人的肖像当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具体操作时有时是多种方法并举,选取哪一种方法描写还需视个人喜好和具体需要而定。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发现、总结并创新,才会达到写好写活写绝的最终目的。只要勤练不辍,写至佳境自然就会妙笔生花,意趣横生。

2 课堂练习 展示赵本山的漫画图,让学生尝试用刚才掌握的方法来对人物进行外貌描述,比一比谁的描述最准确。

五、作业。

以《我班的一位任课老师》为题,写出某一位任课老师的外貌、神态特征。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二——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目标 :

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学生自学“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二、教师引导:结合第一单元的《一面》、《童年的朋友》《我的老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选取第一次作文中的肖像描写的优秀片断,让学生自己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点评。

1、五位同学的学生作文中的外貌片断描写(即第一次作文课布置的作业)

2、教师引导学生一一进行点评,指出每一篇作文的优点与缺点。

四、请一位普通话较好的学生朗读作文《老师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

老师的目光,有时让人害怕,有时让人高兴,有时令人伤心,有时让人充满力量.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教室里静悄悄,只听见老师在黑板上沙沙的写字声。我们正在教室做数学题目,题目很简单,我很快就做完了.这时有的同学发出信号,我便把书本移了过去,好像很害怕被老师发现,当我回头的时候,有一双利箭似的眼睛正看着我,我好害怕,我把本子收回来了。这时老师的目光多吓人啊!

发语文卷子了,我提心吊胆地做在座位上,恭候老师读分数。当我听到“邓琴琴69.5分”时,老师那和善的眼睛立刻向她投去了和善的目光,她高兴极了,飞快的从老师手中接过卷子,老师笑了,她也笑了。这时老师的目光多好看呀!

大扫除开始了,老师交给我一个任务,把教室的靠边的一扇窗户擦干净,我接过抹布“呼”的跳上窗台,完成老师交给我的光荣任务。透过玻璃,看见外面同学们正在忙忙碌碌地干活,老师还和他们在一起干活。,我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放出了耀眼的光,这时,老师还夸奖我呢!

老师的眼灯睛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星星。

它,就是我们心中的航标。

教师进行重点讲评。

1、这位同学主要写了老师的眼睛,围绕眼睛写了三件事,有详有略,前两件事略写,第三写擦玻璃是详写。

2、文章地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写出了师生之间真挚的爱,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同学们想一想她的这种写法模仿的是第一单元的哪篇课文?

3、她的这篇作文,在结尾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对老师的眼睛进行了总结:“老师的眼睛是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星星。它,就是我们心中的航标灯。”这与大家小学时常用的结尾方式不同,她未没有用“老师的眼光是多么的可爱呀,多么的和蔼呀,我是多么喜爱老师呀”这种方法。同学们,今后在写作时应该注意学习这种方法。

五、实际练习。

看教材“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的第 2个作文题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作文的构思练习。

1、问:如果你在完成这一题目时,第一步应当做什么?(将题目补充完整。)

2、教师提问:如果你要写这样一篇作文,你将怎么样来完成? (学生讨论,要围绕人物个性来写。)

教师举例:

1、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Ё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 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 , 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 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 :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同学们先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

(2)为什么要描写王熙凤的外貌?(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牲进行描写。)

(3)练习朗读王熙凤的所有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4)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著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

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教师引导分析文章是如何通过神情、动作来写 的吝啬形象的

3、学生作文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三: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教学目的:学习围绕线索写记叙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合理地找准线索,围绕线索选材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导言

记事写人的文章,总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把记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线索犹如缝制衣服的线。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没有线,缝不成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2、知识点学习之一———— 常见的记叙线索

一是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是以物为线索,如《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 三是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四是以特殊的时间为线索,如

长大的感觉真好

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人成长的足迹。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题记

岁月的风铃摇呀摇,不知不觉已风风雨雨摇过了十六个春秋。奶奶说:“几天不见,这孩子真长大了,个头又高了一截。”母亲说:“终于长大了,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了。”老师说:“你可长大了,现在能主动学习了。”„„我也认为自己确实长大了,已越来越成熟了。

“老师,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呀?”在幼儿园成长的档案里,曾留下了我稚嫩的声音。多姿多彩的连环画曾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小时候,我总盼望自己快快长大,那时只是希望自己长大后能独立生活,不再受父母的“压迫”。早饭由父母做,衣服由父母穿,床铺由父母理„„虽然父母给予了我许多温馨,但我感觉到一切不像是自己的。所以,我渴望长大,渴望快一点儿长大。

花开花落,秋风秋雨,又一个秋天翩然而至。终于,我上小学四年级了。母亲对我说:“你已经不小了,生活上也该自理了。”于是,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一间三平方米的小屋。这实在太令人兴奋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生活可以自理一下了。在这小小的天地里,读书便成了我最大的乐趣。看《牛虻》,不禁为那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所感动;看科幻小说《神秘世界》,任凭我扇动想象的翅膀,为故事情节再添些神秘与美妙 。我陶醉在书的海洋里。书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伴随着墨韵书香,我一天天长大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花季的雨露润湿我的心扉时,我也渐渐成熟了。我步入了初中生活的门槛。这才是我真正向往的生活。记得刚刚住校的那个晚上,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虽然心里觉得有点离家的凄凉。在学校里,我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奥秘,太空世界的美妙,我还学会了怎样做人。我和伙伴们纵情说笑,无拘无束。因为我找到了可以飞翔的翅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我锻炼得更加坚强。

回首走过的日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歪歪斜斜的足迹,有痛苦也有欢乐,有充实也有失落。虽然童年的乐园令我留恋,但我还是希望再长大一些。“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我要采撷智慧的浪花,不断丰富、充实、完善自己,在美好生活的遐想与憧憬中,将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快快乐乐,富有意义。

“长大的感觉真好!”在我的成长档案里,我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

[简评]:文章以小作者成长的足迹来贯穿全文。截取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三个断面:童年、少年、青年三个时期的成长经历。不仅反映了自己成长的表层,而且从怎样成长,为什么这样成长等方面作了深层的挖掘。文章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富有诗意。运用第一人称来写,在自己成长的档案里,记下了“长大的感觉真好”的体验,读后于淡淡的感觉中给人以浓浓的情意。

五是以标点为线索,如有一介绍自我的习作,用“,”来写豆芽菜的身体,用“!”来写怒目金刚的性格,用“?”来写遇事刨根问底的习惯,用“《》”来写“我”嗜书如命的爱好,用“„„”来写“我”的爱好很多,五个标点多角度地勾画了“我”的形象,生动而幽默,令人过目难忘。

六是以字词为线索,如有篇介绍人物的中考作文以一字贯穿,作者用一个“马”字将同桌的姓名(马涛)、长相(马脸)、外号(小马秧子)、粗心大意的毛病(马大哈)、磨磨蹭蹭的习惯(破马车)连缀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线索分明、妙趣横生。

七是以歌词为线索,如一中考满分作文初中生活剪影中,作者用“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儿个真高兴”、“难忘今宵”、“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这四句歌词作为小标题串起四个片段,并于文中巧妙穿插相关的歌词,深情地追忆了“我们”“相互认识”“分享成功”“元旦联欢”“依依惜别”的画面,展现了初中生活的多种风情。

3、知识点学习之二

安排线索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第三,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二、实战训练

1、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我们来写一篇作文《童年趣事》。

2、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3、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爸爸在田里干活,一定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妈妈笑着回答,走进灶头间里去了。

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妈妈吵着要了一回。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动开了脑筋。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那时候,我人矮,没有八仙桌高。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妈妈,西瓜要滚下来了!”话音刚落,没等妈妈走出灶头间,西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掉成好几瓣。

妈妈捡起西瓜,一边埋怨,一边叫我赶快吃掉几块。我高兴极了,边吃边露出得意的样子:妈妈这下可上当了。我偷偷地朝妈妈一看,见她没发现什么破绽。于是,我咧开嘴笑了。

“笑什么?”妈妈奇怪地问道。

“西瓜又凉又甜,真好吃!”我调皮地回答。其实,我的心里最明白。

现在回想起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2)、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A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B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C“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4、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5、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四-----景物描写

训练目标:

通过训练旨在使学生明白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

训练重点:

学会进行景物描写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服务于文章的主题。

训练过程:

一、激趣导入:呈现一幅山水风光图,要求生描述画面内容,明确描写手段自然揭题。 二,感受景物描写的作用

引出几句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让大家讨论他们的作用

(一)景物描写的定义

所谓景物,指自然风光和社会风情两种。前者着重表现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场景。后者偏重反映社会风气,风俗风情。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象,植物动物,古迹胜景,城乡风光天象气象,时序时节等。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

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2、烘托人物心情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背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教师补充)

4,暗示社会环境,表现文章主题。(教师补充《小橘灯》《故乡》)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三、如何进行景物描写呢?

1,根据文章的需要,确定适宜的景物描写,详略要适当。

2、选好观察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与描写

a、定点观察

威尼斯是“海中之城”,在意大利半岛的东北角上,是一群小岛,外面一道沙堤隔开亚得利亚海,在圣马克方场的钟楼上看,用花簇锦似的东一块西一块在绿波里荡漾着。远处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中国人到此,仿佛在江南的水乡;夏初从欧洲北部来的,在这儿还可看见清清楚楚的春天的背影。海水那么绿,那么醇,会带你到梦乡去。(朱自清《威尼斯》)

b、定景换点

月夜之下,站在果盒桥边,远望合掌峰,此刻竟成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外侧那“男的”绾着发髻,英俊潇洒;内侧那“女的”头插鲜花,婀娜多情„„走近,来到灵峰招

待所屋檐下,仰头看,只见一只展翅飞的苍鹰,凶悍无比,故叫:雄鹰展翅峰。再走几步,竟令我们羞而却步一夫妻峰竟又成了一位少妇丰满高耸的双乳了,故称“双乳峰”。

3、抓住特征,准确用词,写出精神

以有情之眼看景物,景物从而变得富有灵性,充满精神。

如:好一片轻盈的娇鸣,我从睡梦中惊醒,这是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晨。宇宙为轻雾所笼罩,一阵阵的轻寒,微微地袭上了我的衣襟,太空晴、天一碧,只有一两片的云霞飞舞,东方天边的霞影,时刻在幻变中,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倏忽间,一个像美人脸儿般的朝阳出现了,她羞答答地露出云层,放射出万道光芒,照遍了大千世界,警醒了花草虫鸟沉沉的梦,照暖了这冷冷的心,照苏这世界上的一切一切。 这段景物描写,从听觉入手,继而通过肤觉、视觉和感受等角度,表现出“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天早晨的特点。

4、注意顺序

a、按空间方位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按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

生结合朱自清的《春》的写景顺序理解

(三)实践训练

注意观察一下学校一处景物,进行景物描写。

参考例文

校园的梧桐树

人人都说杨柳婀娜多姿,我却说它比不上我们学校的梧桐树。

这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栽在操场的西北角上。它已经很古老了,据说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了。它那粗大的树干需要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才能抱住,根须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以便吸收丰富的养料供给树干和树枝。远看梧桐树比那操场北边的房子还高,它像大伞、像蘑菇、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着,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站在操场旁,看我们在它身旁嬉戏玩耍,快乐成长。微风轻轻地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伴随着同学们天真活泼的笑语在操场上回荡。

春天,万物复苏,梧桐树经过漫长的冬天,又恢复了生机;在春风的吹拂下,几天,就郁郁葱葱了。此时的梧桐树就像一位身着绿军装的少女在春风中舞蹈,在春雨中欢笑。

这时,有许多小鸟在树上做窝,“吱吱喳喳”地呼唤同伴,给大地唤来了明媚的春光。

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梧桐树像一把阴凉的大伞把阳光遮挡得严严实实,不留一点缝隙。当蒙蒙细雨从天上落下时,它用有力的臂膀挡住雨滴。同学们在梧桐树的蔽护下做游戏、讲故事,一样的快乐至极。

秋天,梧桐树换衣服了,一阵微风吹来,枯黄的叶子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满地都是。真是“北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叶满地金。”它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风一吹,梧桐果互相碰撞,发出了悦耳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还常常拾起落下的梧桐果来玩。梧桐树又给同学们增添了一样心爱的玩具。

冬天,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梧桐树虽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但它仍然昂首挺胸,不屈服于寒冷的侵袭。冬爷爷被它顽强的精神所感动,经常用阳光照暖它的身子。这使梧桐树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可爱。同学们也更喜爱它了。

校园里的梧桐树真可爱!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并伴随着我们成长。它是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枝繁叶茂,长寿万年,给我们考院小学添加更多光彩。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五—— 景物描写欣赏

一、欣赏古诗中的景物描写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7.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8.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4.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15.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1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2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7.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28.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

3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36.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7.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8.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3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4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4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4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45.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46.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47.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5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5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5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二、词语积累——描写自然景物的成语

山清水秀 风景秀丽 万物争春 青山绿水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绿草茸茸 湖光山影 香飘蝶舞 郁郁葱葱 水平如镜 万紫千红 芳草如茵 婀娜多姿 银装素裹 绿树成荫 风景如画 五彩缤纷 桃红柳绿 春色满园 五光十色 桃李芬芳 碧波荡漾 千姿百态 春回大地 春光融融 春暖花开 桃红柳绿 烟花三月 春江水暖 春风浮面 春色迷人 春雨绵绵 春风习习 百花齐放 含苞待放 五颜六色 繁花似锦 色彩斑斓 绚丽多姿 鸟语花香 翠色欲流 诗情画意 晴空万里 一轮圆月 倾盆大雨 红日高照 明月当空 暴风骤雨 阳光明媚 碧空如洗 和风细雨 万里长空 波涛汹涌 细水长流 春光明媚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落瑛缤纷 白雪皑皑 千里冰封 烟雨迷离 波光潋滟 残阳似血 绿意盎然 狂蜂浪蝶 风平浪静 红装素裹 红花绿叶 红肥绿瘦 倾盆大雨 大雨滂沱 花繁叶茂 一平如洗 烟雾缭绕 荒芜人烟 杂草丛生 月黑风高 暗无天日 飞沙走石 郁郁葱葱 一泻千里 灰飞烟灭 一碧万倾 日星隐曜

三、欣赏景物描写的语段

1、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

的光点。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2、路旁边浪似地滚着高高低低的黄土。太阳给埋在黄土里,发着肉红色。可是太阳还烧得怪起劲的,把他们的皮肉烧得变成紫黑色,似乎还闻得到一股焦味儿。

3、苦重而炎热的空气仿佛停滞了;火热的脸愁苦地等候着风,但是风不来。太阳在蓝得发暗的天空中火辣辣地照着;在我们对面的岸上是一片黄橙橙的燕麦田,有些地方长出苦艾来,竟连一根麦穗都不动摇一下。

4、太阳刚露脸的时候,我沿着小河往村里走,那么淡淡的清清的雾气,那么润润的湿湿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扑在我的脸上,钻进我的鼻子。

5、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6、这一天的夜,连一丝云彩都没有,天空蓝的透明透亮。月亮像一个新娶来的媳妇,刚刚从东天边升上来,就又羞答答地钻进树叶子里藏起来。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日日夜夜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的流着。

7、南方的八月间,骄阳似火。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起来。知了扯着长声聒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更添上一层烦燥。

8、菩提树下,清凉而且寂静;蝇和蜂飞到荫下时,它们的呜声也似乎变得分外的温柔;油绿色的青草,不杂一点金黄,鲜洁可爱,一望平铺着,全无波动;修长的花茎兀立着,也不动颤,似乎已经人了迷梦;菩提树的矮枝上面悬着无数黄花的小束,也静止着,好像已经死去。每一呼吸,芳香就沁人了肺腑,而肺腑也欣然吸人芳香。远远的地方,在河流那边,直到地平线上,一切都是灿烂辉煌;不时有微风掠过,吹皱了平野,加强着光明;一层光辉的薄雾笼罩着整个田间。鸟声寂然,在酷热的正午,鸟向来是不歌唱的;可是,纺织娘的呵呵鸣声却遍于四野。听着这热烈的生之鸣奏,使得安静地坐在清幽的荫下的人们感觉着十分的愉悦;它使人们沉倦欲睡,同时,又勾引着深幻的梦想。

9、午后的阳光,太强烈了,连秧田里的水,都给蒸得暗地发出微小的声音。禾苗叶子晒得起卷子,失掉嫩绿的光泽,又没有一点风,人走在两边都有禾苗的田埂上,简直闷热得浑身流汗,气也不容易透一口,因此谁也不愿出来了。

四、美文欣赏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原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睡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

些大意罢了。树缝里有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

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赏析]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传诵一时的作品,听说到现在也还有一些青年人喜欢读它。我想,这大抵由它是抒情的散文,写景很美,满贮着诗意的缘故。这种喜欢正像我们忙了一天后,忽然想看看宋人的山水画卷一样,原是可以理解的。

这篇散文写于1927年7月,作者那时在清华大学教书。他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那原是一个平凡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变得十分美丽,富有诗意。照一般来说,荷塘容易描写,月色则较难描写;画家做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因为月景的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幻着,很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清代的国画理论家汤贻汾曾说:“画月下之景,大者亦晦,在晦中而须空明,”的确,要在晦暗中见空明,是很需要独特的表现手法的。于是便有人提出画月亮的方法:“月景阴处染黑,阳处留光”。画画尚且如此困难,我们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事情,那自然更吃力。然而,朱自清到底是一个写散文有经验的作家,他却能够把一个月夜死荷塘写得

那样的饶有生意;我们在这篇不到一千六百字的《荷塘月色》里,看不到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赡的文字,作者只凭着一时的感受,委婉细致地写来,却十分迷人。

文章开头的一段夹叙夹议,将“我”的一时心情告诉给读者;第二段只用简单几笔便将荷塘四周的轮廓勾勒出来,给人有个比较清晰的印象;到第三段直写荷塘独处的妙处。作者真正用力描写的荷塘月色,那是从第四段开始,他十分巧密地写了荷塘月色、荷叶、荷花和荷花的形、色、香;到第五段才写到月色:月光如流水,叶子、花朵儿在柔和的月光中做着美丽的梦,一忽儿月光给淡云遮住,一忽儿月光透过树丛筛落下斑驳的黑影。朦胧的月光不仅静静地泻在荷塘上,她还静静地泻在四面的树林和远山上。我们在这样的月夜的静穆中,阴森森的,真有些怕人。这时作者大约也嫌太过寂静罢,紧接着便写出蝉鸣蛙叫。当你听到“知了、知了”和“阁、阁、阁”的叫声时,那四面几乎已经凝结住的空气便顿然活泼起来,使人感到还有生命的存在。这种境界是美的,写法也是层次分明的。但是,我们如果不是处在心静意闲的时候,对于这种诗的境界却很难感悟得出来。我们平时紧张地劳动了一天,待吃过夜饭后,虽也不免到有树有花的地方去溜达溜达,可是脑子总是静不下来,白天的事情仍然盘旋在脑际,赶走又来,赶走又来。即使走过月光下的荷塘,看到粉红或白色的荷花,可能只想到莲子与嫩藕,而像作者那样细致的情趣,我们是难得有的。这大约因人而异,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作者写了月夜荷塘的寂静之后,忽然掉过笔头来写蝉声、蛙声,这种写法大约就是前人叫做“波澜”罢,一伏一起之后才又拈出那个“我”由于夜游荷塘而牵引起一缕乡愁。那个“我”是江南人,很自然就联想到江南故乡的采莲情景。作者在这里借了古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引用了《西洲曲》是民歌,一名《西洲调》,原文一百六十个字。如要看全文可查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第72卷。《采莲赋》也不是全文,可以参看《艺文类聚》第82卷。作者梁元帝名萧绎,是齐梁时代有名的皇帝作家。赋是骈俪体,讲究对偶和音节,如,“女、许”、“杯、开”、“初、裾”等,那是叫做脚韵。关于文中的鹢首、舟、棹、船,其实就是一样东西,古人作文为了避免单调或由于音节关系,往往喜欢用形异义同的词儿。“羽杯”就是酒杯。读者细细看了会懂的。《荷塘月色》的最后一行,作者写道:“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与开头的“带上门出去”做到前后相呼应,对读者有个交代。否则那个“我”只好露宿荷塘树下了。

五、知识连接

怎样阅读写景类文章

在写景类文章中,作者通过描绘景物,让我们看到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怎样阅读写景类文章呢?同学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一、明确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因此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对理解全文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常见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景物类别、观察顺序等。

二、理清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两种:总分结构、移位换景结构。总分结构简洁明了,容易掌握。移位换景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变化来写,文中一般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我们位置的变化,有助我们理清层次。

三、体会感情

写景文章,作者一般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写作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阅读时要仔细体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是我们阅读写景类文章应该把握的重点。

七年级作文训练之六-----描写小动物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能力,掌握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描写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温驯的小羊,会啼明的雄鸡,能看家的小狗,灵巧活泼的小白兔,会唱歌的小鸟,能报信的鸽子„„那么,怎样如实地把它们描写出来呢?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地观察它们。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描写得具体。观察的时候一般可以从外形特点,活动情况,生活习性等几方面有顺序地看。在动笔写的时候,要把观察的结果,有选择,有重点,有条理地加以描摹。

二、知识讲授:

描写小动物要注意的两点:

(一)描写外形样子和活动情况

1、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

例1:“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这篇习作是一位仅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写出的。文章虽短,却描述得很全面:时间、地点、所描写动物的样子及自己的喜爱之情。所有的比喻及修饰词都很形象、贴切。 然后再看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小动物怎样吃食啦,怎样游戏啦,怎样睡觉啦,把这些都要细致观察,具体地描写出来。

例2:“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亲热的很呐。我常常跟它们说话,有时它们还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

文章活脱脱地展现出小鹅出壳、吃食,睡觉和性情,语言活泼,条理清晰,形容逼真,童趣盎然,字里行间包含着小作者与小鹅之间的情感。

2、描写小动物的样子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小动物活动情况,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可以把小动物写得清楚、细致、感人。 例3: 我最喜欢猴子,它在动物中恐怕是最聪明的。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

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不料,它没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又缩了回去,还用眼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着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块糖给它。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读了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爱的形象会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所以产生这样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从静态——外形样子,动态——生活习性两方面仔细观察,认真描写的结果。

在描写外形样子的时候,作文先用“长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总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写了它的凹着的鼻子,凸着的小嘴,黑里透黄的毛色和不断挠着的小爪。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对小猴子产生喜爱之情。然后笔锋一转,写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给它一块面包,小猴子先是“没接”,只是用“爪子试探”,还用眼睛看着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样一步步地描写,写得细致,写得具体,产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爱之处,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了。

我们用提纲表示出这篇作文的思路:猴子:一、外形的样子:1、概括——长相奇特;2、具体——鼻子、小嘴、贸色、耳朵;二、生活习性:抢吃面包。

读原文,看提纲,可以更好理解这篇文章的思路和写作顺序。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观察和布局谋篇的方法。

(二)要把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松鼠》一文。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

例4: 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礡的交响乐呀!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这篇作文写的是“青蛙捕食”,在写法上和上篇《猴子》略有不同:这篇作文用“我非常喜欢青蛙”一句,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接着依次写了青蛙的鸣叫、外形,以及捕虫的情景。文脉清楚,段落分明。

那么,这篇作文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

文章的开头先用“我非常喜爱青蛙”一句,直抒了作者情怀,表达了喜爱的心情。接着用“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表现了作者对青蛙“喜欢”之深。在听到青蛙叫声时,作者感到了那叫声就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语句不多,却写出了青蛙叫声的响亮、动听,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青蛙的感情是多么深呀!作者对青蛙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呢?因为青蛙一年之内最少能捕捉到“一万只害虫”,这是作者喜爱青蛙原因所在。最后作者感慨地说:“青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尾收笔有力,感情表达真实。 “文虽有规可循,但无定法。”写一种小动物是没有一种写法可以套用的。只有掌握一种基本的写法,又会灵活地运用,才能真切而生动地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描写出来。

(三)描写一种小动物还应当注意:

1.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2.要细致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3.要条理清楚。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作文一样,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挂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三、作文训练

1、作文题目:乡村鸡鸣

2、引导学生审题

3、例文

在老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养鸡简单呀,清早从笼里放出,房前屋后有的是青草和昆虫,散出去就不用管,到天黑鸡们自然会回来歇橱。

家家有鸡,家家就有鸡鸣声。鸡鸣是乡村最为生动的音符,它唱出的是青山绿水的和谐,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安宁。大红冠子花外衣,有着漂亮羽毛拖着长长尾翎的公鸡是农人的钟表。“三更灯火五更鸡”,公鸡是乡村起得最早的生灵。它清清嗓子,提提精神,便开始打鸣报晓,东家的鸡叫了,西家的鸡也跟着叫了,在鸡们争先恐后的叫声中,东方就露出了曙曦,“雄鸡一唱天下白”。而中午时分,高傲的公鸡就站在高高的土岗或树梢,翘着尾巴,伸长脖子,可劲地叫,那是吆喝在田地里劳作的主人,该回家了。那潇洒的姿势定格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烙在我的心中。

如果说公鸡叫是一种粗犷的美,那么母鸡和仔鸡的叫声则显得温情脉脉了。正像那首儿歌唱的一样:老鸡带小鸡,走东又走西,老鸡叫着咯咯,小鸡叫着叽叽。你可以想象出一幅生动逼真、情趣盎然的山水田园图画:在春天碧草如茵山冈上,一只母鸡带领着一大群毛茸茸的小鸡在自由地觅食,这时,母鸡在草丛中刨出了虫子,小鸡们便唧唧喳喳一拥而上„„

4、关于“鸡”的诗词

1)、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2)、鸡 唐 徐寅

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守信催朝日,能鸣送晓明。峨冠装瑞壁,利爪削黄金。 徒有稻粱感,何由报德音。”

3)、鸡鸣曲 唐 汪遵

金距花冠傍舍栖,清晨相叫一声齐。开关自有冯生计,不必开明待汝啼。”

4)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唐杜甫【羌村三首】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花外寒鸡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浑无绪。---唐 冯延巳【鹊踏枝】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元 陈草庵【山坡羊】


相关文章

  • 2017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1-4单元必背默写填空题目合集
  • 2017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1-4单元必背默写填空 班级1. 把古诗补充完整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 )( )梅,凌寒独( )( ). 遥知( )( )( ),( )( )暗香来.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 )垂纶,侧( )莓苔( ...查看


  •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作文教案
  • <编写动物童话故事>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会选择对象编故事.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3.注意语句通顺,内容连贯. 4.在听.说.写中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5.通过习作,让学生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增强学生保护动物 ...查看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合集(17)
  •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下)语文教材 (语文版) 目 录 八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 (1) 第一单元 1. 背影 ??????????朱自清(4) 2. 永久的悔 ????????季羡林(7) 3.*铁骑兵 ?????????杨 朔 ...查看


  • 五年级语文上册不忘过去,珍惜今天教案教科版
  • 不忘过去,珍惜今天 课题:作文指导--不忘过去,珍惜今天 教学目标: 1.学些访问记.参观记或观后感. 2.学习革命先烈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为了革命胜利而表现出来的奋不顾身.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叙述详略得当,能够有感而发,写出自 ...查看


  • 初中语文网--初中语文同步教学优秀站点
  • · 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收藏本页 · 在线字典.成语查询 · | 网站首页 | 七上 | 七下 | 八上 | 八下 | 九上 | 九下 | 人教版 | 教案 | 中考指导 | 下载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货币战争 鬼吹灯 海底两万里 ...查看


  • 小学二年级语文月亮湾教案-小学二年级教案-课件之家
  • 小学二年级语文月亮湾教案-小学二年级教案-课件之家 首页 课件 论文 试卷 教案 范文 作文 试题 动画 地图 首页 语文教案 数学教案 英语教案 化学教案 物理教案 生物教案 历史教案 政治教案 地理教案 信息技术 其他科教案 音乐教案 ...查看


  • 中学物理教案.学案.试卷.课件.素材全集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全套18份,含答案,全站免费)02-08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全集[52份打包,全站免费]01-31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集[40份打包,全站免费]01-3 ...查看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课教案
  •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五完小 邓卉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q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二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 习作内容: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个片断. 教学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 熟练运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