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阅读答案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②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③。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⑤。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组:绳索。(2)怀王:即楚怀王。(3)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4)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5)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1) 且 人 已 服 降 (2) 偶 语 者 弃 市

【小题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4分)

(1)固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先入关者王之__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_____

【小题3】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小题4】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根据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

答案

【小题1】(1) 且/人 已 服 降 (2) 偶 语 者 /弃 市

【小题1】(1)本来 (2)苦于;以&&为苦 (3)使&&称王 (4)更加

【小题1】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小题1】据关中有利的地理位置;礼贤下士,听人劝告;不贪图享受;约法三章,取得关中民心。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到句子的结构,比如:主谓宾之间的停顿,当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用法,在平时学习时就要注意积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意思的能力。理解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比如苦、王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所以、还、约束等关键字,有时还要句子的省略成分以及句子的语序等问题。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中刘邦的具体描写来分析他取胜的原因即可。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②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③。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⑤。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组:绳索。(2)怀王:即楚怀王。(3)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4)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5)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小题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1) 且 人 已 服 降 (2) 偶 语 者 弃 市

【小题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4分)

(1)固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先入关者王之_____________ (4)人又益喜___________

【小题3】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小题4】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根据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

答案

【小题1】(1) 且/人 已 服 降 (2) 偶 语 者 /弃 市

【小题1】(1)本来 (2)苦于;以&&为苦 (3)使&&称王 (4)更加

【小题1】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小题1】据关中有利的地理位置;礼贤下士,听人劝告;不贪图享受;约法三章,取得关中民心。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到句子的结构,比如:主谓宾之间的停顿,当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用法,在平时学习时就要注意积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意思的能力。理解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比如苦、王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所以、还、约束等关键字,有时还要句子的省略成分以及句子的语序等问题。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中刘邦的具体描写来分析他取胜的原因即可。


相关文章

  •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及翻译
  • 约法三章阅读答案及翻译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2).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3),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4)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查看


  • 史记·高祖本纪阅读答案 10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 <古代文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插班生 二.考试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考试旨在考察考生掌握大纲中 所规定的内容,系统地学习本阶段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轮廓,及诸 ...查看


  • 过错阅读答案
  • 过错 ①人都有过错,无论是伟大的人还是平凡的人.过错犹如失足,及时纠正可以恢复人生 的良态,否则就会成为千古之恨.童年的过错一般不会影响人生轨迹,但是会在心灵上留下 或深或浅的印记. ②常言道,七八岁的孩子讨人嫌,大概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 ...查看


  • 第三章 态度观点题
  • 第三节态度观点题 既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倾向性或者对某事的平价.这种题型考查了考生把握说话人的态度.倾向性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与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的考查要点有交叉,都需要考生对文段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适当的时候 ...查看


  • 阅读[无衣]有答案
  • 阅读<无衣>,然后回答问题.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②,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③.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①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 ...查看


  • 礼花三章阅读答案
  • 篇一:礼花三章阅读答案 烟花惊艳 ①我家住的小区里,有家小理发店. ②想说的是今年大年三十的事情.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但印象很深,一般我不会挤在年三十晚上去理发,那时候,不是人多,就是老板着急要打烊,赶火车回家.但那几天因为有事情耽搁 ...查看


  • "信拜礼毕,上坐"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 ...查看


  •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本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