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说课稿

提 纲

题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二)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测验

(四)归纳总结

(五)作业布置

五、说板书设计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本次说课我将按照说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部分来进行具体阐述。

一、 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

类迈入“电气时代”》,它上承工业革命后人类步入“蒸汽时代”,下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为我们深刻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了重要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及使用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汽车和飞机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他们的发明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加强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难点: 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教材仅从少数事例入手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调动学生合理想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说学情

针对九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且学生面临中考这些特点,在课堂教中教学思路要简洁明快,重点突出,当堂识记, 学习效果要讲究实实在在。

三、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1.启发式问题教学法

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读懂教材,同时带着问题来看教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讲读法

可锻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与在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多媒体演示法

借助图片,音像资料等的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认识。

(二)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法、知识迁移法、类比归纳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五部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测验、 归纳总结、作业布置。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复习旧知识。然后指出这节课讲的是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跨入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引出本课主题——《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2、讲授新课】

(一)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电气时代”的到来

由于“电气时代”这个概念非常抽象,所以我会避免让学生直接理解,而是采取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提问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对它的认识。

1、 提问“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通

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到电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电是如何发明的,它有是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后,我做一简单总结: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1866年,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70年代,发电机进入实际生产领域。

80年代,电力网络形成。

至此,电作为一种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

2 、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现代化工厂。接下来引导学生探究:

“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电力生产的工厂与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哪个更先进?” 最终使学生认识到: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表现,从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生产也跨入了一个新阶段。

3、请学生观察课本插图《19世纪末的美国纽约街头》

着重让学生观察图片中楼房之间横七竖八的电线网,教师归纳指出“这些横七竖八的电线集中反映了电的发明与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结合课本“动脑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学生的回答多集中在:夜晚我们

会陷入一片黑暗,交通瘫痪,工厂无法开工等,总之停电将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再演示一些城市因停电而产生的问题的图片,来加深学生印象。

5、请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早期电话》,在这部分学生只需掌握它是由美国的贝尔发明的,当时被成为“远听器”,是现代电话的鼻祖。

(二)接下来进行第二部分:“发明大王”爱迪生

在这部分我想让学生在两个方面获得收益:一是爱迪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二是让学生体会并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1、 请学生阅读课文“发明大王”爱迪生,然后提问:

哪位同学知道发明大王是谁?他一生中有哪些成就?谁能告诉老师他的故事?人们都说爱迪生是个天才,那他自己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你对他的回答是怎样理解的呢?学生回答过后,我做一简单总结,因为这些问题在课文中大都可以找到现成答案。

2、但我要着重对“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做进一步点评,意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永攀科学高峰。

3、最后让学生讨论“在没有电灯以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后,我再做总结:没有电灯以前,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

烛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在这里我会引用中国古代打更人的标志性话语“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来形象表达蜡烛照明的缺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电灯发明的现实意义。

(三)最后我们来看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向学生展示图片:无名女郎,老爷车。加深学生对马车时代与汽车时代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哪位同学可以说说内燃机的情况? 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做一简单总结:19世纪80年代, 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优点:体积小,效率高。以内燃机为动力,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

2.利用书中的插图对比汽车与马车的不同特点,探究“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鼓励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发言。归纳出:汽车有新型的动力;汽车体积小、速度快等。

3.结合动脑筋,让学生思考回答,他们谁说的有道理,究竟该怎样处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他们的话都有道理,但都不够全面。老人只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小孩只看到了消极影响,但停止发展汽车工业的看法过于偏激。应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就,趋力避害。

4.展示图片:嫦娥奔月,鸟图腾。说明人类自古至今渴望飞翔,由此因出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从此,天空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

5.请学生观察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最后联系中国的冯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巩固测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了第一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史蒂芬孙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

材料二 1885年,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重要交通工具。1903年底,美国的莱特兄弟几经试制的飞机,终于试飞成功。

请回答:

(1)汽船和火车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气

(2)汽车和飞机又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 内燃机

(3)从生产力的角度讲,这些机械的发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机械应用于生产领域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巨大

的生产力。

【4、归纳总结】

填表(教师巡视)

【5、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来谈谈科学技术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

2、如果你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你认为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重点是什么?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由于本课内容简单,线条单一,故我采用纲目式的板书。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进步

1、“电气时代”的到来

时间:19世纪70年代

原因: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发明与应用

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西门子,发电机

电力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美,德

2、“发明大王”爱迪生

1879年,耐用碳丝灯泡

3、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9世纪80年代, 卡尔本茨, 内燃机

1885年, 试制汽车成功, “汽车之父”

20世纪初,飞艇

1903年12月,莱特兄弟,飞机

以上便是我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提 纲

题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二)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测验

(四)归纳总结

(五)作业布置

五、说板书设计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本次说课我将按照说教材、学情、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部分来进行具体阐述。

一、 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人

类迈入“电气时代”》,它上承工业革命后人类步入“蒸汽时代”,下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为我们深刻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了重要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 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及使用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促成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汽车和飞机都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他们的发明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加强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往来,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难点: 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教材仅从少数事例入手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提供的素材十分有限,学生难以深入感知,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调动学生合理想象,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说学情

针对九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并且学生面临中考这些特点,在课堂教中教学思路要简洁明快,重点突出,当堂识记, 学习效果要讲究实实在在。

三、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1.启发式问题教学法

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读懂教材,同时带着问题来看教材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讲读法

可锻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与在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多媒体演示法

借助图片,音像资料等的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认识。

(二)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法、知识迁移法、类比归纳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五部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测验、 归纳总结、作业布置。

【1、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复习旧知识。然后指出这节课讲的是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人类跨入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引出本课主题——《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2、讲授新课】

(一)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电气时代”的到来

由于“电气时代”这个概念非常抽象,所以我会避免让学生直接理解,而是采取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提问的方式来增加学生对它的认识。

1、 提问“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通

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到电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电是如何发明的,它有是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后,我做一简单总结: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制造发电机的基本原理)。

1866年,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70年代,发电机进入实际生产领域。

80年代,电力网络形成。

至此,电作为一种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

2 、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现代化工厂。接下来引导学生探究:

“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使用电力生产的工厂与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哪个更先进?” 最终使学生认识到: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表现,从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生产也跨入了一个新阶段。

3、请学生观察课本插图《19世纪末的美国纽约街头》

着重让学生观察图片中楼房之间横七竖八的电线网,教师归纳指出“这些横七竖八的电线集中反映了电的发明与应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结合课本“动脑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学生的回答多集中在:夜晚我们

会陷入一片黑暗,交通瘫痪,工厂无法开工等,总之停电将会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再演示一些城市因停电而产生的问题的图片,来加深学生印象。

5、请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早期电话》,在这部分学生只需掌握它是由美国的贝尔发明的,当时被成为“远听器”,是现代电话的鼻祖。

(二)接下来进行第二部分:“发明大王”爱迪生

在这部分我想让学生在两个方面获得收益:一是爱迪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二是让学生体会并学习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1、 请学生阅读课文“发明大王”爱迪生,然后提问:

哪位同学知道发明大王是谁?他一生中有哪些成就?谁能告诉老师他的故事?人们都说爱迪生是个天才,那他自己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你对他的回答是怎样理解的呢?学生回答过后,我做一简单总结,因为这些问题在课文中大都可以找到现成答案。

2、但我要着重对“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做进一步点评,意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永攀科学高峰。

3、最后让学生讨论“在没有电灯以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后,我再做总结:没有电灯以前,人们多使用煤油灯,煤气灯,蜡

烛照明,照明范围较小,亮度差,不利于广泛使用。在这里我会引用中国古代打更人的标志性话语“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来形象表达蜡烛照明的缺点,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电灯发明的现实意义。

(三)最后我们来看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向学生展示图片:无名女郎,老爷车。加深学生对马车时代与汽车时代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提问:汽车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哪位同学可以说说内燃机的情况? 学生回答过后,教师做一简单总结:19世纪80年代, 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优点:体积小,效率高。以内燃机为动力,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

2.利用书中的插图对比汽车与马车的不同特点,探究“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鼓励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发言。归纳出:汽车有新型的动力;汽车体积小、速度快等。

3.结合动脑筋,让学生思考回答,他们谁说的有道理,究竟该怎样处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他们的话都有道理,但都不够全面。老人只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小孩只看到了消极影响,但停止发展汽车工业的看法过于偏激。应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就,趋力避害。

4.展示图片:嫦娥奔月,鸟图腾。说明人类自古至今渴望飞翔,由此因出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从此,天空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

5.请学生观察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最后联系中国的冯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巩固测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了第一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史蒂芬孙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

材料二 1885年,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重要交通工具。1903年底,美国的莱特兄弟几经试制的飞机,终于试飞成功。

请回答:

(1)汽船和火车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气

(2)汽车和飞机又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 内燃机

(3)从生产力的角度讲,这些机械的发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机械应用于生产领域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巨大

的生产力。

【4、归纳总结】

填表(教师巡视)

【5、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来谈谈科学技术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 。

2、如果你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你认为我们国家以后的发展重点是什么?应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由于本课内容简单,线条单一,故我采用纲目式的板书。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进步

1、“电气时代”的到来

时间:19世纪70年代

原因: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发明与应用

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西门子,发电机

电力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美,德

2、“发明大王”爱迪生

1879年,耐用碳丝灯泡

3、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19世纪80年代, 卡尔本茨, 内燃机

1885年, 试制汽车成功, “汽车之父”

20世纪初,飞艇

1903年12月,莱特兄弟,飞机

以上便是我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教案
  •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教案 课型:新授课 授课教师: 刘俊宝 审核人:杨敏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 ...查看


  •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 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学习目标: 1.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 2.通过比较电的发展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认识到科学 ...查看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案 目标与任务:第二次工业革命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影响. 难点: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导学流程] 图说本节知识结构. [感受新知] 结合学案,细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查看


  • 九年级历史学情分析
  • 学情分析 一 .思想状况分析 九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地学习,部分同学有上进心,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但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业,甚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部分学生正处在生长 ...查看


  • 山西省中考历史2010-2016年探究题汇总
  •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探究题:解决问题(史实论证题) 2010 年中考题 用史实阐明下列观点(只选一个观点说明即可).(4分) 观点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观点二:文化交流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 示例: 观点一:①第一次工 ...查看


  •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目录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1 第1课 鸦片战争 „„„„„„„„„„„„„„„„„„„„2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7 第3课 收复新疆 „„„„ ...查看


  • 马云演讲观后感
  • 科技创新对社会治理作用 这是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 许多东西,许多事情,今天也许我们刚刚熟悉,明天就变得完全陌生,人们会抱怨,但没有人会奇怪.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技的进步已经是生活中息息 ...查看


  • 九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_360问答
  •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 ...查看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设计 编写者: 2015年8月28日 目 录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教学计划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