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人们研究和认识较多的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是关注不多,认识不足。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到老师和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教育的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2.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老师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或者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孩子的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实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过度依赖问题   现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常常把孩子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是溺爱。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力差。当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最先想到是父母,在一次又一次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依赖感。但随着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小学生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有的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也要家长给他们穿衣、吃饭等。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采取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营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培养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的形式开展,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假设小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心理问题,而是所有学生都要心理健康发展,个别学生确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矫正。   (2)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会接触许多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做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记录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2.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1)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教师应教会小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①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②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收益。③学会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会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不用过于担心内心秘密被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小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人们研究和认识较多的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则是关注不多,认识不足。大量事实表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有诸多问题,并时时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1.入学适应问题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到老师和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学习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教育的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2.厌学与逃学问题   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占总数的5%~10%。这些小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比较吃力,导致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老师没能及时地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或者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有些孩子的厌学情绪还得到家长的支持,干脆辍学在家,帮父母干活,做生意等。还有一些优等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别人超过自己或自己的目标未实现,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过度依赖问题   现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常常把孩子视为“小公主”、“小王子”,往往只重视孩子的衣、食、住问题,对他们百般呵护,甚至是溺爱。因此,造成孩子自立能力差。当他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最先想到是父母,在一次又一次向父母求助,得到帮助时,他们就生成了依赖感。但随着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小学生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有的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也要家长给他们穿衣、吃饭等。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采取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营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培养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的形式开展,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着力培养良好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时代发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假设小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心理问题,而是所有学生都要心理健康发展,个别学生确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矫正。   (2)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会接触许多教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教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做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记录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2.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1)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手拉手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多种多样的兴趣和爱好,学会观察、分析、评价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接触社会、进行社会交往的较高级的需要,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教师应教会小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①学会放松。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②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收益。③学会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会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不用过于担心内心秘密被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3.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幼稚的心灵更需要关心。家长要知晓孩子的心灵更加需要关心,从小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例如小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时,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劝解他,可是小学生被老师批评后,回家还会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孩子肯定会感觉很委屈。因此,老师和家长应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击,要给孩子“温暖的家”的感觉,家庭教育要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相关文章

  •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常见问题与教学对策
  •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常见问题与教学对策 六盘水市第八中学 谢委 摘要:阅读在整个英语试题中占有很大比重,然而多数学生却不擅长于这种题型,本文通过对学生在平时阅读中常见的几种误区的研究,从而有针对性提出几种阅读技巧来帮助学生走出阅读误区,最终实 ...查看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浅析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 长跑对减肥的作用研究 浅谈陈氏太极推手的战术运用 对中国武术套路发展的思考 对中学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的研究 武术套路规则变化对武术训练及比赛的影响研究 残疾人排球的发展现状 ...查看


  • 综合医院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心理干预的对策
  • 综合医院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心理干预的对策 发表者:刘晓东 918人已访问 综合医院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失眠.慢性疼痛.疑病.人格适应不良等,部分病人甚至会出现自杀或伴发急性精神障碍.一般来说,不同器官疾病的病人同患心理障碍的发 ...查看


  • 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 中 南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病人常见护理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层 次 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 目 录 1 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 ...查看


  • 水质监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水质与毕业论文选题(134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研究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 教学研究 研究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马 楠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52 摘要:英语写作对于很多中学生而言都是十分头疼的事情,也是中学教育十分薄弱的环节.英语写作是对英语教学成果的综合性考验,它包含词汇.语法.写作.语 ...查看


  • 中小型水库溢洪道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_杜岩
  • 第15卷第4期2009年4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Vol . 15 No . 4Apr . , 2009 中小型水库溢洪道设计中的 常见问 ...查看


  •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毕业论文题目
  • 一.毕业论文__(国际)金融方向: 国际金融方向的论文主要应围绕人民币汇率变动(升值)我国外贸生产型企业.外贸公司面临的问题.应对策略,以及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对我国外贸企业的支持等方面来展开,要求紧密联系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的影响和企 ...查看


  • 说明文考点透视
  • 说明文答题技巧 一.考题常设臵干扰性因素 二.解题的程序 三.分类 四.说明的顺序 五.说明的方法 六.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七.说明文写法分析 八.说明语段的作用 一.考题常设臵干扰性因素 (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