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疏导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八大问题

不要怕。不要把高三视为畏途,患得患失,不要总是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地走下去,或是担心自己明年的高考考不好怎么办。怕字当头,百事难做,容易做成的事也要做不成了。横下一条心往前闯,抖起你心底“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气。

不要烦。高三作业量大,压力繁重,休息时间少,这时候容易产生烦躁。跟朋友或亲近的师长倾诉,做做运动,暂时放下难题,换一个学科,做一点家务,听一小段舒缓的乐曲„„这些方法都可以试一下。“烦躁”“烦恼”的频频来袭,其实正是我们心灵不够强大的表现,提醒自己:超越和成熟就在此刻此事,跳开一些看待眼前的小小烦恼,“必须跨过这道坎”,不是吗?试回忆,你还能清楚的记起上半年甚至上个月上周的“偌大”烦恼吗?时间能洗涤一切,而心灵强大的人能拨快时钟,更干净利索的把烦恼消化掉。

不要悔。有的同学高一高二荒废时间过多,基础没有打牢。高三复习时常会感到漏洞百出,因此懊悔不迭。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充满缺陷的人生。记住,天桥底下跑江湖的踩钉板吞刀剑可能还有几回博一两个硬币,但天底下可没有人花钱买你的自我折磨,更没有人为你的自我折磨喝彩助威。

1、如何缓解学业焦虑?高三学生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只有减轻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像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学习动力不足(即学习动机问题)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分内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暂性)两种,学习者只有“知学”“好学”并且“乐学”、,从价值上给自己的学习以较高的评价,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然,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只有二者和谐作用,才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正确看待信心问题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但是,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3.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4.不妨制定阶段性目标。

5.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6.增强自信心。

7.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3、如何改善人际沟通?有许多学生因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困难而感到苦恼,究其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立场、观点的差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不妨学会“换位思维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毕竟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当然,最好还要有一些沟通的技巧,它会进一步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4、怎样克服精力分散?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注意紧张状态”理论提出学习单元时间概念。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学习单元时间可能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最佳学习单元时间约为25分钟,通俗地讲,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即是一个注意紧张状态,学习者应避免在一个既定学习单元时间内分心。可以尝试以下克服注意力分散的三步控制法:第一步,当出现某种滞涩情绪时,学习者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第二步,尽快着手按已定的复习计划学习。第三步,继续学习,直到完成。明白了上述道理,学习者就应该克服在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内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5、正确理解应试与备考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学生呼唤素质教育。一些高三学生认为目前很多学校“应试教育”严重,因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有逆反心理,这样的情绪在客观上影响了高三阶段的复习和备考。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学生强烈希望推行素质教育,这是积极进步的表现。老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后进生,而不是只把目光投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只注重智育;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不是搞满堂灌、题海战术。其次,我们应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备考和应试。“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目前来讲,都需要考试。虽然高考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高考仍不失为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手段。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大学教育,高考的竞争必然是很激烈的,我们应客观地面对这个现实,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早日成才。

6、摆脱苦闷自卑心理高考前,我们不主张搞题海战术,但适当的备考复习还是需要的。有些学生由于几次考试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行了,因而也容易产生苦闷自卑的心理。欲胜人,先胜己。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第一,要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班上成绩拔尖的同学比。你在这个班成绩是中下的,在全校也许是中等的,在全省也许就是中上等的了。第二,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老师出题太难。第三,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正确的态度是赶快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再接再厉,争取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两军相战勇者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没有理由轻视自己。

7、学会缓减心理压力高三阶段,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进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状态,你追我赶,于是有些同学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心情紧张。对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及时地给予疏导,学生自己也必须学会缓减心理压力。心理研究发现,保持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但压力过大,会造成紧张、急躁心情;没有压力,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考生必须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压力。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抓紧时间复习,积极备考是正常的,正如军队临战前要练兵,运动员比赛前要训练一样。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把压力变为动力。其次,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做到以“我”为主,紧而不乱,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要把平时当考时,考时当平时,尽量以平静的心情来复习备考。再次,还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赢得同学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8、家长应支持理解孩子高三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这样一来,免不了经常唠叨,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了压力,使学生感到家庭压力大,烦躁苦恼。家长们希望孩子能上大学,能成才,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导要得法。父母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高三阶段,孩子们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容易烦躁,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宜施加过多的压力。家长应做到内紧外松,不防抽点时间带孩子上街购物,或到公园游玩,调节一下孩子的心理,沟通和孩子的情感。高三阶段,考试会多一些,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考试的分数。有时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父母也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责骂孩子,应心平气和地同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对孩子心中的烦恼,家长应和老师配合,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家长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庭应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平静港湾,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进行复习备考。教师和家长都应及时发现高三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疾患,使他们能以一种自信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复习备考,迎接高考,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之路!刚进高三,我该如何调整心态?作者:杨永龙

杨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可是自己一点准备也没有。我现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完成学业,考上理想的大学。现在每天都觉得心烦,我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谢谢!——小童小童:你好!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也非常乐意与你共同探讨你所提出的问题。

你说“你是一名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可是自己一点准备也没有。”其实,从你向我提问之前的思考以及向我提问的这段时间,就意味着你已经积极而主动的开始做高三的相关准备了,而且这个准备已经是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因此,我相信你一定会被别人做得更好!你说“我现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完成学业,考上理想的大学。”这就有必要了解高三究竟是什么?尽管媒体、大众和我们的老师都说“高三是高中阶段的终点冲刺跑,高三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次拼搏,高三更是人生的中转站、分水岭。”,要我说高三其实就是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总复习。这是因为高三是进一步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以及强化或优化知识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的前半段即高三的上学期,关键之中的关键就是扎扎实实的复习基础知识,做到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尽最大可能的全部整理一遍,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陷和薄弱之处,并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补漏修缺,这样就可以达到稳扎稳打,万无一漏的效果。你说“现在每天都觉得心烦”,其实,这是你不愿意下功夫学习的借口,也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我们经常会听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话语,其实这些话语的内涵就是“有努力才会成功”“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学习,只有“三更灯火五更鸡”“艰难困苦不退缩”的刻苦行为,才会有“梅花香”“众山小”的境况!所以你目前首要的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然后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执行这个计划,只要你“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我想成功就非你莫属!其次,你要明白“学生”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所谓“学生”,就是学习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技能技巧。要生活、生存和发展,必然会面对无数的艰难困苦和挫折,人生本来就是由无数的艰难困苦和挫折的珠子相串而成的,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生存,就必须学会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不服输”“搏一下”“不到最后决不放弃”的心理和行为。如果在当学生的时候都学不会这些,那我们如何去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呢?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天分,只要我们在学习生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会了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不服输”“搏一下”“不到最后决不放弃”心理和行为,那么我们就会在未来拥有愉悦、快乐、幸福和爱的人生。最后,我要告诉你的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竞争激烈,激烈的竞争面前是不同情弱者的。如果激烈的竞争中自我退却、自我放纵,那么在未来的生活之中不仅会导致挫折和痛苦,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你目前关键之中的关键是不去想“自己是否能完成自己的高中生活,是否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计划的实施之上。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实现计划的行动之中,并且也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那么你“每天都觉得心烦”的情况也就随之消失了。

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对学生高考备考和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问题,合理选取排解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更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心理问题 学习效果 分析与对策 高考备考

作为十二年寒窗苦读的终结点,也作为人生轨迹的转折点,高三在每个学生都在进行着日复一日,夜以继日的刻苦学习,无不希望能在高三结束的时候能够带来丰硕的成果。在学生拼尽全力学习的同时,他们还在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甚至有的学生在高三阶段出现极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高三学生的心理状况历来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关注的焦点所在。高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又该怎样预防和调节?下面就从各种心理状况出现的群体、现象和调节措施方面予以分析。

1、学习效果欠佳,心理压力增大

群体及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学生普遍是具有较强上进心,对自己的学习有较高期望和定位,并且对考试成绩比较看重,但学习成绩距离自己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这类学生对考试成绩比较焦虑,学习过程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很大一部分感觉坐不住、不愿看书、学不进去,心情沉闷阴抑的状况,严重者甚至出现自闭、不愿与人交往的现象。

分析及建议:这一心理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虽然对考试成绩有一个美好的期望是应该具有,也是应该鼓励的,但当这一期望成为心理压力的时候,其作用可能会是负面的,甚或会出现恶性循环(学习焦虑——效率低下——成绩下滑——焦虑加剧),使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出现这种心理现象的学生应该考虑采用以下措施,使自己早日摆脱心理“负载”状态。

(1)正确定位,培养自信

成功,对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界定。有的学生考上重点本科叫做成功,有的学生考上普通本科叫做成功,有的只要考取专科就可称之为成功。有的时候,只要摆脱后十名叫做成功,而有时候只有进入前十名才能叫成功。在确定目标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达到的远期(最终)目标和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学习过程中不要寄希望于“一口吃出一个胖子”,而应按照阶段目标一步一步地向最终目标靠近。在此过程中,如果觉得阶段目标或远期目标不太合理,应及时修正,而不是迫使自己去达到。从而,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力。

(2)停止茫然,思行并举

考试成绩的好坏和起伏,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直接反馈,但也是一个自然现象。对阶段性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值得赞赏的,但过分执迷于考试成绩,却是一种不智之举,会造成过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应该在反思自己的思维误区、方法不足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准确、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规划,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阶段的学习中。

2、学习认识模糊,自我放纵和绝望

群体及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学生普遍是考试成绩长期较差,学习效果很不理想,甚至会出现学生家长对孩子失望、没有信心的的现象。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自我封闭,抑郁孤僻;或者自我放纵,沉溺于玩乐、游戏、交友等。普遍会出现学习意识不强,不能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指导,自我个性意识比较强烈,甚至会成为班级管理的难点所在。

分析及建议:这一类学生普遍在进入高中前有相对较为满意的学习成绩,进入高中时对自己的高中生活充满信心,但因为种种原因,学习成绩会逐渐下滑,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会自暴自弃,将学习看做一种任务来完成,甚至生活行为习惯方面也发生较大的改变,做什么都是敷衍了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学生,应该尽快、尽早采取相应措施,悬崖勒马。

(1)积极沟通,端正认识

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使学生的各方面思维意识的发展受到阻碍,久而久之,会在学生内心形成郁结,渐渐会对学习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两种,是非常复杂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人际问题也是难以避免的。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人际关系,力求保持人际之间关系的畅通,而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困扰而阻断人际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就自己出现的问题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寻找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和偏差,并进行修正。

(2)重拾信心,激发动力

学习信心的丧失,会感觉到前景黯淡,没有希望;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会造成学生各个方面的自卑,抬不起头,总觉得低人一筹等。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即使很细微的,并由此入手,帮助学生重获信心。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

(3)多样发展,重振活力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潜力也各有差异,展现出的能力各有千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学校活动的兴趣,是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活力。

3、学习骄傲自负,行事任性潦草

群体及现象:出现这一类心理现象的学生普遍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比较高,但是学习成绩反映平平,总是没有大的起色。学习过程中,这类学生能够很快的理解或接受所学习的知识,并能与其他知识进行联系和思考,甚至有某些程度的创新应用,自我感觉学习效果比较好,但是总在一些细微处出现问题,犯别的学生不犯的错误,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

分析及建议:这类学生普遍比较自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水平很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踏实认真,缺乏细心,不能静心学习,浅尝辄止,普遍比较浮躁懒惰,粗心马虎,喜欢研究和讨论思路方法,但不深入实践。从而导致这类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基本功较差,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不深入,缺少系统性,因为过多没有实践的讨论造成有效学习时间相对减少。做事毛毛躁躁,不能沉气静心。正所谓“满桶水不响,半桶水咕呛!”

(1)制造挫折,消除浮躁

学习是一个认真研究、不断修正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的过程。盲目自信的根源在于眼界狭隘、孤陋无知,对于过分自负的学生,可以适度地制造困难,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折,明白自己的无知和缺陷,并恰当地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强化他们谦虚、谨慎的学习和行事态度。但务必对挫折的度有适当的把握,不要造成自卑心理。

(2)深化知识,自我觉醒

自负的学生普遍是“眼比天高”,往往认为自己的超越所有人。针对这一心理特征,可以使学生接触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更进一步地深化知识结构,细化知识网络,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掌握上的不足和浅薄,从而激发学生向深度、广度发展的动力。同时,这样也会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素养。

(3)加强实践,减少妄论

一个知识地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的讨论和探究,以及认真、务实的实践。这类学生思维发散意识普遍较强,所以更喜欢相互讨论,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心得,喜欢让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思想进行“交锋”。但是,这类学生往往是只限于不断进行思想交锋层面,而很少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因此导致了探究行为的低效性和粗糙性。应该在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探究行为的高效性、准确性、细致性和完整性。

4、习惯松散自由,自我约束不够

群体及现象:出现这一类现象的学生普遍对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爱好相对比较广泛,并能够很快地接受和沉迷于新事物,平时精神状况较差,纪律相对松散,学习效果很差,人际交往圈较小,对学校活动冷淡、兴趣缺缺。

分析及建议:紧张的学习、频繁的考试、复习备考的疲劳困倦使学生身心均较为疲惫,并且普遍接近成年,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施加的压力相对较小,给学生的个人空间相对较大,由此寄希望于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轻松、和谐的环境中高效备考。但是这类学生在外部压力较小的同时,放松了自我约束和控制,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手机聊天、小说、交友等,甚至会有酗酒、赌博等。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效能低下,学习成绩下滑,长此以往,甚至会出现学习兴趣缺乏,自信不足等症状。

针对这类学生,应做到:强化约束,提高危机意识

约束,分为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外部约束指的是学校、家庭等给学生附加的约束,包括纪律约束、精神状态管理和物质条件约束、时间约束等。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校应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管理方法,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家庭应合理、有效、有利的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学生长期发展的、符合学生特征的物质条件。加强家校联系,互通学生情况,共同配合,增强学生的有效管理。自我约束是指学生对自身的管理意识和控制意识,也包括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学生应该明确发展目标,认识到当前的环境和发展需要,明白承担或将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确定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工作,坚定个人意志和信念,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努力拼搏。

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多样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仅仅对几个主要方面做了简单的研究。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总结,方能得出学生最为准确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找到最为合理的解决途径,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铺平道路。

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干预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三年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探寻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消除、缓解压力的途径、方法,以保证身心健康,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三学生 心理 干预

在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下,学生一旦进入高三,便万众瞩目,立即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重点保护对象”,而这种“保护”和“关注”行为的具体表现则主要是对学生施加各种各样的、有形无形的压力。同时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的激烈竞争,面临着出路的选择,繁重的功课、频繁的考试,不堪重负,使其经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必定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消除,不但不能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进行复习备考,影响高考水平的发挥,甚至还会酿成悲剧。因此,作为高三教师,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了了解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高三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帮助高三学生及时地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态来备考迎考,为今后走好人生之路打下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好高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要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其心理问题,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作为教师,应细心捕捉学生情绪波动的信息,平时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从听课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成绩、行为处事等细节中去捕捉学生心理变化的迹象,及时把握学生的情绪脉搏,了解学生的心理。

一般而言,高三学生普遍存在下列心理问题:

1、学习焦虑症

主要是考试焦虑。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试成绩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如果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或是与自己制定的目标尚有距离,就会产生焦虑,坐不住,学不成,心情沉闷压抑,甚至产生对学习的恐惧或厌恶情绪。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引导学生冷静客观的分析原因,就会使学生走上恶性循环:学习焦虑——效率低下——成绩下滑——焦虑加剧。这种学习焦虑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都会发生,常见于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因为总想超越他人,或者总担心被别人所超越,所以情绪上常常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搞得自己吃不香,睡不好,也不愉快的状态。

2、厌倦情绪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情绪是高三学生学习所遇的一大障碍。低落,消沉的情绪直接影响学子们的迎考心态,进而影响成绩。高三生活单调枯燥,学习紧张,身心疲劳,使部分考生对复习和高考都产生厌倦情绪,萎靡不振,上课打不起精神,心理压力大,情绪烦躁,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对高考产生排斥心理。出现这种心理压力的学生大多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精神长时间集中在高考上,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惰性,没有明确的目标,直接会导致对生活没有信心,对学习充满了无助感,必然导致在高考准备中处于劣势。

3、自卑自负,要求苛刻无理

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或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只不过经常出些低级错误,或者自己的失误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怨天尤人。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情绪反常,不停地抱怨,爱斤斤计较,动摇信念,不把努力学习作为实现梦想的途径,只会空谈。只关注自己的要求、标准,不肯调整自己,追求完美。事实上,过快的节律会造成精神的高度紧张,高强度的紧张使记忆下降,学习效率降低。

4、 敏感冲动,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

意志薄弱,情感冲动,自制力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不稳定,波动大,喜怒无常,突发事件发生率高,甚至出现逃学,打架等现象。过于敏感,过分关注考试排名,对自己的名次升降敏感过度,喜欢竞争,感觉有种向上的动力,但是有的时候感觉很吃力。

5、不能正确对待竞争,人际关系紧张

高考带给很多学生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人际交往问题。社会大环境现在也充满了竞争与挑战,高考制度则提前把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推到了竞争的风口浪尖上。许多高三学生把自己的伙伴们都想象成了假想敌,刻意保护自己学习的情况,有了“间谍”的特质:一方面,可以隐瞒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及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又非常想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们学习情况,希望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本来就很微妙的情感。同时,长期生活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家长们和学校过多地注重学习,不重视孩子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都会影响到孩子们正常的伙伴关系。

在学校的特殊情况下不能有效地宣泄,所以,他们回家就会与的父母较劲,表现得暴躁、易怒,情绪变化大。很多时候,爸爸妈妈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就已经非常愤怒了,而父母却很茫然,导致家庭气氛紧张。

6、莫名的心烦意乱和生理异样

在复习过程中莫名其妙的焦躁、坐卧不宁,心慌气短,容易出汗,看不进书、饭吃得不香、饭量达不到平常的一半,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并反复向别人絮叨,担心成绩不好和反复琢磨考试答案、犹豫不决等。这种症状在考生中

比较普遍,情绪的紧张和心理的压力积聚多了,自然会转变为生理的异样,由此便会引发很多身体的不适,比如免疫力下降,常感冒,男生过度手淫,女生月经不调等。

二、高三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造成高三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又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情感因素,客观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1.自身因素

(1)生理因素

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高中生的胜利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不是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例如,在性意识方面,生理的发育使他们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态形貌和生殖能力,但心理还不够成熟,包括自己对异性的认识,异性交往,友情与爱情等等,都还是朦胧的。有一些高三学生将友谊和爱情混淆,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无形中又给自己制造另一种压力,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对自己正常的学习会造成负面影响。

(2)情感因素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他们思想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很容易冲动,是以外伤害最高的年龄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苦闷、焦虑等表现,对教师、家长表现出较为普遍的逆反心理与行为.在此次调查中,存在逆反心理及无法正确处理自己与其他事物关系的占大多数.而学习成绩仍有很大差别,即不处于同一水平上.原因在于他们是否能将学习和情感分开。

(3) 人格因素

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缺陷,他们的个性要么胆小,过于谨小慎微,自尊和安全感欠缺;要么比较爱面子,对外部的评价过于敏感和重视,警觉性过高。这样的个性特征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往往会趋向于悲观的评估,或容易导致过度担心或紧张而引发考试焦虑综合症。

(4)思维因素

思维水平、方式存在问题。思考问题不是从多方面考虑,看不到事物间的联系,或联想蹁跹,胡乱联系,不善于独立思考,人云亦云。把考试结果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自己的前途、命运过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客观事物和自己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看问题绝对化,悲观消极,不能正确看到挑战、挫折。思维的敏捷性和广阔性不够。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高三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其的心理行为异常。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3.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导致心理障碍。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三、高三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对策

面临高考,高三学生有心理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缓解。

1、预防为主,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力度

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目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非常薄弱。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康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校领导要统筹安排好全校的心理教育程序,应从人力、物力上加大力度,要健全研究机构,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高三学生心理学,并将心理素质教育逐渐规范化、课程化。要有专门的教材、专职教师和专门的课时,真正把心理教育落实到实处。每一个教师都应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研究其心理特点以及产生心理障碍的规律,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2、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及时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针对高三学生的心理特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学生效率的基本要求。进入高三后,伴随逐渐增加的各方面压力,目标骤然清晰,成为压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负担,它不但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激励,反而使学生畏惧高考。应当引导学生调低期望值,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考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成功。根据这种成功观念,合理的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学习。

引导学生对学习正确看待,让其享受学习,不可苛求自己。高三老师加班加点进行辅导,高三学生家长小心翼翼侍奉衣食住行,社会予以广泛关注,这些对学生的关爱应当是一种温馨的享受。应当引导学生在这种爱的氛围中愉悦学习。调整心态,减轻各种压力,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担心高考失利,是高三学生共有的心理压力,应向学生讲清楚“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道理,光担心无效果,只有拼搏方可取胜。并教育学生在战略上要藐视高考,在战术上要重视高考,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能成为高考的胜利者。

3、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树立自信心

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端正态度,矫正对考试的认识误区,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增强其成功的体验,有了成功的体验,肯定了自己,相信了自己,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地去探索,去争取成功。

认可学生是促进学生自信心产生的催化剂。经常鼓励表扬学生的进步,作为教师要时刻留意每一位学生,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心.要为他们自我表现和获得成功提供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相对来说,成功体验也多了,产生了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时加以反馈,肯定成绩,克服失误。

增强学生自信心教育,指导高三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能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善于正确对待自我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将自我完善经常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发展自信心。

4、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要以小组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们进行同伴教育,和周围的同学互相鼓励,既增进了友谊,也缓解心理压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学们因为互相了解、熟悉对方,就不感到拘束、紧张、害怕,很容易谈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针对学生在月考等“非常阶段”出现情绪上、思想上、语言上和行动上等方面表现出的不正常,有目的性地,不定期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每人谈自己的想法,及时有效解决已萌芽出来的不规范。在高三第二次月考后,人人发言,效果很好。

5、搞好个别教育,带动全班

心理障碍各自有别,高三学生除了普遍的心理问题外,每个人还有其特殊性,还应注意点面结合,抓住个别,对一些特殊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认真细致地了解,可以建立学生个性发展档案,为他们设计个人的解决方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有抓好每一各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才能促进全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加强交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把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疏通,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才可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心理症结,才可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梳理心理疙瘩,才可能使自己的指导调节被学生切实的合作执行。

培养独特的教师个人魅力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催化剂。教师只有具备了令学生折服的个人魅力,才有助于师生的交流,才有助于解决策略和方案的贯彻执行,才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7、指导学生发现心理问题,教给学生调适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高三常见心理问题,科学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了解心理平衡、社会适应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高考中去。这就需要对学生一些情绪调控和挫折应付能力辅导,进行高考复习策略指导,培养思维品质等。

要教给学生一些调适心理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脱敏法、焦点转移法、深呼吸方法、药物治疗法等。

对高三学生还要进行人际适应能力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学会负责,防止心理封闭。

8、建立经常性的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制度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家长和社区经常性的沟通,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是深入 分析学生心理的必要条件,是全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必要条件,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协助教育。

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必须时时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针对具体问题,及时作好疏导工作。实践证明,加强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还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对鼓励他们努力拼搏,提高学习成绩,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

高三学生心理辅导八大问题

不要怕。不要把高三视为畏途,患得患失,不要总是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地走下去,或是担心自己明年的高考考不好怎么办。怕字当头,百事难做,容易做成的事也要做不成了。横下一条心往前闯,抖起你心底“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气。

不要烦。高三作业量大,压力繁重,休息时间少,这时候容易产生烦躁。跟朋友或亲近的师长倾诉,做做运动,暂时放下难题,换一个学科,做一点家务,听一小段舒缓的乐曲„„这些方法都可以试一下。“烦躁”“烦恼”的频频来袭,其实正是我们心灵不够强大的表现,提醒自己:超越和成熟就在此刻此事,跳开一些看待眼前的小小烦恼,“必须跨过这道坎”,不是吗?试回忆,你还能清楚的记起上半年甚至上个月上周的“偌大”烦恼吗?时间能洗涤一切,而心灵强大的人能拨快时钟,更干净利索的把烦恼消化掉。

不要悔。有的同学高一高二荒废时间过多,基础没有打牢。高三复习时常会感到漏洞百出,因此懊悔不迭。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充满缺陷的人生。记住,天桥底下跑江湖的踩钉板吞刀剑可能还有几回博一两个硬币,但天底下可没有人花钱买你的自我折磨,更没有人为你的自我折磨喝彩助威。

1、如何缓解学业焦虑?高三学生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惟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只有减轻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而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对策和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像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学习动力不足(即学习动机问题)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分内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暂性)两种,学习者只有“知学”“好学”并且“乐学”、,从价值上给自己的学习以较高的评价,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然,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只有二者和谐作用,才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正确看待信心问题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归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但是,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则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同学们不妨尝试以下策略: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

3.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

4.不妨制定阶段性目标。

5.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6.增强自信心。

7.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3、如何改善人际沟通?有许多学生因在生活、学习中存在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沟通困难而感到苦恼,究其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立场、观点的差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不妨学会“换位思维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毕竟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当然,最好还要有一些沟通的技巧,它会进一步改善你的人际关系。

4、怎样克服精力分散?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否定注意对象的价值导致意志努力失败或放弃努力;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注意紧张状态”理论提出学习单元时间概念。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学习单元时间可能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最佳学习单元时间约为25分钟,通俗地讲,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即是一个注意紧张状态,学习者应避免在一个既定学习单元时间内分心。可以尝试以下克服注意力分散的三步控制法:第一步,当出现某种滞涩情绪时,学习者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第二步,尽快着手按已定的复习计划学习。第三步,继续学习,直到完成。明白了上述道理,学习者就应该克服在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内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5、正确理解应试与备考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学生呼唤素质教育。一些高三学生认为目前很多学校“应试教育”严重,因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有逆反心理,这样的情绪在客观上影响了高三阶段的复习和备考。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学生强烈希望推行素质教育,这是积极进步的表现。老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后进生,而不是只把目光投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只注重智育;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不是搞满堂灌、题海战术。其次,我们应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备考和应试。“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目前来讲,都需要考试。虽然高考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高考仍不失为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手段。目前,我们国家还不可能普及大学教育,高考的竞争必然是很激烈的,我们应客观地面对这个现实,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早日成才。

6、摆脱苦闷自卑心理高考前,我们不主张搞题海战术,但适当的备考复习还是需要的。有些学生由于几次考试成绩不好,就认为自己不行了,因而也容易产生苦闷自卑的心理。欲胜人,先胜己。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消除苦闷自卑的心理,增强自信心呢?第一,要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班上成绩拔尖的同学比。你在这个班成绩是中下的,在全校也许是中等的,在全省也许就是中上等的了。第二,要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老师出题太难。第三,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正确的态度是赶快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再接再厉,争取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两军相战勇者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没有理由轻视自己。

7、学会缓减心理压力高三阶段,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进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状态,你追我赶,于是有些同学感到竞争激烈,压力大,心情紧张。对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及时地给予疏导,学生自己也必须学会缓减心理压力。心理研究发现,保持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但压力过大,会造成紧张、急躁心情;没有压力,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考生必须学会调节自身的心理压力。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高考的临近,同学们抓紧时间复习,积极备考是正常的,正如军队临战前要练兵,运动员比赛前要训练一样。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把压力变为动力。其次,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做到以“我”为主,紧而不乱,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要把平时当考时,考时当平时,尽量以平静的心情来复习备考。再次,还要注意搞好团结。同学间既竞争,又友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不要怕同学超过自己,你帮助了同学,也会得到同学的帮助,并会赢得同学的友谊。在一种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复习,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高考中也会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8、家长应支持理解孩子高三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这样一来,免不了经常唠叨,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了压力,使学生感到家庭压力大,烦躁苦恼。家长们希望孩子能上大学,能成才,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导要得法。父母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高三阶段,孩子们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大,容易烦躁,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宜施加过多的压力。家长应做到内紧外松,不防抽点时间带孩子上街购物,或到公园游玩,调节一下孩子的心理,沟通和孩子的情感。高三阶段,考试会多一些,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考试的分数。有时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父母也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责骂孩子,应心平气和地同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对孩子心中的烦恼,家长应和老师配合,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消除。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家长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庭应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平静港湾,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进行复习备考。教师和家长都应及时发现高三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疾患,使他们能以一种自信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复习备考,迎接高考,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之路!刚进高三,我该如何调整心态?作者:杨永龙

杨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可是自己一点准备也没有。我现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完成学业,考上理想的大学。现在每天都觉得心烦,我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呢?谢谢!——小童小童:你好!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也非常乐意与你共同探讨你所提出的问题。

你说“你是一名刚刚进入高三的学生,可是自己一点准备也没有。”其实,从你向我提问之前的思考以及向我提问的这段时间,就意味着你已经积极而主动的开始做高三的相关准备了,而且这个准备已经是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因此,我相信你一定会被别人做得更好!你说“我现在怀疑自己是否能完成学业,考上理想的大学。”这就有必要了解高三究竟是什么?尽管媒体、大众和我们的老师都说“高三是高中阶段的终点冲刺跑,高三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次拼搏,高三更是人生的中转站、分水岭。”,要我说高三其实就是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总复习。这是因为高三是进一步夯实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以及强化或优化知识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的前半段即高三的上学期,关键之中的关键就是扎扎实实的复习基础知识,做到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尽最大可能的全部整理一遍,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缺陷和薄弱之处,并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补漏修缺,这样就可以达到稳扎稳打,万无一漏的效果。你说“现在每天都觉得心烦”,其实,这是你不愿意下功夫学习的借口,也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我们经常会听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的话语,其实这些话语的内涵就是“有努力才会成功”“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学习,只有“三更灯火五更鸡”“艰难困苦不退缩”的刻苦行为,才会有“梅花香”“众山小”的境况!所以你目前首要的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然后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执行这个计划,只要你“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我想成功就非你莫属!其次,你要明白“学生”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所谓“学生”,就是学习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技能技巧。要生活、生存和发展,必然会面对无数的艰难困苦和挫折,人生本来就是由无数的艰难困苦和挫折的珠子相串而成的,我们要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生存,就必须学会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不服输”“搏一下”“不到最后决不放弃”的心理和行为。如果在当学生的时候都学不会这些,那我们如何去面对未来漫长的人生呢?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天分,只要我们在学习生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会了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不服输”“搏一下”“不到最后决不放弃”心理和行为,那么我们就会在未来拥有愉悦、快乐、幸福和爱的人生。最后,我要告诉你的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竞争激烈,激烈的竞争面前是不同情弱者的。如果激烈的竞争中自我退却、自我放纵,那么在未来的生活之中不仅会导致挫折和痛苦,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你目前关键之中的关键是不去想“自己是否能完成自己的高中生活,是否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计划的实施之上。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实现计划的行动之中,并且也完成了当天的学习计划,那么你“每天都觉得心烦”的情况也就随之消失了。

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 要: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对学生高考备考和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问题,合理选取排解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更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心理问题 学习效果 分析与对策 高考备考

作为十二年寒窗苦读的终结点,也作为人生轨迹的转折点,高三在每个学生都在进行着日复一日,夜以继日的刻苦学习,无不希望能在高三结束的时候能够带来丰硕的成果。在学生拼尽全力学习的同时,他们还在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挑战,甚至有的学生在高三阶段出现极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高三学生的心理状况历来成为学生、家长和老师关注的焦点所在。高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又该怎样预防和调节?下面就从各种心理状况出现的群体、现象和调节措施方面予以分析。

1、学习效果欠佳,心理压力增大

群体及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学生普遍是具有较强上进心,对自己的学习有较高期望和定位,并且对考试成绩比较看重,但学习成绩距离自己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这类学生对考试成绩比较焦虑,学习过程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很大一部分感觉坐不住、不愿看书、学不进去,心情沉闷阴抑的状况,严重者甚至出现自闭、不愿与人交往的现象。

分析及建议:这一心理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虽然对考试成绩有一个美好的期望是应该具有,也是应该鼓励的,但当这一期望成为心理压力的时候,其作用可能会是负面的,甚或会出现恶性循环(学习焦虑——效率低下——成绩下滑——焦虑加剧),使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出现这种心理现象的学生应该考虑采用以下措施,使自己早日摆脱心理“负载”状态。

(1)正确定位,培养自信

成功,对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界定。有的学生考上重点本科叫做成功,有的学生考上普通本科叫做成功,有的只要考取专科就可称之为成功。有的时候,只要摆脱后十名叫做成功,而有时候只有进入前十名才能叫成功。在确定目标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达到的远期(最终)目标和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学习过程中不要寄希望于“一口吃出一个胖子”,而应按照阶段目标一步一步地向最终目标靠近。在此过程中,如果觉得阶段目标或远期目标不太合理,应及时修正,而不是迫使自己去达到。从而,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力。

(2)停止茫然,思行并举

考试成绩的好坏和起伏,是对前一阶段学习的直接反馈,但也是一个自然现象。对阶段性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值得赞赏的,但过分执迷于考试成绩,却是一种不智之举,会造成过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应该在反思自己的思维误区、方法不足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准确、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规划,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阶段的学习中。

2、学习认识模糊,自我放纵和绝望

群体及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学生普遍是考试成绩长期较差,学习效果很不理想,甚至会出现学生家长对孩子失望、没有信心的的现象。对学习的兴趣不高,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自我封闭,抑郁孤僻;或者自我放纵,沉溺于玩乐、游戏、交友等。普遍会出现学习意识不强,不能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指导,自我个性意识比较强烈,甚至会成为班级管理的难点所在。

分析及建议:这一类学生普遍在进入高中前有相对较为满意的学习成绩,进入高中时对自己的高中生活充满信心,但因为种种原因,学习成绩会逐渐下滑,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会自暴自弃,将学习看做一种任务来完成,甚至生活行为习惯方面也发生较大的改变,做什么都是敷衍了事。出现这类现象的学生,应该尽快、尽早采取相应措施,悬崖勒马。

(1)积极沟通,端正认识

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使学生的各方面思维意识的发展受到阻碍,久而久之,会在学生内心形成郁结,渐渐会对学习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两种,是非常复杂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人际问题也是难以避免的。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人际关系,力求保持人际之间关系的畅通,而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困扰而阻断人际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就自己出现的问题与其他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寻找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和偏差,并进行修正。

(2)重拾信心,激发动力

学习信心的丧失,会感觉到前景黯淡,没有希望;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会造成学生各个方面的自卑,抬不起头,总觉得低人一筹等。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即使很细微的,并由此入手,帮助学生重获信心。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动力。

(3)多样发展,重振活力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潜力也各有差异,展现出的能力各有千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学校活动的兴趣,是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活力。

3、学习骄傲自负,行事任性潦草

群体及现象:出现这一类心理现象的学生普遍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比较高,但是学习成绩反映平平,总是没有大的起色。学习过程中,这类学生能够很快的理解或接受所学习的知识,并能与其他知识进行联系和思考,甚至有某些程度的创新应用,自我感觉学习效果比较好,但是总在一些细微处出现问题,犯别的学生不犯的错误,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

分析及建议:这类学生普遍比较自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水平很高,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踏实认真,缺乏细心,不能静心学习,浅尝辄止,普遍比较浮躁懒惰,粗心马虎,喜欢研究和讨论思路方法,但不深入实践。从而导致这类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基本功较差,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不深入,缺少系统性,因为过多没有实践的讨论造成有效学习时间相对减少。做事毛毛躁躁,不能沉气静心。正所谓“满桶水不响,半桶水咕呛!”

(1)制造挫折,消除浮躁

学习是一个认真研究、不断修正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的过程。盲目自信的根源在于眼界狭隘、孤陋无知,对于过分自负的学生,可以适度地制造困难,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折,明白自己的无知和缺陷,并恰当地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强化他们谦虚、谨慎的学习和行事态度。但务必对挫折的度有适当的把握,不要造成自卑心理。

(2)深化知识,自我觉醒

自负的学生普遍是“眼比天高”,往往认为自己的超越所有人。针对这一心理特征,可以使学生接触更为广阔的知识领域,更进一步地深化知识结构,细化知识网络,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掌握上的不足和浅薄,从而激发学生向深度、广度发展的动力。同时,这样也会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素养。

(3)加强实践,减少妄论

一个知识地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的讨论和探究,以及认真、务实的实践。这类学生思维发散意识普遍较强,所以更喜欢相互讨论,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心得,喜欢让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思想进行“交锋”。但是,这类学生往往是只限于不断进行思想交锋层面,而很少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因此导致了探究行为的低效性和粗糙性。应该在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实现探究行为的高效性、准确性、细致性和完整性。

4、习惯松散自由,自我约束不够

群体及现象:出现这一类现象的学生普遍对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爱好相对比较广泛,并能够很快地接受和沉迷于新事物,平时精神状况较差,纪律相对松散,学习效果很差,人际交往圈较小,对学校活动冷淡、兴趣缺缺。

分析及建议:紧张的学习、频繁的考试、复习备考的疲劳困倦使学生身心均较为疲惫,并且普遍接近成年,因此学校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施加的压力相对较小,给学生的个人空间相对较大,由此寄希望于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轻松、和谐的环境中高效备考。但是这类学生在外部压力较小的同时,放松了自我约束和控制,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手机聊天、小说、交友等,甚至会有酗酒、赌博等。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效能低下,学习成绩下滑,长此以往,甚至会出现学习兴趣缺乏,自信不足等症状。

针对这类学生,应做到:强化约束,提高危机意识

约束,分为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外部约束指的是学校、家庭等给学生附加的约束,包括纪律约束、精神状态管理和物质条件约束、时间约束等。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校应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管理方法,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家庭应合理、有效、有利的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学生长期发展的、符合学生特征的物质条件。加强家校联系,互通学生情况,共同配合,增强学生的有效管理。自我约束是指学生对自身的管理意识和控制意识,也包括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学生应该明确发展目标,认识到当前的环境和发展需要,明白承担或将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确定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工作,坚定个人意志和信念,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努力拼搏。

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多样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仅仅对几个主要方面做了简单的研究。在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总结,方能得出学生最为准确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找到最为合理的解决途径,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铺平道路。

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干预

【摘 要】 本文在分析高三年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探寻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消除、缓解压力的途径、方法,以保证身心健康,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三学生 心理 干预

在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下,学生一旦进入高三,便万众瞩目,立即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重点保护对象”,而这种“保护”和“关注”行为的具体表现则主要是对学生施加各种各样的、有形无形的压力。同时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的激烈竞争,面临着出路的选择,繁重的功课、频繁的考试,不堪重负,使其经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必定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消除,不但不能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进行复习备考,影响高考水平的发挥,甚至还会酿成悲剧。因此,作为高三教师,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了了解高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高三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帮助高三学生及时地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态来备考迎考,为今后走好人生之路打下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好高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要对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其心理问题,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作为教师,应细心捕捉学生情绪波动的信息,平时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从听课情况,作业情况,考试成绩、行为处事等细节中去捕捉学生心理变化的迹象,及时把握学生的情绪脉搏,了解学生的心理。

一般而言,高三学生普遍存在下列心理问题:

1、学习焦虑症

主要是考试焦虑。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试成绩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如果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或是与自己制定的目标尚有距离,就会产生焦虑,坐不住,学不成,心情沉闷压抑,甚至产生对学习的恐惧或厌恶情绪。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引导学生冷静客观的分析原因,就会使学生走上恶性循环:学习焦虑——效率低下——成绩下滑——焦虑加剧。这种学习焦虑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都会发生,常见于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因为总想超越他人,或者总担心被别人所超越,所以情绪上常常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搞得自己吃不香,睡不好,也不愉快的状态。

2、厌倦情绪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情绪是高三学生学习所遇的一大障碍。低落,消沉的情绪直接影响学子们的迎考心态,进而影响成绩。高三生活单调枯燥,学习紧张,身心疲劳,使部分考生对复习和高考都产生厌倦情绪,萎靡不振,上课打不起精神,心理压力大,情绪烦躁,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对高考产生排斥心理。出现这种心理压力的学生大多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精神长时间集中在高考上,从而在心理上产生惰性,没有明确的目标,直接会导致对生活没有信心,对学习充满了无助感,必然导致在高考准备中处于劣势。

3、自卑自负,要求苛刻无理

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或觉得自己什么都会,只不过经常出些低级错误,或者自己的失误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怨天尤人。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情绪反常,不停地抱怨,爱斤斤计较,动摇信念,不把努力学习作为实现梦想的途径,只会空谈。只关注自己的要求、标准,不肯调整自己,追求完美。事实上,过快的节律会造成精神的高度紧张,高强度的紧张使记忆下降,学习效率降低。

4、 敏感冲动,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

意志薄弱,情感冲动,自制力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不稳定,波动大,喜怒无常,突发事件发生率高,甚至出现逃学,打架等现象。过于敏感,过分关注考试排名,对自己的名次升降敏感过度,喜欢竞争,感觉有种向上的动力,但是有的时候感觉很吃力。

5、不能正确对待竞争,人际关系紧张

高考带给很多学生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人际交往问题。社会大环境现在也充满了竞争与挑战,高考制度则提前把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推到了竞争的风口浪尖上。许多高三学生把自己的伙伴们都想象成了假想敌,刻意保护自己学习的情况,有了“间谍”的特质:一方面,可以隐瞒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及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又非常想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们学习情况,希望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本来就很微妙的情感。同时,长期生活在应试教育制度下,家长们和学校过多地注重学习,不重视孩子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都会影响到孩子们正常的伙伴关系。

在学校的特殊情况下不能有效地宣泄,所以,他们回家就会与的父母较劲,表现得暴躁、易怒,情绪变化大。很多时候,爸爸妈妈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就已经非常愤怒了,而父母却很茫然,导致家庭气氛紧张。

6、莫名的心烦意乱和生理异样

在复习过程中莫名其妙的焦躁、坐卧不宁,心慌气短,容易出汗,看不进书、饭吃得不香、饭量达不到平常的一半,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并反复向别人絮叨,担心成绩不好和反复琢磨考试答案、犹豫不决等。这种症状在考生中

比较普遍,情绪的紧张和心理的压力积聚多了,自然会转变为生理的异样,由此便会引发很多身体的不适,比如免疫力下降,常感冒,男生过度手淫,女生月经不调等。

二、高三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造成高三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又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情感因素,客观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1.自身因素

(1)生理因素

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高中生的胜利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不是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例如,在性意识方面,生理的发育使他们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态形貌和生殖能力,但心理还不够成熟,包括自己对异性的认识,异性交往,友情与爱情等等,都还是朦胧的。有一些高三学生将友谊和爱情混淆,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无形中又给自己制造另一种压力,造成心理压力过大,对自己正常的学习会造成负面影响。

(2)情感因素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不稳定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他们思想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很容易冲动,是以外伤害最高的年龄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苦闷、焦虑等表现,对教师、家长表现出较为普遍的逆反心理与行为.在此次调查中,存在逆反心理及无法正确处理自己与其他事物关系的占大多数.而学习成绩仍有很大差别,即不处于同一水平上.原因在于他们是否能将学习和情感分开。

(3) 人格因素

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缺陷,他们的个性要么胆小,过于谨小慎微,自尊和安全感欠缺;要么比较爱面子,对外部的评价过于敏感和重视,警觉性过高。这样的个性特征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往往会趋向于悲观的评估,或容易导致过度担心或紧张而引发考试焦虑综合症。

(4)思维因素

思维水平、方式存在问题。思考问题不是从多方面考虑,看不到事物间的联系,或联想蹁跹,胡乱联系,不善于独立思考,人云亦云。把考试结果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自己的前途、命运过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客观事物和自己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看问题绝对化,悲观消极,不能正确看到挑战、挫折。思维的敏捷性和广阔性不够。

2.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高三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其的心理行为异常。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3.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导致心理障碍。

4.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三、高三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对策

面临高考,高三学生有心理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缓解。

1、预防为主,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力度

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目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非常薄弱。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康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学校领导要统筹安排好全校的心理教育程序,应从人力、物力上加大力度,要健全研究机构,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高三学生心理学,并将心理素质教育逐渐规范化、课程化。要有专门的教材、专职教师和专门的课时,真正把心理教育落实到实处。每一个教师都应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研究其心理特点以及产生心理障碍的规律,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2、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及时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针对高三学生的心理特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提高学生效率的基本要求。进入高三后,伴随逐渐增加的各方面压力,目标骤然清晰,成为压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负担,它不但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激励,反而使学生畏惧高考。应当引导学生调低期望值,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考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成功。根据这种成功观念,合理的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学习。

引导学生对学习正确看待,让其享受学习,不可苛求自己。高三老师加班加点进行辅导,高三学生家长小心翼翼侍奉衣食住行,社会予以广泛关注,这些对学生的关爱应当是一种温馨的享受。应当引导学生在这种爱的氛围中愉悦学习。调整心态,减轻各种压力,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担心高考失利,是高三学生共有的心理压力,应向学生讲清楚“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道理,光担心无效果,只有拼搏方可取胜。并教育学生在战略上要藐视高考,在战术上要重视高考,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能成为高考的胜利者。

3、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树立自信心

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端正态度,矫正对考试的认识误区,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价值。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增强其成功的体验,有了成功的体验,肯定了自己,相信了自己,增强了自信心,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地去探索,去争取成功。

认可学生是促进学生自信心产生的催化剂。经常鼓励表扬学生的进步,作为教师要时刻留意每一位学生,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心.要为他们自我表现和获得成功提供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相对来说,成功体验也多了,产生了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时加以反馈,肯定成绩,克服失误。

增强学生自信心教育,指导高三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能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善于正确对待自我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将自我完善经常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发展自信心。

4、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要以小组交流等形式,让学生们进行同伴教育,和周围的同学互相鼓励,既增进了友谊,也缓解心理压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学们因为互相了解、熟悉对方,就不感到拘束、紧张、害怕,很容易谈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针对学生在月考等“非常阶段”出现情绪上、思想上、语言上和行动上等方面表现出的不正常,有目的性地,不定期召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每人谈自己的想法,及时有效解决已萌芽出来的不规范。在高三第二次月考后,人人发言,效果很好。

5、搞好个别教育,带动全班

心理障碍各自有别,高三学生除了普遍的心理问题外,每个人还有其特殊性,还应注意点面结合,抓住个别,对一些特殊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认真细致地了解,可以建立学生个性发展档案,为他们设计个人的解决方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只有抓好每一各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才能促进全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加强交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把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疏通,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才可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心理症结,才可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梳理心理疙瘩,才可能使自己的指导调节被学生切实的合作执行。

培养独特的教师个人魅力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催化剂。教师只有具备了令学生折服的个人魅力,才有助于师生的交流,才有助于解决策略和方案的贯彻执行,才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7、指导学生发现心理问题,教给学生调适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高三常见心理问题,科学分析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了解心理平衡、社会适应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高考中去。这就需要对学生一些情绪调控和挫折应付能力辅导,进行高考复习策略指导,培养思维品质等。

要教给学生一些调适心理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脱敏法、焦点转移法、深呼吸方法、药物治疗法等。

对高三学生还要进行人际适应能力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合作、学会负责,防止心理封闭。

8、建立经常性的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制度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家长和社区经常性的沟通,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是深入 分析学生心理的必要条件,是全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必要条件,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协助教育。

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必须时时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针对具体问题,及时作好疏导工作。实践证明,加强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还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对鼓励他们努力拼搏,提高学习成绩,在高考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谈高三学生考前心理疏导工作--治心为上
  • 谈高三学生考前心理疏导工作--治心为上 [内容提要] 我们在探索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就如何做好高三学生考前心理疏导工作也成为我们毕业班授课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考生考前心理疏导,探究有效心理疏导方法,为高三考生做 ...查看


  • 当代大学生心理矛盾疏导化解研究
  • 当代大学生心理矛盾疏导化解研究 [摘 要]当代大学生存在多种心理矛盾, 作为教育工作者, 必须注重对大学生心理矛盾的疏导化解工作.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主要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及疏导化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 ...查看


  • 青少年的心理疏导
  • 主持人:这次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北京市中小学系教育基地中心刘文帆老师.刘老师对中学生学习方法提出青少年的自我管理,中学生青春期及心理调试指导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今天他给我们讲课的题目是<青少年的心理疏导> ...查看


  • 中学生心理疏导论文
  • 中学生心理疏导论文 摘要:心理疏导没有统一的模式,需要老师在掌握分析学生心理动向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充满爱心和耐心,才能起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 健康是指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现代环境下,人们的体质健康已经没有太 ...查看


  • 学生管理中的心理疏导
  •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技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严管"问题,与学校心理咨询疏导工作中的医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心理咨询变被动为主动,并前移到教育管理防范中来.探索了在管理制度的设计.班主任工作.课程设置.学生自我管 ...查看


  • 大禹治水带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 大禹治水带给我们的教育启示 作者:董剑 来源:<学周刊·B>2014年第01期 摘要: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采取"盯.管.卡.吓.压.罚"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致使班级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进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顺 ...查看


  • 尊重生命健康做好高考生心理疏导
  • 摘要:本文从考生.家长.学校三方面提出了对高考生相应的疏导方法.高考生要学会自我减压,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要多途径开展心理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 关键词:高考:考生:心理:疏导 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得高三学生经常 ...查看


  • 高镇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室工作方案
  • 惠水县高镇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室 工 作 方 案 为了让我校留守儿童得到最贴心的呵护和最细微的关怀.为了让留守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快乐.阳光.上进,健康成长,特成立高镇小学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室.具体人员如下: 疏导室主任 ...查看


  • 疏导高三学生心理压力的策略探索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策略初探 摘要: 来自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及班级中人际交往的各方面压力,对中学生身心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高三班主任如何疏导心理压力成了高三班主任工作重中之重.高三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心理压力 ...查看


  • 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现实案例
  • 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现实案例 农村学生对于心理咨询室还比较陌生,还有的学生害怕别的同学笑话自己,所以主动找老师咨询的情况几乎没有.但为了解决学生中确实存在的心理问题,我认为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用正确地思想导向引导学生排除干扰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