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的发展前景

食品营养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拿我自身来说,我以前买吃的东西时一般先问这个东西好不好吃而现在我一般会问这个东西的营养价值高不高。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出,食品营养学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

一、我国营养学50 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现代营养学起源于18 世纪,整个19 世纪到20世纪初是发现和研究各种营养素的鼎盛时期。我国约在20 世纪建立现代营养学,并于1913 年前后首次报告了我国自己的食物营养成分分析和一些人群营养状况调查报告。1927 年中国生理学杂志创刊,营养学文献的论文绝大多数在该刊发表。1939 年中华医学会参照国际联盟建议提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建议,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很少有人关心营养学的研究,其成果也很难收到社会实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我国营养学和人民营养事业才有快速发展。建国初期,国家采取了对主要粮食统购统销和价格补贴等措施,保证了食物合理分配和人民基本需要。重新设置了营养科研机构,在各级医学院校开设了营养卫生课程,培养人才,建立了专业队伍。结合国家建设和人民保健需要,开展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诸如粮食适宜碾磨度的研究、提高粗粮消化率的研究、军粮抗氧化的研究、儿童代乳品的研制、各地食物营养成分分析以及食物成分表的编制、完善、补充与出版,不同地区各种人群的营养调查以及特殊条件下工作人群的保健膳食和营养缺乏病的调查与防治等,1953 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前身《中华卫生杂志》创刊,1956 年创刊了《营养学报》,这2 本杂志为营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54 年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下设营养专业委员会。1981 年中国营养学会正式成立。中国营养学组织、协调全国相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1958 年开展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营养调查以来,又进行了3 次全国性的营养调查(1982 年、1992 年和2002 年) 。1963 年中华医学会营养学会提出我国建国后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RDA) 建议,1988 年中

国营养学会最后一次修订。2000 年针对RDA ,从预防慢性疾病的角度又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于1989 年和1997 年先后又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营养学工作,国务院于1993 年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发展纲要”, 1997 年提出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2001 年又提出“中国食物营养与发展纲要”。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营养学会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不仅在营养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而且还为改善、提高和促进我国居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营养学未来发展展望

在开展宏观营养研究的同时,营养学又逐渐向微观发展,如营养素的代谢,作用机制研究等。人类对营养素生理作用的认识经历了由整个机体水平向器官、组织、亚细胞结构及分子水平这样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近20 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的渗透及应用,

产生了许多新兴学科,分子营养学就是营养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1985 年Artemis P Simpopoulos 博士在西雅图举行的“海洋食物与健康”的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并使用分子营养学这个名词术语。目前关于分子营养学尚无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分子营养学主要是研究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研究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研究遗传因素对营养素消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两者相互作用对生物体表型特征(如营养充足、营养缺乏、营养相关疾病、先天代谢性缺陷) 影响的规律,从而针对不同基因型及变异或针对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特异调节作用,制定出营养素需要量、供给量标准和膳食指南或特殊膳食平衡计划,为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营养缺乏病、营养相关疾病和先天代谢性缺陷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分子营养学研究内容包括: (1) 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调节机制,从而对营养素的生理功

能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2) 如何利用营养素促进有益健康基因的表达和抑制有害健康基因的表达。(3) 遗传变异或基因多态性对营养素消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4) 营养素需要量存在个体差异的遗传学基础。(5) 营养素- 基因相互作用导致营养缺乏病、营养相关疾病和先天代谢性缺陷的机制及膳食干预研究。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相继提出了环境基因组计划和食物基因组计划。食物基因组计划主要是找出那些能对膳食成分(营养素和非营养素) 做出应答反应的基因及其多态性和那些与营养素代谢有关的突变基因。基因多态性决定了个体对营养素的敏感性不同,从而决定了个体之间对营养素需要量存在很大差异。随着关于特异营养素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及特异基因或基因型如何决定营养素的需要量和营养素的利用等方面知识的层出不穷,就像知道我们的血型一样,我们也可以知道我们的营养素需要类型。可设计出一种遗传筛选实验,根据不同基因型对营养素需要和耐受程度的不同,针对每一种基因型制定相应的营养素供给量建议。这种RDA 与过去的RDA 不同,不仅考虑了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而且更主要是考虑了基因型,即个体在营养素需要量上的特殊性。这种RDA 将能促进那些对健康有利基因的表达,并对退行性疾病和死亡有关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这就是分子

营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最终目的所在。因此,营养科学工作者应提前做好准备,尽快学习一些分子营养学知识和进行该领域研究,以便迎接食物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我们坚信,本世纪将是分子营养学蓬勃发展并大有作为的世纪。

食品营养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物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拿我自身来说,我以前买吃的东西时一般先问这个东西好不好吃而现在我一般会问这个东西的营养价值高不高。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出,食品营养学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

一、我国营养学50 年来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现代营养学起源于18 世纪,整个19 世纪到20世纪初是发现和研究各种营养素的鼎盛时期。我国约在20 世纪建立现代营养学,并于1913 年前后首次报告了我国自己的食物营养成分分析和一些人群营养状况调查报告。1927 年中国生理学杂志创刊,营养学文献的论文绝大多数在该刊发表。1939 年中华医学会参照国际联盟建议提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建议,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很少有人关心营养学的研究,其成果也很难收到社会实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我国营养学和人民营养事业才有快速发展。建国初期,国家采取了对主要粮食统购统销和价格补贴等措施,保证了食物合理分配和人民基本需要。重新设置了营养科研机构,在各级医学院校开设了营养卫生课程,培养人才,建立了专业队伍。结合国家建设和人民保健需要,开展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诸如粮食适宜碾磨度的研究、提高粗粮消化率的研究、军粮抗氧化的研究、儿童代乳品的研制、各地食物营养成分分析以及食物成分表的编制、完善、补充与出版,不同地区各种人群的营养调查以及特殊条件下工作人群的保健膳食和营养缺乏病的调查与防治等,1953 年《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前身《中华卫生杂志》创刊,1956 年创刊了《营养学报》,这2 本杂志为营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54 年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下设营养专业委员会。1981 年中国营养学会正式成立。中国营养学组织、协调全国相关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1958 年开展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营养调查以来,又进行了3 次全国性的营养调查(1982 年、1992 年和2002 年) 。1963 年中华医学会营养学会提出我国建国后第一个营养素供给量(RDA) 建议,1988 年中

国营养学会最后一次修订。2000 年针对RDA ,从预防慢性疾病的角度又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于1989 年和1997 年先后又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营养学工作,国务院于1993 年提出了“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发展纲要”, 1997 年提出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2001 年又提出“中国食物营养与发展纲要”。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营养学会及政府的共同努力,不仅在营养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而且还为改善、提高和促进我国居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营养学未来发展展望

在开展宏观营养研究的同时,营养学又逐渐向微观发展,如营养素的代谢,作用机制研究等。人类对营养素生理作用的认识经历了由整个机体水平向器官、组织、亚细胞结构及分子水平这样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近20 多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的渗透及应用,

产生了许多新兴学科,分子营养学就是营养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1985 年Artemis P Simpopoulos 博士在西雅图举行的“海洋食物与健康”的学术会议上,首次提出并使用分子营养学这个名词术语。目前关于分子营养学尚无公认的定义。我们认为,分子营养学主要是研究营养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研究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研究遗传因素对营养素消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两者相互作用对生物体表型特征(如营养充足、营养缺乏、营养相关疾病、先天代谢性缺陷) 影响的规律,从而针对不同基因型及变异或针对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特异调节作用,制定出营养素需要量、供给量标准和膳食指南或特殊膳食平衡计划,为促进健康、预防和控制营养缺乏病、营养相关疾病和先天代谢性缺陷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分子营养学研究内容包括: (1) 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调节机制,从而对营养素的生理功

能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2) 如何利用营养素促进有益健康基因的表达和抑制有害健康基因的表达。(3) 遗传变异或基因多态性对营养素消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影响。(4) 营养素需要量存在个体差异的遗传学基础。(5) 营养素- 基因相互作用导致营养缺乏病、营养相关疾病和先天代谢性缺陷的机制及膳食干预研究。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相继提出了环境基因组计划和食物基因组计划。食物基因组计划主要是找出那些能对膳食成分(营养素和非营养素) 做出应答反应的基因及其多态性和那些与营养素代谢有关的突变基因。基因多态性决定了个体对营养素的敏感性不同,从而决定了个体之间对营养素需要量存在很大差异。随着关于特异营养素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及特异基因或基因型如何决定营养素的需要量和营养素的利用等方面知识的层出不穷,就像知道我们的血型一样,我们也可以知道我们的营养素需要类型。可设计出一种遗传筛选实验,根据不同基因型对营养素需要和耐受程度的不同,针对每一种基因型制定相应的营养素供给量建议。这种RDA 与过去的RDA 不同,不仅考虑了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而且更主要是考虑了基因型,即个体在营养素需要量上的特殊性。这种RDA 将能促进那些对健康有利基因的表达,并对退行性疾病和死亡有关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这就是分子

营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最终目的所在。因此,营养科学工作者应提前做好准备,尽快学习一些分子营养学知识和进行该领域研究,以便迎接食物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我们坚信,本世纪将是分子营养学蓬勃发展并大有作为的世纪。


相关文章

  • 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 中国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推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按2011年修订的GB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国食品工业包含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 ...查看


  • 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解读
  • <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解 读 何 梅 83132903 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提 纲 制定背景 国际组织指导原则 制定主要内容解读 制定背景 以营养科学为指导,开拓食品工业发展新领域,无疑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达 ...查看


  • ^^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教学内容概要1--绪论1
  • 食品药品学院 <食品营养与膳食指导>授课内容概要 绪 论 授课教师 张瑞菊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 1.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 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1) ...查看


  • 食品营养学课程程标准
  • <食品营养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 )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 :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分 :4 课程学时:64 前导课程:生理学,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 后续课 ...查看


  • 食品技术原理
  • <食品技术原理> 课程论文 题 目 航天食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 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成 绩 2014年5月22日 摘 要 在太空就餐环境.食品的保质期.宇航员对营养的要求等都不同于地球表面,航天食 ...查看


  • 中国婴幼儿营养米粉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6-2021年
  • 中国婴幼儿营养米粉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2013-2014年国际婴幼儿营养米粉行业发展回顾 13 第一节 2013-2015年国际婴幼儿营养米粉行业发展 ...查看


  • 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123
  • 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 高俊楠 经济学院 国经N081 [关键词]食品营养强化 食品生物技术 食品酶学 保健食品 养生 合理营养 膳食 食物营养 [摘要] 本文探讨了在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速的情况下,如何科学的为老龄社会 ...查看


  • 食品科学及其发展
  • 第一章 食品科学及其发展 第一节 食品科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内容 吃是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亦具有这一本能,自从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上出现,就同饮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民以食为天"说明对人类来说食品比阳光雨露还要重要,没有食品就没 ...查看


  • 食品科学 简介
  • 1. 食品科学的概念及四个科学发展里程碑的精髓是什么? 答:⑴ 概念:食品科学是将基础科学和工程学的理论用于研究食品基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以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学科. ⑵ 四个科学发展里程碑的精髓: ① 第一个里程碑--火的使用 考 ...查看


  • 营养学基础教材
  • <食品营养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总学时 36 学分 2 食品营养学 Food nutrition 理论学时 36 课程编号 1832040 课程类型 科类基础课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预修课程 (食品)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