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期末复习提纲

科学 期末复习题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眼睛能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 )毫米的微小物

体。借助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放大镜

2、放大镜是( ),凸透镜具有( )的功能,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只要具有这样透明、

中间较厚的结构,就具有同样的( )功能。(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玻璃球、水滴等)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只和镜片的( )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

大。(球形凸透镜放大倍数最大)(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小)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 )制成的。

6、用放大镜观察,发现电视机屏幕是由( )三种颜色组成的。

7、使用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 );蟋蟀的耳朵在(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

8、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爬行,这和它( )有关。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所以昆虫

的嗅觉很灵敏。

10、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 )。

11、在放大镜下观察,发现(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

1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是由( )

等矿物组成。

1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有的是( ),有的像( ),有的像( ),但都很有规则。

显微镜

1、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 )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放得更大,这就

是显微镜。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3、( ) 制成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 )。

4、(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细胞。

5、洋葱表皮是由( )构成的。生物都是由( )组成的。

6、生物细胞的( )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

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

8、生命体的细胞的功能:( )。

9、(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

各异的( ),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1、我们可以利用( )培养微生物。

12、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 ),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3、(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

应、能繁殖等。

1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 )的基本场所。

15、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 )。

16、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过程: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分子、原子)。

17、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

(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微生物不是都有害,也有对人类有益的)。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 )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 )的,有快有慢、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

:只改变形状、大小,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如:折纸、水结冰、热水散发热气、沙子和豆混合)。

产生新物质 的变化。

两类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 )。

3、也有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融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应记得的化学变化:

4、( )在口腔里与( )作用会发生( ),而感到

甜味,米饭的主要成分是( )。

5、( )与( )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 )色的新物

质,我们可以利用碘酒遇淀粉变蓝色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6、( )和( )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 )。二氧化碳能使火熄灭,说明它不支持燃烧,可用来制造 灭火器。人类呼出二氧化碳。

7、铁生锈是( ),因为(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8、铁生锈的原因与( )有关。铁生锈的快慢与( )

关系很大。所以把铁与( )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 刷油漆、电镀、制成合金、保持铁干燥等。

9、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 ),产生新的物质。

10、化学变化伴随各种现象,如:( )、( )、( )、(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1、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所有的活动和生活,都利用了

( )。

第三单元 宇宙

1、( )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2、月球围绕地球( )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 3、1969年7月,美国的( )载人飞船第一次在月球上着陆,( )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大大小小的( )。

5、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很可能是( ),也就是“撞击说”:因为月球

上没有(空气),就少了一层保护层,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火山喷发的可能性较小。

6、月球在(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

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 )。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是人们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7、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月相图):

初一 初八 初十五 初二十二 初三十

月相按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8、(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9、日食: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地球处于影子中的人就能看到(日食)。

日食有3种: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10、月食:

当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

月食有2种:月全食、月偏食。

11、太阳系:

以( )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 )和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2、将杂乱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形态命名,称为( )。

13、(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星座)在天空

中是运动变化的。

14、(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

15、(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北斗七星的延长线上有一颗比较

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16、( )是观星的好季节。

17、三颗亮星(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

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18、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 )。( )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它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

19、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 )

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除银河系外统称为(河外星系)。

20、(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

庞大的系统,至今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缘。

21、宇宙是( )的,( )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在( )。 22、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发明了望远镜,人类利用望远镜

观察宇宙星体。

23、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24、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垃圾;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 )、( )等,但填埋、焚烧还是会

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

优点:简单、快捷、成本低

危害: (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 (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

(3)污染地下水源 (4)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

垃圾填埋场,可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用来建造房屋和种植庄稼。

4、焚烧垃圾

优点:占地小、有效减少垃圾数量、避免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5、要从根源上解决垃圾问题,就要( )。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 )和( )。

减少丢弃:(1)不过度包装 (2)双面使用纸张

(3)自带喝水杯,少买瓶装水 (4)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

重新使用:(1)用旧衣服做拖把 (2)用玻璃瓶装东西

(3)用包装盒做手工艺品 (4)用买菜的塑料袋装垃圾

8、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如:纸、金属、塑料、玻璃)循环使用标志:

有毒垃圾 (如:废电池、医疗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9、垃圾回收利用,这样不但可以( ),还能( )。

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 )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 ( )和( )。

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3、用(堆肥法)处理树叶、碎菜叶、杂草,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水污染:

1、淡水是人类和生物生存的必需品,应该节约用水。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淡水资源)紧缺。

2、节水措施:(1)不用水时拧紧水龙头 (2)洗漱时抓紧时间

(3)把洗衣服水、洗脸水存起来,用于洗拖把、冲厕所

(4)用米汤洗碗

3、水污染主要是( )造成的。

水污染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工业的废水、油污),(家庭的 洗涤剂、人的排泄物),(动物的尸体)等。

4、大多数自来水取自(水库、河流、湖泊),饮用水收到污染,直接影响人类

健康。饮用水源禁止(游泳)。

5、污水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污水处理方式:( )和( ),

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 环境和我们:

1、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 )、( )、( )、( )等,人类应该保护环境。

2、控制大气污染,就要(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3、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买菜

(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5、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6、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7、资料库:

(1)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温室效应)引起的,来自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砍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为了控制全球变暖,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2)臭氧空洞

臭氧是地球的保护神、地球的盔甲。

(3)珠穆朗玛峰

是世界第一峰,被称为“地球第三极”。

(4)全球环境行动

是指世界各国在环境问题上采取的共同行动,联合国1972年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

科学 期末复习题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眼睛能收集到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 )毫米的微小物

体。借助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放大镜

2、放大镜是( ),凸透镜具有( )的功能,用放大镜

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只要具有这样透明、

中间较厚的结构,就具有同样的( )功能。(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玻璃球、水滴等)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只和镜片的( )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

大。(球形凸透镜放大倍数最大)(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范围越小)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 )制成的。

6、用放大镜观察,发现电视机屏幕是由( )三种颜色组成的。

7、使用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 );蟋蟀的耳朵在(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

8、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爬行,这和它( )有关。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所以昆虫

的嗅觉很灵敏。

10、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 )。

11、在放大镜下观察,发现(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

12、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是由( )

等矿物组成。

13、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有的是( ),有的像( ),有的像( ),但都很有规则。

显微镜

1、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 )组合起来,可以把物体放得更大,这就

是显微镜。

2、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3、( ) 制成最早的可放大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 )。

4、(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细胞。

5、洋葱表皮是由( )构成的。生物都是由( )组成的。

6、生物细胞的( )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

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7、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

8、生命体的细胞的功能:( )。

9、(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0、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

各异的( ),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1、我们可以利用( )培养微生物。

12、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 ),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3、(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

应、能繁殖等。

1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 )的基本场所。

15、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 )。

16、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过程: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分子、原子)。

17、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

(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微生物不是都有害,也有对人类有益的)。

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1、世界是( )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 )的,有快有慢、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

:只改变形状、大小,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如:折纸、水结冰、热水散发热气、沙子和豆混合)。

产生新物质 的变化。

两类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 )。

3、也有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会发生化学变化,又会发生物理变化,

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融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物理变化。

应记得的化学变化:

4、( )在口腔里与( )作用会发生( ),而感到

甜味,米饭的主要成分是( )。

5、( )与( )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 )色的新物

质,我们可以利用碘酒遇淀粉变蓝色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6、( )和( )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 )。二氧化碳能使火熄灭,说明它不支持燃烧,可用来制造 灭火器。人类呼出二氧化碳。

7、铁生锈是( ),因为(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8、铁生锈的原因与( )有关。铁生锈的快慢与( )

关系很大。所以把铁与( )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 刷油漆、电镀、制成合金、保持铁干燥等。

9、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 ),产生新的物质。

10、化学变化伴随各种现象,如:( )、( )、( )、(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1、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所有的活动和生活,都利用了

( )。

第三单元 宇宙

1、( )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2、月球围绕地球( )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 3、1969年7月,美国的( )载人飞船第一次在月球上着陆,( )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大大小小的( )。

5、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很可能是( ),也就是“撞击说”:因为月球

上没有(空气),就少了一层保护层,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火山喷发的可能性较小。

6、月球在(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

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 )。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是人们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7、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月相图):

初一 初八 初十五 初二十二 初三十

月相按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8、(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9、日食:

(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地球处于影子中的人就能看到(日食)。

日食有3种: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10、月食:

当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

月食有2种:月全食、月偏食。

11、太阳系:

以( )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 )和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12、将杂乱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区域,根据形态命名,称为( )。

13、(星座)是远近不同的恒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星座)在天空

中是运动变化的。

14、(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

15、(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北斗七星的延长线上有一颗比较

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16、( )是观星的好季节。

17、三颗亮星(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

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18、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 )。( )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它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

19、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 )

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除银河系外统称为(河外星系)。

20、(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

庞大的系统,至今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缘。

21、宇宙是( )的,( )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在( )。 22、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发明了望远镜,人类利用望远镜

观察宇宙星体。

23、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

24、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垃圾;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 )、( )等,但填埋、焚烧还是会

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

优点:简单、快捷、成本低

危害: (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 (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

(3)污染地下水源 (4)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

垃圾填埋场,可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用来建造房屋和种植庄稼。

4、焚烧垃圾

优点:占地小、有效减少垃圾数量、避免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5、要从根源上解决垃圾问题,就要( )。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 )和( )。

减少丢弃:(1)不过度包装 (2)双面使用纸张

(3)自带喝水杯,少买瓶装水 (4)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

重新使用:(1)用旧衣服做拖把 (2)用玻璃瓶装东西

(3)用包装盒做手工艺品 (4)用买菜的塑料袋装垃圾

8、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如:纸、金属、塑料、玻璃)循环使用标志:

有毒垃圾 (如:废电池、医疗垃圾)

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

9、垃圾回收利用,这样不但可以( ),还能( )。

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 )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 ( )和( )。

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3、用(堆肥法)处理树叶、碎菜叶、杂草,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水污染:

1、淡水是人类和生物生存的必需品,应该节约用水。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淡水资源)紧缺。

2、节水措施:(1)不用水时拧紧水龙头 (2)洗漱时抓紧时间

(3)把洗衣服水、洗脸水存起来,用于洗拖把、冲厕所

(4)用米汤洗碗

3、水污染主要是( )造成的。

水污染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工业的废水、油污),(家庭的 洗涤剂、人的排泄物),(动物的尸体)等。

4、大多数自来水取自(水库、河流、湖泊),饮用水收到污染,直接影响人类

健康。饮用水源禁止(游泳)。

5、污水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污水处理方式:( )和( ),

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 环境和我们:

1、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 )、( )、( )、( )等,人类应该保护环境。

2、控制大气污染,就要(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3、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买菜

(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4、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5、建立(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6、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7、资料库:

(1)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温室效应)引起的,来自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砍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为了控制全球变暖,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2)臭氧空洞

臭氧是地球的保护神、地球的盔甲。

(3)珠穆朗玛峰

是世界第一峰,被称为“地球第三极”。

(4)全球环境行动

是指世界各国在环境问题上采取的共同行动,联合国1972年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


相关文章

  • 八年级思品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 八年级思品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知识梳理 1.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①提供了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②现代科技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③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2.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①科学技术 ...查看


  •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课文内容) 桃城中心小学 六年 班 姓名 1. 有喜有 忧 ,有 笑有 泪,有 花 有 果,有 香 有 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段话出自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养花>一文.老舍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 ...查看


  •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 .当你学会感激.用心体会,你就能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美好. 2.只要生命存在,人生就有无限的可能.珍爱自己,我们就能不断创造生命的价值. 3.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呢?第一个答案就是:拒绝不良的生活方式. 4.生命在于运动,良好的体魄可以通过体 ...查看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 <小学数学备课大师>提供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备课资料,包括教案.课件.复习题.试题等,内容丰富,可供老师们备课参考. 小学数学一上备课室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案全- 08-11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一上教 ...查看


  • 七年级下册思品5.6单元复习提纲(含答案)
  •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5-6单元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 第11课: 1.青春期生理变化: ①性机能发育成熟.②身体外形急剧变化.③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2.怎样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①应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变 ...查看


  • 语文复习计划四下册
  • 语文四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 ...查看


  • 陕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
  • 八年级下册 第九课 亲近社会 1.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亲近社会的意义? (教材第5页) 2.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材7到12页) 3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教材第12页) 第十课 学会选择 1.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 ...查看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doc2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提纲: 一.词汇积累 落第 不逊 诘责 托辞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翳 责罚 广漠 宽恕 文绉绉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