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环境_论文

化学与环境保护 【摘要】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进社会各项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更为方便,由此也带来各种公害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的隐患.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作为跨世纪劳动者的中学生普遍树立起环境意识之时,才能形成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关键字】

酸雨,臭氧,温室效应,环保

【正文】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却日趋严重并影响着世界的气候,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震惊世界的八大污染事故到80年代的重大恶性环境事件,以至近年来世人关注的酸雨,臭氧层耗蚀、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由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造成的。

一.空中死神—酸雨

酸雨是大气污染物排放、迁移、转化成云并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降雨的综合过程的产物,当降水酸度达到5.6以下时产生的。其潜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3.对人体的影响。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

针对酸雨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1.减少SO2的排放量。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或石灰石在烟

气吸收塔内脱硫,使SO2转化为Ca(HSO3)2和CaSO3,制止最后氧

化为CaSO4。

2.调整民用燃料结构,实现燃料气体化。我国燃煤含硫量为5%左右,有的甚至高达8%,工业生产每天消耗大量的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它们含有的硫主要以单质,FeS2和一些含硫的有机物形式

存在。

3.减少烟道气中NOx的排放量。对汽车尾气采用催化剂氧化,以甲

烷等做还原剂,将NOx还原为氮气,也可用甲醇燃烧替代汽油等。

4.对被酸雨侵蚀的森林,土壤、湖泊、河流等,可采用施撒石灰石粉末,或改良植物品种,对提高树木的抗酸能力等措施,也有一定的成效。

事件:80年代初,重庆南山风景区2.7万亩马尾松突然死亡1万亩。这是我国首次发现酸雨造成的急性伤害事件。雨水本是滋润万物的甘露,怎么会变成森林的“杀手”呢?最近,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建院40周年举办的酸雨危害区森林综合防治国际研讨会之机,笔者采访了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王彦辉研究员、尚鹤博士和德国哥廷根大学林业专家彼得博士。大自然正在惩罚我们专家们指出,酸雨是大自然对人类无节制地消耗矿物能源的惩罚。在经济迅速发展中,大量燃煤、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就形成硫酸、硝酸;当雨水中PH值(酸碱度)低于5.6时,就称为酸雨。

实验证明,若河水PH值为6.0,已不适合鱼类生存;为5.0,已没有鱼类。重庆的土壤呈严重酸值,有的山涧溪水PH值已接近于4.0,难怪大片马尾松会突然死亡。同样的原因也造成峨眉山大片冷杉的死亡。酸沉降是当今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酸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干沉降中有酸雨和酸雾。90年代初,我国酸雨面积达280万平方公里,近年来已发展到占国土面积的40%,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沉降区。算经济帐 更要算生态帐据1996年到1996年的粗略估算,我国酸雨污染较为严重的江苏、浙江、安徽等11个南方

省区,因森林木材蓄积量减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0亿元。

其中,四川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为严重,占有林地面积近32%,森林死亡面积占5.7%;川贵两省按15年计算损失木材约63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广东、广西森林受到酸雨及二氧化硫复合污染也很普遍。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北方如山西侯马、京津、辽宁丹东、吉林图们等地也出现了酸雨。

损失木材仅是算经济帐。据日、美所做的测算,森林生态功能的经济价值占总经济价值的90%,云南省林业调查队对全省森林进行的同类测算值为94%。专家们说,由森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国快等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木材的经济价值,这才是最严重的损失。

二.定时炸弹—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CO2气体逐渐增多造成懂

得,CO2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最大的排放者是火力

发电厂,汽车等交通工具。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古气候学下的乔纳森·奥佛佩克说:“我们可以把过去好几个世纪的温暖度变化主要归因于自然变化,例如太阳的变化或者火山爆发,但对现在发生的温度变化找不到任何自然原因来解释。”虽然地球上的海洋、土壤、动物和植物都在向大气中释放CO2,但是,人类活动增加的CO2和其他温室

气体要多的多。据估算,CO2浓度每增加10%,地表温度将升高

0.3~0.5℃,如果把家里房间的温度提高1℃,我们可能不会注意到什么变化,但当全世界的温度都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发生:海平面上升,山区冰川退缩,积雪区会缩小。

温暖市效应的加剧会对气候,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冰面融化,反射回宇宙的阳光减少,极地变暖,降雨量发生变化,变暖的条件有利于病菌,霉菌和有毒物质的生长,导致食物受污染或变质。因此,气候变暖将会引起全球疾病的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针对温室效应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1.控制矿物燃料的燃烧,合理开发,合理利用燃料,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寻找新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

2.保护森林,保护植被,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利用森林涵

养水源,调节气候。

3.控制人口激增,尽快恢复循环。

4.充分利用云层的反射作用。

5.利用海水吸收多余的CO2等温室气体。

三.毁灭装置—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具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漂白和灭菌。臭氧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只是用作漂白剂和消毒、杀菌剂,更重要的是臭氧层作为地球的屏障,保护了一切生命。

自然界中存在的臭氧有90%集中在距地15~24Km的大气平流层中,这是臭氧经过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臭氧能吸收日光中波长2.0×10-7~3.0×10-7m的电磁波,因此能滤掉日光中99%以上的紫外线,对地球表面形成保护层。如果没有臭氧层大量紫外线照射到地球上,地球生态平衡将受到破坏,微生物被杀死,核酸与蛋白质受到破坏,平流层温度也将改变。有了臭氧层,地球上的生物才得以生存。

在太阳紫外线高能辐射下,分解放出氯原子,氯原子能迅速跟臭氧分子作用消灭掉臭氧,然后它又立即恢复原状,重新消灭臭氧分子,因而使臭氧层中的臭氧日益减少。1984年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面积与美国国土面积差不多,接着又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曾臭氧也减少了15%。科学研究证明,大气中臭氧减少1%,照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就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则增加5%左右。臭氧曾的恶化还会损害人的免疫系统,使患白内障和呼吸道疾病的人增多,促使植物的叶茎生长,还可能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升高,肥沃的土地变成沙漠,最终导致人类及生物的消亡。

针对臭氧层空洞带来的彻底性破坏,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1.禁止使用含有氟氯代烷化合物作为冰箱、空调等降温产品的制冷剂。

2.控制矿物燃料的燃烧,合理开发,合理利用燃料,减少SO2、NOx、CO及气体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并寻找新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3.保护森林,保护植被,禁止乱砍滥伐,多种植一些能够吸收SO2、

NOx等造成臭氧层空洞的植物。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不仅仅如此,还有水体富营养化,核污染、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光化学烟雾,沙尘暴等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对此我们更应该提倡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更好的生活栖息地——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迫在眉捷,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不要让我们的地球再受到更加严重的精神创伤。

【参考文献】

1.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酸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书 号】 [1**********]87(日)石弘之 著,张坤民,周北海

3.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本书作者:吴兑气象出版社

化学与环境保护 【摘要】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进社会各项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更为方便,由此也带来各种公害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的隐患.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作为跨世纪劳动者的中学生普遍树立起环境意识之时,才能形成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关键字】

酸雨,臭氧,温室效应,环保

【正文】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却日趋严重并影响着世界的气候,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震惊世界的八大污染事故到80年代的重大恶性环境事件,以至近年来世人关注的酸雨,臭氧层耗蚀、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由化学物质及其变化造成的。

一.空中死神—酸雨

酸雨是大气污染物排放、迁移、转化成云并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降雨的综合过程的产物,当降水酸度达到5.6以下时产生的。其潜在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水生系统的危害,会影响鱼类和其他生物群落,改变营养物和有毒物的循环,使有毒金属溶解到水中,并进入食物链,使物种减少和生产力下降。

2.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重点表现在土壤和植物。对土壤的影响包括抑制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对植物,酸雨损害新生的叶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

3.对人体的影响。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侵入肺部,诱发肺水肿或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的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

4.对建筑物、机械和市政设施的腐蚀。

针对酸雨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1.减少SO2的排放量。采用烟气脱硫技术,用石灰浆或石灰石在烟

气吸收塔内脱硫,使SO2转化为Ca(HSO3)2和CaSO3,制止最后氧

化为CaSO4。

2.调整民用燃料结构,实现燃料气体化。我国燃煤含硫量为5%左右,有的甚至高达8%,工业生产每天消耗大量的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它们含有的硫主要以单质,FeS2和一些含硫的有机物形式

存在。

3.减少烟道气中NOx的排放量。对汽车尾气采用催化剂氧化,以甲

烷等做还原剂,将NOx还原为氮气,也可用甲醇燃烧替代汽油等。

4.对被酸雨侵蚀的森林,土壤、湖泊、河流等,可采用施撒石灰石粉末,或改良植物品种,对提高树木的抗酸能力等措施,也有一定的成效。

事件:80年代初,重庆南山风景区2.7万亩马尾松突然死亡1万亩。这是我国首次发现酸雨造成的急性伤害事件。雨水本是滋润万物的甘露,怎么会变成森林的“杀手”呢?最近,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建院40周年举办的酸雨危害区森林综合防治国际研讨会之机,笔者采访了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王彦辉研究员、尚鹤博士和德国哥廷根大学林业专家彼得博士。大自然正在惩罚我们专家们指出,酸雨是大自然对人类无节制地消耗矿物能源的惩罚。在经济迅速发展中,大量燃煤、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就形成硫酸、硝酸;当雨水中PH值(酸碱度)低于5.6时,就称为酸雨。

实验证明,若河水PH值为6.0,已不适合鱼类生存;为5.0,已没有鱼类。重庆的土壤呈严重酸值,有的山涧溪水PH值已接近于4.0,难怪大片马尾松会突然死亡。同样的原因也造成峨眉山大片冷杉的死亡。酸沉降是当今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酸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干沉降中有酸雨和酸雾。90年代初,我国酸雨面积达280万平方公里,近年来已发展到占国土面积的40%,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沉降区。算经济帐 更要算生态帐据1996年到1996年的粗略估算,我国酸雨污染较为严重的江苏、浙江、安徽等11个南方

省区,因森林木材蓄积量减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0亿元。

其中,四川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最为严重,占有林地面积近32%,森林死亡面积占5.7%;川贵两省按15年计算损失木材约63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广东、广西森林受到酸雨及二氧化硫复合污染也很普遍。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北方如山西侯马、京津、辽宁丹东、吉林图们等地也出现了酸雨。

损失木材仅是算经济帐。据日、美所做的测算,森林生态功能的经济价值占总经济价值的90%,云南省林业调查队对全省森林进行的同类测算值为94%。专家们说,由森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温室效应国快等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木材的经济价值,这才是最严重的损失。

二.定时炸弹—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CO2气体逐渐增多造成懂

得,CO2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最大的排放者是火力

发电厂,汽车等交通工具。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古气候学下的乔纳森·奥佛佩克说:“我们可以把过去好几个世纪的温暖度变化主要归因于自然变化,例如太阳的变化或者火山爆发,但对现在发生的温度变化找不到任何自然原因来解释。”虽然地球上的海洋、土壤、动物和植物都在向大气中释放CO2,但是,人类活动增加的CO2和其他温室

气体要多的多。据估算,CO2浓度每增加10%,地表温度将升高

0.3~0.5℃,如果把家里房间的温度提高1℃,我们可能不会注意到什么变化,但当全世界的温度都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发生:海平面上升,山区冰川退缩,积雪区会缩小。

温暖市效应的加剧会对气候,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冰面融化,反射回宇宙的阳光减少,极地变暖,降雨量发生变化,变暖的条件有利于病菌,霉菌和有毒物质的生长,导致食物受污染或变质。因此,气候变暖将会引起全球疾病的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针对温室效应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1.控制矿物燃料的燃烧,合理开发,合理利用燃料,以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寻找新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等。

2.保护森林,保护植被,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利用森林涵

养水源,调节气候。

3.控制人口激增,尽快恢复循环。

4.充分利用云层的反射作用。

5.利用海水吸收多余的CO2等温室气体。

三.毁灭装置—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具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漂白和灭菌。臭氧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只是用作漂白剂和消毒、杀菌剂,更重要的是臭氧层作为地球的屏障,保护了一切生命。

自然界中存在的臭氧有90%集中在距地15~24Km的大气平流层中,这是臭氧经过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臭氧能吸收日光中波长2.0×10-7~3.0×10-7m的电磁波,因此能滤掉日光中99%以上的紫外线,对地球表面形成保护层。如果没有臭氧层大量紫外线照射到地球上,地球生态平衡将受到破坏,微生物被杀死,核酸与蛋白质受到破坏,平流层温度也将改变。有了臭氧层,地球上的生物才得以生存。

在太阳紫外线高能辐射下,分解放出氯原子,氯原子能迅速跟臭氧分子作用消灭掉臭氧,然后它又立即恢复原状,重新消灭臭氧分子,因而使臭氧层中的臭氧日益减少。1984年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面积与美国国土面积差不多,接着又发现北极上空的臭氧曾臭氧也减少了15%。科学研究证明,大气中臭氧减少1%,照射到地球的紫外线就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则增加5%左右。臭氧曾的恶化还会损害人的免疫系统,使患白内障和呼吸道疾病的人增多,促使植物的叶茎生长,还可能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升高,肥沃的土地变成沙漠,最终导致人类及生物的消亡。

针对臭氧层空洞带来的彻底性破坏,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1.禁止使用含有氟氯代烷化合物作为冰箱、空调等降温产品的制冷剂。

2.控制矿物燃料的燃烧,合理开发,合理利用燃料,减少SO2、NOx、CO及气体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并寻找新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3.保护森林,保护植被,禁止乱砍滥伐,多种植一些能够吸收SO2、

NOx等造成臭氧层空洞的植物。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不仅仅如此,还有水体富营养化,核污染、工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光化学烟雾,沙尘暴等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对此我们更应该提倡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更好的生活栖息地——地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迫在眉捷,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不要让我们的地球再受到更加严重的精神创伤。

【参考文献】

1.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酸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书 号】 [1**********]87(日)石弘之 著,张坤民,周北海

3.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本书作者:吴兑气象出版社


相关文章

  • 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研室:环境科学与工程 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 ...查看


  • 英文地学期刊
  • Publish: Annual Reviews Inc. Introduction: <地球与行星科学年评>综论地球和行星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562B0067/IP ISSN:0084-6597 创刊年:1973年 访问 ...查看


  • 职称论文发表认定刊物
  • 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 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各市 (州)人事局.职改办,省直各部门人事处.职改办,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人事处: 为了在职称评审中客观.准确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按照国家人事部和一 ...查看


  • 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 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刊物级别认定办法 甘职改办[2004]7号 各市 (州)人事局.职改办,省直各部门人事处.职改办,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人事处: 为了在职称评审中客观.准确地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查看


  •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排名
  •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排名 http://edu.QQ.com 2003年11月14日 12:10 来源:自定义来源 1----哈佛大学 (8: 数学, 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 生物学及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神经科学 及行为学, 免疫学, 精神病 ...查看


  • 化学化工催化期刊
  • 中文化学化工核心期刊 一.化学类核心期刊: 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分析化学 3.化学学报 4.化学通报 5.中国科学.B辑,化学 6.物理化学学报 7.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8.催化学报 9.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10.应用化学 11.高分子 ...查看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论文学科分类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论文学科分类 一. 数学: 1.基础数学 2.计算数学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应用数学 5.运筹学与控制论 二.物理学: 1.理论物理 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3.原子与分子物理 4.等离子体物理 ...查看


  • 高一化学论文
  • 长春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英文摘要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高一化学网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院系名称 长春师范学院 班 级 08教育技术学 学生姓名 解雯静 学号 0811140109 指导教师 肖巍 评阅教师 时 间 2012 ...查看


  • 生态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
  • 生态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 杜予民 武汉大学,武汉市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练合科技研究概貌和发展趋势,着重围绕绿色科技是生态环保的科技创新体系.生态环保推动绿色化学.再生资源化学.工业生态学等新学科发展,以及高效节能清洁绿色 ...查看


  • 世界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创新资源研究报告
  • 世界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创新资源研究报告 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俄罗斯P.P.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英国国家海洋中心.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是世界公认的六大海洋科研中心,在研发重点.资源配臵.人才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