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2)双本位制

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

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

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一) 信用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快资本 周转

3、信用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

4、信用可以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

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

(一)商业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定义: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典型形式:延期付款(赊销)原因:

1、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

2、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分离。

(二)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变动一致。

(三) 商业信用的优缺点

1、优点:方便和及时

2、缺点:

• 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 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二)特点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2、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的主体不同

3、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4、银行信用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5、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完全一致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需求时期不同

三)优点

1、银行信用的规模巨大

2、银行信用的投放方向不受限制

3、银行信用的期限长短均可

4、银行信用的能力和作用范围大大提高和扩大

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

(二)作用

1、一定程度上缓和消费者的购买力需求与现代化生活需求的矛盾。

2、可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和劳务,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超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3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 金融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金融资产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

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直接融资也称直接金融,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其中,资金供给者是直接贷款人,资金需求者是直接借款人。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

直接融资的优点:

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

有利于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有利于筹集长期投资资金。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 直接融资的限制较多。

• 直接融资风险较大。

• 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制

约。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

间接融资是最终贷款人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向最终借款人融出资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中介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也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金融工具对其买进或持有者来说就是金融资产。

按可接受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工具。

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可接受的范围和数量等都受到一定局限的工具。

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工具。

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可接受的范围和数量等都受到一定局限的工具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

短期信用工具一般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信用工具,也称为货币市场信用工具。 短期信用工具的交易价格:市场利息倒扣息。如面值为100万元的3个月期票据,现行利率月息为0.5%,3个月不计复利的利息额为1.5万元(100×0.5%×3),那么这张票据交易价格为98.5万元(100-1.5) 。

长期信用工具一般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信用工具,也称为资本市场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统称有价证券,指信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有价证券,包括债券和股票等。

不定期的信用工具主要指银行券。

5利息率

利息是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

一、利息率的概念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其相应本金的比率。利息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都有重要作用。 利息率=利息额/本金×100%

6单利法、复利法

单利法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利息仅按借贷本金、利率和期限一次计算。

▲其本利和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I )=本金(P )×利率(r )×期限(n )

本利和=本金+利息

S =P +I=P+P ·r ·n =P (1+r ·n )

▲I 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

复利法是指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上一期所生利息计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方法,俗称“利滚利”。 n S n =P(1+r)

• 现值是指未来金额的现在价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 • 终值反映了按复利计息的资金的未来价值,即本利和。

• 通常,用现值去推导终值的过程叫复利过程,把终值换算成现值的过程

叫做折现过程。

7央行政策的三大法宝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政策工具。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特点: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8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一种金融业务。

★同业拆借市场又称同业拆放市场,是指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拆入拆出的市场。

9短期金融市场、长期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也叫短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也叫长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

10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

四)按地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是指融资交易活动的范围以一国国境为限,不涉及其他国家,即只有本国居民参与交易的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融资交易活动并不限于一国国境之内,而是涉及多个国家,即允许外国居民参与交易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功能

1、聚集和分配资金功能

变收入为储蓄→变储蓄为投资→促进投资增长

2、资源配置功能

金融工具价格变动→引导资金的流动

3、宏观调控功能

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传导机制

4、信息集散功能

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

11投资基金

3、投资基金

⏹ 1)概念

⏹ ★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收益凭证),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

集中起来,由专业管理人员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

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一种集合投资制度。

⏹ 2)特征

⏹ (1)经营成本低

⏹ (2)分散投资降低了投资风险

⏹ (3)专家管理增加了投资收益机会

⏹ (4)服务专业化

⏹ (5)投资者按投资比例享受投资收益

12负债业务、资产业务、表外业务(中间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即银行吸收资金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表

股本

自有资本 公积金 未分配的利润 活期存款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 )

交易账户存 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SNOW )主要在美国使用

商业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 )存款性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负债负债业务定期存款

业务非交易账户存款储蓄存款

吸收商业银行同业拆借结算过程

中短期资金占用

外来 非存款性短期借款中央银行借款回购协议

资金 负债业务其他渠道的短期借款大额定期

存单

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长期借款---发行金融债券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其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资金运用要坚持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原则,有效配置资产业务结构。

现金资产:库存现金、准备金存款、

商业 银行同业存款、托收未达款等

银行 贷款:多种

资产 贴现

业务 证券投资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1)结算业务

(2)代理业务

(3)承兑业务

(4)信托业务

(5)银行卡业务

(6)信息咨询服务

2、 金融创新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

13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货币

1、原始存款

指以现金方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2、派生存款

也称衍生存款,它是指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而引伸出的超过原始存款的存款。

3、存款货币

指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14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

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15存款保险制度

1、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

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2)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

3)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4)减少社会震荡,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16货币需求、供给、失衡、乘数

本书p254货币需求的涵义: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行服务的货币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给的存款货币和现金两部分构成。

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由货币性资产组成。

(1)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

(2)货币需要量是一个预测量,货币供给是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

(3)有研究价值的是合理的货币供给量。

(4)货币供给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因此很难调控。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

★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

货币失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Md≠Ms

17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经济学家们逐渐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失调型、输入型通货膨胀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

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分为:

爬行式通货膨胀(2-4%)、温和式通货膨胀(4-9%)、奔腾式通货膨胀10-50%和恶性性通货膨胀(50%以上)

通货紧缩:它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我国以一年为界。

★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认为连续两年下降可被视为通货紧缩。

18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狭义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的政策操作而最终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

(1)稳定币值(稳定物价):稳定货币的价值,即稳定货币的购买力。

(2)经济增长: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增长的程度。

(3)充分就业: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其失业率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

(4)国际收支平衡: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19中介指标

20一般性货币政策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政策工具。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特点: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21道义劝告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地位和威望,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或与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的政策。

22窗口指导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并要求其执行。

简答:(只答要点,按照PPT )

1商业信用的特点和局限性

(二)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变动一致。

(三) 商业信用的优缺点

1、优点:方便和及时

2、缺点:

• 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 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

2信用工具的种类

信用工具也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金融工具对其买进或持有者来说就是金融资产。

按可接受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

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工具。

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可接受的范围和数量等都受到一定局限的工具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

短期信用工具一般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信用工具,也称为货币市场信用工具。

3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二)特点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2、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的主体不同

3、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4、银行信用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5、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完全一致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需求时期不同

4金融市场的特征

(二)金融市场的特征

1、金融市场的非物质化

2、金融市场基本是无形市场

3、金融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市场

5我国与西方金融体系的区别

相同点 1、都设立有中央银行或中央金融监管机构

2、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3、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

4、金融机构的设置随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调整

不同点 1、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独立性较少

2、我国的金融机构以国有制为主体

3、我国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数量相对不足

4、我国保险业比较落后

5、我国法律不健全

6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7当前西方银行并购的特点

现代国际惯例中的银行并购是指商业银行(金融企业)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购买股票等多种手段,取得被并购方的所有权,而后者则失去法人资格(即被吞并)或改变法人实体行为(即使其成为并购企业的分支机构),或合并成为一个新的银行。

1、从并购的目标来看,是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并购

2、从并购的形式看,是由收购向合并发展的新型并购

3、从并购的目的来看,是以获取控制权及新技术为主的战略性并购

4、从并购的规模看,是强强合并组成超级银行的大型并购

5、从并购的区域看,是以美国银行为中心的全球性并购

6、从并购的联系看,是银行业并购与工业并购相互促进的关联性并购

7、从并购的结果看,是银行大型化、综合化和产融结合的突破性并购

8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银行业务全能化

2、银行资本的集中化

3、银行服务流程的电子化

4、网络银行的发展

5、商业银行的全球化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1、金融资产证券化

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予以集中或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如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2、金融市场国际化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市场,全球任何主要市场上都可进行金融交易。

3、金融活动自由化

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逐渐放松甚至取消对金融活动的管制措施。

9影响金融资产需求的因素

1、财富

资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资产需求的财富弹性E 财富变动的百分比

2、预期收益

3、对待风险的态度

★“风险规避者”

★“风险爱好者”

4、资产的流动性

10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一)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

3、货币与信用关系的广泛存在

4、经济发展中新矛盾的不断出现

(二)客观经济原因

1、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2、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最后贷款人问题)

4、金融业的监督管理问题

5、政府融资问题

11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2)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

3)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4)减少社会震荡,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1)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体系。

(2)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户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

(3)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公众风险意识。

(4)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

2)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1)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可能诱发道德风险。

(2)鼓励银行铤而走险。

12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选择标准

可供选择的主要中介目标

☐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选择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标准:

(1)可测性

(2)可控性

(3)相关性

(4)抗干扰性

★货币供给量

优点:第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第二,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

第三,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

第四,可以明确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

不足:第一,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

第二,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存在着一定的时滞

第三,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多层次概念,无统一标准

★ 利率

优点:

第一,能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

第二,中央银行能运用政策工具加以较为有效的控制

第三,数据易于收集获得

第四,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各目标间的相关性高

缺点:

第一,中央银行只能控制名义利率

第二,利率的可测性不如货币供给量

★贷款量

计划经济或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常用。

优点:第一,与最终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第二,数据较易获得,具有可测性

第三,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缺点:第一,在金融市场发育较高的情况下较难控制

第二,不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第三,难以确定正确的贷款规模和结构

★汇率

论述:(结合中国实际分析,参考书上内容=要点+展开)

1影响利率的因素

三、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1、平均利润率

利率通常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波动。

2、银行成本

银行的成本一是借入资金的成本,二是业务费用。

3、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率预期越高,名义利率也相应地越高。图

4、中央银行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供给量,影响可贷资金的数量。

5、商业周期

在商业周期的经济扩张期利率上升,在经济衰退期利率下降。

6、借款期限和风险

借贷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7、借贷资金供求状况

决定某一时期甚至某一点某一市场上利率水平高低的是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8、政府预算赤字

若其他因素不变,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水平同方向运动。

9、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状况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影响利率的变化。

10、国际利率水平

国际间的利率具有很强的联动性,或者说,利率在国际间具有严重的“传染性”。

11、国家经济政策

2利率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二、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积聚资金

2、伸缩信用

3、调节投资、调度资源配置

4、影响储蓄总量及结构

5、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6、平衡国际收支

7、调节货币流通

二、利率在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1、促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

企业的利润=销售收入—(产品成本+利息+税金)

2、充当折现未来收益的媒介

3、作为租金的计算基础

4、引导人们选择金融资产

3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制约因素

1、受到基数的限制与制约

★如果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基数是以现金形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而开始派生,则会因原始存款有限而影响派生总额,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的情况,逐渐被中央银行再贷款派生存款所代替。

★现代金融体系,派生存款的基数范围扩大了,基数增加了,派生存款总额也有可能增加。

2、受到派生倍数的限制与制约

(1)受到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限制与制约

(2)受到超额准备金率的限制与制约

(3)受到现金漏损率(或提现率)的限制与制约

(4)受到定期存款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之间保有比例的限制与制约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是有限的,受到派生倍数、存款基数、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存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及定期存款准备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除此之外,贷款的需要额或者银行是否需要发放贷款也是影响存款货币创造的因素。

4货币失衡及其原因(供>需,分析调整措施)

货币失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Md≠Ms

★货币均衡是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货币均衡具有相对性。货币均衡实际上是一种在经常发生的货币失衡中暂时达到的均衡状态。

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

一是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

二是国家财政收支状况

三是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四是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 2、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1)高速经济增长的需要

(2)货币运动和物资运动发生矛盾

(3)政府财政赤字向中央银行透支

(4)央行不适当的扩张政策

(5)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影响

☐ 1、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1)经济发展导致的货币紧缺

(2)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的货币紧缺

(3)经济危机发生导致的货币紧缩

☐ 四、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

★以供大于求为例

1、供给型调整

--从紧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

第一,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量。 第二,商业银行:停止新贷款、贷款不再展期、提前收回贷款。

第三,政府财政:减少财政拨款、增发政府债券、税收政策。

第四,经济运行中的个人:个人收入资本化。

☐ 3、混合型调整

--同时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入手。

4、逆向型调整

--不是通过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的途径来促进货币供需

全面均衡(在新的起点达到均衡)。

5通货膨胀及其治理(顺便看通货紧缩)

1、控制货币供应量: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

第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

第二,提高再贴现率

第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财政政策

一是增加税收;

二是削减政府的财政支出;

三是减少政府转移支付。

★货币政策

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二是提高利率。

☐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一是控制总需求

一是增加总供给

4、收入紧缩政策

(1)工资、价格管制

(2)工资--价格指导线

(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4)利润管制

5、收入指数化政策

又称指数连动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 四、通货紧缩的成因和治理

(一)成因

☐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 2、经济周期的变化

☐ 3、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 4、本币汇率高估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冲击

☐ 5、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 6、体制和制度因素

☐ 7、供给结构不合理

☐ 通货紧缩的治理措施:

1、积极的货币政策

2、积极的财政政策

3、结构性调整

4、改变预期

6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目标可逆性、矛盾性

☐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的政策

操作而最终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

☐ (1)稳定币值(稳定物价):稳定货币的价值,即稳定货币的购买力。 ☐ (2)经济增长: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增长的程度。

☐ (3)充分就业: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其失业率降到社会

可以接受的水平。

☐ (4)国际收支平衡: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

持基本平衡。

☐ 、最终目标的相互冲突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4)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5)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6)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7央行的三大法宝及其优缺点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政策工具。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特点: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涵义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

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政策性规定。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收缩或扩张信用,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

缺点:

第一,对经济的震动太大

第二,货币政策效果不易把握

第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易引起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

第四,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

5.答案要点

(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法定存款淮备金比率的调整有强制性的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法律的强制性,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部必须执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准备金率微小的变动,都会导致货币供应给量的巨大变化。其政策效果是猛烈的,带给金融机构乃至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剧烈的。法定存款淮备金比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正因为该政策工具有较强的通知效应和影响效果。所以,它不能作为一项日常的调节工具,供中央银行频繁地加以运用;(2)再贴现政策工具的作用: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起“变速箱”的作用。再贴现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和其存款准备金头寸的增减,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其作用过程是渐进的,不象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猛烈;对市场利率产生“告示效应”。它预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走势,从而影响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的预期;对资金发生困难的金融机构起到“安全阀”的作用;通过审查再贴现申请时的一些限制措施,设定资金流向,扶持或限制一些产业的发展,达到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目的。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在实施再贴现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借款,完全由金融机构自己决定;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通常只能影响利率的水平,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再贴现工具的弹性较小。再贴现率的频繁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使大众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在西方国家,对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有不同的估计和看法。有的主张应强化再贴现政策,有的主张根本放弃再贴现政策,由公开市场政策代替。尽管如此,再贴现率的调整对货币市场仍有较广泛的作用;(3)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中央银行运用这一工具是对金融市场进行“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这一点明显优于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可以根据每日对金融市场的信息的分析,随时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和规模,不断调整其业务,便于控制业务效果,减轻货币政策实施中给经济带来的波动。这比“一刀切”式的法定存款准备率要优越的多;“告示效果”不明显,具有很高的操作弹性。由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的证券买卖每天大量地进行,市场上不可能对中央银行的操作意图了解,这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试探性操作和迅速进行逆向操作。

计算:

1利率——单利、复利

2实际、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或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r=(1+i)(1+p)-1

例如, 某甲把一笔款项贷给某乙,甲要获取5%的真实的利息收入。假如此时的通货膨胀率为4%,甲必须把利率定为9%。

(1+5%)(1+4%)-1=9.2%

3股票、债务、土地价格

即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息 股票价格=利息率

• 股票价格=股票面值×预期股息率/市场利息率

其中:股票面值×预期股息率=股息

• 股票价格=股息/市场利息率

股票预期收入(股息)股票行市= 市场利息率

债券的理论价格=债券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实际持有期限)

债券行市=债券到期收入的本利和除以1加市场利率乘以到期期限。

① 名义收益率,即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规定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票面收益(利息)名义收益率=⨯100% 本金

② 即期收益率,即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规定的利息)与信用工具的当期市场价格的比率。

③实际收益率,即信用工具的每年净收益同市场价格的比率。

实际收益率=净收益

市场价格⨯100%=年票面利息+年均资本损益

市场价格⨯100%

其中:年均资本损益=面值-行市

偿还期

人力资本价格=年薪/年利率

※ 有些本身不存在一种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相当于多大资本的实物,也可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如土地。

地价=土地年收益/年利率

※ 在有价证券价格形成中更突出的发挥作用。

股票价格=股票收益/市场利率

4票据贴现 现值的计算公式:

未到期天数⎫⎛ 贴现付款额=票据金额⨯ 1-年贴现率⨯⎪360天⎝⎭

5存款货币创造

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 ★现代货币表现为存款和现金。

★中央银行发挥发行货币的职能,商业银行发挥创造存款货币的职能。 ★银行贷款的增加而导致银行存款的增加。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功能是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现代信用转账结算制度为基础。

1 m = r +e +c +h -(r+e) ⋅(c+h)

图一:中外金融机构

图二:银行的负债、资产、中间业务

⏹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专业银行 投资银行 ⏹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国金融

机构体系

----北京 中国人民银行分行-----沈阳、天津、济南、上海、西安、武汉、成都、广州、南京 直属营业部----北京、重庆 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其他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南 发展银行(已于98年撤销)、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 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合作银行)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东方、长城、华融 在华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

(2)双本位制

是指国家用法律规定金银两种本位币的比价,两种货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的货币制度。其缺点是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2信用、商业信用-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石、银行信用-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消费信用

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来说,它是以偿还为前提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一种形式

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一) 信用产生的原因

首先,信用产生的前提是私有制的出现。

其次,信用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换言之,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即商品买卖中的延期支付。

最后,信用产生的现实根源在于商品或货币占有的不均衡。

3、从信用对现代经济的作用来分析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自然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1、信用促进利润的平均化

2、信用的存在可以节省流通费用,加快资本 周转

3、信用可以调节居民的消费和社会消费品的供求

4、信用可以调节经济,替代国家的行政干预手段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

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

(一)商业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定义: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典型形式:延期付款(赊销)原因:

1、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

2、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分离。

(二)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变动一致。

(三) 商业信用的优缺点

1、优点:方便和及时

2、缺点:

• 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 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二)特点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2、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的主体不同

3、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4、银行信用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5、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完全一致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需求时期不同

三)优点

1、银行信用的规模巨大

2、银行信用的投放方向不受限制

3、银行信用的期限长短均可

4、银行信用的能力和作用范围大大提高和扩大

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

(二)作用

1、一定程度上缓和消费者的购买力需求与现代化生活需求的矛盾。

2、可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现代市场经济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和劳务,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用。

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超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3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 金融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金融资产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

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直接融资也称直接金融,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运用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其中,资金供给者是直接贷款人,资金需求者是直接借款人。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

直接融资的优点:

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

有利于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有利于筹集长期投资资金。

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 直接融资的限制较多。

• 直接融资风险较大。

• 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制

约。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间接实现融资的行为。

间接融资是最终贷款人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向最终借款人融出资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中介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也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金融工具对其买进或持有者来说就是金融资产。

按可接受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工具。

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可接受的范围和数量等都受到一定局限的工具。

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工具。

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可接受的范围和数量等都受到一定局限的工具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

短期信用工具一般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信用工具,也称为货币市场信用工具。 短期信用工具的交易价格:市场利息倒扣息。如面值为100万元的3个月期票据,现行利率月息为0.5%,3个月不计复利的利息额为1.5万元(100×0.5%×3),那么这张票据交易价格为98.5万元(100-1.5) 。

长期信用工具一般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信用工具,也称为资本市场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统称有价证券,指信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有价证券,包括债券和股票等。

不定期的信用工具主要指银行券。

5利息率

利息是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

一、利息率的概念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其相应本金的比率。利息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都有重要作用。 利息率=利息额/本金×100%

6单利法、复利法

单利法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利息仅按借贷本金、利率和期限一次计算。

▲其本利和的计算公式为:

利息(I )=本金(P )×利率(r )×期限(n )

本利和=本金+利息

S =P +I=P+P ·r ·n =P (1+r ·n )

▲I 为利息额、P为本金、r为利息率、n为借贷期限、S为本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

复利法是指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上一期所生利息计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方法,俗称“利滚利”。 n S n =P(1+r)

• 现值是指未来金额的现在价值,把未来价值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 • 终值反映了按复利计息的资金的未来价值,即本利和。

• 通常,用现值去推导终值的过程叫复利过程,把终值换算成现值的过程

叫做折现过程。

7央行政策的三大法宝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政策工具。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特点: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8同业拆借市场

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资金的一种金融业务。

★同业拆借市场又称同业拆放市场,是指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拆入拆出的市场。

9短期金融市场、长期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也叫短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资本市场也叫长期资金市场,一般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市场。

10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

四)按地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国内金融市场是指融资交易活动的范围以一国国境为限,不涉及其他国家,即只有本国居民参与交易的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融资交易活动并不限于一国国境之内,而是涉及多个国家,即允许外国居民参与交易的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功能

1、聚集和分配资金功能

变收入为储蓄→变储蓄为投资→促进投资增长

2、资源配置功能

金融工具价格变动→引导资金的流动

3、宏观调控功能

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传导机制

4、信息集散功能

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

11投资基金

3、投资基金

⏹ 1)概念

⏹ ★投资基金,是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或收益凭证),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

集中起来,由专业管理人员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

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一种集合投资制度。

⏹ 2)特征

⏹ (1)经营成本低

⏹ (2)分散投资降低了投资风险

⏹ (3)专家管理增加了投资收益机会

⏹ (4)服务专业化

⏹ (5)投资者按投资比例享受投资收益

12负债业务、资产业务、表外业务(中间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即银行吸收资金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表

股本

自有资本 公积金 未分配的利润 活期存款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 )

交易账户存 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

(SNOW )主要在美国使用

商业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 )存款性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负债负债业务定期存款

业务非交易账户存款储蓄存款

吸收商业银行同业拆借结算过程

中短期资金占用

外来 非存款性短期借款中央银行借款回购协议

资金 负债业务其他渠道的短期借款大额定期

存单

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长期借款---发行金融债券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其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资金运用要坚持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原则,有效配置资产业务结构。

现金资产:库存现金、准备金存款、

商业 银行同业存款、托收未达款等

银行 贷款:多种

资产 贴现

业务 证券投资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1)结算业务

(2)代理业务

(3)承兑业务

(4)信托业务

(5)银行卡业务

(6)信息咨询服务

2、 金融创新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

13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货币

1、原始存款

指以现金方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2、派生存款

也称衍生存款,它是指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而引伸出的超过原始存款的存款。

3、存款货币

指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

14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

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服务指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参与者和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

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15存款保险制度

1、存款保险制度的含义

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2)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

3)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4)减少社会震荡,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16货币需求、供给、失衡、乘数

本书p254货币需求的涵义: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现实中的货币需求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行服务的货币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给的存款货币和现金两部分构成。

货币供给量通常是指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由货币性资产组成。

(1)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

(2)货币需要量是一个预测量,货币供给是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

(3)有研究价值的是合理的货币供给量。

(4)货币供给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因此很难调控。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之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

★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

货币失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Md≠Ms

17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从而引起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经济学家们逐渐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分类

1、按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划分为: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失调型、输入型通货膨胀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划分为:

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分为:

爬行式通货膨胀(2-4%)、温和式通货膨胀(4-9%)、奔腾式通货膨胀10-50%和恶性性通货膨胀(50%以上)

通货紧缩:它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我国以一年为界。

★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认为连续两年下降可被视为通货紧缩。

18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狭义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的政策操作而最终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

(1)稳定币值(稳定物价):稳定货币的价值,即稳定货币的购买力。

(2)经济增长: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增长的程度。

(3)充分就业: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其失业率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

(4)国际收支平衡: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19中介指标

20一般性货币政策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政策工具。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特点: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21道义劝告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地位和威望,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或与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的政策。

22窗口指导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并要求其执行。

简答:(只答要点,按照PPT )

1商业信用的特点和局限性

(二)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变动一致。

(三) 商业信用的优缺点

1、优点:方便和及时

2、缺点:

• 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

• 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

• 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

2信用工具的种类

信用工具也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金融工具对其买进或持有者来说就是金融资产。

按可接受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

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工具。

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是指可接受的范围和数量等都受到一定局限的工具

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

短期信用工具一般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信用工具,也称为货币市场信用工具。

3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给借款人的货币形态的信用。

(二)特点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2、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的主体不同

3、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4、银行信用增加了信用过程的稳定性

5、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完全一致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需求时期不同

4金融市场的特征

(二)金融市场的特征

1、金融市场的非物质化

2、金融市场基本是无形市场

3、金融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市场

5我国与西方金融体系的区别

相同点 1、都设立有中央银行或中央金融监管机构

2、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3、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

4、金融机构的设置随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调整

不同点 1、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政府,独立性较少

2、我国的金融机构以国有制为主体

3、我国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数量相对不足

4、我国保险业比较落后

5、我国法律不健全

6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7当前西方银行并购的特点

现代国际惯例中的银行并购是指商业银行(金融企业)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购买股票等多种手段,取得被并购方的所有权,而后者则失去法人资格(即被吞并)或改变法人实体行为(即使其成为并购企业的分支机构),或合并成为一个新的银行。

1、从并购的目标来看,是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并购

2、从并购的形式看,是由收购向合并发展的新型并购

3、从并购的目的来看,是以获取控制权及新技术为主的战略性并购

4、从并购的规模看,是强强合并组成超级银行的大型并购

5、从并购的区域看,是以美国银行为中心的全球性并购

6、从并购的联系看,是银行业并购与工业并购相互促进的关联性并购

7、从并购的结果看,是银行大型化、综合化和产融结合的突破性并购

8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银行业务全能化

2、银行资本的集中化

3、银行服务流程的电子化

4、网络银行的发展

5、商业银行的全球化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1、金融资产证券化

是指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予以集中或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如美国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2、金融市场国际化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市场,全球任何主要市场上都可进行金融交易。

3、金融活动自由化

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逐渐放松甚至取消对金融活动的管制措施。

9影响金融资产需求的因素

1、财富

资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资产需求的财富弹性E 财富变动的百分比

2、预期收益

3、对待风险的态度

★“风险规避者”

★“风险爱好者”

4、资产的流动性

10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一)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2、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

3、货币与信用关系的广泛存在

4、经济发展中新矛盾的不断出现

(二)客观经济原因

1、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2、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最后贷款人问题)

4、金融业的监督管理问题

5、政府融资问题

11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1)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2)可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金融秩序。

3)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4)减少社会震荡,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1)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一国金融体系。

(2)有利于保护广大存户利益,总体上增强银行信用。

(3)有利于革新传统观念,提高公众风险意识。

(4)有利于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减轻中央银行的负担。

2)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1)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它可能诱发道德风险。

(2)鼓励银行铤而走险。

12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选择标准

可供选择的主要中介目标

☐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选择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标准:

(1)可测性

(2)可控性

(3)相关性

(4)抗干扰性

★货币供给量

优点:第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

第二,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力较强

第三,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

第四,可以明确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

不足:第一,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

第二,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存在着一定的时滞

第三,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多层次概念,无统一标准

★ 利率

优点:

第一,能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

第二,中央银行能运用政策工具加以较为有效的控制

第三,数据易于收集获得

第四,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各目标间的相关性高

缺点:

第一,中央银行只能控制名义利率

第二,利率的可测性不如货币供给量

★贷款量

计划经济或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常用。

优点:第一,与最终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第二,数据较易获得,具有可测性

第三,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缺点:第一,在金融市场发育较高的情况下较难控制

第二,不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第三,难以确定正确的贷款规模和结构

★汇率

论述:(结合中国实际分析,参考书上内容=要点+展开)

1影响利率的因素

三、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1、平均利润率

利率通常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波动。

2、银行成本

银行的成本一是借入资金的成本,二是业务费用。

3、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率预期越高,名义利率也相应地越高。图

4、中央银行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变货币供给量,影响可贷资金的数量。

5、商业周期

在商业周期的经济扩张期利率上升,在经济衰退期利率下降。

6、借款期限和风险

借贷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7、借贷资金供求状况

决定某一时期甚至某一点某一市场上利率水平高低的是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8、政府预算赤字

若其他因素不变,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水平同方向运动。

9、国际收支状况

国际收支状况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影响利率的变化。

10、国际利率水平

国际间的利率具有很强的联动性,或者说,利率在国际间具有严重的“传染性”。

11、国家经济政策

2利率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二、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积聚资金

2、伸缩信用

3、调节投资、调度资源配置

4、影响储蓄总量及结构

5、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6、平衡国际收支

7、调节货币流通

二、利率在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1、促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

企业的利润=销售收入—(产品成本+利息+税金)

2、充当折现未来收益的媒介

3、作为租金的计算基础

4、引导人们选择金融资产

3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制约因素

1、受到基数的限制与制约

★如果商业银行创造存款的基数是以现金形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而开始派生,则会因原始存款有限而影响派生总额,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的情况,逐渐被中央银行再贷款派生存款所代替。

★现代金融体系,派生存款的基数范围扩大了,基数增加了,派生存款总额也有可能增加。

2、受到派生倍数的限制与制约

(1)受到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限制与制约

(2)受到超额准备金率的限制与制约

(3)受到现金漏损率(或提现率)的限制与制约

(4)受到定期存款准备金与活期存款总额之间保有比例的限制与制约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是有限的,受到派生倍数、存款基数、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存款准备率、现金漏损率及定期存款准备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除此之外,贷款的需要额或者银行是否需要发放贷款也是影响存款货币创造的因素。

4货币失衡及其原因(供>需,分析调整措施)

货币失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Md≠Ms

★货币均衡是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回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货币均衡具有相对性。货币均衡实际上是一种在经常发生的货币失衡中暂时达到的均衡状态。

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

一是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

二是国家财政收支状况

三是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四是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 2、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1)高速经济增长的需要

(2)货币运动和物资运动发生矛盾

(3)政府财政赤字向中央银行透支

(4)央行不适当的扩张政策

(5)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影响

☐ 1、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1)经济发展导致的货币紧缺

(2)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的货币紧缺

(3)经济危机发生导致的货币紧缩

☐ 四、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

★以供大于求为例

1、供给型调整

--从紧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求量。

第一,中央银行:卖出有价证券、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量。 第二,商业银行:停止新贷款、贷款不再展期、提前收回贷款。

第三,政府财政:减少财政拨款、增发政府债券、税收政策。

第四,经济运行中的个人:个人收入资本化。

☐ 3、混合型调整

--同时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入手。

4、逆向型调整

--不是通过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的途径来促进货币供需

全面均衡(在新的起点达到均衡)。

5通货膨胀及其治理(顺便看通货紧缩)

1、控制货币供应量: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

第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

第二,提高再贴现率

第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财政政策

一是增加税收;

二是削减政府的财政支出;

三是减少政府转移支付。

★货币政策

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

二是提高利率。

☐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两个方面同时入手:

一是控制总需求

一是增加总供给

4、收入紧缩政策

(1)工资、价格管制

(2)工资--价格指导线

(3)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4)利润管制

5、收入指数化政策

又称指数连动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进行调整。

☐ 四、通货紧缩的成因和治理

(一)成因

☐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 2、经济周期的变化

☐ 3、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 4、本币汇率高估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冲击

☐ 5、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 6、体制和制度因素

☐ 7、供给结构不合理

☐ 通货紧缩的治理措施:

1、积极的货币政策

2、积极的财政政策

3、结构性调整

4、改变预期

6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目标可逆性、矛盾性

☐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的政策

操作而最终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

☐ (1)稳定币值(稳定物价):稳定货币的价值,即稳定货币的购买力。 ☐ (2)经济增长:用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经济增长的程度。

☐ (3)充分就业:一国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其失业率降到社会

可以接受的水平。

☐ (4)国际收支平衡: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保

持基本平衡。

☐ 、最终目标的相互冲突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冲突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4)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冲突

(5)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6)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

7央行的三大法宝及其优缺点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政策工具。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特点:针对总量进行调节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1)涵义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

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政策性规定。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收缩或扩张信用,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

缺点:

第一,对经济的震动太大

第二,货币政策效果不易把握

第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易引起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

第四,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

5.答案要点

(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较强的告示效应。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法定存款淮备金比率的调整有强制性的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有法律的强制性,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部必须执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调整对货币供应量有显著的影响效果。由于货币乘数的作用,准备金率微小的变动,都会导致货币供应给量的巨大变化。其政策效果是猛烈的,带给金融机构乃至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剧烈的。法定存款淮备金比率的调整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正因为该政策工具有较强的通知效应和影响效果。所以,它不能作为一项日常的调节工具,供中央银行频繁地加以运用;(2)再贴现政策工具的作用:作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手段,起“变速箱”的作用。再贴现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和其存款准备金头寸的增减,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其作用过程是渐进的,不象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猛烈;对市场利率产生“告示效应”。它预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走势,从而影响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的预期;对资金发生困难的金融机构起到“安全阀”的作用;通过审查再贴现申请时的一些限制措施,设定资金流向,扶持或限制一些产业的发展,达到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目的。再贴现政策的局限性:在实施再贴现政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借款,完全由金融机构自己决定;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通常只能影响利率的水平,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再贴现工具的弹性较小。再贴现率的频繁调整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使大众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不宜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在西方国家,对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有不同的估计和看法。有的主张应强化再贴现政策,有的主张根本放弃再贴现政策,由公开市场政策代替。尽管如此,再贴现率的调整对货币市场仍有较广泛的作用;(3)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中央银行运用这一工具是对金融市场进行“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这一点明显优于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可以根据每日对金融市场的信息的分析,随时决定买卖证券的种类和规模,不断调整其业务,便于控制业务效果,减轻货币政策实施中给经济带来的波动。这比“一刀切”式的法定存款准备率要优越的多;“告示效果”不明显,具有很高的操作弹性。由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的证券买卖每天大量地进行,市场上不可能对中央银行的操作意图了解,这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试探性操作和迅速进行逆向操作。

计算:

1利率——单利、复利

2实际、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或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r=(1+i)(1+p)-1

例如, 某甲把一笔款项贷给某乙,甲要获取5%的真实的利息收入。假如此时的通货膨胀率为4%,甲必须把利率定为9%。

(1+5%)(1+4%)-1=9.2%

3股票、债务、土地价格

即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息 股票价格=利息率

• 股票价格=股票面值×预期股息率/市场利息率

其中:股票面值×预期股息率=股息

• 股票价格=股息/市场利息率

股票预期收入(股息)股票行市= 市场利息率

债券的理论价格=债券票面金额*(1+票面利率*实际持有期限)

债券行市=债券到期收入的本利和除以1加市场利率乘以到期期限。

① 名义收益率,即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规定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票面收益(利息)名义收益率=⨯100% 本金

② 即期收益率,即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规定的利息)与信用工具的当期市场价格的比率。

③实际收益率,即信用工具的每年净收益同市场价格的比率。

实际收益率=净收益

市场价格⨯100%=年票面利息+年均资本损益

市场价格⨯100%

其中:年均资本损益=面值-行市

偿还期

人力资本价格=年薪/年利率

※ 有些本身不存在一种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相当于多大资本的实物,也可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如土地。

地价=土地年收益/年利率

※ 在有价证券价格形成中更突出的发挥作用。

股票价格=股票收益/市场利率

4票据贴现 现值的计算公式:

未到期天数⎫⎛ 贴现付款额=票据金额⨯ 1-年贴现率⨯⎪360天⎝⎭

5存款货币创造

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 ★现代货币表现为存款和现金。

★中央银行发挥发行货币的职能,商业银行发挥创造存款货币的职能。 ★银行贷款的增加而导致银行存款的增加。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功能是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现代信用转账结算制度为基础。

1 m = r +e +c +h -(r+e) ⋅(c+h)

图一:中外金融机构

图二:银行的负债、资产、中间业务

⏹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专业银行 投资银行 ⏹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国金融

机构体系

----北京 中国人民银行分行-----沈阳、天津、济南、上海、西安、武汉、成都、广州、南京 直属营业部----北京、重庆 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其他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南 发展银行(已于98年撤销)、烟台住房储蓄银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 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合作银行)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邮政储蓄机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东方、长城、华融 在华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代表处、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分支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


相关文章

  • 银行考试笔试试题
  • 中国银行考试笔试试题汇总 中国银行笔试 总结一下,货币银行学占题目比重较大,国际金融方面考了汇率和期货两三道,商业银行管理也考了一些,计算机网络出的都是比较简单的题目,法律方面主要考几道劳动法和税法的,此外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会计学.时事政 ...查看


  • 上海大学金融硕士难度分析
  • 上海大学金融硕士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上海大学金融硕士考研难度,上海大学金融硕士就业,上海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学费,上海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辅导,上海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上海大学金融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 ...查看


  • 2018上大金融考研431科目涉及什么资料
  • 2018上大金融考研431科目涉及什么资 料 本文系统介绍上大金融专硕复试分数线,上大金融专硕考研难度,上大金融专硕就业,上大金融专硕考研学费,上大金融专硕考研辅导,上大金融专硕考研参考书六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上大金融专硕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查看


  • 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内容笔试复习资料
  • 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内容笔试复习资料 此次建行的校园招聘取消了往年的英语附加题!考试卷合计分数130分,(答题时间分为两个部分,前面2个半小时用来答综合试卷题,共170道题,时间一到电脑自动交卷,接下来还有半个小时完成200道性格测试). ...查看


  • 上海大学金融硕士就业怎么样
  • 上海大学金融硕士就业怎么样? 上海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不错,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2014年上海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82.23%.金融硕士的大潮流是挡不住的,就业是一等一的好,清华五道口和经管毕业生第一年大约20-30万每年,人 ...查看


  • 中国工商银行校园招聘柜员招聘考试笔试内容题型历年考试真题
  • 工商银行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资料 历年考试真题 笔试: 考了四部分: 第一部分英语,共100 题,60 分钟,就是托业题,1 分钟要做一题半多,所 以最好加紧速度,你慢悠悠的做时间肯定来不及的哦,最后时间就会导致时间来 得及. 第二部分综合,总 ...查看


  • 金融硕士考研就业前景
  • 金融硕士考研就业前景 生命赐予我们每个人的不一样,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接受,接受甜密,也接受酸苦;接受公正,也接受不平;接受,接受--.凯程金融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一.金融硕士就业前景怎么样? 近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 ...查看


  • [需要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的请进]
  • <人大经济类考研宝典> 市场上唯一一部针对人大经济类考研的辅导书 资料翔实.精炼,针对性强,帮你理清解题思路,方便记忆 本书由人大教师,优秀在读研究生精心编辑,联袂打造,囊括了人大经济类十年的专业课真题,包括经济类五大学院各个专 ...查看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考研个人经验杂谈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考研个人经验杂 谈 这次成绩还不错,初试可以,复试本院就是还好说. 初试有四科,两科公共课,英语二.政治:两科专业课,经济学联考396.金融学综合431. 我的情况,英语六级没有过500分:理科生,数学还好,政治是基本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