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古老的东巴文字

韩晓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9月20日   第 08 版)

东巴文“爱”字

看这满墙的色彩斑斓的字儿,我简直不相信它们是文字。

那是一幅幅独立完整的抽象画儿。它们跳跃着,带着远古的气息,穿越万年,却依然活泼俏皮地在墙上挤眉弄眼。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它们,赐予它们亘古的生命。

我试图用心灵贴近这些文字去感悟它们。我发现我读不懂它们,我的眼里只看见一只只鸟,一只只兽,一朵朵花,一棵棵参天大树。我被这色彩斑斓的景象所迷惑。

这是文字么?我仿佛迷失在一个茂密深邃的原始大森林里。

有一个东巴祭司来到了我的身边。

他说:“也许离盘古开天地不久吧,神奇的东巴族祖先丁巴什罗,手握着金鹿送来的竹笔,沐浴着蓝鸟带来的灵魂,面对粗糙的树皮,用刚萌芽的智慧,观奎星圆曲之势,察急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

他拿起一种用木本植物皮做成厚棉质地的纸张,并把这些纸张装订成从下往上翻页书写的书册,然后用竹笔蘸着由锅底灰拌以猪胆汁、松明油烟制成的墨汁,在书册上写着这些神奇的字符。

“想象吧,孩子,那是神的旨意。”祭司对我说。

于是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头戴光环身披霞光的神的模样。他与天地对话后,将神灵之气幻化成笔下的东巴文字。

而这些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带着原始的形态,带着自然的青草味,生动无比地被画在了墙上,刻在了木片上,拓在了石头上,甚至是铁皮上……在古镇的各个地方招摇。这些字的形态明显比甲骨文更原始,比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更古朴,它所代表的每个图形都已经有了它固定的概念、固定的线条和笔法,有了固定的读音,已经成为表示语言里某个字、词的符号。显而易见,它是介乎于图画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间,但却倔强而诚实地记载着完整的典藏。存世的有一本百科全书《东巴经》,记录了医药典藏、宇宙人生万物、艺术宗教、社会哲学,甚至还探讨了人类是否是卵生的问题。东巴文内蕴的奥妙实在是如它绚烂的外表那般迷人。

而还有更多丰富的信息隐藏在文字本身的千姿百态里。不需加任何解释,文字儿本身细腻地在那里表着情,达着意,伸展着筋骨儿,显示着人间万态。而不需要用来能记录复杂的事件,静静地呆在那儿的时候就是一首首精美的小诗。它是“活化石”。

许久,我才回过神来。

低头玩我的ipad,我突然在网页上发现了这些跳动的文字。它是怎么到我的电脑上的?

是一个日本人。

一个日本广告设计师,居然在中国云南纳西族拥有的古老东巴文字中读出了现代意味。他就把东西方文化这么糅合在一起用现代数字技术让它释放出异样的时尚感。

于是,东巴文字被复活了。

它们被完全数字化,被高科技了,人们用键盘和鼠标就能将它们从屏幕里脱离出来,然后用彩色的打印机复原。把这些符号做成LOGO,放在各类需要标示的器皿、衣服甚至是家具上和各种物品上。这类活生生的带着原始气息的美,不就是久居都市,厌烦了水泥钢筋,被噪音包围久了的人们所需要的新鲜感么?

而洪荒太古与当下就如此神奇般地被联系在了一起,仅仅是因为这些异常美丽的穿越万代的东巴文字。

想来那个头戴光环身披霞光的造字之神也未曾料到,东巴字居然能被如此万代不竭地流传下来,而且还被现代人多样化开发。虽然有些偏离最初的本意,但是它能让现代人的程式化生活带上些许原始的浪漫气息。

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韩晓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9月20日   第 08 版)

东巴文“爱”字

看这满墙的色彩斑斓的字儿,我简直不相信它们是文字。

那是一幅幅独立完整的抽象画儿。它们跳跃着,带着远古的气息,穿越万年,却依然活泼俏皮地在墙上挤眉弄眼。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它们,赐予它们亘古的生命。

我试图用心灵贴近这些文字去感悟它们。我发现我读不懂它们,我的眼里只看见一只只鸟,一只只兽,一朵朵花,一棵棵参天大树。我被这色彩斑斓的景象所迷惑。

这是文字么?我仿佛迷失在一个茂密深邃的原始大森林里。

有一个东巴祭司来到了我的身边。

他说:“也许离盘古开天地不久吧,神奇的东巴族祖先丁巴什罗,手握着金鹿送来的竹笔,沐浴着蓝鸟带来的灵魂,面对粗糙的树皮,用刚萌芽的智慧,观奎星圆曲之势,察急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

他拿起一种用木本植物皮做成厚棉质地的纸张,并把这些纸张装订成从下往上翻页书写的书册,然后用竹笔蘸着由锅底灰拌以猪胆汁、松明油烟制成的墨汁,在书册上写着这些神奇的字符。

“想象吧,孩子,那是神的旨意。”祭司对我说。

于是我的眼前就浮现出头戴光环身披霞光的神的模样。他与天地对话后,将神灵之气幻化成笔下的东巴文字。

而这些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带着原始的形态,带着自然的青草味,生动无比地被画在了墙上,刻在了木片上,拓在了石头上,甚至是铁皮上……在古镇的各个地方招摇。这些字的形态明显比甲骨文更原始,比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更古朴,它所代表的每个图形都已经有了它固定的概念、固定的线条和笔法,有了固定的读音,已经成为表示语言里某个字、词的符号。显而易见,它是介乎于图画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间,但却倔强而诚实地记载着完整的典藏。存世的有一本百科全书《东巴经》,记录了医药典藏、宇宙人生万物、艺术宗教、社会哲学,甚至还探讨了人类是否是卵生的问题。东巴文内蕴的奥妙实在是如它绚烂的外表那般迷人。

而还有更多丰富的信息隐藏在文字本身的千姿百态里。不需加任何解释,文字儿本身细腻地在那里表着情,达着意,伸展着筋骨儿,显示着人间万态。而不需要用来能记录复杂的事件,静静地呆在那儿的时候就是一首首精美的小诗。它是“活化石”。

许久,我才回过神来。

低头玩我的ipad,我突然在网页上发现了这些跳动的文字。它是怎么到我的电脑上的?

是一个日本人。

一个日本广告设计师,居然在中国云南纳西族拥有的古老东巴文字中读出了现代意味。他就把东西方文化这么糅合在一起用现代数字技术让它释放出异样的时尚感。

于是,东巴文字被复活了。

它们被完全数字化,被高科技了,人们用键盘和鼠标就能将它们从屏幕里脱离出来,然后用彩色的打印机复原。把这些符号做成LOGO,放在各类需要标示的器皿、衣服甚至是家具上和各种物品上。这类活生生的带着原始气息的美,不就是久居都市,厌烦了水泥钢筋,被噪音包围久了的人们所需要的新鲜感么?

而洪荒太古与当下就如此神奇般地被联系在了一起,仅仅是因为这些异常美丽的穿越万代的东巴文字。

想来那个头戴光环身披霞光的造字之神也未曾料到,东巴字居然能被如此万代不竭地流传下来,而且还被现代人多样化开发。虽然有些偏离最初的本意,但是它能让现代人的程式化生活带上些许原始的浪漫气息。

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相关文章

  • 纳西东巴及东巴文化
  • 东巴是纳西族的神职人员的称呼,东巴意译为智者,是纳西族最高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多数集歌.舞.经.书.史.画.医为一身.也是东巴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东巴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文化包括东巴象形文字,包括东巴经, ...查看


  • 民俗风情与旅游
  • 一.民族与民族风情 1.民族与民族风情概念 2.民族风情的特点 3.民族风情与旅游的关系 4.民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价值 1.民族与民族风情的概念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 ...查看


  • 纳西族与东巴文化
  • 纳西族与东巴文化 ** **学院2011级函授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纳西族史称 "摩娑"."磨些"等,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1954年,以"纳西族"作为本民族的统一族称.以东巴 ...查看


  • 彝族与纳西族的艺术特色
  • 摘要:云南这片神奇的红土高原聚居着26个民族,为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经过长期发展,各民族在各方面行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彝族与纳西族在其民族起源与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历史源头和文化联系,在艺术形象.语言和结构.民族审美观念等艺术特色方 ...查看


  • 纳西族礼仪风俗
  • 纳西族很重视人际关系,重感情交往,患难与共,讲求礼尚往来.尊老爱幼是纳西族的美德.老人在家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倍受尊重.凡遇天灾人祸,婚丧嫁聚,亲友村邻都会主动接济帮助,不计报酬.好客是纳西族的传统美德,若村中或家里来了客人,男女老少都会起来 ...查看


  • 论藏族.纳西族宗教中的二元论及与摩尼教的关系
  • (2011-11-07 11:24:19) 论藏族.纳西族宗教中的二元论及与摩尼教的关系   来源:西藏研究 作者:孙林 [作者简介]孙林,副教授,现为四川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苯教及藏传佛教研究. 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有两个民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作文:介绍我去过的地方
  • 介绍我去过的地方云南 我去的地方是云南. 第一个景点是石林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岩石,那些岩石有的很矮很矮,有些很高很高,请大家慢慢观看. 第二个景点是大理,大理有苍山洱海.我们要坐船去游洱海,船上有大理着名的三道茶,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非常好喝 ...查看


  • 最适合蜜月旅行的十处地方
  • 每一对新人都期待着能有一个完美至极的蜜月旅行,但是选择蜜月旅行地却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我们挑选了国内外10处最适合蜜月旅行的地方,筹备蜜月旅行的新人可以做个参考! 1.马尔代夫 有天堂之称的马尔代夫,她的美丽是没有人质疑的,看过动画片麦兜的 ...查看


  • 纳西族东巴文字的研究
  • 纳 西 文 字 的东 巴典 籍 有 上 千 卷 之 多 . 且 全 部 都 能 诵 读 .随 着 开始厌倦 . 随之 而来 的是 对原 始 的 . 图像 化 的 . 自然 的 . 趣 味 性 的 视 觉 传 达 产 生 浓 厚 兴 趣 东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