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迟疑,强留复活的耶稣 经文:路24:13-35

经文:路24:13-35。

七日的第一日,由于耶稣从死里复活而被称为复活节,亦称复活日。对教会,或者信徒来说,耶稣从死里复活,这是一个必然的,非常重大的事件。

麦道卫先生说:耶稣没有复活,那么他就不是救主,也非犹太人的王;耶稣没有复活,在《使徒行传》上记载的五旬节圣灵充满就成了宗教上无法解释的现象;耶稣 若没有复活,那么使徒就没有可见证的事;耶稣若没有复活,我们就无法解释诗篇16篇中的诗句(注: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 坏);耶稣如果没有复活,那么我们不必等待尚未出现的弥赛亚。但是,如果耶稣复活了,我们便知道天国已进入到人类的历史中,上帝正在做工,要粉碎罪恶,创 造新生命,并且装备我们迎接基督再来;我们知道死亡已被制服,耶稣成了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我们也会从死里复活,永远和基督在一起;它就使教会在世上的见 证更有权威;它就给人类带来盼望,我们在患难中也能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它就给我们一个保证:基督是活着的,并且在统治他的国,这不是一个神化,是一个又真 又活的上帝;我们可以支取上帝使耶稣复活的大能,叫我们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为主而活;它就使我们死亡的灵命复活过来。耶稣果然复活了!

然而,这样一个不需要争论的客观事实,在今天,世界上却有许多人不愿意相信:例如:有人说耶稣当时并未完全死亡,只是昏迷,后来苏醒跑掉了;有人说是马利 亚的香膏把耶稣熏苏醒了;也有人说是马利亚、门徒找错了地方;还有人说在兵丁睡着的时候,门徒把耶稣的尸体偷走了,等等。根据所读经文,就是在耶稣复活的 当天,也有好多当事人不相信这一点,或者对这一点抱有怀疑态度。在去以马忤斯途中的两个门徒,对耶稣复活的事情信心太迟钝了,以致受到了主的批评。

一、两个门徒的认识错误

去以马忤斯途中的两个门徒为什么在耶稣复活这件事情上信心迟钝呢?原因是他们和当时的许多人一样,对耶稣的认识不到位所致。

(一)他们把复活的主看成了一位客人。“你在耶路撒冷做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发生的事吗?”什么是客人?就是在朋友、亲戚、或者当官的家里做客的 人。也就是说,他们以为耶稣是与他们一样,是一个对上帝,对人都有许多亏欠和软弱的普通人,既然是这样,他们自然也不会想到,那位“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 同行”的人就是他们的主,他们的夫子。可以说,他们遇见了复活的耶稣,是万幸,但却不认识他,是万幸中的不幸,实在太遗憾了!

(二)他们把耶稣看成了一个先知。“他是个先知,在上帝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能。”先知在新约中有,但更多的则出现在旧约时代。在旧约中,由于先知 预先知道上帝的旨意,对某一件将要发生的事进行预言,因此被称作先见。他们是上帝的代言人,因此也被称作神人。上帝赐给他们权柄与能力,使他们能行神迹奇 事和异能,与常人不同。尽管如此,但他们总归还是属于人的范畴,不是上帝,因此也有所不能。耶稣在世时,如他们所说的,在上帝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 能。由于传统的观点,自然把耶稣当成先知了。耶稣是先知,是完全人,但更是道成肉身的上帝,他不是有所不能,而是无所不能。“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9:6)

(三)他们把耶稣看成了民族救星。“但我们素来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 我们在了解旧约历史时知道,以色列民在埃及遭受430年的奴役,苦不堪言,他们盼望能有一位领袖领导他们出埃及,上帝就藉着摩西领导他们实现了愿望,摩西 成了民族英雄、政治领袖和君王。耶稣时代,由于政治的原因,以色列受罗马帝国的统治,他们盼望能有一位君王像摩西一样带领他们打胜仗。可是耶稣说:“我的 国不属这世界。”(约18:36)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我来了,使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 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5)耶稣是救星,但他不是民族英雄和军事领袖,而是人类灵魂的拯救者;耶稣是主,但他不是一般的主人,而是生命的主 宰;耶稣是君王,但他不是人们想象中那种有权有势的王,而是天国的君王。他的国不属这世界。

(四)他们走错了方向。“正当那日,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25里。”根据地图,以马忤斯在耶路撒冷的西边,由 于耶路撒冷建在几座山的山顶上,因此,往以马忤斯去,不仅要向西行,而且是下坡路。巴克莱说:“无论怎样,信徒要走的方向,并不是向着日幕,而是向着朝 阳。许久以前,上帝便对以色列的儿女说,他们在旷野的旅程,是要朝向日出之地。(民21:11)信徒迈步前进,并不是走向那低垂的夜幕,乃是奔向破晓的晨 曦——而这一点,由于忧伤和失望,在以马忤斯路上的二人,并未觉察。

综上所述,这两个门徒之所以不认识与他们同行的耶稣,是因为对耶稣没有正确的认识所致。在七日的第一日,耶稣复活了,马利亚、使徒都看见了他复活后留下的 空坟墓,并且也亲自也向许多人显现,但他们仍因耶稣的受死,失去了对他的信心及生活的勇气,仍然不信,进而离开耶路撒冷。今天,耶稣的复活仍叫许多人感到 惊讶,尽管有许多的证据和见证,人们仍然拒绝相信。但无论怎样,复活的耶稣随时会与我们同在。我们要消除各种疑惑,擦亮眼睛,完全认识复活的耶稣,他与我 们随时同在。

二、两门徒的积极表现

对于在巴勒斯坦这一带生活了三十多年,并传扬天国福音三年之久,又和门徒们朝夕相处,多次证明自己身份的耶稣来说,这两个门徒的模糊认识确实不可思议。但 在他们将要错过再一次认识耶稣的良好机会之时,一个出于本能的行动,却是他们的心窍和眼睛意外开启和明亮起来,他们为复活的主亲自与他们同行这么远的路而 感到惊喜万分。那么,他们究竟有什么善良的行动呢?

(一)他们强留耶稣住下。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辛苦了一天的耶稣好像还要继续往前走,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两个门徒虽然不知道耶稣要往何处去,在那 里住宿,但出于关怀和人之常情,还是把他强留了下来。他们若不强留,耶稣就过去了,什么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众所周知,上帝非常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对在伊甸 园里的亚当和夏娃就是这样。当他们强留耶稣住下后,却发生了几件事对他们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分圣餐,享受耶稣的平安;二是眼睛明亮,认识了他们盼望已久 的弥赛亚——耶稣,忧愁变喜乐,失望变希望。耶稣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晋代陶渊明也说:“盛年不重来,一日再难晨,及时当劝勉, 岁月不待人。”因此,我们要抓主机会,强留耶稣。“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 (传12:1)一个人,千万不要等到退休,不要等到儿娶女嫁,不要等到房子建造好了;不要等到年老没事干了再去相信耶稣,一定要趁着现在。我们今日相信, 今日就有交托和依靠,今日就能享受到平安和喜乐,今日就有了积极美好的人生方向。有一歌词说:耶稣爱你,耶稣爱你现在,现在耶稣爱你;来信耶稣,来信耶稣 现在,现在来信耶稣。

(二)传扬复活的耶稣。事件发生后,他们二人认清了复活的耶稣,增强了信心和生活的勇气,有了传扬复活耶稣的激情,立即回到耶路撒冷,向众门徒报告说,耶 稣果然复活,已经显给西门看了。他们两个从原来的不信,信心的迟钝、怀疑,眼睛的迷糊,到认识复活的耶稣,宣传复活的耶稣,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是一个质的飞跃。今天,我们既然也认识了复活的耶稣,就要去宣传复活的耶稣,为复活的耶稣作见证,完成他对我们每个人的重托。

总而言之,这两个门徒由于太注意自己的忧伤和失望,以致看不到历史上这个最大事件的意义;甚至耶稣走在他们旁边也认不出来,以致离开教会,去找自我安慰。 然而,他们却强留了耶稣,耶稣的话挑旺了他们的信心,让他们重新认清了复活的耶稣,心里火热,为复活的主作更大更美的见证。因此,惟有当我们寻找耶稣,才 能经历到上帝所赐给我们的能力和帮助,巴不得每一个人莫再迟疑,时时抓住耶稣,时时依靠耶稣,时时传扬耶稣,用实际行动为复活的耶稣做美好的见证。

发表于《教材》2011年第2期48页

经文:路24:13-35。

七日的第一日,由于耶稣从死里复活而被称为复活节,亦称复活日。对教会,或者信徒来说,耶稣从死里复活,这是一个必然的,非常重大的事件。

麦道卫先生说:耶稣没有复活,那么他就不是救主,也非犹太人的王;耶稣没有复活,在《使徒行传》上记载的五旬节圣灵充满就成了宗教上无法解释的现象;耶稣 若没有复活,那么使徒就没有可见证的事;耶稣若没有复活,我们就无法解释诗篇16篇中的诗句(注: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 坏);耶稣如果没有复活,那么我们不必等待尚未出现的弥赛亚。但是,如果耶稣复活了,我们便知道天国已进入到人类的历史中,上帝正在做工,要粉碎罪恶,创 造新生命,并且装备我们迎接基督再来;我们知道死亡已被制服,耶稣成了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我们也会从死里复活,永远和基督在一起;它就使教会在世上的见 证更有权威;它就给人类带来盼望,我们在患难中也能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它就给我们一个保证:基督是活着的,并且在统治他的国,这不是一个神化,是一个又真 又活的上帝;我们可以支取上帝使耶稣复活的大能,叫我们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为主而活;它就使我们死亡的灵命复活过来。耶稣果然复活了!

然而,这样一个不需要争论的客观事实,在今天,世界上却有许多人不愿意相信:例如:有人说耶稣当时并未完全死亡,只是昏迷,后来苏醒跑掉了;有人说是马利 亚的香膏把耶稣熏苏醒了;也有人说是马利亚、门徒找错了地方;还有人说在兵丁睡着的时候,门徒把耶稣的尸体偷走了,等等。根据所读经文,就是在耶稣复活的 当天,也有好多当事人不相信这一点,或者对这一点抱有怀疑态度。在去以马忤斯途中的两个门徒,对耶稣复活的事情信心太迟钝了,以致受到了主的批评。

一、两个门徒的认识错误

去以马忤斯途中的两个门徒为什么在耶稣复活这件事情上信心迟钝呢?原因是他们和当时的许多人一样,对耶稣的认识不到位所致。

(一)他们把复活的主看成了一位客人。“你在耶路撒冷做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发生的事吗?”什么是客人?就是在朋友、亲戚、或者当官的家里做客的 人。也就是说,他们以为耶稣是与他们一样,是一个对上帝,对人都有许多亏欠和软弱的普通人,既然是这样,他们自然也不会想到,那位“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 同行”的人就是他们的主,他们的夫子。可以说,他们遇见了复活的耶稣,是万幸,但却不认识他,是万幸中的不幸,实在太遗憾了!

(二)他们把耶稣看成了一个先知。“他是个先知,在上帝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能。”先知在新约中有,但更多的则出现在旧约时代。在旧约中,由于先知 预先知道上帝的旨意,对某一件将要发生的事进行预言,因此被称作先见。他们是上帝的代言人,因此也被称作神人。上帝赐给他们权柄与能力,使他们能行神迹奇 事和异能,与常人不同。尽管如此,但他们总归还是属于人的范畴,不是上帝,因此也有所不能。耶稣在世时,如他们所说的,在上帝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 能。由于传统的观点,自然把耶稣当成先知了。耶稣是先知,是完全人,但更是道成肉身的上帝,他不是有所不能,而是无所不能。“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9:6)

(三)他们把耶稣看成了民族救星。“但我们素来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 我们在了解旧约历史时知道,以色列民在埃及遭受430年的奴役,苦不堪言,他们盼望能有一位领袖领导他们出埃及,上帝就藉着摩西领导他们实现了愿望,摩西 成了民族英雄、政治领袖和君王。耶稣时代,由于政治的原因,以色列受罗马帝国的统治,他们盼望能有一位君王像摩西一样带领他们打胜仗。可是耶稣说:“我的 国不属这世界。”(约18:36)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我来了,使要叫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 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5)耶稣是救星,但他不是民族英雄和军事领袖,而是人类灵魂的拯救者;耶稣是主,但他不是一般的主人,而是生命的主 宰;耶稣是君王,但他不是人们想象中那种有权有势的王,而是天国的君王。他的国不属这世界。

(四)他们走错了方向。“正当那日,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25里。”根据地图,以马忤斯在耶路撒冷的西边,由 于耶路撒冷建在几座山的山顶上,因此,往以马忤斯去,不仅要向西行,而且是下坡路。巴克莱说:“无论怎样,信徒要走的方向,并不是向着日幕,而是向着朝 阳。许久以前,上帝便对以色列的儿女说,他们在旷野的旅程,是要朝向日出之地。(民21:11)信徒迈步前进,并不是走向那低垂的夜幕,乃是奔向破晓的晨 曦——而这一点,由于忧伤和失望,在以马忤斯路上的二人,并未觉察。

综上所述,这两个门徒之所以不认识与他们同行的耶稣,是因为对耶稣没有正确的认识所致。在七日的第一日,耶稣复活了,马利亚、使徒都看见了他复活后留下的 空坟墓,并且也亲自也向许多人显现,但他们仍因耶稣的受死,失去了对他的信心及生活的勇气,仍然不信,进而离开耶路撒冷。今天,耶稣的复活仍叫许多人感到 惊讶,尽管有许多的证据和见证,人们仍然拒绝相信。但无论怎样,复活的耶稣随时会与我们同在。我们要消除各种疑惑,擦亮眼睛,完全认识复活的耶稣,他与我 们随时同在。

二、两门徒的积极表现

对于在巴勒斯坦这一带生活了三十多年,并传扬天国福音三年之久,又和门徒们朝夕相处,多次证明自己身份的耶稣来说,这两个门徒的模糊认识确实不可思议。但 在他们将要错过再一次认识耶稣的良好机会之时,一个出于本能的行动,却是他们的心窍和眼睛意外开启和明亮起来,他们为复活的主亲自与他们同行这么远的路而 感到惊喜万分。那么,他们究竟有什么善良的行动呢?

(一)他们强留耶稣住下。夕阳西下,夜幕即将降临,辛苦了一天的耶稣好像还要继续往前走,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两个门徒虽然不知道耶稣要往何处去,在那 里住宿,但出于关怀和人之常情,还是把他强留了下来。他们若不强留,耶稣就过去了,什么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众所周知,上帝非常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对在伊甸 园里的亚当和夏娃就是这样。当他们强留耶稣住下后,却发生了几件事对他们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分圣餐,享受耶稣的平安;二是眼睛明亮,认识了他们盼望已久 的弥赛亚——耶稣,忧愁变喜乐,失望变希望。耶稣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晋代陶渊明也说:“盛年不重来,一日再难晨,及时当劝勉, 岁月不待人。”因此,我们要抓主机会,强留耶稣。“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 (传12:1)一个人,千万不要等到退休,不要等到儿娶女嫁,不要等到房子建造好了;不要等到年老没事干了再去相信耶稣,一定要趁着现在。我们今日相信, 今日就有交托和依靠,今日就能享受到平安和喜乐,今日就有了积极美好的人生方向。有一歌词说:耶稣爱你,耶稣爱你现在,现在耶稣爱你;来信耶稣,来信耶稣 现在,现在来信耶稣。

(二)传扬复活的耶稣。事件发生后,他们二人认清了复活的耶稣,增强了信心和生活的勇气,有了传扬复活耶稣的激情,立即回到耶路撒冷,向众门徒报告说,耶 稣果然复活,已经显给西门看了。他们两个从原来的不信,信心的迟钝、怀疑,眼睛的迷糊,到认识复活的耶稣,宣传复活的耶稣,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是一个质的飞跃。今天,我们既然也认识了复活的耶稣,就要去宣传复活的耶稣,为复活的耶稣作见证,完成他对我们每个人的重托。

总而言之,这两个门徒由于太注意自己的忧伤和失望,以致看不到历史上这个最大事件的意义;甚至耶稣走在他们旁边也认不出来,以致离开教会,去找自我安慰。 然而,他们却强留了耶稣,耶稣的话挑旺了他们的信心,让他们重新认清了复活的耶稣,心里火热,为复活的主作更大更美的见证。因此,惟有当我们寻找耶稣,才 能经历到上帝所赐给我们的能力和帮助,巴不得每一个人莫再迟疑,时时抓住耶稣,时时依靠耶稣,时时传扬耶稣,用实际行动为复活的耶稣做美好的见证。

发表于《教材》2011年第2期48页


相关文章

  • 有效教材法 第二十课 建立了主日学,我们怎样教第一课呢?
  • 第二十课 如果我们建立了主日学,我们怎样教第一课呢? 先分享课程题目,经文,主要真理,经句,诗歌,特别的祷告事项,神的属性. 我们就从第一课开始吧. 如果你是刚刚建立的主日学,你已经找到同工了,你已经预备好了,也有小孩子来参加了,并且不要忘 ...查看


  • 圣经罗马书讲义
  • 羅馬書講義 杨光明编著 2012年11月 目录 序言 第一讲<罗马书>之引言 一.自我简介 二.受书人及祝祷 三.写信的原因 四.本书的主题 第二讲世人都犯了罪 一.外邦人的罪 二.犹太人的罪 三.普世人的罪 第三讲.因信称义 ...查看


  • 耶稣对门徒们的教导
  • 可9:30-37 经文:可9:30-37 平行经文:太17:22-23.18:1-5.路9:43-48 上文:可8:27-9:29 下理:可9:38-10章 从八章二十七节开始,经文的主导思想就是那将来临的十字架苦难,关于这一点有三次明确的 ...查看


  •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读经一:列上十九16,19-21 答唱咏:咏16 读经二:迦五1,13-18 福 音:路九51-62 <荒漠燃荆>先知的皈依.我们的皈依 内 容 厄里叟回家吻别了自己的父母后,便起程去跟随厄里亚,作他的徒弟,以 ...查看


  • 对比式取题法
  • 对比式取题法 一.定义:在圣经中选取能对比的经文,其内容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并物件等特点进行正面或反面对比,产生效法或警戒的真理造就内容的讲篇. 二.类型:(类别) [一]对称法 -- 是相辅相成 例A : <以利亚与施洗约翰> ...查看


  • 65节需要背诵的[圣经]经文
  • 65节需要背诵的圣经经文 林后5:17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加 2:20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查看


  • 2012年3月25日四旬期第五主日
  • 时间:2012-03-17 15:15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 276次 读经一(我要订立新的盟约,不再记忆他们的罪恶.) 耶肋米亚先知书 31:31-34 新约与新心 看,时日将到──上主的断语──我必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订立新约, ...查看


  • 浪子的比喻
  • 黄桥教堂主日讲章 浪子的比喻 弟兄姊妹:浪子的比喻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耳熟能详的故事,是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在路加福音十五章当中,给那些文士和法利赛人所讲的第三个比喻.在路15:1-2节中告诉我们:有许多税吏和罪人悔改来到主的面前,而那些自以为 ...查看


  • 关于灵.魂和身体三元论的错误
  • 现在很多的基督徒都认为人是有灵.魂和身体组成的,我也问过一些国外的朋友,甚至天主教的信徒对这个问题也看法相当的一致.下面我就来解释一下这个观点的错误. 据一些圣经学者考证,灵.魂.体三元论的观点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教父的著作中,而另一个说法就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