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观后感

伊凡与安德烈的心理结构类型比较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内心形成于并体现在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各种他人和各种关系引导人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并习惯性地运用这一模式与他人相处。两个人在处理他们的关系上发生冲突,其内在原因往往是他们(对这个关系)各自认同的关系模式发生了矛盾。

因此,在讨论伊凡与安德烈的心理前,我要先描述一下他们的父亲的心理,因为影片大部分时间在呈现他们与父亲的关系。

这位父亲所习惯的人际关系模式我将其概括为“发出命令的上级与服从命令的下级”。他的内心需要是儿子对他作为父亲以及家长的身份的认可和尊重。因此他采取强硬的态度让儿子叫他爸爸并且听他的话。

可伊凡所期待的爸爸完全不是这样,他认为与父亲的相处模式应该是 “包容可靠的家长与被爱护的孩子”,这大约可以归咎于他长时间与母亲的相处。伊凡内心最强烈的需要是安全感和爱,这解释了为何他最后与父亲发生剧烈冲突时他不再畏高爬上塔顶,事实上他依然害怕,只不过在他看来父亲比高塔更加不安全,这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他考量父亲的标准是感性的,当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也多诉诸于情绪的爆发。同时,他受到玩伴欺负的经历使他内心还有这样一种关系模式——“不可信任的他人与孤立无援的自己”。于是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观察这个陌生的父亲。当他看到父亲因为安德烈找餐馆耽误了时间而“不近人情地”责骂安德烈时,他便开始生产负面情绪。尽管当时父亲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可以说安德烈犯错挨骂一事跟他压根儿没关系,但他却由此排斥父亲。这是由于父亲的实际表现与他需要的“父亲在意儿子的感受”大相径庭。这一需要的落空使得他心灰意冷,并马上按自己的经验将这个父亲归为了不可信任的人。

而刚被训斥过的安德烈,这个乖乖认错得到父亲原谅的哥哥面对排斥父亲的弟弟则马上站到了父亲一边:“别管他,爸爸。他倔得像头驴。”这作为安德烈的人际关系模式,他和伊凡一起与玩伴们相处

时也得到了体现——他似乎也有那么点“应该保护弟弟”的意思,但当玩伴们集体表明(有几个或许是默认)了“不与胆小鬼说话”的态度,他选择了认同“大多数人”。因为他内心需要以此来换取“大多数人”的认同。所以安德烈常用的人际关系模式是“强大的他人与力求他人认可的自己”。这里说的“强大的”他人相对于“弱小的”安德烈,他几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擅长于以他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即便是单独与被自己称作“矮子”、“胆小鬼”的弟弟在一起时也往往是顺从的态度;而当他处在发生冲突的双方周围,他便依附于“看起来更强势”的一方。我想这是他多年来没有强有力的庇护而自身又不够强大——如他在无法处理偷钱包的人时,面对父亲“你们俩真没种”的责骂所说的“我还没有准备好”。相比之下,伊凡反过来责怪父亲“你为什么不早点出来(保护我们)”,他至少已经在“准备”。这也说明了他已经不同于伊凡寻求他人保护,而是想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愿。

然而,父亲的突然死亡让他没有时间再准备了。伊凡崩溃了,他彻底失去了被父亲爱护的可能性。这时他的表现和《狮子王》中看见父亲死去的辛巴很像。无论父亲是慈爱的还是严厉的,作为失去父亲的孩子这一角色所体验到的都是惊惶无助。同时,安德烈也失去了一个可以让他顺从依附的势力。这个境地迫使他不得不选择自己的存在,于是他的价值观第一次在他自己的意志上显现出来。他冷静而理智地,带着伊凡把爸爸装上船,带回去。

伊凡与安德烈的心理结构类型比较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内心形成于并体现在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中。各种他人和各种关系引导人形成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并习惯性地运用这一模式与他人相处。两个人在处理他们的关系上发生冲突,其内在原因往往是他们(对这个关系)各自认同的关系模式发生了矛盾。

因此,在讨论伊凡与安德烈的心理前,我要先描述一下他们的父亲的心理,因为影片大部分时间在呈现他们与父亲的关系。

这位父亲所习惯的人际关系模式我将其概括为“发出命令的上级与服从命令的下级”。他的内心需要是儿子对他作为父亲以及家长的身份的认可和尊重。因此他采取强硬的态度让儿子叫他爸爸并且听他的话。

可伊凡所期待的爸爸完全不是这样,他认为与父亲的相处模式应该是 “包容可靠的家长与被爱护的孩子”,这大约可以归咎于他长时间与母亲的相处。伊凡内心最强烈的需要是安全感和爱,这解释了为何他最后与父亲发生剧烈冲突时他不再畏高爬上塔顶,事实上他依然害怕,只不过在他看来父亲比高塔更加不安全,这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他考量父亲的标准是感性的,当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也多诉诸于情绪的爆发。同时,他受到玩伴欺负的经历使他内心还有这样一种关系模式——“不可信任的他人与孤立无援的自己”。于是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观察这个陌生的父亲。当他看到父亲因为安德烈找餐馆耽误了时间而“不近人情地”责骂安德烈时,他便开始生产负面情绪。尽管当时父亲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可以说安德烈犯错挨骂一事跟他压根儿没关系,但他却由此排斥父亲。这是由于父亲的实际表现与他需要的“父亲在意儿子的感受”大相径庭。这一需要的落空使得他心灰意冷,并马上按自己的经验将这个父亲归为了不可信任的人。

而刚被训斥过的安德烈,这个乖乖认错得到父亲原谅的哥哥面对排斥父亲的弟弟则马上站到了父亲一边:“别管他,爸爸。他倔得像头驴。”这作为安德烈的人际关系模式,他和伊凡一起与玩伴们相处

时也得到了体现——他似乎也有那么点“应该保护弟弟”的意思,但当玩伴们集体表明(有几个或许是默认)了“不与胆小鬼说话”的态度,他选择了认同“大多数人”。因为他内心需要以此来换取“大多数人”的认同。所以安德烈常用的人际关系模式是“强大的他人与力求他人认可的自己”。这里说的“强大的”他人相对于“弱小的”安德烈,他几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擅长于以他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即便是单独与被自己称作“矮子”、“胆小鬼”的弟弟在一起时也往往是顺从的态度;而当他处在发生冲突的双方周围,他便依附于“看起来更强势”的一方。我想这是他多年来没有强有力的庇护而自身又不够强大——如他在无法处理偷钱包的人时,面对父亲“你们俩真没种”的责骂所说的“我还没有准备好”。相比之下,伊凡反过来责怪父亲“你为什么不早点出来(保护我们)”,他至少已经在“准备”。这也说明了他已经不同于伊凡寻求他人保护,而是想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愿。

然而,父亲的突然死亡让他没有时间再准备了。伊凡崩溃了,他彻底失去了被父亲爱护的可能性。这时他的表现和《狮子王》中看见父亲死去的辛巴很像。无论父亲是慈爱的还是严厉的,作为失去父亲的孩子这一角色所体验到的都是惊惶无助。同时,安德烈也失去了一个可以让他顺从依附的势力。这个境地迫使他不得不选择自己的存在,于是他的价值观第一次在他自己的意志上显现出来。他冷静而理智地,带着伊凡把爸爸装上船,带回去。


相关文章

  • [砥砺奋进的五年]观后感:时刻保持回归小学生的心态
  • <砥砺奋进的五年>观后感:时刻保持回归小学生的心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在这砥砺前行的五年之中,党中央持之以恒地从严治吏,严选拔.提素质.转作 ...查看


  • [明珠回归]读后感
  • <明珠回归>读后感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明珠回归>这篇课文,我读后深受感触. 这篇课文说了,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秦代到清代,中国一直 对香港实施管辖,行使主权.可是到了 19 世纪中叶,英国发动了海盗式的鸦 ...查看


  • [让管理回归简单]读后感
  • 读<让管理回归简单>读后感 宋新宇博士写的这本书,不仅适用于中小型企业领导看,也适用于企业销售管理人员,我从中可以学习到如何提升公司业绩,如何管理下属员工,如何跟下属沟通,以及如何管理我们自己. 从本书中学到了相对实用,简单明了 ...查看


  • 七子之歌读后感2篇
  • 七子之歌读后感2篇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氤着郑氏的英魂„„" 这首诗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组诗中的一首,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把被列强夺去的七处失地--台湾.广州 ...查看


  • 牧犬兄弟读后感作文
  • 牧犬兄弟读后感作文 <牧犬三部曲>这本书里那波澜起伏的情节,那云谲波诡的命运,透过一串串高潮迭起的故事,让我看到了牧犬兄弟虽然经历了许多苦难,但依旧不屈不挠.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牧工的儿子林达为了给牧犬黑云报仇,秘密培养黑云的儿子 ...查看


  •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
  •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 <大学古本序>读后感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 通过7月22日从宝华二楼会议室学习<大学古本序>,从中可以看出王阳明致良知理论的提出, 标志着其心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也是从南宋 ...查看


  •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
  •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一)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首诗,我感到愤怒和喜悦. 1997年7月1日,英国政府无条件地把香港的统治权归还中国政府.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香港人民终于和大陆的同胞团聚.当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为0 ...查看


  • [小平您好]观后感
  • 看影片之前,我一直很好奇"小平您好",这题目是怎么来的,因为这题目让我感觉很真挚,就像是对亲朋,像是对自己最热爱.最熟悉的家人的问候. 在影片放映到国庆大典时,绚丽的彩车,整齐的方队,威武的坦克,还有首次亮相的洲际导弹和 ...查看


  • [优秀作文][地心引力]观后感
  • 前不久,我刚看了一部感人,有点恐怖的美国片,叫<地心引力>. 深邃浩瀚的外层空间,蔚蓝的地球与深不见底.漆黑一片的宇宙形成鲜明对比.一台隶属美国的空间站,数名宇航人员正进行太空漫步,对所属卫星做着例行检查.初上太空的瑞安博士正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