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氧化剂及氧化性排序

氧化剂

概述

换反应,如反应Fe+CuSO₄=FeSO₄+Cu中,实质上是Cu₂+离子氧化Fe原子,Cu₂+作氧化剂,Fe是还原剂)

常见氧化剂: 1.氟气

氟气(F₂)是淡黄色的气体,强氧化性,有特殊难闻的臭味,剧毒。-188℃以下,凝成黄色的液体。在-223℃变成黄色结晶体。在常温下,氟几乎能和所有的元素化合:大多数金属都会被氟腐蚀,碱金属在氟气中会燃烧,甚至连黄金在受热后,也能在氟气中燃烧。许多非金属,如硅、磷、硫等同样也会在氟气中燃烧。

2.臭氧

臭氧(分子式O₃)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气态臭氧厚层带蓝色,有特殊臭味,浓度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

3.氯气

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臭味;熔点-100.98°C,沸点-34.6°C,气体密度3.214克/升,20°C时1体积水可溶解2.15体积氯气。氯相当活泼,湿的氯气比干的还活泼,具有强氧化性。除了氟、氧、氮、碳和惰性气体外,氯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氯化物;氯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例如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4.硝酸

硝酸(nitric acid)分子式HNO₃,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酸酐为五氧化二氮。硝酸的酸性较硫酸和盐酸小(PKa=-1.3),易溶于水,在水中完全电离,常温下其稀溶液无色透明,浓溶液显棕色。硝酸不稳定,易见光分解,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严禁与还原剂接触。硝酸在工业上主要以氨氧化法生产,用以制造化肥、炸药、硝酸盐等,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

5.浓硫酸

浓硫酸是指浓度(这里的浓度是指硫酸溶液里硫酸的质量百分比)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溶液。浓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普通硫酸或普通浓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常用的浓硫酸中H₂SO₄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6.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亦名“灰锰氧”、“PP粉”,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常温下为紫黑色片状晶体,易见光或受热分解:2KMnO₄=K₂MnO₄+MnO₂+O₂↑,故需避光存于阴凉处,严禁与易燃物及金属粉末同放。高锰酸钾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上用作消毒剂、漂白剂等,在实验室,高锰酸钾因其强氧化性和溶液颜色鲜艳而被用于物质的鉴定,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氧化还原滴定的重要试剂。

7.重铬酸钾

重铬酸钾呈橙红色板状结晶,有强氧化性,与可燃物接触可能着火。比重2.676。熔点398℃。本品为用途极广的铬化合物,用于铬酸混合液和重铬酸滴定等实验室应用,工业上的铬酸盐、重铬酸盐制造、有机合成,电镀、防腐剂、颜料、媒染剂,照相、印刷、电池、安全火柴、化学研磨剂等。六价铬毒性大于三价铬。铬还是一种致敏源,六价铬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是一种致癌物。

8.次氯酸钠

白色粉末,有潮解性。在空气中不稳定,受热后分解。工业品则是浅黄色透明液体。俗称漂白水,是不稳定化合物。能逐渐释放出氧气。碱性次氯酸钠溶液比较稳定,俗称安替福明。能溶于冷水,受热到35℃以上或遇酸则分解,有氧化性。作为氧化剂使用时主要在强碱介质使用。

9.双氧水

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液体。存在于空气和水中,光照、闪电和微生物均可产生过氧化氢。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漂白和防腐功能,可以掩盖食品本身的腐败变质。

10.其它强氧化剂

其他较常见的强氧化剂还有二氧化铅、铋酸钠、高碘酸、三氟化钴、高铁酸钠等,但较前面列举的强氧化剂应用得少一些。

还原剂

常见的还原剂是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被氧化的物质。

(1)典型的金属单质如:K、Ca、 Na、Mg等(其还原性强弱与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2)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如:H₂、C、CO。

(3)有变价元素的最低价态化合物如:H₂S、HI、HBr、HCl

(4)非金属阴离子如:S₂-、I-、Br-、Cl-

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Al,Zn,Fe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₂,C,Si等.元素(如C,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₂等.元素(如Cl,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HCl,H₂S等.元素(如Fe,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₂SO₃,FeSO₄等。

常见的还原剂还有:氢气(H₂)、一氧化碳(CO)、铁屑(Fe)、锌粉(Zn)等。

氧化剂强弱的标准

氧化剂

概述

换反应,如反应Fe+CuSO₄=FeSO₄+Cu中,实质上是Cu₂+离子氧化Fe原子,Cu₂+作氧化剂,Fe是还原剂)

常见氧化剂: 1.氟气

氟气(F₂)是淡黄色的气体,强氧化性,有特殊难闻的臭味,剧毒。-188℃以下,凝成黄色的液体。在-223℃变成黄色结晶体。在常温下,氟几乎能和所有的元素化合:大多数金属都会被氟腐蚀,碱金属在氟气中会燃烧,甚至连黄金在受热后,也能在氟气中燃烧。许多非金属,如硅、磷、硫等同样也会在氟气中燃烧。

2.臭氧

臭氧(分子式O₃)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它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温层下部的臭氧层中。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防止其到达地球。气态臭氧厚层带蓝色,有特殊臭味,浓度高时与氯气气味相像;液态臭氧深蓝色,固态臭氧紫黑色。

3.氯气

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臭味;熔点-100.98°C,沸点-34.6°C,气体密度3.214克/升,20°C时1体积水可溶解2.15体积氯气。氯相当活泼,湿的氯气比干的还活泼,具有强氧化性。除了氟、氧、氮、碳和惰性气体外,氯能与所有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氯化物;氯还能与许多化合物反应,例如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进行取代反应或加成反应。

4.硝酸

硝酸(nitric acid)分子式HNO₃,是一种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的无机酸,酸酐为五氧化二氮。硝酸的酸性较硫酸和盐酸小(PKa=-1.3),易溶于水,在水中完全电离,常温下其稀溶液无色透明,浓溶液显棕色。硝酸不稳定,易见光分解,应在棕色瓶中于阴暗处避光保存,严禁与还原剂接触。硝酸在工业上主要以氨氧化法生产,用以制造化肥、炸药、硝酸盐等,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

5.浓硫酸

浓硫酸是指浓度(这里的浓度是指硫酸溶液里硫酸的质量百分比)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溶液。浓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普通硫酸或普通浓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常用的浓硫酸中H₂SO₄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6.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亦名“灰锰氧”、“PP粉”,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常温下为紫黑色片状晶体,易见光或受热分解:2KMnO₄=K₂MnO₄+MnO₂+O₂↑,故需避光存于阴凉处,严禁与易燃物及金属粉末同放。高锰酸钾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上用作消毒剂、漂白剂等,在实验室,高锰酸钾因其强氧化性和溶液颜色鲜艳而被用于物质的鉴定,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氧化还原滴定的重要试剂。

7.重铬酸钾

重铬酸钾呈橙红色板状结晶,有强氧化性,与可燃物接触可能着火。比重2.676。熔点398℃。本品为用途极广的铬化合物,用于铬酸混合液和重铬酸滴定等实验室应用,工业上的铬酸盐、重铬酸盐制造、有机合成,电镀、防腐剂、颜料、媒染剂,照相、印刷、电池、安全火柴、化学研磨剂等。六价铬毒性大于三价铬。铬还是一种致敏源,六价铬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是一种致癌物。

8.次氯酸钠

白色粉末,有潮解性。在空气中不稳定,受热后分解。工业品则是浅黄色透明液体。俗称漂白水,是不稳定化合物。能逐渐释放出氧气。碱性次氯酸钠溶液比较稳定,俗称安替福明。能溶于冷水,受热到35℃以上或遇酸则分解,有氧化性。作为氧化剂使用时主要在强碱介质使用。

9.双氧水

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油状液体。存在于空气和水中,光照、闪电和微生物均可产生过氧化氢。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漂白和防腐功能,可以掩盖食品本身的腐败变质。

10.其它强氧化剂

其他较常见的强氧化剂还有二氧化铅、铋酸钠、高碘酸、三氟化钴、高铁酸钠等,但较前面列举的强氧化剂应用得少一些。

还原剂

常见的还原剂是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被氧化的物质。

(1)典型的金属单质如:K、Ca、 Na、Mg等(其还原性强弱与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2)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如:H₂、C、CO。

(3)有变价元素的最低价态化合物如:H₂S、HI、HBr、HCl

(4)非金属阴离子如:S₂-、I-、Br-、Cl-

活泼的金属单质,如Na,Al,Zn,Fe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₂,C,Si等.元素(如C,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氧化物,如CO,SO₂等.元素(如Cl,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酸,如HCl,H₂S等.元素(如Fe,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如Na₂SO₃,FeSO₄等。

常见的还原剂还有:氢气(H₂)、一氧化碳(CO)、铁屑(Fe)、锌粉(Zn)等。

氧化剂强弱的标准


相关文章

  • 果蔬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 '誓目互圈!塑!垒塑!!!坚!型!垒!!型!塑望旦!!型型 果蔬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 王 琪,田迪英,杨荣华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35) 摘要采用DPPH法.硫氰酸铁(FTC)法.}胡萝h素一亚油酸乳化液 ...查看


  • 天津一中2014届高三(下)第五次月考化学试卷(5月份)
  • 2013-2014学年天津一中高三(下)第五次月考化学试卷(5月 份)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3.(3分)(2012秋•徐州期末)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SiO 2 ②Fe ③BaSO 4 ④ ...查看


  • 化学式书写及物质命名讲解及训练
  • 化 学 式 的 书 写 1.知识准备: ①熟记1-20号元素符号 ②熟记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注意:1.+2价的铁离子读作:亚铁离子,+3价的铁离子读作:铁离子. 2. 单质元素化合价为零. 3.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正上方, ...查看


  • 地理校本课程教材
  • 地理校本课程教材 生活与地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多增加课外地理知识,开阔知识视野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生产,生活等地理现象 (3)培养学生的调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对家乡的热 ...查看


  • 比色法测定啤酒中二氧化硫的含量_张晓磊
  • DOI :10. 13995/j . cn ki . 11-1802/t s . 2000. 05. 009 第26卷 第5期 张晓磊等:比色法测定啤酒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37 比色法测定啤酒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张晓磊 蔡心尧 (中国食品发酵工 ...查看


  • 2015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 福建省厦门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25分)本卷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 铅笔将该选项涂黑. 1.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 ) A .导电 ...查看


  • 食品微生物题库
  • 食品微生物学 复习习题集(课程重点内容) 以下内容和此前提供的前3章相关重点内容是本课程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 1.体积微小比表面大2.繁殖快生长旺3.种类繁多分广4.适应性强5.观察和研究的手段特 殊 ...查看


  • 地理校本教材
  • 高三6.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了解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绘制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风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解决问 ...查看


  • 第一章化学知识点总结
  • 第一章 化学基本知识点 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 1. 物质的组成关系 2. 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 3, 离子与基团 要点 1. 在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已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有110多种:在微观上,物质由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