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刚形成时是汪洋一片,后来才出现陆地的。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变化。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形上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

3、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西高东低。

4、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5、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温度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6、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

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7、

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8、岩石改变模样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9、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自然界中岩石的风化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管黑夜白天,而且“缓慢、细微、长期、短期内不易觉察”,和火山地震引起的变化是截然不同的。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10、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呢?自然界中岩石在白天受热,夜晚冷却;夏天受热,冬天受冷;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也会发生碎裂。碎裂的岩石继续风化就形成碎石,滚落到山脚下。

11、岩石风化过程图:

(风化)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1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14、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5、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

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6、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7、制定一份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

研究题目: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坡度的大小、降雨量的大小)对侵蚀的影响

我们的推测:如果有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小;如果无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大。

实验方法:用对比实验,设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器材:

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不同的条件:

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

实验过程:

18、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9、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0、除了流水,还有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量能引起地形的侵蚀和沉积。

21、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1、马车、汽车、电瓶车、缆车,用的动力分别是马的拉力、发动机的动力、电力和缆绳的拉力。

2、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要使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一定的拉力 。拉力越 大 ,小车运动得越 快 。

3、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实验方案

◎我们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材料:

◎我们的猜测:

◎我们的方法与步骤:

◎我们有什么发现?

4、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得圈数越多手感觉越紧,用眼睛看,绕的圈数不同,橡皮筋完全松开的时间也不同,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完全松开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力较大,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圈数少时,产生的力较小,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橡皮筋的弹力越 大 ,作用时间越 久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远 。)

5、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

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作用在物体(橡皮筋、弹簧)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弹力也越大。没拉长的橡皮筋、弹簧不具有弹力。

6、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7、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8、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9、力有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10、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2、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 光滑 ,摩擦力越 小 ;表面越 粗糙 ,摩擦力越 大 。

14、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 重 ,摩擦力越 大 ;物体越 轻 ,摩擦力越 小 。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 小 ,滑动的摩擦力 大 。

16、研究“摩擦力大小与 关系”的实验方案

◎我们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材料:

◎我们的猜测: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我们的方法与步骤:

◎我们有什么发现:

1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所以,静止的小车要受到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运动起来,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汽车、自行车刹车采取阻止车轮转动的方法使车子很快停下来,都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18、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9、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教科版修订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验

班级 姓名

一、我会填(19’)

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 )、(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内。火山活动与( )和( )运动有关。

2、由于受( )、( )、( )或( )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土壤是( )、( )、( )、( )、( )和( )等物质的混合物。

4、土壤的成分中,( )和( )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二、我会判(20’)

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

2、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

3、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

4、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变化。( )

5、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

6、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

7、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

8、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

9、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

10、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

三、我会选(12’)

1、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 )多高山,( )多平原。

A、东部 B、西部

2、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3、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碰撞 B、相互拉张

4、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

A、土壤 B、腐殖质

5、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 )

A、重的颗粒先沉积 B、轻的颗粒先沉积

6、( ),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四、我会做(20’)

1、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知道土壤中有空气的?请简单地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五、我会写(29’)

1、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过程。(5’)

2、请你制定一份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注意写明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14’)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有所了解,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的总结在下面空白处。(10’)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2、地球刚形成时是汪洋一片,后来才出现陆地的。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变化。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形上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

3、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西高东低。

4、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5、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温度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6、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

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7、

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8、岩石改变模样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9、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自然界中岩石的风化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管黑夜白天,而且“缓慢、细微、长期、短期内不易觉察”,和火山地震引起的变化是截然不同的。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10、山上的岩石为什么布满了裂缝,山脚下为什么堆满了碎石了呢?自然界中岩石在白天受热,夜晚冷却;夏天受热,冬天受冷;在冷热的不断作用下也会发生碎裂。碎裂的岩石继续风化就形成碎石,滚落到山脚下。

11、岩石风化过程图:

(风化)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1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14、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5、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

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6、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7、制定一份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

研究题目: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坡度的大小、降雨量的大小)对侵蚀的影响

我们的推测:如果有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小;如果无植物覆盖,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大。

实验方法:用对比实验,设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器材:

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控制不同的条件:

实验组和对照组要保持相同不变的条件:

实验过程:

18、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9、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20、除了流水,还有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量能引起地形的侵蚀和沉积。

21、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1、马车、汽车、电瓶车、缆车,用的动力分别是马的拉力、发动机的动力、电力和缆绳的拉力。

2、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要使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一定的拉力 。拉力越 大 ,小车运动得越 快 。

3、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实验方案

◎我们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材料:

◎我们的猜测:

◎我们的方法与步骤:

◎我们有什么发现?

4、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得圈数越多手感觉越紧,用眼睛看,绕的圈数不同,橡皮筋完全松开的时间也不同,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完全松开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力较大,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圈数少时,产生的力较小,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橡皮筋的弹力越 大 ,作用时间越 久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远 。)

5、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

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作用在物体(橡皮筋、弹簧)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也越大,弹力也越大。没拉长的橡皮筋、弹簧不具有弹力。

6、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7、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8、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9、力有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10、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中数值。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2、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 光滑 ,摩擦力越 小 ;表面越 粗糙 ,摩擦力越 大 。

14、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 重 ,摩擦力越 大 ;物体越 轻 ,摩擦力越 小 。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 小 ,滑动的摩擦力 大 。

16、研究“摩擦力大小与 关系”的实验方案

◎我们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材料:

◎我们的猜测: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我们的方法与步骤:

◎我们有什么发现:

1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所以,静止的小车要受到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运动起来,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汽车、自行车刹车采取阻止车轮转动的方法使车子很快停下来,都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18、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9、赛车的设计特点:(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教科版修订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验

班级 姓名

一、我会填(19’)

1、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 )、(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内。火山活动与( )和( )运动有关。

2、由于受( )、( )、( )或( )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3、土壤是( )、( )、( )、( )、( )和( )等物质的混合物。

4、土壤的成分中,( )和( )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二、我会判(20’)

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

2、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

3、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

4、地球表面的地形在不断地变化。( )

5、从地形图上我们知道,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

6、山上的岩石布满了裂缝,是它受到风化作用的结果。( )

7、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

8、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

9、微风的力量很小,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 )

10、为了保护我们家园,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

三、我会选(12’)

1、从地形图上可以知道,我国( )多高山,( )多平原。

A、东部 B、西部

2、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3、许多科学家认为,大陆板块之间的( )会形成断裂谷。

A、碰撞 B、相互拉张

4、岩石受到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最终会变成( )

A、土壤 B、腐殖质

5、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 )

A、重的颗粒先沉积 B、轻的颗粒先沉积

6、( ),就会使土地被侵蚀越厉害。

A、坡度大,有植物覆盖,降雨量小

B、坡度小,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C、坡度大,无植物覆盖,降雨量大

四、我会做(20’)

1、你是怎样验证“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这个猜想的?请你简单地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知道土壤中有空气的?请简单地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

五、我会写(29’)

1、请你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岩石风化过程。(5’)

2、请你制定一份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注意写明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14’)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有所了解,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的总结在下面空白处。(10’)


相关文章

  •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何青青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课时 一.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 ...查看


  •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
  •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教学内容: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 ...查看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一.单元名称:显微镜下的世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 ...查看


  • 自然地理学课件
  •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 ...查看


  •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3)
  •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 齐市第二十四中学 邱 丽 萍 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引入的,因 ...查看


  • 五年级科学实验计划
  •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 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 生活中亲近科学, ...查看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 科 学 年 级 五年级 教 者 吉子远 (2012至2013)学年度一学期 学 期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五年级科学上册进度表 课标要求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 ...查看


  • 高中地理知识点重点
  • 2009-08-15 22:48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一.人类知识的宇宙 (一)人类观测到的宇宙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日心说".星系.光年 2.宇宙:天地万物的总称,由各种物质组成,处在不断运动和发展之中 3.天 ...查看


  • 小学科学目录
  • 教科版小学科学2008年上册下册教材目录 三-六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2.校园的树木3.大树和小草4.水生植物5.植物的叶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7.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第二单元<动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