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东林中学 邓玉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以前我对这句话理解不是很深,可是这个月发生在班里的一件事却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层地理解,让我明白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镜头回到12月9日,刚回到家的我接到了我班郑同学家长的电话,大概意思是郑同学新买的一个手机在体育课上丢失了。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心头一凉——诧异、愤怒之情涌上心头。这个班是我从初一开始就带上来的,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看着他们懵懂、成长。这个班一向以纪律好、纯朴而在年级中著称。每一个任课的老师甚至是别的班的老师都对他们赞不绝口,我也一度以他们为荣。可就是这样的班级却出了这样一件极不光彩的事,对我来说真是当头棒喝。

时间过了半个小时,平复情绪后,当务之急是要追回这个手机——虽然希望是渺茫的,因为学生已经全部离开学校回家了,“赃物”肯定已经被带离了学校。我脑子里闪过全班52个同学的脸孔——到底是谁做了这件事呢?怎么追回这个失踪的手机,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依靠家长的力量。随即我就利用平时和家长沟通的平台———“家校通”,给所有家长写了一个短消息,让他们留意是否有不属于孩子的手机出现在孩子身边,如果发现请及时和老师联系。我考虑到可能家长会为了维护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而帮孩子隐瞒错误,我又补发了一条消息:只要孩子主动把拿的手机拿出来,老师会既往不咎,不会戴有色眼镜对他,也会帮他保守秘密,维护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消息发出去了,我一边等着家长的回复,一边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

12月10日星期五早晨,我早早来到学校,询问了郑同学一些具体情况。昨天晚上发出去的消息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第一步失败。于是我进行了我的第二步计划——试图以情以理触动“犯错者”。我利用早自修的时间,对全班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讲话。我先把丢手机的情况简单向班级同学进行陈述。然后我以“犯错者”的口吻还原了他拿手机时的心理状况:他出于某种原因很需要一个手机,又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买手机,在昨天的体育课上,因为某一个“合适”的机会,他抵制不了诱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我再以丢手机的郑同学的口吻讲述了他丢手机后的心理:失去的不是一个手机,而是同学之间花了两年半时间建立起来的友谊和信任。同学们纷纷看向郑同学:他频频点头。最后我给“犯错人“指出了一条明路:利用周末两天仔细考虑利弊,希望能在周一早晨看到丢失的手机出现在班级里。在我进行这番讲话的同时,我也在观察每一个同学的神色,希望能发现蛛丝马迹。又是无功而返。

12月11、12日是周末,我的心始终被这件事牵动着。手机会如我所愿出现在课堂里吗?忐忑的两天很快过去了。周一早晨,我找来了郑同学询问是否收到手机,他摇头。我的心凉了半截。看来我的情感攻势破产了。怎么解决这个事件呢?这个手机能找回来的希望几乎为零了。我一次次的试着拨打丢失手机的号码,听到的始终是“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是凉透了——为自己的教育失败而失望。两年半一次次的班级教育历历在目,我很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我始终向学生灌输的

是到学校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我也很注意方法,我抓住每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对他们进行精神的“洗礼”。没想到的是居然还会出现这样的事,这不禁让我感到困惑——哪个教育环节出问题了呢? 12月24日上午,我接到了郑同学母亲的电话,她给我带来一个好消息:丢失的手机打通了。电话那头是一个陌生女子的责怪——手机是我用身份证登记买来的。我让她赶紧去电信局打印电话清单,查询丢失手机最近的通话记录单,希望能凭着一丝线索解决这件事。“功夫不负有心人”,按照电话清单上的通话记录,我找到了私拿手机的于同学。

12月25日,我把于同学以及她的父母约到学校。看着于同学懊悔的眼神,我回想起刚进中学校门的她——能干、活泼、快人快语的一个小姑娘。两年多的时间,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初二下半学期开始,她每天总是最迟一个到校;上课总是走神、打瞌睡,导致成绩大幅度下降。为了这些问题我也多次找过她的家长,总是不件成效。看来这些事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我的开导下,她慢慢吐露了心里话:她很爱玩——上网、游戏、看电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迷上了网上聊天,结识了一些网友,被他们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所吸引,觉得他们“很厉害”。过度地上网导致了她成绩的下滑。老师找过她的父母之后,父母收走了她用来聊天的工具——手机。可是网络就像鸦片一样侵蚀她的心。终于在12月9日的体育课上,她趁回教室拿绳子的机会拿走了同学放在书包里的手机。她坦承,听了老师的讲话后想把手机物归原主,可抵制不了网络的诱惑,最终还是把手机占为己有。在她认为危险期已经过去以后,她重新打开了她偷拿的手机。

这件事虽已圆满解决,但留给我很多的思考——怎样才是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细想确是如此。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他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我把他的话和我的教育工作联系起来,进行一定的补充,那就是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有好的家庭环境,便有好的教育;不良的家庭环境,便有坏的教育”。回想近期发生的丢手机事件,我的学校教育工作长抓不懈,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意外——我重视了学校教育,而缺少了家长的沟通,确保良好的家庭教育。于同学就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父亲老来得女,对这个孩子无原则的溺爱,导致孩子日益养成了好逸恶劳、刁蛮任性的坏习惯。当问题出现的时候,父亲表现出的是束手无策,被孩子牵着鼻子走。而母亲本想严格管教孩子,可因为父亲的无端指责和阻碍,也无法对孩子进行正常的管束。于同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离正途越走越远,终于做了这样一件极不光彩的错事。如果我平时注意对孩子家庭环境的全面了解,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现状,及时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许这件事也不会发生。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

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这次突发事件也让我反思我对学生进行学校教育时存在的缺陷——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脱离了孩子现有的生活状态——多观察、多搜集班级学生的生活案例,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也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2月27日班会课,我就手机“失而复得”的事对班级学生作了简单说明,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可是把它作为一个契机,那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题材。我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班级管理还不细致,对学生关心不够,导致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学生听了我的自我批评后很惊讶。然后我让郑同学就手机“失而复得”的事件,就以当事人的身份谈谈看法。他明确表态,就这次事件,他明白了老师不主张学生带手机到校的初衷,也明白了虚荣地炫耀带来的弊端。他的一番话,引发了学生的阵阵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能带到学校;不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他人的利益;要做好自我保护的工作„„听了学生们深有感触的发言,我感受到这次生活事件对学生们教育所取得的成效远远超过我以前就类似话题进行的思想教育。

这次学校生活中的小风波暂时平息了,学生们收获了很多,我也收获了很多。“生活即教育”,多朴素而简单的一句话啊,可它背后所蕴藏的却是教育的真谛。前辈陶行知以他的“精神遗产”惠泽我们这些教育界的“后辈”,让我们站在三尺讲台更稳、更实!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东林中学 邓玉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以前我对这句话理解不是很深,可是这个月发生在班里的一件事却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深层地理解,让我明白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镜头回到12月9日,刚回到家的我接到了我班郑同学家长的电话,大概意思是郑同学新买的一个手机在体育课上丢失了。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心头一凉——诧异、愤怒之情涌上心头。这个班是我从初一开始就带上来的,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看着他们懵懂、成长。这个班一向以纪律好、纯朴而在年级中著称。每一个任课的老师甚至是别的班的老师都对他们赞不绝口,我也一度以他们为荣。可就是这样的班级却出了这样一件极不光彩的事,对我来说真是当头棒喝。

时间过了半个小时,平复情绪后,当务之急是要追回这个手机——虽然希望是渺茫的,因为学生已经全部离开学校回家了,“赃物”肯定已经被带离了学校。我脑子里闪过全班52个同学的脸孔——到底是谁做了这件事呢?怎么追回这个失踪的手机,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依靠家长的力量。随即我就利用平时和家长沟通的平台———“家校通”,给所有家长写了一个短消息,让他们留意是否有不属于孩子的手机出现在孩子身边,如果发现请及时和老师联系。我考虑到可能家长会为了维护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而帮孩子隐瞒错误,我又补发了一条消息:只要孩子主动把拿的手机拿出来,老师会既往不咎,不会戴有色眼镜对他,也会帮他保守秘密,维护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消息发出去了,我一边等着家长的回复,一边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

12月10日星期五早晨,我早早来到学校,询问了郑同学一些具体情况。昨天晚上发出去的消息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第一步失败。于是我进行了我的第二步计划——试图以情以理触动“犯错者”。我利用早自修的时间,对全班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讲话。我先把丢手机的情况简单向班级同学进行陈述。然后我以“犯错者”的口吻还原了他拿手机时的心理状况:他出于某种原因很需要一个手机,又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买手机,在昨天的体育课上,因为某一个“合适”的机会,他抵制不了诱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我再以丢手机的郑同学的口吻讲述了他丢手机后的心理:失去的不是一个手机,而是同学之间花了两年半时间建立起来的友谊和信任。同学们纷纷看向郑同学:他频频点头。最后我给“犯错人“指出了一条明路:利用周末两天仔细考虑利弊,希望能在周一早晨看到丢失的手机出现在班级里。在我进行这番讲话的同时,我也在观察每一个同学的神色,希望能发现蛛丝马迹。又是无功而返。

12月11、12日是周末,我的心始终被这件事牵动着。手机会如我所愿出现在课堂里吗?忐忑的两天很快过去了。周一早晨,我找来了郑同学询问是否收到手机,他摇头。我的心凉了半截。看来我的情感攻势破产了。怎么解决这个事件呢?这个手机能找回来的希望几乎为零了。我一次次的试着拨打丢失手机的号码,听到的始终是“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是凉透了——为自己的教育失败而失望。两年半一次次的班级教育历历在目,我很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我始终向学生灌输的

是到学校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我也很注意方法,我抓住每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对他们进行精神的“洗礼”。没想到的是居然还会出现这样的事,这不禁让我感到困惑——哪个教育环节出问题了呢? 12月24日上午,我接到了郑同学母亲的电话,她给我带来一个好消息:丢失的手机打通了。电话那头是一个陌生女子的责怪——手机是我用身份证登记买来的。我让她赶紧去电信局打印电话清单,查询丢失手机最近的通话记录单,希望能凭着一丝线索解决这件事。“功夫不负有心人”,按照电话清单上的通话记录,我找到了私拿手机的于同学。

12月25日,我把于同学以及她的父母约到学校。看着于同学懊悔的眼神,我回想起刚进中学校门的她——能干、活泼、快人快语的一个小姑娘。两年多的时间,她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初二下半学期开始,她每天总是最迟一个到校;上课总是走神、打瞌睡,导致成绩大幅度下降。为了这些问题我也多次找过她的家长,总是不件成效。看来这些事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我的开导下,她慢慢吐露了心里话:她很爱玩——上网、游戏、看电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迷上了网上聊天,结识了一些网友,被他们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所吸引,觉得他们“很厉害”。过度地上网导致了她成绩的下滑。老师找过她的父母之后,父母收走了她用来聊天的工具——手机。可是网络就像鸦片一样侵蚀她的心。终于在12月9日的体育课上,她趁回教室拿绳子的机会拿走了同学放在书包里的手机。她坦承,听了老师的讲话后想把手机物归原主,可抵制不了网络的诱惑,最终还是把手机占为己有。在她认为危险期已经过去以后,她重新打开了她偷拿的手机。

这件事虽已圆满解决,但留给我很多的思考——怎样才是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细想确是如此。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他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我把他的话和我的教育工作联系起来,进行一定的补充,那就是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有好的家庭环境,便有好的教育;不良的家庭环境,便有坏的教育”。回想近期发生的丢手机事件,我的学校教育工作长抓不懈,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样的意外——我重视了学校教育,而缺少了家长的沟通,确保良好的家庭教育。于同学就生活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父亲老来得女,对这个孩子无原则的溺爱,导致孩子日益养成了好逸恶劳、刁蛮任性的坏习惯。当问题出现的时候,父亲表现出的是束手无策,被孩子牵着鼻子走。而母亲本想严格管教孩子,可因为父亲的无端指责和阻碍,也无法对孩子进行正常的管束。于同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离正途越走越远,终于做了这样一件极不光彩的错事。如果我平时注意对孩子家庭环境的全面了解,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现状,及时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许这件事也不会发生。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

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这次突发事件也让我反思我对学生进行学校教育时存在的缺陷——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脱离了孩子现有的生活状态——多观察、多搜集班级学生的生活案例,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也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2月27日班会课,我就手机“失而复得”的事对班级学生作了简单说明,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可是把它作为一个契机,那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很好的题材。我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班级管理还不细致,对学生关心不够,导致学生出现不良行为。学生听了我的自我批评后很惊讶。然后我让郑同学就手机“失而复得”的事件,就以当事人的身份谈谈看法。他明确表态,就这次事件,他明白了老师不主张学生带手机到校的初衷,也明白了虚荣地炫耀带来的弊端。他的一番话,引发了学生的阵阵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能带到学校;不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损害他人的利益;要做好自我保护的工作„„听了学生们深有感触的发言,我感受到这次生活事件对学生们教育所取得的成效远远超过我以前就类似话题进行的思想教育。

这次学校生活中的小风波暂时平息了,学生们收获了很多,我也收获了很多。“生活即教育”,多朴素而简单的一句话啊,可它背后所蕴藏的却是教育的真谛。前辈陶行知以他的“精神遗产”惠泽我们这些教育界的“后辈”,让我们站在三尺讲台更稳、更实!


相关文章

  • [做最好的老师]资料
  • 读后感 这个学期,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名为<做最好的老师>,有一段话,很经典: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 ...查看


  • 我最好的老师优秀教学设计
  • 篇一:<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出人意料.饶有趣味"等词语 2.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 ...查看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1)
  • 21 我最好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借助自主学习单,正确读记"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 ...查看


  •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1
  •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在鲁迅.老舍的一篇篇文章中,让我心中那细菌般大的疑惑扩大了百倍.千倍,像是把"生活"这个怪物放到了显微镜下,一点一点的剖析它,随着了解,我的心也欲凉. "社会之大,无奇不有. ...查看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文
  • 篇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当贝利踢进自己在正式比赛第1000个球时,一个记者问他,他哪一个球踢得最好时,贝利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 一个人往往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一点成绩时就沾沾自喜,不再卖力工作,导致工作下降,有的甚 ...查看


  •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1)
  • <做最好的老师> "做最好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带着崇拜与无穷的疑问我认真的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做最好的老师>是一本充满智慧之书,它在很多方面开 ...查看


  • 做中国最好的老师(南关小学张妍勃)
  • 做最好的老师 我心目中的最好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学识渊博.一身正气.尊重学生的人. 教师传道授业需要广博的知识,使学生们不仅仅学到课本里的知识,还能有更多的文化拓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思维完整,才能成为一个个立体的复合型人才.小学的同学们都 ...查看


  • 各组长职责
  • 学习组长: 1并对效果进行监督 2.积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午休检查并督促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起好表率作用 5.讨论时能够顾及组员,合理安排.分配 6.晚上放学前明确当天作业任务,并针对个人(弱科同学)情况布置适 ...查看


  • 以名师为榜样,做最好的老师
  • 以名师为榜样,做最好的老师 作者:车瑞敏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4年第01期 摘 要:做最好的老师就必须认识到童心是师爱的源泉,爱心是好老师的基本条件,做到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关键词:童心:师爱:自尊 ...查看


  • "情境"作文课上最好的老师
  • "情境"作文课上最好的老师 作者:李慧英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3年第02期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众多的学生面对着无话可写的难题,众多老师则面对着无计可施的境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