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凯恩斯理论迎来侧供给改革

原作:龚蕾

萨缪尔森在经典著作经济学中,第一页就以图表方式介绍了历史经济学派。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观点或分析方法,投资者可以通过其了解世界经济与科技文化,为发展经济服务,这些理论没有对错,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为研究经济学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主张或分析的经济学说或经济学家进行的归总。

比如新自由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李嘉图、萨伊,人口经济学派的马尔萨斯、庸俗经济学的约翰·穆勒、奥地利学派的杰文斯、拉瓦拉斯、门格尔,货币学派的弗里德曼、费雪等,新制度学派的加尔布雷斯,瑞典学派等等。

萨缪尔森和他的导师汉森是凯恩斯主义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研究涉及很多经济理论,例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等。提到凯恩斯,也许很多人会想到他所提出的适度通胀理论,凯恩斯认为,适度通胀可促企业增加投资,促进消费者增加消费,对于凯恩斯理论有学者赞同也有人并不完全同意。

凯恩斯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三大规律。也正是凯恩斯理论下,美国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推出货币宽松与债券购买,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先后均推出宽松,为了促进企业贷款,消费者增加消费。维持低利率近十年来,宽松货币推高资产价格,繁荣了金融市场,并未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也许从12月美联储决定加息收紧货币的那一刻起,全球经济已悄悄在向凯恩斯理论说告别。从哲学角度分析,经济理论有其使用的历史时期,而并不代表一定永远适用的真理。凯恩斯曾说,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从他的话中,他的经济理论或许更适合工业革命与工业化繁荣时期。凯恩斯在他的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创立。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主张国家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和调节,市场的自动调节已经无法增加有效需求。对于凯恩斯理论有其价值,但是也存在一定争论。

比如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推出宽松后,近十年来,全球经济并未如凯恩斯理论说得那样加速发展。哈耶克与凯恩斯理论有不同,哈耶克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理念,这种自由市场理念有深远的影响。哈耶克是一位探求自由和繁荣原理的人,哈耶克深信只有观念才能战胜观念,哈耶克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了三个专业,分别是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这三个专业也影响了他的一生,他早年研究经济学,后半生研究法律,但贯穿他始终的是心理学,在他著作里有所体现,学术上哈耶克属于奥地利学派。哈耶克的著作,如,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在今天仍具有价值。

最近经常看到一个词:供给侧改革。这是咱们国家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会议上提出,总理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供给侧改革一下子就成了热词。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市场中有供给侧,也有需求侧,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供给侧有土地、资本、劳动力、创新等。从经济学角度供给侧就是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有学者认为供给侧就是通过对人口、制度、土地、资本等要素解放生产力而提升生产力促经济发展,也有学者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促进经济质量数量增长。

供给侧改革即是通过促进要素生产率提升,提高效率,调整结构与配置资源,改善人口结构与劳动力质量,从供给侧提升生产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侧供给改革给股权投资带来机遇,侧供给改革给我国经济带来新动力,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活力。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一点儿不全不足想法,欢迎指导欢迎交流。)

原作:龚蕾

萨缪尔森在经典著作经济学中,第一页就以图表方式介绍了历史经济学派。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观点或分析方法,投资者可以通过其了解世界经济与科技文化,为发展经济服务,这些理论没有对错,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为研究经济学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主张或分析的经济学说或经济学家进行的归总。

比如新自由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李嘉图、萨伊,人口经济学派的马尔萨斯、庸俗经济学的约翰·穆勒、奥地利学派的杰文斯、拉瓦拉斯、门格尔,货币学派的弗里德曼、费雪等,新制度学派的加尔布雷斯,瑞典学派等等。

萨缪尔森和他的导师汉森是凯恩斯主义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研究涉及很多经济理论,例如,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等。提到凯恩斯,也许很多人会想到他所提出的适度通胀理论,凯恩斯认为,适度通胀可促企业增加投资,促进消费者增加消费,对于凯恩斯理论有学者赞同也有人并不完全同意。

凯恩斯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流动偏好三大规律。也正是凯恩斯理论下,美国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推出货币宽松与债券购买,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先后均推出宽松,为了促进企业贷款,消费者增加消费。维持低利率近十年来,宽松货币推高资产价格,繁荣了金融市场,并未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也许从12月美联储决定加息收紧货币的那一刻起,全球经济已悄悄在向凯恩斯理论说告别。从哲学角度分析,经济理论有其使用的历史时期,而并不代表一定永远适用的真理。凯恩斯曾说,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从他的话中,他的经济理论或许更适合工业革命与工业化繁荣时期。凯恩斯在他的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宏观经济学创立。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有效需求不足,主张国家对经济实行全面干预和调节,市场的自动调节已经无法增加有效需求。对于凯恩斯理论有其价值,但是也存在一定争论。

比如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推出宽松后,近十年来,全球经济并未如凯恩斯理论说得那样加速发展。哈耶克与凯恩斯理论有不同,哈耶克主张自由市场经济理念,这种自由市场理念有深远的影响。哈耶克是一位探求自由和繁荣原理的人,哈耶克深信只有观念才能战胜观念,哈耶克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了三个专业,分别是心理学、经济学和法律,这三个专业也影响了他的一生,他早年研究经济学,后半生研究法律,但贯穿他始终的是心理学,在他著作里有所体现,学术上哈耶克属于奥地利学派。哈耶克的著作,如,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在今天仍具有价值。

最近经常看到一个词:供给侧改革。这是咱们国家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会议上提出,总理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供给侧改革一下子就成了热词。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市场中有供给侧,也有需求侧,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供给侧有土地、资本、劳动力、创新等。从经济学角度供给侧就是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有学者认为供给侧就是通过对人口、制度、土地、资本等要素解放生产力而提升生产力促经济发展,也有学者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促进经济质量数量增长。

供给侧改革即是通过促进要素生产率提升,提高效率,调整结构与配置资源,改善人口结构与劳动力质量,从供给侧提升生产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侧供给改革给股权投资带来机遇,侧供给改革给我国经济带来新动力,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活力。

(以上仅代表笔者个人一点儿不全不足想法,欢迎指导欢迎交流。)


相关文章

  • 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探析
  • 作者:孙亮石建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07期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16)03-0075-08 "供给侧"这个词最近在官方语言中出现的频次开始增多, ...查看


  • 复旦教授红旗刊文:不能将供给侧改革等同于西方供给学派
  • 复旦教授红旗刊文:警惕借供给侧改革兜售西方理论 自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社会上出现了对"供给侧"的各种解读.但是在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 ...查看


  • 金融学课程标准
  •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 <货币银行学> 1.课程编码:0332308 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4.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查看


  • 垄断竞争是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 以不断提升:只有放弃传统产业政策,让"新供给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 创造新需求",才能恢复"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以上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体系初建,欢迎各界理想经济运行机制:只有从"改善供给结构. ...查看


  • 2016年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培训答案
  • 一.单选题 *2013年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 . *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以上都对). *2015年中央财经 ...查看


  • 需求管理.供给管理及当前宏观政策选择
  • 作者:李义平 南方经济 2016年08期 JEL分类号:E60,O11,O31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249(2016)04-037-08 历史对现实是一种启迪.回顾和总结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曾经发生过的 ...查看


  • 经济学发展简史 1
  • 1.奴隶社会时期的经济思想萌芽 一般公认,世界上现存第一本经济学著作是古希腊色诺芬(Xenophon,约前430-约前355或354)的<经济论>,英语单词"Economy"."Economics& ...查看


  • 金融理论与政策
  • 1. 比较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有效性思想观点. (1)凯恩斯主义:如果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就能影响产出.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货币政策有效.当经济出现萧条,失业率上升时,中央银行采 ...查看


  • 浅谈市场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与制约
  • 摘 要:市场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中,对于市场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与制约已经进行了阐述,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对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已经进行了辩证的表达与描述.本文对西方经典经济学的供求关系之间的影响与制约进行分析,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