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认识新朋友
教材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程序设计作为一门技术性课程,需要大量的编程实践才能熟练掌握。scratch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为八岁以上儿童设计开发的图形化编程语言,通过scratch语言儿童可以创造性地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程序。这些程序包含动画、游戏和交互式的故事,而后你可以把你的创作,共享到其他网站上去。scratch语言创建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少年程序员,而是孩子们可以通过scratch表达自己,帮助他们发展学习技能,学习创造性思维,以及学习集体合作。在Scratch中电脑编程就像搭积木,创作变得轻松有趣,Scratch编程工具释放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作为一种现代编程工具,Scratch还引入了事件、线程、协调和同步的概念。事件概念是图形化编程的核心。Scratch中包含多种事件,如键盘上的某个键是否按下、是否按下鼠标、是否碰到某个角色或某种颜色等。多线程可以让计算机同时执行相互独立的程序片段。程序中不同角色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广播进行同步和协调。有了这些逻辑部件,可以构建出人机交互界面良好的程序。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scratch 软件及界面,演示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 在《scratch入门导引》帮助下体验在scratch中是如何在进行创作的。
3. 掌握Scratch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功能。
4. 初步学会选择各种背景和角色的输入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scratch 软件界面的组成,初步学会选择各种背景和角色的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在Scratch中创作一个简单的作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1.Scratch最大的特色就是它针对8岁以上学生所设计的,是属于“积木组合式”的程序语言,采用拖曳、组合的方式来设计程序,取代了传统的打字,免除命令输入错误的困扰。另外,它有“可视化”的界面,能“所见
即所得”。Scratch把程序设计变得简单有趣。用它可以创造交互式故事情节,动画,游戏,还可以把你的创作,共享到其他网站上去!
2.打开用Scratch编写的游戏,请一两位学生上机试玩,然后全体学生体验。
二、新授
1.认识和探究Scratch 软件。
(1)Scratch软件启动界面。
(2)引导学生自学。通过D盘中的《scratch入门导引》进行初步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上机操作实践,教师巡视辅导,参与学生的学习。
要求:试着做一做,能让小猫动起来、转起来、叫起来。
2. 熟悉Scratch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功能
(1)PPT出示一张带提示的Scratch窗口图片,学生观看学习。 (2)PPT出示另一张不带提示的Scratch窗口图片,学生相互指认。 (3)教师点名提问,并简要说说每个部分的功能。
3. 输入背景
3. 选择背景输入
(1)输入背景的步骤:①单击“舞台”。②单击“多个背景”。③单击“输入”。④出现“输入背景”对话框,选择输入。
(2)删除多余的背景(单击需删除背景后的“删除”按钮)。 (3)背景分为四大类,需选择与故事情节匹配的背景输入。
(1)输入背景的步骤:①单击“舞台”。②单击“多个背景”。③单击“输入”。④出现“输入背景”对话框,选择输入。
(2)删除多余的背景(单击需删除背景后的“删除”按钮)。 (3)背景分为四大类,需选择与故事情节匹配的背景输入。
4.输入角色
(1)删除不适合的角色。方法有①单击工具列中的“删除”,指向角色单击。②指向舞台上角色,右击后选择“删除”。③ 指向演员表中角色,右击后选择“删除”。
(2)在“角色控制按钮”部分有三个按钮,分别为“绘制新角色”、“从文件夹中选择角色”、“令人惊喜的角色”。
(3)以“从文件夹中选择角色”为例讲解输入角色的步骤:①单击“从文件夹中选择角色”。②出现“新增角色”对话框,选择输入。 (4)角色分为六大类,需选择与故事情节匹配的角色输入。 (5)学生练习选择不同的背景和角色输入。(背景和角色合理)
5. 学生实践
(1)学生输入背景和角色,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2)试着让角色运动想来,看看角色能否按你的想法动起来。
(3)教师巡视辅导,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探究。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开始了Scratch创作旅途的第一站,经过今天的学习行程,你对Scratch有哪些认识?请大家把自己的感想写在BLOG中或QQ空间里。我们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置
认识Scratch 软件
1. 启动及界面组成
2. 探究Scratch
3. 背景角色输入
教后反思
第6课 认识新朋友
教材分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程序设计作为一门技术性课程,需要大量的编程实践才能熟练掌握。scratch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为八岁以上儿童设计开发的图形化编程语言,通过scratch语言儿童可以创造性地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程序。这些程序包含动画、游戏和交互式的故事,而后你可以把你的创作,共享到其他网站上去。scratch语言创建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少年程序员,而是孩子们可以通过scratch表达自己,帮助他们发展学习技能,学习创造性思维,以及学习集体合作。在Scratch中电脑编程就像搭积木,创作变得轻松有趣,Scratch编程工具释放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作为一种现代编程工具,Scratch还引入了事件、线程、协调和同步的概念。事件概念是图形化编程的核心。Scratch中包含多种事件,如键盘上的某个键是否按下、是否按下鼠标、是否碰到某个角色或某种颜色等。多线程可以让计算机同时执行相互独立的程序片段。程序中不同角色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广播进行同步和协调。有了这些逻辑部件,可以构建出人机交互界面良好的程序。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scratch 软件及界面,演示作品让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
2. 在《scratch入门导引》帮助下体验在scratch中是如何在进行创作的。
3. 掌握Scratch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功能。
4. 初步学会选择各种背景和角色的输入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scratch 软件界面的组成,初步学会选择各种背景和角色的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在Scratch中创作一个简单的作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1.Scratch最大的特色就是它针对8岁以上学生所设计的,是属于“积木组合式”的程序语言,采用拖曳、组合的方式来设计程序,取代了传统的打字,免除命令输入错误的困扰。另外,它有“可视化”的界面,能“所见
即所得”。Scratch把程序设计变得简单有趣。用它可以创造交互式故事情节,动画,游戏,还可以把你的创作,共享到其他网站上去!
2.打开用Scratch编写的游戏,请一两位学生上机试玩,然后全体学生体验。
二、新授
1.认识和探究Scratch 软件。
(1)Scratch软件启动界面。
(2)引导学生自学。通过D盘中的《scratch入门导引》进行初步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上机操作实践,教师巡视辅导,参与学生的学习。
要求:试着做一做,能让小猫动起来、转起来、叫起来。
2. 熟悉Scratch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功能
(1)PPT出示一张带提示的Scratch窗口图片,学生观看学习。 (2)PPT出示另一张不带提示的Scratch窗口图片,学生相互指认。 (3)教师点名提问,并简要说说每个部分的功能。
3. 输入背景
3. 选择背景输入
(1)输入背景的步骤:①单击“舞台”。②单击“多个背景”。③单击“输入”。④出现“输入背景”对话框,选择输入。
(2)删除多余的背景(单击需删除背景后的“删除”按钮)。 (3)背景分为四大类,需选择与故事情节匹配的背景输入。
(1)输入背景的步骤:①单击“舞台”。②单击“多个背景”。③单击“输入”。④出现“输入背景”对话框,选择输入。
(2)删除多余的背景(单击需删除背景后的“删除”按钮)。 (3)背景分为四大类,需选择与故事情节匹配的背景输入。
4.输入角色
(1)删除不适合的角色。方法有①单击工具列中的“删除”,指向角色单击。②指向舞台上角色,右击后选择“删除”。③ 指向演员表中角色,右击后选择“删除”。
(2)在“角色控制按钮”部分有三个按钮,分别为“绘制新角色”、“从文件夹中选择角色”、“令人惊喜的角色”。
(3)以“从文件夹中选择角色”为例讲解输入角色的步骤:①单击“从文件夹中选择角色”。②出现“新增角色”对话框,选择输入。 (4)角色分为六大类,需选择与故事情节匹配的角色输入。 (5)学生练习选择不同的背景和角色输入。(背景和角色合理)
5. 学生实践
(1)学生输入背景和角色,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2)试着让角色运动想来,看看角色能否按你的想法动起来。
(3)教师巡视辅导,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探究。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开始了Scratch创作旅途的第一站,经过今天的学习行程,你对Scratch有哪些认识?请大家把自己的感想写在BLOG中或QQ空间里。我们一起来分享。
板书设置
认识Scratch 软件
1. 启动及界面组成
2. 探究Scratch
3. 背景角色输入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