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26.白杨_北京课改版

26.白杨

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

2、理解课文重点段,体会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作者借物喻理的表达方法。

5、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

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教学重点:

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物喻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

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

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打开书读读注释1 作者袁鹰。师简介。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格。(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字义、组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本课中生字以外的字音。

3.区别形近字,然后组词。

教师出示形近字,也可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容易写错的字,想一想它与哪个字相近及怎么区别,以促使学生记准字形。

抚(抚摸) 洪(洪水) 埋(埋怨) 介(介绍) 疆(边疆) 扶(搀扶) 烘(烘托) 理(道理) 价(评价) 缰(缰绳) 茫(苍茫) 辨(辨析) 挺(挺拔) 晰(清晰) 戈(戈壁)

芒(光芒) 辩(辩论) 廷(宫廷) 析(分析) 弋(弋获)

4.辨析词语,理解词义。

理解词义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这一部分一般在课前解决,课上 教师可通过提问词义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浑黄一体——文中形容刮起风沙时沙漠的样子。

表白——对别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5.区别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

教师提示词语,有近义词,也有反义词,请同学说一说相应的词。

(1)近义词

清晰—(清楚) 表白—(表明) 分辨—(辨别) 粗壮—(健壮)

软弱—(懦弱) 界线—(分界) 分辩—(辩解) 沉思—(深思)

(2)反义词

清晰—(模糊) 软弱—(坚强) 动摇—(坚定) 精壮—(细小) 消失—(出现)

(三)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四)朗读课文,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为理解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做准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

教学反思: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联系上下文,理解“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意义,体会

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3、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想象爸爸的两次“沉思”,两次“微笑”

的不同内容。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意义,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教学难点:

“沉思”的内容与意义。

教学方法:

指导朗读 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白杨 (板书)

二、复习

1、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白杨树留给“爸爸”的真正

印象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师板书:高大挺直 生命力强 适应性强

2、 谁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爸爸”的话。

三、导读、分析、理解

1、 师:“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还不能理解。

2、 请问:爸爸要表白的是什么呢?孩子们懂得了哪些?没有听懂的是什么?

3、

4、

他们只晓得---------------------- 他们不晓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5、16、17三个自然段 出示投影片:下面我们做个接话游戏 (我来问,你们用书上的话来回答,好吗?)

-------------------

他们只晓得---------------------- 他们不晓得-------------------

他们只晓得---------------------- 他们不晓得

-------------------

5、

6、 这是他们只晓得的内容,两个孩子还很小,他们不晓得什么?请你们根据晓得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同学们想的可真多,这两个孩子不晓得的这些问题,你们能帮他

们解答出来吗?

四人一组,大家讨论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来说一说

7、

8、 还有哪个组有不同的意见? 归纳总结:

从爸爸的经历和对孩子们的安排,可以看出爸爸、妈妈年轻时就服从祖国需要,远离家乡到新疆工作,像白杨树一样,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板书)这次接孩子们到新疆念小学,再念中学,希望子女和他们一样,学好本领,建设边疆(板书)。爸爸表面上在介绍白杨树,(板书 物)实际上在借白杨树谈论人,(板书 人)谈论边疆建设者的品质,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志向,他要做像白杨树这样的人。

9、 谁愿意带着赞美之情,再来读一读爸爸的话。

10、 孩子们会不会像父辈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呢? 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出自己的理由来。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可展开辩论。

11、 刚才同学们辩论得很激烈,都有独到的见解。孩子们能否像白杨树那样扎根边疆呢?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你们猜猜,爸爸为什么沉思?他在沉思什么?比较一下,与第一次沉思有什么不同?

“突然,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他笑什么,与前面的笑有什么不同?

读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好,让我们一起高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注意语气,感情的表达。 谁能试着背诵这一自然段?你来试试,好吗?(你能用这么短的时间背 汇报: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哪个组愿意先来说一说呢?

下来,老师真羡慕你!)

四、 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白杨树具有高大挺直、生命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但爸爸不仅仅是在介绍白杨树,而是通过白杨树来赞美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们。这样的写法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板书)

五、 引申

1、同学们,我们国家正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的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地域辽阔,需要千千万万棵“小白杨”在那里扎根成长,建设边疆。你们如今正如一棵棵小白杨,十几年后,你们也将成长为高大挺秀的大白杨。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法,拿起笔来,写一句心里话或一句诗。与大家交流,一定会很开心的。

2、学生写,师播放乐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3、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心里话,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呢?

4、同学们的感想,真让老师感动。此时此刻,老师也想送给你们一句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 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六、 作业:

1、

2、

3、

26 借 物 喻 人 高大挺直服从需要

白适应性强扎根边疆

杨生命力强建设边疆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摘录课文中有关描写神态的语句。 课下搜集一些借物喻人的文章读一读,体会一下写法。 板书设计

26.白杨

教学要求:

1、学会5个生字

2、理解课文重点段,体会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作者借物喻理的表达方法。

5、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

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教学重点:

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物喻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又叫大叶杨,哪位同学见过,你能介绍一下吗?

同学们讲得好。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

广泛,因为它树木笔直,生命力强,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人们都很喜欢它。

打开书读读注释1 作者袁鹰。师简介。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格。(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字义、组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注意指导学生读准本课中生字以外的字音。

3.区别形近字,然后组词。

教师出示形近字,也可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容易写错的字,想一想它与哪个字相近及怎么区别,以促使学生记准字形。

抚(抚摸) 洪(洪水) 埋(埋怨) 介(介绍) 疆(边疆) 扶(搀扶) 烘(烘托) 理(道理) 价(评价) 缰(缰绳) 茫(苍茫) 辨(辨析) 挺(挺拔) 晰(清晰) 戈(戈壁)

芒(光芒) 辩(辩论) 廷(宫廷) 析(分析) 弋(弋获)

4.辨析词语,理解词义。

理解词义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这一部分一般在课前解决,课上 教师可通过提问词义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浑黄一体——文中形容刮起风沙时沙漠的样子。

表白——对别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5.区别近义词、反义词,进一步理解词义。

教师提示词语,有近义词,也有反义词,请同学说一说相应的词。

(1)近义词

清晰—(清楚) 表白—(表明) 分辨—(辨别) 粗壮—(健壮)

软弱—(懦弱) 界线—(分界) 分辩—(辩解) 沉思—(深思)

(2)反义词

清晰—(模糊) 软弱—(坚强) 动摇—(坚定) 精壮—(细小) 消失—(出现)

(三)理清脉络,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意。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线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大戈壁的铁路线上长着高大挺秀的白杨。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讲的是“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讲的是“孩子们”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们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杨树。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他们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四)朗读课文,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为理解边疆建设者的高贵品质做准备。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

教学反思: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联系上下文,理解“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意义,体会

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3、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充分想象爸爸的两次“沉思”,两次“微笑”

的不同内容。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意义,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教学难点:

“沉思”的内容与意义。

教学方法:

指导朗读 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6、白杨 (板书)

二、复习

1、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白杨树留给“爸爸”的真正

印象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师板书:高大挺直 生命力强 适应性强

2、 谁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爸爸”的话。

三、导读、分析、理解

1、 师:“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还不能理解。

2、 请问:爸爸要表白的是什么呢?孩子们懂得了哪些?没有听懂的是什么?

3、

4、

他们只晓得---------------------- 他们不晓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15、16、17三个自然段 出示投影片:下面我们做个接话游戏 (我来问,你们用书上的话来回答,好吗?)

-------------------

他们只晓得---------------------- 他们不晓得-------------------

他们只晓得---------------------- 他们不晓得

-------------------

5、

6、 这是他们只晓得的内容,两个孩子还很小,他们不晓得什么?请你们根据晓得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 同学们想的可真多,这两个孩子不晓得的这些问题,你们能帮他

们解答出来吗?

四人一组,大家讨论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来说一说

7、

8、 还有哪个组有不同的意见? 归纳总结:

从爸爸的经历和对孩子们的安排,可以看出爸爸、妈妈年轻时就服从祖国需要,远离家乡到新疆工作,像白杨树一样,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板书)这次接孩子们到新疆念小学,再念中学,希望子女和他们一样,学好本领,建设边疆(板书)。爸爸表面上在介绍白杨树,(板书 物)实际上在借白杨树谈论人,(板书 人)谈论边疆建设者的品质,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志向,他要做像白杨树这样的人。

9、 谁愿意带着赞美之情,再来读一读爸爸的话。

10、 孩子们会不会像父辈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呢? 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出自己的理由来。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可展开辩论。

11、 刚才同学们辩论得很激烈,都有独到的见解。孩子们能否像白杨树那样扎根边疆呢?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你们猜猜,爸爸为什么沉思?他在沉思什么?比较一下,与第一次沉思有什么不同?

“突然,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他笑什么,与前面的笑有什么不同?

读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好,让我们一起高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注意语气,感情的表达。 谁能试着背诵这一自然段?你来试试,好吗?(你能用这么短的时间背 汇报: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哪个组愿意先来说一说呢?

下来,老师真羡慕你!)

四、 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白杨树具有高大挺直、生命力强、适应性强等特点,但爸爸不仅仅是在介绍白杨树,而是通过白杨树来赞美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们。这样的写法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板书)

五、 引申

1、同学们,我们国家正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的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地域辽阔,需要千千万万棵“小白杨”在那里扎根成长,建设边疆。你们如今正如一棵棵小白杨,十几年后,你们也将成长为高大挺秀的大白杨。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想法,拿起笔来,写一句心里话或一句诗。与大家交流,一定会很开心的。

2、学生写,师播放乐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3、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心里话,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呢?

4、同学们的感想,真让老师感动。此时此刻,老师也想送给你们一句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 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六、 作业:

1、

2、

3、

26 借 物 喻 人 高大挺直服从需要

白适应性强扎根边疆

杨生命力强建设边疆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摘录课文中有关描写神态的语句。 课下搜集一些借物喻人的文章读一读,体会一下写法。 板书设计


相关文章

  • 语文:第26课[陋室铭]课堂实录(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 <陋室铭>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继续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的特点. 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不断增强 ...查看


  • 语文:第1课[春]课文精讲(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 春 主干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黄晕( ) 撑伞( ) 薄烟( ) 蓑衣( ) 斗笠( ) 酝酿( )( )卖弄(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lǎng___润 liáo___亮 wǎn___转 hōng___托 fǔ___摸 ...查看


  •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附人物形象的特点
  • 课文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草原> A作者:老舍 B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借景抒情. C说说对"蒙汉情 ...查看


  • 2016最新北京课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a m +n x 2 中,分式有( ) 1.代数式x 3m -n x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2.对于反比例函数y ...查看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_全册书课文主要背诵内容整理_全部
  • 课文重点内容和背诵 1.<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 ...查看


  • 北京课改版初中数学目录
  • 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1.1 生活中的图形 1.2 我们周围的"数" 1.3 计算工具的发展 1.4 科学计算器的使用 第二章 对数的认识的发展 一.对有理数的认识 2.1 负数的引入 2.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 ...查看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至六年级说课稿目录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至六年级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组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第二组 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大石头 8我不能失信 第三组 9古诗两首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 ...查看


  • 语文版初中语文目录
  •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1.风筝(鲁迅) 2.*忆读书(冰心)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第二单元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6.小巷深处(林莉) 7.*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8.*& ...查看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复习计划五年级语文教案
  • 五年级第十册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