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灯发明前的夜世界

电灯发明前的夜世界

作者:方陵生

来源:《视野》2005年第03期

爱迪生(1847~1931),美国俄亥俄州人,科学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一生共拥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包括留声机、电灯、电报、电影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程度和频率,一时无两。为他举行葬礼的那天,全美国熄灭电灯1分钟,以示哀悼。

鬼魅

在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黑夜是妖魔鬼怪、女巫鬼火的世界。

天一黑下来,人们就会感到紧张。那时人们在晚上只能依赖于火把的光焰、壁炉的火光、冒着烟的蜡烛以及胡桃油点燃的油灯来照明。或者整个大地只有一片阴惨惨的月光,有时连月光也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很害怕黑夜,因为黑夜来临意味着魔鬼、女巫可能乘着夜色飘飘荡荡来到你的床头。

在过去的多个世纪里,黑夜与白天的分界就像冬天和夏天一样的分明,到了晚上,法律和常规似乎都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剧作家约翰·克罗尼在1681年这样描述:黑夜是“城市里火灾频发的时刻,是杀人抢劫的罪犯作奸犯科的时候,是精灵到处走动,鬼魅从坟墓中出来的时刻”。

意外事故

人们将月光称为“牧区里的灯笼”,在那时,对于大多数夜行人来说,他们所能依靠的只有月光。但是对于一些正要利用月黑之夜行他们偷盗抢劫不法勾当的人来说,月光是泄露他们“隐私”的克星,这些对沉沉黑夜情有独钟的人就被叫做“月亮诅咒者”,因为他们讨厌月光。而对于某些专靠黑夜工作的人来说,虽然他们是一些诚实的人,但他们同样也是“月亮诅咒者”,因为只有在没有月光的黑夜,他们才有工作可做,如那些受雇在夜晚为行人照明的执火把者,他们在那些无月亮的夜晚,手执火把,为晚上在城市街道上行走的人执着火把引路。

不管是用月光照明还是火把照明,黑夜里发生的意外事故相当多。人们在黑夜里行走,常常会不慎掉入沟渠、池塘、河流或者从桥上翻下去,有时也会因为马匹对黑暗的路面不适应,而从马上摔下来。如果涉及到酒的因素,晚上发生的事故就更多了,因为许多人都喜欢在晚上饮酒。

那时的人也想出了一些办法避免夜间的意外事故,如夜间行走时穿上浅色服装,如果骑马,则骑白马。在英国南部多白垩土的地区,人们在路边堆起一堆堆浅色白垩土堆,给夜行的人提供方便,即使在无月亮的夜晚也能看清路,还有的将一些树木剥去树皮,让白森森的木质暴露在外,用来给夜行人作为标志。

犯罪

在发明电以前的那个时代里,黑夜是犯罪分子大肆活动之时,是他们的“上班”时间,借着夜幕的掩护,他们许多人进行着偷猎、走私、偷盗、偷窃果园、偷盗木材、盗砍树木等勾当。工业化前的三四个世纪里,夜间的犯罪率十分高。

夜班

工业化以前,夜间出来工作的人数量之多令人惊讶。例如掏粪工人清掏粪池的工作往往都在晚上做,深更半夜,行人稀少,就不容易讨人嫌了,这些工人被人们戏称为“夜间之王”、“淘金者”。还有打铁和面粉磨坊之类的行业,他们为了节约和经济的原则,也必须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

在意大利、法国、德国、爱尔兰、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的农村地区,妇女们在晚间聚集在一起,称之为“纺纱会”,她们在屋子的中间点上一盏油灯或是一支蜡烛,纺纱的妇女们围着灯火团团而坐,邻里们共用一盏油灯,是一个很划算很经济的做法。但是大家这样围坐在一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讲故事娱乐。人们传播着当地的一些民谣,讲述着当地的历史、英雄的事迹以及一些超自然的故事,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都沉浸于其中,周围是无边的沉沉黑夜,加上那摇曳不定的烛火更加强了故事的戏剧性效果。对于这些妇女来说,晚间的工作也是她们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

睡眠

在电气化之前的那几百年里,人们睡眠的方式也与现在不一样。我们一般认为晚上连续睡眠为正常现象,而睡不着失眠为一种病症。而且常识告诉我们,在没有电灯的那些个年月里,我们那些工业化之前的祖先们一定都是从日落睡到日出的。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那时人们的睡眠是分成几段的。晚上他们躺下休息一个多小时才睡着,睡上四个小时左右,他们就会醒来,醒来后躺在那里冥思默想一个小时,不是想着他们刚才经历过的梦境就是祈祷,或者与睡在身边的人说说话,有时甚至会爬起来造访同样醒着的邻居。然后再继续睡上四个小时左右。人们将这种睡眠方式称为“头道睡”和“二道睡”。

在西欧,从中世纪一直到18世纪初,照明情况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到了 1750年,特别是在城市地区,黑夜的性质和特点开始发生了变化,街面上开始出现了油灯,稍后又出现了煤气灯。

与蜡烛和油灯相比,煤气灯要亮12倍。但是只有电才真正改变了黑夜:一个电灯泡发出的光亮可比一支蜡烛或一盏油灯强过百倍。在今天,黑夜已经成了白天的延续,人工照明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璀璨的灯光构成了一个不夜的世界。

电灯发明前的夜世界

作者:方陵生

来源:《视野》2005年第03期

爱迪生(1847~1931),美国俄亥俄州人,科学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一生共拥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包括留声机、电灯、电报、电影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程度和频率,一时无两。为他举行葬礼的那天,全美国熄灭电灯1分钟,以示哀悼。

鬼魅

在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黑夜是妖魔鬼怪、女巫鬼火的世界。

天一黑下来,人们就会感到紧张。那时人们在晚上只能依赖于火把的光焰、壁炉的火光、冒着烟的蜡烛以及胡桃油点燃的油灯来照明。或者整个大地只有一片阴惨惨的月光,有时连月光也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很害怕黑夜,因为黑夜来临意味着魔鬼、女巫可能乘着夜色飘飘荡荡来到你的床头。

在过去的多个世纪里,黑夜与白天的分界就像冬天和夏天一样的分明,到了晚上,法律和常规似乎都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剧作家约翰·克罗尼在1681年这样描述:黑夜是“城市里火灾频发的时刻,是杀人抢劫的罪犯作奸犯科的时候,是精灵到处走动,鬼魅从坟墓中出来的时刻”。

意外事故

人们将月光称为“牧区里的灯笼”,在那时,对于大多数夜行人来说,他们所能依靠的只有月光。但是对于一些正要利用月黑之夜行他们偷盗抢劫不法勾当的人来说,月光是泄露他们“隐私”的克星,这些对沉沉黑夜情有独钟的人就被叫做“月亮诅咒者”,因为他们讨厌月光。而对于某些专靠黑夜工作的人来说,虽然他们是一些诚实的人,但他们同样也是“月亮诅咒者”,因为只有在没有月光的黑夜,他们才有工作可做,如那些受雇在夜晚为行人照明的执火把者,他们在那些无月亮的夜晚,手执火把,为晚上在城市街道上行走的人执着火把引路。

不管是用月光照明还是火把照明,黑夜里发生的意外事故相当多。人们在黑夜里行走,常常会不慎掉入沟渠、池塘、河流或者从桥上翻下去,有时也会因为马匹对黑暗的路面不适应,而从马上摔下来。如果涉及到酒的因素,晚上发生的事故就更多了,因为许多人都喜欢在晚上饮酒。

那时的人也想出了一些办法避免夜间的意外事故,如夜间行走时穿上浅色服装,如果骑马,则骑白马。在英国南部多白垩土的地区,人们在路边堆起一堆堆浅色白垩土堆,给夜行的人提供方便,即使在无月亮的夜晚也能看清路,还有的将一些树木剥去树皮,让白森森的木质暴露在外,用来给夜行人作为标志。

犯罪

在发明电以前的那个时代里,黑夜是犯罪分子大肆活动之时,是他们的“上班”时间,借着夜幕的掩护,他们许多人进行着偷猎、走私、偷盗、偷窃果园、偷盗木材、盗砍树木等勾当。工业化前的三四个世纪里,夜间的犯罪率十分高。

夜班

工业化以前,夜间出来工作的人数量之多令人惊讶。例如掏粪工人清掏粪池的工作往往都在晚上做,深更半夜,行人稀少,就不容易讨人嫌了,这些工人被人们戏称为“夜间之王”、“淘金者”。还有打铁和面粉磨坊之类的行业,他们为了节约和经济的原则,也必须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

在意大利、法国、德国、爱尔兰、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的农村地区,妇女们在晚间聚集在一起,称之为“纺纱会”,她们在屋子的中间点上一盏油灯或是一支蜡烛,纺纱的妇女们围着灯火团团而坐,邻里们共用一盏油灯,是一个很划算很经济的做法。但是大家这样围坐在一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讲故事娱乐。人们传播着当地的一些民谣,讲述着当地的历史、英雄的事迹以及一些超自然的故事,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都沉浸于其中,周围是无边的沉沉黑夜,加上那摇曳不定的烛火更加强了故事的戏剧性效果。对于这些妇女来说,晚间的工作也是她们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

睡眠

在电气化之前的那几百年里,人们睡眠的方式也与现在不一样。我们一般认为晚上连续睡眠为正常现象,而睡不着失眠为一种病症。而且常识告诉我们,在没有电灯的那些个年月里,我们那些工业化之前的祖先们一定都是从日落睡到日出的。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那时人们的睡眠是分成几段的。晚上他们躺下休息一个多小时才睡着,睡上四个小时左右,他们就会醒来,醒来后躺在那里冥思默想一个小时,不是想着他们刚才经历过的梦境就是祈祷,或者与睡在身边的人说说话,有时甚至会爬起来造访同样醒着的邻居。然后再继续睡上四个小时左右。人们将这种睡眠方式称为“头道睡”和“二道睡”。

在西欧,从中世纪一直到18世纪初,照明情况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到了 1750年,特别是在城市地区,黑夜的性质和特点开始发生了变化,街面上开始出现了油灯,稍后又出现了煤气灯。

与蜡烛和油灯相比,煤气灯要亮12倍。但是只有电才真正改变了黑夜:一个电灯泡发出的光亮可比一支蜡烛或一盏油灯强过百倍。在今天,黑夜已经成了白天的延续,人工照明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璀璨的灯光构成了一个不夜的世界。


相关文章

  • 白炽灯的前世今生
  • 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我国将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由白炽灯开启的电光文明时代,让人们切实感到了科学技术的福音.在低碳大潮的涌动下,白炽灯 ...查看


  • 爱迪生发明电灯
  •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不耻下问的习惯被人们认为他是低能儿,而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大部分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 爱迪生从小就 ...查看


  • [说明文]最实用的发明--电灯
  • 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发明蕴藏着古人的智慧,如:纸张.网络.电话等.其中,我认为最实用.伟大的是--"发明大王"爱迪生所发明的--电灯. 因为电灯的发明,让世界充满了光明,也让人类的生活有重大的改变,如:开车时,因着它而减少 ...查看


  • 爱迪生的伟大,不是因为他发明了电灯,而是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
  • 说到爱迪生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熟悉,他一生有超过一千多项申请专利的发明.而最伟大的莫过于电灯.留声机以及摄影机对世界的影响. 在我们的童年时期,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经常用爱迪生,通过上万次的实验,最终发明电灯教育我们. 在我们的脑 ...查看


  • 发明家的小故事
  • 电灯的发明 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9世纪前,人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 ...查看


  • [说明文]电灯对生活的影响
  • 生活中有许多重要且伟大的发明,想想看,如果在夏天,却没有冷气,全身湿湿黏黏的,多么不舒服啊!在夜晚没有电灯,不止会使人害怕,且一片漆黑,非常容易发生意外.如果没有时钟,我们就会没有时间观念,上班和上学迟到了,都还不知道呢! 我认为生活中最伟 ...查看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1
  •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编写人:丰县创新中学 刘爱梅 审稿人:高华 [目标要求] 1. 知识与能力: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认识电 力的应用是其的重要标志.理解科技的推动作用及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2. ...查看


  • 2015年5月九年级选择题
  • 一. 单项选择题(30×2分) 1.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的哪个国家().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2.在工业革命影响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查看


  •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机的发明 1.背景. (1)17世纪末英国__________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18世纪__________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英国工业革命进行,机器推广受到动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