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食盐水

沙山子小学综合组组内交流课集体备课材料

备课

姓名:候庆玲 学科:科学 班级:四年级(2)班 内容: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集体备课成员:综合组成员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备)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问题是由上节课“调配的浓盐水析出部分食盐”而得来的新问题:“减少溶解中的水分会有什么变化”进行思考,并经历观察的过程。本节课设计思路是:提出问题—形成预测—设计食盐方案—经历实验过程—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

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

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并学会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三、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食盐水、食盐适量、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药匙、玻璃棒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1)讲解,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2)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

(4)讨论: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

5、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五、板书设计: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蒸发:日晒、加热

酒精灯的构造

实验装置及步骤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二备)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问题是由上节课“调配的浓盐水析出部分食盐”而得来的新问题:“减少溶解中的水分会有什么变化”进行思考,并经历观察的过程。本节课设计思路是:提出问题—形成预测—设计食盐方案—经历实验过程—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

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

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并学会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三、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饱和食盐水、食盐适量、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药匙、玻璃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生思考)

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3、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4、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

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五、板书设计: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蒸发:日晒、加热

酒精灯的构造

实验装置及步骤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三备)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问题是由上节课“调配的浓盐水析出部分食盐”而得来的新问题:“减少溶解中的水分会有什么变化”进行思考,并经历观察的过程。本节课设计思路是:提出问题—形成预测—设计食盐方案—经历实验过程—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

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

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并学会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三、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食盐水、食盐适量、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药匙、玻璃棒

四、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看看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的记号,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

(液面下降了;水分蒸发导致食盐析出;增加水量可继续溶解。)

2、按照学生的说法,请一位同学上台进行演示实验:往烧杯里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在实验过程中,师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让水中的食盐加快溶解呢?(用搅拌的方法或加热水,可以使杯中的食盐加速溶解)。

二、分离食盐和水:

1、师:现在食盐全部溶解了,你们有办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吗?

2、师提问:为了证明你们的想法,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呢?(让溶液自然蒸发,然后使用过滤的办法----比较慢; 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分离食盐和水----比较快)。

师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溶液的变化。

3、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玻璃

棒、放大镜、药匙)

4、介绍酒精灯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1)介绍酒精灯的构造:灯帽、灯芯、灯头、灯座

(2)酒精灯的点火方法:用点燃的火柴,由下之上点燃灯芯。(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3)酒精灯的灭火方法:用灯帽盖灭火焰,盖灭后需再重盖一遍,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

(4)应急处理:酒精是很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用湿布或沙土扑灭。

5、介绍实验装置及注意事项:

(1)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蒸发皿中溶液,防止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滴飞溅;

(3)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用余热使水分蒸发;

(4)加热后实验仪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6、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探究活动,观察现象并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7、分组观察、比较、讨论:

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与之前看到的食盐进行比较;这些白色颗粒是食盐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

(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8、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三、拓展

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2、提起海水里的盐,真让人吃惊:如果把海水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可达3 700 000 000 000亿吨。这是多少盐啊!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陆地上,盐层厚达150米,全世界的人和房子都将被埋住,只剩下几幢摩天大楼孤零零的露在外面了。

五、板书设计: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蒸发:日晒、加热

酒精灯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六、教学后记:

这一课主要是让同学们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明白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在教这一课时,我运用前面上课时留下的浓盐水,问学生:为什么杯底会有食盐析出?在学生说水分蒸发了,接着引导学生,是否还有其他办法使食盐析出,然后学生开始思考。在学生说出加热蒸发后,进行实验的介绍及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在做实验时,学生都表现得很积极,最后都得到了科学的实验结果,但从中我还是发现,课前多进行试教,多对课堂的现场生成进行预设,是上好一堂课的必然基础。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过程。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加深实践经验,从而体现探究的理念。

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没有对本次实验进行演示,而是直接让学生上手去做,虽然过程比较顺利,但也会存在一定的错误和危险因素;另外在实验现象方面,学生汇报交流完毕后,我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在哟后的教学实验过程中应多加注意。

综合组 评课:

1、本节课从引入到授新知再到最后的总结,各项流程比较顺利,在学新知识过程中学生亲自体验,是大胆尝试。

2、在教学活动中演示实验必须要做,在实验过程中介绍各种实验仪器的名称及其作用;

3、实验溶解,加水和搅拌两种方法解释得不够清楚;

4、本节课重点是酒精灯的使用方面,介绍的不够详细;

5、应该有实验证明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6、安全措施做得不够好。

沙山子小学综合组组内交流课集体备课材料

备课

姓名:候庆玲 学科:科学 班级:四年级(2)班 内容: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集体备课成员:综合组成员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备)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问题是由上节课“调配的浓盐水析出部分食盐”而得来的新问题:“减少溶解中的水分会有什么变化”进行思考,并经历观察的过程。本节课设计思路是:提出问题—形成预测—设计食盐方案—经历实验过程—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

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

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并学会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三、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食盐水、食盐适量、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药匙、玻璃棒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1)讲解,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2)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

(3)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

(4)讨论: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

5、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五、板书设计: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蒸发:日晒、加热

酒精灯的构造

实验装置及步骤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二备)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问题是由上节课“调配的浓盐水析出部分食盐”而得来的新问题:“减少溶解中的水分会有什么变化”进行思考,并经历观察的过程。本节课设计思路是:提出问题—形成预测—设计食盐方案—经历实验过程—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

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

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并学会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三、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饱和食盐水、食盐适量、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药匙、玻璃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增加水量)

2、按照学生的说法演示实验:我们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学生思考)

3、继续思考: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学生做解释)

二、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1、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水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食盐的变化。

2、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

3、强调实验要点:酒精灯的构造、酒精灯的点火方法、酒精灯的灭火方法、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加热后实验器皿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4、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

5、分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

6、集体探讨:这些白色颗粒和食盐一样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它们是食盐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7、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五、板书设计: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蒸发:日晒、加热

酒精灯的构造

实验装置及步骤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三备)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问题是由上节课“调配的浓盐水析出部分食盐”而得来的新问题:“减少溶解中的水分会有什么变化”进行思考,并经历观察的过程。本节课设计思路是:提出问题—形成预测—设计食盐方案—经历实验过程—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

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

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并学会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三、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饱和食盐水、食盐适量、清水、蒸发皿、放大镜、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药匙、玻璃棒

四、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出示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看看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的记号,请学生观察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

(液面下降了;水分蒸发导致食盐析出;增加水量可继续溶解。)

2、按照学生的说法,请一位同学上台进行演示实验:往烧杯里一点一点地加水,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在实验过程中,师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让水中的食盐加快溶解呢?(用搅拌的方法或加热水,可以使杯中的食盐加速溶解)。

二、分离食盐和水:

1、师:现在食盐全部溶解了,你们有办法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吗?

2、师提问:为了证明你们的想法,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让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呢?(让溶液自然蒸发,然后使用过滤的办法----比较慢; 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分离食盐和水----比较快)。

师讲解:用蒸发的方法水分减少很慢,我们还可以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来加快水分的蒸发,看一看溶液中水分减少后溶液的变化。

3、出示实验装置,介绍各部分名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玻璃

棒、放大镜、药匙)

4、介绍酒精灯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1)介绍酒精灯的构造:灯帽、灯芯、灯头、灯座

(2)酒精灯的点火方法:用点燃的火柴,由下之上点燃灯芯。(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3)酒精灯的灭火方法:用灯帽盖灭火焰,盖灭后需再重盖一遍,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

(4)应急处理:酒精是很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用湿布或沙土扑灭。

5、介绍实验装置及注意事项:

(1)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蒸发皿中溶液,防止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滴飞溅;

(3)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用余热使水分蒸发;

(4)加热后实验仪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会很烫,要注意安全。

6、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探究活动,观察现象并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7、分组观察、比较、讨论:

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颜色、颗粒大小,与之前看到的食盐进行比较;这些白色颗粒是食盐吗?它们也能溶解于水吗?如果在蒸发皿中留下的是食盐,说明什么?

(盐的水溶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盐并没有随水分一起蒸发掉,而是形成了盐的晶体留在蒸发皿中。)

8、整理本节课达成的共同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三、拓展

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2、提起海水里的盐,真让人吃惊:如果把海水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可达3 700 000 000 000亿吨。这是多少盐啊!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陆地上,盐层厚达150米,全世界的人和房子都将被埋住,只剩下几幢摩天大楼孤零零的露在外面了。

五、板书设计: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蒸发:日晒、加热

酒精灯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六、教学后记:

这一课主要是让同学们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明白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在教这一课时,我运用前面上课时留下的浓盐水,问学生:为什么杯底会有食盐析出?在学生说水分蒸发了,接着引导学生,是否还有其他办法使食盐析出,然后学生开始思考。在学生说出加热蒸发后,进行实验的介绍及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在做实验时,学生都表现得很积极,最后都得到了科学的实验结果,但从中我还是发现,课前多进行试教,多对课堂的现场生成进行预设,是上好一堂课的必然基础。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过程。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加深实践经验,从而体现探究的理念。

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没有对本次实验进行演示,而是直接让学生上手去做,虽然过程比较顺利,但也会存在一定的错误和危险因素;另外在实验现象方面,学生汇报交流完毕后,我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在哟后的教学实验过程中应多加注意。

综合组 评课:

1、本节课从引入到授新知再到最后的总结,各项流程比较顺利,在学新知识过程中学生亲自体验,是大胆尝试。

2、在教学活动中演示实验必须要做,在实验过程中介绍各种实验仪器的名称及其作用;

3、实验溶解,加水和搅拌两种方法解释得不够清楚;

4、本节课重点是酒精灯的使用方面,介绍的不够详细;

5、应该有实验证明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6、安全措施做得不够好。


相关文章

  • 血浆置换操作流程
  • 血浆置换操作流程 (一)物品准备:血浆分离器器.血浆置换管路.安全导管(补液装置).穿刺针.无菌治疗巾.生理盐水.一次性冲洗管.消毒物品.止血带.一次性手套.血浆及代血浆.量瓶等. (二)开机自检及核对血浆 1.检查透析机电源线连接是否正常 ...查看


  • 创伤骨科手术记录模板
  • PFNA: 术中所见: 1.X线透下见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右下肢牵引骨折复位,股骨颈钉经股骨距进入股骨头,内固定稳定. 2.器械为施乐辉倚天钉内固定器械产品. 手术步骤: 1.麻醉满意后,患者平卧位于牵引手术床,右下肢牵引复位,左髋截石 ...查看


  • 脱盐水讲义1
  • 公用工程公司一级脱盐水处理概况 公用工程公司一级脱盐水站的任务,是向园区各装置和热电二级脱盐水站等提供合格的一级脱盐水. 一级脱盐水处理系统总出力1200t/h. 一.一级脱盐水装置用原水水质见下表: 园区所有装置投运后,一级脱盐水处理系统 ...查看


  • 血液净化操作流程
  • [血液净化室(中心)护理相关操作流程] 血液透析管路安装及预冲的操作流程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1)血液透析机.A .B 透析液.透析器及管路.(2) 注射器.透析护理包.创可贴.弹力绷带. (3)药品:生理盐水, 开 ...查看


  • 无肝素透析的护理体会
  •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作出相应对症处理. 无肝素透析的护理体会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净化中心(510220)何筱娴 目的:通过对16倒台并出血的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了57次无肝素透析治疗护理过程进行分折,探讨无肝素透析过程中护理的作用和重要 ...查看


  • 机能实验:失血性休克
  • 实验 失血性休克 前言: 这次实验课的内容是休克.首先,我们来简单复习一下休克的基本内容. 首先要知道什麽是休克? 休克就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导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查看


  • 化工现代氯碱生产技术资料淡盐水脱氯
  • 第45卷第9期2009年9月 氯 碱 工 业 V01.45,No.9Sep.,2009 Chlor-AlkaliIndustry [盐水] 淡盐水脱氯工艺 李文云+,王鑫 (山东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21) [关键词]盐水精 ...查看


  • 硅酸盐水泥的分析实验报告
  • 硅酸盐水泥中的SiO2,Fe2O3,Al2O3,CaO 和MgO含量的测定 摘 要 硅酸是一种很弱的无机酸,在水溶液中绝大部分以溶胶状态存在在用浓酸和加热蒸干等方法处理后,能使绝大部分硅酸水溶胶脱水成水凝胶析出,因此可以利用沉淀分离的方法把 ...查看


  • 反渗透技术的应用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 反渗透技术的应用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摘要 反渗透膜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型分离技术,是目前最为进的分离技术之一,应用广泛.能够去除可溶性的金属盐.有机物.细菌.胶体粒子.发热物质,也即能截留所有的离子,在生产纯净水.软化水.无离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