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秋天——语文实践活动案例
诸城市府前新艺学校 李海梅
[主题由来]
在这醉人的金秋时节,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大雁南飞,瓜果飘香;蟋蟀呢喃,田野金黄;菊花盛开,落叶飘扬……在孩子们童话般的世界里,秋天是那么美,那么充满诗情画意。可是,身处城市的儿童却越来越远离自然,他们对秋天的美好缺乏深切的感受,更无从体验到秋收带给人们的喜悦之情。为此,我们充分地利用了国庆七天假期时间、周边的教育环境以及孩子们在乡间有亲人朋友这一便捷条件设计了该主题活动。力求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体验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获得对秋天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
[主题目标]
1、体验丰收的喜悦。
2、让儿童在秋天的自然中体验到愉快和舒畅。
3、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劳动果实。
4、获得有关的农作物和其他动植物的知识。
5、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
一、秋的信息
引导学生在国庆节期间观察秋天,找秋天的特点。观察大自然、校园、庭院景色的变化,马路上树木的变化,农田的变化,还可以在家长或者朋友的带领下,让学生到农村果园里去采摘果实,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认识果实,了解果实的特征以及有关果实的知识,学习—些简单的劳动技能,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体会劳动创
造幸福的道理,体验丰收和喜悦之情。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体验,可以发现许多动植物在秋天里的细微变化。并让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搜集一些能代表秋天特点的花、草、树和各种秋天成熟的果实,装起来收集好,为开学的展示活动做准备,进而体会秋天不但是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个收获的季节。通过这个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在秋天的自然中体验到愉快和舒畅,体验探索自然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秋的风采
在第一阶段学生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了解秋天的特点,
(一)汇报交流,了解秋天。
1、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和实践活动,我们对秋天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把你们组同学看到的、听到的有关秋天讲给大家听听。(主要讲秋天的特点)
2、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你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仅几天时间你们就发现了那么多秋天的信息。谁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发现这些特点的?
3、让利用节假日参加秋收劳动的同学谈感受。
4、师:通过汇报交流,同学们对秋天的特点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秋天的果实你认识多少?
(二)摸猜果实,认识秋天。
1、说说什么东西在秋天里成熟?
2、摸一摸,猜一猜。
教师将准备好的一袋秋天的果实拿出来,让几名同学摸一摸,猜出果实的名称。再让其他同学作评委,验证正确后,再进一步说出果实的特点及用途。
(三)动手做做,感受秋天。
1、先让学生说说你搜集来的果实、树叶、种子的名称。
2、做一做。用树叶粘贴画。
在《秋天真美丽》欢乐的乐曲声中,学生们做着树叶粘贴画,不知不觉又一次进入了秋天的情境。
3、学生利用找到的“秋天”,例如:果实、树叶、种子等自然物进行拍照、作画、做标本甚至有创意地玩出各种秋天的游戏,充分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
4、展示作品,体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四)自由表达,热爱秋天。
本环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说秋天,唱秋天,也可以画秋天,表演舞蹈,还可以用橡皮泥捏一捏你喜爱的秋天果实。
三、秋的创作
组织学生将本节课未做完的事或还想做的事落实,使活动进一步延伸。
1、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汇报交流,进一步认识了秋天的特点。课后围绕“秋天”这个主题,你们还想做些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下一步活动内容。
3、小组交流,形成共识。
(1)继续观察秋天(气温、树叶、花草树木和有关动物的变化),写好观察日记。
(2)用自己的作品布置一个以“秋天”为主题的园地,美化生活环境。(绘画、树叶粘贴画、手抄报、照片、用橡皮泥捏的果实等)
[案例分析]
本次活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设计和组织活动,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
养学生策划、组织、动手、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能做到尊重儿童的选择,欣赏儿童的创作与表现。并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体会创造的乐趣。展示交流过程中,儿童既能尊重他人的劳动,欣赏同伴的成果,又能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同伴,愿意与他人分享,并在交流分享中提升自己交往的能力。
这项活动中,学生们到果园、田野、公园里去寻找秋天—展示秋天--留住秋天,在自然的生动美丽的景象中,感受亲近自然的快乐,获得情感的陶冶。儿童不仅收集了秋天的信息(摄影、绘画等),还收集了秋天馈赠的礼物——果实、种子、落叶,更收获了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因此,这项活动于孩子的身与心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多彩的秋天——语文实践活动案例
诸城市府前新艺学校 李海梅
[主题由来]
在这醉人的金秋时节,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大雁南飞,瓜果飘香;蟋蟀呢喃,田野金黄;菊花盛开,落叶飘扬……在孩子们童话般的世界里,秋天是那么美,那么充满诗情画意。可是,身处城市的儿童却越来越远离自然,他们对秋天的美好缺乏深切的感受,更无从体验到秋收带给人们的喜悦之情。为此,我们充分地利用了国庆七天假期时间、周边的教育环境以及孩子们在乡间有亲人朋友这一便捷条件设计了该主题活动。力求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体验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获得对秋天的亲近而美好的感情,借此将关爱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潜移默化地浸润在心灵深处。
[主题目标]
1、体验丰收的喜悦。
2、让儿童在秋天的自然中体验到愉快和舒畅。
3、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劳动果实。
4、获得有关的农作物和其他动植物的知识。
5、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
一、秋的信息
引导学生在国庆节期间观察秋天,找秋天的特点。观察大自然、校园、庭院景色的变化,马路上树木的变化,农田的变化,还可以在家长或者朋友的带领下,让学生到农村果园里去采摘果实,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认识果实,了解果实的特征以及有关果实的知识,学习—些简单的劳动技能,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体会劳动创
造幸福的道理,体验丰收和喜悦之情。孩子们通过观察、了解、体验,可以发现许多动植物在秋天里的细微变化。并让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搜集一些能代表秋天特点的花、草、树和各种秋天成熟的果实,装起来收集好,为开学的展示活动做准备,进而体会秋天不但是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个收获的季节。通过这个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在秋天的自然中体验到愉快和舒畅,体验探索自然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秋的风采
在第一阶段学生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了解秋天的特点,
(一)汇报交流,了解秋天。
1、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和实践活动,我们对秋天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把你们组同学看到的、听到的有关秋天讲给大家听听。(主要讲秋天的特点)
2、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看到了你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仅几天时间你们就发现了那么多秋天的信息。谁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发现这些特点的?
3、让利用节假日参加秋收劳动的同学谈感受。
4、师:通过汇报交流,同学们对秋天的特点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秋天的果实你认识多少?
(二)摸猜果实,认识秋天。
1、说说什么东西在秋天里成熟?
2、摸一摸,猜一猜。
教师将准备好的一袋秋天的果实拿出来,让几名同学摸一摸,猜出果实的名称。再让其他同学作评委,验证正确后,再进一步说出果实的特点及用途。
(三)动手做做,感受秋天。
1、先让学生说说你搜集来的果实、树叶、种子的名称。
2、做一做。用树叶粘贴画。
在《秋天真美丽》欢乐的乐曲声中,学生们做着树叶粘贴画,不知不觉又一次进入了秋天的情境。
3、学生利用找到的“秋天”,例如:果实、树叶、种子等自然物进行拍照、作画、做标本甚至有创意地玩出各种秋天的游戏,充分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
4、展示作品,体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四)自由表达,热爱秋天。
本环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说秋天,唱秋天,也可以画秋天,表演舞蹈,还可以用橡皮泥捏一捏你喜爱的秋天果实。
三、秋的创作
组织学生将本节课未做完的事或还想做的事落实,使活动进一步延伸。
1、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汇报交流,进一步认识了秋天的特点。课后围绕“秋天”这个主题,你们还想做些什么?
2、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下一步活动内容。
3、小组交流,形成共识。
(1)继续观察秋天(气温、树叶、花草树木和有关动物的变化),写好观察日记。
(2)用自己的作品布置一个以“秋天”为主题的园地,美化生活环境。(绘画、树叶粘贴画、手抄报、照片、用橡皮泥捏的果实等)
[案例分析]
本次活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设计和组织活动,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
养学生策划、组织、动手、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能做到尊重儿童的选择,欣赏儿童的创作与表现。并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体会创造的乐趣。展示交流过程中,儿童既能尊重他人的劳动,欣赏同伴的成果,又能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同伴,愿意与他人分享,并在交流分享中提升自己交往的能力。
这项活动中,学生们到果园、田野、公园里去寻找秋天—展示秋天--留住秋天,在自然的生动美丽的景象中,感受亲近自然的快乐,获得情感的陶冶。儿童不仅收集了秋天的信息(摄影、绘画等),还收集了秋天馈赠的礼物——果实、种子、落叶,更收获了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因此,这项活动于孩子的身与心都有着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