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梅戏的文化特征

  黄梅戏是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产物。她孳乳于民间祭祀相关的“社”会(祭祀土地的神会)和灯会,经过长期聚戏而形成的戏曲。黄梅戏起源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的采茶调。清康乾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水灾频发,采茶调被灾民作为谋生的手段,沿江而下,在以石牌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四处传唱,逐渐发展成为黄梅戏。从黄梅戏的地域文化特征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皖江文化特征  安庆地处吴头楚尾,又与江淮毗连,境内多江河湖泊,交通方便,商业发达,使黄梅调较早接受城镇市民的影响。加之安庆自明代以来,就是戏曲昌盛的地方,昆曲皖上派、青阳腔、徽班都在这里孕育成长,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在语音方面,安庆话受明人官话的影响,发音柔和而富有韵律,所唱民歌,受方言影响,多用五声微调式和宫调式。进入安庆地区的黄梅调,在声腔方面受安庆官话影响,一改楚音高亢平直,而变得委婉。在表演艺术上也接受徽、高之长,在一些剧目中引用了扑跌、甩发等较难的动作,同时吸取了流行于安庆地区的高跷、挑花篮、推车灯、走马采茶灯等民间歌舞形式。在音乐和唱腔上,改进了冗长的锣鼓和嘈杂的靠腔锣,取消了帮腔和复句,汲取了安庆地区的道情、花鼓、连厢、莲花落、罗汉桩、送傩神等民间演唱形式。  1926年左右,黄梅戏进入安庆市,受到市民、手工业者,码头工人的欢迎,被誉为“怀腔”,此后一直在属于皖江地域文化的安庆地区为核心的广大区域流传。因此,她的胚胎基因、成长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孕育,显现出十分显著的皖江文化特征。  二、乡野文化特征  黄梅戏生于乡村草野,成长于勾栏瓦肆,与劳动人民血脉相融。他们由自娱自乐、半职业班社发展至职业剧团。  早期的黄梅戏,表演手段简单。黄梅戏艺人演出剧目的内容和人物多是村长闾短、村姑商夫,没有多少展示功夫、技巧的表演空间。艺人们借鉴、融合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从生活中直接模仿、提炼、创造舞蹈身段,因此,黄梅戏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表演手段上吸取了京剧、昆曲等大剧种的表演特长,并在民间歌舞中锤炼出适宜舞台表现的舞蹈和动作,形成了朴实通俗、清新活泼、雅俗并蓄,写意写实交织,体验表现相融,接近生活的表演风格。  黄梅戏由民间歌舞萌生,紧扣大众审美情趣,流播于乡野,发祥于城镇,她活泼生动的艺术风貌,具有鲜明的乡野文化特征。  1、黄梅戏的全部传统剧目,尤其是七十二本小戏,其表现主体基本是村姑、农夫、小商或木匠、铁匠、锯匠、篾匠等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风貌。  2、黄梅戏的艺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即“表现主体”和“审美主体”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像黄梅戏的第一个班社“蔡家班”的班主蔡仲贤就是砻匠出身。  3、黄梅戏的语言,特别是小戏的语言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如“长子来看灯,挤得颈一抻”。“抻”就是安庆方言,《纺线纱》中的“雀博雀博真雀博”,就是典型的安庆方言,《打豆腐》中大量俚语都是安徽地区特有的。这些方言俗语至今还在安庆地区流传。  4、黄梅戏的音乐唱腔中融汇了大量的安庆地区的民歌小调。如“桐城歌”,文南词、太湖曲子戏,安庆大鼓等。  三、柔美文化特征  黄梅戏是安徽西南的山水造就的精灵。她起源于民间小调,她表现的是现实生活和风土民情,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男女之间纯洁的感情。由于表现的题材和内容,黄梅戏清新悦目,具有“阴柔之美”。  黄梅戏的“柔美”主要表现在:  1、黄梅戏表现的剧目,绝大多数是以女性为轴心的民俗题材,更多关心的是女性人物的命运。像三十六本大戏中的《罗帕记》、《牌环记》、《鸡血记》、《牌刀记》、《赶子图》等,七十二本小戏中的“哭媳妇”系列和“烟花女”系列。  2、黄梅戏的舞台人物青春亮丽,以“小生”、“花旦”为主要人物形象,表演风格抒情浪漫,由此生发的“嗲”味,是黄梅戏舞台形象特有的妩媚与天真,是黄梅戏特有的“柔美”。  3、黄梅戏的音乐和唱腔优美动人,少高亢艰涩之音,大多舒畅委婉,似山间溪水,淙淙流淌。如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四、包容性文化特征  黄梅戏从一个地方小戏成长为全国性的大剧种,得益于她的包容性。  她在把自己介绍给某些新的地域的同时,也吸纳了各地的艺术营养,不仅自身丰富、壮大起来,而且也使其具有了更大的文化适应性和更广的流播覆盖面。  早期的黄梅戏没有专业的剧本创作人员,她的剧目除直接取材于民歌外,大都引进移植于其他兄弟剧种。如《天仙配》就移自青阳腔《百日缘》,《女驸马》就移自岳西高腔《双救主》。剧目的开放,不仅使黄梅戏成长迅速,健康发展,而且也使她具有了卓越的消化吸收功能。各地各剧种鲜明的民间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热烈的民俗情趣,都给了黄梅戏较大的有益滋养。  黄梅戏在舞台表演上,呈现出一种自由灵动、不拘一格的“兼容并蓄”。从民歌小调、歌舞话剧、南腔北调中广采博纳,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待塑的学习状态,音乐、唱腔、行当,表演没有不可逾越的壁垒。  正因为这样,黄梅戏在当今戏曲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繁荣的态势。□  (作者单位:安徽省潜山县黄梅戏剧团)  责编:刘冰石

  黄梅戏是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产物。她孳乳于民间祭祀相关的“社”会(祭祀土地的神会)和灯会,经过长期聚戏而形成的戏曲。黄梅戏起源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的采茶调。清康乾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水灾频发,采茶调被灾民作为谋生的手段,沿江而下,在以石牌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四处传唱,逐渐发展成为黄梅戏。从黄梅戏的地域文化特征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皖江文化特征  安庆地处吴头楚尾,又与江淮毗连,境内多江河湖泊,交通方便,商业发达,使黄梅调较早接受城镇市民的影响。加之安庆自明代以来,就是戏曲昌盛的地方,昆曲皖上派、青阳腔、徽班都在这里孕育成长,为黄梅戏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在语音方面,安庆话受明人官话的影响,发音柔和而富有韵律,所唱民歌,受方言影响,多用五声微调式和宫调式。进入安庆地区的黄梅调,在声腔方面受安庆官话影响,一改楚音高亢平直,而变得委婉。在表演艺术上也接受徽、高之长,在一些剧目中引用了扑跌、甩发等较难的动作,同时吸取了流行于安庆地区的高跷、挑花篮、推车灯、走马采茶灯等民间歌舞形式。在音乐和唱腔上,改进了冗长的锣鼓和嘈杂的靠腔锣,取消了帮腔和复句,汲取了安庆地区的道情、花鼓、连厢、莲花落、罗汉桩、送傩神等民间演唱形式。  1926年左右,黄梅戏进入安庆市,受到市民、手工业者,码头工人的欢迎,被誉为“怀腔”,此后一直在属于皖江地域文化的安庆地区为核心的广大区域流传。因此,她的胚胎基因、成长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孕育,显现出十分显著的皖江文化特征。  二、乡野文化特征  黄梅戏生于乡村草野,成长于勾栏瓦肆,与劳动人民血脉相融。他们由自娱自乐、半职业班社发展至职业剧团。  早期的黄梅戏,表演手段简单。黄梅戏艺人演出剧目的内容和人物多是村长闾短、村姑商夫,没有多少展示功夫、技巧的表演空间。艺人们借鉴、融合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从生活中直接模仿、提炼、创造舞蹈身段,因此,黄梅戏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表演手段上吸取了京剧、昆曲等大剧种的表演特长,并在民间歌舞中锤炼出适宜舞台表现的舞蹈和动作,形成了朴实通俗、清新活泼、雅俗并蓄,写意写实交织,体验表现相融,接近生活的表演风格。  黄梅戏由民间歌舞萌生,紧扣大众审美情趣,流播于乡野,发祥于城镇,她活泼生动的艺术风貌,具有鲜明的乡野文化特征。  1、黄梅戏的全部传统剧目,尤其是七十二本小戏,其表现主体基本是村姑、农夫、小商或木匠、铁匠、锯匠、篾匠等手艺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风貌。  2、黄梅戏的艺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即“表现主体”和“审美主体”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像黄梅戏的第一个班社“蔡家班”的班主蔡仲贤就是砻匠出身。  3、黄梅戏的语言,特别是小戏的语言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如“长子来看灯,挤得颈一抻”。“抻”就是安庆方言,《纺线纱》中的“雀博雀博真雀博”,就是典型的安庆方言,《打豆腐》中大量俚语都是安徽地区特有的。这些方言俗语至今还在安庆地区流传。  4、黄梅戏的音乐唱腔中融汇了大量的安庆地区的民歌小调。如“桐城歌”,文南词、太湖曲子戏,安庆大鼓等。  三、柔美文化特征  黄梅戏是安徽西南的山水造就的精灵。她起源于民间小调,她表现的是现实生活和风土民情,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男女之间纯洁的感情。由于表现的题材和内容,黄梅戏清新悦目,具有“阴柔之美”。  黄梅戏的“柔美”主要表现在:  1、黄梅戏表现的剧目,绝大多数是以女性为轴心的民俗题材,更多关心的是女性人物的命运。像三十六本大戏中的《罗帕记》、《牌环记》、《鸡血记》、《牌刀记》、《赶子图》等,七十二本小戏中的“哭媳妇”系列和“烟花女”系列。  2、黄梅戏的舞台人物青春亮丽,以“小生”、“花旦”为主要人物形象,表演风格抒情浪漫,由此生发的“嗲”味,是黄梅戏舞台形象特有的妩媚与天真,是黄梅戏特有的“柔美”。  3、黄梅戏的音乐和唱腔优美动人,少高亢艰涩之音,大多舒畅委婉,似山间溪水,淙淙流淌。如广为传唱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四、包容性文化特征  黄梅戏从一个地方小戏成长为全国性的大剧种,得益于她的包容性。  她在把自己介绍给某些新的地域的同时,也吸纳了各地的艺术营养,不仅自身丰富、壮大起来,而且也使其具有了更大的文化适应性和更广的流播覆盖面。  早期的黄梅戏没有专业的剧本创作人员,她的剧目除直接取材于民歌外,大都引进移植于其他兄弟剧种。如《天仙配》就移自青阳腔《百日缘》,《女驸马》就移自岳西高腔《双救主》。剧目的开放,不仅使黄梅戏成长迅速,健康发展,而且也使她具有了卓越的消化吸收功能。各地各剧种鲜明的民间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热烈的民俗情趣,都给了黄梅戏较大的有益滋养。  黄梅戏在舞台表演上,呈现出一种自由灵动、不拘一格的“兼容并蓄”。从民歌小调、歌舞话剧、南腔北调中广采博纳,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待塑的学习状态,音乐、唱腔、行当,表演没有不可逾越的壁垒。  正因为这样,黄梅戏在当今戏曲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繁荣的态势。□  (作者单位:安徽省潜山县黄梅戏剧团)  责编:刘冰石


相关文章

  • 论淮河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发展
  • 戏曲研究 □邵小妹 论和淮河地域文化有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人们把淮河流域的地域文化纳入了"吴楚文化"的范畴而未加关注.淮河地域文化虽源于"吴楚文化",但又别于"吴楚 ...查看


  • 安徽的风土人情
  • 安徽悠久,人杰地灵,是徽商.徽墨.徽菜.徽戏的发祥地."无徽不成镇"安徽人经商成功的写照.徽菜是中国八大地方菜系之一,随着徽商崛起而享誉大江南北,同时亦随着徽商的衰落而沉寂.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就有新安商人活动 ...查看


  • 黄梅戏的教育文化传承
  • 摘 要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文化传承意义.本文简介了黄梅戏基本情况,探求了黄梅戏传承的意义特别是对人的影响.并在分析其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为思考保护和传承黄梅戏的对策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黄梅戏 教育文化传 ...查看


  • 中国主要传统文化剧种
  • 京剧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京剧与黄梅戏.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 ...查看


  • 论黄梅戏的发展与创新
  • 论黄梅戏的发展与创新 "黄梅戏这个剧种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很青春,它旋律优美.表演淳朴,它有亲和力,导致它相对来说比一些古老的剧种更容易和人沟通."黄新德说,这是黄梅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地方,理所当然受到观众的欢迎. 黄梅戏是 ...查看


  • 黄梅戏艺术片086[无事生非]
  • 转载 :老排长 <无事生非>讲述了边关,李侯府上一片热闹,喜迎前方获捷的唐侯大军凯旋归来.唐侯帐下的青年将军娄地鳌与李侯女儿海萝一见倾心.在两位侯爷热心赞许下订了终身.然而却遭到唐侯异母兄弟唐丹江的妒恨,他耍弄阴谋,一对有情人遭 ...查看


  • [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 <戏曲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 课程名称:戏曲鉴赏 英文名称:Chorus and Conduction 课程性质:任意选修课 总 学 时:32 学 分: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 ...查看


  • 我眼中的戏曲
  • 我眼中的戏曲 姓名:周克玲 班级:英语一班 学号: 1262010114 中方文化概论期末论文 目录 前言 一.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1. 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戏曲起源之我见 二.戏曲的特征 1.程序性 2.综合性 3.虚拟性 4.我 ...查看


  • 绘声绘色巧描写
  • [写作导语] 怎样写好"看戏.听戏.学戏的感想或经历"的文章呢?应该在叙述"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结合描写,把其中的"有意思的"或"有趣的"的地方充分展示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