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探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各项制度也应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以此来应对经济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因此,财政部修改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执行。本文依据本次修改的新规定,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管理改进意见。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新会计制度

  近年来,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为了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财政改革事业的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职能,改变过去会计系统的缺点,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不断进行修改,最终依据新的会计准则印发了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该规定继承了原有制度的优点,并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能够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事业单位效益。

  一、新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重新定义了固定资产的含义,以前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指单位价值在500元(专用设备800元)以上,并能够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或者是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是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物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的标准已经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因此,新的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单位确认价值提升为1000元(专用设备1500元);还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了更确切的划分,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新的五大类,调整“一般设备”为“通用设备”,“图书”类改为“图书、档案”类,“其它固定资产”认定为“家具、用具、装具和动植物”,单位可以根据此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具体分类登记和管理。第二,折旧计提的变化,根据规定,事业单位除了对文物、动植物和图书档案可以不计提折旧外,应当对所有的其它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该规定创新性的引入了“虚提”的观念,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有利于固定资产价值的计量和管理;此外还引入了“累计折旧”科目,新的会计科目的设置提高了实用性、公认性,其内容将更加全面、合理、会计数据将更加有用和有效,通过该科目可以了解固定资产后续的费用支出以及损耗程度,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核算水平,加强其管理。第三,新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这对其核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收付实现制原则简化了会计核算,但是会导致资产不能及时入账的问题,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从形成、使用、报废全过程都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对固定资产状况的了解,及时反映资产价值变化。第四,增加了单位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任务,这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新制度要求单位在实施固定资产核算时,应该考虑到对绩效评价的作用,“算为管用”的思想也应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服务,这样才能调动单位人员更积极地参加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去。

  总之,新会计制度的变化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更明确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应该抓住此次契机,加强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存的问题

  1、轻视固定资产的管理,管理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家资产,因此,很多单位的领导没有以主人翁的身份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只重视对财务开支的关注,如开支权限或标准的控制,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却不够重视;另外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导致管理职能划分不清,交叉混乱的现象,再加上事业单位特有的管理模式,使得财务部门、管理部门以及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现象,进而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2、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固定资产的管理应涉及到固定资产的各个阶段,从购买、后续使用以及报废处理,事业单位都应该建立明确的制度安排,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监管。很多事业单位在现实中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买,却忽略了后续管理,尤其是在旧制度下,很多固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即使已经不再使用,账面上还存在其价值,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不利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其次,缺乏对固定资产统一管理的部门,使得固定资产在后期的报废和出售环节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回收,很多固定资产由于权责不明,控制制度不健全,使用后不能得到完整的归还,因此经常出现丢失的现象,在账务处理上也不能及时的更新和记录,甚至相关的责任人员都不清楚固定资产的现存状况,导致管理的混乱,固定资产安全、完整性受到挑战。

  3、不同类型固定资产的产权划分不明确

  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可能存在不能的类型,那么固定资产的分类也存在差异,即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划分,由于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产权划分不明确,经常会出现非经营固定资产被用到经营活动中的现象,这严重损坏了国家的利益;另外,在两种固定资产的转化过程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有的会因为划分界限的模糊性,导致固定资产不良使用状况经常发生。

  4、奖惩机制不完善,导致权责不明

  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其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和业务发展上,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对于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登记、处置等相关负责人的职权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相关的奖惩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导致相关人员没有更好地完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动力,因此很多单位就会出现随意调动使用固定资产,缺乏按相关程序办理登记手续的意识,固定资产私用现象频有发生,进而形成账外资产,这加大了国家固定资产的流失的风险。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意识的淡薄以及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从制度建设着手,明确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进而提高国家资产的使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建立健全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记录和报告等进行更全面的规划,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

  1、强化管理意识

  为了让更多的人员能够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应该组织学习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力,更好地落实管理工作,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可以使相关人员紧跟时代的发展,随时了解自身工作的最新进展,进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其次,单位领导应该带头实践新制度的执行,树立固定资产保护意识,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和监督,并将结果与薪酬考核挂钩,从日常工作入手,时时关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2、使用新的核算方法

  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新制度的要求引进权责发生制,克服旧制度的核算缺陷。旧制度对购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一次入账的方法,这就会导致当期费用的虚增,而引入权责发生制就会将资产分期摊入成本,实现资本化。新制度借用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对固定资产定期计提折旧,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折旧方法,那么事业单位针对电脑、空调等办公用品可以使用直线方法,而对于一些生产设备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总之,新的核算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以及价值创造能力。

  3、完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法规要求明确相关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公示,该规则应该使各部门能够相互分工合作,并能够相互制约,通过设置岗位职责,明确每个人的职能,从而将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的责任分解给相关的人员。第二,事业单位应该制定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采购进行事前的预算和分析,不能盲目的采购,应该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科学性、适当性以及经济性进行综合的评价,使采购的固定资产能够发挥其真实的效用,进而避免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三,加强固定资产的审批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处置都应该严格审批,对于一定额度的固定资产或者重要的固定资产需要经上级批示后才能进行执行;第四,完善登记验收制度,登记验收制度能够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因此单位应该对资产的每个环节实行登记验收制度,避免账外资产的产生;最后,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财产清查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短缺,实现账账、账实的检查,为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履行状况提供依据,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资产流失。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完善固定资产损坏赔偿制度、处置制度以及管理责任制度等,全面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促进管理工作向制度化方向不断前进。

  4、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机制

  完善的制度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取决于制度的执行效果,因此,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能够被更好的实施,单位的审计、财务等部门应该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检查,尤其是实行突击检查,并把检查的结果和企业的绩效评价、薪酬奖励以及晋升相联系;其次根据检查的结果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的调配,尽量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资产的浪费,并及时解决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进而提高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为单位内部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单位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的情况,建立起高效、科学的资产管理体制,以此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成果,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推进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亦军: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与完善[J].财经界,2013(30).

  [2] 李伊娜: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J].会计审计,2013(15).

  [3] 林兰儿: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3(3).

  [4] 夏兴时:新会计制度下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7).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各项制度也应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以此来应对经济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因此,财政部修改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执行。本文依据本次修改的新规定,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管理改进意见。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新会计制度

  近年来,针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为了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财政改革事业的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职能,改变过去会计系统的缺点,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不断进行修改,最终依据新的会计准则印发了事业单位新的会计制度,该规定继承了原有制度的优点,并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提供了依据。通过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能够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事业单位效益。

  一、新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变化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重新定义了固定资产的含义,以前对固定资产的定义是指单位价值在500元(专用设备800元)以上,并能够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或者是单位价值虽未达到标准,但是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物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的标准已经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因此,新的制度将固定资产的单位确认价值提升为1000元(专用设备1500元);还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进行了更确切的划分,将固定资产划分为新的五大类,调整“一般设备”为“通用设备”,“图书”类改为“图书、档案”类,“其它固定资产”认定为“家具、用具、装具和动植物”,单位可以根据此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具体分类登记和管理。第二,折旧计提的变化,根据规定,事业单位除了对文物、动植物和图书档案可以不计提折旧外,应当对所有的其它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该规定创新性的引入了“虚提”的观念,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有利于固定资产价值的计量和管理;此外还引入了“累计折旧”科目,新的会计科目的设置提高了实用性、公认性,其内容将更加全面、合理、会计数据将更加有用和有效,通过该科目可以了解固定资产后续的费用支出以及损耗程度,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核算水平,加强其管理。第三,新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这对其核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收付实现制原则简化了会计核算,但是会导致资产不能及时入账的问题,新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从形成、使用、报废全过程都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对固定资产状况的了解,及时反映资产价值变化。第四,增加了单位财务管理绩效评价的任务,这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新制度要求单位在实施固定资产核算时,应该考虑到对绩效评价的作用,“算为管用”的思想也应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服务,这样才能调动单位人员更积极地参加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去。

  总之,新会计制度的变化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更明确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应该抓住此次契机,加强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存的问题

  1、轻视固定资产的管理,管理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家资产,因此,很多单位的领导没有以主人翁的身份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只重视对财务开支的关注,如开支权限或标准的控制,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却不够重视;另外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导致管理职能划分不清,交叉混乱的现象,再加上事业单位特有的管理模式,使得财务部门、管理部门以及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指挥,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现象,进而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

  2、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

  固定资产的管理应涉及到固定资产的各个阶段,从购买、后续使用以及报废处理,事业单位都应该建立明确的制度安排,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监管。很多事业单位在现实中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买,却忽略了后续管理,尤其是在旧制度下,很多固定资产不用计提折旧,即使已经不再使用,账面上还存在其价值,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不利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其次,缺乏对固定资产统一管理的部门,使得固定资产在后期的报废和出售环节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回收,很多固定资产由于权责不明,控制制度不健全,使用后不能得到完整的归还,因此经常出现丢失的现象,在账务处理上也不能及时的更新和记录,甚至相关的责任人员都不清楚固定资产的现存状况,导致管理的混乱,固定资产安全、完整性受到挑战。

  3、不同类型固定资产的产权划分不明确

  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可能存在不能的类型,那么固定资产的分类也存在差异,即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划分,由于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产权划分不明确,经常会出现非经营固定资产被用到经营活动中的现象,这严重损坏了国家的利益;另外,在两种固定资产的转化过程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固定资产的流失,有的会因为划分界限的模糊性,导致固定资产不良使用状况经常发生。

  4、奖惩机制不完善,导致权责不明

  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其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和业务发展上,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不够,对于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登记、处置等相关负责人的职权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相关的奖惩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导致相关人员没有更好地完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动力,因此很多单位就会出现随意调动使用固定资产,缺乏按相关程序办理登记手续的意识,固定资产私用现象频有发生,进而形成账外资产,这加大了国家固定资产的流失的风险。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意识的淡薄以及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从制度建设着手,明确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尽其职,物尽其用,进而提高国家资产的使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建立健全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当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记录和报告等进行更全面的规划,做到有章可循,奖惩分明。

  1、强化管理意识

  为了让更多的人员能够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应该组织学习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能力,更好地落实管理工作,学习新的会计制度可以使相关人员紧跟时代的发展,随时了解自身工作的最新进展,进而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其次,单位领导应该带头实践新制度的执行,树立固定资产保护意识,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和监督,并将结果与薪酬考核挂钩,从日常工作入手,时时关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2、使用新的核算方法

  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新制度的要求引进权责发生制,克服旧制度的核算缺陷。旧制度对购入的固定资产的核算采用一次入账的方法,这就会导致当期费用的虚增,而引入权责发生制就会将资产分期摊入成本,实现资本化。新制度借用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对固定资产定期计提折旧,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折旧方法,那么事业单位针对电脑、空调等办公用品可以使用直线方法,而对于一些生产设备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总之,新的核算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以及价值创造能力。

  3、完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法规要求明确相关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公示,该规则应该使各部门能够相互分工合作,并能够相互制约,通过设置岗位职责,明确每个人的职能,从而将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的责任分解给相关的人员。第二,事业单位应该制定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采购进行事前的预算和分析,不能盲目的采购,应该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科学性、适当性以及经济性进行综合的评价,使采购的固定资产能够发挥其真实的效用,进而避免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三,加强固定资产的审批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处置都应该严格审批,对于一定额度的固定资产或者重要的固定资产需要经上级批示后才能进行执行;第四,完善登记验收制度,登记验收制度能够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因此单位应该对资产的每个环节实行登记验收制度,避免账外资产的产生;最后,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财产清查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短缺,实现账账、账实的检查,为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履行状况提供依据,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避免资产流失。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完善固定资产损坏赔偿制度、处置制度以及管理责任制度等,全面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促进管理工作向制度化方向不断前进。

  4、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机制

  完善的制度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取决于制度的执行效果,因此,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管理制度能够被更好的实施,单位的审计、财务等部门应该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检查,尤其是实行突击检查,并把检查的结果和企业的绩效评价、薪酬奖励以及晋升相联系;其次根据检查的结果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重新的调配,尽量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资产的浪费,并及时解决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进而提高管理的效果。

  四、结语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前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为单位内部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单位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的情况,建立起高效、科学的资产管理体制,以此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营成果,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推进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亦军: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与完善[J].财经界,2013(30).

  [2] 李伊娜: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J].会计审计,2013(15).

  [3] 林兰儿: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3(3).

  [4] 夏兴时:新会计制度下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7).


相关文章

  • 财务会计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九月二十 日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 ...查看


  • 财务会计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财务会计教育毕业论文选题(1038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 ...查看


  • 会计专业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表
  • 1. 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企业价值报告研究 2. 公允价值会计与企业财务报告改进 3. 企业财务报告相关问题及其改进(改进相关性.及时性等问题)研究 4. 企业财富变动及其信息披露研究 5. 企业价值报告框架研究 6. 企业价值信息披露体系( ...查看


  • 企业管理政府还贷公路资产折旧问题探析
  • 企业管理政府还贷公路资产折旧问题探析 [摘 要] 目前,一些企业对管理的政府还贷公路资产不计提折旧,这一做法不符合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制度.文章分别从规范和实务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管理政府还贷公路的公路经营企业计提路产折旧的必要性, ...查看


  •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探析
  • 摘要: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单位的经济发展和价值增长,促进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实现.自2013年1月起,事业单位开始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实现科学.细化的会计管理工作是单位所追求的目标.新制度对固定 ...查看


  • 医院现行会计制度之探析
  • [摘 要] 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作为衡量和规制医院财务会计行为的标尺,在过去的近10年内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越发显示其缺点和不足.文章立足于医院会计实 ...查看


  • 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的探析
  • 摘 要:针对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策 十几年来,财政部门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赋予的职能,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会计信息质量工作成效显著,其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以下 ...查看


  •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
  • 摘要:事业单位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认可.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稳定运行.本文主要针对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展开深 ...查看


  • 金融会计论文: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探析
  • 论文题目: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探析 摘要: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为此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