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美丽的

教学目标:

1.       通过研读课文,丰富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感受科学之美。

2.       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论证过程,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

3.       通过学习,结合参观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科学是新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常人的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然而在科学家心目中,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沈致远便是这样一位科学家。

二、了解作者:见注1.

三、理清结构:

课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根据议论文“提出观点——论述观点——得出结论”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学生速读课文,教师巡视点拨。

讨论明确:

文章共14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3~1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论证观点

第11~14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得出结论

四、研读课文:

1.       第一部分:作者提出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讨论明确:

第1自然段先从反面解题:“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提到科学家,就想到爱因斯坦的形象——白发怒张、皱纹满面。”然后,作者模拟读者的语气提出

疑问:“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这个开头很有创意: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引起阅读的兴趣。

第2自然段正面立论:“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与上文“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形成强烈的对比。但作者又提出一个设问:对科学之美,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答案是“责任在科学家”。科学家沉浸于科学美中,其乐融融,忘记了与大众分享。再用“但是”一转,举出李政道主编《科学与艺术》的事例。李政道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都是中国画大师,他们共同用中国画表现科学美,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2.第二部分:作者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论证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第3自然段有三层意思。首先说明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以歌舞和诗歌的形式传播科学美的原因。接着引用威廉斯的话,称赞宇宙诞生、宇宙流之美。再模仿威廉斯的反问句式“还有什么比……更美丽”,列举科学美的种种表现形态:电子云的朦胧美,叶绿素的神秘美,DNA的活力美,纳米世界的精致美……这个排比句由四个反问句组成,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科学美的丰富多彩。

第4~5自然段介绍威廉斯的科学诗《碳是女孩之最爱》。第4自然段引用,第5自然段评论。女孩爱钻石——碳的特殊形态,是借以炫耀外表美;威廉斯的诗,赞美碳的实用价值及其对生命循环的重要性,表现的是内涵美。内涵美是科学美的重要方面,但恰恰为常人所忽视。

第6自然段评介威廉斯的小诗《爱之力》,认为“爱之力”是凌驾于宇宙四种力之上的伟大的力。诗中注入了浪漫情怀,表现了科学家的人文关怀。

第7自然段评介《黑洞之歌》。威廉斯给科学诗配乐编舞,载歌载舞,登台表演。如《黑洞之歌》借流行音乐《黑鸟之歌》的曲调,传播关于“黑洞”和引力波的知识,用以庆祝索恩教授六十寿辰,风趣而又切题。

第8自然段评介《物质化女孩》。这是专为中学生作的歌舞表演,意在唤起新一代的科学热情,引导少男少女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首诗虽短,却是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的榜样,它已超出传播科学知识的范围,而涉及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新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起码要求:不懂量子力学,连谈情说爱的资格也没有。

第9、10自然段从威廉斯的表演所引起的不同反响,引出了科学家素质的重要话题。有的人不理解科学歌舞表演,有的人不能领会她的幽默,而在天文学家的集会上,与会者与威廉斯一起尽情欢唱起舞。由此说明: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需要幻想和好奇心,应具备反传统、求新求异的气质,否则就不可能成为有创意的科学家和优秀的艺术家。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第三部分: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科学美之源泉: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

第11自然段论述数学之美。列举了三个例证:人体的曲线美,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

第12自然段归纳、概括科学美之源泉。因为科学的使命在于追求真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真理是简单的。科学美之源泉在于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与开头的“深奥、艰难、枯燥”形成对照。

第13自然段论述科学研究之乐。科学研究是艰辛的劳动,要付出汗水和心血。但顿悟、突破、发现、发明却是最高的享受,所以科学家锲而不舍,孜孜以求,虽辛苦却乐在其中。这又与第2自然段前后照应。

第14自然段以标题作结:科学是美丽的!用感叹号加强肯定的力度,然后又用“你同意吗?”与读者对话、交流,既表现出作者的自信,又不失对读者的尊重。

五、归结写法:先请学生自主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明确:

大致有以下几点:1.       本文在总体结构上,基本遵循“提出论点——阐述理由——得出结论”的思路。

2.       选择论据时,以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为主要材料,一篇短文中,不惜引用她的四首诗,并层层深入地进行评论分析;而其他材料在第3和第11自然段中略加引证,一笔带过。

3.       在表达方式上,不以议论、说明为,主,而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

4.       在语言风格上,不仅讲究准确、严密,而追求生动、活泼,如设问、反问句就有10多句:

“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

“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责任在科学家……”

“爱之力凌驾一切!科学家想到过吗?”

“一字之改,不是很风趣而又切题吗?”

“科学是美丽的!你同意吗?”

教师阐释: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与论述的对象有关。本文要论证“科学是美丽的”,而美感即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对同一件事物,人们看法迥异。例如甲认为把黑发染成红色很美,乙却不以为然,而丙则觉得很丑,见仁见智,观感悬殊。科学美不美?不同的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回答。所以作者不想靠大道理来说服别人相信科学美,而选择用科学家、艺术家对科学美的切身感受来感染读者。科学家中,作者略写李政道及其《科学与艺术》,详写用多种形式展示科学美的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艺术家中,国外有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国内有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国画家描绘物理学之美的创新作品。这些丰富的事例极具说服力,能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科学之美

六、课外拓展:结合课后练习五

七、布置作业:课外上网阅读,收集关于科学美的文章、图片、资料,丰富科学知识,端正对科学的认识,激发对科学进行探索的热情。

教学目标:

1.       通过研读课文,丰富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感受科学之美。

2.       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论证过程,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

3.       通过学习,结合参观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科学是新世纪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常人的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然而在科学家心目中,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沈致远便是这样一位科学家。

二、了解作者:见注1.

三、理清结构:

课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根据议论文“提出观点——论述观点——得出结论”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学生速读课文,教师巡视点拨。

讨论明确:

文章共14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3~1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论证观点

第11~14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得出结论

四、研读课文:

1.       第一部分:作者提出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这个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讨论明确:

第1自然段先从反面解题:“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提到科学家,就想到爱因斯坦的形象——白发怒张、皱纹满面。”然后,作者模拟读者的语气提出

疑问:“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这个开头很有创意: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引起阅读的兴趣。

第2自然段正面立论:“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与上文“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形成强烈的对比。但作者又提出一个设问:对科学之美,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答案是“责任在科学家”。科学家沉浸于科学美中,其乐融融,忘记了与大众分享。再用“但是”一转,举出李政道主编《科学与艺术》的事例。李政道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都是中国画大师,他们共同用中国画表现科学美,是很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2.第二部分:作者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论证的时候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重点研读第3自然段。

第3自然段有三层意思。首先说明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以歌舞和诗歌的形式传播科学美的原因。接着引用威廉斯的话,称赞宇宙诞生、宇宙流之美。再模仿威廉斯的反问句式“还有什么比……更美丽”,列举科学美的种种表现形态:电子云的朦胧美,叶绿素的神秘美,DNA的活力美,纳米世界的精致美……这个排比句由四个反问句组成,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科学美的丰富多彩。

第4~5自然段介绍威廉斯的科学诗《碳是女孩之最爱》。第4自然段引用,第5自然段评论。女孩爱钻石——碳的特殊形态,是借以炫耀外表美;威廉斯的诗,赞美碳的实用价值及其对生命循环的重要性,表现的是内涵美。内涵美是科学美的重要方面,但恰恰为常人所忽视。

第6自然段评介威廉斯的小诗《爱之力》,认为“爱之力”是凌驾于宇宙四种力之上的伟大的力。诗中注入了浪漫情怀,表现了科学家的人文关怀。

第7自然段评介《黑洞之歌》。威廉斯给科学诗配乐编舞,载歌载舞,登台表演。如《黑洞之歌》借流行音乐《黑鸟之歌》的曲调,传播关于“黑洞”和引力波的知识,用以庆祝索恩教授六十寿辰,风趣而又切题。

第8自然段评介《物质化女孩》。这是专为中学生作的歌舞表演,意在唤起新一代的科学热情,引导少男少女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首诗虽短,却是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的榜样,它已超出传播科学知识的范围,而涉及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新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起码要求:不懂量子力学,连谈情说爱的资格也没有。

第9、10自然段从威廉斯的表演所引起的不同反响,引出了科学家素质的重要话题。有的人不理解科学歌舞表演,有的人不能领会她的幽默,而在天文学家的集会上,与会者与威廉斯一起尽情欢唱起舞。由此说明: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需要幻想和好奇心,应具备反传统、求新求异的气质,否则就不可能成为有创意的科学家和优秀的艺术家。

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3.第三部分: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科学美之源泉: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

第11自然段论述数学之美。列举了三个例证:人体的曲线美,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奇幻迷离的“分形”图案。

第12自然段归纳、概括科学美之源泉。因为科学的使命在于追求真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真理是简单的。科学美之源泉在于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与开头的“深奥、艰难、枯燥”形成对照。

第13自然段论述科学研究之乐。科学研究是艰辛的劳动,要付出汗水和心血。但顿悟、突破、发现、发明却是最高的享受,所以科学家锲而不舍,孜孜以求,虽辛苦却乐在其中。这又与第2自然段前后照应。

第14自然段以标题作结:科学是美丽的!用感叹号加强肯定的力度,然后又用“你同意吗?”与读者对话、交流,既表现出作者的自信,又不失对读者的尊重。

五、归结写法:先请学生自主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明确:

大致有以下几点:1.       本文在总体结构上,基本遵循“提出论点——阐述理由——得出结论”的思路。

2.       选择论据时,以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为主要材料,一篇短文中,不惜引用她的四首诗,并层层深入地进行评论分析;而其他材料在第3和第11自然段中略加引证,一笔带过。

3.       在表达方式上,不以议论、说明为,主,而以叙述为主,夹叙夹议。

4.       在语言风格上,不仅讲究准确、严密,而追求生动、活泼,如设问、反问句就有10多句:

“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不可思议!”

“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责任在科学家……”

“爱之力凌驾一切!科学家想到过吗?”

“一字之改,不是很风趣而又切题吗?”

“科学是美丽的!你同意吗?”

教师阐释:作者之所以要这样写,与论述的对象有关。本文要论证“科学是美丽的”,而美感即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对同一件事物,人们看法迥异。例如甲认为把黑发染成红色很美,乙却不以为然,而丙则觉得很丑,见仁见智,观感悬殊。科学美不美?不同的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回答。所以作者不想靠大道理来说服别人相信科学美,而选择用科学家、艺术家对科学美的切身感受来感染读者。科学家中,作者略写李政道及其《科学与艺术》,详写用多种形式展示科学美的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艺术家中,国外有毕加索的怪异人像,国内有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国画家描绘物理学之美的创新作品。这些丰富的事例极具说服力,能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科学之美

六、课外拓展:结合课后练习五

七、布置作业:课外上网阅读,收集关于科学美的文章、图片、资料,丰富科学知识,端正对科学的认识,激发对科学进行探索的热情。


相关文章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1.<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 ...查看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 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3. ...查看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2.DOC
  •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怎么读这句话呢? 师:从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居里夫人为了发现和提炼镭所付出的艰辛.我们深深地为居里夫人那种对科学事业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精神所感动,这种信念和精神无疑是美丽的.正如书上所说 ...查看


  •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 <科学是美丽的>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丰富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感受科学之美. 2.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的论证过程,掌握课文的论证方法. 3.通过学习,结合参观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 ...查看


  • 跨越百年的美丽
  • 跨越百年的美丽 执教者:肖娟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美丽"的深刻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 ...查看


  • 科学是美丽的 1
  • 科学是美丽的 [教学目标] 1.学习研究性阅读知识,掌握科技文的研读方法. 2.转变对科学的认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增强科学认识,弘扬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 3.学习并能运用通过大量的事实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整体 ...查看


  • 我有一个梦教案
  • 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跨越百年的美丽>,语文主题丛书<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和<"千手观音"--陈中伟>.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感悟居里夫人在 ...查看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附原文)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附原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梁衡于1998年居里夫人发现镭100周年之际创作的一篇人物散文.文章选择"美丽"作为审美评论的角度,从美丽端庄的外貌 ...查看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1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大家来指导我一节普通的"家常课",那接下来我就对本节课教学过程进行个简单的说课:本节课是<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 首先我的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