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而】

(一)          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学而时习之

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7、 表示因果关系。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乃】

(一)          用作副词

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就”“于是”等。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项脊轩志》)

2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3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等。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4可译为“才”“这才”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二)          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其】

(一)          用作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他”“它”(包括复数)。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2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3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及其(他们)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4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距其院东五里           (《游褒禅山记》)

(二)          用作副词

1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千万”“还是”。

汝其勿悲

2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3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三)          用作连词

1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2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若是,孰能御之?

【为】

(一)          动词

1 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某为泾州,甚适,少事

2 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

3 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

(二)介词

1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过秦论》)

2 介绍原因。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孔雀东南飞》)

3介绍目的。为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5对,向。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以】

(一)          介词

1 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娘以指叩门扉曰    (《项脊轩志》)

2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3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4在……时候

奉宣室以何年

(二)          连词

1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

2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3 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4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四)动词   以为,认为,作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于】介词。

1 在,从,到。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3 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4 向,对,对于。

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5 被。

不拘于时           (《赤壁赋》)

6 和,跟,同

室西连于中闺         (《项脊轩志》)

7 比。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之】

(一)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先妣抚之甚厚(她)    (《项脊轩志》)

群聚而笑之(他们)       (《师说》)

2 指示代词,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二)助词

1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

2 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3 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何陋之有?    (《陋室铭》)

4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5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顷之,持一象笏至    (《项脊轩志》)

(三)动词,到……去。

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而】

(一)          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学而时习之

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7、 表示因果关系。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乃】

(一)          用作副词

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就”“于是”等。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项脊轩志》)

2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3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等。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4可译为“才”“这才”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二)          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其】

(一)          用作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他”“它”(包括复数)。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

2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3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及其(他们)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4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距其院东五里           (《游褒禅山记》)

(二)          用作副词

1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千万”“还是”。

汝其勿悲

2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3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三)          用作连词

1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2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若是,孰能御之?

【为】

(一)          动词

1 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某为泾州,甚适,少事

2 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

3 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

(二)介词

1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过秦论》)

2 介绍原因。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孔雀东南飞》)

3介绍目的。为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5对,向。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以】

(一)          介词

1 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娘以指叩门扉曰    (《项脊轩志》)

2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3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4在……时候

奉宣室以何年

(二)          连词

1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

2 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3 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4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四)动词   以为,认为,作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于】介词。

1 在,从,到。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3 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

4 向,对,对于。

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5 被。

不拘于时           (《赤壁赋》)

6 和,跟,同

室西连于中闺         (《项脊轩志》)

7 比。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之】

(一)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先妣抚之甚厚(她)    (《项脊轩志》)

群聚而笑之(他们)       (《师说》)

2 指示代词,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二)助词

1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

2 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3 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何陋之有?    (《陋室铭》)

4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5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顷之,持一象笏至    (《项脊轩志》)

(三)动词,到……去。

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相关文章

  •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与技巧
  •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一 <考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一共有120个,而每个实词都是多义词,要把这些实词的用法和意思全部识记基本上不可能,那么什么样的作法可以减少这种难度,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那就需要培养对实词的推断能力.下面介 ...查看


  • 推荐:书摘:2010年高考古诗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 书摘:2010年高考古诗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报告>第五章(节选) 一.试题概况分析 从测试材料的角度而言,人物传记类文章仍然占据了大部分.有8套试卷从<二十四史>中选择了测试材料,这在 ...查看


  • 文言文阅读技巧
  • 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 ...查看


  • 2017高考冲刺:语文复习计划与方法
  • 2017高考冲刺:语文复习计划与方法 高考语文冲刺复习要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题型的大致比 ...查看


  • 中学生如何学好古文 资料
  •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古文的篇目已占课文总数的1/3,且文章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堪称典范之作.因此,学好古文对学生而言极其重要.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古文,提高对古文的鉴赏能力,从中获益呢?这一直是一个困扰中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问题,在此我浅谈一 ...查看


  • [师说]说课稿 1
  • 11.<师说>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 ...查看


  • 教师说课稿-师说
  • 2009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说课指导:师说 来源:考试大 2009/10/26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视频课程 字号:T T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 ...查看


  • 国家政策对文言词语整理的解释
  •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文言词语整理.归纳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广州市第65中学 黄燕飞 一.问题提出 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是文言词语.文言翻译.文意理解和鉴赏评价.文言词语的积累和运用非常关键.可以说,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提升,主要受 ...查看


  •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
  •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新编高中语文试用教材,文言文占40%的比重.而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译分析课文.划重点词句.背实词意项.做练习等等.学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