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醉翁亭记教学案

28.醉翁亭记 欧阳修

一、导入课题 请你根据语境填名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理解:

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

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知识链接 1、关于醉翁亭

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被贬滁州任知州,山中寺庙(今琅琊寺)僧人智仙为便于欧阳修在山中游乐、饮酒、赋诗、办理政务修建此亭。时年,欧阳修年仅四十却自号“醉翁”,故命名此亭为“醉翁亭”,并写下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该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醉翁亭为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 一文而闻名遐迩。“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户喻晓。景区内亭、台、轩风格各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人称“醉翁九景”;其中欧阳修手植梅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苏东坡手书《醉翁亭记》碑堪称稀世至宝;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2004年11月“醉翁亭”以邮票形式出现在国家名片《中国名亭(一)》中。 2、中国的四座文化名亭

1).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名而闻名天下的长沙爱晚亭 。

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红色木柱,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山长罗典所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 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一词,亭额上“爱晚亭”三字是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爱晚亭时,毛泽东同志接受校长李达之请,亲笔题写的。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称“二南诗”。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2).江西琵琶亭:位于九江长江大桥东侧,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而得名。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上书请示严缉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次年秋夜,诗人送客湓浦口,遇琵琶歌女,有感于琵琶女的天涯沦落及自身的坎坷遭遇,挥笔写下了著名长诗《琵琶行》。后人特建成琵琶亭以张其事。金字大匾——“琵琶亭”中国著名画家刘海粟题写,金光灿灿熠熠生辉 。

3).兰亭不仅是一个书法圣地,同时也是古代的驿亭,即指现今的邮局。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于浙江绍兴西南的兰渚山下植兰,汉时又在此设置了驿亭,始有兰亭之名。随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使兰亭名闻天下。每年暮春三月初三“兰亭书法节”的持续举办而声名更盛 。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 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郡守沈启重建,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统、孙绰、 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

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324字的序文, 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 3、作者简介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本文选自《欧阳永叔集》 4、唐宋八大家

唐 韩愈、柳宗元

宋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5、写作背景

宋仁守庆历年间,朝政腐败,权贵当道。原在朝迁中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谤,敢于揭露官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诬告他。会守听信馋言,将欧阳修贬谪滁州。

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当时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现在冯公祠前面的一副对联“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便是说的这件事。事隔数年之年,欧阳修和沈遵重逢,“夜阑酒半”,沈遵操琴弹《醉翁吟》,“宫声在迭”,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属在其旁建同醉。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清代咸丰年间,不止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直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三、读出下列词语

林壑hè 蔚然wèi 潺潺chán 翼然yì 晦明huì 辄醉zhé 环滁chú 野蔌sù 觥筹交错gōng 伛偻Yŭ lǚ 琅琊lángYá 阴翳yì 四、翻译课文

对照文下注释,分段翻译课文。 第一段

1、请概括这一段的段意。

介绍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并引出醉翁亭寄情于山水的乐趣。 2、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由面到点,或由全景到局部。

3、这段有一个名句,请将它找出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作用: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知识结构

亭之环境 环滁皆山 琅琊山 酿泉 有亭翼然

远——近

整体——局部——个体

亭之得名 作亭者 名之者 命名之意

山水之乐

练 习

用原文回答问题

1、滁州的地理有什么特点?环滁皆山也。 2、西南诸峰有什么特点?林壑尤美 3、琅琊山有什么特点?蔚然而深秀 4、醉翁亭的位置在哪里?临于泉上

5、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第二段

1、此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描写 抒情

2、描写的是什么景,抒发的是什么情? 景——写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 情——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3、思考:

(1)概括第2段段意: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与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2)第2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写山间早晚的景色; 第二层

第三层:写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3)写山间早和晚的景色的句子是:早: 日出而林霏开 晚:云归而岩穴暝 4、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是写景的好方法,本段抓住四时的景物特征,分别是: 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 。 知识结构

山间朝暮 日出:开——明

云归:暝——晦

山间四时 春:野芳发而幽香 ,

夏:佳木秀而繁阴 ,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

乐亦无穷

第三段

这一段中包含几层意思?(摘取原文回答) 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以上四个内容分别表现出什么呢?众人游宴之乐 众人游宴之乐(情景交融)(与民同乐) 滁人游:表现滁人富足、和平的生活之乐

太守宴:表现太守的野宴之乐

众宾欢:表现太守与宾客的宴酣之乐 太守醉(乐):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显示作者治理滁州政绩显著(滁人游) 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

第四段 1、回答: (1)、承接上文的词语是已而 ,表示不久,接着写出了日暮醉归 的情景,又写了飞鸟尽得山林之乐。

(2)文章用了几个句子反衬太守之乐,这几句是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 。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

3.太守所乐的事情是什么?(乐其乐)

乐:与民同乐; 治理滁州政绩显著;山水的秀丽风光

醉 乐

醉翁之意在山水 山水之乐 醉于山间朝暮四时之景 游人之乐 醉于游人、宾客之乐 宴酣之乐 醉于自己的乐趣 禽鸟之乐 太守之乐 4.本段为出现了7个“乐”字,其实写了多少种“乐”? 禽鸟之乐 众人之乐 太守之乐

5.为什么要写禽鸟和宾客之乐?有一句话表现了作者复杂感情,是哪句?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禽鸟之乐 反衬 众人之乐 反衬 太守之乐

既知禽鸟之乐,又乐众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 主旨:醉 能 同 其 乐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叙述,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叙事、写景、抒情自然融合,骈句和散句巧妙运用,读来脍炙人口。

积累

成语:

1、[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2、[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4、[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一字多义:

乐:山水之乐 (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欢乐) 乐其乐 (第一个“乐”字是“以……为乐”。 第二个“乐”字是“欢乐”)

名:名之者谁( 命名) 卷卷有爷名(名字) 谓:太守自谓也 ( 称) 太守谓谁 (为,是)

而:而年又最高(而且)而不知人之乐 (却) 泉香而酒洌(连词,因而) 游人去而禽鸟乐 连词,山水之乐: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宴酣之乐:鱼肥酒香,山肴野蔌,起坐喧哗 乐人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 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乐民之乐”,表顺承关系)

归: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去)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附) 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雾之气 ) 若夫霪雨霏霏 (雨很密的样子)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居高下望) 临溪而渔 (靠近) 乎:颓然乎其间 (在)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吗)

于: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在) 虚词的运用: 复音虚词

若夫:在段至于:在后续段开头,表示提出与前段相关的话题。 与段之间,表示语意转折与层进。

已而:表示前一段叙述的情况发生不久,便出现后一段的情况。 “也”

文章独创性的用了21个“也”字,用“也”字贯穿全文,加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使文章别有情趣。

(1)单用“也”字,表陈述语气:环滁皆山也。

(2)用“者……也”形式表判断: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3)用于问答形式: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装句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六、课文质疑

(1)课文那些地方写了“美”?

诗情画意,秀丽多姿,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其二,朝暮变化之美。其三,四季变幻之美。 (2)课文那些地方写了“美”? 分组探究:文中多次写到“太守乐”,你认为太守乐些什么?画出相关语句,以“太守之乐,乐在_____”的句式说话。

山水之乐 朝暮与四时之景

宴酣之乐 山水之乐 游人之乐 宾客之乐 禽鸟之乐 太守之乐 七、品味赏析

1、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说说理解。 这就是欧阳修的高洁志趣。

3.“太守醉也”句中“醉”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醉”?

“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施政有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所以“醉”也就是非常“乐”。 八、中心思想

全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描写琅琊山的美景以及人们游山的欢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这篇游记佳作一出,盛传不衰。滁人惟恐失之,于庆历八年(1048)请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来又请苏轼用真、草、行三种字体书写重刻,往来文人墨客乃至商贾都争相摹拓,可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九:练习补充

1、“太守醉也”句中“醉”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醉”?

答: “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施政有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所以“醉”也就是 “乐”。

2、游山的滁人有:负者 、行者 、伛偻提携(者) ;写出游人踊跃而热闹场面的词语是 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

3、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是(C)

A.负者,行者,前者,后者,伛偻提携。 B.往来而不绝者、起坐而喧哗者。 C.滁人、众宾客、太守。 D.太守。 4、翻译下列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十、我的感想

学习本文之后,同学们想说点什么? 请你写一段话畅想一番。 十一、作业:

将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四时”的景物特点用现代汉语加以具体描写,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28.醉翁亭记 欧阳修

一、导入课题 请你根据语境填名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理解:

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

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知识链接 1、关于醉翁亭

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被贬滁州任知州,山中寺庙(今琅琊寺)僧人智仙为便于欧阳修在山中游乐、饮酒、赋诗、办理政务修建此亭。时年,欧阳修年仅四十却自号“醉翁”,故命名此亭为“醉翁亭”,并写下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该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醉翁亭为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 一文而闻名遐迩。“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户喻晓。景区内亭、台、轩风格各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人称“醉翁九景”;其中欧阳修手植梅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苏东坡手书《醉翁亭记》碑堪称稀世至宝;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2004年11月“醉翁亭”以邮票形式出现在国家名片《中国名亭(一)》中。 2、中国的四座文化名亭

1).以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名而闻名天下的长沙爱晚亭 。

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红色木柱,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山长罗典所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 亭内有一横匾,上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一词,亭额上“爱晚亭”三字是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爱晚亭时,毛泽东同志接受校长李达之请,亲笔题写的。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称“二南诗”。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2).江西琵琶亭:位于九江长江大桥东侧,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而得名。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上书请示严缉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次年秋夜,诗人送客湓浦口,遇琵琶歌女,有感于琵琶女的天涯沦落及自身的坎坷遭遇,挥笔写下了著名长诗《琵琶行》。后人特建成琵琶亭以张其事。金字大匾——“琵琶亭”中国著名画家刘海粟题写,金光灿灿熠熠生辉 。

3).兰亭不仅是一个书法圣地,同时也是古代的驿亭,即指现今的邮局。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于浙江绍兴西南的兰渚山下植兰,汉时又在此设置了驿亭,始有兰亭之名。随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使兰亭名闻天下。每年暮春三月初三“兰亭书法节”的持续举办而声名更盛 。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 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郡守沈启重建,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统、孙绰、 谢安、支遁等41人,为过“修禊日”宴集于此,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飘流至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

这次聚会有26人作诗37首。王羲之为之作了一篇324字的序文, 这就是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和江南著名园林。 3、作者简介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本文选自《欧阳永叔集》 4、唐宋八大家

唐 韩愈、柳宗元

宋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5、写作背景

宋仁守庆历年间,朝政腐败,权贵当道。原在朝迁中做官的欧阳修主张革新时政,且不避谤,敢于揭露官吏阴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诬告他。会守听信馋言,将欧阳修贬谪滁州。

庆历一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当时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来,观赏之余,创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欧阳修亲为配词。现在冯公祠前面的一副对联“泉声如听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便是说的这件事。事隔数年之年,欧阳修和沈遵重逢,“夜阑酒半”,沈遵操琴弹《醉翁吟》,“宫声在迭”,有如“风轻日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春泉鸣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属在其旁建同醉。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清代咸丰年间,不止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直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三、读出下列词语

林壑hè 蔚然wèi 潺潺chán 翼然yì 晦明huì 辄醉zhé 环滁chú 野蔌sù 觥筹交错gōng 伛偻Yŭ lǚ 琅琊lángYá 阴翳yì 四、翻译课文

对照文下注释,分段翻译课文。 第一段

1、请概括这一段的段意。

介绍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并引出醉翁亭寄情于山水的乐趣。 2、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由面到点,或由全景到局部。

3、这段有一个名句,请将它找出来。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作用:是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知识结构

亭之环境 环滁皆山 琅琊山 酿泉 有亭翼然

远——近

整体——局部——个体

亭之得名 作亭者 名之者 命名之意

山水之乐

练 习

用原文回答问题

1、滁州的地理有什么特点?环滁皆山也。 2、西南诸峰有什么特点?林壑尤美 3、琅琊山有什么特点?蔚然而深秀 4、醉翁亭的位置在哪里?临于泉上

5、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第二段

1、此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描写 抒情

2、描写的是什么景,抒发的是什么情? 景——写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 情——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3、思考:

(1)概括第2段段意: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与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2)第2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写山间早晚的景色; 第二层

第三层:写欣赏山水的无穷乐趣。

(3)写山间早和晚的景色的句子是:早: 日出而林霏开 晚:云归而岩穴暝 4、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是写景的好方法,本段抓住四时的景物特征,分别是: 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 。 知识结构

山间朝暮 日出:开——明

云归:暝——晦

山间四时 春:野芳发而幽香 ,

夏:佳木秀而繁阴 ,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

乐亦无穷

第三段

这一段中包含几层意思?(摘取原文回答) 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以上四个内容分别表现出什么呢?众人游宴之乐 众人游宴之乐(情景交融)(与民同乐) 滁人游:表现滁人富足、和平的生活之乐

太守宴:表现太守的野宴之乐

众宾欢:表现太守与宾客的宴酣之乐 太守醉(乐):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显示作者治理滁州政绩显著(滁人游) 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

第四段 1、回答: (1)、承接上文的词语是已而 ,表示不久,接着写出了日暮醉归 的情景,又写了飞鸟尽得山林之乐。

(2)文章用了几个句子反衬太守之乐,这几句是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太守之乐其乐”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太守自有他的乐趣”;一种是“太守把大家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 。你的看法是什么?说说理由。

3.太守所乐的事情是什么?(乐其乐)

乐:与民同乐; 治理滁州政绩显著;山水的秀丽风光

醉 乐

醉翁之意在山水 山水之乐 醉于山间朝暮四时之景 游人之乐 醉于游人、宾客之乐 宴酣之乐 醉于自己的乐趣 禽鸟之乐 太守之乐 4.本段为出现了7个“乐”字,其实写了多少种“乐”? 禽鸟之乐 众人之乐 太守之乐

5.为什么要写禽鸟和宾客之乐?有一句话表现了作者复杂感情,是哪句?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禽鸟之乐 反衬 众人之乐 反衬 太守之乐

既知禽鸟之乐,又乐众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 主旨:醉 能 同 其 乐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叙述,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叙事、写景、抒情自然融合,骈句和散句巧妙运用,读来脍炙人口。

积累

成语:

1、[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2、[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4、[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一字多义:

乐:山水之乐 (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欢乐) 乐其乐 (第一个“乐”字是“以……为乐”。 第二个“乐”字是“欢乐”)

名:名之者谁( 命名) 卷卷有爷名(名字) 谓:太守自谓也 ( 称) 太守谓谁 (为,是)

而:而年又最高(而且)而不知人之乐 (却) 泉香而酒洌(连词,因而) 游人去而禽鸟乐 连词,山水之乐: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宴酣之乐:鱼肥酒香,山肴野蔌,起坐喧哗 乐人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2、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 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乐民之乐”,表顺承关系)

归: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归去)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附) 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雾之气 ) 若夫霪雨霏霏 (雨很密的样子)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居高下望) 临溪而渔 (靠近) 乎:颓然乎其间 (在)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吗)

于: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在) 虚词的运用: 复音虚词

若夫:在段至于:在后续段开头,表示提出与前段相关的话题。 与段之间,表示语意转折与层进。

已而:表示前一段叙述的情况发生不久,便出现后一段的情况。 “也”

文章独创性的用了21个“也”字,用“也”字贯穿全文,加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使文章别有情趣。

(1)单用“也”字,表陈述语气:环滁皆山也。

(2)用“者……也”形式表判断: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3)用于问答形式: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装句

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六、课文质疑

(1)课文那些地方写了“美”?

诗情画意,秀丽多姿,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其二,朝暮变化之美。其三,四季变幻之美。 (2)课文那些地方写了“美”? 分组探究:文中多次写到“太守乐”,你认为太守乐些什么?画出相关语句,以“太守之乐,乐在_____”的句式说话。

山水之乐 朝暮与四时之景

宴酣之乐 山水之乐 游人之乐 宾客之乐 禽鸟之乐 太守之乐 七、品味赏析

1、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说说理解。 这就是欧阳修的高洁志趣。

3.“太守醉也”句中“醉”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醉”?

“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施政有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所以“醉”也就是非常“乐”。 八、中心思想

全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描写琅琊山的美景以及人们游山的欢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这篇游记佳作一出,盛传不衰。滁人惟恐失之,于庆历八年(1048)请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来又请苏轼用真、草、行三种字体书写重刻,往来文人墨客乃至商贾都争相摹拓,可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九:练习补充

1、“太守醉也”句中“醉”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醉”?

答: “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施政有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所以“醉”也就是 “乐”。

2、游山的滁人有:负者 、行者 、伛偻提携(者) ;写出游人踊跃而热闹场面的词语是 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

3、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是(C)

A.负者,行者,前者,后者,伛偻提携。 B.往来而不绝者、起坐而喧哗者。 C.滁人、众宾客、太守。 D.太守。 4、翻译下列句子: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十、我的感想

学习本文之后,同学们想说点什么? 请你写一段话畅想一番。 十一、作业:

将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而乐亦无穷也”一段所写的“朝暮”、“四时”的景物特点用现代汉语加以具体描写,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相关文章

  • 醉翁亭记(三课时)
  • 28醉翁亭记 欧阳修 目的要求: 1.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2. 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3. 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4.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5.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 ...查看


  • 八下语教材分析
  •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土门子中学 芦宇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在语文与科学的链接上有突破性的进展,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 ...查看


  • 初中语文学科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 初中语文学科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八(9)班语文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但知识基础不扎实,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存在着诸多障碍,阅读赏析的能力较差,课外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这次期中考试题 ...查看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第1周 1. <藤野先生>(3) 2. <我的母亲>(2) 第2周 3. <我的第一本书>(2) 4. <列夫托尔斯泰>(3) 第3周 5. <再塑生命> ...查看


  • 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15
  •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期终测试情况来看,跟其它平行班级相比较,学生的进步尚比较大.但学生仍然存在成绩悬殊的情况,优秀率不高,差生较多,及格率70%左右,平均分60多分. 思想表现方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处于朦胧状态,有相当一部分学 ...查看


  • 醉翁亭记我的设计
  •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也"."于"."之"."而"等虚词的用法.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其中蕴涵 ...查看


  • [醉翁亭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必修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行文思路,理出文章线索: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重点.难点) 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积累文言词语.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大声地自由阅读和听读欧阳修的脍炙人口的名篇<醉翁亭记>, ...查看


  •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1
  •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欧阳修的主要经历及其多方面的成就. 2.了解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娱情山水以排解抑郁的复杂思想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3.学习写景与抒 ...查看


  • 初中语文古文中的成语集萃
  • 初中语文古文中的成语集萃 1. 明察秋毫:意为眼睛明亮得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形容目光敏锐,观察入微.沈复<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源于<孟子? 梁惠王上>:&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