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做男人可以丑可以穷但不能不诚

葛优

他能演最好的喜剧,也能演最好的悲剧。他总是演出卑微的小人物,他让那些小人物柔韧,滑稽而热闹可喜;他也演悲壮的大人物,那些大人物并不慷慨激昂,总有一丝苍凉和慈悲,纵使残暴猥琐,也总能赢得我们的原谅。人戏不分——那不是他。他把人和戏分得很开,小心地不让自己陷入荒唐。在戏里,他嬉笑怒骂,悲歌狂哭,但是在生活里,他从不显山露水,头角峥嵘。他珍视自己的羽翼和声誉,小心翼翼地把灵魂寄放在电影里,那里最封闭,那里最安全。

他有一张奇特的面孔:他普通,平常,并不高贵脱俗,但是他又让人难忘,亲切里透着隽永。他来自底层,脸上绝不写着中产或者特权,也不写着物质和欲望,他就是一张草根面孔,让你相信他来自于你身边,或者,他就是你本身;同时,他的面孔又是一张经过提炼,得到发挥的面孔——他凝聚了许许多多个“你”的命运,他似乎是你,但又不是你。而这,正是他最独特的魅力。

他是葛优。冯小刚口中“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工作者,戛纳影帝,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演员并且也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而他不喜欢这些空旷的头衔,他喜欢别人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或者,一个好人。

他坐在我们面前,面容清瘦冷峻,不笑的时候,难以接近,自有一种清冷的威严。他默不作声,并不像个毕生的优伶,而像一位疲倦的君王。他也有兴奋的时刻,是新鲜的创意让他快乐,不是聊天,对他来说,语言太危险了,最好回避。但是我们仍旧抛给他一个巨大的问题:关于《非诚勿扰》,关于“诚”,关于一个男人与他的半生——一个“诚”字,到底可以赋予多少层意义,多少种颜色?

他想了很久,开始讲他半生的故事。

八岁,“诚”就是诚实

葛优心里惴惴不安的。当然,这时还没有人叫他“葛优”。他才八岁,北影大院上上下下,都叫他“小嘎”。其实这孩子不嘎,倒是有点蔫儿,不显山不露水,安静,不生事。就地打滚,撒泼取闹,都是没有的事,哭也是静悄悄的,不出声。他不惹事,事会惹他——刚上学,班里的浑孩子老欺负他。

那时的北京城不是现在的样子。天不是灰蒙蒙,乌涂涂的。老房老院都还在,城市的根基太古安然。朗晴的午后,即便看不见鸽子,也能听到响亮的鸽哨。几个浑孩子追着小嘎追了几条街,堵在了一个死胡同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终于,他抄起反抗的书包,向他们拍去。

家长登门告状,说实话,妈妈施文心内心里是有点惊喜的。葛优这孩子,太良善了,显得软弱。她绷着母亲的威严询问他:“你打了没打?说实话。”葛优只是摇头。批评,数落。他心里委屈,又不会宣泄。施文心下班了回家一看,简直愣住了:原本放在写字桌上的瓶瓶罐罐,全部挪放到地板上,没有摔砸,也没有毁坏。均匀整齐地摆放着。这就是葛优的愤怒,固执里透着温和。

葛优八岁时,第一次从妈妈嘴里听到“诚”这个字。妈妈说:“孩子,人这一辈子,最要紧就是一个‘诚’字。诚就是诚实,不撒谎。咱不惹事儿,有了事儿咱也不怕事儿。你知道吗?”他赶紧点头。小时候,他很清秀,眉目疏朗,这一个点头,郑重其事。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你真的再也不撒谎了吗?”他照例想半天,“哼”、“嗯”了一会儿,把话琢磨透了才开口:“不能说一点儿谎都不撒,但是损人利己的谎绝不撒。有时说点瞎话,是怕伤了别人,也怕伤了自己。”

十八岁,“诚”就是不糊弄

早晨五点,天刚蒙蒙亮。天还很冷,一呼气就是一层白霜。十八岁的葛优从土夯实的屋子里钻出来,猪圈里的猪们听到了熟悉的动静,立刻欢蹦乱跳活跃起来。顶着露水,他先割猪草,将猪草择清,洗净,细心地淘去砂石,切得细细的,再和猪食搅拌在一起,撒料的时候绝不能把粮食洒在最表层,这样猪就会拱着吃这一层好的,剩下的弃而不食。

还不算完,葛优站在猪圈前,眼神很温柔,像哄孩子似的和牲口们说话:“你!说你呢!让给别人吃一口怎么就不行?……你,你多吃一点儿,看你瘦的!”农民们都喜欢葛优,他们说,没见过这么疼惜牲口的年轻人。在昌平县兴寿公社香屯大队放猪已经三年了,原本瘦瘦小小的猪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葛优不把他们当作牲口,而是当作宠物,当作朋友。表扬他热爱劳动,葛优搔头,对这种大帽子显得不感冒。半晌了,他才慢悠悠地说:“猪不糊弄咱们,咱们也不能糊弄猪哇!”

十八岁,混混沌沌的葛优心里滋生了新的热望:他从一张朋友随意为他照的黑白照片里,分明看出了一种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东西。照片中的自己,和自己相貌一样,但神气不同。平日里,他何尝有那么宽厚,沉默又深邃的眼神?他为这个念头激动不已:不是为了当演员,而是为了能看见不同的自己。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你还记得要怎么放猪吗?”葛优立刻就乐了:“能!怎么不能?只要我一闭上眼,就能看见猪。放猪的最高境界就是身边无猪,心中有猪!”岂止是放猪,但是从放猪开始,葛优做的每一件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事,他心里只有三个字:不糊弄。你糊弄了什么,什么就会糊弄你。

二十八岁,“诚”就是坚持

对葛存壮老爷子来说,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周末。和很多普通的北京人家庭一样,冬天了,忙上几天,溜上窗缝儿,储存上一百斤大白菜,心里安稳了不少。这样好的天气,下午去地坛遛弯,晒太阳,看老头下棋,天黑下来了,回家吃涮肉,红铜炭锅哗啦啦的响,窗外哗啦啦的落叶。一边准备晚饭,一边听见老伴儿唠叨,无外乎就是关于他们的宝贝儿子。“上礼拜介绍的对象又没相中……一句话也没有,他到底在寻思什么?……我叫他跟人家李师傅学个灯光,他又不说话,到底是去还是不去,给个准话呀!……”这一套话,他早就听熟了。

其实,他对儿子葛优,也不是不担心的。儿子已经二十八岁了,高不成,低不就,在小剧团里跑着龙套。上台往往只说一句话:“李书记,有您的电话!”然后就下台。有时连一句词儿都没有,上台愣充活布景。孩子的妈说得也不是不对,趁年轻,学一门手艺,也算是安身立命的本事。“晚上小嘎来吃饭,你一定要劝劝他。不要做什么演员梦,要知道自己的材料……”他点头,算是答应了。

可是怎么开口呢?一顿饭,儿子一句话都没有。爷儿俩对着喝酒,你一盅,我一盅,你来我往,倒也和睦,原本不需话。儿子是从什么开始立志当演员的呢?他也说不好。儿子的性格和他太不像了。葛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闯龙潭,下虎穴,不皱一下眉头。豪迈爽朗,有侠客气质。虽演了半辈子反角儿,人品无可指摘,坦坦荡荡。但是儿子性格内敛,有五分未必说一分,不打定主意不开口,而但凡他打定了主意的事儿,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1)">

  

看见儿子沉默的脸,他心里突然升起一股爱怜,趁着酒意,说出完全相反的意思来。“小嘎,我看了你这周排的戏了,好多了,有苗头……儿子啊!爹跟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干演员,尤其是男演员,就是要坚持。谁下生就会演戏?多看看,多学学,也就会了。你别有顾虑,摸爬滚打,直管去,天道酬勤,老天爷会对得起你!”

二十八岁的葛优没说话,眼里浮起一层泪。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为什么您觉得‘诚’就是坚持?”他又先来一句:“我得想想怎么说。”下文等着呢,“其实甭管‘诚’的哪层意思,都不是一日一时的事儿,都得是长年累月的积累。我们都讲‘诚信’,‘诚’必须累积到一个程度,才成为‘信’。演戏也是一回事,你得对它诚心,还有,你得对自己诚恳。”

三十八岁,“诚”就是本分

说实话,葛优真有点晕晕乎乎的了。《活着》让他在戛纳拿了影帝。这可是中国人第一个戛纳影帝,也是亚洲第一个戛纳影帝,尤其他还这么年轻!当时,他也许还不知道,这就是张艺谋电影生涯的最高峰,也是他表演生涯的最高峰。那是1995年,国人像现在一样,心态极度自傲又极度自卑,我们相信大中国的一切都比外国好,但是外国的任何肯定又让我们欣喜若狂。葛优彻头彻尾地火了。

  葛优

平心而论,葛优知道《活着》他演得好。确实是好。他让自己变成一截木头,黝黑沉实的木头,生命的大喜大悲,岁月的大起大落,都从他身上流过,最后,他饱尝了人世间的所有苦难,腐朽,劈毁,最终,却开出大彻大悟的花来。那个生命是有力量的。葛优演得张弛有度,酣畅淋漓。胡琴一拉,秦腔一唱,他迸出全部精神直喊得脑门上青筋直跳——对了,就是这种力道。这是生命的力道。

没有一个伟大的演员是偶然生成的坐标。葛优站在一个横轴和竖轴的交叉点。天时地利人和,仔细想来,他竟然都占了一个遍。如果说,葛优的生命横轴是他的长辈,上一代电影人对他的影响;那么他的生命竖轴则是电影,中国电影年表。他是第五代的演员。如果不是饱受压抑,努力反抗,竭力想证明自己与前辈们截然不同的第五代导演,葛优这样外形特殊,气质另类的演员不会有出头之日。前辈们只为英雄们立传,而第五代们,开始为普通人立传。再往后,他见证了一代影人的探索和成熟,从艺术到商业,从边缘到主流,冯小刚摸着石头过河,挽起一条坎坷艰难的电影之路。而他,总是站在那条路上。  三十八岁的葛优,那条漫漫长路,刚刚起步,陡然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从来不是受期待的那一个,这甜蜜来得太浓腻,呛人。又不是圣人,他也有点找不到北。片约像雪花一样飞来,剧本排着队地往里塞。忙乱中他答应了电视剧《寇老西》,而这一回,他演砸了。

父母始终为他的表演把着关。父亲的电话来了,很严厉,这是他成名后很少听到的严肃口气:“你怎么能演寇老西?你怎么演得了寇老西?你真是胆大没边儿了!你知道寇老西是谁吗?”他只好说了实话:“我哪知道!”父亲连珠炮似的说:“寇老西就是寇准,是当朝宰相。那是什么人物?是周总理那样的人物。他就是回家当平头老百姓,他也有自己的身份风度。你演得水不拉叽,和你演的那些小人物一样,你把你自己给砸了!”

父亲很少把话说得这么重,而葛优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能让父亲说他第二回了。从此以后,他接戏非常小心,谨慎。他说,这就叫“本分”。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本分’这两个字,怎么讲?”照已经快拍完了,葛优也有点累了,滋润了几口茶,他慢慢地说:“演员要‘诚’,你得对得起观众。观众喜欢你,对你有期待,你不能把这点儿期待给砸了。绝没有什么演员,能演任何角色。演员这个行当,往好里说,是什么表演艺术家,往坏里说,就是戏子。你得牢牢的记住你的本分。你红了,要本分;不红,也要本分。一个演员的本分就是,你得演戏,演好戏,好好演戏。”

五十一岁,“诚”就是走过的前半生

我们见着葛优两次。一次是拍戏的间隙,他在郊区剧组的小宾馆里。戴着一个假发套,坐在最里面玩牌,穿着一件戏服,破破烂烂的线衫儿,登一双大头皮鞋。一边打着“斗地主”,一边偷空看着电视:闪着雪花的电视上放着韩国泡菜剧。第二次是在摄影棚,已经是深夜,杀青饭吃过,他喝了点酒,面色微微潮红。他穿得很普通,毛衣外头是夹克,背一个双肩书包。没带助理,没带经纪人。他一个人来的,没开车,回去搭了我们工作人员的顺风车。

拍照特认真。我们想拍一张他和舒淇甜甜蜜蜜的照片,他给出了点子:“我觉得两个人好,不一定要搂搂抱抱。两个人之间有一种联系,透着亲近,又透着家常,又有点距离,那种感觉最好。比如说,在一起织毛衣什么的。”现场摄影师叫他跳起来,他结结实实地跳了几十次,每次都是大跳,一蹦老高,跺得地板咚咚直响。看了照片,自己特得意:“今天没白来!他们一定不信是抓拍的,一定以为是吊着钢丝呢!”舒淇人在香港,不能亲临现场,摄影师给出了主意:“我给你角落里找一个人坐在那儿,您是不是更有感觉?”葛优说不,立刻,他说:“不用,我能演!”果真,他看着那一片空白,含情脉脉,可有表情了,还带变化呢。

现实生活里的葛优和电影角色不同。电影里,他总是满脑子异想天开的鬼主意,蔫坏,淘,因为善良让人恨不起来,透着一股古灵精怪的厚道,还特能说,妙语连珠,靠一张贫嘴征服所有的美女。现实里,他话很少,说话很慢很慢,几乎是字斟句酌。不评论别人,也不评论别人的作品。关于没有把握的问题,就坦率地说:“我没研究过这事儿。” 最后,还道歉:“对不住,没聊好啊……聊天,我不行。”真不行吗?并非如此。但是谁能对他的这点儿狡猾生气呢?

他第一个要回避的问题,就是关于“悲剧和喜剧”。他演喜剧演得好,张弛有度,在最幽默的气口上,并不抓挠着观众,挤出笑声来,总是微妙地留白。而他的悲剧最好,是他演出悲剧人物的种种不堪,可鄙和可悲之处,最后却还给予这个生命以微末的尊严。想了一会儿,他还是开始说这个大话题。“其实冯氏喜剧并不是很纯粹的喜剧,而是正剧,只不过是台词比较幽默而已。喜剧和悲剧其实很难截然分开。大悲和大喜,其实人的表情都差不多,都是一片空白——所以我老觉得这事儿很玄乎,也许本质上,真的都是一回事。”

在电影里,他爱上了舒淇。有趣的是,他以为,舒淇并不爱“他”。“她喜欢一个人,但是是有妇之父,不道德。她拉着我天南海北地跑,但是挂着这个人。看起来风平浪静的,但我知道她心里始终有一根弦,总牵着,断不了,一弹还会响。我就爱她这么执著,爱她这种无怨无悔。其实我们的爱情是一个悲剧。我总希望她掀过人生这一页,走到和我的那一页,也对我这么好,但是其实,她永远也掀不过去。”一个五十岁的男人,通常不会再演出爱情戏了。但是葛优例外。他囊括了所有的例外,我们就愿意对他这么宠爱。他还会再“爱”下去,带着温柔的酸楚,插科打诨,逗他心爱的女人一笑,心里守着一个高贵的秘密。他就这样,融化了悲剧和喜剧。

',2)">

  

五十一岁了,“诚”对他来说,此时此刻,代表了什么?葛优说,就是点点点点。在不同的人眼里,也许代表踏实接地,温和厚道,也许代表坦荡浩瀚,问心无愧。一千个人眼中,“诚”有一千种颜色。葛优的人生继续走下去,也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诠释。但是毫无疑问,他永远相信:“诚”是一个总和,是一种品质。不管“诚”的定义如何千变万化,都不是瞬间的概念,而是一种行动的准则,一种人生的质地,一种一贯以之,风雨不改的信念。“诚”是用一生的时光写就的一个字,是一个演员对他的观众的承诺,也是中国电影人对电影的承诺。

葛优不负观众,观众也不负葛优。孙红雷说:“葛优是国内唯一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演员。”什么是号召力?其实就是一种信用。观众相信他演的戏一定好看,相信他一定演得出彩,相信他不会让我们失望。人们相信他,想去看看他。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诚”得憨直,可爱,又“诚”得策略,精明,他把“诚”的每一层意思都演绎得深刻,动人,有滋有味。他告诉我们:身为男人,你可以丑陋,笨拙,你也可以贫穷,甚至一无所有。但是你不能不“诚”,因为那是你的根基,你的气度,你的胸怀和你的未来。

(责编:点儿)

本文来源:新浪文化读书   文章摘自 《见好》 作者:柏邦妮   同心出版社出版

葛优

他能演最好的喜剧,也能演最好的悲剧。他总是演出卑微的小人物,他让那些小人物柔韧,滑稽而热闹可喜;他也演悲壮的大人物,那些大人物并不慷慨激昂,总有一丝苍凉和慈悲,纵使残暴猥琐,也总能赢得我们的原谅。人戏不分——那不是他。他把人和戏分得很开,小心地不让自己陷入荒唐。在戏里,他嬉笑怒骂,悲歌狂哭,但是在生活里,他从不显山露水,头角峥嵘。他珍视自己的羽翼和声誉,小心翼翼地把灵魂寄放在电影里,那里最封闭,那里最安全。

他有一张奇特的面孔:他普通,平常,并不高贵脱俗,但是他又让人难忘,亲切里透着隽永。他来自底层,脸上绝不写着中产或者特权,也不写着物质和欲望,他就是一张草根面孔,让你相信他来自于你身边,或者,他就是你本身;同时,他的面孔又是一张经过提炼,得到发挥的面孔——他凝聚了许许多多个“你”的命运,他似乎是你,但又不是你。而这,正是他最独特的魅力。

他是葛优。冯小刚口中“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工作者,戛纳影帝,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演员并且也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而他不喜欢这些空旷的头衔,他喜欢别人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或者,一个好人。

他坐在我们面前,面容清瘦冷峻,不笑的时候,难以接近,自有一种清冷的威严。他默不作声,并不像个毕生的优伶,而像一位疲倦的君王。他也有兴奋的时刻,是新鲜的创意让他快乐,不是聊天,对他来说,语言太危险了,最好回避。但是我们仍旧抛给他一个巨大的问题:关于《非诚勿扰》,关于“诚”,关于一个男人与他的半生——一个“诚”字,到底可以赋予多少层意义,多少种颜色?

他想了很久,开始讲他半生的故事。

八岁,“诚”就是诚实

葛优心里惴惴不安的。当然,这时还没有人叫他“葛优”。他才八岁,北影大院上上下下,都叫他“小嘎”。其实这孩子不嘎,倒是有点蔫儿,不显山不露水,安静,不生事。就地打滚,撒泼取闹,都是没有的事,哭也是静悄悄的,不出声。他不惹事,事会惹他——刚上学,班里的浑孩子老欺负他。

那时的北京城不是现在的样子。天不是灰蒙蒙,乌涂涂的。老房老院都还在,城市的根基太古安然。朗晴的午后,即便看不见鸽子,也能听到响亮的鸽哨。几个浑孩子追着小嘎追了几条街,堵在了一个死胡同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终于,他抄起反抗的书包,向他们拍去。

家长登门告状,说实话,妈妈施文心内心里是有点惊喜的。葛优这孩子,太良善了,显得软弱。她绷着母亲的威严询问他:“你打了没打?说实话。”葛优只是摇头。批评,数落。他心里委屈,又不会宣泄。施文心下班了回家一看,简直愣住了:原本放在写字桌上的瓶瓶罐罐,全部挪放到地板上,没有摔砸,也没有毁坏。均匀整齐地摆放着。这就是葛优的愤怒,固执里透着温和。

葛优八岁时,第一次从妈妈嘴里听到“诚”这个字。妈妈说:“孩子,人这一辈子,最要紧就是一个‘诚’字。诚就是诚实,不撒谎。咱不惹事儿,有了事儿咱也不怕事儿。你知道吗?”他赶紧点头。小时候,他很清秀,眉目疏朗,这一个点头,郑重其事。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你真的再也不撒谎了吗?”他照例想半天,“哼”、“嗯”了一会儿,把话琢磨透了才开口:“不能说一点儿谎都不撒,但是损人利己的谎绝不撒。有时说点瞎话,是怕伤了别人,也怕伤了自己。”

十八岁,“诚”就是不糊弄

早晨五点,天刚蒙蒙亮。天还很冷,一呼气就是一层白霜。十八岁的葛优从土夯实的屋子里钻出来,猪圈里的猪们听到了熟悉的动静,立刻欢蹦乱跳活跃起来。顶着露水,他先割猪草,将猪草择清,洗净,细心地淘去砂石,切得细细的,再和猪食搅拌在一起,撒料的时候绝不能把粮食洒在最表层,这样猪就会拱着吃这一层好的,剩下的弃而不食。

还不算完,葛优站在猪圈前,眼神很温柔,像哄孩子似的和牲口们说话:“你!说你呢!让给别人吃一口怎么就不行?……你,你多吃一点儿,看你瘦的!”农民们都喜欢葛优,他们说,没见过这么疼惜牲口的年轻人。在昌平县兴寿公社香屯大队放猪已经三年了,原本瘦瘦小小的猪一个个长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葛优不把他们当作牲口,而是当作宠物,当作朋友。表扬他热爱劳动,葛优搔头,对这种大帽子显得不感冒。半晌了,他才慢悠悠地说:“猪不糊弄咱们,咱们也不能糊弄猪哇!”

十八岁,混混沌沌的葛优心里滋生了新的热望:他从一张朋友随意为他照的黑白照片里,分明看出了一种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东西。照片中的自己,和自己相貌一样,但神气不同。平日里,他何尝有那么宽厚,沉默又深邃的眼神?他为这个念头激动不已:不是为了当演员,而是为了能看见不同的自己。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你还记得要怎么放猪吗?”葛优立刻就乐了:“能!怎么不能?只要我一闭上眼,就能看见猪。放猪的最高境界就是身边无猪,心中有猪!”岂止是放猪,但是从放猪开始,葛优做的每一件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事,他心里只有三个字:不糊弄。你糊弄了什么,什么就会糊弄你。

二十八岁,“诚”就是坚持

对葛存壮老爷子来说,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周末。和很多普通的北京人家庭一样,冬天了,忙上几天,溜上窗缝儿,储存上一百斤大白菜,心里安稳了不少。这样好的天气,下午去地坛遛弯,晒太阳,看老头下棋,天黑下来了,回家吃涮肉,红铜炭锅哗啦啦的响,窗外哗啦啦的落叶。一边准备晚饭,一边听见老伴儿唠叨,无外乎就是关于他们的宝贝儿子。“上礼拜介绍的对象又没相中……一句话也没有,他到底在寻思什么?……我叫他跟人家李师傅学个灯光,他又不说话,到底是去还是不去,给个准话呀!……”这一套话,他早就听熟了。

其实,他对儿子葛优,也不是不担心的。儿子已经二十八岁了,高不成,低不就,在小剧团里跑着龙套。上台往往只说一句话:“李书记,有您的电话!”然后就下台。有时连一句词儿都没有,上台愣充活布景。孩子的妈说得也不是不对,趁年轻,学一门手艺,也算是安身立命的本事。“晚上小嘎来吃饭,你一定要劝劝他。不要做什么演员梦,要知道自己的材料……”他点头,算是答应了。

可是怎么开口呢?一顿饭,儿子一句话都没有。爷儿俩对着喝酒,你一盅,我一盅,你来我往,倒也和睦,原本不需话。儿子是从什么开始立志当演员的呢?他也说不好。儿子的性格和他太不像了。葛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闯龙潭,下虎穴,不皱一下眉头。豪迈爽朗,有侠客气质。虽演了半辈子反角儿,人品无可指摘,坦坦荡荡。但是儿子性格内敛,有五分未必说一分,不打定主意不开口,而但凡他打定了主意的事儿,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1)">

  

看见儿子沉默的脸,他心里突然升起一股爱怜,趁着酒意,说出完全相反的意思来。“小嘎,我看了你这周排的戏了,好多了,有苗头……儿子啊!爹跟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干演员,尤其是男演员,就是要坚持。谁下生就会演戏?多看看,多学学,也就会了。你别有顾虑,摸爬滚打,直管去,天道酬勤,老天爷会对得起你!”

二十八岁的葛优没说话,眼里浮起一层泪。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为什么您觉得‘诚’就是坚持?”他又先来一句:“我得想想怎么说。”下文等着呢,“其实甭管‘诚’的哪层意思,都不是一日一时的事儿,都得是长年累月的积累。我们都讲‘诚信’,‘诚’必须累积到一个程度,才成为‘信’。演戏也是一回事,你得对它诚心,还有,你得对自己诚恳。”

三十八岁,“诚”就是本分

说实话,葛优真有点晕晕乎乎的了。《活着》让他在戛纳拿了影帝。这可是中国人第一个戛纳影帝,也是亚洲第一个戛纳影帝,尤其他还这么年轻!当时,他也许还不知道,这就是张艺谋电影生涯的最高峰,也是他表演生涯的最高峰。那是1995年,国人像现在一样,心态极度自傲又极度自卑,我们相信大中国的一切都比外国好,但是外国的任何肯定又让我们欣喜若狂。葛优彻头彻尾地火了。

  葛优

平心而论,葛优知道《活着》他演得好。确实是好。他让自己变成一截木头,黝黑沉实的木头,生命的大喜大悲,岁月的大起大落,都从他身上流过,最后,他饱尝了人世间的所有苦难,腐朽,劈毁,最终,却开出大彻大悟的花来。那个生命是有力量的。葛优演得张弛有度,酣畅淋漓。胡琴一拉,秦腔一唱,他迸出全部精神直喊得脑门上青筋直跳——对了,就是这种力道。这是生命的力道。

没有一个伟大的演员是偶然生成的坐标。葛优站在一个横轴和竖轴的交叉点。天时地利人和,仔细想来,他竟然都占了一个遍。如果说,葛优的生命横轴是他的长辈,上一代电影人对他的影响;那么他的生命竖轴则是电影,中国电影年表。他是第五代的演员。如果不是饱受压抑,努力反抗,竭力想证明自己与前辈们截然不同的第五代导演,葛优这样外形特殊,气质另类的演员不会有出头之日。前辈们只为英雄们立传,而第五代们,开始为普通人立传。再往后,他见证了一代影人的探索和成熟,从艺术到商业,从边缘到主流,冯小刚摸着石头过河,挽起一条坎坷艰难的电影之路。而他,总是站在那条路上。  三十八岁的葛优,那条漫漫长路,刚刚起步,陡然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从来不是受期待的那一个,这甜蜜来得太浓腻,呛人。又不是圣人,他也有点找不到北。片约像雪花一样飞来,剧本排着队地往里塞。忙乱中他答应了电视剧《寇老西》,而这一回,他演砸了。

父母始终为他的表演把着关。父亲的电话来了,很严厉,这是他成名后很少听到的严肃口气:“你怎么能演寇老西?你怎么演得了寇老西?你真是胆大没边儿了!你知道寇老西是谁吗?”他只好说了实话:“我哪知道!”父亲连珠炮似的说:“寇老西就是寇准,是当朝宰相。那是什么人物?是周总理那样的人物。他就是回家当平头老百姓,他也有自己的身份风度。你演得水不拉叽,和你演的那些小人物一样,你把你自己给砸了!”

父亲很少把话说得这么重,而葛优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也不能让父亲说他第二回了。从此以后,他接戏非常小心,谨慎。他说,这就叫“本分”。

我们问现在的葛优:“‘本分’这两个字,怎么讲?”照已经快拍完了,葛优也有点累了,滋润了几口茶,他慢慢地说:“演员要‘诚’,你得对得起观众。观众喜欢你,对你有期待,你不能把这点儿期待给砸了。绝没有什么演员,能演任何角色。演员这个行当,往好里说,是什么表演艺术家,往坏里说,就是戏子。你得牢牢的记住你的本分。你红了,要本分;不红,也要本分。一个演员的本分就是,你得演戏,演好戏,好好演戏。”

五十一岁,“诚”就是走过的前半生

我们见着葛优两次。一次是拍戏的间隙,他在郊区剧组的小宾馆里。戴着一个假发套,坐在最里面玩牌,穿着一件戏服,破破烂烂的线衫儿,登一双大头皮鞋。一边打着“斗地主”,一边偷空看着电视:闪着雪花的电视上放着韩国泡菜剧。第二次是在摄影棚,已经是深夜,杀青饭吃过,他喝了点酒,面色微微潮红。他穿得很普通,毛衣外头是夹克,背一个双肩书包。没带助理,没带经纪人。他一个人来的,没开车,回去搭了我们工作人员的顺风车。

拍照特认真。我们想拍一张他和舒淇甜甜蜜蜜的照片,他给出了点子:“我觉得两个人好,不一定要搂搂抱抱。两个人之间有一种联系,透着亲近,又透着家常,又有点距离,那种感觉最好。比如说,在一起织毛衣什么的。”现场摄影师叫他跳起来,他结结实实地跳了几十次,每次都是大跳,一蹦老高,跺得地板咚咚直响。看了照片,自己特得意:“今天没白来!他们一定不信是抓拍的,一定以为是吊着钢丝呢!”舒淇人在香港,不能亲临现场,摄影师给出了主意:“我给你角落里找一个人坐在那儿,您是不是更有感觉?”葛优说不,立刻,他说:“不用,我能演!”果真,他看着那一片空白,含情脉脉,可有表情了,还带变化呢。

现实生活里的葛优和电影角色不同。电影里,他总是满脑子异想天开的鬼主意,蔫坏,淘,因为善良让人恨不起来,透着一股古灵精怪的厚道,还特能说,妙语连珠,靠一张贫嘴征服所有的美女。现实里,他话很少,说话很慢很慢,几乎是字斟句酌。不评论别人,也不评论别人的作品。关于没有把握的问题,就坦率地说:“我没研究过这事儿。” 最后,还道歉:“对不住,没聊好啊……聊天,我不行。”真不行吗?并非如此。但是谁能对他的这点儿狡猾生气呢?

他第一个要回避的问题,就是关于“悲剧和喜剧”。他演喜剧演得好,张弛有度,在最幽默的气口上,并不抓挠着观众,挤出笑声来,总是微妙地留白。而他的悲剧最好,是他演出悲剧人物的种种不堪,可鄙和可悲之处,最后却还给予这个生命以微末的尊严。想了一会儿,他还是开始说这个大话题。“其实冯氏喜剧并不是很纯粹的喜剧,而是正剧,只不过是台词比较幽默而已。喜剧和悲剧其实很难截然分开。大悲和大喜,其实人的表情都差不多,都是一片空白——所以我老觉得这事儿很玄乎,也许本质上,真的都是一回事。”

在电影里,他爱上了舒淇。有趣的是,他以为,舒淇并不爱“他”。“她喜欢一个人,但是是有妇之父,不道德。她拉着我天南海北地跑,但是挂着这个人。看起来风平浪静的,但我知道她心里始终有一根弦,总牵着,断不了,一弹还会响。我就爱她这么执著,爱她这种无怨无悔。其实我们的爱情是一个悲剧。我总希望她掀过人生这一页,走到和我的那一页,也对我这么好,但是其实,她永远也掀不过去。”一个五十岁的男人,通常不会再演出爱情戏了。但是葛优例外。他囊括了所有的例外,我们就愿意对他这么宠爱。他还会再“爱”下去,带着温柔的酸楚,插科打诨,逗他心爱的女人一笑,心里守着一个高贵的秘密。他就这样,融化了悲剧和喜剧。

',2)">

  

五十一岁了,“诚”对他来说,此时此刻,代表了什么?葛优说,就是点点点点。在不同的人眼里,也许代表踏实接地,温和厚道,也许代表坦荡浩瀚,问心无愧。一千个人眼中,“诚”有一千种颜色。葛优的人生继续走下去,也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诠释。但是毫无疑问,他永远相信:“诚”是一个总和,是一种品质。不管“诚”的定义如何千变万化,都不是瞬间的概念,而是一种行动的准则,一种人生的质地,一种一贯以之,风雨不改的信念。“诚”是用一生的时光写就的一个字,是一个演员对他的观众的承诺,也是中国电影人对电影的承诺。

葛优不负观众,观众也不负葛优。孙红雷说:“葛优是国内唯一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演员。”什么是号召力?其实就是一种信用。观众相信他演的戏一定好看,相信他一定演得出彩,相信他不会让我们失望。人们相信他,想去看看他。那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诚”得憨直,可爱,又“诚”得策略,精明,他把“诚”的每一层意思都演绎得深刻,动人,有滋有味。他告诉我们:身为男人,你可以丑陋,笨拙,你也可以贫穷,甚至一无所有。但是你不能不“诚”,因为那是你的根基,你的气度,你的胸怀和你的未来。

(责编:点儿)

本文来源:新浪文化读书   文章摘自 《见好》 作者:柏邦妮   同心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章

  • 葛优:做男人可以丑可以穷但不能不诚 1
  • 双 ■一 锐 }人・ -物 他 能演 最好 的喜剧 , 能演最好 也的剧 .悲 他 是总演 出 卑微 的小 人物 , 演 也悲 的大 人壮 物 .他 是葛优 .冯小 刚 中 "口 为 人服民 "务 的 先 进 工 作者, ...查看


  • 陈道明.葛优经典语录
  • 当然激情是一个原始动力,之所以原始就是它有偏差. 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 君子必须有‚伪‛,否则他就不是君子,君子全是后天臆 造的,每个君子都有一个讽刺性,只不过讽刺的高低不一样. 人与人之间总是一种疏远,你变了他,他变了你,彼此走 得越近 ...查看


  • 非诚勿扰1经典台词
  • 非诚勿扰1经典台词 1.旁白:我梦想有一天,有一样东西可以解决所有的分歧,大地鲜花盛开,孩子们重展笑颜.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和谐-- 2.葛优与"天使投资人"范伟见面.范土得掉渣却又努力装成假洋鬼子. 范伟:你看看咱们说 ...查看


  • 娱乐节目1
  • 娱乐13点 (一):范冰冰:"范爷"发飙 (男):陈凯歌新作<赵氏孤儿>全国巡回宣传,王学圻.范冰冰就因为一张"牵手照"传出同居绯闻.其实那张照片我也看到了,明显就是网络ps出来的那种.对 ...查看


  • 葛优二十年不换人
  • 葛优人长得不咋地,年轻时只是个小龙套,没钱没名气,人又老实,三十岁了还打着光棍,把爸妈急得够呛,到处托人给他相亲.和贺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认识的. 贺聪出生于书香门第,优雅文静,葛优对人家是一见钟情,却不会巧语如簧哄人开心,人家问:&quo ...查看


  • 山寨明星的身名之累
  • "葛优"的20寸行李箱在雨中滑过北京西站南广场,停在等候出租车的顶棚下. "我就没在北京打过车."这位中年男人拨开人群说.他把银灰色的鸭舌帽压得很低,但仍能从两鬓看出是个光头. 他携妻女赶到北京,是为 ...查看


  • 名人与品牌:"伯乐一顾,价增十倍"的奥秘
  • 皇帝的手书大匾,任是谁也会侧目,乾隆不自觉地为这家饭店做了一次疯狂的品牌宣传.那块虎头匾,也堪称史上最牛的户外广告牌.时至现代,尼克松到全聚德吃烤鸭.拜登到姚记炒肝店吃炸酱面已经不再是新闻,名人正大光明地代言商品更是家喻户晓的商业行为.如今 ...查看


  • 女人一生最大的事业
  • 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发明这话的古人恐怕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世界上的女人会来个咸鱼大翻身,不爱红妆爱武装,战天斗地地干革命,那干劲还足以冲天让男人也汗颜. 古代对女子的要求是:二门不迈.三门不出,整天在家里描眉绣凤相夫教子的,这才是本分的好 ...查看


  • 范冰冰像男人一样的坚强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该怎样来形容她 的美?清 丽之 中混着妩媚 ,纯情背后暗藏着诱惑 .古典的瓜子脸上 ,那双杏核眼凝视 人 的时候 .厚■■ 的樱桃小嘴总像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