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的写作 1

解说词写作基本技巧

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类节目中永远不是独立的艺术,它的生命与画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既起着补充和扩大画面内涵的作用,又与画面、音响等元素一道共同起着向观众传情达意的作用。可以说,解说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否,直接关系到电视专题类节目的优劣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撰写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除了运用一般性的写作手法外,尤应注重“铺开写”与“提起来写”两种写作技巧,才能较好地展示其“叙述”和“表达”的功能。

一、配合画面“铺开写” 解读画面求认同

所谓“铺开写,是指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要配合画面铺陈开来写,发挥“叙述”的功能,求得收视者的认同。一部电视专题类节目确定“说什么”后,在“怎么说”中少不了“叙述”。在“叙述”这个环节上,解说词要将有必要向观众解释说明的背景、经历、数据等铺陈开来,叙述清楚,用口语化的语言简洁明了地写,不能让观众产生理解上的模糊和岐义。

以荆门电视台和美国纽约国际影视传媒公司合作的52集大型电视系列片《他乡中国情》为例。《在美国过年》一集中展示了在美国的华人怎样度新春、过新年、牵乡情、怀故园的情节,片中解说词对其新闻背景作了必要的介绍,其中这样写道:“对于纽约市 的华人来说,羊年新春是一个不寻常的新年,2002年11月7日这一天,由于46位纽约市议员全部投了法案赞成票,中国农历新年被正式纳入纽约市

公共节假日,这一法律在当天生效,这不仅使中国农历新年成为纽约历史上第一个被纳入公共节假日的亚裔节日,也使纽约市成为全美国第一个将亚裔传统节日纳入公共节假日的城市,这充分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承认和尊重。”这种平实铺述的解说,向观众传达了信息,讲明了背景,达到了烘托主题的目的。除这种成段的“铺开写”之外,近年来,电视专题类节目中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叙述方式——将解说词和当事人采访同期声穿插起来,有时甚至细致到一句解说一句当事人同期声采访的穿插,将两种不同的声音穿插结合起来的“铺开写”的方式,灵活而不沉闷,比较适合有强烈冲突的事件叙述,央视《今日说法》和《社会经玮》栏目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叙述方式。这种方式在地方台相关体裁的表述与展现中也被广泛采用,得到了受众的普遍认同。

二、“提起来写”画外意 升华主题表深意

所谓“提起来写”,是指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既要配合画面写,也要写出画外之意,达到提炼内容、开掘思想、升华主题之目的。而欲达此目的,必须“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想深一点”,才能发挥其“表达”之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理、情是专题类节目的三要素。“事”是片子所反映的对象、表达的客体,它常常叙说的是一个或一段故事,反映的是故事里活生生的人;“理”是故事中所蕴涵的思想和哲理,它往往需要提炼和升华;“情”是作者在叙事和说理中的情感体验和抒发,它最终是通过作品与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说理”和“抒情”都需要解说词

从具象的人与事中,写出受众欲知而未知的东西来。如此“提起来写”,便可在叙述的基础上反映出一种感悟,让事和理乘真情之舟,抵达观众内心深处的 “彼岸”。

仍以《他乡中国情》解说词为例。笔者在《边缘人——在美国做主妇》一集中写道:“华人移民到了美国,难免会有乡愁和失落感,尤其是对那些在国内有着一定事业基础的女性,因此寻觅各种方式使乡愁得到某些释放或解脱,在她们的生活当中就显得十分必要,于是不同背景的女人们定期聚集在一起,聊一聊,叙叙旧,实质上就是要有一个精神的家园,使心灵得到填满,有一种归家的感觉;这样的家不是某国某地的某个家,而是内心的去处,这种家并没有具体的实体,但会让心感到充实而又温暖。”这样“讲 理”,触及心灵,言语虽不多,回味却深长。

三、“铺写”“提写”两兼用 叙事说理便生动

一篇专题类节目解说词如果通篇都是“铺开写”,平铺直叙,把事情说清楚就算完成了,这样的节目只能算是长新闻,不能称其为专题类节目;如果通篇都“提起来写”,围绕理性思考组织素材而不注重情感表达,这样的节目只能说是新闻评论,也不能称其为专题类节目。笔者认为,电视专题类节目融事、理、情于一炉,解说词既要“铺开写”又要“提起来写”,要在这两种写法中实现“无缝链接”。

从观众反映来看,通篇夹叙夹议,叙事、抒情、议论三者相结合的解说词很受欢迎,这种解说词写法,不拘泥于叙事、不拘泥于具象,也不离开一些具体事件、具体事情来空发议论、独自抒情。作者首先是

非常真诚地去体味片中人的情感、处境,然后在写作中把握好尺度,让解说词离片中的报道主体既不十分“近”,也不十分“远”,而是若即若离,有“根”有“叶”、有“血”有“肉”地表达,这样有利于触动观众的心灵,把情绪调动起来。

中央台《考古中国》系列片中解说词几乎都是这种写 法。笔者在为《他乡中国 情》撰稿时,借鉴和采用了这种写法,获得了许多观众的认可。

以《一半在东,一半在西——美国画家李如侠》一集为例,解说词写到:“说不清为什么,李如侠偏偏爱用如今中国人平时都很少用的毛笔。当有几千年历史的毛笔被环绕在西方人的手指间,难道这柔软的笔锋向他透露的是古老文明的讯息?”这段解说配合李如侠写毛笔字的画面,配合《图兰朵》的音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观众普遍反映对片中“那个美国人还会写毛笔字”的印象十分深刻。

又如荆门电视台拍摄的反映一群退休老人酷爱唱京剧的长纪录片《皮黄情》中,有一组画面是张师傅正在唱戏,老伴给他倒了杯水,然后坐得远远的瞅着他。解说词写道:“张师傅在家吃完饭,又细细品味起早已熟知的唱段,对他来说,看不厌、听不烦的是„皮黄‟,对从不沾„皮黄‟边的妻子来说,看不厌、听不烦的是一辈子的老伴。”观众反映这种风格的解说词有韵味,值得细细品味。所以,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的写作,把握好“铺开写”与“提起来写”的关系,对于加强节目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大有裨益的。

解说词,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与纯文字作品不同,电视解说词最终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特定的屏幕语言与观众见面。因此,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有它不同于其他文学创作的特点。

一、解说词离不开画面,

二者相辅相成

电视作品中,声与画孰轻孰重,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观点认为通过视觉获得信息是最直接的,画面具有直接可观、可感性,画面的出现就带来形象的确切性,因此画面本身的冲击力就能调动欣赏者的情绪,引发联想想象,产生艺术感染力。也有专家认为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整,不能带给观众准确的信息,单靠画面难以将作品的主题表达出来,不能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必须利用语言作为补充、衬托,才能克服仅靠画面表达

的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欣赏中的差异,从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成为可能。所以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通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体会。事实上,一部电视专题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二者相辅相成。人们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没有什么主次之分,声画结合的心理学基础,原本是人们观察、审视、辨析事物的方式。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有些题材内容的节目,画面显得更为重要,这时候解说词也许很少甚至不用。但很多经典的专题片因其优美的解说词而让人们记住,比如《话说长江》、《长白山四季》《西藏的诱惑》等等。《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

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长江!

俯瞰三峡长江水。你可能会联想的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当屏幕上出现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说词这样说道:

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滴水珠,源源不断

地向着东方跳跃,一路跳跃,一路结伴,越结越多,终于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世界大河。

很显然,带给观众心灵震撼和审美满足的是解说和画面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如果没有解说,观众也许根本不能确定自己看到的是长江还是别的江河,而脱离了画面,解说词也就不会有这么强的感染力了。所以,应该说画面和解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至于哪一个处在更重的位置,视具体题材而定。至于作品的语言配置使用何种风格,或兼而有之,应由作品的审美意向来决定,力求达到二者和谐统一,珠联璧合。

又如贵阳电视台的系列专题片《飞越贵阳》,该片获2000年度贵州新闻一等奖。在这部以航拍为主要手段的专题片中,解说词优美流畅,成为片子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以森林篇《林城秀色》为例,在介绍了以人工林为主的环城林带之后,画面出现了以秀丽的自然山水闻名的花溪公园,解说词这样写道:

环城林带延伸到了贵阳南郊花溪,略嫌单调的绿色骤然生动起来。绿色林带本来只是一串项链,现在加上花溪青翠奇巧的山和蜿蜒秀丽的水,仿佛项链上镶嵌了几个光彩熠熠的玉坠。人的手和大自然的手就这样和谐地握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优美画卷。

在多数情况下画面和解说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进行解说词创作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画面的存在,不能让解说词“包打天下”。如果一篇电视解说词首尾完整,不需画面就能完全将作者的意图展示出来,这部电视片也就失去了电视这种特殊媒体的根本优势。

此外,语言风格与内容不贴切,或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张冠李戴也是大忌。创作者除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还应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解说词是画面的补充

对纯文字的创作,景物的描写、环境的交代是必要的,而对电视而言,画面已经一目了然,看图说话式的解说词只能是画蛇添足。因此在写解说词之前应该先把画面装在胸中。事实上什么类型的片子需要哪些画面,有可能拍摄到什么镜头,编导应该心中有数。如果画面已经提供了的信息,解说词就没有必要再加以赘述了。解说词应该是画面的补充,它运行在画面的流动中,与画面同时构成审美对象作用于欣赏者。画面难于表达,表达不深的东西,如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人的味觉嗅觉等感受,通过语言就得到更好地诠释。还有如人文地理渊源、常识背景等也非语言补充才能使作品表达完整。例如《林城秀色》开篇,画面是航拍孟关林场郁郁葱葱的森林,解说词则给与了具体的描述和说明:

群山莽莽,绿涛似海。贵阳环城林带长达70公里的林海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座巨大的绿色宝库并非天赐,而是几代贵阳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20世纪50年代初,造林者扛着锄头走向荒山,开始了建国后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这里,解说词告知观众看到的是贵阳的环城林带,并对林带的规模、由来等做了具体明确的交待。

解说词写作基本技巧

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类节目中永远不是独立的艺术,它的生命与画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既起着补充和扩大画面内涵的作用,又与画面、音响等元素一道共同起着向观众传情达意的作用。可以说,解说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与否,直接关系到电视专题类节目的优劣成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撰写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除了运用一般性的写作手法外,尤应注重“铺开写”与“提起来写”两种写作技巧,才能较好地展示其“叙述”和“表达”的功能。

一、配合画面“铺开写” 解读画面求认同

所谓“铺开写,是指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要配合画面铺陈开来写,发挥“叙述”的功能,求得收视者的认同。一部电视专题类节目确定“说什么”后,在“怎么说”中少不了“叙述”。在“叙述”这个环节上,解说词要将有必要向观众解释说明的背景、经历、数据等铺陈开来,叙述清楚,用口语化的语言简洁明了地写,不能让观众产生理解上的模糊和岐义。

以荆门电视台和美国纽约国际影视传媒公司合作的52集大型电视系列片《他乡中国情》为例。《在美国过年》一集中展示了在美国的华人怎样度新春、过新年、牵乡情、怀故园的情节,片中解说词对其新闻背景作了必要的介绍,其中这样写道:“对于纽约市 的华人来说,羊年新春是一个不寻常的新年,2002年11月7日这一天,由于46位纽约市议员全部投了法案赞成票,中国农历新年被正式纳入纽约市

公共节假日,这一法律在当天生效,这不仅使中国农历新年成为纽约历史上第一个被纳入公共节假日的亚裔节日,也使纽约市成为全美国第一个将亚裔传统节日纳入公共节假日的城市,这充分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承认和尊重。”这种平实铺述的解说,向观众传达了信息,讲明了背景,达到了烘托主题的目的。除这种成段的“铺开写”之外,近年来,电视专题类节目中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叙述方式——将解说词和当事人采访同期声穿插起来,有时甚至细致到一句解说一句当事人同期声采访的穿插,将两种不同的声音穿插结合起来的“铺开写”的方式,灵活而不沉闷,比较适合有强烈冲突的事件叙述,央视《今日说法》和《社会经玮》栏目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叙述方式。这种方式在地方台相关体裁的表述与展现中也被广泛采用,得到了受众的普遍认同。

二、“提起来写”画外意 升华主题表深意

所谓“提起来写”,是指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既要配合画面写,也要写出画外之意,达到提炼内容、开掘思想、升华主题之目的。而欲达此目的,必须“站高一点、看远一点,想深一点”,才能发挥其“表达”之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理、情是专题类节目的三要素。“事”是片子所反映的对象、表达的客体,它常常叙说的是一个或一段故事,反映的是故事里活生生的人;“理”是故事中所蕴涵的思想和哲理,它往往需要提炼和升华;“情”是作者在叙事和说理中的情感体验和抒发,它最终是通过作品与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说理”和“抒情”都需要解说词

从具象的人与事中,写出受众欲知而未知的东西来。如此“提起来写”,便可在叙述的基础上反映出一种感悟,让事和理乘真情之舟,抵达观众内心深处的 “彼岸”。

仍以《他乡中国情》解说词为例。笔者在《边缘人——在美国做主妇》一集中写道:“华人移民到了美国,难免会有乡愁和失落感,尤其是对那些在国内有着一定事业基础的女性,因此寻觅各种方式使乡愁得到某些释放或解脱,在她们的生活当中就显得十分必要,于是不同背景的女人们定期聚集在一起,聊一聊,叙叙旧,实质上就是要有一个精神的家园,使心灵得到填满,有一种归家的感觉;这样的家不是某国某地的某个家,而是内心的去处,这种家并没有具体的实体,但会让心感到充实而又温暖。”这样“讲 理”,触及心灵,言语虽不多,回味却深长。

三、“铺写”“提写”两兼用 叙事说理便生动

一篇专题类节目解说词如果通篇都是“铺开写”,平铺直叙,把事情说清楚就算完成了,这样的节目只能算是长新闻,不能称其为专题类节目;如果通篇都“提起来写”,围绕理性思考组织素材而不注重情感表达,这样的节目只能说是新闻评论,也不能称其为专题类节目。笔者认为,电视专题类节目融事、理、情于一炉,解说词既要“铺开写”又要“提起来写”,要在这两种写法中实现“无缝链接”。

从观众反映来看,通篇夹叙夹议,叙事、抒情、议论三者相结合的解说词很受欢迎,这种解说词写法,不拘泥于叙事、不拘泥于具象,也不离开一些具体事件、具体事情来空发议论、独自抒情。作者首先是

非常真诚地去体味片中人的情感、处境,然后在写作中把握好尺度,让解说词离片中的报道主体既不十分“近”,也不十分“远”,而是若即若离,有“根”有“叶”、有“血”有“肉”地表达,这样有利于触动观众的心灵,把情绪调动起来。

中央台《考古中国》系列片中解说词几乎都是这种写 法。笔者在为《他乡中国 情》撰稿时,借鉴和采用了这种写法,获得了许多观众的认可。

以《一半在东,一半在西——美国画家李如侠》一集为例,解说词写到:“说不清为什么,李如侠偏偏爱用如今中国人平时都很少用的毛笔。当有几千年历史的毛笔被环绕在西方人的手指间,难道这柔软的笔锋向他透露的是古老文明的讯息?”这段解说配合李如侠写毛笔字的画面,配合《图兰朵》的音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观众普遍反映对片中“那个美国人还会写毛笔字”的印象十分深刻。

又如荆门电视台拍摄的反映一群退休老人酷爱唱京剧的长纪录片《皮黄情》中,有一组画面是张师傅正在唱戏,老伴给他倒了杯水,然后坐得远远的瞅着他。解说词写道:“张师傅在家吃完饭,又细细品味起早已熟知的唱段,对他来说,看不厌、听不烦的是„皮黄‟,对从不沾„皮黄‟边的妻子来说,看不厌、听不烦的是一辈子的老伴。”观众反映这种风格的解说词有韵味,值得细细品味。所以,电视专题类节目解说词的写作,把握好“铺开写”与“提起来写”的关系,对于加强节目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大有裨益的。

解说词,是在电视屏幕上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与纯文字作品不同,电视解说词最终要与电视画面结合,形成特定的屏幕语言与观众见面。因此,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有它不同于其他文学创作的特点。

一、解说词离不开画面,

二者相辅相成

电视作品中,声与画孰轻孰重,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观点认为通过视觉获得信息是最直接的,画面具有直接可观、可感性,画面的出现就带来形象的确切性,因此画面本身的冲击力就能调动欣赏者的情绪,引发联想想象,产生艺术感染力。也有专家认为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整,不能带给观众准确的信息,单靠画面难以将作品的主题表达出来,不能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必须利用语言作为补充、衬托,才能克服仅靠画面表达

的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欣赏中的差异,从而使作品思想感情表达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成为可能。所以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渡,才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笔者通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对这个问题也有一些体会。事实上,一部电视专题片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的综合体,二者相辅相成。人们使用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没有什么主次之分,声画结合的心理学基础,原本是人们观察、审视、辨析事物的方式。画面和解说词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有些题材内容的节目,画面显得更为重要,这时候解说词也许很少甚至不用。但很多经典的专题片因其优美的解说词而让人们记住,比如《话说长江》、《长白山四季》《西藏的诱惑》等等。《话说长江》第一回《源远流长》的开篇解说词是这样写的:

你可能以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之外的长江!

俯瞰三峡长江水。你可能会联想的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

当屏幕上出现沱沱河冰川上珍珠般的水滴,解说词这样说道:

水珠,小小的水滴,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滴水珠,源源不断

地向着东方跳跃,一路跳跃,一路结伴,越结越多,终于汇成一条汹涌澎湃的世界大河。

很显然,带给观众心灵震撼和审美满足的是解说和画面的完美结合,在这里如果没有解说,观众也许根本不能确定自己看到的是长江还是别的江河,而脱离了画面,解说词也就不会有这么强的感染力了。所以,应该说画面和解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至于哪一个处在更重的位置,视具体题材而定。至于作品的语言配置使用何种风格,或兼而有之,应由作品的审美意向来决定,力求达到二者和谐统一,珠联璧合。

又如贵阳电视台的系列专题片《飞越贵阳》,该片获2000年度贵州新闻一等奖。在这部以航拍为主要手段的专题片中,解说词优美流畅,成为片子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以森林篇《林城秀色》为例,在介绍了以人工林为主的环城林带之后,画面出现了以秀丽的自然山水闻名的花溪公园,解说词这样写道:

环城林带延伸到了贵阳南郊花溪,略嫌单调的绿色骤然生动起来。绿色林带本来只是一串项链,现在加上花溪青翠奇巧的山和蜿蜒秀丽的水,仿佛项链上镶嵌了几个光彩熠熠的玉坠。人的手和大自然的手就这样和谐地握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引人入胜的优美画卷。

在多数情况下画面和解说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进行解说词创作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画面的存在,不能让解说词“包打天下”。如果一篇电视解说词首尾完整,不需画面就能完全将作者的意图展示出来,这部电视片也就失去了电视这种特殊媒体的根本优势。

此外,语言风格与内容不贴切,或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张冠李戴也是大忌。创作者除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还应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解说词是画面的补充

对纯文字的创作,景物的描写、环境的交代是必要的,而对电视而言,画面已经一目了然,看图说话式的解说词只能是画蛇添足。因此在写解说词之前应该先把画面装在胸中。事实上什么类型的片子需要哪些画面,有可能拍摄到什么镜头,编导应该心中有数。如果画面已经提供了的信息,解说词就没有必要再加以赘述了。解说词应该是画面的补充,它运行在画面的流动中,与画面同时构成审美对象作用于欣赏者。画面难于表达,表达不深的东西,如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人的味觉嗅觉等感受,通过语言就得到更好地诠释。还有如人文地理渊源、常识背景等也非语言补充才能使作品表达完整。例如《林城秀色》开篇,画面是航拍孟关林场郁郁葱葱的森林,解说词则给与了具体的描述和说明:

群山莽莽,绿涛似海。贵阳环城林带长达70公里的林海令人心旷神怡。然而这座巨大的绿色宝库并非天赐,而是几代贵阳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20世纪50年代初,造林者扛着锄头走向荒山,开始了建国后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这里,解说词告知观众看到的是贵阳的环城林带,并对林带的规模、由来等做了具体明确的交待。


相关文章

  • 电视解说词写作之我见
  • 摘要:电视解说词写作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一个比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有补充画面不足,挖掘画面内涵,渲染气氛,提炼升华主题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解说词作用的阐述,以期和大家共同探讨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电视:解说词:表现作用 [中图分类号]:H ...查看


  • 解说词的写作
  • 在题材的选取上要注意 一.要注意选取典型所谓典型就是所选取的人或事在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具有普遍性.现实性.代表性和时代性.雷锋.孔繁森等先进人物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它们之所以能成为改革中的先进典型,不仅因为他们具有勇于吃苦.甘于 ...查看


  • 苏大版,[当代新闻采访写作],徐国源主编
  • 苏州大学编(高纲0891)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当代新闻采访写作是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传授新闻采访写作的理论.理念以及具体的采写方法与技巧.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要积极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熟悉新 ...查看


  •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 渲染生命底色 --仁爱教育行动掠影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片头) 镜 头:巍巍大桥.浩浩汉水.摩天大楼.繁华街道 解说词:汉水之滨,景美物丰:体操之乡,人杰地灵.现代科技月新月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当我们徜徉于市场经济的物质富流的时候,我 ...查看


  • 贴近心理·抓好由头·写好主体消息写作的三部曲
  • ×lNWEN ×INWEN AlHAoZHE AlHAoZHE 从传播新闻的及 时性方面说,消息无 可争议地是报纸的主 角,这是报纸作为新 贴近心理・抓好由头・写好主体 --消息写作的"三部曲" 口刘素君 的王牌井诞生了 ...查看


  •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
  •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 课题 宇宙的边疆 课型 解说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卡尔·萨根及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1.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归纳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引导 ...查看


  • 解说词怎么写
  • 解说词:是一种配合实物或图片.录像.声音.幻灯等形象来说明.解释人物或事物的一种应用性的文体.解说词一般有三种分类:风景名胜解说词:实物图片展览解说词:影视新闻记录片解说词. 解说词面对观众.游客,配合实物或画面,运用文学性语言,广泛使用于 ...查看


  • 浅论如何培训小学生写作能力
  • 浅论如何培训小学生写作能力 引言: 步入三年级之后,作文也随之开展起来.学生不知从哪个渠道了解到它是难度,还没有开始练习就已经对作文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而且越来越重.在作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孩子觉得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好写 ...查看


  • 怎样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 怎样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解说词,顾名思义即口头说明解说的词,也可以说解说词是"口头文学".它依靠文字对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叙说,词语的渲染来感染受众,使人们在对其所表达的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的同时,起到更进一步加深认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