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药用研究
康
伟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
[摘要]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银杏叶中含有各种黄酮苷和萜内酯等主要药效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很好的敛
肺、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近年来,银杏叶提取物的生物功能推动了国内外医学界对它的深入研究,对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从银杏叶分离出的化合物达140多种,这些化合物相继研制成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近年来,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下,提高银杏叶提取物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我国银杏开发事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银杏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1(b )-0194-02
1银杏与银杏叶相关知识简述1.1银杏与银杏叶
银杏为我国特有树种,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被人们誉为“活化石”。银杏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叶和果,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它集营养、保健医疗等多种价值于一体,银杏叶制剂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药。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将银杏叶制剂作为植物药,广泛用于防治记忆力下降、老年痴呆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我们所说的银杏叶提取物就是在银杏叶上提取的化学成分。其中以黄酮为主要有效成分,银杏叶上的银杏黄酮苷具有扩张脑血管、减少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恢复血管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将人体自由基清除的作用。银杏叶的主要提取与有效成分为银杏黄酮苷、占主要成分的24%,银杏内酯、占主要成分的6%,90年代初发现银杏内酯为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拮抗剂,它能能降低人体的血粘度,改善人体内部的血液流动。
根据分子结构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叶中可分为四大类:一是银杏叶中的双黄酮,在银杏叶中已发现的双黄酮有6种,双黄酮具有抗炎、抗组织胺的作用。二是银杏叶中的单黄酮,银杏叶中的单黄酮有7种,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有效成分。三是银杏叶中的儿茶素类,儿茶素类根据是否含有羟基分为4种,通过药理实验表明儿茶素类具有治疗肝中毒和抗肿瘤的作用。四是银杏叶中的黄酮苷,现已知的黄酮苷有17种。
2.1.2萜类内酯化合物由二萜内酯和倍半萜内酯组成银杏内酯
化合物。银杏内酯包括白果内酯(bilobalide )和银杏内酯(ginkgolide ),白果内酯属倍半萜内酯,银杏内酯可分为A (GA )、B (GB )、C (GC )、M (GM )、J (GJ )等为二萜内酯化合物。银杏内酯类含有多个内酯结构,其中银杏内酯M 仅存在于银杏的根皮中,银杏内酯属二萜类内酯;白果内酯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为神经精神病药物。银杏内酯类化合物为白色结晶,味苦,银杏内酯分子中均具有天然产物中罕见的叔丁基。易溶于醇类、酮类、酸酯、等有机溶剂中。
1.2银杏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复杂,银杏叶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游离矿物质,还含有很多种微量元素。但银杏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内酯;采用HPLC 法我们可以测定出银杏叶中维生素C 的含量是最高的。此外,银杏叶中还含有有机酸类、酚类等有害成分。
2.1.3酚酸类化合物银杏叶中酚酸类主要有7种,此类化合物成
分属于羟基取代的水杨酸衍生物,研究显示银杏酚酸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菌作用以及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香豆酸、香草酸和咖啡酸有抗细菌和消炎的作用。其中,烷基酚及烷基酚酸属于长链苯酚类化合物,其中氢化白果酸(hydroginkgolicacid )、白果酸(ginkgolicacid )、白果酚(ginkgol )、银杏酚(bilobol ),是银杏叶提取物中毒副作用成分。
2银杏叶主要成分与产品开发研究概述2.1银杏叶主要成分分析
截止到目前,我们从银杏叶中已经发现了近百余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主要有萜内酯类(terpenoids)、黄酮苷类(flavonoidglycosides )、聚异戊烯醇类(polyprenols)、有机酸、6-羟基犬尿喹啉酸(6-hydroxykynurenicacid,6HKA) 、银杏酚酸类(phenoli-
2.2银杏叶提取物相关产品的开发
银杏黄酮作为银杏叶中的提取物质,具有很多的生理与药理作用。当前银杏开发产品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有如下几种:
①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方面。国内外已经利用银杏叶提取物
成功研发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目前我国国内已经上市的利用银杏提取物制成的药品约有几十种,生产厂家数目众多。另外国外有学者将其用作减肥药品并取得一定额的成果。
cacids) 及烷基酚、4ˊ-甲氧基吡哆醇(4ˊ-O-methypyridoxine) 、烷
基酚酸(又称银杏酸,ginkgolicacids )等。
2.1.1黄酮类化合物目前我们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已分离的黄酮
类化合物有40种。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含量相对较高,在银杏叶中含量变化较大。不同地区、不同生育期间的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可能会相差2倍左右。
②保健食品方面的应用。银杏叶中的提取产品被应用到生产
保健食品或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银杏提取物所具有的特殊保健、养生之功效,备受世人所青睐。
③化妆、美容行业中的应用。很多企业推出了含有黄酮类的
化妆品,银杏黄酮具有抗自由基及改善微循环作用,从而达到抗衰老、养颜美容的功效与作用,并在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将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学理论融入到化妆、美容行业中去,为银杏叶的开发应用拓展广泛的前景。
[通讯地址]天津开发区西区南大街175号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康伟收邮编300462。
[作者简介]康伟(1980-),男,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生物工程。
中国卫生产业
3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与药理作用3.1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
①银杏叶提取物常规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水提取法、索
式抽提法等是对于银杏叶提取物的常规提取法。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有机溶剂萃取法,此方法操作较为简单,值得推广应用。水提取法有水浸提法和水蒸汽蒸馏法两种。另一个是还有索式抽提法,该法简单易行,能够满足实验室日常制备或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需求。②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法提高了银杏叶提取物的提取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超声频率为
明显提高小鼠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免疫器官按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是淋巴细胞增殖的场所,其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力。通过实验证明,EGB 对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胸腺和腔上囊重量的影响。研究表明,EGB 能促进抗体的生成,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③提取物对糖尿病的作用。骨骼肌是糖尿病患者损害的主要部位,也是在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摄取的部位。介导细胞外的葡萄糖进入这部分细胞内,就能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经过相关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可减轻自由基和过量一氧化氮对糖尿病大鼠的损伤,可以使胰岛素刺激的转位减少,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我国作为银杏叶资源大国,对银杏叶现代研究起步较晚,要摆脱这种落后局面,我们可以利用我国银杏资源极为丰富的优势,依靠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研发技术。在深入研究银杏叶中确切的有效成分的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推出具有中西药独特理论的药物制剂,尽快地将我国自主研发的银杏叶制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从而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40KHZ ,温度为35℃,银杏叶经超声处理后,促进了银杏叶中有效
成分的溶出。该方法将会促进银杏叶的开发与生产。③新型提取法。超临CO 2萃取法是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它综合了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优点,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临界温度和压力以及加入极性改良剂等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目前我国国内以银杏叶有效成分分离为工作与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超临界流体实验方法,并达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标准。
3.2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①提取物抗辐射作用。许多相关研究证明,银杏叶提取物的
物质中具有很好的抗辐射作用。有关研究专家采用两只小白鼠作为实验的对象,使用60Co-γ射线作为辐射源辐射这两只小白鼠。实验结果研究发现,使用过银杏叶提取物的小白鼠能增加了其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了胱甘肽,降低了丙二醛量,并且可以减轻辐射对实验小白鼠肝脏合成功能的损伤,而没有使用过银杏叶提取物的小白鼠受辐射的影响非常明显。②提取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通过实验证明,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可以
[参考文献]
[1]李义召. 金纳多联合交变电磁场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C].第六次全国中西
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2007.
[2]孙笑槐.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1(4):111-116.[3]曾献. 银杏叶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
科技,2007(12):118-119.
(收稿日期:2013-11-16)
(上接第193页)
分为汉防、川穹和贝母,这三种药物联用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的效果,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药联合尿多酸肽治疗血液肿瘤疾病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逆转耐药等机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4小结
血液肿瘤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在治疗上比较困难,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全球大约有1270万人为癌症患者[6],其中的死亡人数为760万,死亡率超过了50%。而在所有的癌症中,血液肿瘤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中典型的便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较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性贫血等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正是随着血液肿瘤患者的不断增多,如今全世界众多医疗机构纷纷加入了对血液肿瘤的研究队伍中。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化疗,即使能够治疗成功,往往也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而由于病情的复杂以及患者发现和就诊时间晚等众多因素,对于这类型的诊断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而随着西医的冲击,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医再次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中西医结合是临床医学领域中的研究重点,通过调理人体代谢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在结合西药的治疗,从整体上进行康复治疗。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中
[参考文献]
[1]田杰, 陈信义, 李冬云, 等. 中药联合尿多酸肽治疗血液肿瘤疾病作用机
制浅析[J].中医学报,2011(10):1153-1155.
[2]郑鸿, 陶莉, 肖谜. 尿多酸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
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2(11):2267-2269.
[3]颜劲, 朱兰惠. 尿多酸肽联合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
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5):531-532.
[4]陈建新, 王轩, 周越, 等. 尿多酸肽治疗1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
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7):632-634.
[5]王红兵, 王亚丽, 刘德生, 等. 尿多酸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及
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E-cadherin 基因甲基化的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0, (5):445,446,452.
[6]田杰, 李冬云, 许亚梅,等. 尿多酸肽在血液肿瘤疾病中的应用—附2例
典型病案报道[C].//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475-478.
(收稿日期:2013-12-11)
中国卫生产业
195
银杏叶化学成分及其药用研究
康
伟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
[摘要]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银杏叶中含有各种黄酮苷和萜内酯等主要药效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很好的敛
肺、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近年来,银杏叶提取物的生物功能推动了国内外医学界对它的深入研究,对银杏叶黄酮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从银杏叶分离出的化合物达140多种,这些化合物相继研制成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近年来,在回归大自然的潮流下,提高银杏叶提取物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我国银杏开发事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银杏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1(b )-0194-02
1银杏与银杏叶相关知识简述1.1银杏与银杏叶
银杏为我国特有树种,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被人们誉为“活化石”。银杏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叶和果,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它集营养、保健医疗等多种价值于一体,银杏叶制剂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药。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将银杏叶制剂作为植物药,广泛用于防治记忆力下降、老年痴呆和心脑血管疾病等。
我们所说的银杏叶提取物就是在银杏叶上提取的化学成分。其中以黄酮为主要有效成分,银杏叶上的银杏黄酮苷具有扩张脑血管、减少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恢复血管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将人体自由基清除的作用。银杏叶的主要提取与有效成分为银杏黄酮苷、占主要成分的24%,银杏内酯、占主要成分的6%,90年代初发现银杏内酯为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拮抗剂,它能能降低人体的血粘度,改善人体内部的血液流动。
根据分子结构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叶中可分为四大类:一是银杏叶中的双黄酮,在银杏叶中已发现的双黄酮有6种,双黄酮具有抗炎、抗组织胺的作用。二是银杏叶中的单黄酮,银杏叶中的单黄酮有7种,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有效成分。三是银杏叶中的儿茶素类,儿茶素类根据是否含有羟基分为4种,通过药理实验表明儿茶素类具有治疗肝中毒和抗肿瘤的作用。四是银杏叶中的黄酮苷,现已知的黄酮苷有17种。
2.1.2萜类内酯化合物由二萜内酯和倍半萜内酯组成银杏内酯
化合物。银杏内酯包括白果内酯(bilobalide )和银杏内酯(ginkgolide ),白果内酯属倍半萜内酯,银杏内酯可分为A (GA )、B (GB )、C (GC )、M (GM )、J (GJ )等为二萜内酯化合物。银杏内酯类含有多个内酯结构,其中银杏内酯M 仅存在于银杏的根皮中,银杏内酯属二萜类内酯;白果内酯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为神经精神病药物。银杏内酯类化合物为白色结晶,味苦,银杏内酯分子中均具有天然产物中罕见的叔丁基。易溶于醇类、酮类、酸酯、等有机溶剂中。
1.2银杏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复杂,银杏叶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游离矿物质,还含有很多种微量元素。但银杏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内酯;采用HPLC 法我们可以测定出银杏叶中维生素C 的含量是最高的。此外,银杏叶中还含有有机酸类、酚类等有害成分。
2.1.3酚酸类化合物银杏叶中酚酸类主要有7种,此类化合物成
分属于羟基取代的水杨酸衍生物,研究显示银杏酚酸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菌作用以及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香豆酸、香草酸和咖啡酸有抗细菌和消炎的作用。其中,烷基酚及烷基酚酸属于长链苯酚类化合物,其中氢化白果酸(hydroginkgolicacid )、白果酸(ginkgolicacid )、白果酚(ginkgol )、银杏酚(bilobol ),是银杏叶提取物中毒副作用成分。
2银杏叶主要成分与产品开发研究概述2.1银杏叶主要成分分析
截止到目前,我们从银杏叶中已经发现了近百余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主要有萜内酯类(terpenoids)、黄酮苷类(flavonoidglycosides )、聚异戊烯醇类(polyprenols)、有机酸、6-羟基犬尿喹啉酸(6-hydroxykynurenicacid,6HKA) 、银杏酚酸类(phenoli-
2.2银杏叶提取物相关产品的开发
银杏黄酮作为银杏叶中的提取物质,具有很多的生理与药理作用。当前银杏开发产品在实践中得到运用的有如下几种:
①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用方面。国内外已经利用银杏叶提取物
成功研发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目前我国国内已经上市的利用银杏提取物制成的药品约有几十种,生产厂家数目众多。另外国外有学者将其用作减肥药品并取得一定额的成果。
cacids) 及烷基酚、4ˊ-甲氧基吡哆醇(4ˊ-O-methypyridoxine) 、烷
基酚酸(又称银杏酸,ginkgolicacids )等。
2.1.1黄酮类化合物目前我们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已分离的黄酮
类化合物有40种。黄酮类化合物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含量相对较高,在银杏叶中含量变化较大。不同地区、不同生育期间的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可能会相差2倍左右。
②保健食品方面的应用。银杏叶中的提取产品被应用到生产
保健食品或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银杏提取物所具有的特殊保健、养生之功效,备受世人所青睐。
③化妆、美容行业中的应用。很多企业推出了含有黄酮类的
化妆品,银杏黄酮具有抗自由基及改善微循环作用,从而达到抗衰老、养颜美容的功效与作用,并在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将我国的传统中医药学理论融入到化妆、美容行业中去,为银杏叶的开发应用拓展广泛的前景。
[通讯地址]天津开发区西区南大街175号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康伟收邮编300462。
[作者简介]康伟(1980-),男,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生物工程。
中国卫生产业
3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与药理作用3.1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
①银杏叶提取物常规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水提取法、索
式抽提法等是对于银杏叶提取物的常规提取法。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有机溶剂萃取法,此方法操作较为简单,值得推广应用。水提取法有水浸提法和水蒸汽蒸馏法两种。另一个是还有索式抽提法,该法简单易行,能够满足实验室日常制备或工业化批量生产的需求。②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法提高了银杏叶提取物的提取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超声频率为
明显提高小鼠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免疫器官按功能不同,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免疫器官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是淋巴细胞增殖的场所,其发育状况直接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力。通过实验证明,EGB 对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胸腺和腔上囊重量的影响。研究表明,EGB 能促进抗体的生成,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③提取物对糖尿病的作用。骨骼肌是糖尿病患者损害的主要部位,也是在胰岛素刺激下葡萄糖摄取的部位。介导细胞外的葡萄糖进入这部分细胞内,就能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经过相关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可减轻自由基和过量一氧化氮对糖尿病大鼠的损伤,可以使胰岛素刺激的转位减少,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我国作为银杏叶资源大国,对银杏叶现代研究起步较晚,要摆脱这种落后局面,我们可以利用我国银杏资源极为丰富的优势,依靠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研发技术。在深入研究银杏叶中确切的有效成分的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推出具有中西药独特理论的药物制剂,尽快地将我国自主研发的银杏叶制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从而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40KHZ ,温度为35℃,银杏叶经超声处理后,促进了银杏叶中有效
成分的溶出。该方法将会促进银杏叶的开发与生产。③新型提取法。超临CO 2萃取法是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它综合了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优点,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临界温度和压力以及加入极性改良剂等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目前我国国内以银杏叶有效成分分离为工作与研究对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超临界流体实验方法,并达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标准。
3.2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
①提取物抗辐射作用。许多相关研究证明,银杏叶提取物的
物质中具有很好的抗辐射作用。有关研究专家采用两只小白鼠作为实验的对象,使用60Co-γ射线作为辐射源辐射这两只小白鼠。实验结果研究发现,使用过银杏叶提取物的小白鼠能增加了其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了胱甘肽,降低了丙二醛量,并且可以减轻辐射对实验小白鼠肝脏合成功能的损伤,而没有使用过银杏叶提取物的小白鼠受辐射的影响非常明显。②提取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通过实验证明,银杏叶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可以
[参考文献]
[1]李义召. 金纳多联合交变电磁场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C].第六次全国中西
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2007.
[2]孙笑槐. 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1(4):111-116.[3]曾献. 银杏叶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
科技,2007(12):118-119.
(收稿日期:2013-11-16)
(上接第193页)
分为汉防、川穹和贝母,这三种药物联用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的效果,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
药联合尿多酸肽治疗血液肿瘤疾病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凋亡、逆转耐药等机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4小结
血液肿瘤疾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在治疗上比较困难,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全球大约有1270万人为癌症患者[6],其中的死亡人数为760万,死亡率超过了50%。而在所有的癌症中,血液肿瘤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中典型的便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较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性贫血等等。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正是随着血液肿瘤患者的不断增多,如今全世界众多医疗机构纷纷加入了对血液肿瘤的研究队伍中。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化疗,即使能够治疗成功,往往也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而由于病情的复杂以及患者发现和就诊时间晚等众多因素,对于这类型的诊断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而随着西医的冲击,中医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医再次重新获得人们的关注。中西医结合是临床医学领域中的研究重点,通过调理人体代谢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在结合西药的治疗,从整体上进行康复治疗。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中
[参考文献]
[1]田杰, 陈信义, 李冬云, 等. 中药联合尿多酸肽治疗血液肿瘤疾病作用机
制浅析[J].中医学报,2011(10):1153-1155.
[2]郑鸿, 陶莉, 肖谜. 尿多酸肽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
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2(11):2267-2269.
[3]颜劲, 朱兰惠. 尿多酸肽联合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
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5):531-532.
[4]陈建新, 王轩, 周越, 等. 尿多酸肽治疗1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
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7):632-634.
[5]王红兵, 王亚丽, 刘德生, 等. 尿多酸肽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及
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E-cadherin 基因甲基化的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0, (5):445,446,452.
[6]田杰, 李冬云, 许亚梅,等. 尿多酸肽在血液肿瘤疾病中的应用—附2例
典型病案报道[C].//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475-478.
(收稿日期:2013-12-11)
中国卫生产业
195